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收集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均予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治疗时间为12周,两组患儿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疗效、肾功能、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相比,患儿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水平升高,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较高,疾病疗效总有效率较高,血清BUN、SCr水平较低,Ccr水平较高,血清PT、APTT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水肿症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阻止肾小球微血栓形成,改善肾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曹广海;刘翠华;张小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阳虚证属于高血压病的重要证型之一,治疗上多以温阳法为主,但久病多致脏腑虚损,或病久入络,水瘀互结,故临证应当根据病情多脏并治,并配伍利湿、活血通络等品,同时注意顾护阴液.简而言之,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脏入手,温阳补脏;②旨在温阳,气血随治;③阴阳论治,兼施滋潜.
作者:宋瑞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紫丹银屑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82例银屑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311nm的NB-UVB治疗,每周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紫丹银屑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给予12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临床疗效、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有效率为6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观察组患者PASI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而血清SOD和GSH-Px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丹银屑胶囊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可明显降低PASI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调血清SOD和GSH-Px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
作者:季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淫羊藿口服液辅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在进行健康宣教育的基础上给予钙尔奇D片,每次1.5g,每天1次;阿仑膦酸钠,每次70 mg,每周1次,晨起顿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服复方淫羊藿口服液,每次10 mL,每天3次.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观察12个月.两组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治疗前后股骨颈、髓部关节和腰椎L2-4的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type Ⅰ procollagen n-propeptide,PINP)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erum type Ⅰ collagen cross-linked C-terminal peptide,S-CTX)、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AL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水平;进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53,P<0.05);治疗后观察组股骨颈、髓部关节和腰椎L2-4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ALP、S-CTX、PINP和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OQOLS量表疾病、生理、社会、心理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升高,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3月、第6月、第9月、第12月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淫羊藿口服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证肾阳虚证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调节骨代谢和骨转换,能提高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
作者:涂艳;熊莉娜;柳湘洁;沈莹;覃艳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清石汤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肾铸型结石的临床疗效及1年复发情况.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肾铸型结石(碎石术前/后结石残留)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清石汤联合PCNL治疗,对照组则行单纯PCNL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1年后两组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排净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68±1.31)d、(3.45±1.00)d、(5.72±1.2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50±2.04)d、(6.20±1.48)d、(9.00±1.4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2个月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00%、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石汤联合PCNL治疗肾铸型结石疗效明确,结石排净时间显著短,同时能明显减少术后1年结石复发率.
作者:王秀新;李玉琼;贾洪涛;孙涛;杨华;谭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51例,两组均用脱水剂、止血剂、钙剂静脉滴注,球旁注射尿激酶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方药组成:当归尾、白芍、川芎、生地黄、熟地黄、红花、五味子、山药、决明子、白菊花、丹参、三七、白及.再据玻璃体积血中医证候辨证论治:①络损出血证,加宁血汤;②气血瘀结证,加血府逐瘀汤;③痰浊瘀阻证,加涤痰汤;④脾不统血证,加归脾汤.两组患者均为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恢复情况、玻璃体积血吸收情况、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减短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促进视力恢复和玻璃体积血吸收,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雷洪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通里散结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非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口服抗生素抗感染等一般基础治疗.对照组予泮托拉唑4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治疗组应用通里散结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两组患者中转手术率,两组患者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呜音恢复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两组患者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情感平衡理论评分(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2.38%;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5例中转手术,中转手术率为35.71%;治疗组6例中转手术,中转手术率为13.33%.两组中转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分别为(8.22±1.72)d、(7.30±0.95)d、(9.56±2.24)d、(6.35±1.42)d;治疗组分别为(3.31±1.66)d、(5.04±0.86)d、(6.15±2.18)d、(3.15±1.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MUNSH评分、QOL评分分别为(63.44±6.57)分、(22.67±3.06)分、(65.75±7.58)分;治疗组分别为(87.43±7.66)分、(13.31±3.35)分、(83.20±7.1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里散结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非绞窄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减少了患者手术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愈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杨春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养心汤联合倍他乐克对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心汤治疗,方药组成:黄芪20 g,白茯苓15 g,茯神15 g,半夏曲15 g,当归15 g,川芎9 g,远志9 g,肉桂9 g,柏子仁9 g,酸枣仁12 g,北五味子12 g,人参10 g,甘草10 g.每天1剂,常规水煮分早晚温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LVEF)、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大血流速度(E/A)、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 MWT)、心力衰竭疗效积分、心率变异性和临床疗效,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HMGB1、TNF-α及IL-6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LVEF、E/A、6 MWT及心率变异性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力衰竭计分系统各指标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中HMGB1、TNF-α及IL-6水平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心汤联合倍他乐克对扩张性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患的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提高临床疗效,其抑制患者血清中HMGB1、TNF-α及IL-6含量可能与治疗作用有关.
