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枣仁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枣仁安神汤治疗;对照组服用阿普唑仑片治疗,每次0.4 mg,于每晚睡前服用,治疗期间不合并使其他任何药物.两组连续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及AIS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仁安神汤治疗失眠安全、有效,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小.
作者:宋环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米氮平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逍遥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HAMD总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x2=4.0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治疗期间必须加强对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尤其要高度重视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作者:胡学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利水燥湿熄风法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30例,在相同支持、对症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自拟利水燥湿熄风汤治疗,水煎服,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水煎服,每日2次.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随访观察1个月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水燥湿熄风法治疗周围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付立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黑地黄丸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黑地黄丸,对照组口服肾康宁片.两组均连续用药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治疗组为74.07%,对照组为71.4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0.56%,优于对照组63.3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黑地黄丸能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董彬;黄秀贞;张法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脑细胞保护剂、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及针灸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李雪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应用于痔疮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传统治疗;试验组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35例(87.5%),有效:4例(10.0%),无效:1例(2.5%),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5例(37.5%),有效:10例(25.0%),无效:15例(37.5%),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术后配合中药外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丁忻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治疗痛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急性痛风发作时予以对症治疗(包括秋水仙碱0.5 mg,每日3次,口服,连用3 d[4];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每日3次,口服;别嘌醇在急性疼痛缓解后给予,0.1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赤芍、延胡索、乳香、没药、薏苡仁、黄柏、苍术、虎杖)及中药口服(熟附子、细辛、肉桂、干姜、麻黄、三棱、莪术、昆布、海藻、乌梢蛇、黄芪、葛根、当归、茯苓、白芍、白术、续断、鹿含草;兼有湿热征象者,加用黄连、败酱草、黄柏、知母等)治疗.15 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4.1%,对照组痊愈率为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有效率为92.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血尿酸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病较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更好,且降低血尿酸水平更快.
作者:薛川松;崔小红;吴宇;张潇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和参桂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刘昌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百合固金汤治疗阴虚证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阴虚型便秘患者均采用百合固金汤(方药组成:桔梗12g,玄参10 g,生甘草6 g,贝母9 g,生地12 g,白芍10 g,当归10 g,熟地黄12 g,麦冬10 g,百合12 g)治疗,患者在服药期间,严禁使用其他泻下药.10 d为1个疗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治疗2~6个疗程.结果:痊愈14例,占37.84%;显效17例,占45.95%;有效4例,占10.81%;无效2例,占5.41%,有效率94.59%.结论:百合固金汤治疗阴虚证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董银平;刘志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犀角地黄汤中医辨证治疗.两组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血肌酐、血沉、尿素氮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思瓯;尹昌浩;张忠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肛门坠胀的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结果:肛门坠胀是肛肠科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治法,中药外治法和其他疗法.中药内治法采用辨证治疗,中药外治法包括中药熏洗和灌肠.其他疗法包括针灸疗法,综合疗法等.结论:中医药治疗肛门坠胀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张丹凤;沈文娟;蒋旭红;唐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照RICE原则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按摩和低周波等综合治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症状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24h、48 h和72 h的VAS评分、症状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0%.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且有镇痛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作者:李万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5 a来国内采用辨证论治、专法专方、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方面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沈铭轩;苏克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汤配合阿仑膦酸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补肾健骨汤组、阿仑膦酸钠组、补肾健骨汤+阿仑膦酸钠组(联合组)、空白组.空白组患者常规观察并随访,不服用明显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干预;补肾健骨组口服补肾健骨汤治疗,每次200 mL,每日2次,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阿仑膦酸钠组于每周一早晨空腹服用阿仑膦酸钠每次70 mg治疗;综合组采用补肾健骨+阿仑膦酸钠循环间歇性给药法,即补肾健骨汤连续服用1周,改服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1次,如此反复,4周为1个疗程;共用6个疗程.治疗后分别采集0个月、3个月、6个月外周静脉血5 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的含量;通过放射影像图文系统观察0个月、6个月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溶解带的变化.结果:①补肾健骨汤、阿仑膦酸钠、补肾健骨汤+阿仑膦酸钠均可延缓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②联合组延缓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的效果优于补肾健骨汤组、阿仑膦酸钠组;补肾健骨汤组优于阿伦膦酸钠组;③补肾健骨汤+阿仑膦酸钠可延缓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破骨激活因子IL-1、IL-6、TNF-α等形成,达到延缓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的目的.结论:补肾健骨汤配合阿仑膦酸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影响较大,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长林;田林涛;耿直;尹文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7例和对照组73例.所有患者均口服辛伐他汀20 mg·d-1,睡前服用,连续服用12周.试验组在该治疗外另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日3次,每次10粒,12周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患者各血脂指标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提高辛伐他汀的降血脂疗效.对高脂血脂患者在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同时辅以复方丹参滴丸口服,能获得更优疗效.
