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疾病监测杂志

疾病监测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疾病监测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2928/R
  • 国内刊号:11-2928/R
  • 影响因子:1.56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59
  • 全年订价:91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疾病监测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国际刊号:11-2928/R
国内刊号:11-2928/R
邮发代号:82-859
创刊时间:1986
发行周期:月刊

疾病监测杂志简介

本刊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突出快、简、新和实用性强的特色,及时准确地向国内外报道传染病疫情及动态。

栏目设置

热点聚焦、述评、专家论坛、疫情快讯、传染病监测、慢性非传染病监测、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院内感染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环境卫生监测、食品卫生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网络直报、死因监测、耐药监测、案例分析、海外动态、科普知识、行业动态、国外媒体、简讯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荣获2003年《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疾病监测杂志投稿要求

疾病监测杂志社征稿要求

  (1)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述简练,资料和数据务必准确。论著与综述等栏目的文章每篇以12000 字左右为宜,其余栏目文章在5000字左右,请提供中英文摘要(500~800字)和中文关键词(5~8个)。引言应说明课题的背景,引述该领域的国内外同行已经取得的进展,以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创新点所在。

  (2)图表采用中英文标题。

  (3)参考文献引用应遵循“最新、关键、必要和亲自阅读过”的原则;在正文中顺次引述;综述文章25条以上文献,其他文章10条以上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引用。

  (4)计量单位和符号请按照有关国家标准,量和单位应符合国家规定。外文字符要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字符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稿件撰写等说明见稿约。

  (5)稿件为原始稿件,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非一稿多投。此外,本刊不接受任何语种的翻译稿件。

  (6)稿件属作者本人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凡引用或参考了他人的论述、数据、结果,请将文献信息查新查全并在文中明确标引,以示对同行工作的尊重。

  (7)正文中用精炼的语言描述本文创新点和对前人或同行贡献的学术评论句。

  1病例分析(1500字左右):摘要:不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字数100字左右。前言:简述疫情的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与处置结果。基本情况:交代清楚发生的时间、地点(不要用符号或某字替代)、主要疫情背景。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方法:不可以文献替代)。讨论:分析疫情特点,总结处置经验。

  2论著、调查研究、方法研究类稿件(5000字左右):格式为结构式摘要,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四个层次。正文包括前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

  3评述(1500字左右):评论分析当前研究的发展,但作者不以讨论自己的研究工作为主。

  4综述:文章讨论具有该领域的最新进展,着重于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摘要、概括主要观点的引言和反映章节主要内容的小标题及展望三部分,一般为约稿。通讯作者是该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为宜。参考文献建议25条以上文献但不要超过40条。

  5专家论坛(不超过6000字):主要是约稿,内容是作者本人专长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以本人系列研究工作为基础的综合性述评。欢迎资深学者撰写具有新观点、新见解、有指导性的述评。

  6技术方法(不超过5000字):交流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新技术和方法改进,和金标准进行比对。方法介绍要详细、要突出创新和改进。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疾病监测杂志影响因子
疾病监测杂志发文量
疾病监测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郑州市1995~1999年布病监测分析

    郑州市布病流行始于1958年,由外地引进未经检疫的细毛羊所引起,六、七十年代广泛流行,人间高年发病544例.畜间布病流行范围强度同人间基本一致,羊只高年平均感染率为32.95%.

    作者:杨建国;赵妮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检测腹泻病人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方法简介

    近年来,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腹泻的病例逐年增多,已引起国内外重视,同时也相继建立了一些检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方法,本文采用超声波击碎菌体,按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9株大肠杆菌LT.

    作者:陈秀英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病毒的实验室监测(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

    在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消除脊髓灰质炎的决议后,全球脊灰实验室网络(GPLN)得以组建.146个网络实验室在所有6个WHO区域运转,分析采自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以发现脊灰病毒.

    作者:屠宇平;杨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2009-2015年浙江省舟山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舟山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为海岛地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舟山市2009-2015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5年舟山市居民伤害年均死亡率为51.3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23/10万,居全死因第5位,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x2=245.588,P=0.000);伤害死因前5位依次为意外跌落(18.29/10万)、机动车辆交通事故(12.46/10万)、淹死(4.34/10万)、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4.26/10万)、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3.79/10万);淹死(3.51/10万)是0 ~14岁儿童的主要伤害死因,交通事故(10.74/10万)是15 ~64岁青壮年的主要伤害死因,非故意跌落(134.95/10万)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主要伤害死因;男性因渔业捕捞和船舶运输事故造成的伤害死亡率为8.46/10万;伤害平均减寿年数为12.19年,减寿率为6.75‰.结论 伤害是舟山市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造成巨大期望寿命损失,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相应的伤害预防控制.

