目的:探讨NF-κB,IκB在阿霉素肾病大鼠中的表达及大黄蛰虫丸的千预作用.方法:SD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 mg/kg,随机分为模型组(n=30)和大黄蛰虫丸组(n=15),另以8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正常组),进行对比观察.于实验第7天、14天,各处死4只模型组大鼠,留取肾脏标本待测.实验第28天,大鼠全部处死,观察大鼠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免疫荧光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位及定量分析检测NFKB,IκB-α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结构受到损害,足细胞足突融合,肾小球内NF-κB表达增加[(2.491±0.551)×106],IκB-α表达T调[(0.947±0.631)×106],大黄蛰虫丸可明显抑制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内NF-κB的表达[(1.165×0.374)X106],减轻足细胞足突融合.结论:大黄蛰虫丸可能通过影响NF-κB,IκB的表达而对足细胞起保护作用.
作者:陈继红;周栋;高坤;何伟明;王跃娟;孙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ZK-1注射液对N,N-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N,N-二甲基亚峭胺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肝功能,酶联免疫吸附(ELI5A)法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转化生长因子汗1(TGFβ-1)含量,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并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ZK-1注射液可明显降低大鼠谷草、谷丙转氨酶水平,明显提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血清HA、TGFP-1含量和肝组织中HYP的水平.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对肝组织纤维化病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ZK-1注射液对N,N-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产生有关.
作者:罗胜勇;叶寿山;马征;李心伟;贾德云;倪光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冠通活瘀胶囊对小鼠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后耐缺氧存活时间和注射垂体后叶素(Pit)所致的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ISO后观察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和尾静脉注射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给药组在腹腔注射ISO后耐缺氧存活时间和注射Pit后不同时间点Ⅱ导心电图T波变化百分率,心率变化及对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结果:冠通活0胶囊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明显延长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和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T波峰值变化百分率(P<0.05);与注射Pit前比较,能对抗Pit致心率减慢的损伤,并能显著降低血清中CK、LDH和AST的含量.结论:冠通活A胶囊具有降低小鼠心肌耗氧量和抗Pit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
作者:宋亚娟;王欣;张丹丹;王伟明;许庆瑞;张树明;张俊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enterolactone和enterodiol对成骨细胞样细胞MG63的作用.方法:用MTT 法检All观察enterolactone和enterodiol对MG63 细胞生长的影响,用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观察enterolactone和enterodiol对MG63细胞活性的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enterolactone和enterodiol对MG63细胞碱性磷酸酶、骨钙素、I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Enterolactone和enterodiol在0.01 mg/mL 浓度时能增加MG63细胞的活力.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逐渐减弱.Enterolactone和en-terodiol对MG63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与对MG63细胞生长的影响基本一致,也是在低浓度时增加其活性,在高浓度时抑制其活性.Enterolactone和enterodiol都能增加MG63细胞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I型胶原的基因转录.结论:Enterolactone和enterodiol在低浓度时能增进成骨细胞的活性,在高浓度时抑制其活性,对成骨细胞有双相调节作用.