作者:龚兴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消疬膏配合抗痨药物治疗儿童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儿童淋巴结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抗结核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疬膏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疬膏配合抗痨药物治疗儿童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薛倩一;钮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每次5 mg,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每次1包,每日2次,冲服.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朝霞;余小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智聪脑颗粒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晚睡前服用5 mg,连续服用4周后改为10 mg,继续服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智聪脑颗粒,每日1剂,温开水冲服,分2次服用,连服16周.服药期间停用有关其他抗痴呆和促智药.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评分.并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为(19.0±4.8)分,ADL评分为(31.2±10.3)分,治疗组MMSE评分为(21.8±3.5)分,ADL评分为(26.8±10.8)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聪脑颗粒联合多奈哌齐片可以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总体功能、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单纯服用西药组.
作者:邵静;曹淑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综合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艾司唑仑;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安神饮(党参15 g,白术15 g,茯神15 g,远志12 g,当归15 g,知母12 g,龙眼内10 g,酸枣仁15g,川芎12 g,陈皮10 g,木香9 g,百合15 g,柏子仁12 g,生地黄15 g,浮小麦30 g,炙甘草6 g)合针灸(神门、四神聪、内关、三阴交)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白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建立降黏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降黏胶囊中的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和水蛭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法对降黏胶囊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黄芪、水蛭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0.064~0.304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为2.038%(n=6).结论:建立的降黏胶囊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可行,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刘金环;杨玉琴;张强;龚新全;赵成元;赵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于以连翘酯苷(forsythiaside,FTS)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连翘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连翘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文献支持.方法:查阅、收集连翘酯苷为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连翘药理作用相关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以FTS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连翘具有对认知障碍及短暂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改善学习记忆障碍、舒张血管、抗氧化、抗菌、抗感染、解热、抗DNA损伤、防护耳毒性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结论:连翘药理作用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作者:吴国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片临床新用的特点及规律,提示新的应用,并探讨中药及复方新用的特点.方法:归纳复方丹参片新的临床应用,分析作用规律,推导复方丹参片可能的临床新用.结果:复方丹参片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临床新用具有可行性.结论:复方丹参片的临床新用揭示很多功能障碍性疾病都可以用复方丹参片来治愈.同时揭示,传统中药及复方有很大的开发空间.通过发现中药及复方新的应用,开拓中药及复方的适用范围,从而推动中医药理论发展.
作者:魏珍珍;苗明三;王升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盐巴戟天与生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on Cl8柱(250.0 mm×4.6 mm,5μm);甲醇-0.4%磷酸水溶液(5∶95~28.8∶71.2,15 min)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7 nm;柱温30℃.结果:巴戟天盐制后水晶兰苷含量与生品比较降低15%.结论:盐制对巴戟天中的水晶兰苷含量有一定影响.
