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01
  • 国内刊号:34-1206/R
  • 影响因子:0.97
  • 创刊:1996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65
  • 全年订价:28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科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2017年12期文献
  • 游泳力竭对冠脉结扎致大鼠慢性心衰模型的优化

    目的:通过结合力竭运动,优化冠脉结扎造大鼠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模型的方法,综合评价模型实效性及稳定性.方法:成年SD大鼠40只,施冠状动脉结扎术致心肌缺血模型,4周后B超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成模11只为冠脉结扎组(以LVEF< 40%为模型建立标准),>40%的22只大鼠进行1 h/d ×15 d的游泳运动,以加大心脏负荷促进心衰的进展,又成模8只大鼠为结扎后力竭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及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与10只空白大鼠比较各指标变化.结果:结扎后力竭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38.70±10.10)%,冠脉结扎组LVEF为(39.20±11.10)%,较Control组(84.60±3.64)%明显降低(P<0.01);结扎后力竭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为(11.5±1.3) mm Hg,冠脉结扎组LVEDP为(10.68±4.45)mm Hg,较Control组(4.4±0.2) mm Hg显著升高(P<0.01);结扎后力竭组血浆BNP水平为(561.0±21.0) μg/L,冠脉结扎组BNP水平为(548.6±25.8)μg/L,较Control组(366.2±21.8) μg/L显著升高(P<0.01).Masson染色中,Control组切片纹路清晰且红染的心肌细胞较多,而冠脉结扎组与结扎后力竭组存在大量蓝染的胶原纤维,心肌纤维明显减少成条索状.4周时成模率约为35%,经力竭运动后实验组总成模率升高至约62%,虽冠脉结扎组与结扎后力竭组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但提高成模率效果显著(P<0.01).结论:游泳力竭运动可促进冠状动脉高位结扎致缺血性慢性心衰模型的成功率,成本经济,适合推广.

    作者:刘长江;武洋;邵培培;李少华;程路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味青娥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加味青娥丸(Modified Qing'e Pill)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其心肌组织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共72只)随机分为6组(n=12):正常组(正常喂养、未建模)、模型组、加味青娥丸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7、5.4、10.8 g/kg)、二甲双胍组(0.15g/kg),采取“高脂喂养”+“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的方法进行建模.给药方式均为灌胃,频率均为每天1次,时长均为8周,其中:加味青娥丸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给予对应药物灌胃,而正常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由专人分别在固定时间点(给药前、第4周、第8周)观察各组大鼠精神状态、称量各组大鼠体质量、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PBG);给药周期结束后2h,对血清中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TNF-α)进行测定;给药周期结束后2h,对心肌组织炎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MDA、SOD、GSH)进行测定.结果:给药组相比于模型组而言,大鼠精神状态、体质量、血糖及脂质水平均有所改善.同时,给药组能够降低血清中hs-CRP、TNF-α的水平,提高心肌组织中SOD、GSH的含量,降低心肌组织中MDA的含量.结论:加味青娥丸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SD大鼠的糖脂代谢,通过抗炎、抗氧化改善心肌损伤,保护心肌组织.

    作者:王大会;吕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二甲双胍通过上调谷胱甘肽-S-转移酶μ2抑制大鼠心肌肥厚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左心室谷胱甘肽-S-转移酶μ2(glutathione-s-transferase μ2,GSTM2)的作用,以及二甲双胍对心肌肥厚防治的机制.方法:以16周龄的Wistar-Kyoto(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作为实验对照,以8周龄的WKY和SHR持续给药二甲双胍(Met)8周作为实验组.采用NIBP大鼠血压心率测定仪定期检测大鼠收缩压,利用BL-420生物实验系统、4导生理记录仪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称量大鼠左心室及体质量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左心室GSTM2酶活性,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左心室GSTM2、p47phox及Nox4的蛋白表达,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DHE)染色检测02·-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HR组大鼠血压、左室重量指数及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明显增加;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maximal rate of increase and decrease of left-yentricle pressure development,±dp/dt max)明显下降;左心室GSTM2的蛋白表达及酶活性明显下降;左心室P47phox及Nox4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O2·-的产生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HR组相比,SHR二甲双胍治疗8周后,左室重量指数及LVEDP明显下降;±dp/dt max明显升高;左心室GSTM2的蛋白表达及酶活性明显升高;左心室P47phox及Nox4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O2·-的产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逆转SHR心肌肥厚,可能与增加左心室GSTM2的蛋白表达、降低p47phox及Nox4的蛋白表达、减少活性氧产生、消除氧化应激密切相关.

