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长春西汀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失血性休克(HS)组,5 mg/kg长春西汀(C1)组和10 mg/kg长春西汀(C2)组.盐水或长春西汀在休克前30 min通过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除对照组外,其他三组经10 min股动脉缓慢放血使大鼠平均动脉压达(40±5)mmHg诱发失血性休克,通过放血或输血维持大鼠休克状态60 min.在复苏后4 h,测定大鼠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Bcl-2,Bax和Caspase-3的含量.并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的蛋白质和细胞含量以及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HS组比较,C2组MDA、Bax及Caspase-3水平降低;而SOD活性和Bcl-2增高.与此相应的是C2组BAL中蛋白质和细胞的含量显著降低及肺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结论:大剂量长春西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潜在机制是改善肺组织的抗氧化功能.
作者:张蕾;李文澜;孟庆涛;乔芊芊;卜雪珊;王伟;夏中元;贾一帆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当归多糖对糖尿病神经病变(DPN)大鼠TLR4/MyD88/NF-κB通路抑制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05只,随机选取15只作为正常组,剩余90只大鼠制备DPN模型,成功造模75只,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采用2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予当归多糖药液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弥可保+二甲双胍溶液灌胃,每日给药体积均为2 mL/100 g.每天1次,连续灌胃10 d.给药3、10 d后检测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6(IL-6)、髓鞘碱性蛋白(MBP)、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检测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大鼠坐骨神经内核因子-κB(NF-κB)mRNA、髓样分子因子88(MyD88)mRNA及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及当归多糖低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CAT、SOD及GSH-Px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当归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CAT、SOD及GSH-Px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当归多糖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6、MBP、TNF-α 及CR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当归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6、MBP、TNF-α 及CRP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当归多糖低剂量组大鼠NF-κB mRNA、MyD88 mRNA及TLR4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当归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NF-κB mRNA、MyD88 mRNA及TLR4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多糖可显著改善DPN大鼠的周围神经损伤状态,促进神经传导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阻断TLR4/MyD88/NF-κB信号路径的转导,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作者:周夏慧;王庆来;朱雪梅;潘蓉蓉;潘胜莲;朱方会;王丁;罗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深Ⅱ度烧伤皮肤与正常皮肤组织中miRNA差异表达谱,探讨差异表达miRNAs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利用miRNA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筛选出深Ⅱ度烧伤皮肤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运用实时定量RT-PCR验证部分miRNA表达情况.通过基因数据库TargetScan、miRanda和mirbase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预测的靶基因利用GO-Analysis进行靶向性功能分析及Pathway进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深Ⅱ度组与正常组相比,上调的有41个,下调的有124个;其中miR-210-3P,miR-99a-5P,miR-99b-3P,miR-99b-5P,miR-143-5P,miR-29c-5P,miR-15b-5P,miR-323a-3P,miR-424-5P,miR-125b-1-3P,miR-125a-3P,miRNA-184差异表达显著,且参与创面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及愈合过程.结论:在基因水平上确定差异表达的miRNAs及其对应靶基因在烧伤创面愈合中的调控机制,为烧伤创面精准治疗提供靶点.
作者:潘晓秋;翟红军;李丽晖;班耀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质网相关降解蛋白Derlin-1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h-Derlin-1-pGPU6/Neo质粒转染构建瞬时敲除Derlin-1基因的SW480细胞株,应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验证Derlin-1基因和蛋白的低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W480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中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量和ERK磷酸化水平.结果:使用pGPU6/Neo载体能够稳定地抑制SW480细胞中Derlin-1的表达,sh-Derlin-1组细胞增殖率相对于对照组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sh-Derlin-1组细胞中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Bax表达量显著升高及ER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rlin-1表达的降低能抑制ERK信号通路活化,进而诱导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抑制增殖.