作者:汤晓丹;李民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扶正透邪方联合耐拉米夫定治疗耐药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对HBV-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将30例耐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扶正透邪方(黄芪30 g,三七5 g,苦参5 g,叶下珠15 g,三叶香茶菜15 g)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肝功复常率、HBV-DNA复常率、HBeAg血清学应答及HBV-YMDD位点的恢复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24周的临床研究.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生物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HBeAg血清学应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未发现变异位点恢复,治疗组发现1例变异位点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透邪方可提高耐拉米夫定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有可能促进HBV-YMDD变异位点的恢复.
作者:陈果;骆建兴;张扬;林武;王艳艳;扈晓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脑瘫儿童反复感染和免疫调节的方法,更好服务临床康复治疗.方法:检索近15 a国内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小儿脑瘫反复感染和调节免疫的相关文章,从中药、推拿按摩、针刺、灸法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入手,总结中医药在小儿脑性瘫痪反复感染和免疫调节中的应用进展.结果:中医药治疗脑瘫患儿反复感染临床疗效肯定,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推拿按摩、针刺、灸法等,更多集中在中药治疗方面,而推拿、针刺、灸法等方面相关报道较少.结论:中医药能有效地降低脑瘫儿童院感率和改善免疫功能,且中医非药物治疗方面存在巨大研究空间.
作者:叶玉香;马丙祥;陈恬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慢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具体方法:拇指重揉肩髃、肩井、肩贞、肩三俞(肩中俞、肩外俞、肩内俞)及阿是穴,约15 min;用揉捻法和按摩肩关节周围肩胛部和上臂,约15 min;对患肢做被动上举、外展、外旋、内收等动作,6~8次,约10 min.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和身痛逐瘀汤加味内服治疗.针刺治疗取穴为患侧的肩髎、肩髃、肩贞、肩前、阿是穴、膈俞和内关,具体操作为穴位常规消毒,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以上腧穴,深度0.8 ~1.5寸,在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为30 min,期间运针3次,每次3 min,每周进行5次针刺治疗.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方药组成:杜仲12 g,补骨脂12 g,桑寄生10 g,川芎12 g,桃仁9 g,红花9 g,秦艽10 g,羌活10 g,没药6 g,当归9 g,五灵脂6 g,香附6 g,木香9 g,牛膝9 g,地龙12 g,甘草9 g.每日1剂,常规水煎分早晚温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5-HT和IL-1β水平,比较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 score,CMS)、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MS评分的疼痛、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级指数(the pain rating index,PRI)、现在疼痛状况(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71%,明显优于对照组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5-HT和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期肩周炎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中5-HT和IL-1β水平可能.
作者:叶锐;张光彩;吴林;王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生品女贞子经不同产地黄酒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探索黄酒规格对酒女贞子有效成分的影响,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取净制生品女贞子及酒制女贞子(黄酒闷润2h后蒸制4h),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品女贞子及酒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女贞苷、红景天苷3种成分的含量.结果:女贞子经不同产地的黄酒炮制后,红景天苷含量升高,特女贞苷和女贞苷的含量均有所降低.但3个产地黄酒炮制后的酒女贞子饮片之间的特女贞苷、女贞苷和红景天苷的含量基本没有差别.结论:黄酒的产地对酒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女贞苷及红景天苷含量影响不大.
作者:邹小燕;李庆磊;张迪文;谢彩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根据白花前胡转录组数据中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SSR)的位点信息,统计分析后进行引物设计,为开发新的SSR标记做准备.方法:利用Microsatellite (MISA)软件对前胡转录组数据70 752条Unigenes的SSR位点信息进行分析,使用Primer 3软件设计引物,并进行筛选.结果:在白花前胡转录组中共检测到12 267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17.34%),分布在10 674条Unigenes中,平均3.78 kb就出现1个SSR位点;在白花前胡转录组SSR中,从单核苷酸至六核苷酸重复类型均有出现,其中二核苷酸重复基元是主要重复类型,占SSR总数的61.57%,其次是单核苷酸重复(16.82%)和三核苷酸重复(15.73%),其余仅占0.73%,并且不同重复类型之间的平均距离差异较大;在93种重复基元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六核苷酸重复基元分别为2、6、30、40、8、7种,其中单核苷酸重复基元A/T、二核苷酸重复基元AT/TA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CTT/GAA是优势重复基元,分别占SSR总数的16.59%、38.21%和1.14%,其余类型核苷酸重复基元较多,数量较少;通过设计共得到10 254对引物,按照SSR序列长度大于20bp的标准筛选得到其中841对SSR引物.结论:白花前胡转录组中SSR位点出现频率高,重复类型多样,特别是以单、二、三核苷酸重复为主SSR在多态性潜能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引物设计并加以应用.