    作者:李忠洪;王平;周四桂;王桂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解毒护肝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炎症因子和小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目的:研究解毒护肝颗粒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炎症因子和小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解毒护肝颗粒低、中、高3个剂量(2.7、5.4和10.8g/kg)实验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只,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14 d.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及小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小肠组织occludin-5表达.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脂肪细胞堆积,肝细胞增大,肝索排列紊乱,伴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肝细胞形态尚规则,肝索排列整齐,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模型组小肠黏膜绒毛萎缩,上皮细胞脱落,水肿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黏膜紧密,水肿减轻,浸润的炎性细胞不明显.试验组ALT、AST、LDH和TNF-α显著低于模型组,且随解毒护肝颗粒剂量的增加,试验组ALT、AST、LDH和TNF-α显著降低;而试验组occludin-5显著高于模型组,且随解毒护肝颗粒剂量的增加,试验组occludin-5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护肝颗粒可改善肝及小肠的组织结构,保护损伤的肝脏,减轻炎症反应,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

    作者:徐赛华;胡静娜;梅璟妍;马卫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刺芒柄花素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P38MAPK/MMP-9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OR)对大鼠去势骨质疏松的干预作用,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采用切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法复制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按随机对照分组原则将60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分为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雌二醇组(50 μg/kg)及刺芒柄花素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于造模后一周给予雌二醇、刺芒柄花素治疗,每天1次,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24 h,取大鼠血清检测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Ca2+、Mg2+等指标变化;取大鼠左侧股骨采用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TNF-α、IL-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总P38MAPK、磷酸化P38MAPK、MMP-9、TNF-α、IL-6蛋白表达;取右侧股骨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结果:与骨质疏松模型组比较,刺芒柄花素高、中剂量组可增加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TRACP含量,升高血清Mg2+、Ca2+含量,使骨组织MMP-9、TNF-α、IL-6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磷酸化P38MAPK mRNA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刺芒柄花素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组织MMP-9的合成和分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及调控P38MAPK/MMP-9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喻琴云;詹晓峰;黄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雷公藤多苷增强耐顺铂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DDP细胞株顺铂敏感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GTW)对耐顺铂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SKOV3/DDP)的顺铂(DDP)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SKOV3/DDP细胞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10μg/mL DDP组、50 μg/mL GTW组、800 μg/mLGTW组、3 200 μg/mL GTW组、10 μg/mL DDP+50 μg/mL GTW组、10 μg/mL DDP+800μg/mLGTW组、10 μg/mL DDP+3 200 μg/mL GTW组,利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细胞凋亡以及细胞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基因蛋白、P-糖蛋白(MDR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DDP与GTW联用在抑制SKOV3/DDP细胞生长作用上呈现相加效应;800、3 200 μg/mLGTW分别与10 μg/mL DDP联用后,可显著促进SKOV3/DDP细胞凋亡,下调p-STAT3的表达(P<0.05).结论:GTW可显著增强SKOV3/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STAT3信号通路中的p-STAT3表达.

