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相关行为,为预防和减少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市和农村各选取2所小学,中选学校的2~6年级各抽取4个班级.以被抽取班级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共调查2921名小学生,小学生上学时主要的方式是步行(46.0%).在调查前的30d内,被调查的小学生中有2.9%经常用滑板或旱冰鞋在马路上滑行.2.2%经常在马路上打闹嬉戏,5.8%经常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管理,7.1%经常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56.4%的小学生坐在汽车的副驾驶座时经常不系安全带.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的发生率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P<0.05);除坐在机动车副驾驶室不系安全带外,其余不安全交通行为的发生率男生均高于女生(P<0.05).小学生违反交通规则的主要原因是怕上课迟到(47.9%),其次为随人群乱穿马路(25.8%).结论 应针对小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特点开展教育,以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作者:张涛;崔军;高华;胡丹标;丁可;林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2-2005年浙江省台州市性病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台州市近4年性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疾病构成是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淋病和尖锐湿疣,患者主要为本地居民,男女性别比为0.9:1,发病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人和无待业居多,婚姻状况以已婚者居多,文化程度以中、小学文化程度居多.结论 台州市性病防治形势较为严峻,应结合艾滋病的防治,加强包括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淋病和尖锐湿疣等在内的所有性病的防治力度.
作者:张惠芬;王良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痢疾发病率的ARIMA模型,预测太原市痢疾的发病趋势.方法 引用1994-2003年月发病率拟合模型,利用2004-2006年的痢疾发病率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建立预测方程,预测2007-2008年太原市痢疾发病率.结果 构建ARIMA(1,0,0)(0,1,1)12模型,预测方程为(1-0.63692827B)(1-B12)yt=(1-0.69684797B12)et.预测太原市2007-2008年的痢疾发病水平呈平稳下降趋势.结论 ARIMA(1,0,0)(0,1,1)12模型町作为太原市痢疾发病水平短期预测预报模型.
作者:郭建娥;刘桂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1995-2004年慈溪市居民胃癌死亡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收集的胃癌死因资料根据国际分类编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995-2004年慈溪市居民胃癌的粗死亡率为34.0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407/10万,男女性别比为1.897:1,居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第3位.结论 1995-2004年居民胃癌死亡率处于国内较高水平,且无明显下降趋势.
作者:虞建锋;陈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浙江省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和流行因素.方法 2003-2005年浙江省无偿献血者,总计1 476 492人次,经HIV初筛,初筛阳性者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结果 共检出50例HIV感染者,感染率约为0.0034%,其中初筛实验阳性率约0.1139%,假阳性百分率约97.0273%.结论 浙江省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与发达国家相当,但呈上升势头,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经采供血传播艾滋病.
作者:王拥军;项蓉;郭志宏;杨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衢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方法 对2005年乙肝的发病和接种情况进行分析,采集717份人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测.结果 2005年衢州市乙肝发病率43.14/10万,儿童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在95%以上,衢州市人群的HBsAg阳性率平均为3.21%,抗-HBs阳性率平均为43.38%.结论 应加速对大龄儿童及成人的预防接种,加强对群众乙肝知识的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龚晓英;龚震宇;邹亚洲;钟建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兴区性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区的性病疫情年(季)报表汇总分析.结果 2005年大兴区累计报告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淋病、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等5种性病443例,较2004年下降10.87%.疾病流行谱发生变化,尖锐湿疣位居首位;男女性病病种的构成不完全相同,男性以淋病多,女性以梅毒多;20-39岁性活跃人群的性病报告病例数多,占病例总数的70.65%.结论 2005年大兴区的性病报告数较2004年有所下降,但部分病种仍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生殖器溃疡性性病,应引起重视.
作者:敖秀;韩庆英;高洁;李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景宁县暗娼(FSW)性病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和艾滋病相关的行为状况,为在社区开展FSW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2005年11月对景宁县城区娱乐场所的FSW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02名FSW,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59.92%,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4.88%,性行为过去3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43.10%.结论 对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高危行为仍较普遍,应加强对此人群的AIDS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推广安全套使用,防止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作者:徐兴洪;兰景艺;陈晓耕;兰丽芳;泮晓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济宁市农民工获得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的情况.方法 对284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进行了随机抽样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调查.结果 男性占调查对象的71.48%(203/284),女性占28.52%(81/284).有95.4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义务报告传染病疫情.基本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占68.90%,血液途径、性途径、母婴途径3个传播途径同时回答正确的有86人,占30.28%.对以下传染病基本了解的比例为:结核病占64.20%,人禽流感占79.20%,肝炎占67.70%,霍乱占49.30%,流行性出血热占56.30%.他们获得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节目和书报.结论 对农民工进行传染病知识普及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作者:黄文国;梁玉民;杨琳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5年广东省江门地区性病患者生殖支原体(Mg)感染情况,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84例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生殖支原体脱氧核糖核酸(Mg DNA).结果 性病门诊患者Mg阳性率为17.86%,男性患者阳性率为21.21%,女性为5.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2,P>0.05).PCR对Mg标准菌株(G37)敏感度为10 ccu/ml.对10种其他支原体和10种相关微生物均未出现交叉反应.结论 江门地区性病患者中存在Mg感染并较为多见,在防治工作中应予重视.
