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吹一症,早载于《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是妇科疾病中罕见之症,笔者从医20余年,仅遇1例,鉴其病例稀少,故将此例治愈体会记录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余秋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牵引、中药熏蒸、针刺、功能锻炼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风海;陈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因食积生痰,痰气上逆引起的咳嗽称食咳,此证多见于呼吸道疾病的中后期,在滥用抗生素的今天十分常见。笔者用曲麦二陈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光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攻下通腑治泄泻 董某,男,81岁,2000年8月13日诊。腹泻月余,日数次,近日泻下次数增多,经当地补液及中西药对症处理罔效而转诊于余,今日到就诊时已泻下8次。患者虽年逾八旬,但体健神佳,毫无虚象,询之,平时喜甜食,近期食冰糖8斤多,稍食剩菜不洁之物则泻下增剧,泻下物中常夹有块状硬物,肛门灼热,少腹拘急,泻后稍舒,舌苔根部厚腻,舌中花剥……
作者:董春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清除HP感染在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方案被视为治疗HP的“金标准”疗法而广泛使用,但在临床上常有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为避免过敏反应,则不能使用阿莫西林,部分患者尚有对甲硝唑的耐药菌株出现及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我们以铋剂加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既避免了上述缺陷,又有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消疽汤方组成:当归尾15 g,赤白芍各15 g,金银花15 g,紫地丁15 g,蒲公英15 g,净连翘15 g,潞党参20 g,生黄芪20 g,香白芷15 g,皂角刺10 g,炮山甲10 g,川牛膝15 g,天花粉20 g,生地黄20 g,广陈皮10 g,生甘草10 g。将上药煎服,每日1剂。药后将药渣再煎一次,约半脸盆药液,待稍温后,将注……
作者:沈浩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绞痛是缺血性心脏病(亦称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属中医学心痛、胸痹范畴。为了比较中西医结合与西医治疗心绞痛的疗效,随机将45例患者列为治疗组,27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和常规西药治疗,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曾建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虚实夹杂的病证为多见,尤其是某些慢性疾病,日久及肾,出现肾虚气化不利、固摄无权致体内痰浊滞留,或蕴结成瘀时,若以单纯调补或攻泻往往难以奏效,而采用补肾泄浊、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颇能见效。特作介绍如下:……
作者:程珂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药物流产的门诊者200例,随机分为药物流产组(药流组)和加服生化汤加味组(中药组),每组100例,两组治疗前在年龄、孕产次、停经时间、孕囊大小、平素月经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金利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人在外院进修期间应用生脉注射液(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治疗一些心内科疾病,通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甘某某,男,82岁,干部,因心悸、气短、头晕3天入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阵发性心动过缓、偶发房早、频发窦性停搏(一般在2.5~2.6……
作者:胡志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前胡汤源自唐代孙思邈之《备急千金要方》,原为“治胃中久寒,辟实隔塞,胃痛气不通利,三焦冷热不调,食饮损少无味或寒热身重,卧不欲起方,”笔者近来试用此方治疗哮证,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小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小柴胡汤为伤寒六经中的少阳主方。少阳经居半表半里之间,是太阳、阳明及三阴经病邪出入的枢纽。故小柴胡汤为和解枢机的要方,也是临床应用很广的一个方剂。……
作者:黄存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肩袖是指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腱组成的肩外展结构。其损伤大多发生在冈上肌在肱骨大结节附着部的附近。笔者临床运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手法治疗肩袖撕裂22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臌胀为黄疸、胁痛等病后期常见之病症,多伴发于癥积,临床辨治较为棘手,特别是水气互结证臌胀的辨治尤难。笔者在临床中根据水与气的致病特性分而辨治,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初步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金朝晖;冯根凤;高月求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外阴白色病变系指女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以外阴瘙痒剧烈及外阴皮肤粘膜失去正常光泽而呈不同程度的变白、粗糙、萎缩为特点。属中医学阴痒、阴疮范畴。笔者自1997~2000年采用养血祛风法为主治疗本病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国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泄泻、肠游、腹痛等范畴,笔者运用自拟扶正解毒止泻汤直肠滴注治疗本病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恒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自1997年8月~1998年12月,共收治了9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中药化岩汤(自拟)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隋道敬;孙法丽;李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脂质代谢紊乱,经常会发生高粘滞血症进而增加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因此,降低血粘度对防止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自1998年以来,以黄芪(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制药公司提供)和蚓激酶(北京百奥药业责任有限公司提供)配合治疗糖尿病高粘滞血症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莉;林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传统认为小儿遗尿多属肾虚或气虚发病,但证之临床却多见外感实热的少阳病证。传统认识未深入遗尿的实质,也未注意到少阳病的某些发病特点。现就少阳遗尿的形成机制探讨于下。……