    作者:林启;周晶耀;潘松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2年全国伤寒和副伤寒重点监测数据分析

    目的 了解2012年中国(未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伤寒和副伤寒国家监测点的优势菌型、菌株耐药变化情况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优势带型变化特征.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伤寒、副伤寒国家监测点2012年伤寒和副伤寒重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并与法定报告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13个监测点伤寒和副伤寒总报告发病率为7.86/10万,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510例)中副伤寒占56.08%.重点监测显示:13个监测点共分离出147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2.55%;分离的病原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占73.47%),显著高于法定报告数据中副伤寒的比例.不同监测点病原阳性检出率差异很大,病原构成比差异也很大.2012年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对萘啶酸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有所上升.PFGE分析表明,2012年伤寒沙门菌监测菌株出现了3种新的优势带型,而JKPX01.CN0001仍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监测菌株的优势流行带型.结论 伤寒和副伤寒重点监测系统是法定报告的补充,监测点病原以甲型副伤寒为主,需阶段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监测质量.

    作者:孙军玲;张静;阚飙;闫梅英;常昭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国肝癌死亡率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的地理分布研究

    目的 描绘中国肝癌死亡水平地理分布图(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水平地理分布图,描述中国肝癌死亡水平和HBsAg携带水平的地理分布特征.研究肝痛死亡水平和HBsAg携带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死亡监测数据和全国肝炎血清学流调数据,分别绘出中国疾病监测点的肝癌死亡水平和各省HBsAg携带水平的地理图.比较两者的地理分布,并对各省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进行相关性检验.绘制监测点不同性别人群的肝癌死亡水平图,揭示不同性别人群的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的分布特点.结果 中国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肝癌死亡率分布特点为东高西低即东部沿海地带为高发区,西部(西北、西南)为低发区,HBsAg携带率的高发区为东南沿海一带以及内陆的西藏和宁夏.两者的地理分布特点有相似性,统计学结果显示肝癌死亡率和HBsAg携带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中国HBsAg携带率的高低和肝癌死亡率的水平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黄正京;周脉耕;王黎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雅安地区使用疫苗免疫后麻疹、脊灰、白喉、百日咳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本文根据本地疫情资料对全区1951~1987年37年4种传染病使用疫苗前后流行病学效果进行初步评价.

    作者:罗淑琼;孙碧光 刊期: 1989年第02期

  • 2004年台州市结核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监测结核病流行状况,分析结核病流行病学规律及其转归情况,以便科学地指导和评价实施现代防治策略的效果.方法采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开展防治工作,收集2004年监测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涂阳新登记率为32.44/10万,治愈率为85.03%,通过转诊方式发现病人的比例为87.86%,新登记菌阳病人1个月之内发现率为36.70%.三周内治疗率98.09%.结论台州市结核病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较高,查、治、管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病人治疗、落实免费政策、病人管理上具有较大优势,但存在转诊环节,导致发现病人时间延误.监测表明,病人因应用板式药物治疗引起副反应而停药或改方案比例较高.

    作者:赖江;王良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17年新疆一起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疾病例调查

    2017年5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诊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例系到西非科特迪瓦的阿比让市打工期间感染疟疾,与其同行的还有1名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返回国内后,曾到多家医疗机构就诊,但均未得到明确诊断,后在新疆CDC确诊,疑似病例被宁夏回族自治区CDC进一步排除.我国各地劳务输出部门应加强对前往疟疾流行区的劳工开展疟疾防控知识的宣传,增强该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出入境检疫机构也应对前往疟疾流行国家的公民做好预防疟疾的宣传,对入境人员做好发热等症状筛查工作.医疗机构和CDC进一步提高对疟疾的识别和诊断能力,切实做到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作者:亚里昆·买买提依明;侯岩岩;张海亭;赵俊;赵江山;吴向林;别克扎提·阿合勒别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009年2月中国部分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摘抄

    肺结核吉林省:2月全省报告发病2488例,发病率为9.11/10万,发病数与上月相比上升42.66%,与2008年同期相比上升42.09%,累计发病数与2008年同期相比上升7.45%.发病数较高的地区为吉林市(11.83/10万)、白城市(11.60/10万)、四平市(9.83/10万).发病率较高的县(市、区)为吉林市船营区和永吉县.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处与应急办公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疾病监测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疾病监测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疾病监测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疾病监测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一江春水** 的反馈:

疾病监测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疾病监测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