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疏肝宁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宁胃汤治疗,方药组成:白芍20 g,生黄芪20 g,蒲公英20 g,枳壳15 g,党参15 g,半夏15 g,当归15 g,茯苓15 g,延胡索10 g,甘草6 g,三七粉3 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理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病理疗效有效率为75.9%,观察组的病理疗效有效率为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72.4%,观察组有效率为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反酸嗳气、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及食欲不振的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腹胀胃痛:对照组出现3例,观察组出现2例.头晕恶心:对照组出现4例,观察组出现1例.脏器功能损伤并发症:对照组出现1例,观察组未出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OX-2和Gas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COX-2和Ga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宁胃汤联合奥美拉唑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病理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魏晏;魏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 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BAF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膜性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间断冲击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疗程为12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凝血纤溶系统改善情况及血清PLA2R、BAF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Ⅰ(endothe-lin-Ⅰ,ET-Ⅰ)、Ⅰ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type Ⅰ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h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LA2R、BAF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能有效改善膜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降低血清PLA2R、BAFF水平,可提高膜性肾病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郭术莲;蒋松;刘学永;李静华;晋中恒;陈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利咽汤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利咽汤(甘草6 g,柴胡、桔梗各9 g,白术、党参、山药、玄参各15 g,白芍、茯苓、陈皮、郁金、生地黄各12 g)治疗,对照组采用金嗓利咽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体征积分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胃蛋白酶浓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后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仰卧咳嗽、吞咽困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声嘶、咽喉黏液增多、清喉、喉中有黏滞、烧心及反酸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后内芽肿、弥漫性喉水肿、喉室消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带水肿、息肉样变、喉黏液蓄积、声门下水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后观察组倦怠懒言、腹胀便溏、嗳气反酸、胸肋胀痛、舌质舌苔、脉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蛋白酶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利咽汤紧扣反流性咽喉炎肝郁脾虚病机,在症状、体征以及胃蛋白酶水平的改善方面均优于金嗓利咽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脏彩超、心电图和血清酶谱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患者106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2 g,党参9 g,生地黄20 g,阿胶6 g,桂枝9 g,麦冬6 g,麻子仁6 g,生姜9 g,大枣20 g,丹参6 g,当归6 g.)治疗,水煎,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脏彩超、心电图和血清酶谱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8.67%高于对照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心电图、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彩超、心电图、血清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心肌缺血患者疗效显著,患者心电图、心脏彩超以及心肌酶和血清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作者:范国颖;徐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gype,ACST)导致的肝功能损害,术后将持续较长时间才得以恢复,机体恢复较慢,容易产生并发症,所以ACST术后肝功能恢复是关键.从中医角度分析ACST属“黄疸”“胆胀”,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其病机是肝胆湿热,郁久化毒入血,耗伤阴液,肝胆疏泻失职,发为“黄疸”.目前ACST患者术后恢复治疗的中医治法各异,尚无统一指导原则.治则治法总体上包括:疏肝利胆、行气活血、健脾益气、脏腑同治、扶正驱邪、清热解毒、通里泻热排脓、凉血养阴、利湿退黄等.处方常用中药大致包括:茵陈、龙胆草、郁金、山栀、黄芩、金钱草、陈皮、柴胡、大黄、赤芍、人参、丹参、北沙参、麦冬、五味子、附子、干姜、黄连、金银花、栀子、芒硝、山药、白术、茯苓、甘草、当归、枳壳、鸡内金、白扁豆、虎杖、生地黄、生石膏、青皮、陈皮、半夏、枳实、白芍、香附、木香、败酱草、白头翁、玄参、蒲公英、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红花等.
作者:张朝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民族医药与中医药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上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其各自理论及对围绝经期的病因病机相似,都是从气血方面以及相关脏器的生理功能方面入手.在治疗上因人、因地、因时而异,辨证施治,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平衡而治病的目的.但在具体治疗方法与药物上,因为地理人文环境的不同,以及当地特色药材的不同,各民族医学又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如壮医“毒虚致百病”,治疗当以补虚祛毒为法;蒙医将治病的方法高度概括为“食、行、药、械”,因病、因人、因时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型和采用不同的服药法.维吾尔医在治疗原则上以欧姆日台比耶(生命七要素)为基础,提倡精神疗法、饮食疗法、排泄、止泄、运动疗法、休息疗法、调整睡与醒、动与静疗法、新鲜羊皮被盖法等传统特色疗法.回医以其“四性体质学说”,针对宁夏地区人民的特殊体质,善用“香药”发挥其芳香化湿的药效.“药乃局限于人”,是朝医所独有的药性观,朝医注重人体对药物的选择性.藏医学中的“人体内环境动态论”,要求以动态思维去辨病治疗,因其特殊地理环境,其药物品种、药效及炮制、服用方法也有独特之处.
作者:方刚;王茜娜;黄雪琼;杨美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体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其配方组成:乌梅、炒白术、炒白芍、地瑜各15g,干姜、黄连、党参、桂枝各10 g,附子、当归各5 g,三七(粉)3 g,每日1剂,7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1个疗程(28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有效率为7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IL-4水平、IL-10水平升高,IL-8及TNF-α水平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IL-4、IL-8、IL-10、TNF-α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双歧杆菌、乳酸菌升高,大肠杆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加减能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改善了血清中炎性因子的水平,改善肠道菌群中各细菌的水平,提高有益菌的水平.