作者:李高舜;叶招明;杨迪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165,VEGF165)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细胞凋亡作用及与钙敏感性受体(calcium sensing receptor,CaSR)表达下调的关系.方法:新生鼠心肌细胞在模拟心肌缺血状态下孵育2h,然后在标准培养液中再培养24 h,从而建立一个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末端脱氧核苷酰基转移酶介导性dUTP 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CaSR mRNA表达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促凋亡蛋白Bax、杭凋亡蛋白Bcl-2含量.结果:模拟的缺血/再灌注后CaSR mRNA的表达(I/R组:2.6±0.4;对照组:1.0±0.3,P<0.01)和TUNEL阳性细胞增加(I/R组:15.3%±2.5%;对照组:2.9%±1.4%,P<0.01).GdCl3、CaSR mRNA的表达(GdCl3组:4.5±0.6;I/R组:2.6±0.4,P<0.01)及TUNEL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加(GdC13组:25.4%±2.6%;I/R组:15.3%±2.5,P<0.01),同时上调T Bax表达(GdCl,组:1.93±0.28;I/R 组:1.50±0.21,P<0.01),下调了Bcl-2的表达(GdC13组:0.82±0.18;I/R组:1.71±0.30,P<0.01).VEGF165组Bax表达减少(GdCl3VEGF165组:1.12±0.23;GdCl,组:1.93±0.28,P<0.05)和Bcl-2的表达增加(GdCl3+VEGF165组:2.56±0.54;GdCl,组:0.82±0.18,P<0.05),TUNEL阳性细胞减少(GdCl3+VEGF165组:11.8%±1.9%;GdCl3组:25.4%±2.6%,P<0.05),CaSR mRNA的表达下调(GdCl3+VEGF165组:1.5±0.4;GdCl3组:4.5±0.6,P<0.01).结论:VEGF165通过抑制CaSR,促进Bcl-2和抑制Bax的表达来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章斌;许智惠;陶正贤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模型,第0,7,14天分别腹腔注射卵白蛋白(OVA)及其佐剂,自21 d时开始雾化吸入OVA一次,连续7d,吸入OVA前0.5 h,咪喹莫特组雾化吸入咪喹莫特30 min(1.5 g/L),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4 mg/kg).后一次OVA雾化吸入后48 h取左下肺组织做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改变;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分类和ELISA检测.结果:(1)HE染色显示咪喹莫特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程度较哮喘小鼠轻.(2)哮喘组小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咪喹莫特组嗜酸性粒细胞比哮喘组显著减少(P<0.01),(3)哮喘组BALF中IL-5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咪喹莫特治疗组比哮喘组显著降低(P<0.01).哮喘组BALF中IL-10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咪喹莫特治疗组比哮喘组显著升高(P<0.05),(4)哮喘组脾脏组织Foxp3+细胞数量较正常组减少,咪喹莫特组与地塞米松组较哮喘组增加(P<0.01).结论:雾化吸入味喹莫特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Foxp3+细胞数量,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
作者:王珊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阻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kinases,p38MAPK)信号通路对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NF-κB 信号通路调控影响.方法:大鼠系膜细胞株分别培养在正常糖浓度(5.5 mmol/L,对照组),高糖浓度(25 mmol/L,高糖组)及25 mmol/L葡萄糖+10 pmol/L 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SB组).CCK-8测定系膜细胞增殖;Phospho-ELISA法分别检测胞浆及胞核内p38MAPK,磷酸化p38 MAPK蛋白和总NF-κB p65、活性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S276)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系膜细胞出现增殖增加;胞浆及胞核内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胞核内NLS-NF-κB,Ser276-NF-κB的表达增加;SB203580干预则能逆转这一变化.结论: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能下调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
作者:倪连松;金洁娜;郑景晨;沈飞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对成年大鼠睾丸前列腺素E,(PGEZ)含量及环氧合酶-2(COX-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设3个染毒剂量组(10、100、500 mg·kg-1·d-1 DEHP溶媒为玉米油)和1 个对照组(玉米油),饲养4周后处死.用ELISA 测定睾丸组织PGE: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只雄性SD成年大鼠睾丸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定位情况;RT-PCR法检测各组睾丸组织COX-2 mRNA表达及其定位情况.结果:实验组睾丸组织中PGE:含量和睾丸组织的COX-2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COX-2则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结论:DEHP能使成年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功能损伤,使睾丸组织PGE:合成降低,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 mRNA表达有关.
