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皮下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对其证候积分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以中药联合皮下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单予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有效率84.6%;对照组有效率74.9%.组间对比表明治疗组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FINS、ISI、HOMA-IR、HOMA-βcell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皮下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珊;吴学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运用下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中药口服加中药直肠滴入为主;对照组常规输液,加入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甘草酸二胺.结果:治疗组30例,痊愈16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0%;对照组30例,痊愈10例,显效8例,好转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0%.结论:中药下法(口服加直肠滴入)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确切.
作者:牛学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诺迪康胶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诺迪康治疗组和归脾丸对照组,分别口服上述两种药物,28 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的数值、CD4+/CD8+的比值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数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IgA及CD4+/CD8+的比值均降低;CD3+、CD8+、IgG、IgM的数值升高,且治疗组在升高CD3+、CD8+及IgG、IgM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诺迪康胶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心脾两虚证具有较好临床效果,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金杰;古春青;陈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桃红四物汤,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68.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与常规治疗合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显著疗效.
作者:董兆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胃止痛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96例,口服和胃止痛丸,对照组40例口服阿莫西林片,甲硝唑等.结果:治疗组96例中,治愈55例,有效3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5.9%;对照组40例中,治愈21例,有效9例,无效1例,加重1例,有效率为75.0%.结论:和胃止痛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时德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脂肝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口服脂肝汤,对照组60例口服易善复胶囊,观察肝功能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120例,有效率90.0%,对照组60例,有效率35.0%.结论:脂肝汤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明显,适宜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裴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治疗组65例以左氧氟沙星胶囊加行气活血化瘀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0例用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向辉;屈森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安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用安脑汤和长春西汀片治疗,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78.2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安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较好.
作者:孙玉清;蹇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味参附颗粒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食道电生理研究结果.方法:治疗组口服加味参附颗粒,对照组口服心宝丸,30 d为1疗程.然后分别从治疗组抽出10例,对照组抽出8例,测定服药前后各项电生理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SNRT、CSNRT、SACT及文化点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动态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心宝丸对照组.
作者:卞继芳;丁达;王清海;吕娜;佘奕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化痰降浊法对糖调节受损(IGR)发病机制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40例运用自拟化痰降浊汤治疗60 d,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素(INS)的变化,并与单纯控制血糖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均有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较治疗前改善(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浊内阻是IGR的重要发病机制,是IGR、糖尿病(DM)多种变证的核心所在,化痰降浊法是治疗IGR的有效方法,应贯彻始终.
作者:潘其胜;郭云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养血脱敏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均采取病因治疗、控制感染、中断与过敏原的接触、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组织胺制剂、改善血管脆性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养血脱敏汤,日1剂,早晚2次,水煎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血脱敏汤对过敏性紫癜具有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启林;可新玲;张国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治疗痰瘀闭阻型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风恢复期患者80例,服用自拟益气通脉汤,并随症加减,配合针刺及功能锻炼.结果:80例中,治愈12例,显效29例,有效34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3.75%.结论:痰瘀闭阻型中风后遗症以气虚为本,痰瘀闭阻脉络为标,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为主,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史风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恶性肿瘤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千金苇茎汤,每日1剂,15 d为1疗程,3个疗程为1个观察期.对照组服用西药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36例中,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66.7%.西药组有效率43.8%.结论:千金苇茎汤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
作者:孙宏新;苗灵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病概况、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87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泌尿内科住院的59例药物性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中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急性肾小管坏死28例;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31例.药物所致的28例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经治痊愈者23例,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者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2.14%.对药物所致的31例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其中已经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者24例)经治好转者19例,治疗无效转为替代治疗者9例,死亡3例.有效率为61.29%.结论:本研究显示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综合征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配合西医的血液净化等对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较之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50%~70%的治愈率要高.而药物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中的镇痛剂肾病停用镇痛药后,应用冬虫夏草制剂、及益气养血、补肾固涩、酸甘化阴、化瘀降浊等中草药治疗后,其肾功能恶化的趋势多能趋缓,部分患者的肾功能检验指标还能得到改善;而马兜铃肾病停用相关药物后,患者的肾功能则大都继续衰退,应用上述治疗方案多无明显疗效,可在2~3年内进展至肾功能衰竭.
