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凤;沈文娟;蒋旭红;唐华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片临床新用的特点及规律,提示新的应用,并探讨中药及复方新用的特点.方法:归纳复方丹参片新的临床应用,分析作用规律,推导复方丹参片可能的临床新用.结果:复方丹参片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临床新用具有可行性.结论:复方丹参片的临床新用揭示很多功能障碍性疾病都可以用复方丹参片来治愈.同时揭示,传统中药及复方有很大的开发空间.通过发现中药及复方新的应用,开拓中药及复方的适用范围,从而推动中医药理论发展.
作者:魏珍珍;苗明三;王升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肛门坠胀的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结果:肛门坠胀是肛肠科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治法,中药外治法和其他疗法.中药内治法采用辨证治疗,中药外治法包括中药熏洗和灌肠.其他疗法包括针灸疗法,综合疗法等.结论:中医药治疗肛门坠胀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张丹凤;沈文娟;蒋旭红;唐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探寻该病病因提供可靠依据.应用补肾疏肝法的多囊饮治疗肾虚肝郁证患者,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PCOS患者60例,同时选取因急性病、早孕、阴道炎就诊的非PCOS患者30例,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②对PCOS组中30例肾虚肝郁证患者采用多囊饮(菟丝子、白芍、淫羊藿、柴胡等)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①发现患者母亲异常月经史、家族早秃病史及发病前情绪影响为该病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②经多囊饮治疗的30例患者中,有效率为86.7%,妊娠率为62.5%,月经改善有效率为83.3%,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六项指标中LH、LH/FSH、基础体温、体质量指数及卵巢多囊样形态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患者母亲异常月经史、家族早秃病史及发病前情绪影响为该病的相关因素.②运用多囊饮治疗肾虚肝郁证PCOS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京红;韩冉;张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徐景藩教授治疗难治性嗳气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典型病案归纳、总结徐景藩教授对难治性嗳气的治疗经验.结果:徐景藩教授认为难治性嗳气病理性质虚实夹杂,脾气虚弱为本,湿热气滞血瘀为标,病机属气滞血瘀,病理因素以气滞为主,久病及血,其次肝胆湿热,肝气失于疏泄,木不疏土,以致胃气受损影响纳谷、腐熟功能,故治当清利肝胆、疏和肝胃.结论:徐景藩教授治疗难治性嗳气疗效显著.
作者:曹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侧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强筋胶囊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共三组.对照一组18例,采用基础治疗(常规抗骨质疏松和抗炎治疗)和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一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给予补肾强筋胶囊(杜仲、血竭、三七、骨碎补等),术后第2天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并戴腰围保护开始下地行走;对照二组14例,采用基础治疗及卧床垫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同时通过侧位X线片测量病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变化及12个月内腰背痛复发次数.结果:VAS评分观察组、对照一组,治疗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二组治疗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不明显(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三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恢复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后Cobb角比治疗前减少;观察组、对照一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后1周比较,未见Cobb角明显丢失;再发腰背痛人次观察组、对照一组明显减少,对照二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强筋胶囊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缓解疼痛,维持病椎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再发腰背痛发生人次.
作者:刘文刚;许学猛;赵传喜;谢国平;吴淮;魏凌峰;鲁海;刘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得宁口服液对大鼠急性心衰模型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和大下降速率的影响.方法:取大鼠60只,雄性,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12只,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组,另5组造大鼠急性心衰模型.5组分别别灌服心得宁口服液20 mL·kg-、10 mL·kg-1、5 mL·kg-1、芪苈强心胶囊混悬液0.6 g·kg-1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d.于后1次给药后0.5h,大鼠麻醉后,分别进行气管及颈总动脉插管,颈总动脉插管连接压力传感器,手术后稳定10 min后记录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结果:造急性心衰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心得宁口服液组和芪苈强心胶囊组均可显著升高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均显著降低(P<0.01).心得宁口服液组和芪苈强心胶囊组均可显著升高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得宁口服液有显著改善急性心衰的作用.