作者:时博;赵乐;霍常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检测三七总皂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后的影响,探索三七总皂苷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把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传代培养,共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4个浓度组,用10μg·L-1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造成细胞损伤模型,三七总皂苷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2.5 mg·L-1、5mg·L-1、10 mg·L-1、20 mg·L-1,用CCK-8方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TNF-α诱导损伤后,用4个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干预,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6h的细胞存活率高,24 h的细胞活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模型组相比,三七总皂苷4个浓度组细胞活性明显较高(P<0.01或P<0.05),其中5mg·L-1三七总皂苷组细胞活性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能提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后的活性.
作者:高爱社;李春花;王榭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色素沉着大鼠皮肤酪氨酸酶活性及雌二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SD大鼠28只,21只制作模型并随机平均分为电针组、模型组、VC组,其余7只为对照组,分别给予电针治疗、同频次生理盐水外涂、同频次VC外涂、同频次生理盐水外涂.比较各组皮肤酪氨酸酶及雌二醇水平.结果:治疗后,电针组皮肤酪氨酸酶及雌二醇水平分别为(19.26±1.36)U、(72.26±3.05)ng·L-1,模型组以上指标分别为(39.21±2.57)U、(67.02±4.14)ng·L-1,VC组以上指标分别为(24.63±2.71)U、(69.36±5.04) ng·L-1,电针组与模型组、V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调节酪氨酸酶活性及雌二醇水平,防止色素生成.
作者:张苗;廖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筛选益肾化瘀方拮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将益肾化瘀方煎煮液采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分别得到益肾化瘀方石油醚部位、益肾化瘀方乙酸乙酯部位、益肾化瘀方正丁醇部位和水饱和部位.同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化瘀方不同提取部位组、缬沙坦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6组复制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比较各给药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肾功能、肾脏病理及肾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鼠梗阻后均出现明显的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并伴有血清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且随梗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给予益肾化瘀方4个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及缬沙坦治疗后,大鼠肾间质细胞炎性浸润、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病变逐渐减轻,肾功能明显改善,肾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而在改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改善肾功能、降低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方面益肾化瘀方正丁醇部位组疗效与缬沙坦组相当,显著优于其余3个极性部位.结论:益肾化瘀方正丁醇部位为本方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有效部位.
作者:张琳琪;李东洋;李俊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10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豆异黄酮40 mg·kg-1组、80 mg·kg-1组、160mg·kg-组、320 mg· kg-1组,每组2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和心脏指数;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uphorbia,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豆异黄酮80 mg·kg-1组、160 mg· kg-1组、320 mg·kg-1组大鼠血清AST、LDH、CK、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心肌组织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 <0.05,P<0.01);大豆异黄酮160 mg·kg-1组、320 mg·kg-1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高、心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TAOC显著升高(P<0.05);大豆异黄酮各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心肌细胞凋亡程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大豆异黄酮160 mg·kg-1组、320 mg· kg-1组大鼠心肌细胞AI显著降低(P <0.05,P<0.01).上述各指标变化均以320 mg· kg-1组为显著.结论:大豆异黄酮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体质量,降低心脏指数,改善心肌组织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抑制自由基损伤,抑制心肌组织病变和细胞凋亡,提示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社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酊剂蜡疗法对痉挛性脑瘫大鼠模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NO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酊剂组、蜡疗组、中药酊剂蜡疗组,分别给予不同方法干预.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及脑组织中NOS活力及NO含量.结果:中药酊剂组、蜡疗组、中药酊剂蜡疗组大鼠脑组织NOS及NO水平分别为(4.13±0.88)U·mg-1、(121.15±15.37) μmol·mg-1,(3.92±0.73)U·mg-1、(119.57±12.65) μmol·mg-1,(2.92±0.15)U·mg-1、(103.76±9.87) μmol·mg-1,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脑组织NOS及NO水平[(8.05±1.13)U·mg-1、(187.62±9.97) μmol·mg-1].中药酊剂组、蜡疗组、中药酊剂蜡疗组大鼠血清中NOS及NO水平分别为(24.33±4.57)U· mg-1、(44.72±7.45)μmol· mg-1,(26.18 ±4.37)U· mg-1、(50.07±9.26) μmol· mg-1,(20.35±4.21)U·mg-1、(40.12±6.21) μmol·mg-1,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NOS及NO水平[(30.27±3.53)U·mg-1、(80.62±4.46) μmol·mg-1].结论:中药酊剂蜡疗法可通过调节脑缺血缺氧损伤后大鼠脑组织、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而减轻大鼠神经细胞的损伤.