作者:陈红;裴占柱;程再兴;林月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机制,明确中西药合理配伍的原则和对策.方法:归纳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的优势和特点,并对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的共性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的原则,以提高中西药配伍的合理性.结果:中西药合理配伍应严格遵循各自的基本理论,遵循中西药合用的作用机制和配伍变化规律,避免中西药重复和交替使用.结论:重视中西药配伍应用的作用机制及变化规律,做好临床用药指导和监测工作,对保证中西药的合理配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瑞奇;王培智;苗明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金银花药效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对金银花的药理作用、药效特点、临床应用进行研究.结果:金银花的主要作用是抗菌消炎.结论:分析金银花药效特点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丹丹;王培智;苗明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冬凌草的生态特征进行比较,探讨冬凌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其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冬凌草进行观察描述,比较不同产地冬凌草的叶片形状、叶缘形状、叶面特征、叶背、叶脉、叶毛、茎色、茎绒毛、叶片大小、分枝数等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不同产地冬凌草的生物学性状呈现明显差异.结论:不同产地冬凌草的生物学性状呈现不同差异,证明冬凌草种质资源较为丰富.
作者:娄玉霞;董诚明;乔毅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玉米须现代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通过对玉米须现代研究的系统回顾,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对玉米须的临床应用及食疗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玉米须的应用特点及优势.结果:玉米须及其各有效部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降血糖作用突出,临床应用也具有较好疗效.结论:玉米须具有降血糖、利尿等作用,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琳;王培智;苗明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得宁口服液对大鼠急性心衰模型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和大下降速率的影响.方法:取大鼠60只,雄性,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12只,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组,另5组造大鼠急性心衰模型.5组分别别灌服心得宁口服液20 mL·kg-、10 mL·kg-1、5 mL·kg-1、芪苈强心胶囊混悬液0.6 g·kg-1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于后1次给药后0.5h,大鼠麻醉后,分别进行气管及颈总动脉插管,颈总动脉插管连接压力传感器,手术后稳定10 min后记录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结果:造急性心衰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心得宁口服液组和芪苈强心胶囊组均可显著升高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均显著降低(P<0.01).心得宁口服液组和芪苈强心胶囊组均可显著升高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得宁口服液有显著改善急性心衰的作用.
作者:易伟国;赵京生;杨君;刘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郑枣片对小鼠耐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给小鼠连续7d灌服新郑枣片大、中、小剂量(6.68 g·L-1、3.34 g·L-1、1.67 g·L-1)、红景天维生素软胶囊(0.3 g·L-1)、同体积的蒸馏水.通过小鼠负荷游泳实验、小鼠爬杆实验、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小鼠减压耐缺氧实验观察新郑枣片对小鼠耐力的影响.结果:新郑枣片使小鼠负荷游泳能力明显提高,使小鼠爬杆能力显著提高,使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及减压耐缺氧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新郑枣片可明显提高小鼠耐力.
作者:王新才;徐娟;吴晓锋;魏珍珍;苗明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得宁口服液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及减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方法:取体质量18~21 g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芪苈强心胶囊组、心得宁口服液大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中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小剂量组5组.生理盐水组灌服生理盐水;芪苈强心胶囊组灌服芪苈强心胶囊混悬液(为临床用量的15倍,0.9 g· kg-1,30g·L-1);心得宁口服液大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中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小剂量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心得宁口服液(分别为临床用量的30倍、15倍、7.5倍,即30 mL·kg-1、15 mL·kg-1、7.5 mL·kg-1).灌胃量均为3mL·g-1;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d.于第7天灌胃给药1h(禁食12 h),将小鼠放入盛有10 g钠石灰的125 mL磨口广口瓶中(每瓶1只),瓶口涂凡士林密封,用秒表记录每只小鼠从瓶口密封到死亡的时间,以呼吸停止为小鼠死亡指标,观察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结果:心得宁口服液组和芪苈强心胶囊组均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P<0.05).均可显著延长小鼠减压耐缺氧时间(P<0.01).结论:心得宁口服液对心肌有好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赵京生;易伟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温病血分证辨证规律.方法:对温病大师叶天士首创卫气营血理论进行学习,分析温病血分证的辨证规律.结果:温病血分证症状繁多,变证峰起,临床辨证时有一定难度,但也有规律可循.即把握先兆症状,首辨邪热入血;次辨血瘀程度,详审病理机制;再辨出血部位,慎察神志变化;后还要关注正气盛衰,判明预后转归.结论:对温病血分证的辨证规律的研究,为临床治疗血分证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张晓艳;郭选贤;金培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检索常用于呼吸系统的非处方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安全使用此类非处方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和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收集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非处方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经上述数据库报道,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4种中成药分别是复方甘草片、西瓜霜润喉片、蛇胆川贝液、复方草珊瑚含片.结论:虽然非处方药的特点是药效确定、相对安全、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但药物安全性不容忽视,也需要考虑其不良反应并合理使用.
