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或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为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地选择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经组织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并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每组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三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并采用质量调整生命年进行成本-效用分析,采用疾病控制率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三组药物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0.934年、1.079年和1.063年,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1,P=0.9 990).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腹泻和肝损伤.三组药物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6.7%、70.0%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0.300,P=0.8 607).三组药物的总成本分别为85 118元、70 513元和72 213元;三组成本效用比分别为91 133、65 389和67 973;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 276、1 007和1 141.厄洛替尼组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果.敏感度分析显示当三组药物价格同时变动,结论不变.结论三种药物均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且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似,其中厄洛替尼为具有经济优势的治疗方案.
作者:易涵;姜明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水平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08例痛风稳定期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别嘌呤醇100 mg/次,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非布司他40 mg/次,口服,1次/d.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检测两组血清中IL-1β和NALP3含量,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酸(UA)],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含量逐渐下降,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10、2.196、4.954,均P<0.05);观察组血清NALP3含量逐渐下降,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32、5.944、7.935,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UA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772,P<0.05),其余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2、0.923、1.395,均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60、0.563,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低于对照组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1,P=0.024).结论 采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并能抑制IL-1β和NALP3等炎性因子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慧云;徐月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三黄方与其组成中药(大黄、黄芩、黄柏)对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治疗作用,确定三黄方对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是否强于其组成药味单独使用.方法 选取清洁级Sprague-Dawley (SD)小鼠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发生,MTT法测试细胞活力,检测炎性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PGE2含量均显著增加[(224.95±20.26) pg/mL比(72.86±5.57) pg/mL,t=17.769,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黄方高、中、低剂量组可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释放PGE2 (F=12.141,P<0.01);大黄中、低剂量组,黄芩高剂量组,黄柏高、中、低剂量组可抑制RAW264.7细胞释放PGE2(F=12.154,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IL-1β含量均显著增加[(26.68±2.61) pg/mL比(16.78±0.74) pg/mL,t=11.254,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黄方高、中、低剂量组可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释放IL-1β(F=11.547,P<0.01);大黄高剂量组,黄芩高、中剂量组可抑制RAW264.7细胞释放IL-1β(F=11.563,P<0.05).结论 三黄方在体外的抗炎疗效强于其组成中药(大黄、黄芩、黄柏)单独使用.
作者:毛芬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秋水仙碱片辅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尿酸(UA)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0.2g,每天2次治疗;观察组采用秋水仙碱片0.5 mg,每天3次;塞来昔布胶囊0.2g,每天2次.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程度,采用Likert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ESR、CRP及UA水平.统计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04±0.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3±1.22)分(t=6.64,P=0.00);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评分为(0.62±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0.33)分(t=8.55,P=0.00);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关节肿胀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1.36±0.4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9 ±0.63)d(t=3.23,P=0.00).观察组治疗后ESR、CRP及UA水平分别为(12.65±3.17) mm/h、(12.14 ±2.27) mg/L、(417.82±55.88) 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7±4.22) mm/h、(14.69 ±3.16) mg/L、(458.93±62.74) μmol/L(t=2.37、3.87、2.89,P=0.02、0.00、0.00);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及U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x2=7.55,P=0.02);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57%,与对照组的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P =0.64).结论 秋水仙碱片辅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降低其ESR、CRP及UA水平,改善其疼痛及关节肿胀程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吴佳瑛;顾颖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依达拉奉和疏血通三药联合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脑血肿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9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按规范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三药联合治疗方案,分别为奥拉西坦(4.0g加0.9%氯化钠注射液配成250 mL溶液,静脉滴注,1次/d)+依达拉奉(3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配成100 mL溶液,静脉滴注30 min,2次/d)+疏血通(4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配成250 mL溶液,静脉滴注,1次/d),治疗21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血肿体积改善方面均得到了改善(均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4.44±3.20)分比(10.53 ±2.86)分,(21.83±3.85)分比(26.71 ±3.49)分,(7.83±5.31)mL比(13.74±6.16)mL,t=9.818、6.506、5.035,均P<0.01],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比52.1%,x2=14.740,P<0.05).两组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奥拉西坦与依达拉奉和疏血通三药联合治疗脑出血患者可有效改善脑水肿及神经缺损,促进脑出血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辉杰;李悦;王晓蕾;辛月花;柳玉娟;冯立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乳腺感染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7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乳腺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包括20例急性哺乳期乳腺炎,5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2例乳腺肿瘤破溃感染,2例乳腺手术或外伤后感染,1例乳腺结核;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并根据具体病情结合药物治疗.其间,40例行病灶切除术;28例炎症较重,局部波动感明显或脓肿破溃,行脓肿切开引流术;5例行肿块+窦道切除术;2例术前确诊为恶性肿瘤,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论 乳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包含多种类型的乳腺疾病,易误诊,手术是治疗成功的有效方式,但同时综合其他治疗手段方能获得更佳的疗效.
