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01
  • 国内刊号:34-1206/R
  • 影响因子:0.97
  • 创刊:1996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65
  • 全年订价:28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科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2014年2期文献
  • 水合氯醛诱发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水合氯醛处理对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水合氯醛对RAW264.7巨噬细胞处理不同时间,采用形态学观察、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Hochest33258染色和DNAladder试剂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检测Fas/FasL表达情况.结果:水合氯醛处理后RAW264.7巨噬细胞形态由梭形变圆直至脱落悬浮;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显示水合氯醛处理可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从早期向晚期凋亡,Hochest33258染色和DNA ladder检测均显示诱导凋亡;同时高表达Fas,但不表达FasL.结论:水合氯醛可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细胞凋亡.

    作者:潘庆军;朱学芝;刘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丹参与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GFAP和iNOS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以及丹参与电针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组、电针组、丹参+电针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丹参组给予丹参注射液5 g/kg腹腔注射,电针组刺激“百会”、“大椎”穴,疏密波,频率2~15 Hz,持续30 min,丹参+电针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腹腔注射和电针,各组治疗均每天1次,连续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纹状体GFAP、iNOS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电针组、丹参+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并且丹参+电针组的评分和含水量显著低于丹参组、电针组(P<0.05或P<0.01);HE染色显示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与上述一致.模型组GFAP、iNOS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电针组、丹参+电针组GFAP、iNOS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且丹参+电针组的表达明显低于丹参组、电针组(P<0.05或P<0.01).结论:丹参和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星型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降低iNOS的表达有关,且二者合用效果更佳.

    作者:张业贵;赵健;丁艳霞;侯良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氨茶碱在犬体内的组织分布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氨茶碱在犬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方法:建立了采用HPLC法测定犬血清和组织中茶碱浓度的方法.比较雾化吸入和静脉滴注给药后的组织分布特点与血药浓度.结果:相对于静脉滴注途径,采用雾化吸入途径给予同剂量氨茶碱后0.25和0.5h气管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显著升高(0.25 h,P<0.01;0.5h,P<0.05),而药物在其他组织中的分布几乎都显著降低.雾化吸入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4.52%.结论:雾化吸入给予氨茶碱能够在维持气管和支气管药物高浓度的同时显著降低药物在其他正常组织以及血清中的分布.氨茶碱改用雾化吸入途径给药治疗哮喘和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唐志华;王玮;丁洁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柠檬苦素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的性别差异

    目的:研究柠檬苦素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的性别差异以及引起性别差异的可能的CYP450亚型.方法:柠檬苦素与雌雄大鼠肝微粒体共同孵育,抑制实验为在肝微粒体中加入特异性CYP450抑制剂后,再加入柠檬苦素共同孵育,温孵后的样品乙醚提取后进行HPLC分析.结果:柠檬苦素在雌雄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的表观酶动力学参数分别为:米氏常数Km∶(12±3)、(16±4)μg/mL,大反应速度Vmax∶(49±6)、(93±14) ng· min-1·mg-1.柠檬苦素在雌雄大鼠肝微粒体中孵育30 min的代谢率分别为(33.9±4.7)%和(53.8±2.8)%,代谢速度分别为 (4.46 ± 0.62) 和 (7.08 ±0.37) ngo min-1·mg-1.CYP3A2特异性抑制剂酮康唑、CYP2C11特异性抑制剂西咪替丁对柠檬苦素的代谢抑制作用明显,CYP1A2特异性抑制剂α-萘黄酮和CYP2D1特异性抑制剂奎尼丁对柠檬苦素的代谢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柠檬苦素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CYP3A2和CYP2C11在雌雄大鼠肝微粒体中的性别差异可能是引起代谢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军青;陈爱瑛;董文彬;程敏;郑高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黄芪皂苷Ⅱ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FU的逆转耐药作用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Ⅱ(AstragalosideⅡ,ASⅡ)对肝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FU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逆转耐药倍数,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蛋白-1 (MDR1)基因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ASⅡ对细胞内Rhodamine123的蓄积影响.结果:BEL-7402/FU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丝裂霉素的耐药倍数分别为19.64、1.98、1.92.0.04、0.08 mg/mL的ASⅡ能增强5-FU对BEL-7402/FU的细胞毒作用,逆转耐药倍数分别为1.49,1.81.0.08、0.16 mg/mL的ASⅡ作用BEL-7402/FU细胞24 h后,能下调MDR1 mRNA和P-gp蛋白表达水平,提高细胞内Rhodamine123的荧光表达率.结论:ASⅡ能部分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DR1 mRNA表达及抑制P-gp的功能与表达有关.