作者:王璞;王聿成;董燕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学习性评价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传统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存在的弊端以及学习性评价的内涵、优势和在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科学适用的多层面综合性、学习性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推进中医药院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结论:学习性评价在实践中收效良好,促进了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出自信充实、协调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付强;闫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考略历代医家对积聚病机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于积聚的病机的认识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积聚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中每见虚实夹杂,如脾虚兼湿热者有之,血瘀兼气血亏虚者亦有之等,故从肝郁气滞、食滞痰阻、瘀血内结、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阴虚内热六证进行总结.结论:对于积聚病机的认识,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都丰富了积聚的辨证论治,也为后世把握中肠道肿瘤的证治法则等方面,提供了颇为深刻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谦峰;曾楚华;魏丹丹;袁德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高等院校现行师资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与管理机制.方法:在分析、总结经验及调研学习基础上,采用分类管理、定性与量化指标结合的方式,逐步构建适合中医药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结果:建立了涵盖评价目标、评价分类、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操作于一体的科学实用的新型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结论: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培育优秀教学团队等方面凸显成效,对增强新时期教学型高校的竞争能力并促使中医药院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江雁;孙建中;史晶晶;翟剑波;徐华明;张婷婷;张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病机与证候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从教材、辞典等对病机与证候的解读出发,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结果:认为病机是对一种独立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特有本质的总结.证候是对患者患病过程中,某一阶段当下所有病变本质及所处状态的综括.病机与证候的内涵虽有差异,客观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临床应用上有互补性,基础病证则具有同一性.结论:病机是辨病论治的依据,证候是辨证论治的依据.厘清其间之症结而不混用,对中医临床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少群;马冠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研究现状.方法:对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一套规范和标准的中医肿瘤评价体系.结果:以循证医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并综合各类客观、准确、全面的研究数据资料,合理地构建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中医肿瘤疗效评价体系,并将患者的生存期、生存质量、肿瘤缓解效率以及各项理化检测指标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可以使研究结论趋于客观化、真实化.结论:对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情况进行分析,能体现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特色及优势,并对优化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梅晓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联合双途径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明确病理诊断的60例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第1天、第8天采用CPT-11 100 mg · (m2·d)-1静脉滴注+第1天DDP 40 mg·(m2·d)-1腹腔注入,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方(黄芪30 g,半夏12g,陈皮12 g,炒白术30 g,太子参15 g,红藤30 g,败酱草30 g)治疗.每日1剂,浓煎200 mL.化疗及化疗期间继续服用,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分别从不良反应、近期有效率、PFS、mOS、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候改善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3%和8.6%;近期有效率(ORR)分别为33.3%和26.7%,受益率(DRR)分别为76.7%和73.3%;PFS分为6.2个月和4.1个月,mOS分别为14.5个月和8.2个月.治疗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评分上改善率为63.3%和53.3%,治疗组在上腹痛、腰骶疼痛、消瘦乏力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联合双途径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疗效显著,且能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洁;谢国群;贺天临;张微微;郭晓冬;张学民;韩克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苦参注射液在食管癌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Ⅲ期食管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健择联合顺铂方案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3 a生存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化疗后不良反应显著减轻、临床疗效高(P<0.05);试验组化疗后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a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苦参注射液联合健择+顺铂术后化疗方案疗效确切,能够通过降低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抑制瘤株生长等作用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苗景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拟肺癌方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为肺癌的初治或复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自拟肺癌方(药物组成:生天南星30 g,玄参18 g,桂枝3 g,枳壳12 g,杏仁12 g,露蜂房12 g,生薏苡仁30 g,蜈蚣4条,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30 g,石见穿30 g,葶苈子10 g,丹参12 g,黄芪20 g)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4个疗程后观察各自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生存期等.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42.9%,其中完全缓解1例,中位生存期9.2个月;对照组有效率为46.4%,其中完全缓解2例,中位生存期8.7个月.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资料显示自拟肺癌方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两者疗效、中位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而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性、改善和提高肿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靳冬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三观”指导下全方位综合治疗癌症的策略.方法:对三观(整体观、动态观和平衡观)进行概述,探讨全方位综合治疗依据、原则和方法.结果:三观理念是结合中医学理论和笔者临床经验的总结,涵盖了整体观、动态观和平衡观等丰富的哲学理念;通过全方位综合治疗策略,动员所有的医疗资源和中医思路,运用整体调控和局部调治,贯彻三基治疗(心疗、食疗、动疗)措施,达到消除病态,恢复阴平阳秘.结论:三观理念是人类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的基本观念,可指导临床癌症的治疗.