作者:魏文先;翟玉云;邹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O2激光鼓膜手术联合加味清震汤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难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CO2激光鼓膜手术联合加味清震汤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单纯CO2激光鼓膜手术.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听阈、耳峰压值及静态声顺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听力下降、耳胀、耳鸣、耳痛证候积分及总分显著改善,听阈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耳峰压值、静态声顺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CO2激光鼓膜手术联合加味清震汤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
作者:付艳乔;李国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三调”(调营卫、调气血、调三焦)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普拉克索片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口服普拉克索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白芍30 g,桂枝10 g,党参15 g,当归20 g,丹参30 g,红花15 g,伸筋草30 g,鸡血藤30 g,柴胡12 g,黄芩15 g,合欢皮30 g,炒酸枣仁20 g,炙甘草10 g.)及针刺治疗,针刺腧穴:膻中、中脘、气海、外关、足三里、血海.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生活质量评价、睡眠质量评价、焦虑和抑郁情况评价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25例中,治愈1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0%;对照组25例中,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能显著降低患者国际不安腿综合征量表(international lrestless legs team rating scale,IRLS)评分,提高不宁腿综合征生活质量问卷(RLS-Quality of Life,RLSQo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能显著降低入睡后清醒时间、微觉醒指数、睡眠分期转换次数、醒转次数,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BAI评分和BDI评分均能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三调”(调营卫、调气血、调三焦)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普拉克索片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整体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睡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调整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作者:张志军;王宝亮;赵铎;王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宫腔粘连患者血清MMP-9和瘦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医组,每组20例,同时选取健康妇女20例为对照组.西药组采用芬吗通治疗,中西医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MMP-9、瘦素的变化.结果:宫腔粘连患者血清MMP-9和瘦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经治疗后,西药组、中西医组都能增加血清MMP-9及瘦素水平.与西药组比较,中西医组能明显增加血清瘦素水平,中西医组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西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存在血清MMP-9和瘦素水平的异常,而中药发挥疗效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升高血清瘦素、MMP-9的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朱姝;黄晓兰;张克良;牛金玲;邵黎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芪和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脾胃虚弱型痞满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和胃散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4.0%;胃镜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78.0%,对照组有效率为48.0%;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参芪和胃散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证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宋翠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术后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他汀类和硝酸酯类药物,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则加用降血糖药、降血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合丹参饮(党参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6 g,陈皮6 g,半夏6 g,丹参12 g,檀香12g,砂仁12 g).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气虚积分、血瘀积分及支架内再狭窄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气虚证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瘀证积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支架内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疗效显著.
作者:赵宗磊;杜松;罗萍;沈淑馨;丁守坤;王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医药在抗辐射、调节免疫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单味中药有黄芪、人参、当归、西洋参、雪莲、红景天、五味子、灵芝、沙棘、牛膝、枸杞;中药复方有四物汤、补阳还五汤、生脉注射液、八珍汤等.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芦荟、蚯蚓、鳖甲、沙苑子、乌头、猪苓等中药都具有促进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损伤恢复的作用.虽然,目前研究发现抗辐射的中药种类很多,但大多数研究只是单味中药的某一成分,而这些单一成分也全都是混合物,没有具体的化学机构;而单味中药的其他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有没有协同作用研究较少;同时中医药抗辐射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机制相关研究较少.所以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应尽量找出中药成分中发生抗辐射的具体分子机构,并寻找中医药抗辐射损伤的具体机制,并进一步应用中医辨证组方的原则探讨各个药物的不同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等.
作者:卢志伟;陈凤;周妮娜;张利英;刘永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体检健康女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并进行传代.鉴定并确定培养细胞.比较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健康人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特征,根3据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比较Notch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水平,对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和成脂诱导,在补骨脂作用下根据RT-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健康女性比较,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Notch信号通路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补骨脂后能够逆转干细胞内已降低的Notch信号通路活性,其中Hes1表达水平升高3倍左右.在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过程中补骨脂能够促进成骨分化,同时抑制成脂分化和Notch信号通路活化.结论:Notch信号通路能够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是补骨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新机制.