作者:李萌;尚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且完成5年随访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保乳组47例、根治组53例,分别接受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乳房外观美学效果、术后5年存活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质量.结果保乳组、根治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2.98%、86.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84,P>0.05);保乳组乳房外观美学优良率为91.49%,高于根治组的0.00%(x2 =85.609,P<0.01);保乳组术后5年存活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5.74%、6.38%、4.26%,根治组分别为96.23%、1.89%、3.77%,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15、1.311、0.015,均P>0.05);保乳组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79.37±8.19)分、(83.56±11.21)分、(81.48±10.95)分、(83.19±11.34)分,均明显高于根治组的(71.58±6.23)分、(71.87±8.65)分、(70.62±9.17)分、(71.76±8.79)分(=5.388、5.873、5.396、5.666,均P<0.05).结论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手术治疗,可达到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相当的临床效果,还可有效保留乳房,提高乳房美观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程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5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9%比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2,P<0.05).观察组喉梗阻(1.2±0.2)d比(1.8±0.4)d、声音嘶哑(2.2±0.6)d比(2.7±0.9)d、呼吸困难(1.5±0.4)d比(2.2±0.6)d、发热(2.3±0.7)d比(3.0±0.9)d及咳嗽(5.1±1.2)d比(6.7±1.7)d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6.7±1.3)d比(8.9±1.9)d显著短于对照组(t=8.778、3.020、6.343、4.008、5.023、6.243,均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8,P>0.05).结论 在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治疗中,地塞米松与布地奈德联合用药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替格瑞洛12个月与18个月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8个月治疗组,n=100)和对照组(12个月治疗组,n=100),对照组先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治疗12个月,进而暂停使用替格瑞洛;观察组采用DAPT长达18个月.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8,P=0.862);两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63,P=0.375).结论 DAPT治疗12个月或以上并未下调MACCE的出现率,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联用进行为期18个月的治疗未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阿司匹林+替格瑞洛DAPT治疗周期宜控制在12个月以内.
作者:沈超峰;史明娟;孙金栋;袁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QL-index指数量表)评分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7,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加显著(t=5.89,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CD4+、CD8+水平均降低(均P <0.05),对照组治疗后与观察组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降低更加显著(t=3.35、4.25、3.78,均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突出,安全性较高,能够促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
作者:葛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针灸辅助治疗网络游戏障碍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38例网络游戏障碍者,按就诊奇偶次序分为两组:一组以心理治疗、抗抑郁、抗焦虑等治疗,为对照组(n=19);另一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针灸治疗,为针灸组(n=19).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网络游戏成瘾严重程度及社会功能.治疗后评定两组不良反应(TESS).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针灸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IAS、FAD、HAMA+ HAMD评分均有明显改善[(86.8±13.6)分比(38.3±11.5)分,t=11.872,(85.6±12.3)分比(54.6±18.2)分,t=7.123;(185.8±31.5)分比(80.6±29.4)分,t=10.643,(182.7±12.7)分比(110.5±32.3)分,t=9.068;(53.4±7.6)分比(21.7±9.7)分,t=11.215,(55.2±8.3)分比(35.2±8.3)分,t=7.428)](均P<0.05),且针灸组CIAS、FAD、HAMA+ 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301、2.985、10.825,均P<0.05).针灸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05%比15.78%)及TESS评分[(2.58±0.76)分比(2.71±0.8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灸辅助治疗网络游戏障碍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
作者:肖攀攀;宋来云;郑小泳;曹健伟;黄淑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对早期脑梗死患者血液黏稠度和经颅多普勒检测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黏稠度[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及血浆黏度(PSV)]变化及经颅多普勒超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HSV及PSV均降低(t=4.34、4.56、7.89、7.2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降低更加显著(t=6.55、6.67,均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CA及MCA的Vm均升高(t=4.34、4.90、7.33、6.92,均P<0.05),ACA及MCA的PI均降低(=4.77、4.66、7.12、7.2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t=6.31、5.50、6.54、6.28,均P<0.05).结论 采用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黏稠度的变化.