作者:陈璐;邵梦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三丸剂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试就《金匮要略》对肿瘤的认识、肿瘤与瘀血的关系、以及三首丸方治疗肿瘤的中医机理和药理学研究做一阐述,期拓展仲景三首丸方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结果:《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大黄磨虫丸三首丸方,尤其鳖甲煎丸、大黄(庶)虫丸是仲景所创方中为数不多的大方,能够针对肿瘤正虚邪实,寒热错杂,痰瘀毒结等纷繁复杂的病机起作用,并且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中药复方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多环节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结论:《金匮要略》对于肿瘤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有着深刻的认识,其创制的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大黄(庶)虫丸三首丸剂是临床治疗肿瘤的有效方剂..
作者:王兵;侯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和对策.方法:对近10 a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经验进行整理.结果:分析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并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外治法及中医药联合化疗、放疗、介入等综合治疗方面,总结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为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广阔思路.并提出中药联合肝动脉栓塞术的中医序贯治疗方案,为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储真真;陈立宏;冯久桓;徐灵敏;黄祝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透灸法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腰阳关、命门、肾俞、夹脊穴使得气,将艾灸箱放在针刺部位施灸,以患者局部皮肤均匀潮红、汗出为度.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7%;结论:透灸法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腰部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腿部疼痛、麻木、放射痛,从而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作者:高希言;薛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拔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拔罐的方式进行治疗.针灸主要采用患部加辨证取穴的方法,主穴为关元、气海、合谷、肾俞、肝俞、足三里、脾俞.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52%,对照组有效率为86.76%.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拔罐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作者:梅胜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类风温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奈普生缓释片和雷公藤总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4.28%;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疏导、以及功能锻炼,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进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和西药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作者:张春燕;江娟;滕善梅;田华张;李其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儿均采用针灸(百会、四神聪、天门、肾俞、大椎、风池、足三里、腰俞、合谷)加中药(人参、黄芪、当归、天麻、远志、山茱萸、益智仁、肉苁蓉、五味子、续继、白术、山药)治疗,治疗后测定患儿的智力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来判断疗效.结果:基本治愈9例,占13.2%;显效28例,占41.2%;有效26例,占38.2%;无效5例,占7.4%.有效率为92.6%.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友军;张虹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督灸改善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僵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西乐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督灸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间脊柱僵硬症状及疼痛积分、4字试验、指地距、扰墙距、胸廓活动度、实验室指标等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督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西乐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僵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子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从脾胃论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中医理论如五行学说、宗气及卫气的生成和功能,以及COPD稳定期患者营养状态特点等方面,论述健脾、顾护中焦在本阶段治疗中的必要性.结果:COPD在稳定期中医病机特点以本虚为主,常兼有痰、瘀,以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等证候为常见.在稳定期标实表现不明显,针对本虚的特点,以“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指导,从脾胃论治.结论:从脾胃论治稳定期COPD疗效确切.