作者:程红;马纯政;李彦杰;闫喜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北五味子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制备五味子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不同工艺提取物中五味子醇甲、五味予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观察不同提取物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小鼠入睡只数和阈上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北五味子醇提取物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分别为151.29 mg·g-1、41.61 mg·g-1、142.20 mg·g-1;水提取物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分别为57.27 mg· g-1、11.09 mg·g-1、39.29 mg·g-1.五味子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均可以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镇静催眠作用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醇提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只数(P<0.05),水提高剂量组和醇提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可以明显延长阚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P<0.05).结论:五味子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镇静催眠作用,且醇提取物的效果优于水提取物.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与镇静催眠作用有正相关性,是北五味子具备镇静催眠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作者:曹佳红;贾占荣;杨若聪;朱家丽;张雪梅;许科科;闫智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本草纲目》收录宋代以前的本草资料,大都转引自《证类本草》.李时珍为了将这些材料纳入《本草纲目》体系,引用时多加割裂或改动,因而错误较多.刘衡如、刘山永父子先后对《本草纲目》进行了两次系统的校注,但仍有一些条目,或失校,或存疑,或虽校正但尚存疏证的必要,需对之进行补注.
作者:周云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鼻腔给药是治疗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搐鼻散是朱丹溪明确的提出治疗偏头痛的组方,其药物组成包括青黛、荜茇、藁本、延胡索、白芷、川芎、猪胆汁.全方药物均入于肝胆二经,除具有治疗标证的止痛作用外,每一味药物也有针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治本作用.西医学认为鼻腔给药治疗偏头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生物利用度高,避免了胃肠吸收和肝脏的首过消除效应;②鼻腔内皮上的小孔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脑脊液,或通过丰富的血管较快穿过血脑屏障;③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较好,避免了熬药、服药等较复杂的过程;④起效迅速,非常适于急救、自救以及疾病发作时的中止性治疗.
作者:王永丽;赵永烈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痤疮的病因病机是人体汗出后受到风、寒、湿等邪气的侵袭,导致腠理闭塞,玄府不通,阳气郁滞,气化失司,久之痰湿、瘀血、郁火等病理产物内生,痰瘀相互胶着,阳气内郁于上焦,形成痤疮结节或囊肿.治疗上要从根本入手,该温则温,该补则补,熟练掌握温热药的种类、用量、配伍及病机虚实,活用辛温发散法、温补气血法、温阳潜纳法,达到平衡机体阴阳及治愈疾病的目的.
作者:林锡娴;肖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嗜睡症的病机为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表现为阳虚阴盛,气血亏虚及气郁血瘀,主要与脾、肾功能失调有关,涉及心、肝两脏.临床治疗应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右归丸、温胆汤、柴胡疏肝散、通窍活血汤等.
作者:路永坤;宋坤;李富成;杨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医学“治未病”其思想早见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不断完善.所谓“未病”有3层含义:未患病的健康状态、邪伏而未发病的状态、疾病进程中邪气将要累及的状态.总结起来,“未病”主要包括疾病未生、疾病未发、疾病未传、疾病未复4个方面,相应的临床防治原则依次为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作者:熊燕;牟方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医与西医如何结合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中医是河图易经的发挥,有着清晰的从整体到系统的脉络,西医的发展则是随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发展而发展的,就目前而言是片面的.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应该是以系统论、量子力学为沟通前提,以河图易经的逻辑规律为理论依据,有原则地选择双方信息,再加以整合.
作者:李小丹;王旭昀;孙铁英;李文瑞;张耀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变患者肝癌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513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西医组291例,中西医结合组222例,两组均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根据辨证加用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和络舒肝片中的1种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肝癌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CU-HCC风险分级、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肝癌发生情况.观察终点为确诊肝癌或随访时间达到5 a.结果:5a内,中西医结合组肝癌发生率为26.6%,明显低于西医组的3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4 <0.05);CU-HCC高风险患者中,中西医结合组肝癌发生率(28.3%)明显低于西医组(3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 <0.05);代偿期患者中,中西医结合组肝癌发生率(18.3%)明显低于西医组(3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 <0.05).结论:中医药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变,可有效降低患者肝癌发生率,尤其对CU-HCC高风险评分患者更具优势,且可减少代偿期患者的肝癌发生.