作者:吕昆;吕宏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小儿疫毒痢的疗效.方法:主要针对不同症状,采用不同手法,如抽风、昏迷、采用强刺激人中穴、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百合、神阙穴施以艾条温灸.结果:大幅度提插捻转法直至抽搐停止.结论:针灸治疗小儿疫毒痢临床实践效果较好.
作者:崔丽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根阻滞为主配合牵引、电针、TDP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2%利多卡因针3 ml,曲安奈德注射液30 mg,维生素B12 0.5 mg,灭菌注射用水5 ml,混合行椎旁神经根阻滞,7 d 1次;配合牵引、电针、TDP照射,每天1次,7 d为1疗程.结果:108例患者中,治愈85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有效率97.2%.结论:椎旁神经根阻滞为主,配合牵引、电针、TDP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肯定.
作者:刘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早期电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除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外,全部运用电针治疗,选穴:水沟、印堂、百会、廉泉、涌泉、内关、曲池等.依穴位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法,每日1次,30 d为1疗程.结果:36例中,经治疗3个疗程后,有效率为97.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重型颅脑损伤确可减轻致残率.
作者:王莉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封闭疗法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跗骨窦综合征采用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配α-糜蛋白酶联合运用,封闭治疗.结果:59例中,治愈48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95.5%.结论:该法对跗骨窦综合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远期疗效明显.
作者:庞俊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治疗湿热型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健脾利湿加消食导滞之品,对照组选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时照组比较,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黄芩黄连汤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尚须与调理体质相结合,与脏腑辨证相一致,方可使脾胃升降,运纳,燥湿相和,则病自愈.
作者:苗凌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通乳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78例患者口服通乳散结汤,20 d为1疗程.结果:78例中,治愈21例,显效32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有效率92.3%.结论:通乳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显著.
作者:白莉;王香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老年性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养血柔肝祛风法治疗.结果:38例中,治愈35例,无效3例.结论:养血柔肝祛风法治疗该病疗效确切.
作者:张接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中药加穴位贴敷法,对照组口服西药沙丁胺醇及外用气雾剂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临床控制1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6.43%.结论:说明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该病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张太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对中药结合碘伏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口服清热解毒中药,外涂0.5%碘伏.结果表明,中药结合碘伏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程短,疗效高,而且适用于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牛文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宣肺泄热类中药配合燥湿化痰类中药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橘红、姜半夏等)治疗支气管肺炎60例.结果:临床治愈40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7%.结论:本方法治疗支气管肺炎有宣肺泄热及燥湿化痰的功效.
作者:王聪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口服逍遥散结汤按疗程统计.结果:182例中,治愈132例,好转4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9.0%.结论:该方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樊书娟;刘武洲;刘丰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桂枝茯芩丸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方法:11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以青霉素等抗生素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给予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结果:治疗组64例,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55例,有效率为6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庞相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叶下珠的种植方法、栽培条件、生长规律,探讨叶下珠规模化人工栽培的可行性,为总结叶下珠的GAP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法,将野生植株与人工种子种植和人工幼苗移栽的方法相比较,研究在不同种植方法和种植条件下叶下珠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从而筛选出佳种植技术.结果: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叶下珠的各项指标均优于野生;采用种子繁育与人工移栽相结合的栽培方法明显优于单纯种子种植;叶下珠喜欢生长在土壤肥沃、潮湿的生长环境中.结论:广东省云浮地区适合叶下珠的人工种植;方法是:采用种子繁育幼苗,人工幼苗移栽的方法种植;水肥条件是:播种前多施底肥,移栽后施苗肥,干旱时适当浇水,保持土壤墒分.
作者:张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设立蛇芪清毒颗粒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将蛇芪清毒颗粒处方药材分别粉碎、用水提及乙醇双提法提取液浓缩、离心、喷雾、制粒.质量控制用薄层色谱法测黄芪甲苷和大黄素.结果:制成黄棕色颗粒测黄芪甲苷和大黄素符合要求.结论:蛇芪清毒颗粒工艺优化、质量稳定.