作者:张浩川;陈聪德;包小周;陈肖鸣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市售罐装绿茶、冰红茶及茉莉清茶饮料对小鼠肠道首过效应和肝脏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P450,CYP)Cyp3a,Cyp2el的影响.方法:SPF级小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绿茶组、冰红茶组、茉莉清茶组小鼠分别自由饮用绿茶、冰红茶、茉莉清茶7d.用血中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APAP)的浓度推断肠道首过效应.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肝/肠微粒体,以Bradford 法定量蛋白,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Cyp3a,Cyp2el及血中APAP浓度.结果:绿茶组血中APAP 浓度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而冰红茶组与空白组相比则显著降低(P<0.01);绿茶组和冰红茶组小肠Cyp3a酶活性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各供试物组肝脏Cyp3a 酶活性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各供试物组肝脏Cyp2el酶活性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绿茶、冰红茶能显著改变肠道首过效应(绿茶抑制肠道P-gp,诱导肠道Cyp3a;冰红茶则诱导肠道P-gp及肠道Cyp3a;而茉莉清茶对肠道首过效应无影响).各供试物均诱导肝脏Cyp3a的酶活性,抑制肝脏Cyp2el的酶活性.故在服用经CYP3A,CYP2E1和P-gp代谢/转运的药物期间,大量或经常饮用上述茶可能影响这些药物的临床疗效和/或不良反应.
作者:林梅;奇锦峰;王永辉;刘建敏;韩坚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给予比索洛尔对非为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择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0例,采取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观察比索洛尔每日早晨(8:00)给药2.5~10mg、比索洛尔每日夜间(20:00)给药2.5~10mg治疗8周前后分别检测血浆肾素(Ren)、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山浓度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治疗后上述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肾素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晨或夜间服用比索洛尔均能降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晚上服用比索洛尔对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刘华强;闫美兴;王少华;孙晓蕾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35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分为对照组、黄葵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三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控制血压及降蛋白尿治疗.黄葵胶囊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联合用药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雷公藤多苷片1 mg/(kg·d),分3次口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肾功能、肝功能、血脂、血常规等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黄葵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尿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黄葵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12周后黄葵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尿蛋白较治疗前进一步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1).其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雷公藤多苷片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均能降低尿蛋白,从而延缓肾功能进展,但联合治疗组不仅起效快,而且效果更明显.
作者:沈水娟;胡作祥;王时敏;李青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对抑郁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以及生命质量和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将57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研究组,30例)和阿米替林组(对照组,27例),疗程6周.在基线和1,2,4,6周后,给予评定健康状况问卷(SF-3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过程出现症状量表(TESS),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相近,分别为86.67%(26/30)、85.19%(23/27),P>0.05;痊愈率相近,分别为46.67%(14/30),44.44%(12/27),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77.78%vs 36.67%,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SF-36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SF-36多项因子分的提高和HAMD减分率、HAMA减分率成正相关,和TESS总分成负相关(P<0.05).结论:度洛西汀对抑郁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优于阿米替林;抑郁症患者生命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及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密切相关.
作者:王继辉;吴小立;魏钦令;韩自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组:全肠外营养(TPN)组20例,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3例和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21例.观察3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死亡人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APACHE II评分、并发症,检测血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CD3%、CD4%,CD8%、CD4%、CD4/CD8、IgG、IgA及Igm并进行比较.结果:REN组无1例死亡,EEN组死亡1例,TPN组2例;REN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6±0.7)d,平均住院天数(24±4)d,费用(5.5±0.7)万元,均低于其他两组(TPN组,P<0.01;EEN组,P<0.05).治疗2周后REN组APACHE-Ⅱ评分由11.8±2.4下降为3.1±1.0,CRP由(151.1±45.6)mg/L下降至(16.6±2.1)mg/L,PCT阳性例数由19例下降为2例(P<0.01),与其他两组比较,均下降更低(TPN组,P<0.01;EEN组,P<0.05).REN组血前白蛋白由(121±9)升高为(315±21)mg/L (P<0.01),比TPN组上升更显著(P<0.01);REN组IgG、IgA、IgM、CD4%、CD3%、CD4/CD8均比其他两组上升更明显(TPN组,P<0.01;EEN组,P<0.05),而CD8%下降更显著(TPN 组,P<0.01;EEN组,P<0.05).结论:REN治疗SAP是有效的,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改善SAP患者营养和免疫状况,降低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优于TPN及EEN.