    作者:王培培;许杜娟;黄灿;徐文科;栾家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对高脂饮食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几丁质酶-3样蛋白-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脂饮食饲养糖尿病Sprague-Dawley(SD)大鼠主动脉炎症因子几丁质酶-3样蛋白-1 (YKL-4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被随机分为五组: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高脂饮食合并糖尿病组,高脂饮食合并糖尿病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每组9只.高脂模型是单次腹腔内注射维生素D3和辅以高脂饮食;腹腔内注射链脲佐霉素(STZ)造模成糖尿病.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kg)8周后,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半定量PCR和Real-time PCR测定大鼠主动脉YKL-40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评价主动脉内膜YKL-40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合并糖尿病组SD大鼠FBG、HbA1c和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P均<0.01)和高脂饮食组(P均<0.05).YKL-40的mRNA表达水平在高脂饮食组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P<0.01),尤其在高脂饮食合并糖尿病大鼠中表达高;免疫组化的结果也显示高脂饮食合并糖尿病大鼠的主动脉内膜YKL-40蛋白表达高.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YKL-40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P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明显降低高脂饮食糖尿病SD大鼠主动脉炎症因子YKL-40表达,有助于减轻YKL-40在早期粥样硬化中的致病作用.

    作者:郑建雷;陈秋静;陆林;张奇;张瑞岩;沈卫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黄连解毒汤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制备衰老小鼠模型.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2、4和8 g/kg黄连解毒汤生药量处理组,采用自发活动实验检测小鼠的自主活动,用跳台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退,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黄连解毒汤各剂量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1 g/kg和8 g/kg相比,2 g/kg和4 g/kg黄连解毒汤组小鼠脑内的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增高.结论:黄连解毒汤能显著改善D-半乳糖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特性有关.

    作者:叶巧红;陈珊珊;李盛建;叶夷露;张琦;俞月萍;王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泰利霉素经AP-1途径抑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诱导的MUC5AC表达

    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TEL)对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NTHi)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表达黏蛋白MUC5AC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CI-H292细胞,用10 mg/L TEL孵育6h预处理细胞,随后加入不同浓度NTHi孵育3~9 h,分别采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MUC5AC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NCI-H292细胞内NF-κB和活化蛋白(Activator protein-1,AP-1)DNA结合活性.结果:NTHi能明显诱导NCI-H292细胞产生和表达MUC5AC,并能激活NF-κB和AP-1.而TEL处理后,能明显抑制NTHi诱导的MUC5AC蛋白和mRNA表达,并有效抑制AP-1的DNA结合活性,但对NF-κB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TEL能抑制NTHi诱导的黏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P-1 DNA结合活性有关.

    作者:阳帆;李坚;谷彬;赵文健;杨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乳腺癌诊治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妊娠期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8.2%,≤35岁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约占5%~20%.妊娠期乳腺癌不及时诊治,病情进展甚至会危及生命;但乳腺癌的诊断治疗药物对胎儿健康会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显像造影剂、放射性同位素、前哨淋巴结示踪剂、手术麻醉药物、细胞毒化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靶向和其他生物治疗药物等对妊娠期乳腺癌胎儿的影响,以期望肿瘤科、妇科、儿科医师在妊娠期乳腺癌诊断治疗药物对胎儿影响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能更好地指导医护人员处理、解答乳腺癌在妊娠、哺乳等临床方面实际问题.

    作者:杜向慧;季永领;王晓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作为配基的寡核苷酸的三维立体结构,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能够筛选获得高效、特异结合靶分子的寡核苷酸适体.该配基由于其亲和力高、特异性强、免疫原性低、筛选周期短及适用范围广等特性,在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中拥有多项优势,具有被研制成新型适体药物应用于临床的巨大潜力.本文从SELEX技术的发展、配基的修饰改造、临床治疗的优势、配基作为靶蛋白功能阻断剂和药物分子靶向载体进行的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寡核苷酸适体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龙宇鹏;任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药代药效动力学及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