作者:吴宗耀;牛李义;马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对昆布多糖进行硫酸酯化,并对产物的纯度与结构进行分析,为研究其生物活性奠定物质基础.方法:利用氯磺酸-吡啶法对昆布多糖进行硫酸酯化,并使用HPLC-ELSD法测定反应产物的纯度与分子量;采用硫酸钡比浊法测定昆布多糖硫酸酯中SO2-4的含量,并利用波谱法研究其结构.结果:昆布多糖硫酸酯的纯度为96%,其分子量为16315,SO2-4含量为41.30%;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均显示硫酸酯化多糖的光谱特征,13C-NMR谱显示多糖的2位羟基为SO2-4的主要取代位置.结论:利用氯磺酸-吡啶法对昆布多糖进行硫酸酯化,该方法所得产物的纯度和酯化率高.
作者:邹明畅;何立巍;蔡宝昌;谢卫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定量针刺对不同强度的运动训练对大鼠心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SD大鼠进行56 d不同强度的跑台运动训练,利用定量针刺法研究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大鼠在不同功能状态下心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针刺治疗能调节跑台训练大鼠心肌ANP和ET-1的含量.结论:不同强度跑台训练能影响大鼠心肌内分泌功能,仿真针刺能有效改善不同强度的运动训练诱导的心肌ANP和ET-1含量变化,调节大鼠心脏内分泌功能.
作者:具紫勇;杨华元;何金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从实验指标上观察肝失疏泄对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借鉴已有造模方法(乔式造模法),选择反映小肠吸收消化功能的三项指标:小肠肌电,小肠吸收细胞的酶化学及吸收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正常组大鼠空肠头段电频率、幅值、运动指数大于肝气逆组同项指标,同时肝气逆组又大于肝气郁组;肝气郁和肝气逆组与正常组比较,五种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地显著减弱;电镜下肝气逆组小肠吸收细胞部分线粒体肿胀,基质减少,空化,嵴萎缩,变短变少.肝气郁组细胞器破坏更为严重.结论:肝主疏泄对脾主运化具有促进作用,当肝失疏泄时即可致脾失健运.而且由于肝失疏泄的类型不同,对脾运化功能的影响也各有差异.
作者:沈东舜;张沁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养阴清热祛湿方(H)及其拆方(Y,R,Q,YR,YQ,RQ)对肺腺癌细胞A 549增殖抑制和PDGFRα-PLC-γ1-PKCα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研究肺腺癌发病和PDGFRα-PLC-γ1-PKCα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人肺腺癌A 549细胞为实验对象,筛选出有效的药物,用正交试验优选出疗效好的方剂,设对照组和养阴清热祛湿全方及其六个拆方处理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A 549细胞PDGFRα-PLC-γ1-PKCα信号转导通路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养阴清热祛湿全方及其拆方均能抑制A 549细胞的生长,全方作用强,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对细胞生长抑制呈现剂量-效应依赖关系.②人肺腺癌A 549细胞可检测到PDGFRα、PLC-γ1、PKCα蛋白分子的过度表达.③当用IC50药物剂量处理细胞时,养阴清热祛湿全方及其拆方均能抑制PDGFRα-PLC-γ1-PKCα信号通路各蛋白表达水平,其作用强弱依次为:H>RQ>YR>YQ>R>Q>Y.结论:①养阴清热祛湿全方及其拆方均能明显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 549的生长,全方组效果好,表明养阴、清热、祛湿三法联用具有协同作用.②肺腺癌发病和PDGFRα-PLC-γ1-PKCα转导通路信号增强密切相关.③养阴清热祛湿全方及其拆方均能下调A 549细胞PDGFRα-PLC-γ1-PKCα信号通路各蛋白表达水平,表明养阴、清热、祛湿及三法联用正是通过抑制PDGFRα-PLC-γ1-PKCα信号转导途径而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④肺腺癌治疗中应以养阴清热祛湿为治疗大法,扶正祛邪,虚实同治.