作者:陆旭东;金玉华;俞晓翔;沈和平;王琰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BRAFV600E、Ki67蛋白与不同病理特征甲状腺癌(TC)的相关性,为TC的早期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鄞州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76例,设同期手术切除的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和非PTC 34例为对照,所有患者术前未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RAFV600EE和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18.0分析BRAFV600E和Ki67蛋白表达与TC不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10例TC患者中BRAFv600E、Ki67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6.36%(62例)和39.09%(43例),BRAFV600E在PTC中表达高,Ki67在PTC中表达低;BRAFV600E、Ki67在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PTC患者中,BRAFV600E、Ki67蛋白在TNM分期、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RAFV600E:x2值依次为5.281、9.771和9.771,P<0.05;Ki67:x2值依次为7.098、4.070和5.067,P<0.05),在性别、年龄和肿瘤个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AFV600E:x2值依次为0.078、0.093和0.061,P>0.05;Ki67:x2值依次为0.224、0.518和1.281,P>0.05).结论 检测BRAFV600E和Ki67蛋白有助于对甲状腺组织的良恶性、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进行鉴别判定;BRAFV600E和Ki67蛋白高表达有助于对PTC的鉴别及预后进行早期评估.
作者:陈鲧;丛玲华;方来福;张士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增强造影与普通超声的特征及其对判断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意义.方法 选取拟手术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LNM组,45例)及无LNM组(n=35),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普通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总结其特征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组织病理学显示,80例患者中45例伴颈淋巴结转移,35例不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组患者造影剂快速进入癌结节为1例,无LNM组患者造影剂快速进入癌结节为4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91,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对比: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PSV差值及PI差值相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LNM组患者RI差值为0.12±0.04,显著高于非LNM组的(0.05±0.0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1,P=0.021).结论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赵丽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基因突变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4例Ⅳ期EGFR敏感基因突变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7例.埃克替尼组实施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吉非替尼组实施吉非替尼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完全缓解(0例比0例),部分缓解(9例比8例),稳定(12例比14例),进展(6例比5例),客观缓解率(33.3%比29.6%),疾病控制率(77.8%比81.5%),Z=1.060,x2=0.143、0.100,均P>0.05].治疗后吉非替尼组生活质量评分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共性症状及副作用、特异性模块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02、1.199、1.840、1.860、1.275,均P>0.05),而埃克替尼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共性症状及副作用、特异性模块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2.525、3.335、4.477、3.778,均P<0.05),埃克替尼组心理功能、共性症状及副作用、特异性模块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9.72±4.23)分、(38.84±4.67)分、(38.94±4.56)分,均高于吉非替尼组的(37.08±5.14)分、(35.48±5.02)分、(35.85±4.97)分(t=2.061、2.546、2.380,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Ⅰ~Ⅱ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667,P>0.05),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埃克替尼组为7.4%,低于吉非替尼组的25.9% (x2 =9.000,P<0.05);埃克替尼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7%,显著低于吉非替尼组的70.4%(x2=25.694,P<0.05).EGFR基因19delete突变下两组平均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5,P>0.05);EGFR基因21L858R突变下埃克替尼组平均PFS为(14.62±3.85)个月,长于吉非替尼组的(10.73±5.61)个月(t=2.971,P<0.05).结论 埃克替尼、吉非替尼治疗Ⅳ期EGFR敏感基因突变肺腺癌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埃克替尼安全性更高,耐受性更好,且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EGFR基因21L858R突变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李方圆;周丽;朱鲁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放射性肺损伤(RILI)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放疗计划有效、安全执行.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3D-CRT的72例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放疗物理参数,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卡氏评分、吸烟史、病变部位、T分期、基础肺疾病、放疗剂量、全肺接受5 Gy的照射体积(V5)、V10、V15、V20、V25、V30、V35、V40及平均肺剂量(MLD).结果 在7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中,有15例发生RILI.单因素分析显示,RILI与高龄、基础肺疾病、V5、V10、V15、V20、V25及MLD有相关性(x2=5.098,P=0.026;x2=3.598,P=0.030;t=3.854,P=0.034;t =4.901,P=0.022;t=4.638,P=0.029;=5.122,P=0.015;=3.652,P=0.041;t=5.760,P=0.010).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高龄、基础肺疾病、V5、V10、V15、V20、V25及MLD等因素,减少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