作者:邢贞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黄芪-丹参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相关关系.方法:首先将黄芪-丹参药对中14个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芒柄花苷、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异鼠李素、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依据PharmMapper数据库构建多成分-蛋白网络;然后采用MAS和KEGG数据库获得靶蛋白的作用通路;后,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黄芪-丹参药对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黄芪-丹参药对中的14个效应成分涉及63个靶点蛋白和69条作用通路.预测结果得到文献印证.网络模型中每个靶点蛋白、每条作用通路出现的平均频次分别为8.31次、7.62次,每个效应成分的平均靶点蛋白数、平均作用通路数分别为4.57、4.93.结论:为深入研究黄芪-丹参药对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李伟霞;刘现磊;唐进法;孟祥乐;李学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药毒性主要由其本身药性和所含物质所决定,其次还与配伍密切相关.为了增强中药安全性,降低毒性,提高疗效,历代医家在用药的过程中,根据中药药性、临床经验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合理配伍,正确炮制(包括蒸煮、砂烫、炒法、醋炙、制霜、煨制等),科学煎煮,剂型选择,规范管理,正确对待偏方、验方等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以确保用药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良姜、胡椒和槟榔有效成分对岗田酸诱导p-tau细胞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确定48 h内岗田酸,高良姜素、胡椒碱和槟榔碱对高分化PC12细胞的作用浓度,随之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良姜素组、胡椒碱组和槟榔碱组,检测细胞中p-tau含量和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在48 h内,岗田酸的造模适应浓度是175 nM,高良姜素、胡椒碱和槟榔碱的LD50分别是150 pM、24 pM和250 pM.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p-tau显著增加(P<0.01),说明岗田酸诱导p-tau细胞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良姜素组、胡椒碱组和槟榔碱组的p-tau显著减少(P<0.01),细胞形态的损伤减少.结论:高良姜素、胡椒碱和槟榔碱对岗田酸诱导p-tau模型细胞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赵贤武;黄丽平;邓敏贞;林明琴;王南卜;马阮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归肾经药物组方对肾纤维化大鼠疗效及肾组织Wnt信号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方法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经验方肾衰Ⅰ号为肾衰Ⅰ号组,以治则相同不归肾经药物组方为不归经组,以治则相同且归肾经的组方为归经组,同时设模型组,假手术组.连续治疗2月后,采血检测肾功能及血色素、取肾组织Masson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Wnt2、GSK-3β、P-GSK-3β、β-catenin、α-SMA、β-actin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肾组织表达.结果:成功造模并治疗2个月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血浆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creatinine,Cr)含量显著增高(P<0.01),Wnt2、P-GSK-3β、β-catenin、α-SMA及TGF-β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 =0.000),GSK-3β活性显著降低(P=0.000),胶原含量显著增高(Masson染色)(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体质量显著增高(P<0.01),BUN、Cr显著降低(P<0.01),Writ2、P-GSK-3β、β-catenin、α-SMA、TGF-β1表达及胶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个治疗组间相比较,归经组Hb、Tp含量及GSK-3β表达较肾衰Ⅰ号组及不归经组显著升高P<0.01),P-GSK-3β表达显著降低(P<0.01);不归经组α-SMA、β-catenin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3个治疗组间体质量、ALB、BUN、Cr含量及Wnt2表达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归经组与肾衰Ⅰ号之间α-SMA、β-catenin表达亦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三组方均能通过Wnt信号通路减轻模型动物肾纤维化程度,且经验方与归肾经处方优于不归肾经方.
作者:马威;郑小利;吴文莉;潘静;管竞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治疗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为姜黄素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只SD大鼠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0只.空白组大鼠注射0.3 mL生理盐水于枕大池,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自体血液于枕大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姜黄素.分别于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7d、术后14 d固定尾巴后前肢的活动、四肢的自发运动、自发活动、攀爬动作、触须反应等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使大鼠进行游泳并学习寻找隐藏在水中平台测试对大鼠学习及记忆能力进行测定;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大鼠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水平;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运用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 9,MMP-9)信使mRNA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前各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第1天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术后7d、术后14 d治疗组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空白组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组,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空白组海马组织TNF-α、NO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组,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空白组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组,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采用姜黄素治疗后能够恢复神经功能,提高学习及记忆能力,抑制神经元的损伤、凋亡.
作者:郭二坤;米中波;梁朝辉;彭立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生津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颌下腺AQP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硫酸羟氯喹组,解毒化瘀生津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免疫诱导法建立SS动物模型,造模的同时即开始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硫酸羟氯喹组予硫酸羟氯喹片60mg· kg-1;解毒化瘀生津方低剂量组10.4 g·kg-1,中剂量组20.8 g·kg-1,高剂量组41.6 g·kg-1,28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颌下腺AQP5水平表达、光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及荧光染色图片的观察.结果:对小鼠颌下腺AQP5免疫学及平均吸光度方面影响,解毒化瘀生津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硫酸羟氯喹组3组疗效相似,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5);病理组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抑制颌下腺破坏方面,中药高剂量组优于其他各组,并且病理组织切片的淋巴细胞浸润的阳性率低(P<0.05);免疫荧光染色图片上可观察到高剂量组的变化优于其他治疗组.结论:解毒化瘀生津方能够明显抑制腺体破坏,上调颌下腺AQP5的表达,增加唾液分泌量,这可能是该药能够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机制之一.