    作者:刘文成;谭布珍;占欣璐;胡辉;黄根华;曹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新疆维吾尔族粪样中具核梭杆菌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新疆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粪样中具核梭杆菌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人群(NGT)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样和粪便样本,采用16S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粪便样本中具核梭杆菌水平;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该菌水平与两组人群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组比较,该民族T2DM组中具核梭杆菌水平显著升高(P =0.011).具核梭杆菌水平与BMI(r=0.335,P=0.049)、TC(r=0.472,P=0.011)、LDL(r=0.368,P=0.029)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新疆维吾尔族T2DM患者肠道中具核梭杆菌水平可能与该民族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王蟾月;王烨;张培培;陈明月;杨浩;朱曼丽;李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对A549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JNK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缺氧/复氧所致的A549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以及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影响.方法:培养A549细胞株,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N组),DEX组(D组),缺氧/复氧损伤组(H组),缺氧/复氧损伤+ DEX干预组(HD组).造模结束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CCK-8法检测A549细胞活力.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A549细胞的凋亡指数(AI).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JNK、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RP78、JNK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比较,H组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形态发生改变.A549细胞的吸光度(OD)值明显下降(P<0.01),AI值升高(P<0.01),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HD组与H组相比,细胞损伤减轻,OD值上调(P<0.01),凋亡细胞数相对减少,AI值下调(P<0.01).p-JNK、caspase-3蛋白和JNK mRNA表达下降(P<0.01).结论:DEX可有效减轻A549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JNK通路激活所致的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罗梓垠;项冰倩;高慧;邱晓晓;钱小英;王万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花参子露对小鼠慢性湿疹模型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花参子露对小鼠慢性湿疹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反复激发小鼠耳部造成小鼠湿疹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花参子露治疗之后,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2、IL-4、TNF-α、IFN-γ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按照评分标准对小鼠耳部进行评分,计算小鼠耳部肿胀度以及小鼠搔抓指数.结果:花参子露治疗后,小鼠血清中IL-2、IFN-γ水平下降,IL-4、TNF-α水平上升,耳部肿胀程度,耳部评分以及搔抓指数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后小鼠耳部皮肤表皮增厚,棘皮层空泡化,真皮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等浸润现象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花参子露对小鼠慢性湿疹模型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型以及Th2型免疫反应的平衡来达到治疗作用.

    作者:严丹丹;黄芳;徐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RGS4和D2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甲基苯丙胺依赖CPP大鼠纹状体的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依赖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实验大鼠纹状体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 4,RGS4)和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2)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METH依赖CPP大鼠1周组、2周组,应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RGS4和D2、抑制性G蛋白α亚基(inhibitory G protein α-subunit,Gαi)、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METH依赖1周组、2周组大鼠在伴药箱的平均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RGS4蛋白在METH依赖1周、2周组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且与METH依赖1周组相比,2周组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D2、Gαi、MAPK蛋白以及cAMP在METH依赖1周、2周组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且与METH依赖1周组相比,2周组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METH依赖的CPP大鼠纹状体中,RGS4和D2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分子发生了改变,RGS4可能参与了METH依赖的CPP大鼠纹状体D2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

    作者:蒙国懿;何繁漪;隋念含;赵林波;洪仕君;邢豫明;赵永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苯那普利干预Wnt信号通路抑制UUO大鼠肾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肾纤维化的拮抗作用.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方法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取手术侧肾组织做病理检测,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蛋白(Col-Ⅳ)、Wnt1、Wnt4在肾组织的阳性染色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1、Col-Ⅳ、Wnt1、Wnt4的mRN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asson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各造模组胶原纤维蓝染部分明显增多、肾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苯那普利组胶原纤维蓝染部分明显减少、肾纤维化程度相对减少.免疫组化和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苯那普利组Wnt1、Wnt4、TGF-β1、Col-Ⅳ阳性表达及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苯那普利能通过降低TGF-β1、Col-Ⅳ、Wnt1、Wnt4的表达,有效降低肾纤维化水平,从而达到改善肾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赵燕云;吴小燕;汪国敏;冯雨林;董飞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组成性雄烷受体遗传多态性与个体化治疗