作者:贾云飞;杨晋翔;王宪波;贾玉;陈泽慧;邢恩龙;王瑞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山慈菇水煎剂对人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对人乳腺癌T-47D细胞进行培养;利用MTT法比较不同浓度山慈菇水煎剂组和对照组对T-47D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的影响;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山慈菇水煎剂对T-47D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山慈菇水煎剂(50 g·L-1、100 g·L-1、200 g·L-1,400g· L-1、600 g·L-1、800 g· L-1)对T-47D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60%、-17.10%、-0.60%、65.08%、81.15%、82.80%,400 ~800 g·L-1质量浓度山慈菇水煎剂对乳腺癌T-47D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划痕实验结果显示200 g·L-1、300g·L-1山慈菇水煎剂作用24h和48h后,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T-47D细胞的划痕距离较大,划痕未见明显愈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山慈菇水煎剂对T-47D细胞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200 g·L-1)的山慈菇水煎剂对T-47D细胞的生长增殖无影响,即无细胞毒性;高浓度(>200 g·L-1)的山慈菇水煎剂对乳腺癌T-47D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山慈菇水煎剂可以抑制T-47D细胞的迁移运动.
作者:郭淳;龚永杰;孙放;王璐;牛晓雨;胡秀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石土柏颗粒对肝癌模型小鼠瘤组织中Cyclin D1、CK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肝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为模型组、氟尿嘧啶组、石上柏颗粒组、联合给药组,每组各12例.氟尿嘧啶组给予氟尿嘧啶20 mg·kg-1灌胃,石上柏颗粒组给予石上柏颗粒120 mg·kg-1灌胃,联合给药组同时灌胃氟尿嘧啶20 mg·kg-1和石上柏颗粒120mg·kg-1,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纯净水,各组小鼠连续灌胃不同药物4周,比较各组小鼠治疗期间肿瘤生长情况,采用RT-PRC法测定各组小鼠瘤组织中Cyclin D1 mRNA、CKS mRNA的表达,采用West-blot法测定瘤组织中Cyclin D1、CKS蛋白的表达.结果:①给药1周、2周、3周、4周时氟尿嘧啶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均较模型组小鼠显著降低(P<0.05),给药2周、3周、4周时石上柏颗粒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均较模型组小鼠显著降低(P<0.05),给药3周、4周时联合给药组移植瘤体积均较氟尿嘧啶组小鼠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给药4周时氟尿嘧啶组、石上柏颗粒组和联合给药组小鼠瘤组织Cyclin D1 mRNA、CKS mRNA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联合给药组小鼠瘤组织Cyclin D1mRNA、CKS mRNA较氟尿嘧啶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给药4周时,氟尿嘧啶组、石上柏颗粒组和联合给药组小鼠瘤组织Cyclin D1和CKS蛋白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联合给药组小鼠瘤组织Cyclin D1和CKS蛋白较氟尿嘧啶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上柏颗粒有显著抗肝癌作用,且可以增强氟尿嘧啶的疗效,其抗肝癌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yclin D1和CKS表达有关.
作者:高珊珊;伍月红;曹礼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肺癌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客观指标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0例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增液解毒颗粒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存质量评分及PaO2、CRP、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94.35 ±5.89)分,PaO2为(69.89 ±5.47)mm Hg(1 mm Hg =0.133 kPa),CRP为(8.95±6.95) mg·L-1,TGF-β1为(5.79±2.5) μg·L-1,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85.65±3.45)分,PaO2为(59.63±6.73)mmHg,CRP为(18.46±11.56)mg·L-1,TGF-β1为(8.67±5.62) μg·L-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生存质量评分与PaO2水平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增液解毒颗粒可改善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且生存质量评分与PaO2呈正相关.
作者:乔冠英;冯俊光;覃强;林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补中消萎汤对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补中消萎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而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7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中消萎汤对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优势较为明显.
作者:杨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药治疗本病主要有辨证论治、成方加减、自拟方药、外治及内外合治、针灸等疗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无统一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标准,临床无法复制和进一步推广;②部分临床报道仍属案例举隅,未设置严格的对照组;③缺乏对本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巴明玉;程旭锋;王伟;赵慧朵;赵文静;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玄参甘桔汤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行放射治疗的颈胸部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放疗1~2周、食管受照射剂量达10~ 20Gy时,治疗组服用玄参甘桔汤,对照组服用食管炎合剂(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分别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2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反应,治疗组症状明显缓解,其中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玄参甘桔汤协同放疗可明显降低放疗的不良反应,可有效治疗和预防放射性食管炎,有助于放射治疗的顺利完成,提高放疗效果.