作者:姜兆荣;刘岩岩;王春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养阴镇心丸制剂工艺、急性毒性和药效学的研究,为开发新药奠定基础.方法:对养阴镇心丸处方进行初步的制备工艺研究,并通过半数致死量评价其急性毒性;通过养阴镇心丸对阴虚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的影响、对戊四唑所致阴虚小鼠惊厥的影响、对阴虚小鼠脑内褪黑素含量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药效学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76.348 6 g·kg-1,为人的临床给药剂量(0.5 g·kg-1)的353倍.测试过镇静、催眠、抗惊厥实验的小鼠松果体内褪黑素的相对含量为(95.81±20.103 4) uV,与SD模型组(105.3±22.970 1)u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5,P>0.05).结论:本实验过程对PG内褪黑素的分泌无影响,证实养阴镇心丸治疗失眠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裴莉昕;纪宝玉;崔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缺血大鼠血管生成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组各10只.模型对照组以及针刺组给予Bannister's颈动脉引流法以建立大鼠脑缺血的动物模型.针刺组造模7d后,在大鼠保持清醒的状况下,固定于自制鼠架上,予以百会穴平刺2 mm,捻转1 min增强针感,留针20 min;水沟穴点刺1 mm,捻转1 min增强针感,不留针;每日1次,每周6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其余两组不予以任何干预措施,至实验结束.比较各组大鼠情况、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海马脑细胞凋亡百分率、椎体细胞数、血管内生长因子表达水平、血管密度、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un N-ternuial kinase,p-JNK)以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1/2)蛋白表达比较.结果: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治疗后7d、治疗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分数较低;与治疗后7d比较,治疗后14 d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针刺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较高,锥体细胞存活数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较低,锥体细胞存活数较高(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以及针刺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以及血管密度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VEGF蛋白表达以及血管密度较高(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以及针刺组p-JNK、p-ERK1/2蛋白表达较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针刺组p-JNK蛋白表达较低,p-ERK1/2蛋白表达较高(P<0.05).结论:针刺能够上调脑缺血大鼠VEGF表达水平,下调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提高促进组织脑血管形成,调节p-JNK以及p-ERK1/2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脑损害程度,显著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修复,这可能是针刺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姜杨阳;穆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能力.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IRI模型组、PC 80 mg· kg-1、PC160 mg·kg-1组.首先用不同剂量的PC对大鼠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Langendorff灌流技术制备心肌IRI模型,并观察PC作用后,IRI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high energy phosphates,HE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αlondialdehyde,MDA)的变化.结果:PC 160mg· kg-1组和PC 80 mg·kg-1组左心室心肌组织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及总腺嘌呤核苷酸(total adenine nucleotides,TAN)分别为(0.16±0.06) mg·g.1,(0.51±0.15) mg·g-1,(0.80±0.26)mg ·g-1,(1.47±0.44) mg·g-1和(0.14±0.07) mg·g-1,(0.34±0.11)mg·g-1,(0.74±0.31)mg·g-1,(1.22±0.44) mg·g-1,均高于IRI模型组(P <0.01);PC 160 mg·kg-1组左心室肌组织的ADP高于PC 80 mg· kg-1组(P<0.01).与IRI模型组比较,PC 2个剂量组左心室肌组织的SOD活性分别为(154.3±23.7) nU·mg-1,(134.1±18.8)nU·mg-1,活性升高(P <0.01,P<0.05);MDA含量分别为(3.4±0.6) μmol·g-1,(2.6±0.6) μmol· g-1,含量减少(P <0.01);PC 2个剂量组左心室肌组织的SOD活性、MDA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具有改善IRI心肌能量代谢和抗氧化的作用,能起到保护心肌IRI的作用.
作者:张琳;程亮星;陈文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固冲方对未成年雌性大鼠子宫内膜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用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已烯雌酚组、补肾健脾固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己烯雌酚组给予已烯雌酚0.067 mg·kg-1,补肾健脾固冲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30 g·kg-1、15 g·kg-1、7.5g·kg-1(以生药量计).各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均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测定血清及子宫内膜组织前列腺素E2含量、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己烯雌酚组、补肾健脾固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及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E2表达均较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显著低于己烯雌酚组及补肾健脾固冲高、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肾健脾固冲高、低剂量组与己烯雌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子宫内膜功能层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VEGF蛋白表达程度显著低于己烯雌酚组及补肾健脾固冲高、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固冲方可以降低大鼠血清和组织中的前列腺素E2含量,增加子宫内膜微血管密度,提高VEGF蛋白表达,从而调节子宫内膜微环境.
作者:张雪侠;王晓丽;梁瑞峰;张爱华;王希浩;刘方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养心2号方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和IL-10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cardiac failure,CHF)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力衰竭模型组,将采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法制备成功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卡维地洛组、养心2号方组.给予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等容蒸馏水灌胃,卡维地洛组予卡维地洛片0.5625 mg· (kg·d)-1,灌胃;养心2号方组给予养心2号方中药汤剂灌胃.各组均连续给药4周,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实验大鼠心脏彩超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①药物干预后卡维地洛组、养心2号方组大鼠的心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模型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大于模型组(P<0.05).②药物干预后卡维地洛组、养心2号方组大鼠的血清促炎性因子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卡维地洛组比较,养心2号方组的IL-1β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维地洛组与养心2号方组IL-10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养心2号方能够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大鼠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异常激活,提高抑炎性因子的水平,调节免疫功能,从而延缓心室重塑.
作者:唐利萍;何一婷;张斌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前,现代科技已广泛运用于中药材资源开发、中药炮制、中药制备工艺以及剂型等方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瓶颈问题,比如:如何探究中药的药效基础,如何构建中药疗效的评价方法,如何在中药栽培过程中控制其有效成分等棘手问题.中药药效的特点是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整体调节作用,因此中药药效的评价强调人或者实验动物对药物干预体系的整体作用.而代谢组学是寻找代谢产物的终端性信息、阐明药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靶点或受体,观察药物引起的内源性代谢物以及药物分子本身的动态变化.利用现代的系统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契机与挑战,因此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学林;张帆;刘瑞新;高晓洁;桂新景;康冰亚;张璐;施钧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宫内感染是导致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重要因素,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胶质细胞损伤、炎性反应、血管因素、神经损伤的修复和功能重组障碍、内源性保护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宫内感染所致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主要病机,因此临床多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
作者:宋淑芬;马丙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龚廷贤医学思想的形成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认为“仁”即“王道”,主张“王道”行医,精勤不倦,博施济众;推崇“王道”医方,如六味地黄丸、八味丸、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避免使用猛烈峻攻之药;采用诸家“王道”,反对攻邪治法,注重固护元气.
