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492
  • 国内刊号:34-1065/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1955
  • 周期:月刊
  • 发行:安徽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8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 安徽省优秀学报(2004 2009)
  • 医药卫生综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3年3期文献
  • 羟自由基致痛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羟自由基(.OH)参与疼痛调控的机制.方法分别用Ca2+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氯氨酮(Ket)预处理观察.OH的中枢致痛敏作用与Ca2+、NMDA受体之间的关系;并测定小鼠疼痛过程中脊髓、脑、血中前列腺素(PGs)的含量.结果Ver(5 mg/kg,ip)、Ket(30 mg/kg,ip;0.5 mg/kg,ith)可拮抗.OH的致痛敏作用,但icv.0H后不影响PGs的含量.结论.OH的中枢致痛敏作用的机制可能与细胞内高钙及NMDA受体的激活有关.

    作者:范丽;方明;戴俐明;陈志武;宋必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烫伤大鼠早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烫伤早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I,cTnⅠ)的动态变化.方法建立30%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烧伤组(32只).烧伤组伤后立即按Barklands公式腹腔注射平衡盐溶液120 ml/kg,分别于伤后3、6、12和24 h检测血清cTnⅠ浓度,并同步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活性.结果血清cTnⅠ、LDH、CK和CK-MB伤后均立即并逐渐升高,12 h达高峰,24 h开始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仍保持较高水平.①12h段与各时相点比较:血清cTn Ⅰ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LDH有显著差异(P<0.05);CK和CK-MB则无显著差异性(P>0.05).②与各正常对照组相比,每个时相点升高的倍数为:cTnⅠ浓度各时相点升高倍数大,12 h高达108.85倍;LDH与CK、CK-MB各时相点升高倍数为1.3~6.2倍.结论在严重烧伤早期了解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观察血清cTnⅠ是一个理想的敏感指标.

    作者:李云;陈侠英;汪昌荣;王永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奥曲肽对人肝癌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人肝癌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肝癌LCI-D20裸鼠角膜微囊移植模型,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显微数码摄像系统,动态观测奥曲肽对人肝癌诱导肿瘤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应用人肝癌LCI-D20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标本微血管密度(MVD),观察奥曲肽对人肝癌诱导的肿瘤血管生成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LCI-D20肝癌组织移植裸鼠角膜微囊能够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与对照组相比,奥曲肽组动物角膜新生血管芽生延迟,新生毛细血管网稀疏、生长缓慢;术后第7、9、12、15、18、21天,奥曲肽组人肝癌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积分比对照组减少(P<0.05).奥曲肽对LCI-D20皮下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免疫组化研究表明,治疗组肿瘤内MVD(21.7±4.27)比对照组MVD(31.8±3.87)减少(P<0.01).结论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人肝癌诱导肿瘤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作者:荚卫东;许戈良;孙惠川;王鲁;薛琼;徐荣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国人前庭导水管外口的解剖学测量

    目的为耳外科、颅底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和内淋巴囊的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肉眼和手术显微镜(×16)下观测31例(62侧)正常国人干颅骨标本的前庭导水管(VA)外口及其毗邻结构.结果①VA外口位于颞骨岩部后面的中份,外形多呈弧形(59.68%),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8.47±3.42)mm、(0.86±0.36)mm;②VA外口与内耳门的平均间距为(9.71±1.38)mm;③弓形下窝的出现率为54.84%.结论VA外口与毗邻结构有着稳定的解剖关系,可以作为手术时特定的解剖标志.

    作者:庞刚;韩卉;孟庆玲;胡玉婷;张媛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吲哚硒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吲哚硒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CCl4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中ALT、AST水平和肝匀浆MDA、SOD、GSH-Px含量,HE染色法对肝脏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吲哚硒(5、10、20 mg/kg)灌胃给药均能降低血浆中升高的转氨酶水平,病理检查也发现其可明显减轻肝组织坏死范围及程度,减少炎细胞浸润.同时发现吲哚硒可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MDA水平,使降低的肝匀浆SOD、GSH-Px酶活性升高.结论吲哚硒对CCl4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自由基、提高抗氧化物酶的活性等有关.