作者:王茂玉;沙莎;高鹏;栾福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择8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所有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的控制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GP方案治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治疗,与化疗同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和CD4/CD8均减少,CD8增多,观察组CD3、CD4、NK和CD4/CD8均增多,CD8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04、7.340、11.080、13.832、5.033,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0、6.698、8.217、4.146、5.790,均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28.57%,观察组有效率为41.86%,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3,P=0.200);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66.67%,低于观察组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5,P<0.05);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为主,其中对照组白细胞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880、4.170、0.553、5.409,均P<0.05).结论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控制率和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减少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晗;郑恺;童流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麻醉中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测定两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皮质醇(Cor)应激指标,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麻醉过程中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为(721.21±21.24)mg、(421.25±8.94) μg,均少于对照组的(946.46±24.35)mg、(545.42±9.13) μg(t=18.832、19.231,均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躁动评分分别为(12.31±0.94) min、(16.43±1.21) min、(1.64±0.39)分,均短(低)于对照组的(18.43±1.21)min、(24.34±1.43) min、(2.54±0.64)分(t=21.124、18.432、19.831,均P<0.05);两组麻醉前应激指标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24 h NE、E、Co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24 h VAS评分,均低于拔管后与麻醉前(t=14.395、13.882、19.662、12.501,均P<0.05);观察组麻醉后NE、E、Cor水平、VAS评分分别为(0.61±0.08) μg/L、(0.07±0.02) μg/L、(112.5±20.51)μg/L、(5.64±0.4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84±0.12) μg/L、(0.98±0.06) μg/L、(178.42±29.49) μg/L、(6.75±0.49)分(t=10.773、12.507、11.295、15.774,均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6.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麻醉中效果理想,能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杨波;江雪;向继林;姚富;诸源江;张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雌激素受体(H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HR和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患者均实施规范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对照组使用三苯氧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曲妥珠单抗.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及生活质量变化,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2为(15.3 ±0.5) pmol/L,低于治疗前的(65.4 ±2.0)pmoL/L及对照组治疗后的(36.9±1.9)pmol/L(t =70.109、0.240,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35.3±1.1)分,优于治疗前的(81.5±2.3)分及对照组治疗后的(56.6±1.7)分(t=114.608、66.530,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31.8%,高于对照组的9.1%(x2=5.657,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三苯氧胺维持治疗,能有效的调节HR和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激素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宋泽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脑苷肌肽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探讨其发生的一般规律、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归纳分析国内医药期刊关于脑苷肌肽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文献报道的脑苷肌肽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中,男性多于女性,60岁以上的患者占总人数的70.59% (12/17);88.24%的不良反应患者是多次应用脑苷肌肽后发生的,并且全身性损伤占48.28%.结论 脑苷肌肽注射液可引起多系统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复杂,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应加强防护意识.
作者:宋柳全;陈燕鸿;黄夏;姚洁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四逆散配合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衢州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100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分组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50例,西药组于三餐前口服莫沙必利片,5 mg/次,中药组口服四逆散和七味白术散加味汤剂,150 mL/次,每天2次,疗程4周,比较两组疗效评估、腹胀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组明显好转40例,好转8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96.0%;西药组明显好转30例,好转12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80.4%,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9,P=0.041).两组治疗后的腹胀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但中药组(2.4±2.7)分,治疗后的腹胀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的(2.9±2.2)分,中药组治疗效果高于西药组(t=3.794,P=0.006).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四逆散配合七味白术散加味能够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叶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胸腺法新辅助治疗布鲁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布鲁菌病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33例,B组32例,C组35例.三组均给予多西环素(100 mg/次,早、晚各1次,餐后口服,疗程6周)联合利福平(600~900 mg/次,1次/d,早饭前半小时口服,疗程6周)治疗.A组在抗布鲁菌基础上,给予胸腺法新1.6 mg皮下注射,2次/周,疗程6周;B组在抗布鲁菌基础上,给予胸腺肽80 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6周;C组单用抗布鲁菌治疗,疗程6周.观察三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9.70%、96.97%,B组分别为46.88%、81.25%,C组分别为28.57%、62.86%,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x2=12.089,P=0.001)、B组(x2=4.178,P=0.041).结论 胸腺法新可提高布鲁菌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协助清除细胞内寄生的布鲁菌,增强抗布鲁菌临床效果.