作者:张治国;李景远;刘理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拔罐疗法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早的拔罐工具为兽角,使用负压原理为水煮罐后形成的负压.两汉时期出现了刺血疗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将针刺与拔罐疗法结合应用,对后世的针罐结合具有很大的启发.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人们开始用削制加工的竹子做成的竹罐来逐渐代替兽角.宋金元时期,拔罐疗法已经逐渐完善,竹罐已经完全替代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亦由“角法”变为“吸筒法”,在应用上出现了“药筒法”.明代时期,拔罐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罐具上仍以竹罐为主,“药筒法”也有所改进.清代时期使用竹罐及投火法,拔罐疗法得到了极大的推崇,其适应证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作者:宋新超;郭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草河车这味药名起源于清代,本应只作为重楼的别名而存在,概因医药分家,且因重楼和拳参用药部位相同,原药材外形颜色相近和功效相似,清代就以拳参冒充过重楼,被误称为蚤休,以至重楼与拳参混用.另外拳参的种植范围要比重楼的种植范围大,产量也优于重楼,长此以往重楼和拳参混用的现象反而被业内同行忽视而默认,这便导致了草河车既是重楼又是拳参的别名.本文旨在从中国历代中药专著中查阅二者别名,正本清源,从发展沿革角度来讨论重楼和拳参同时被称为草河车的原因,以期业内同行重视,并规避使用草河车这个别名.
作者:张睿;王玥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肿瘤绿色治疗是一种肿瘤治疗模式,是包括微创手术、中医药、免疫治疗、低剂量放化疗等一切符合“低损伤、可持续”原则的治疗方法.其纲领式辨证法为先分阴阳,再分进退、缓急、寒热、表里、虚实.同时将肿瘤按其行为特征及其引发效应的变化速度和程度分为3期,即急性期、慢性期和隐匿期,依据分期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另外,在逆转病势、改善症状之后,重视改变机体内环境,从根本上治疗肿瘤.
作者:周天;胡凯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虚证是肺癌中医证候的主要类别,但目前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中医临床症状术语使用不规范;②中医四诊得出的部分资料主观性较强;③医生对肺癌各型证的内容认知不尽一致;④研究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不准确;⑤临床收集病例量少,纳入标准限定不清晰或不严格.因此,在今后关于肺癌虚证的研究中,应当规范中医临床症状术语,引入客观化的四诊观察指标,尽量使四诊资料客观化、证候诊断依据标准化,运用先进的科研方法和多元统计学方法,扩大样本量,展开不同层次的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使肺癌虚证的研究结论更加客观准确.
作者:王笑丹;张培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温通法对荷S180肿瘤细胞昆明小鼠生存期的影响,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方面揭示温通法抑瘤机制.方法:建立S180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环磷酰胺组,每组16只,8只观察生存期,其余8只取材.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小鼠于造模次日给予不同浓度的中药灌胃,每只0.4 mL,每天1次;空白组于造模次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只0.4 mL,每天1次;环磷酰胺组造模72 h后给予环磷酰胺0.3 mL腹腔注射,隔日1次;各组于造模第12天停止用药.每组处死8只小鼠,瘤体制作细胞悬液,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另外每组8个小鼠,记录各小鼠生存时间并做生存分析.结果:生存期实验中,空白组中位生存期为16 d,环磷酰胺组中位生存期为32 d,中药低剂量组中位生存期为24 d,中药中剂量组中位生存期为30 d,中药高剂量组中位生存期为35 d.中药3个剂量组随着剂量的增加中位生存期逐渐增高.经Log-rank假设检验,与空白组比较,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环磷酰胺组中位生存期均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凋亡率检测实验中,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8.07±4.77)%、(54.89±3.29)%、(49.01±4.20)%,环磷酰胺组细胞凋亡率为(38.11±3.07)%,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3个剂量组随着剂量的增大细胞凋亡率有所增高;各组间两两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环磷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及环磷酰胺组瘤细胞Caspase-3活性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3个剂量组间随着剂量的增大瘤细胞Caspase-3活性逐渐提高;中药各剂量组瘤细胞Caspase-3活性均高于环磷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通法可明显延长S180荷瘤鼠生存期,诱导S180荷瘤鼠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现实的.
作者:张喜峰;杨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肠复康胶囊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模型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Hedgehog-Gli1信号通路的干预及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裸小鼠结肠癌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将荷瘤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种植后第1周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5-FU(5-FU组)、肠复康胶囊低剂量及高剂量(肠复康胶囊低剂量组、肠复康胶囊高剂量组)、5-FU与肠复康胶囊联合应用(肠复康胶囊+5-FU组),每天1次,共用4周.种植后第5周末处死动物,测量原位肿瘤瘤体质量、抑瘤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结肠癌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li1、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5-FU组、肠复康胶囊低剂量组、肠复康胶囊高剂量组、肠复康胶囊+ 5-FU组抑瘤率分别为34.96%、27.97%、52.44%、58.74%,平均瘤体质量分别为(0.93±0.27)g、(1.03±0.29)g、(0.68 ±0.28)g、(0.59±0.22)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复康胶囊低剂量组、肠复康胶囊高剂量组、肠复康胶囊+ 5-FU组小鼠MVD分别为(5.33±2.1)、(2.3±1.5)、(0.66±0.5),明显低于模型组与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达100.00%,腹膜转移率达91.66%,肝转移率75.00%,肺转移率为58.33%.而肠复康胶囊高剂量组及肠复康胶囊+5-FU组各脏器转移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5-FU组及肠复康胶囊高剂量组Gli1蛋白表达分别(0.660 ±0.155)、(0.632±0.147),VEGF蛋白表达分别为(1.011±0.481)、(0.981±0.509),与模型组相比,Gli1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复康胶囊对结肠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Hedgehog-Gli1信号通路激活,下调VEGF表达而发挥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有关.