作者:陈延春;孙鹏摇;陆林;李妍;吴志丽;孙雪竹;卢虎生;刘坦;陈开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一贯煎对肝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侵袭转移相关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KM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组,一贯煎高剂量组、一贯煎中剂量组、一贯煎低剂量组.腋下注射H22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一贯煎高剂量组、一贯煎中剂量组、一贯煎低剂量组造模前两周开始用药,剂量分别为46g· (kg·d)-1、23 g· (kg· d)-1、11.5 g·(kg·d)-1,CTX组造模后开始给药,剂量为0.05 g· (kg· d)-1,模型组造模后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继续给药2周.处死各组小鼠取瘤称质量,蛋白电泳法检测EGFR、p-ERK、PCNA及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一贯煎各剂量组及CTX组均能显著降低瘤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贯煎各剂量组与CTX组比较,瘤体质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一贯煎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EGFR及PCNA蛋白表达,一贯煎高剂量组及一贯煎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p-ERK及ICAM-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可能通过调控EGFR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侵袭转移相关蛋白p-ERK、PC-NA、ICAM-1蛋白表达,发挥抑制荷H22小鼠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
作者:谢斌;陈谦峰;余功;陈乔;刘红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双途径化疗(以顺铂为主的PT方案静脉滴注配合腹腔顺铂灌注)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及口服自拟健脾生血汤治疗晚期卵巢癌并发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2例晚期卵巢癌合并腹水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以双途径化疗±中药穴位贴敷±健脾生血汤口服,对照组单纯予以双途径化疗,连续治疗6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腹水变化情况及血CA125、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51.61%,治疗组有效率83.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CA125为(36.22±12.71)U·mL-1,治疗组血清CA125为(23.85±13.06)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白细胞为(3.65±1.12)×109 L-1,血红蛋白为(88.62±7.63)g·L-1,红细胞为(3.23±0.44)×1012 L-1,治疗组白细胞为(6.83±1.70)×109 L-1,血红蛋白为(115.15±10.39)g·L-1,红细胞为(5.63±1.42)×1012L-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腹腔双途径化疗结合中药穴位贴敷及自拟健脾生血汤口服,可使晚期卵巢癌合并腹水患者的腹水明显减少,改善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周敏;郑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参苡建中汤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西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中晚期胃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吉奥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苡建中汤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水平、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3+、CD4+T细胞数量以及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CD8+T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CD3+、CD4+T细胞数量高于治疗前(P<0.05),而CD8+T细胞数量及CD4+/CD8+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免疫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5.85%和82.9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1.46%和60.98%.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率为82.93%,对照组为56.1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两组患者脱发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外,治疗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苡建中汤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减少化疗所致不良反应,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欣;黄雅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脾补精汤对胃癌术后脾虚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行胃癌手术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胃肠营养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补精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及相关免疫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神疲乏力、纳呆消瘦、面色萎黄、便溏等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腹泻、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血浆胃泌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升高、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营养干预基础上应用健脾补精汤治疗胃癌术后脾虚证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及免疫功能.
作者:刘爱萍;赵文霞;杨俊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根据中医辨证,观察在实证、虚证患者中,针刺对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疗效.方法:共171例晚期癌症患者入组,均采用含顺铂方案联合化疗.其中实证87例,虚证84例.在实证患者中,试验组44例,对照组43例;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所有试验组患者在顺铂前30 min应用托烷司琼5 mg静脉滴注,同时配合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及其他穴位;所有对照组患者仅在顺铂前30min应用托烷司琼5mg静脉滴注.比较各证型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呕吐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在实证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轻中度(Ⅰ-Ⅱ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54.54%和74.42% (P <0.05),且重度(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5.91%和25.58% (P <0.05);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轻中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54.76%和64.29% (P <0.05).在实证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轻中度呕吐和重度呕吐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仅在轻中度呕吐的发生率上存在差异,而重度呕吐的发生率则无统计学意义.实证患者中,试验组恶心呕吐的持续时间为(3.88 ±0.83)d,显著短于对照组(4.31 0.9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恶心呕吐的持续时间为(4.82±0.93)d,对照组为(5.03±1.0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个试验组中,实证患者的持续时间均短于虚证患者.结论:中医辨证针刺可以降低实证患者含顺铂方案化疗后CINV的发生率,降低呕吐的严重程度并缩短持续时间.
作者:王生;耿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李东垣继承先贤理论,系统总结、阐发脾胃的生理功能与发病特点,形成了以脾胃功能为核心,气机升降为主线,甘温除热降阴火为具体措施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目前肿瘤的中医治疗同样强调改善脾胃的功能及气机的升降,与李东垣学说颇有相似之处.因此,深刻理解李东垣“补中、升阳、降阴火”理论并灵活运用,对肿瘤的防治意义重大.