作者:黄澍杰;范宝剑;赵季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5年广西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进一步做好AFP病例监测,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5年AFP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广西AFP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307例,其中AFP病例262例,非AFP病例45例.AFP病例中,经实验室标本检测和专家诊断小组诊断,260例被排除脊灰,2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2.40/10万,82.70%的县报告AFP发病率>1/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0.50%;12例病例分离出脊灰疫苗病毒,脊灰疫苗病毒分离率为4.62%;分离出其他肠道病毒25例,肠道病毒分离率为9.62%;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首诊报告率为76.72%,但乡村级仅为36.46%;8.01%的病例未完成全程免疫,零剂次儿童占总病例的2.67%. 结论 广西仍需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提高AFP监测敏感性和乡村级首诊报告率.
作者:钟革;黄林;陈世毅;刘巍;郑志刚;韦一知;谢镇国;班华国;杨庆利;刘素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验证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在布鲁氏菌病监测地区的现场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布鲁氏菌病监测地区重点人群和不同职业人群,采用DIGFA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结果 重点人群两种方法检测抗体阳性符合率为96.66%,阴性符合率为99.92%;不同职业人群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6.36%,阴性符合率为99.9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GFA与SAT同样具有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等优点;此外,DIGFA还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微量等优点,适合于布鲁氏菌病监测地区的现场应用.
作者:朱明东;徐卫民;洪林娣;王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参加盐碘实验室外质量控制(质控)网络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方法 采用标准参考值±不确定度的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参加考核的31个省级盐碘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果全部合格;地(市)级盐碘实验室反馈率为99.1%,合格率为96.2%;县级盐碘实验室反馈率为99.3%,合格率为93.6%.结论 全国实验室网络通过8年的运行和持续的技术培训,各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庄广秀;王建强;谷云有;李素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1995-2005年山西省阳泉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5-2005年性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05年阳泉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1280例,占报告性病总数的11.01%.梅毒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1995年的0.33/10万上升到2005年的18.0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20~39岁人群,占71.64%,男性占53.36%:工人发病高,占27.27%;中学文化程度占85.39%;Ⅰ期和Ⅱ期梅毒占85.47%,隐性梅毒占11.56%,胎传梅毒占1.17%.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 梅毒在阳泉市仍呈快速增长趋势,已进入高流行阶段.应加大对青壮年人群,特别是煤矿工人、无业(待业)人员的防治知识宣传及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控制阳泉市梅毒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路秀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青少年有害健康行为的现状, 为制定健康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整群分层抽取辖区6类14所学校(其中1所大学,1所中专,初中、高中各6所) 3623名学生进行近1年内危害健康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总的伤害报告率为43.43%,伤害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x2=29.365,P=0.000);普通初中的学生是伤害的高发人群;在伤害类型中,以骑车带人的发生率高(42.6%),骑车攀附其他车辆发生率次之(8.9%),且发生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不良生活方式中,吸烟率、饮酒率分别高达28.0%和61.7%.结论 青少年存在多种容易伤害的行为.应根据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特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伤害发生.
作者:黄文华;黄菲菲;林玉英;苏玲;居文;方美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水痘疫情发生情况,为开展相应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6年全国报告的水痘病例及水痘事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6年全国共报告水痘197 939例,14岁以下人群占病例报告总数的82.62%.2005-2006年全国共报告水痘事件940起,其中97.87%发生在学校.结论 水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14岁以下为主,乡村小学是水痘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有效的措施.