作者:赵丽;华夏;谭晔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糖氧剥夺(OGD)条件下丁苯酞(NBP)对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糖氧剥夺(OGD)方法处理HBMEC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其中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HBMEC细胞、模型组为OGD处理的细胞、低剂量组为OGD+5μmol/L的NBP、中剂量组为OGD+10μmol/L的NBP、高剂量组为OGD+20μmol/L的NBP.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和钙-三磷酸腺苷酶(Ca2+-ATPase)活性、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342法进行活细胞染色;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中磷酸腺苷(AMP)、二磷酸腺苷(ADP)、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能荷EC值.结果:模型组中细胞活力、Na+-K+-ATPase、Ca2+-ATPase的活性降低,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明显提高,能量代谢中模型组ATP、ADP的含量降低,AMP含量增高,EC值明显降低.NBP干预后可以提高细胞活力,提高Na+-K+-ATPase、Ca2+-ATPase酶活性,降低细胞中钙离子浓度和细胞凋亡率,且还可以提高细胞中ATP、ADP的含量,降低AMP的含量,提高EC值,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NBP可以保护HBMEC在OGD条件下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和改善细胞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内超钙有关.
作者:韩晨阳;张晓玲;官俏兵;王琰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胺/脂多糖模型组(600 mg·30μg/kg)、联苯双酯组(200 mg/kg)、阿魏酸高、中、低剂量组(30、15、7.5 m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1 d,每天一次,末次给药2h后处死小鼠,取新鲜肝组织,眼球采血,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称量小鼠体质量,计算小鼠肝指数.结果:与D-半乳糖胺/脂多糖模型组比较,联苯双酯组和阿魏酸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ALT、AST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5);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不同程度升高(P<0.05),MDA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5);肝脏病理学检查显示,联苯双酯组和阿魏酸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论:阿魏酸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相关联.
作者:钟正灵;张飞;江玉华;张炜婷;童九翠;李娟;储冀汝;谢海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新的作用分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ACE2-Ang(1-7)-Mas)轴反向调节经典ACE-AngII-AT受体轴.Ang(1-7)广泛存在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可以通过缓激肽、一氧化氮合酶(NOS)、环氧合酶(COX)及一些信号通路影响其他中枢神经递质的合成及释放,发挥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抗炎等作用,达到保护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效果.本文就Ang(1-7)的分布及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样性的生物功能作一综述.
作者:陈丹;郭玉金;杨梦琦;蔡骅琳;江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自2015年7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后,临床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越发地引起了药品注册申请人、临床试验机构、合同研究组织(CRO)的重视.我院为了进一步提高Ⅰ期临床试验的规范化和管理效率,保证各项数据资料的清晰准确可靠,于2017年开始推动和加强了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并逐步应用于新药Ⅰ期临床研究中,通过伊柯夫的BEIS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等第三方系统进行对接,可有效实现试验的全流程实时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临床试验的质量和研究效率.
作者:曹蓓;耿燕;李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受试者尿液样本采集是药物I期临床试验进行尿药研究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结合课题组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分析尿液样本收集和采集中的关键点,探讨药物I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尿液样本收集和采集过程的实施要点,以提高尿液样本的采集质量.
作者:叶宇婕;元唯安;贺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脂质型人工泪液对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90例,共90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组使用脂质型人工泪液(凝胶卡波姆)滴术眼,于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调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角膜荧光染色(CFS)评分以及基础泪液分泌(SIT)试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1%,对照组总有效率6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OS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OS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1周(P<0.05),且观察组OS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BU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CF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SIT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SIT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质型人工泪液对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可明显缓解患者干眼症状,促进泪膜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战巧;钟柳美;李霞;应锦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GTV)、同步放化疗(5-Fu+DDP方案)后肿瘤体积退缩率(VRR)是否有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于我科行同步放化疗的非手术食管癌患者77例,分期T2(21例,27.3%)、T3(37例,48%)、T4(19例,24.7%),临床分期II(34例,44.1%)、III期(28例,36.4%)、IV期(15例,19.5%).根据放疗前、放疗结束时的CT影像,测量病灶长度、GTV及VRR[VRR=(放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放疗结束肿瘤体积)/放疗前肿瘤体积].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GTV、VRR、年龄、性别、T分期、临床分期、病变长度、病理类型、照射剂量、吸烟史对非手术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随访终止时间2018年9月1日,随访率94.8%(73/77),共73例,死亡64例,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全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8%、24.7%、14.8%.GTV≥25 mL组:共35例,死亡3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11.4%、8.6%;GTV<25 mL组:共38例,死亡3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8.4%、36.8%、20.