作者:权耀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接受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患者2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记录分析检测结果、护理方式对并发症和患者住院情况的影响、穿刺与病灶因素对并发症的影响等.结果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准确率为86.55%(251/290),并发症率为37.59%(109/290).对照组的并发症率为46.21%(67/145),高于观察组的28.97% (4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87,P=0.002).穿刺次数和深度、病灶直径以及病灶周围有无病变等因素对并发症有明显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x2 =45.210、30.774、24.452、13.109,P =0.000、0.000、0.000、0.000.观察组:x2=16.533、29.567、6.319、4.832,P=0.000、0.000、0.042、0.028).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护患纠纷率均明显多于观察组,但患者满意度、住院费用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具有较高准确率,联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林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0例对照组:常规普通护理;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模式干预.系统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对照组住院时间(28.84 ±3.76)d,显著长于观察组的(21.73±2.57)d(t=17.85,P<0.05);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43.84±6.53)分,较护理前的(30.18±3.84)分有显著改善(t=17.64,P<0.05);观察组护理后(54.19±5.67)分,较护理前的(29.96±3.73)分也有显著改善(t=25.83,P<0.01).但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t =21.54,P<0.05);对照组患者总的满意率为76%,观察组患者总的满意率为9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x2 =24.76,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17例,显著少于对照组46例(x2=28.14,P<0.05).结论 在肝病的临床治疗中,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利于医患关系形成,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琴华;张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观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阳性、阴性症状、病理情况、PANSS总分分别为(6.80 ±5.03)分、(5.21±1.62)分、(12.60±3.71)分、(24.41 ±7.71)分,对照组分别为(9.61±6.21)分、(8.28±2.17)分、(14.92±4.47)分、(30.28 ±9.19)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6.54、2.30、2.82,P=0.04、0.00、0.03、0.01).GQOLI评分方面,观察组躯体功能(51.32 ±7.85)分、心理功能(58.11 ±7.79)分、社会功能(57.79 ±6.85)分、物质生活状态(56.21 ±7.79)分、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15.61 ±2.49)分,对照组分别为(45.42 ±7.39)分、(46.40±6.21)分、(47.07 ±7.61)分、(51.79 ±7.23)分、(12.89±2.31)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6.73、6.02、2.39、4,59,P=0.00、0.00、0.00、0.02、0.00).观察组对护理依从情况(94.12%)、护理满意率(1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84.37%)(x2=4.69、5.75,P=0.03、0.02).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可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各项异常精神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取得患者的理解与支持,保障相关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崔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治疗依从性(91.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76.67%(x2=4.227、5.065,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分别为(2.89 ±0.79)L、(65.98 ±15.67)%,对照组分别为(1.45 ±0.47)L、(42.12±10.2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56、6.565,均P<0.05).结论 在哮喘患儿的雾化吸入治疗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其肺通气功能.
作者:董益;黄益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综合防护措施预防乳腺癌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医院进行JCI认证准备及通过认证后这段时间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为创建JCI制定的更全面的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下肢酸痛1例,皮温升高1例,下肢水肿0例;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下肢酸痛8例,皮温升高7例,下肢水肿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09、5.731、5.328、6.397,均P<0.05).察组手术后髌下10 cm肢体周径(33.02±1.97) cm,髌下10 cm肢体体表温度(33.54±0.48)℃;对照组手术后髌下10 cm肢体周径(35.87 ±2.58) cm,髌下10 cm肢体体表温度(35.94±1.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9、19.721,均P<0.05).观察组手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3.12±2.05)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5.27 ±2.26)分;对照组手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9.03 ±3.23)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1.15 ±4.03)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55、12.073,均P<0.05).结论 综合防护措施在乳腺癌手术中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减轻患者负性心理压力,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颜波儿;戴建娟;袁惠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外周血循环肿瘤DNA (ctDNA)是指肿瘤细胞体细胞DNA经脱落或者当细胞凋亡后释放进入血循环系统的一类DNA.ctDNA是一种特征性的肿瘤生物标志物,被称为“液体活检”技术.可以反映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能监测肿瘤的疗效和预后的评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相对成熟的乳腺癌、肺癌等病种.该研究对ctDNA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其国内外目前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赵明;王可敬;赏金标;郑伟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药临床药学的工作模式的建立和意义.方法 介绍我院临床中药师深入临床、开设门诊、用药合理性评价、信息化药学服务的方法和成效.结果 建立有效可行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实践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中药学服务,并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学科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结论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广泛开展必将是大势所趋.