    作者:姜玲;王华;吴成义;张胜义;魏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5-氨基水杨酸栓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目的研制以5-氨基水杨酸为主药的栓剂.方法拟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5-氨基水杨酸测定的标准曲线为A=-17 702+2 227 869 C,r=0.999 9,平均回收率99.10%,RSD=0.73%.结论该栓剂处方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曹明成;沈善;陈斌;王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HCMV先天性感染胎鼠脑组织中iNOS基因的表达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先天性感染小鼠及在不同剂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和促进剂的干预下脑组织中的iNOS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将6~8周龄BALB/c小鼠分为6组,每组6只,♀♂各半.A组腹腔注射HCMV 1.0 ml,B组、C组腹腔注射HCMV 1.0 ml后2 d,分别每天腹腔注射氨基胍(AG)200 mg/kg、20 mg/kg,D组、E组腹腔注射HCMV 1.0 ml后2 d,分别每天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300 mg/kg、30 mg/kg,F组为DMEM对照组,每天每只0.2 ml.持续17 d.以上各组在孕鼠受孕第19天,剖腹取胎鼠,观察各组胎鼠生长发育及体重,有无皮下出血、淤血等情况,同时取胎鼠脑组织,作以下检测:①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的含量.②RT-PCR测iNOS mRNA的转录.结果HCMV感染各组孕鼠在孕19 d,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有部分胎鼠发育迟缓并可见明显的出血现象.感染各组胎鼠脑组织匀浆NO代谢产物明显高于DMEM对照组(P<0.001),以B组尤为明显,A、C、E组间无差异显著性.RT-PCR在感染各组均扩增出iNOS mRNA特异性条带表达,B组信号量高,D组信号弱.DMEM对照组未检测到iN-OS特异性条带.结论HCMV先天性感染可刺激胎鼠脑组织iNOS的表达,其表达产物NO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病理损伤过程,并受相应的iNOS抑制剂和促进剂的影响.

    作者:余莉;李艳秋;张文艳;方草晖;类延花;吴建军;金晶;王明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脂肪饮食对鼠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脂肪饮食对胰岛素水平及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小鼠随机分2组,一组(n=25)予普通饮食,另一组(n=25)予高脂肪饮食,12周后取血测血浆胰岛素和血糖浓度,取皮下脂肪组织,提取脂肪组织总RNA,RT-PCR检测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饲养组鼠体重量、血糖未增加,脂肪量和血胰岛素水平均较普通饲养组升高(P<0.01).脂联素mRNA表达量在高脂饲养组减少(P<0.05),与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r=-0.771,P<0.01).结论高脂饮食升高胰岛素水平,并减少脂联素mRNA的表达.

    作者:王佑民;左春林;王长江;杨明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褪黑素对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在分离培养正常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基础上,利用FeSO4+H2O2产生.OH攻击制备结肠黏膜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同时预先加入褪黑素并观察损伤减轻程度.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氨基水杨酸给药组(0.1 mmol/L),褪黑素给药组(0.01、0.1、1.0 mmol/L).培养一定时间后,取上清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黏液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MDA、LDH和NO水平增高,CAT、GSHPX、SOD和黏液含量减少.不同剂量褪黑素呈剂量依赖性的减少LDH释放,抑制MDA和NO的形成,恢复黏液、CAT、GSHPX及SOD水平.结论褪黑素对大鼠结肠黏膜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梅俏;项立;胡咏梅;赵宗豪;许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山香圆总黄酮的抗炎作用

    目的研究山香圆总黄酮(TFS)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结果TFS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抑制作用.结论TFS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作者:张磊;李俊;余世春;金涌;高署;姚宏伟;胡成穆;过林;李荣;钱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卵泡刺破及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

    目的针对促排卵中出现多卵泡发育及排卵障碍,采用卵泡刺破(FP)及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不孕症.方法使用hMG或serophene+hMG/hCG等方案共38个周期,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于多卵泡发育的患者,采用多余卵泡液及卵子吸出、卵泡刺破及宫腔内人工授精.对1~3个卵泡发育但排卵障碍,亦予卵泡刺破及人工授精.结果总的临床妊娠率/周期为31.6%(12/38),A组、B组临床妊娠/周期分别为10/30、2/8,3例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2例妊娠),双胎3例,无三胎发生.结论对于促排卵多卵泡发育和排卵障碍,FP-IUI是一个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作者:周平;曹云霞;丛林;魏兆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30岁以上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大龄房间隔缺损(下称房缺)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30岁以上房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22例直接缝合缺损,8例行自体心包修补,2例行涤纶补片修补.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1周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4%.结论房缺一旦确诊,应尽早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年龄因素不应作为手术禁忌症,尽可能直接缝合缺损,用补片修补时宜选择自体心包,良好的术中心肌保护和正确的术后监护及处理心律失常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周德存;严中亚;郑理;雷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与甲状腺轴功能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Alzheimer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激素水平的检测,探讨AD、VD与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或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11例AD、23例VD、28例不伴痴呆的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MCI)及23例同龄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T3、TT4、FT3、FT4、TSH水平.结果血清TT3、FT3、FT4、水平三病例组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T4、TSH值各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各病例组之间相比仅发现:FT3、VD组低于MCI组;其它检测值各组相比无差异.结论AD、VD患者存在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的降低可能参与了AD的病理生理过程,甲状腺功能状态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为VD的影响因素;FT3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衰退的一个指标.