作者:陈顺泰;花宝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针灸对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的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有肯定疗效,其辨证选穴有独到之处,可对LPD患者做到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故针灸治疗本病具有很大的优势及临床需要.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关于针灸治疗LPD的相关文献不多,且因针灸的选穴、刺激量、介入时机、对照组的设计以及样本量等,对研究结果都可能产生影响;②中医对LPD的辨证分型、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且没有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③针灸治疗LPD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所以,未来可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探索LPD的发病特点、证型变化及演变规律,进而制定出符合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规范化治疗标准,或是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探索LPD的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LPD的可能机制,以期为针灸治疗LPD提供更多的理论及方法依据.
作者:颜宇轩;杨丽洁;何滨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耳穴排籽结合对压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症患者睡眠结构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例心脾两虚型不寐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接受耳穴排籽结合对压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应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检测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期时间、REM期睡眠时间、觉醒次数、NREM睡眠各分期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睡眠时间(407.5 ±61.8)min,长于对照组(371.5±35.2) min;观察组睡眠潜伏期(17.3±8.2) min,短于对照组(25.5±10.3)min;观察组睡眠效率(95.8%±12.1%),高于对照组(78.8%±6.5%);观察组觉醒次数(6.8±3.1)次,少于对照组(9.3±5.1)次;观察组NREM睡眠S1期(23.4±6.5) min,短于对照组(37.3±5.7) min;观察组NERM睡眠S3期(49.4±9.1)min,长于对照组(25.1±5.2) min.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排籽结合对压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症有较可靠的疗效,可更有效地延长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降低觉醒次数,这可能与其神经刺激作用有关.
作者:李莉;郭娟;游秋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1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并针刺观察组所取穴位的旁开0.5 cm非经非穴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a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IGF-1、MMP-2、MMP-9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IGF-1水平均升高,MMP-2、MMP-9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IGF-1水平较高,MMP-2、MMP-9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IGF-1、MMP-2、MMP-9水平,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MMP-2、MMP-9水平,提高IGF-1的水平有关,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论证研究.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补益肺肾、化痰祛瘀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化痰祛瘀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并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和Pa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和PaCO2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one second,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 1%及FEV1/FVC(%)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0.6%,观察组有效率为95.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肺肾、化痰祛瘀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代国方;王红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中医证候积分、血气分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14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n=71)与观察组(n=71).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豁痰祛瘀方.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PaCO2、PaO2)、临床证候积分、TNF-α、D-二聚体的水平,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37%(67/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9%(5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9.36±1.55)分,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5.64±1.4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PaCO2、PaO2分别为(33.52±1.26)mm Hg(1 mm Hg =0.133 kPa)、(75.63±1.67) mm Hg,观察组PaCO2、PaO2分别为(37.21±1.33)mm Hg、(80.24±1.87)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TNF-α、D-二聚体分别为(4.35±1.42)μg·L-1、(486.52±121.42)μg·L-1,观察组分别为(2.52±0.87) μg·L-1、(425.63±102.35) μg·L-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血气分析指标,降低TNF-α、D-二-聚体的水平.
作者:林浩;杨润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基于长期临床实践,总结了支气管扩张症基本病机为痰瘀毒痹积损,正虚邪实间杂并相互影响.正虚为肺气虚、脾气虚、气阴两虚等,日久不复而又生痰、瘀;邪实为痰热、痰浊、瘀血,日久累积酿毒、痹阻肺气,复伤肺之形气.常见证候为实证类(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正虚邪恋类(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兼证类(血瘀证)三证类六证候,急性加重期则以实证类为主而常兼虚证,缓解期则为正虚邪恋而常兼实证.
作者:李建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麻杏苡甘汤由汉代张仲景首次创造并应用于风湿所致周身疼痛.后世医家多遵循之,现代临床中也多被应用于治疗风湿痹证.张燕萍教授另辟蹊径,将麻杏苡甘汤应用于慢性咳嗽、便秘、支气管哮喘合并湿疹等不同疾病,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和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多效性.从另一方面可看出,麻杏苡甘汤具有健脾化湿祛痰、开宣肺气的功效,扩大了麻杏苡甘汤的治疗范围,为临床高效诊疗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张笑栩;樊茂蓉;张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王俊宏教授根据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认为本病的内因主要为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胎怯,外加环境影响,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共同导致本病的发生,其病机关键为“心肝脾肾阴阳失调”,病机特点是心肝肾阴静不足、心肝脾肾阳动有余.王俊宏教授对气阴两虚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多采用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法,并强调行为干预,临床采用中药联合心肝安神益智推拿法干预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治疗过程中可增加家长和患儿交流时间,减轻多动症状,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刘玉清;王俊宏;刘玲佳;林美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化痰祛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160例2型糖尿病I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足三里等穴配合化痰祛瘀方,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C反应蛋白、TNF-α、IL-6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化痰祛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IR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并可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杨卫杰;曹晶晶;曹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系统评价逍遥散加减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各项指标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全面收集有关逍遥散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后,分析逍遥散加减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汉密尔顿量表值、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48篇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5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试验组242例,对照组240例.5篇文献观察了汉密尔顿量表值,4篇文献观察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Meta分析结果显示,逍遥散加减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汉密尔顿量表值、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是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所限.结论:逍遥散加减可有助于改善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病情.