作者:吴怀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一般情况 23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34~80岁,平均62.1岁;病程短半年,长20余年。所有病例都经过心电图、心脏彩超、ECT、心电监护等详细检查确诊,并经多处治疗,曾服过多种中西药品。有的病例伴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作者:李童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巅疾”乃古病名,在《内经》时代,凡以头首症状较为显剧的、与头脑病变相关的疾患均称“巅疾”。纠其病发机理,从相关经文归纳可分为三类:一为阳亢,二即气逆,三是精亏血少。(具体见拙文:“巅疾”正义考略,《北京中医》2000年增刊,《神农本草经》载:吴茱萸“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
作者:徐汝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性病后综合征作为一个独立病名被提出,首见于李元文等人的报道。近年来性传播疾病患者渐有增多,愈后不少患者仍有诸多不适,经大量高效抗生素较长疗程治疗,症状仍无缓解,而性病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据此,本人根据中医理论采用中药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治疗1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竹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藿香正气散多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寒热头痛、呕泄脘闷等症,即通常所说的“胃肠型感冒”。笔者根据该病的作用机理,治疗与湿邪有关但不一定具有表证的病证,取得满意效果,分述于下:……
作者:汤颖兰;赖冬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江苏名医朱良春,善用虫治法,笔者学有所得,启用虫药试治各种顽症,疗效颇著,现举隅如下: 1 顽固性哮喘 张某某,女,47岁,工人。自幼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近年有加重趋势,经常使用激素药,此次因受凉后再发。症见喉中痰鸣,端坐呼吸,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张口抬肩,咳痰黄……
作者:钱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睡行症系指儿童在睡眠中起床行走,也称夜游症,以前俗称梦游,但现代研究发现夜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非眼快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入睡后的前2~3个小时内。睡行症的患儿可兼有夜惊或遗尿,男孩多见,可有家族性倾向。笔者近十年来以治疗婴儿夜啼的自拟验方夜啼饮治疗儿童睡行症数十例,取得满意效果,今仅将有完整资料的28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周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5~2000年,笔者以化湿通络法治疗痛风3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共33例,男29例,女4例,平均年龄44.8岁;病程长10年,短1天。对照组共32例,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45.1岁;病程长11年,短1天。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诊断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作者:葛亚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致脾虚为本、湿热为标、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拟中药口服扶正、灌肠祛邪分而治之的方法治疗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云;黄居森;廖声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股骨干骨折为骨伤科常见病,笔者采用闭合穿针改良法治疗13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31例中,男86例,女45例;年龄大者72岁,小者6岁;左侧47例,右侧84例;股骨上1/3骨折24例,中1/3骨折88例,下1/3骨折19例;横型骨折88例,斜型骨折43例,全部为新鲜闭合性骨折。……
作者:苏川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自1996年4月~1999年10月,用自拟凉血清热除湿汤治疗60例急性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8例,女32例;年龄8个月~65岁;病程2天~2个月;急性湿疹30例,急性皮炎30例(其中药物性皮炎10例,接触性……
作者:熊晓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围手术期的概念愈来愈受重视,术后的恢复作为围手术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历来亦受到重视。随着不孕症、肿瘤、异位妊娠等发病率的升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亦越来越多,术后能否尽快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非常重要。我们对1999年4月~2000年5月在我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组在手术后予加味小承气汤调服,结果显示服中药组在术后恢复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叶敦敏;赵颖;周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大瘕泄范畴,笔者有幸继承先父张燮均名老中医师的临床经验,结合本病发生特点,自1992年~1998年运用清肠消毒汤合锡类散治疗大瘕泄26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作者:张显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膏粱佳肴越来越多,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煎炒,嗜酒吸烟,皆能助湿增热,有碍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湿热中阻而酿成各种病证。余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每获良效。兹举验案如下:……
作者:谢慧明;刘丰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血管神经性头痛 刘某某,男,32岁,1984年10月27日诊。3年前因头痛屡治不愈,经多家医院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西药止痛、镇静之类及中药祛风胜湿、散寒化痰、清热泻火、疏肝养阴、安神之剂依然如故。余诊治时,见患者声高气粗,精神尚好,似无病之人,只是前额肤色紫暗,表皮老硬。患者自诉,每日午后痛……
作者:罗海华;罗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舒肺达肝法在百家著述中少有论及,余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却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为肺脏在人体功能中占重要地位。肺居上焦,主诸气,司呼吸,主通调,在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中是个主角。肝为藏血脏器,性喜条达而主疏泄,对人的情志状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脏器的互相关系,肝与肺……