作者:刘言;徐红日;王成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清胰汤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ANPLJ)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胰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为28.6%,病死率为9.5%,对照组ARDS发生率为66.7%,病死率为23.8%,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可显著降低ANPLI患者ARDS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冰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红参20 g,黄芪3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射干12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白果10 g,沉香15 g,海浮石30 g,桑白皮15 g,细辛10g,川贝母12 g,炙甘草10 g,瓜蒌15 g,知母15 g,鱼腥草20 g,蛤蚧2个)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4%,对照组有效率为65.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级慢性组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胡瑞霞;胡瑞华;秦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性期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炎抗过敏解痉平喘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麻杏甘石汤加味(儿童用药应注意比例:新生儿用成人的1/6,乳婴儿为成人的1/3~1/2,幼儿为2/3,学龄儿童与成人等量)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用7d.观察指标包括:平均病程、症状、体征、血氧、长远疗效、复发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在平均病程、症状、体征、血氧、长远疗效、复发率,临床疗效等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起效快、病程短、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作者:廉淑敏;厉艳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方法:对10 a来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细胞免疫、气道炎症、相关炎症介质及炎性细胞、神经受体机制、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了解中药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了解研究现状.结果:中医药在防治哮喘方面疗效显著、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小、善于预防,长于治本.但目前国内在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①对中医药的作用靶点研究不足,对气道高反应及气道重塑机制的研究较少;②热衰于自制方及经验方的研究,而冷落了经方的研究;③动物实验研究向临床研究的延伸不足.结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较多,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喜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杨志旭教授的临证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临床分析杨志旭教授的临床用药经验.结果:杨志旭教授对清疏相结合,渗敛相结合,温通相结合及生黄芪的妙用,临床效果显著.结论:杨志旭教授对中药的运用独具匠心,可为同道知而能习.
作者:宋元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指导及运动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益肾健脾散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记录FT3、FT4、TSH、FBG、PBG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3.7%,有效率10.5%,无效率15.8%,有效率84.2%,对照组显效率52.6%,有效率26.3%,无效率21.1%,有效率7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懒言、手足畏寒、面色无华、大便频多的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健脾法可以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赵娟;吴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浴足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浴足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踝臂血压指数、肢体位置阳性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变化情况.结果:①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63%,明显低于观察组(93.75%)(P<0.01);②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第8周中医临床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第8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疗后第12周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踝臂血压指数、肢体位置阳性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④对照组治疗前后FBG、PBG、HbAlc、TC及TG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浴足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作者:郭家安;王红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58例均采用辨证论治,治疗总则为润肺养胃、补脾益肾.对于下消者,则补肺滋肾;对于中消者,则滋肾补脾;对于上消者,则清胃润肺.结果:显效200例,占77.52%;有效53例,占20.54%;无效5例,占1.94%;有效率为98.06%.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从根本上控制血糖.
作者:雷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侧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强筋胶囊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共三组.对照一组18例,采用基础治疗(常规抗骨质疏松和抗炎治疗)和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一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给予补肾强筋胶囊(杜仲、血竭、三七、骨碎补等),术后第2天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并戴腰围保护开始下地行走;对照二组14例,采用基础治疗及卧床垫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同时通过侧位X线片测量病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变化及12个月内腰背痛复发次数.结果:VAS评分观察组、对照一组,治疗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二组治疗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不明显(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三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恢复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后Cobb角比治疗前减少;观察组、对照一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后1周比较,未见Cobb角明显丢失;再发腰背痛人次观察组、对照一组明显减少,对照二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强筋胶囊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缓解疼痛,维持病椎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再发腰背痛发生人次.
作者:刘文刚;许学猛;赵传喜;谢国平;吴淮;魏凌峰;鲁海;刘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2009年2月-2012年10月的92例宫腔粘连患者轻度粘连行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中重度粘连者放置宫内单环节育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例,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补佳乐(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生产,每片1 mg),每天2 mg,共计21 d,后5d加用安宫黄体酮(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片2 mg)每天10 mg,序贯治疗.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下1个疗程治疗,无月经者停药7d后开始下1个疗程药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非经期方药选用归芍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15 g,赤白芍各10 g,枸杞子20 g,山茱萸12 g,熟地黄20 g,山药20 g,菟丝子20 g,杜仲15 g,茯苓15 g,川芎10 g,桃仁10g,红花10 g,丹参15 g,甘草6 g)治疗.水煎取汁200 mL,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3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月经的期、量、色、质等情况,并复查宫腔镜,了解宫腔情况,同时取出宫内节育器.结果:治疗组中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6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疗效显著.