    替格瑞洛是2010年批准上市的抗血小板新药,属于新型环戊基三唑嘧啶类(CPTP)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口服后迅速吸收,中位达峰时间约1.5h.与已有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具有显著优势:无需代谢激活故起效迅速;与P2Y12受体呈可逆性结合,故停药后血小板功能恢复较快.此外,替格瑞洛可以通过抑制非血小板细胞表面的P2Y12受体从而产生其他药理学作用.替格瑞洛的药动学特征不受年龄、性别、饮食以及对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影响.替格瑞洛主要经CYP3A4代谢,可迅速产生血药浓度依赖的血小板抑制作用,且对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同样有效.更重要的是,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作用不受具有多态性的药物转运体(ABCB1)和代谢酶(CYP2C19)基因型的影响.本文主要概述替格瑞洛药动学、药效学以及遗传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慕鹏;熊艳;陈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心血管病抗凝治疗概况

    近年来,抗凝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从防治血栓栓塞事件中获益.然而,抗凝药物好比一把双刃剑,常常是风险与受益并存.如何平衡防治栓塞和出血的矛盾并优化治疗方案,始终是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除此之外,妊娠期妇女这类特殊人群的抗凝药物使用更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难题.基于近年来妊娠妇女抗凝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以及新相关指南的推荐,本综述从妊娠妇女的高凝状态、主要抗凝药物种类及临床应用几方面介绍妊娠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抗凝治疗概况.

    作者:熊琴梅;洪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金标准”,在预防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获得一致的抗血小板聚集效益.临床上,服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后仍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现象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糖尿病患者.尽管很多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但获益很低.对于非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可以降低41%的心血管事件.而在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仅降低了10%.虽然研究显示糖尿病同阿司匹林抵抗高度相关,然而糖尿病患者中高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的原因还不清楚.本文拟就糖尿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机制及其逆转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谢昊;朱语眉;郝海平;郑啸;马思静;王广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物对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细胞色素P450酶系在大多数内源性和外源性分子的生物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药物代谢方面.CYP450酶个体差异大,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外,食物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影响其活性或表达,从而影响经酶代谢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故本文就食物因素对细胞色素P450酶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章冉冉;阳国平;荆宁宁;黄洁;黄路;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培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及临床影响因素的比较

    目的:比较利培酮、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利培酮组27例,剂量范围2~6 mg/d,奥氮平组26例,剂量范围10~20 mg/d.两组均以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观察6周,治疗前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中准确记录患者用药情况.结果:6周末,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有效率均为84.6%;奥氮平组患者在一般病理症状、阳性症状中的疗效优于利培酮组患者(P<0.05);治疗时间长,利培酮、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增加(P<0.05);治疗时间与利培酮、奥氮平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时间、病程、剂量对利培酮的疗效有影响(P<0.05),治疗时间对奥氮平的疗效有影响(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奥氮平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奥氮平疗效的稳定性优于利培酮.

    作者:倪平;吕海龙;国效峰;张丽丽;许林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对复发性抑郁症的短期疗效和记忆功能影响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短期疗效及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和文拉法辛组,治疗6周,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剂量分别为20~60mg/d和150~225 mg/d.以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记忆功能.结果:帕罗西汀组和文拉法辛组在治疗6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6.67% vs 70%,P>O.05).治疗6周后,文拉法辛组的短时记忆分和记忆商数高于帕罗西汀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对复发性抑郁症的短期疗效相似;相对于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改善记忆功能较好,尤其在短时记忆方面.