作者:姚奇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许寿仁(1904~1970年),字昌。安徽省歙县人。少年时在故里随师学医,后迁居南昌。1928年南昌中医师考核获甲等第一名,不久医名渐著。精于医药之术,治病不拘学派,施药不泥古方,应手辄效。1947年集资创办江西中医学校,任校长,重视中医教育和人才培养,制订“勤读精研、仁慈济众”的……
作者:鲍蔚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姚奇蔚教授、主任医师,从医六十余年,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颇有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亲聆教导,获益颇丰,现将本人学习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喻玲;徐立平;罗晓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清空汤治慢性头痛 张某某,女,45岁,1998年5月5日诊。右侧偏头痛已二十二载,绵绵而作,春夏易发,秋冬尚好,发时尚能耐受,较重时服止痛片有效,某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头痛,中西医合治,有时有效,但终未除根,依然绵绵痛不已。近5天因气候变化,感受风寒而头痛加剧,伴恶寒发热、头昏、头胀、口苦、口渴不喜饮,汗少,咳不扬爽、痰少,胸闷,曾服板蓝根冲剂、三……
作者:朱炳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钟志明主任医师从医三十多年,治疗疑难杂病颇多,笔者现将2例发热病例介绍如下。 例1.许某,66岁,系本市军干所退休干部,2001年1月23日上午8时许求诊。患者诉:反复发烧已3个月有余,早在2000年10月中旬发病,以不明原……
作者:钟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6l例,女39例;年龄2个月~2岁;病程1~7天;发病时间在9~11月份。全部病例大便每日5~20次,大便多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腹胀、发热、咳嗽、流涕等;大便镜检见部分病例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外,其它未见异常。……
作者:何祖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自拟二石汤治疗胃火牙痛168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72例,女性96例;年龄小者6岁,大者67岁;其中龋齿105例,冠周炎36例,急性根尖周炎24例,急性牙髓炎3例。……
作者:董秀丽;杨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近年来以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胃炎50例获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病人,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18~55岁,病程1~15年,均经纤维胃镜检查作为诊断依据。……
作者:邓科生;黄炳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近几年来采用瓶口熏洗法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治疗方法 肝气郁结型证选逍遥散加青皮、香附、夏枯草、生牡蛎,气滞血瘀型证选血府逐瘀汤加生牡蛎、夏枯草,痰气交阻型证选四海舒郁丸加浙贝、生牡蛎、夏枯草。……
作者:许龙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典型病例:男,69岁,因口腔多发性反复发作性溃疡4个月,曾服西药及局部用药不见好转,后经用自拟导赤散加减汤剂取效。药用:生地黄、木通、竹叶、野菊花、甘草、黄芩、石膏、紫花地丁,日1剂,水煎2次取200 mL,分2次口服。2天好转,7天后痊愈。……
作者:陈水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自1995年~2000年8月用局部封闭方法治疗鹅足滑囊炎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30~65岁,平均48岁;发病时间1个月~3年;有撞伤、跌伤等外伤史者4例,无诱因者14例。治疗方法:患膝鹅足部清毒后将2%利多卡因5mL与醋酸强的松龙50 mg混合后注射到鹅足部。注射1次……
作者:袁福忠;付杰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骨折愈合是机体自然修复连续不断的过程,骨折延迟愈合通常见于骨折断端间存在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应力干扰、感染、过度牵引、粗暴或反复多次的整复、不合理的固定、不正确的功能锻炼、手术操作的干扰等原因。临床上以胫骨、肱骨、股骨颈较多见。笔者应用中药阳和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家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自制化瘀止痛散治疗颈椎、腰椎骨质增生及椎骨骨折,止痛迅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方剂组成:血竭、乳香、没药、当归、姜黄、制川、草乌、白芷、红花、土蟞虫、川牛膝、川椒、地骨皮、五加皮、羌活、独活、骨碎补、元胡、枳实、香附、木瓜,上药各30g,共研粗末外敷。……
作者:刘明;林在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红斑性肢痛症为一种较少见的症候群,根据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七版第2610~2611页)所描写的特殊症状,排除肢体的慢性炎症、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以宣痹汤加减治疗5例,获得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王家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2年7月~1999年7月我们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46例病例均来自本院住院病历,其中男性34例,女性12例;年龄30~60岁,病程短者2天,长2年,其中1~2年5例,6~11个月10例,3~5个月16例,1个月之内14例;伴有高血压病者32例,伴有动脉硬化病史者24例,伴有糖尿病病史者8例。诊断采用“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管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
作者:廖晓翔;宋志武;梁宏;刘莲芳;廖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从1991年~1996年,笔者用紫河车治疗顽固性溃疡(1个月~10年,反复经抗溃疡、抗酸、抗感染及激素治疗,溃疡面仍不敛口的)成功者40例纳入分析总结,临床资料表明,紫河车治疗顽固性溃疡效果显著。……