作者:乔小燕;张爱萍;刘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部心理学名著.从祝由到<祝由科>再到<黄帝内经>,从巫到巫卜祝工史的演化再到诸子百家的形成与争鸣,从巫术到仪式、叙事、医技、体疗、占卜等疗法的变化再到文学、艺术、医学、神秘学、武术等心理相关疗法的完善,无不是来自黄帝时代的巫师及相关的知识系统.一切文化的源头都是巫术,中国传统文化如此,中国的本土心理学也如此.黄帝内经心灵学,正是在这样一个心理文化的沃土中诞生的奇葩.
作者:许振国;刘向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对中、西药治疗艾滋病的历史回顾,分析两者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中西药并重治疗艾滋病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急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朱建光;蒋士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由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构的差别,使中医理论实验课开出率较低,影响其教学效果.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现代科学技术用于实验课教学中,解决中医理论课难以开设实验课问题,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不失为提高中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一种尝试.
作者:申义彩;王海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从素质教育出发,通过剖析传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开展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开展SPSS统计软件辅助教学、理论课结合实习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改革考试内容等5个方面,探讨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
作者:闫国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从教材内容、备课资料、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方面,总结出<腧穴学>的教学体会,增强学生理解记忆功能.
作者:张淑君;王民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指肿瘤细胞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是临床上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我国肺癌发病率总体上仍在上升,特别是中国女性的肺癌死亡率与吸烟率不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腺癌的比例高;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多运用综合治疗,包括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及支持治疗等.随着中医药对肺癌认识的深入,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得到提高,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承认.本文论述包含以下内容:①病因病机;②辨证论治;③靶向治疗;④结语及展望.
作者:任连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对中药砂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挥发性成分以及砂仁的质量标准的概况进行综合分析,为科学全面制定砂仁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充分的依据.
作者:陈红;程再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糖调节受损是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是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干预能明显改善其转归,也符合祖国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本文对其病名、病因病机、证型、干预等方面加以综述,以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朱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力的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典型表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国外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多依赖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疗效不十分肯定且副作用明显.而在我国,由于中医药的广泛参与,采用中药内服,中药敷贴、熏洗、离子导入,针灸推拿等综合方法使得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综述以近十年中医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为蓝本回顾了本病治疗的历史沿革,着重列举了各种治疗方法,并探讨了其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建纲;张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综合评估了狼疮性肾炎的诊断,中医对本病的认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诊治现状,多把西医的分期与中医的辨证分型结合起来,已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起航;向彩春;赵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从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方面对铅中毒进行文献分析,对铅中毒机理、实验研究、以及预防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客观地评述了中医药治疗铅中毒的优势.
作者:任平;韦大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学史研究的内容有结构层次的不同,而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相对应的研究对象和适用范围,如口述史学方法,乾嘉考据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医学史进行研究.
作者:徐江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山东省名老中医王法德主任对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对不寐的治疗亦颇有研究,临床分虚、实两型,并据多年临床经验自组清心安神汤、补心安神汤,临床灵活加减运用,并配合适当的精神治法、生活调摄、饮食预防等,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洪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三阴病为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之病.邪气中至三阴阶段,机体正气损伤明显,需借助药力驱邪外出.高体三教授从三阴论治各种疑难杂病,重视肝、脾、肾三脏关系,三脏同调,效果显著.
作者:郑书娟;高天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证候及变证的特征.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编制肺炎中医证候特征专家咨询问卷,向全国30位专家发送.回收的资料使用Epidata3.0版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AS 6.12统计软件进行均数和变异系数的统计描述和X2检验.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7份.专家积极系数为90%,权威系数为0.7758,协调系数为0.356(X2=455.65,P=0.001).肺炎常见证候有外寒内热证、风热袭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壅肺证、肺脾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变证有热入心包证和邪陷正脱证,并对其主次症特征作了分析.结论:肺炎常见证候有6种,变证有2种.肺炎证候及其特征可作为制定肺炎诊疗标准的参考.
作者:王至婉;李建生;余学庆;李素云;王明航;王海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从中西文化的碰撞入手,分析了目前中医临床事业的困惑,讨论了影响中医临床事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并初步探讨了中医临床事业的出路.
作者:胡丹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