作者:金连梅;冯子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浙江嘉兴市秀洲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及死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2003-2005年嘉兴市秀洲区居民死亡监测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伤害死亡情况和死因分析.结果 2003-2005年嘉兴市秀洲区居民伤害死亡率为61.60/10万-70.4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64.91/10万,占死亡总数8.74%,居所有疾病死因第4位;按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排位.伤害列居第2位,总PYLL为11010.5年,平均减寿数为18.29人年/人;伤害是1~44岁人群主要死亡原因,占死亡的47.60%(35.83%~95%之间).居民伤害前5位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溺、自杀、意外跌落、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占伤害死亡的86.05%.结论 伤害死亡是嘉兴市秀洲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主要死亡原因,全面系统实施人群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
作者:莫根强;乔圆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描绘中国肝癌死亡水平地理分布图(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水平地理分布图,描述中国肝癌死亡水平和HBsAg携带水平的地理分布特征.研究肝痛死亡水平和HBsAg携带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死亡监测数据和全国肝炎血清学流调数据,分别绘出中国疾病监测点的肝癌死亡水平和各省HBsAg携带水平的地理图.比较两者的地理分布,并对各省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进行相关性检验.绘制监测点不同性别人群的肝癌死亡水平图,揭示不同性别人群的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的分布特点.结果 中国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肝癌死亡率分布特点为东高西低即东部沿海地带为高发区,西部(西北、西南)为低发区,HBsAg携带率的高发区为东南沿海一带以及内陆的西藏和宁夏.两者的地理分布特点有相似性,统计学结果显示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中国HBsAg携带率的高低和肝癌死亡率的水平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黄正京;周脉耕;王黎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浙江遂昌县2005年2~6月爆发的一起风疹疫情的流行规律、流行特征及其不同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室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病例血清的风疹IgM抗体,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风疹病毒核酸,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选择采取不同防治措施的两所中学,对比分析其防治效果.结果 本次流行疫情累计发病996例,发病率为440.34/10万,历时4个月,高峰集中于3月中旬至4月中旬,男女性别比为1.11:1,主要集中于中小学,中学生占71.89%,小学生占21.18%,年龄分布10~岁占36.55%,15~岁组占55.62%.结论 在低年龄组儿童中开展风疹疫苗接种后,婴幼儿及小学生发病率明显降低,中学生及成人成为风疹爆发的重点人群,建议将免疫对象范围扩大到中学生和成人,流行期可应急接种.采取应急接种的控制效果要好于采取一般性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叶水福;金忠平;项春燕;蓝文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道路交通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的方法,分别确定具有城区、近郊区和远县特征的区县各1个.然后确定每个区县的2所初中和2所高中作为被调查学校.后,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每个被调查初中学校的初一、初二年级和高中学校的高一、高二年级各两个班的所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北京市中学生过去1年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比例达14.0%,其中男生交通事故发生率为16.5%,女生为11.5%,男女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08,P<0.01),初中学生高于高中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率有明显的中心城区倾向(x2=158.282,P<0.01).各种交通方式中以骑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高,为1913%.2004年中学生因道路交通伤害受伤的比例为37.0%,男女生之间、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级越高、距离中心城区越远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比例越大.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影响北京市中学生健康和安全的重要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和降低青少年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伤害的发生.
作者:刘秀荣;张晨;李玉青;杨学军;杨军;姚玉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的代表于2006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2届非正式磋商会议.讨论的主题是根除脊髓灰质炎和脊灰病毒实验室监测的进展趋势.
作者:龚震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针对生物恐怖及传染病爆发、食物中毒、化学性中毒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建立及时准确、经济高效的监测报告系统.
作者:李克莉;冯子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全国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情况,为改善乡镇卫生院直报能力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使用网络报告率、未报告率、直报率、代报率等指标对2006年1-10月份全国(未包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以下同)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网络直报系统中注册的乡镇卫生院总数为381 845个,平均网络报告率为70.25%,其中东部地区为74.09%,中部地区为67.01%,西部地区为71.11%.全国乡镇卫生院的网络报告数为26 825个.其中进行代报的乡镇卫生院总数为3944个,代报构成比为14.70%,中部地区代报构成比高,占21.31%.结论 本次对全国乡镇卫生院2006年1~10月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的分析.发现全国乡镇卫生院网络报告率和直报率的总体水平都有较大提高.尤其是在卫生部西部计算机配备项目完成之后.使西部地区的网络直报能力得到较大改善.并超过了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如何增加中部地区的投入和保持西部地区网络直报能力的持续性增长,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作者:戚晓鹏;马家奇;郭岩;葛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阐述中国西部地区传染病和应急突发事件网络直报计算机装备项目督导结果及相关问题讨论.方法 组织国家督导组,在每个项目省听取省级项目汇报,随机抽取4%项目点,采用电话调查及现场调查方式.结果 共抽取了90个地级单位中的220个县的640个项目点,其中现场调查133个、电话询问507个.现场调查合格率达90%,电话询问受客观条件不足的影响较大,合格率为60%.结论 项目总体情况良好,个别项目点存在设备分配不当,培训不到位的情况,西部省份的网络直报能力有很大提升,但其总体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需要继续扶持与改善.
作者:傅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病毒性肝炎江苏:2007年3月江苏省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数3476例,死亡1例;报告病例数比上月增加45.62%,比去年同期增加7.72%;上月无死亡病例报告,去年同期报告死亡1例.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处与应急办公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检测和信息服务中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5年12月28日14:30分,贵州省黎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广西自治区三江县CDC的疫情通报:黎平县村民潘某,在该县中医院住院死亡,疑似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
作者:杨科;杨继宝;姜永全;罗永平;杨正培;杨军;康中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5年8~9月,宁波市海曙区对辖区4个奶牛场开展了人畜间布病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对海曙区内的4个奶牛场的相关人员,即场主、配种员、饲养员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GB 15988-1995)进行诊断.
作者:方雯曼;王海滨;陈冰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结合自己从事网络直报的体会,对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信息准确性进行了研讨.1传染病病例分类 传染病病例分类在传染病报告卡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往往被忽视.
作者:刘光明;吴良乔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