作者:杨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定痛方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三阶梯止痛治疗,治疗组予以定痛方治疗,每日1剂,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以4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生存质量及凝血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均呈现进行性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R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2.5%,治疗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始治疗之后,疼痛强度差均随着时间逐渐增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痛方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血瘀痰结型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疗效满意,且能改善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紊乱,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王振强;高秀敏;黄如静;孙云川;袁香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张士舜教授认为,肿瘤标记物显示增高,但无明显占位的情况也属于癌前期病变,因此,临床多以滋阴补肾、扶正抗癌为治则,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选取蛇六谷、雷公藤、重楼、白英、藤梨根等抗癌中药进行治疗.
作者:李雪松;袁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静宁方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试验,第一阶段(试验前3个月)A组患者为干预组(静宁方联合推拿组),B组为对照组(静宁方组);第二阶段(试验后3个月)A组为对照组,B组为干预组.于每个阶段开始、结束时应用SNAP-Ⅳ父母等级评定量表评估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接受静宁方联合推拿干预后,均表现为注意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阶段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儿注意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静宁方联合推拿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具有较好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刘玉清;王俊宏;杨冬妹;林美娇;任昕昕;周义山;于敬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补肾开窍方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肾精亏损证的疗效及对血清中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54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天1次,每次10 mg;谷维素,每次20 mg,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腹针和中药内服.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听阈水平、耳鸣响度、耳鸣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中5-HT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频率(1 kHz、2 kHz、4 kHz)听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耳鸣响度和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6%(P<0.05).治疗后15 d和30 d,治疗组血清中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结论:腹针联合补肾开窍方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肾精亏损证疗效明显,下调血清中5-HT水平可能与其治疗效果有关.
作者:刘晓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预防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选取穴位百会,风池(双侧),足三里(双侧).用华佗牌纯艾条艾灸,采用温和灸,每个穴位15 min,每日1次,连续1个月.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片25 mg,每日3次,尼莫地平片20 mg,每日3次治疗.连续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血压、血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和全血低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血脂其他指标和血流变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预处理可作为一种有效方法预防中风.
作者:赵宇辉;吴义龙;司文;柯新桥;王细生;王铁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辨证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肩腰腿痛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辨证施以各种中药方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患者情况选用相应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机体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8%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机体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单纯中药内服,是临床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振俊;黄静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雷火灸刺激华佗夹脊穴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雷火灸规范化治疗加基础药物,对照治疗Ⅰ组采用普通艾灸法+基础药物治疗.对照治疗Ⅱ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躯体功能.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活动度比较除胸廓活动度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治疗Ⅰ组,对照治疗Ⅰ组优于对照治疗Ⅱ组,治疗组治疗效果佳.3组治疗前后疗效评分比较,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组优于对照治疗Ⅰ组,对照治疗Ⅰ组优于对照治疗Ⅱ组,治疗组治疗效果佳.结论:雷火灸刺激华佗夹脊穴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杜婷婷;丁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每次0.5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患者临床有效率、脂联素(adiponectin,APN)、血清瘦素(leptin,LE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ence index,HOMA-IR)水平、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指数及黄体生成激素(luteotropic hormone,LH)、促卵泡成熟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睾酮(testosterone,T)、LH/FSH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19%,对照组有效率7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APN水平升高,LEP、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leptin/adiponectin,L/A)、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FINS)、HOMA-IR、LH、T及LH/FS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卵巢体积缩小,窦卵泡数目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增加、BMI指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APN水平较高,LEP、L/A、FPG、FINS、HOMA-IR、LH、T及LH/FSH水平显著降低(P<0.05),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目、子宫内膜厚度及BMI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的实施可有效提高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测其机制可能与APN水平的升高,LEP、L/A、FPG、FINS、HOMA-IR、血清性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关.
作者:张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解毒止痛汤联合经络段放线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中医辨证符合湿热蕴结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解毒止痛汤联合经络段放线治疗组和解毒止痛汤联合扶他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尿酸值、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解毒止痛汤联合经络段放线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以及血尿酸值、红细胞沉降量、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01),分别下降至(2.20±2.09)、(291.75±119.22) μmol·L-、(11.70±11.06)mm·h-1、(7.08±6.17)mg·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01).结论:解毒止痛汤联合经络段放线疗法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值.