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42,P=0.002);VRR≥0.3组:共41例,死亡33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29.3%、19.5%;VRR<0.3组:共32例,死亡3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18.8%、7.8%;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19,P=0.120).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显示:GTV≥25(HR=2.136,P=0.003),与患者的预后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VRR(HR=0.309,P=0.001)、GTV(HR=6.557,P=0.000)对生存期有影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放化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及同步放化疗后肿瘤体积退缩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建议根据放化疗前的原发灶肿瘤体积及同步放化疗后肿瘤体积退缩率及时调整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吕文龙;陈秀英;洪金省;刘锋;张纬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益肾抗瘤方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相关腹水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卵巢癌相关腹水患者分为试验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IL-2腹腔灌注治疗,试验组IL-2腹腔灌注联合益肾抗瘤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腹水控制有效率、 癌胚抗原(CEA)、 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及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试验组腹水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CA125总缓解率及控制率分别为71.4%、95.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9%、83.7%(P<0.05).治疗后,试验组CEA、CA125、HE4及VE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试验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及IgM、Ig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降低、转氨酶升高、尿素氮升高及周围神经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PFS为6.0(3~1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0(2~10)个月(χ2=8.113,P<0.01).结论:益肾抗瘤方联合IL-2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并发恶性腹水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祥艳;陈聪;孙云;张虹;高楚楚;陈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女性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女性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64例,单一组采用阿戈美拉汀治疗,联合组采取阿戈美拉汀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单一组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HAMD评分、PSQ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雌二醇(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两组F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女性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睡眠障碍、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严灿;平晶;单建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对于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行AHSCT的4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4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3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采用依托泊苷+G-CSF为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案.预处理方案为BEAM、CBV及BEAC方案.结果:40例患者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数量均足够,未出现移植相关死亡.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10 d(7~17 d)和12 d(6~25 d).随访时间中位数是15个月(1~53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2.5%,总生存(OS)率为(82.5%).移植前达完全缓解(CR)的AH-SCT患者预后良好;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大于2分的AHSCT患者预后不良.结论:AHSCT对改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意义.
作者:封媛媛;丁凯阳;王翠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无创心输出量监测(USCOM)联合米力农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吸氧、抗感染、抗心衰及维持离子酸碱平衡治疗,予以多巴胺5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24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力农0.5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24 h.两组患儿均接受5 d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脑钠肽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烦躁消失、湿罗音消失、肝脏回缩及面色转红润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哺乳时间缩短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动脉峰流速(Vpk)、射血时间及校正后射血时间(FTc)、每搏输出量指数(SV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IL-10及脑钠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恶心呕吐、腹泻、血压波动、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用于小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能缩短临床症状、体征消失,降低炎症因子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过程中给予USCOM监测能反映患者心功能水平,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世彪;王程毅;翁斌;郭晓峰;林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改善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经腹腔镜术中证实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皮下注射;试验组30例,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排卵率、妊娠成功率、流产率、ERK-5、p-ERK水平.结果:试验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试验组排卵率(90.00%,27/30)较对照组(66.67%,20/30)高(χ2=4.81,P<0.05),试验组活产率(76.67%,23/30)较对照组(33.33%,10/30)高(χ2=11.38,P<0.05),试验组流产率(3.33%,1/30)较对照组(20.00%,6/30)低(χ2=4.04,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ERK-5水平分别为(10.81±3.29),(13.34±2.16)μg/mL;p-ERK分别为(0.99±0.17),(1.59±0.27)μg/mL(均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能够明显提高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妊娠成功率.