    组成性雄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通过调控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CYP450)等一相代谢酶、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UGTs)等二相代谢酶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等药物转运体等代谢相关基因,对外源性药物代谢及维系体内血糖、血脂、胆红素等多种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平衡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体内物质代谢的枢纽,CAR直接影响了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以及多种药物的疗效,对其多态性的研究有利于从基因层面解释个体化治疗的差异性,预见相关疾病的发生进展.本文拟就近几年来CAR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物质代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探究CAR多态性与物质代谢的相关性,为临床上疾病的发生及药物用法用量的提前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魏婉慧;李玲;何名扬;赵慧佳;徐千;时玉颖;乐江;王彦峰;叶啟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PA、CD11b及MCP-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及单核细胞活化指标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机制.方法:测定92例UAP和4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外周血MPA、CD11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将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合并银杏叶片治疗组(银杏叶组),同时在治疗28 d后评估治疗效果并测定MPA、CD11b和MCP-1水平.结果:UAP组MPA、CD11b和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t=18.514,23.301和22.523,P <0.01).MPA与CD11b水平和MCP-1浓度均成正相关(r=0.626和0.635,P<0.01).银杏叶片治疗的总有效率(76.1%,35/46)显著高于常规治疗者(56.5%,26/46) (P <0.05).银杏叶组治疗后MPA、CD11b和MCP-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银杏叶治疗总有效组在治疗后三者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总有效组各指标水平降低率显著高于总无效组(P<0.01).结论:银杏叶片可通过下调MPA、CD11b和MCP-1水平从而有效治疗UAP.

    作者:王珏;乔青;程茂良;李万春;汪亦品;应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强度华法林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华法林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07例,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54例,对照组53例;试验组(低强度)初始量1.25 mg/d,服药后24 h开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若INR<1.4,3~5 mg/d增加0.5 ~ 1.0 mg/d,1周监测1次,INR维持1.4 ~2.0.对照组(中强度)INR维持2.0~2.6.INR稳定后监测1次/月.所有患者都经过约4周的调整时间,华法林维持剂量1.25 ~7.5mg/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2年后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及出血事件.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INR分别为1.71±0.38、2.36±0.3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出血事件比例为22.2%、41.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的华法林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与中强度华法林治疗的效果相当,但低强度的华法林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世奇;胡烨文;陈晓敏;王健;叶红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重组人卵泡刺激素作用下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M-CSF及受体表达的临床差异

    目的:比较使用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后,患者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其受体(M-CSFR) mRNA表达的差异,以探讨M-CSF及其受体对卵巢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 OS)患者和157例非PCOS患者,根据其使用r-FSH后反应性不同分为四组:即P-COS快、慢反应组和非PCOS快、慢反应组.收集成熟卵泡穿刺后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SYBRGreen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颗粒细胞M-CSF、M-CSFR和管家基因GAPDH的rnRNA表达,通过比较阈值法(CT值目的基因-CT值管家基因)进行基因相对定量.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基因表达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结果:各组患者r-FSH使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PCOS患者整体与非PCOS患者整体比较,M-CSF和M-CSFR的mRNA定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组比较后,各组间M-CSF mR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COS慢反应组M-CSFR mRNA定量低于快反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对PCOS组颗粒细胞M-CSFR mRNA定量和r-FSH使用天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两者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23),相关系数0.511.结论:PCOS卵巢慢反应患者对促排卵药物反应迟缓可能与其颗粒细胞M-CSFR表达减少有关.M-CSF及其受体参与影响卵巢对r-FSH的反应性.

    作者:余蓉;金昊;林金菊;黄学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miRNA-101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测定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miRNA-10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30例初诊T2DM患者及正常受试者血清中miRNA-101表达水平,并测定相关临床指标.两因素间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miRNA-101和其他参数的关联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初诊T2DM患者血清中miRNA-10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miRNA-101表达水平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呈正相关(P<0.05).在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miRNA-101水平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血清miRNA-101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HbA1c升高有关.

