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恒才
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清除HP感染在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方案被视为治疗HP的“金标准”疗法而广泛使用,但在临床上常有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为避免过敏反应,则不能使用阿莫西林,部分患者尚有对甲硝唑的耐药菌株出现及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我们以铋剂加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既避免了上述缺陷,又有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姚奇蔚教授、主任医师,从医六十余年,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颇有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亲聆教导,获益颇丰,现将本人学习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喻玲;徐立平;罗晓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人在外院进修期间应用生脉注射液(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治疗一些心内科疾病,通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甘某某,男,82岁,干部,因心悸、气短、头晕3天入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阵发性心动过缓、偶发房早、频发窦性停搏(一般在2.5~2.6……
作者:胡志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膏粱佳肴越来越多,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煎炒,嗜酒吸烟,皆能助湿增热,有碍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湿热中阻而酿成各种病证。余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每获良效。兹举验案如下:……
作者:谢慧明;刘丰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许寿仁(1904~1970年),字昌。安徽省歙县人。少年时在故里随师学医,后迁居南昌。1928年南昌中医师考核获甲等第一名,不久医名渐著。精于医药之术,治病不拘学派,施药不泥古方,应手辄效。1947年集资创办江西中医学校,任校长,重视中医教育和人才培养,制订“勤读精研、仁慈济众”的……
作者:鲍蔚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 50例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小30岁,大72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长20天,短7天。 2 治疗方法 在压痛明显部可用强的松龙(2 mL)50 mg加利多卡因5 mL局部封闭,一周1次,共2~3次,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作者:胡怀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牵引、中药熏蒸、针刺、功能锻炼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风海;陈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股骨干骨折为骨伤科常见病,笔者采用闭合穿针改良法治疗13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31例中,男86例,女45例;年龄大者72岁,小者6岁;左侧47例,右侧84例;股骨上1/3骨折24例,中1/3骨折88例,下1/3骨折19例;横型骨折88例,斜型骨折43例,全部为新鲜闭合性骨折。……
作者:苏川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以其独特的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众多中外患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因中药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中毒及不良反应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中药毒性及毒药的研究,对于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提高中药的信誉,促进我国传统医药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孙立靖;冯陆冰;唐世禄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自拟二石汤治疗胃火牙痛168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72例,女性96例;年龄小者6岁,大者67岁;其中龋齿105例,冠周炎36例,急性根尖周炎24例,急性牙髓炎3例。……
作者:董秀丽;杨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自1997年8月~1998年12月,共收治了9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中药化岩汤(自拟)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隋道敬;孙法丽;李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假性球麻痹,亦称假性延髓麻痹,常见于反复发作的脑中风患者,在临床上以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为主要特征,笔者自1999年至今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方法治疗60例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俊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自1996~1998年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法治疗急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118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浅介于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8例,男69例,女49例;年龄8~55岁;疗程5天~3个月。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者2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者80例,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者16例。均有身、目、……
作者:刘道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阴吹一症,早载于《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是妇科疾病中罕见之症,笔者从医20余年,仅遇1例,鉴其病例稀少,故将此例治愈体会记录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余秋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传统认为小儿遗尿多属肾虚或气虚发病,但证之临床却多见外感实热的少阳病证。传统认识未深入遗尿的实质,也未注意到少阳病的某些发病特点。现就少阳遗尿的形成机制探讨于下。……
作者:吴怀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导师洪广祥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对慢性咳喘病的深入研究,认为气阳虚弱、痰瘀伏肺为支气管哮喘病理基础,痰、瘀为阴邪,非温不化,气阳虚弱更当温补,所以临证择药总宜偏温,并逐渐形成了“治肺不远温”理论。本研究即以此理论为指导,选用小青龙汤作为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具体观察方药。……
作者:兰智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肝郁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临床上应用疏肝法治疗部分冠心病亦取得显著疗效,本文试结合脏腑相关理论,从肝郁与冠心病的内在联系及证治规律方面试作探讨。……
作者:刘淑娟;夏棣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运用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本病,已能使本病在短期内得到愈合,但易于复发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1991年Tarnawski等率先提出溃疡愈合质量(QUH)的概念,指出溃疡的愈合不仅需要粘膜缺失的修复,更需要粘膜下组织结构的修复、重建和功能的恢复,完全……
作者:龚向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消疽汤方组成:当归尾15 g,赤白芍各15 g,金银花15 g,紫地丁15 g,蒲公英15 g,净连翘15 g,潞党参20 g,生黄芪20 g,香白芷15 g,皂角刺10 g,炮山甲10 g,川牛膝15 g,天花粉20 g,生地黄20 g,广陈皮10 g,生甘草10 g。将上药煎服,每日1剂。药后将药渣再煎一次,约半脸盆药液,待稍温后,将注……
作者:沈浩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睡行症系指儿童在睡眠中起床行走,也称夜游症,以前俗称梦游,但现代研究发现夜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非眼快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入睡后的前2~3个小时内。睡行症的患儿可兼有夜惊或遗尿,男孩多见,可有家族性倾向。笔者近十年来以治疗婴儿夜啼的自拟验方夜啼饮治疗儿童睡行症数十例,取得满意效果,今仅将有完整资料的28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周炜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