    作者:温盛霖;程敏锋;王厚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氯诺昔康对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舒芬太尼自控皮下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subcutaneous analgesia,PCSA)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全髋置换术后老年患者125例,年龄70~90岁,ASAⅡ-Ⅲ,随机分为5组(n=25):S1 L组(舒芬太尼0.4 μg·kg-1·d-1+氯诺昔康 32 mg);S2L 组(舒芬太尼0.6 μg·kg-1·d-1+氯诺昔康32 mg);S1组(舒芬太尼0.4 μg·kg-1·d-1);S2组(舒芬太尼0.6 μg·kg-1·d-1);S3组(舒芬太尼0.8μg·kg-1·d-1).5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用于术后镇痛,采用PCSA模式,负荷剂量2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按压单次给药剂量0.5 mL,锁定时间为15 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法(ramsay sedation score,RSS),记录术后2、4、8、12、24、48 h VAS评分、RSS评分;镇痛期间镇痛泵按压次数(D1)、实际有效注药次数(D2)、患者总体满意度(total satisfactory degree,TSD)评分;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痛瘁、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镇痛期间S2L组VAS评分、D1、D2、TSD值低于S1 L、S1和S2组(P<0.05),与S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S评分高于S1L、S1组(P<0.05),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S3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可增强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杨云丽;魏辉明;张承华;贺焱峰;鲁成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剂量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目的:观察小剂量他克莫司(TAC)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研究开始时激素调整至0.5 mg· kg-1·d-1,维持8周并逐渐减量,同时服用小剂量TAC,根据TAC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调整用药剂量,定期随访肝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TAC血药浓度等生化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开始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减轻,血浆白蛋白水平开始有所恢复,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在小剂量TAC联合激素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5例在缓解期药物减量过程中复发,TAC重新加量至原剂量后2例缓解,另3例无反应,其中1例死亡;2例在感染后复发,TAC加量后不缓解,13例处于缓解期已9月余,TAC剂量减量后尚在随访中.完全缓解率75%,病死率5%,复发率20%.结论:小剂量TAC联合激素能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得到较快缓解,复发及治疗效果与病理类型有关,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彭健韫;徐伟海;张小如;兰乐健;桂志红;项美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甲磺酸吉米沙星对泌尿道常见致病菌的PK-PD研究

    目的:开展吉米沙星对泌尿道常见致病菌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方法:测定吉米沙星对临床分离的泌尿道常见致病菌的小抑菌浓度及低杀菌浓度;测定健康受试者口服甲磺酸吉米沙星片320mg后尿药浓度并计算Cmax/MIC90和AUC24h/MIC90.结果:吉米沙星对临床分离的泌尿道常见致病菌的敏感率较低.健康受试者口服甲磺酸吉米沙星片320mg后尿药峰浓度Cmax为(144±124) μg/mL,尿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24h为(1368±671) μg·mL-1·h.尿液中吉米沙星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的Cmax/MIC90为2.9~5.8、AUC24h/MIC90>30;对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AUC24h/MIC90为19.25.结论:吉米沙星可有效清除泌尿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并避免耐药菌产生;对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作者:任斌;廖康;李瑞明;傅晓华;叶毅芳;洪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荷叶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荷叶碱的HPLC测定方法并进行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乙酸乙酯提取大鼠血浆样品的荷叶碱,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荷叶碱的含量,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荷叶碱在大鼠体内的t1/2β为(1.73±0.58) h,V为(5.03±0.24) L/kg,CL为(4.23±0.78)L·h-1·kg-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inf)为(2.35±0.46) mg· L-1·h;在血浆中的平均驻留时间(MRT)为(1.51±0.31)h.结论:所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快速、准确、简便,能够满足荷叶碱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要求.按10 mg/kg单剂量单次静脉给药后,荷叶碱主要在血浆中分布,消除速度较快.

    作者:顾圣莹;朱冠华;康雷;李晓宇;刘皋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藤黄酸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新藤黄酸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为设计新藤黄酸新型给药系统提供可靠的生物药剂学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吸收实验模型,并考察新藤黄酸在浓度为3.0、10、30 μg/mL、以及不同肠段(结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对新藤黄酸吸收的影响,用HPLC-UV测定新藤黄酸的浓度.结果:在3.0~30 μg/mL范围内新藤黄酸的浓度与吸收速率成线性关系,新藤黄酸在结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3944±0.00158)、(0.04012±0.00103)、(0.04104±0.00124)、(0.08620±0.00272) h-1.结论:新藤黄酸在大鼠肠道符合一级动力学的吸收过程,在大鼠肠道为被动扩散的吸收机制.新藤黄酸在大鼠的各个肠道都有吸收,因此将新藤黄酸设计为控释制剂是可行的.

    作者:陈金佩;汪珊珊;汪电雷;杨丽丽;汪辰吟;陶秀华;曹银;王淑君;陈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缩宫素致药品不良反应两例

    缩宫素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及流产后宫缩乏力引起的子宫出血,其不良反应发生相对较少且轻微.近期本院使用缩宫素,发生两例少见不良反应,一开始分析以为跟这批次药物有关,上报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后笔者查阅大量文献,该病例或可为缩宫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机制解释.现笔者收录两例病例如下:1 病历摘要

    作者:李铭铭;麻巧艳;郑骆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