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1.基本要求 来稿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名词术语规范,标点符号正确。凡涉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的文稿,均应由单位签章以证明内容属实;临床研究类论文需提供伦理学审查相关文件。
2.题目 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一般不超过20个字。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字符、代号、简称、俗称以及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3.署名 每位作者姓名后要有工作单位及所在地邮政编码。文末请附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历,学位,职称,专业学会任职,从事专业或研究方向,同时在稿件上注明电子信箱和电话等联系方式。 论文署名由全体作者在投稿前共同商定,投稿后原则上不得变更。确需变更时须提交该论文产出单位以及全部作者同意署名变更的书面文件。
4.摘要 来稿应附中英文摘要,以200~500字为宜,其中理论稿或综述类稿件为指示性摘要,临床及实验研究类稿件为结构式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项表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
5.关键词 来稿请给出5~8个中英文关键词,力求准确、规范。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6.图表 应具有自明性,忌与文字表述重复。对图表要精心设计和绘制,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片要清晰,对比度好;表格请用三线表。图片和表格均应有图题、表题和必要的图注、表注。
7.计量单位 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所有生化指标尽量按国际单位制,如中药处方中的用量单位全部用“g”表示(引用古代文献时例外)。
8. 数字和统计符号 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数字实行三位分节法。统计符号根据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定:
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斜体小写s表示;
②标准差用英文斜体小s表示;
③T检验用英文斜体小写t;
④ 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
⑤卡方检验用希腊文斜体小写χ2;
⑥相关系数用英文斜体小写r;
⑦自由度用希腊文斜体小写γ;
⑧样本数用英文斜体小写n;
⑨概率用英文斜体大写P。
9.参考文献 以与文稿内容密切相关的较近期著述为主。文内于引用处按顺序以右上角码注明,文后对应列出其出处,格式如下:
1)期刊:[序号]全部责任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
如:[1]赵时鹏,李玲孺,陈禹,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探讨[J].中医学报,2018,33(10):1949-1951.
2)书籍:[序号]责任者.书名·卷[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迄页.
如:[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0-86.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观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中医证候积分、血气分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14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n=71)与观察组(n=71).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豁痰祛瘀方.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PaCO2、PaO2)、临床证候积分、TNF-α、D-二聚体的水平,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37%(67/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9%(5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9.36±1.55)分,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5.64±1.4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PaCO2、PaO2分别为(33.52±1.26)mm Hg(1 mm Hg =0.133 kPa)、(75.63±1.67) mm Hg,观察组PaCO2、PaO2分别为(37.21±1.33)mm Hg、(80.24±1.87)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TNF-α、D-二聚体分别为(4.35±1.42)μg·L-1、(486.52±121.42)μg·L-1,观察组分别为(2.52±0.87) μg·L-1、(425.63±102.35) μg·L-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血气分析指标,降低TNF-α、D-二-聚体的水平.
作者:林浩;杨润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王好古基于其师张元素的“肾命”辨证论治体系,着重阐发了肾阳虚有寒的证治,形成了“寒邪犯本”的系统理法,包括:中寒及下,当脾肾双温;阴阳离决,急温肾散寒.王好古创制了许多温阳散寒类方药,既可用于治疗肾伤寒,也可用于治疗下焦有沉寒的内伤杂病,如常见的慢性肾病、女子痛经、经闭、不孕等属下焦阳虚寒积的杂病.王好古的思想也促使易水学派的研究重点由中焦转向下焦,启发了明清温补学派对“肾命”的探讨.
作者:郭彦麟;陈东梅;王泷;孙钰;任北大;张保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38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毛刺法针刺痉挛剧烈的部位并配合辨证取穴(眼周痉挛者主要取攒竹、阳白、童子髎、鱼腰、太阳;口角周围肌群痉挛者主要取地仓、颊车、承浆.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加用辨证取穴,实证加风池、翳风、太冲三穴;虚证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三穴),采用1寸毫针,针刺深度为0.8~1.0寸,不施手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2d为1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对照组行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4.2%,治疗组有效率为94.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毛刺针法方法治疗面肌痉挛具有显著疗效,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贾翠霞;丁庆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强肝解毒汤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选取慢性乙肝病例治疗组给强肝解毒汤联合干扰素α-1b,对照组给甘利欣胶囊联合干扰素α-1b,观察TBIL、ALT的复常律及HBsAg、HBeAg、HBV-DNA的阴转情况及其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这些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无太大的不良反应.结论:强肝解毒汤联合干扰素α-1b对恢复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抗肝纤维化有较好作用.
作者:马国俊;侯红革;梁彦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肺系病指肺脏本病及相关疾病,相关疾病包括感受外邪类、水液运化异常类以及鼻咽类疾病等.肺系病的辨证,重在虚实、寒热、表里、脏腑的肺病辨证八纲,以虚实为总纲,统领寒热、表里、脏腑.提出了25种证候,包括实证类15种(表证4种、表里同病2种、里证9种)和虚证10种.为突出危重急候而特设危重证类,危重证候也寓于虚实之列.强调只有正确把握证候的复杂性、异病同证的证候共性及个性,方能实现同治或类治,以更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作者:李建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益气养阴豁痰化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合中药益气养阴豁痰化瘀,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服克拉霉素分散片及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组口服清胃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组胃黏膜疗效评定的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80%(P <0.05);胃黏膜组织学疗效评定的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的75%(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72.5%(P <0.05);治疗后治疗组脾胃湿热证积分为(5.28±1.97)分,低于对照组的(8.95±3.26)分(P <0.05),治疗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和上腹部疼痛等主要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率分别为96.77%、100.00%、97.14%,对照组分别为78.13%、83.33%、82.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 Hp 清除率为57.14%,对照组为60.00%,两组 Hp 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复发率为30.43%,低于对照组的56.26%(P <0.05)。结论: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好,并能杀灭 Hp,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少。
作者:章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实脾饮[方药组成:干姜、制附子各9 g,白术15 g,厚朴、草果各12 g,木香、木瓜、大腹皮各10 g,益母草、怀牛膝、车前子(包煎)、茯苓各3 0 g,炙甘草6g]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两组有效率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用具有温养脾肾,行气导水之功的实脾饮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水疗效显著.
作者:韩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管理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方法.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疗效同对照组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费用、西药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医护满意度,路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费、患者满意度,路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提高中医药治疗比例、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王丰;杜连胜;张秋实;甄朋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方苍耳子散热熨经络和腧穴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风寒束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氧疗、化痰、解痉、控制呼吸道感染等措施治疗.具体采用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每次1~2喷,每天3~4次.重度患者可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苍耳子散(海南苍耳子100 g,细辛20 g,射干30 g,紫苏子50 g,海盐50 g)热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以及大椎、肺俞、脾俞、肾俞、膻中、天突等腧穴.每次30 rmin,每天1次.每包药可重复使用2~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0 d.观察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周内变异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one second,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1%),哮喘的控制状态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进行哮喘症状评分和风寒束肺证评分.结果: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 1%和PEF均高于对照组,昼夜PEF变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哮喘症状和风寒束肺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复方苍耳子散热熨辅助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风寒束肺证)患者,可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控制哮喘发作.
作者:钟国金;郭亚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医学报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尊敬的中医学报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请问一下,中医学报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中医学报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急急,中医学报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医学报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