作者:任万雷;胡豆豆;高朝;宋林宏;张立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贴含药血清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以及对分泌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作用.方法:将未分化状态的C17.2细胞培养并传代,按含药血清10%给药,分为穴位敷贴高剂量组,穴位敷贴中剂量组,穴位敷贴低剂量组,药物组,以及空白组.MTT法检测NSCs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MTT数据显示,安宫牛黄贴穴位敷贴能有效促进NSCs的增殖,以穴位敷贴低剂量、中剂量组效果较为显著(P<0.05).ELISA结果显示,穴位敷贴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均能不同程度升高神经干细胞表达分泌型VEGF蛋白,其中穴位敷贴中剂量组增高分泌型VEGF蛋白含量的效果好(P<0.05).结论:VEGF分泌增多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穴位敷贴含药血清正是由于增加了神经干细胞表达分泌型VEGF蛋白,从而促进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作者:朱道琦;薛若雪;陈志杰;刘雅倩;张东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汤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博莱霉素组、瓜蒌薤白汤组、泼尼松组、正常组,每组18只.用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后,用药组每天灌胃瓜蒌薤白汤,分别于第7天、第14天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和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Smad3、Smad7的表达.结果:光学显微镜下,正常组大鼠肺组织正常;博莱霉素组大鼠第7天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内有炎性细胞浸润,第14天呈1级肺泡炎改变和2级、3级肺组织纤维化;瓜蒌薤白汤组大鼠肺组织炎性改变和纤维化程度较博莱霉素组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部分呈1级纤维化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第7天和第14天博莱霉素组TGF-β、Smad3表达水平升高,Smad7表达下降(P<0.05);与博菜霉素组比较,4g· kg-1瓜蒌薤白汤可使TGF-β、Smad3表达下降(P<0.05),而Smad7表达增高(P<0.05).Real time-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第7天和第14天博莱霉素组TGF-β、Smad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mad7表达下降(P<0.05);与博莱霉素组比较,4g·kg-1瓜蒌薤白汤可使TGF-β和Smad3表达下降(P<0.05),Smad7表达增高(P<0.05).结论:瓜蒌薤白汤能明显减轻博莱霉素所致的大鼠肺泡炎,有效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介导的致纤维化作用,进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张丽萍;樊香;郝莉;李瑞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过敏性哮喘患者穴位贴敷后诱发的接触性皮炎皮损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特点.方法:13例穴位贴敷治疗后诱发接触性皮炎并进行皮损处活检患者,按有无过敏性哮喘,分为过敏性哮喘组8例,非过敏性哮喘组5例.观察指标:①两组皮损处EOS聚集部位及数目的差异性;②两组真皮血管周围EOS病理结果分级的差异性.③两组表皮水泡液常规中EOS占总细胞数目百分比的差异性.结果:过敏性哮喘组真皮血管周围平均EOS数目(16.75±8.54)Hp-1明显高于无过敏史组(2.80±1.45) HP-1.①过敏性哮喘组真皮血管周围EOS病理分级程度在Ⅲ、Ⅳ级(4例)重于非过敏性哮喘组(0例).②过敏性哮喘组表皮水疱液EOS占总细胞百分比(45.3±17.1)%明显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组(12.7±4.4)%.结论:过敏性哮喘患者穴位贴敷后诱发的接触性皮炎皮损处EOS浸润程度增加.
作者:耿涛;刘兰英;罗志琴;王和生;吴文忠;张聪;刘成勇;秦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清肺平喘汤加减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蕴肺证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肺平喘汤进行治疗,药物组成:桑白皮12 g,浙贝母12 g,黄芩12 g,苦杏仁12 g,制半夏12 g,苏子10 g,黄连3 g,山栀子5 g,鱼腥草30 g,桔梗10 g,丹参15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两次口服,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动脉血气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有效率为8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aCO2降低,PaO2升高;观察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one second,FEV1)、FEVI%及FEV1/FVC%均升高;观察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平喘汤加减方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蕴肺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翟玉云;魏文先;王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王立忠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多“瘀血”为患,且“瘀血”贯穿疾病始终.毒热灼伤营血挟瘀致血热妄行,气不摄血、瘀血阻络乃其主要病机.王师强调治疗本病首要目标是防止出血和避免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而不应过分执着于血小板数值的增减.临证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明确血瘀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键致病因素,治疗上宜益气养血、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并在此基础上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气血阴阳同调,标本兼顾.
作者:王育勤;尹露;刘冰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常占杰教授在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中以脾胃虚弱为辨证中心,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在治疗中注重脾胃阳气,时时顾护胃气,故治疗中以益脾养肝为法.初期治以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即便是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者,少佐以健脾益气之味,仍要注意湿热伤阴的问题;后期需顾护阴津、温通气血.常教授在临床实际中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以平淡之法,用平和之药而达到非常之效.益脾养肝法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切中病机,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永刚;宋春荣;常占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从筋疽理论论治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574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及糖代谢指标.结果:574例患者保肢成功率99.13%;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C肽、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筋疽理论论治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糖水平.
作者:赵诚;曹烨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化瘀明目合剂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119眼)NP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60眼)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昊畅)口服,观察组30例(59眼)给予化瘀明目合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视力和眼底病变的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视力显效2眼,有效36眼,无效16眼,恶化6眼;观察组视力显效6眼,有效48眼,无效4眼,恶化1眼;两组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眼底改变显效2眼,有效36眼,无效18眼,恶化4眼;观察组眼底改变显效6眼,有效48眼,无效4眼,恶化4眼;两组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2,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5).结论:化瘀明目合剂对NPDR患者提高视力、改善眼底具有明显疗效,并且可降低该类患者血脂、血浆黏度.