作者:冯秋霞;王庆;韩献琴;李永乐;张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于增瑞教授自拟解郁滋肾散瘀汤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症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详尽记录于教授辨治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症的典型验案,并对其辨治理论、遣方用药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总结其在临床上强调整体论治,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西医检测的辅助作用等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结果: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证明于教授所运用的解郁疏肝、平补脾肾、理气和血、调经种子;注重月经各期特点,分期施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结论:于教授在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症的辨治经验成效明显,对临床治疗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作者:王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及病理组织的观察,探讨肝舒乐片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机制.方法:应用25%消痔灵注射液制成慢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将8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前列康组、肝舒乐组、疏肝组和健脾组,每组10只.肝舒乐组、疏肝组、健脾组及前列康组分别灌服相应的中药混悬液及前列康片混悬液;模型组、正常组灌服蒸馏水.喂养4周后,于末次给药后24h取血测定TXB2和6-Keto-PGF1α,称质量后脱颈处死后取出前列腺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肝舒乐片可以升高血浆TXB2、降低6-Keto-PGF1α,减轻前列腺瘀血及炎性浸润.结论:肝舒乐片通过对TXB2、6-Keto-PGF1α平衡机制的调节作用,改善了前列腺周围的血液循环,可能是肝舒乐片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艳艳;张慧俭;洪素兰;耿新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探寻该病病因提供可靠依据.应用补肾疏肝法的多囊饮治疗肾虚肝郁证患者,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PCOS患者60例,同时选取因急性病、早孕、阴道炎就诊的非PCOS患者30例,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②对PCOS组中30例肾虚肝郁证患者采用多囊饮(菟丝子、白芍、淫羊藿、柴胡等)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①发现患者母亲异常月经史、家族早秃病史及发病前情绪影响为该病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②经多囊饮治疗的30例患者中,有效率为86.7%,妊娠率为62.5%,月经改善有效率为83.3%,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六项指标中LH、LH/FSH、基础体温、体质量指数及卵巢多囊样形态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患者母亲异常月经史、家族早秃病史及发病前情绪影响为该病的相关因素.②运用多囊饮治疗肾虚肝郁证PCOS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京红;韩冉;张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病、证、症规范化研究的思路.方法:通过比较中西医的不同点,分析病、证、症规范化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结果:证的规范化研究应注重实用性和症信息的多维性,中医疾病的命名存在着实质问题.症、证、病的规范化研究涉及问题较多、研究较大.结论:病、证、症规的范化研究应在中医整体观的辨证理论体系指导下,总体设计,逐步实施,才能走上规范化道路.
作者:崔利宏;崔丽霞;王国斌;车志英;何磊;樊尊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徐景藩教授治疗难治性嗳气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典型病案归纳、总结徐景藩教授对难治性嗳气的治疗经验.结果:徐景藩教授认为难治性嗳气病理性质虚实夹杂,脾气虚弱为本,湿热气滞血瘀为标,病机属气滞血瘀,病理因素以气滞为主,久病及血,其次肝胆湿热,肝气失于疏泄,木不疏土,以致胃气受损影响纳谷、腐熟功能,故治当清利肝胆、疏和肝胃.结论:徐景藩教授治疗难治性嗳气疗效显著.
作者:曹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治疗妇科病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整理班秀文教授从情志论治妇科病的经验.结果:班秀文教授从情志论治妇科病主要归纳为五个方面:重视情志致病,提倡防治结合;调气和血,兼顾心、肝、脾三脏;选方用药平和为佳;情志久郁勿忘痰瘀;身心并治,综合调理.结论:班秀文教授从情志治疗妇科病辨证准确,疗效显著.
作者:刘玉筠;戴铭;董岚;张淑贤;员晓云;张璐砾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