作者:吴小丽;陶利萍;黄庆科;陈小微;余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腹内高压(IAH)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TI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加用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UTI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监测24,48h两组腹内压(OAP)、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免疫球蛋白A(IgA)的水平.结果:所有观察病例腹内压水平为(17.45±1.87)mm Hg,IL-6水平与腹内压呈正相关.UTI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腹内压水平、IL-6,DAO 明显下降、IgA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治疗后24 h及48 h UTI组腹内压水平、IL-6,DAO较低,IgA较高,其中24 h的IL-6水平及48 h的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其杭炎作用改善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状态及保护肠道黏膜功能.
作者:马静;顾佩瑜;余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HES)200/0.5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拟在全麻下行择期骨科手术2型糖尿病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后H组先以15 mL·kg-1·h-1速度给予乳酸钠林格液500 mL,继之等速输入HES 200/0.5 500 mL,R 组以同样速度输入乳酸钠林格液1000 mL,分别于AHH前即刻(T0),AHH结束后即刻(T1)采集静脉血样5 mL,测定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输液量和出血量.结果:AHH前、后2组血液动力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R组比较,H组AHH后即刻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1).结论:HES 200/0.5术前AHH 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的状态优于乳酸钠林格氏液,可改善该类病人血液流动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周春莲;周纲;陈玲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草分支杆菌注射液联合苄星青霉素在早期梅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早期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草分支杆菌注射液联合千星青霉素)和对照组(单用千星青霉素),观察时间6个月.结果:治疗3,6个月时治疗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几何平均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治疗组RPR阴转率为40%,对照组为2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分支杆菌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梅毒可以增强千星青霉素驱梅的疗效.
作者:王军;刘雯蓓;慈超;常小丽;汪丽;杭守云;季必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联用伯氨喹治疗迁延、复燃疟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青蒿琥酯和伯氨喹:青蒿琥酯首剂2.4 mg/kg i.v.,12h后予1.2 mg/kg青蒿琥酯,随后6d每日以1.2 mg/kg青蒿琥酯同法给予;同时加服伯氨喹片22.5 mg q.d..对照组:给予quinimax,首剂20 mg/kg,i.v.gtt,12h后予10 mg/kg,随后每日12h给予10 mg/kg,直至患者能口服,改口服quinimax片10 mg/kg,q.8.h,疗程7d.结果:7d后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7.5%,95.1%;28d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7.500,90.2%,治疗组与对照组变化相近(P>0.05);两组的退热时间分别为28.0,51.6h,血中疟原虫清除时间分别为30.4,59.5h,治疗组较对照组均降低(P<0.01).结论:青蒿琥酯联用伯氨喹治疗疟疾作用迅速,副作用小,低复燃率,且对耐奎宁株有效,可作为迁延、复发疟疾以及用奎宁等传统抗疟药治疗失败的首选方法.
作者:孙卫华;Afel TRAORE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之间关系,探索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治疗窗.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应用非固定剂量药物治疗8周.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阿立哌唑的谷浓度,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采用受试者运筹特征曲线(ROC曲线)获得血药浓度的佳截断值,结合四分位间距法推测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治疗窗.并分析血药浓度与药物剂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组80例患者,治疗有效47例、无效29例,另外4例脱落.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阿立哌唑血药浓度与药物剂量、PANSS减分率及TESS分值间呈正相关,与CGI-SI分值呈负相关.药物剂量与疗效无相关性.低有效血药浓度为363 μg/L,发生不良反应的血药浓度阈值为540 μg/L.有效组血药浓度的四分位间距为348~623 μg/L.血药浓度在350~540 μg/L的范围内疗效较好,副反应较轻.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之间存在相关性,较适宜的治疗窗是350~540 μg/L.