作者:张元钟;何慧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促进胃动力等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水煎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37%,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68.29%,两组患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0.73%,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7.8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徐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联合多巴胺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性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22例行规律透析连续1个月且每次透析均出现低血压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所有患者继续给予规律性透析治疗3个月,第4个月开始对照组在透析开始时给予多巴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3h以及透析结束3个时间点的收缩压平均值、舒张压平均值和动脉压平均值,比较两组患者前3个月和本次透析3个月发生透析性低血压的比例.结果:观察组用药3个月内发生透析性低血压比例为28.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透析3h和透析结束后收缩压分别为(103.92±3.81) mmHg(1 mm Hg=0.133 kPa)、(115.38 ±3.77) mmHg,均高于对照组(91.69±3.74) mm Hg、(85.45±3.16)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透析3h和透析结束后舒张压分别为(81.94±3.35、85.87±2.62) mm Hg,与对照组(75.12±3.24、70.16±2.59) mm 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透析3h和透析结束后动脉压分别为(89.26±3.30)mm Hg、(95.86 ±3.41) mm Hg,均高于对照组(80.12±3.11) mm Hg、(75.09±2.24) mm H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联合多巴胺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有预防低血压的作用,有利于患者血压的稳定.
作者:刘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遵生养心茶对高血糖大鼠的降低血糖作用.方法:SD大鼠在适应性饲养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剂量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1组、中剂量2组、高剂量1组、高剂量2组,采用地塞米松腹腔注射制备SD大鼠高血糖模型,分别灌胃给样,观察遵生养心茶对血糖的影响.结果:高剂量1组和高剂量2组在给样30 d后可以显著降低高血糖大鼠的餐后血糖升高率;中剂量1组和中剂量2组在给样45 d后可以显著降低高血糖大鼠的血糖升高率.遵生养心茶低剂量组效果不明显.结论:遵生养心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作者:陈金龙;李博君;潘良斌;孙义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肾消”“下消”,与广泛的慢性肾脏病对应的“水肿”“关格”“虚劳”等不能等同.中医古籍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以补肾为本,注重兼顾五脏,尤以脾、肺为重;在补益的同时还要求注意养血活血,辨别寒热做到兼顾清热温煦;选方多以地黄丸变方加减,间或使用归脾汤补益中焦气血之品.其他类型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方法随病情进展不同,包括解表祛湿、清热利水、补气养阴、温阳利水等多法,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明显不同.现代临床系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本治则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其他类型的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以顾护阴液为主.
作者:刘华明;刘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青蒿琥酯对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感染中国恒河猴模型免疫异常激活的改善情况,探讨青蒿琥酯对艾滋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8只SIV感染平台期中国恒河猴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只,治疗组按每天3 mg·kg-1剂量肌肉注射青蒿琥酯注射液8周,对照组肌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2周、4周、6周、8周,停药后4周、8周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全血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活化相关标记物CD69+、CD25+、HLA-DR+和CD38+表达情况.结果:青蒿琥酯可在4周内下调CD8+细胞CD69+、HLA-DR+和CD38+表达水平(P<0.05),对CD4+细胞影响较小.给药第4周出现一过性嗜中性粒细胞下降,后回升至正常水平.结论:青蒿琥酯可改善SIV感染中国恒河猴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异常激活,嗜中性粒细胞下降是可逆的.
作者:陈剑涛;熊思艺;林子峰;李钱锋;唐琴;符林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淀粉酶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6%、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白细胞、肌酐、血糖、血尿素氮、淀粉酶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72 h后研究组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自主通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各项临床指标,降低淀粉酶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付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口服联合四黄散加味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加味四妙散口服,四黄散加味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于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00% (47/50),对照组为76.00% (3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指标包括血尿酸(uric acid,UA)、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分别为(354.87±30.27)μmol·L-、(10.64±2.01) mg· L-1、(19.26 ±4.89) mm·h-1,对照组分别为(420.19 ±39.58) μmol·L-1、(13.37 ±2.42) mg·L-1、(24.20±4.71) mm·h-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的生理指标改善情况良好.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1/50),对照组为18.00%(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治疗方法安全性良好.观察组在治疗后及随访12个月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分别为(4.62±1.09)分、(1.58±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94±1.37)分、(1.95±0.41)分,提示观察组对疼痛改善效果更好.结论:加味四妙散口服联合四黄散加味外敷对痛风性关节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且用药安全性好.
作者:巴燕·艾克海提;古结乃特汗·拜克里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温胆汤联合来曲唑片治疗痰湿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免疫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痰湿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来曲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排卵率为87.5%,妊娠率8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雄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抗精子蛋白17抗体和抗顶体蛋白酶抗体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联合来曲唑片治疗能够改善痰湿型不孕症患者的治疗疗效,其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降低患者血清免疫抗体.
作者:郭华林;韩献琴;贺燕;冯秋霞;李永乐;段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证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证所致不孕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补肾调经汤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激素水平、排卵情况、妊娠情况、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有效率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治疗后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H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而E:、FSH治疗后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卵率为89.13%,对照组排卵率为72.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86.96%,对照组妊娠率为5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巢体积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卵巢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证所致不孕临床疗效显著,补肾调经汤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疗效,降低LH水平,提高患者排卵和妊娠,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减小卵巢体积,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史登玉;郑娅丽;陈书琴;占满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益肾蠲痹法”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继承先师章次公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70余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成的一种治疗方法,在风湿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朱良春教授在长期的诊疗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一治痹理论,逐步形成了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指导,以虫类药与草木药配伍为基础,并针对肢体疼痛、肿胀、僵直拘挛三大主症,以“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为大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内治、外治于一炉的特色诊疗技术.朱良春教授应用“益肾蠲痹法”为主治疗风湿病,为临证治疗疑难风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孟庆良;张子扬;孟婉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