作者:周珺;张黎;席红领;李茂星;贾正平;张汝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累及范围较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故详细系统的问诊、体格检查及神经损伤相关的检查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神经传导速度是美国糖尿病协会规定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确诊手段;定量感觉检查适合追踪随访患者病情.目前,皮肤活检是糖尿病神经病诊断的金标准,主要适用于小纤维神经病变.另外,MRI、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等新科技诊断技术的介入,有助于提高DNP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作者:胡玉芬;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肺气虚弱证和肺脾气虚证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艾滋病肺气虚弱证患者34例,肺脾气虚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证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肺气虚弱证患者CD3+T淋巴细胞为(1 547.12±807.909) mm-3,肺脾气虚证患者CD3+T淋巴细胞为(1 213.09±580.928) 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 <0.05);肺气虚弱证患者CD8+T淋巴细胞为(1 090.59±632.818) mm-3,肺脾气虚证患者CD8+T淋巴细胞为(860.06±456.800) 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8 <0.05);CD4+方面,肺脾气虚证患者的平均秩次为47.13,肺气虚弱证患者的平均秩次为6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 <0.05);CD4+/CD8+方面,肺脾气虚证患者平均秩次为50.43,肺气虚弱证患者平均秩次为53.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 >0.05).结论: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患者淋巴细胞下降更显著,免疫功能损伤更严重,更容易出现机会性感染.
作者:郭晓辉;谢世平;张向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药溻渍法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组方,有药味少、药量大,功洪力专的特点,且药液直接作用于患处,使腠理开疏,药力直达病所,达到治疗目的,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的优点.药液既能荡涤创面又不影响内服药的功效,既防止了药物注射或口服给药对肝、肾的损害,又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
作者:任盛静;郑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壮骨汤治疗,药物组成:牡蛎15 g,丹参15 g,生地黄10 g,巴戟天10 g,山药15 g,黄芪10 g,白术6 g,龙骨6 g,刺五加6 g,淫羊藿5 g,紫河车3 g.以上药物以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200 mL,1个疗程30 d,共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Cobb角、血清Leptin水平及生活质量(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6个月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Cobb角、血清Leptin水平及GQOL-74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椎体前缘丢失高度、伤椎Cobb角、血清Lept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VAS及ODI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予以补肾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Leptin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邓宇;刘奎;陈廖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口服妇宝方配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襞微循环血流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妇宝方并配合离子导入治疗,妇宝方药物组成:川续断12 g,生地黄15 g,忍冬藤12 g,延胡索15 g,白芍12 g;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配合金刚藤胶囊,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甲襞微循环FNM检测结果.结果:采用妇宝方煎汤口服并进行离子导入治疗后,患者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均有很大程度改善,甲襞微循环FNM检测结果、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宝方汤剂口服并配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和消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降低远期复发率.
作者:卫娜;邢庭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雌性大鼠68只,根据随机原则,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通孕方组、针灸组、通孕方+针灸组和头孢呋辛+甲硝唑组6组,造模成功后连续治疗30 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造模成功.通孕方+针灸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炎症吸收与消散,为临床上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
作者:彭志华;韩霞;杨丽霞;谢宇锋;金素芳;徐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七子补肾生精汤联合维生素E软胶囊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3例.治疗组采用七子补肾生精汤治疗,方药组成: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女贞子、韭菜子、当归、黄芪、山药、山萸肉、茯苓、党参、黄精、淫羊藿、仙茅、肉苁蓉、巴戟天、鹿角霜、红花、丹参、莪术,每日1剂,分2次服.维生素E 100 mg,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硫酸锌口服液10mL,每日2次,维生素E 10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5个月,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精液参数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2.77%,对照组有效率为30.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生精汤联合维生素E胶囊治疗有较好的补肾生精、活精的功效,能提高精子活力和前向运动精子量,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关立军;苑辉;胡一珍;郑波;韩小克;许晓立;戴芳芳;周均霞;郑晓红;贾志国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