    作者:孔祥;华强;孟祥健;姚新明;王勇;夏礼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产膜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及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棋盘法测定氨曲南、阿奇霉素单用及两者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效果.刚果红平板实验鉴定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能否形成生物膜.结晶紫实验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生物膜能力的强弱.连续稀释法绘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生长曲线及活菌计数.银染法观察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情况.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表现为协同作用;在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6株表现为协同作用、有6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有3株表现为无关作用.刚果红平板实验表明,临床分离的1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2株形成生物膜,3株未形成生物膜,成膜率为80%.结晶紫实验表明,编号16091217的菌株,与其他菌株相比,成膜能力强.连续稀释法行活菌计数实验表明,阿奇霉素组、氨曲南组活菌数量与阿奇霉素+氨曲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氨曲南联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作用以协同和相加作用为主,对能形成生物膜的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杀菌作用.

    作者:李娜;刘桢宇;胡文;陈春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宫颈癌免疫学病理机制研究

    目的:分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明确其与Th1/Th2比值、Th17/CD4+ CD25+ Foxp3+ Treg比值的相关性.方法:以27例宫颈癌患者和5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22例、CINⅢ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1/Th2、Th17/CD4+ CD25+ Foxp3+ Treg比值,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IFN-γ、IL-4、IL-17A、IL-17F、TGF-β1、IL-10水平;术中留取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测定TAMs CD68表达.结果: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h1/Th2与Th17/CD4+CD25+ Foxp3+ Treg比值低于CINⅢ,CINⅢ低于CINⅡ,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血清IL-4、TGF-β1、IL-10水平高于CINⅢ,CINⅢ高于CINⅡ,血清INF-γ、IL-17A、IL-17F水平低于CINⅢ,CINⅢ低于CINⅡ,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TAMs CD68表达水平高于CINⅢ,CINⅢ高于CINⅡ,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AMsCD68表达水平与Th1/Th2比值、Th17/CD4+CD25+ Foxp3+ Treg比值及IL-17A水平呈负相关性,与IL-10、IL-4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TAMs与Th1/Th2、Th17/CD4+CD25+ Foxp3+ Treg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影响这两大体系的平衡介导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陈星;吴为玲;陈姗姗;叶丽娅;梅双双;王静;何钰;柴泽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ADaM提交评审材料的核查路径及SAS宏实现

    FDA对于新药申报递交材料的要求有明确规定,并强制要求凡是满足电子递交的项目必须使用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Clinical Data Interchange Standards Consortium,CDISC)标准.递交评审材料内容繁琐,给递交机构和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内容的核查.本文将在对CDISC标准中分析数据模型(ADaM)递交评审材料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明确的关键核查点,针对核查内容形成相关的核查路径,并借助SAS宏功能实现自动化核查,减少人工核查的成本,为提升ADaM电子递交评审材料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有效手段.

    作者:徐晓艳;刘玉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药物相互作用对华法林抗凝强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对本院华法林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应用临床药师工作平台,调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使用华法林医嘱.对患者一般情况、疾病诊断、华法林用药情况、联合用药物情况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200例患者,其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平均年龄(55.28±13.56)岁.住院期间使用华法林,平均INR值达目标范围的比率仅为21%,平均用药剂量为(2.62±0.60) mg.分析INR值<2的患者中,合并有1种以上降低INR值药物,占66.92%,在INR值>3的患者中,合并有1种以上增高INR值药物,占80%,表明在INR值未达标患者中合并有影响华法林疗效的药物所占的比率很高.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达目标值的比率很低,在未达标患者中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比例大,临床药师应利用专业优势,进行个体化指导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瑞;许海沙;张赞玲;屈健;李娟;彭世琪;代宇鑫;屈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