    作者:周农;吴晓平;尹世杰;杨明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带自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球结膜转位术防止进行性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

    目的探讨带自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球结膜转位术和结膜瓣转位术治疗进行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114例进行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组,翼状胬肉切除后,甲组采用带自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球结膜转位术,乙组采用结膜瓣转位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0~24个月,比较两组角膜创面修复时间、角膜新生血管、复发率.结果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甲组较乙组短(P<0.01),角膜新生血管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率甲组较乙组低(术后一年,P<0.05;术后两年,P<0.05).结论带自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球结膜转位术为病变区角膜缘提供新的干细胞来源,治疗进行性翼状胬肉疗效好.

    作者:魏忠燕;孙思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6 453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在住院分娩围生儿出生缺陷(BD)的种类、发生率、死亡率及其人群和季节的分布情况.方法对1996年1月~2000年12月凡在我科分娩的6 453例围生儿根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诊断标准进行BD监测.结果共检出BD儿126例,发生率19.53‰.男女相比、城乡相比,其BD发生率均有差异,且提示可能与母龄有关,但与出生季节的关系差异无显著性.BD儿围生期死亡率23.81%,高于非BD儿.从BD发生种类来看,头部器官畸形发生高居首位,四肢畸形居次席.结论BD是围生儿的重要死因.为提高人口素质,应提倡优生优育,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提高并广泛应用产前诊断技术,以降低BD发生率.

    作者:张庆玲;祝艺虹;刘瑾;邱林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不同糖耐量人群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状态与瘦素的关系

    目的研究糖耐量正常、单纯肥胖、糖耐量减低人群的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状态,及其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检测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李光伟指数(IAI)、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标空腹β细胞功能指数(FBCI)、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分别检测成年男性:11例正常对照(NGT)、8例单纯肥胖(FAT)、10例糖耐量异常(IGT)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分泌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三组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①IGT组与NGT组比较IAI、IR、HBCI差异均有显著性.IGT组IAI、HBCI较NGT组降低、IR升高(P<0.05),而FBCI和血清瘦素水平则无统计学意义.②FAT组与NGT组比较IAI、IR、FBCI和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有显著性.IAI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IR、FBCI和血清瘦素水平则升高(P<0.01;P<0.05;P<0.01).③IGT组与FAT组比较IAI、IR差异无显著性,但HBCI和FBCI及血清瘦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AT组HBCI、FBCI及瘦素较IGT组增高(P<0.05).④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年龄、体重等因素后,腰臀比是影响IAI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血清瘦素水平是影响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独立因素.结论①单纯肥胖和糖耐量异常人群与正常人群比较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下降.②糖耐量正常的单纯肥胖人群中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而IGT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较正常对照组下降.③腰臀比是影响IAI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血清瘦素水平是影响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独立因素.

    作者:张静漪;刘树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神经外科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地氟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各10例.芬太尼、咪唑安定、异丙酚、维库溴铵麻醉下气管插管.Ⅰ组不给吸入麻醉药,Ⅱ组吸入地氟醚,Ⅲ组吸入异氟醚,记录麻醉前、麻醉后30 min、60 min、90min、120 min、术毕的SBp、DBp、HR、SPO2、PETCO2、ETAC.麻醉前、术毕、术后24 h抽静脉血2 ml检测cTnⅠ.结果患者麻醉后SBp、DBp均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SPO2、PETCO2麻醉前后在正常值范围.术毕、术后24 hcTnⅠ比麻醉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地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血液动力学有一定影响,对cTnⅠ无明显影响,地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cTnⅠ的影响相似.

    作者:李元海;李磊;徐志荣;王纯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脏肿瘤外科治疗46例分析

    目的评价心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效果.方法评价分析46例心脏肿瘤患者的诊疗效果,其中黏液瘤44例,男17例,女27例,年龄8~71岁,恶性肿瘤2例.结果全组手术41例,手术率89%,手术死亡4例,2例粘液瘤,2例恶性肿瘤.心功能恢复到Ⅰ级(NYHA).5例在等待手术过程中死亡,住院患者未手术病死率100%.结论心脏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取决于其病理类型及手术的及时性.