作者:庄建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 50例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小30岁,大72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长20天,短7天。 2 治疗方法 在压痛明显部可用强的松龙(2 mL)50 mg加利多卡因5 mL局部封闭,一周1次,共2~3次,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作者:胡怀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94年4月~1996年4月,对4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选用三七粉内服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纯游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性,17岁。因头部被撞伤后神志模糊、恶心、呕吐1小时于1997年10月16日下午3点以“脑挫裂伤”入院。入院时查体:T37℃,P100次份,BP11.5/8 kPa。神志模糊,语言不清,头部见有“U”形皮肤裂口,长8 cm,深达骨膜。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光反射存在,颈软,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不肿大,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
作者:袁乐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假性球麻痹,亦称假性延髓麻痹,常见于反复发作的脑中风患者,在临床上以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为主要特征,笔者自1999年至今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方法治疗60例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俊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以接种U14宫颈癌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采用针灸“大椎”、“命门”、“足三里”等穴来观察荷瘤小鼠的红细胞膜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抑瘤率等项指标。结果与肿瘤组相比,红细胞SOD活性先针灸后接种组与先接种后针灸组两组均呈现显著性升高(P<0.05,P<0.01)。此外,经针灸治疗的两组荷瘤小鼠生存期延长,瘤重减轻,其抑瘤率分别为肿瘤组的35.9%、29.9%。表明针灸能够提高荷瘸小鼠的红细胞SOD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瘤能力。
作者:施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大伟;郭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生精障碍是男性不育症的难症和重症之一。我们在诊治男子生精障碍中,采用现代医学的放射免疫分析法(以下简称RIA)测定性激素与中医辨证对照,取得了一些诊治生精障碍的经验,现简述如下:……
作者:亓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其病程长,缠绵难愈,笔者有幸随著名中医男科专家徐福松教授侍诊,观摩其运用酸甘敛阴法治疗本病36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大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现代工业社会,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朴归真”,这已成为当今人类普遍的新追求和新理念,因而天然药品倍受青睐。根类药物为天然药品的主要原料之一,作用多样,应用广泛,为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今笔者试图探微索隐,发遑古义,融汇新知,就第六版《中药学》教材所载根类药物的性能特点作一分析,冀以广其用。……
作者:李淑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益气温阳护卫汤是著名中医专家洪广祥教授用于哮喘防治的有效方剂。本实验观察了该汤剂对哮喘豚鼠气道反应性作用,以探讨其防治哮喘的疗效机制。……
作者:薛汉荣;洪广样;付向春;郭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以其独特的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众多中外患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因中药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中毒及不良反应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中药毒性及毒药的研究,对于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提高中药的信誉,促进我国传统医药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孙立靖;冯陆冰;唐世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自1996~1998年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法治疗急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118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浅介于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8例,男69例,女49例;年龄8~55岁;疗程5天~3个月。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者2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者80例,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者16例。均有身、目、……
作者:刘道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杨君柳医师曾任中医院院长,是我县一位具有较高名望的老中医。在医坛耕耘近40载,经验颇丰,临床运用清热攻下法治疗急诊危重病人收到了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杨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导师洪广祥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对慢性咳喘病的深入研究,认为气阳虚弱、痰瘀伏肺为支气管哮喘病理基础,痰、瘀为阴邪,非温不化,气阳虚弱更当温补,所以临证择药总宜偏温,并逐渐形成了“治肺不远温”理论。本研究即以此理论为指导,选用小青龙汤作为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具体观察方药。……
作者:兰智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清开灵注射液系中药新剂型,笔者应用于药源性急性肌张力障碍3例,一例因服奋乃静100 mL后,出现舌体颤动不止,不易回复口中,咂嘴,口角流涎;一例因误服胃复安片10片,日3次后出现舌体强直偏左歪斜,语言不清,口角流涎。此2例皆为成人,每日给予5%GS 250 mL+清开灵注射液30 mL静滴二三天而愈。另一例3个月小孩因呕吐注射胃复安针10 mg和口服胃复安片5 mg后患儿出现两眼向上凝……
作者:李林;傅肖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运用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本病,已能使本病在短期内得到愈合,但易于复发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1991年Tarnawski等率先提出溃疡愈合质量(QUH)的概念,指出溃疡的愈合不仅需要粘膜缺失的修复,更需要粘膜下组织结构的修复、重建和功能的恢复,完全……
作者:龚向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肝郁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临床上应用疏肝法治疗部分冠心病亦取得显著疗效,本文试结合脏腑相关理论,从肝郁与冠心病的内在联系及证治规律方面试作探讨。……
作者:刘淑娟;夏棣其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