作者:石吟;阮凡;郑颖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托珠单抗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12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中重度活动的RA患者分别在0周、4周、8周接受托珠单抗8 mg/kg治疗,同时予以DMARDs治疗,在4周、8周、12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指标为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红蛋白、血小板、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肝功能、肾功能、患者对疾病总体评价和医生对疾病总体评价及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价指标(ACR20、ACR50).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0例RA患者在4周、8周、12周时血沉、CRP、RF、血小板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AS28在治疗4周时明显改善,在治疗8周时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红蛋白在4周时明显上升,到12周时进一步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和医生总体评价评分持续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8周和12周时达到ACR20者达90%、95%,达到ACR50者达80%、90%;2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但无严重感染、肝肾损害及过敏反应发生.结论:托珠单抗联合DMARDs治疗RA短期之内即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炎症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陈兰芳;强孚勇;徐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在CYP2 A6?4突变频率高的中国人中测定CYP2 A6?4等位基因对右美托咪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31名手术患者通过静脉泵接受0.5μg/kg右美托咪定后,抽取多个时间点的血样,测定血药浓度以及CYP2 A6?4的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名患者为?1/?4或?4/?4,22名患者为?1/?1.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曲线下面积(AUC)为(1396.19±332.47)h·ng·L-1,峰值血药浓度(Cmax)为(495.50±104.90)ng/L,分布容积(V)为(0.68±0.20)L/kg,清除率(CL)为(0.38±0.11)L·h-1·kg-1,分布半衰期(t1/2α)为(0.05±0.01)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53±0.04)h.在CYP2 A6?1/?1,?1/?4和?4/?4患者中未发现显著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论:中国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后,t1/2β与公布的一致,但t1/2α,V和CL较低.在制定右美托咪定的精准治疗方案时,可不予考虑CYP2 A6?4突变.
作者:冯淑玲;王凌;王少明;庄捷;齐娟;于荣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体内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基因分型对术后患者进行不同的抗凝治疗,以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技术对进行PCI手术患者体内CYP2 C19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并分组,分为快、中、慢三种代谢型组,快代谢型组和中间代谢型组在术前24 h内给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之后分别服用氯吡格雷75 mg/d和150 mg/d;对于慢代谢型组起始单次负荷剂量替格瑞洛180 mg,维持量90 mg,bid;上述三组患者术后均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均连用12个月;观察术后一年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78例患者中共检测出5种CYP2 C19的基因分型,分别为?1/?1型、?1/?2型、?1/?3型、?2/?2型和?2/?3型;其中快代谢型(?1/?1型)67例,占37.6%,中间代谢型(?1/?2型和?1/?3型)99例,占55.6%,慢代谢型(?2/?2型和?2/?3)12例,占6.8%;术后一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三组之间相近(P>0.05).结论:CYP2 C19基因分型可以用于PCI术后患者的用药指导,对于快代谢型的患者可以给予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对于发生突变的患者可以考虑增加氯吡格雷的剂量或更换其他抗凝药物.
作者:周建华;刘科兰;吴干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给药剂量、疗程、合并用药(激素、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和甲氨蝶呤)及患者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因素对HCQ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病例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长期(>6个月)服用HCQ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谷浓度标本为当天患者服药前抽取静脉血获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监测患者全血中HCQ的血药浓度.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CQ给药剂量为0.4 g/d时血药浓度较高;年龄超过50岁的病人及HCQ治疗疗程超过10年的患者,HCQ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因素(疾病类型、患者性别及合并用药)对HCQ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且随着HCQ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结论:HCQ的血药浓度主要受患者年龄、给药剂量及疗程的影响,0.4 g/d给药,HCQ血药浓度较高;高龄及长期用药患者,适当降低HCQ剂量即可达到相同治疗效果;可通过监测HCQ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以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刘婷婷;余威;杨春兰;帅宗文;高贝贝;夏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伏立康唑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注射用伏立康唑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照相关规范、指南和文献,建立注射用伏立康唑DUE标准;并以此为依据,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121例使用注射用伏立康唑住院患者的用药指征、用药过程、用药结果、管理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用药指征符合标准百分率为66.9%(目标值为90%);给药途径、溶媒选择、配制方法符合标准百分率为100%(目标值为100%);给药剂量和疗程符合标准百分率为31.4%和81.0%(目标值为95%);微生物送检率为43.8%(目标值为80%);用药有效率为50.4%(目标值为80%);使用权限管理符合标准百分率73.6%(目标值100%).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DUE标准可用于评价和规范注射用伏立康唑的临床合理使用.
作者:李浩;程娟;郑晓青;张磊;朱娜;周宬玥;吴健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