    作者:葛建军;周汝元;林敏;石开虎;葛圣林;高晴云;张士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34例慢性咳嗽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测定

    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34例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吸入磷酸组织胺做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其气道高反应性.结果全部234例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134例,阳性率57.3%,其中男性67例,女性67例.气道高反应性程度分布:极轻度51例,占38.1%;轻度53例,占39.5%;中度19例,占14.2%;重度11例,占8.2%.结论对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经常规抗生素和止咳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及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杨志仁;胡杰贵;孙耕耘;张世瑗;徐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肛门直肠损伤诊治46例分析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损伤的诊治策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46例肛门直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并发会阴部切口感染2例、肛门括约肌重建因感染而失败1例和骨盆骨髓炎1例.结论提出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认识、及时行肛门指检、肛门直肠镜检等以明确诊断;早期清创缝合、修补破损、有效引流、及粪便转流是肛门直肠损伤处理的基本原则.

    作者:金小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判断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尿TGF-β1.同时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白蛋白血糖、血肌酐等.结果糖尿病患者尿TGF-β1排泄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在正常蛋白尿时已经升高,并且随肾脏病情加重进一步增高;糖尿病组尿RBP排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尿TGF-β1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呈正相关.结论检测尿TGF-β1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和监测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荆春艳;叶山东;陈燕;杨明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倍频Nd:YAG激光治疗上下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倍频Nd:YAG激光治疗上下泪道阻塞的疗效及疗效对比.方法将空心泪道探针按常规泪道探通的方法探入泪道阻塞处,光纤插入针心行连续击射至有明显脱空感,术后行常规泪道冲洗.结果共治疗上下泪道阻塞126眼,术后4个月总有效率为76.2%,其中上泪道阻塞有效率为83.1%,下泪道阻塞有效率为65.3%.结论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泪道阻塞安全有效,上泪道激光成形术疗效好于下泪道.

    作者:周艳峰;龚建杨;刘伦;汪永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35例染色体易位女性患者的手部皮纹研究

    染色体易位属于遗传性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因患者外观正常,只有在与正常人结婚后生育子女时出现胎儿畸形或流产才引起人们的注意[1].

    作者:任晨春;刘国川;王文靖;张海霞;张云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

    目的改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提高制模成功率.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传统造模方法进行了改进,不做气管插管,不剪断肋骨,冠状动脉结扎在胸外进行,冠状动脉结扎前放一引线,避免了二次开胸.大大减少了造模时间,提高了造模成功率.用心电图J点抬高与高耸T融合呈弓背向上的单相曲线,肉眼观及病理检查作为判断结扎成功指标.结果造模25只,成功20只,成功率80%.结论本方法造模成功率高,心脏暴露好、结扎可靠,操作简单、方便.

    作者:刘付平;姚宏伟;李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合肥市市售部分茶叶含氟量的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合肥市场出售的茶叶浸泡出的茶水中含氟量.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结果部分茶水的氟化物含量超出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若以日均饮用1 000 ml全部三泡茶水估算,人均摄氟量(mg/day)在0.15~0.92之间,各种茶水同自来水之间,同品种不同档次茶叶茶水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饮茶对人体氟摄入有影响.

    作者:陈文军;李菁;屈跃斌;赵玉峰;彭鹏;何立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护理工作人员慢性肌肉骨骼损伤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护理人员慢性肌肉骨骼损伤患病情况及探索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752名医院护理工作人员慢性肌肉骨骼损伤患病情况进行了现况调查.结果护理工作人员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以下背痛患病率高,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有疾病史、工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疲劳感.结论护理工作职业因素可加速累积性肌肉骨骼损伤的过程.

    作者:余秋月;于均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医护本科学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护理及医疗专业学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的态度.方法对某医科大学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的349名本科医学生进行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医护本科学生对待个人、患者死亡及濒死的态度,以及对医院临终关怀现状认识均不如医护工作人员积极,但有着更为积极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21.6%学生认为自己了解临终关怀学,88%学生觉得自己有必要学习临终关怀知识.结论医学生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应进一步加强,对临终关怀教育是必要可行的.

    作者:赵梅;高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终末期肾脏病基因疗法展望

    基因工程技术的巨大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取得的丰硕成果(2003年4月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政府首脑共同宣布该计划已完成)及应运而生的生物信息学,构筑起坚实的基因疗法生物技术平台.

    作者:张伯科;鹿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在基因重组过程中,当某一外源DNA与载体在体外连接成重组DNA分子后,一般不能凭自己的能力进入受体菌,而是需要帮助才能穿过细胞的内、外膜进入细胞内,随着受体菌的生长、增殖,重组DNA分子才得以复制、扩增.

    作者:熊江霞;陈厚早;朱华庆;王雪;张素梅;储兵;卜丽佳;周青;桂淑玉;汪渊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