作者:应茵;于妍婷;丁晓霁;孙萍萍;薛俊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康复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康复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单纯行常规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干预12周末对两组分别进行韦氏记忆量表(WMS)、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WMS评分、RBANS评分、WCS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周后,两组WMS评分、RBANS评分、WCST评分均改善,研究组WMS评分中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即刻记忆、记忆商数评分分别为(69.64 ±14.52)分、(44.24 ±8.81)分、(15.76±5.93)分、(109.85±22.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72±12.37)分、(39.53±7.28)分、(12.84±5.11)分、(99.64±19.34)分(t=3.710、2.671、2.417、2.209,均P <0.05).RBANS评分中即刻记忆、注意功能、延迟记忆、RBANS总分分别(90.31±14.52)分、(101.24±16.48)分、(81.49±13.02)分、(87.98±13.8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29±12.88)分、(92.13±14.78)分、(74.11±11.36)分、(81.92 ±13:18)分(t=3.346、2.667、2.768、2.056,均P<0.05);WCST评分中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为(34.51 ±5.15)、(4.49 ±1.98),均高于对照组的(29.25 ±4.74)、(3.27±1.45)(t=4.870、3.222,均P<0.05),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低于对照组(t=3.374、2.716、3.974,均P<0.05).结论 对康复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促进认知功能改善.
作者:唐春霞;李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盆底康联合中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临床疗效和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84%,高于对照组的86.32%(x2=3.168,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尿道外压(55.16±8.96) cmH2O,大尿道闭合压力(45.65±12.41) cmH2O;对照组治疗后大尿道外压(40.58±5.64)cmH2O,大尿道闭合压力(31.69±8.87) cmH2O,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56、5.12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限制性行为(73.54±12.54)分,影响社会心理(75.23±14.11)分,形成社会尴尬(76.21±15.12)分;对照组治疗后限制性行为(67.13±7.84)分,影响社会心理(68.16±8.14)分,形成社会尴尬(65.28±8.13)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24、4.058、6.218,均P<0.05).结论 盆底康复联合中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盆底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冬兰;周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方法 选择雌性Splague-Dawley (SD)大鼠1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对照组采用常规饲养,模型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长期颈后皮下埋置双氢睾酮(DHT)的方式建立PCOS合并AS大鼠模型,观察两组食物摄取量(FI)、体质量(BW)、睾酮(T)、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总胆固醇(TC)、血糖(BG)及胰岛素(INS)水平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FI、T、E2、LH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13±7.83) g/r比(96.25±10.66)g/r,t =2.113,P =0.563;(10.79 ±1.74)mg/L比(11.47±1.89)mg/L,t=1.785,P=0.087;(36.58±2.57) ng/L比(38.64±1.78) ng/L,t=2.697,P=0.068;(15.47±1.96) IU/L比(16.01±0.80)IU/L,t=1.570,P=0.614];BW、TC、双氢睾酮(DHT)、INS水平明显升高[(234.54±17.14)g比(192.67±16.47)g,t =7.930,P <0.000;(2.47 ±0.13) mmol/L比(2.02±0.15)mmol/L,t=6.475,P<0.000;(139.75±12.12) ng/L比(55.63±7.80) ng/L,t=8.697,P<0.000;(283.25±33.47) pg/mg比(162.12±15.51) pg/mg,t=9.289,P<0.000].模型组PCOS大鼠(DHT埋置)模型给于高脂饲料,而且于造模后12周,管壁明显增厚,内膜明显增厚,16周内皮细胞损伤脱落,深层胶原纤维暴露,有单核细胞黏附,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论 通过高脂饲料喂养DHT诱导的PCOS大鼠,建立PCOS合并AS大鼠模型,再现了人类的典型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是研究PCOS合并AS可行的动物模型.