作者:李建华;钟华;沈卫民;孙菊水;陈海支;范振国;卢桂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预先用药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48~67岁,体重52~68 kg,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帕瑞昔布钠组(P组).均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全麻诱导前,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预注药前即刻(T0),气腹后1 h(T1)、关气腹前即刻(T2)、术后4h(T3)、术后24 h(T4)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测定血清IL-6,IL-10和TNF-a浓度,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PaO2/FiO2.结果:与T.时比较,C组T1-4时血清TNF-a、IL-6浓度升高,T1-3时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P 组T1-3时血清TNF-a,IL-6浓度升高,T1-4时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两组T1-2时RI升高,PaO2/FiO2降低(P<0.05).与C组比较,T1-4时P组血清TNF-a、IL-6浓度降低,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T1-2时P组RI降低,PaO2/FiO2升高(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可通过减轻全身炎性反应而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肺功能起到保护效应.
作者:郑羡河;蒋宗明;张昌锋;胡双燕;陈忠华;陈念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TNF-a基因-308G/A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6例EH患者和208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TNF-a基因启动子区-308G/A多态位点等位基因以及墓因型频率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多态与EH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EH组患者TNF-a(-308G/A)位点GG、G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5.0%、11.8%、3.2%;G、A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0.9%、9.1%.对照组TNF-a(-308G/A)位点GG、G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9.4%、10.6%;G、A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4.7%、5.3%.EH组GA、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8);A等位基因的频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1.729倍,95%的可信区间为 1.056~2.8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TNF-a基因-308G/A 位点多态与湖南汉族人群EH可能相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EH的遗传易感基因.
作者:彭翠英;周翠兰;贺庆芝 刊期: 2011年第01期
目的:以葛根芩连汤为模型药物,探讨中药复方多效应成分分类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方法:SD大鼠灌胃给予20 mL/kg葛根芩连汤,用H PLC-ESI-MS/MS检测11个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并将这些成分归为黄酮类和生物碱类两类化合物,自定义权重系数,计算葛根芩连汤总黄酮类与总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大鼠体内综合血药浓度,建立分类整合药动学研究模型,并用统计矩法得到葛根芩连汤中总黄酮类、总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大鼠体内整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分类整合的总黄酮类、总生物碱类血浆浓度药时曲线都符合灌胃给药的药物处置规律,整合药动学参数t1/2、AUC0-∞分别为6.08 h、30.00 mg·h·L-1和28.86h、1.07mg·h·L-1.结论:分类整合药动学研究模型符合经典药动学模型特征,所获参数能够大程度上表征中药复方同类成分整体的体内处置规律,为建立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作者:张启云;徐良辉;李冰涛;罗卉;汤喜兰;徐国良 刊期: 2011年第01期
CYP2D6代谢酶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中的成员之一,是参与I相代谢和众多内源性物质和不同药物消除的酶.虽然它在肝脏中的含量大约只占肝脏总量的200,但在临床上却参与了25%以上的常用药物的代谢活动.在所有参与药物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中,CYP2D6 是唯一不能被诱导的酶,这种酶具有广泛的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对酶的药物代谢功能具有重要影响,CYP2D6的这种多态性和药物代谢功能所表现的对个体活性的差异,在遗传药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CYP2 D6基因多态性和它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这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韩璐;刘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药物相互作用,尤其是药代学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吉非罗齐是一个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而在临床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情况较多,所以吉非罗齐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后是否有相互作用也应该是临床医生的关注点.本文综述吉非罗齐对临床几种常用口服降糖药的药代学和药效学的影响,及从其机制上予以分析.吉非罗齐通过对CYP2C的抑制作用而明显影响口服降糖药的药代学及药效学,所以在临床上合用时需及时监测血糖的浓度或调整口服降糖药的用量.
作者:淡海丽;易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肺动脉高压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为特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右心室功能不全,预后不良,严重者可发生右心衰竭而死亡.本文主要综述了5-羟色胺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及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在肺动脉高压防治中的作用,展望了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可能是一类有潜力的新型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
作者:肖雄;侯颖;李小强 刊期: 201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