作者:金石;元奎昌;李梦京;邢艳杰;金铉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管理用于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中盆腔缺陷、宫颈病变及子宫内膜病变等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7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管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管理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 两组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腹部手术史、疾病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7.6±1.3)h比(12.6±3.2)h]、术后排气时间[(15.5±4.6)h比(20.2±6.5)h]、留置尿管时间[(20.1±4.9)h比(28.4±6.8)h]、下地活动时间[(19.2±3.5)h比(24.2±7.9)h]、住院时间[(4.5±0.7)d比(5.8±1.2)d]及住院费用[(6 545.2±430.7)元比(7 953.8±653.3)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69、3.538、5.938、3.582、5.590、10.777,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45.3±20.8)min比(39.9±17.4) min]和手术出血量[(69.4±32.2)mL比(57.0±24.5)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06、1.860,均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外科管理引入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中,能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少住院时间和患者经济负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瑞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配伍不同剂量舒芬太尼时的半数有效量.方法 选择60例剖宫产术后的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Ⅰ组采用舒芬太尼0.75 μg/kg+右美托咪定200 μg,Ⅱ组采用舒芬太尼1μg/kg+右美托咪定200μg.两组的首例泵内均加入15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以30 mg为单位根据效果满意或不满意逐渐递增或递减.得出这两组加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半数有效量.结果 两组术后收缩压[(112.5±9.6) mmHg比(122.5±8.4) mmHg、(114.2±9.9) mmHg比(124.1±8.2) mmHg]、心率[(80.6±13.5)次/min比(90.5±16.5)次/min、(77.6±15.5)次/min(88.2±18.8)次/min]均明显低于术前(t =4.587、5.248、4.214、3.983,均P<0.05).两组术后VSA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6.8±2.4)分、(3.4±1.4)、(2.1±0.9)分,(6.9±3.1)分(3.5±1.7)分、(2.2±0.7)分],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77,P<0.05).Ⅰ组酮咯酸氨丁三醇ED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91.75 mg、78.69~106.98 mg;Ⅱ组酮咯酸氨丁三醇ED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72.44 mg、60.40~86.90mg.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配伍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舒芬太尼0.75和1μg/kg时酮咯酸氨丁三醇ED50分别为91.75 mg和72.44 mg.
作者:刘月娥;郭俊儿;陈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下瘀血汤加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8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达那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下瘀血汤加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分泌激素[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含量及体液免疫(C3、C4)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E2、T、P、LH、FSH分别为(109.47±20.67) ng/L、(441.23±120.14) ng/L、(15.11±4.13)μg/L、(9.85±2.34)IU/L、(3.05±0.90) IU/L,对照组分别为(100.22±17.45) ng/L、(500.47±110.24) ng/L、(15.34±4.20)μ/L、(9.01±1.04) IU/L、(3.08±0.91)IU/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2.41、0.26、2.18、0.16,均P<0.05);观察组C3、C4分别为(1.09±0.25)g/L、(0.52 ±0.10) g/L,对照组分别为(1.00±0.10)g/L、(0.77±0.46) 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3.52,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P<0.05).结论 下瘀血汤加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改善患者的内分泌激素及体液免疫水平,效果优于达那唑.
作者:耿盼盼;张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60例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对其病变类型予以判断,并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临床随访等确诊结果,计算超声对不同类型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及其与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160例子宫附件囊性占位病变患者中,明确证实共有36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7例卵巢囊腺瘤、19例输卵管异位妊娠、28例附件炎性包块、19例卵巢囊腺癌、21例畸胎瘤.经计算,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囊腺瘤、输卵管异位妊娠、附件炎性包块、卵巢囊腺癌、畸胎瘤分别为91.67%、91.89%、84.21%、89.29%、89.47%、90.48%,与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166、0.163、0.291、0.206、0.125、0.114,均P>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对子宫附件囊性占位性病变予以有效检出,对不同类型病变予以有效鉴别,其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代旭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栓计划性纳肛在妇科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25例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于术前30 min和手术结束时用双氯芬酸钠栓50 mg纳肛,对照组经静脉给予丙泊酚2 mg·kg-1·h-1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后1h、2h的疼痛情况,术后12 h内镇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麻醉费用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1h、2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评分)分别为(3.23±1.75)分、(1.84±1.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7±1.73)分、(2.75±1.60)分(t=-5.875、-3.435,均P<0.05);观察组术后12h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5例)少于对照组(27例)(x2=12.175,P<0.05);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11.17±2.18)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7.84±3.42) min](t=-12.933,P<0.05),麻醉费用(1.24元)显著低于对照组(71.30元)(t=18.130,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栓计划性纳肛对行妇科宫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使下床活动时间提前,能减少麻醉费用,可作为妇科宫腔镜手术中首选的麻醉方式.
作者:卓龙彩;林巧红;朱艳芳;许竞璇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