作者:易伟国;赵京生;杨君;刘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学习性评价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传统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存在的弊端以及学习性评价的内涵、优势和在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科学适用的多层面综合性、学习性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推进中医药院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结论:学习性评价在实践中收效良好,促进了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出自信充实、协调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中医药人才.
作者:付强;闫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得宁口服液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及减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方法:取体质量18~21 g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芪苈强心胶囊组、心得宁口服液大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中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小剂量组5组.生理盐水组灌服生理盐水;芪苈强心胶囊组灌服芪苈强心胶囊混悬液(为临床用量的15倍,0.9 g· kg-1,30g·L-1);心得宁口服液大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中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小剂量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心得宁口服液(分别为临床用量的30倍、15倍、7.5倍,即30 mL·kg-1、15 mL·kg-1、7.5 mL·kg-1).灌胃量均为3mL·g-1;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d.于第7天灌胃给药1h(禁食12 h),将小鼠放入盛有10 g钠石灰的125 mL磨口广口瓶中(每瓶1只),瓶口涂凡士林密封,用秒表记录每只小鼠从瓶口密封到死亡的时间,以呼吸停止为小鼠死亡指标,观察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结果:心得宁口服液组和芪苈强心胶囊组均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P<0.05).均可显著延长小鼠减压耐缺氧时间(P<0.01).结论:心得宁口服液对心肌有好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赵京生;易伟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拔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拔罐的方式进行治疗.针灸主要采用患部加辨证取穴的方法,主穴为关元、气海、合谷、肾俞、肝俞、足三里、脾俞.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52%,对照组有效率为86.76%.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拔罐对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作者:梅胜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检索常用于呼吸系统的非处方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安全使用此类非处方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和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收集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非处方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经上述数据库报道,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4种中成药分别是复方甘草片、西瓜霜润喉片、蛇胆川贝液、复方草珊瑚含片.结论:虽然非处方药的特点是药效确定、相对安全、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但药物安全性不容忽视,也需要考虑其不良反应并合理使用.
作者:王璞;王聿成;董燕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58例均采用辨证论治,治疗总则为润肺养胃、补脾益肾.对于下消者,则补肺滋肾;对于中消者,则滋肾补脾;对于上消者,则清胃润肺.结果:显效200例,占77.52%;有效53例,占20.54%;无效5例,占1.94%;有效率为98.06%.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从根本上控制血糖.
作者:雷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综合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艾司唑仑;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安神饮(党参15 g,白术15 g,茯神15 g,远志12 g,当归15 g,知母12 g,龙眼内10 g,酸枣仁15g,川芎12 g,陈皮10 g,木香9 g,百合15 g,柏子仁12 g,生地黄15 g,浮小麦30 g,炙甘草6 g)合针灸(神门、四神聪、内关、三阴交)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白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督灸改善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僵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西乐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督灸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间脊柱僵硬症状及疼痛积分、4字试验、指地距、扰墙距、胸廓活动度、实验室指标等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督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西乐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僵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子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苦参注射液在食管癌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Ⅲ期食管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健择联合顺铂方案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3 a生存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化疗后不良反应显著减轻、临床疗效高(P<0.05);试验组化疗后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a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苦参注射液联合健择+顺铂术后化疗方案疗效确切,能够通过降低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抑制瘤株生长等作用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苗景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建立降黏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降黏胶囊中的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和水蛭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法对降黏胶囊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黄芪、水蛭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0.064~0.304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为2.038%(n=6).结论:建立的降黏胶囊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可行,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刘金环;杨玉琴;张强;龚新全;赵成元;赵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每次5 mg,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每次1包,每日2次,冲服.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朝霞;余小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方法:对10 a来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细胞免疫、气道炎症、相关炎症介质及炎性细胞、神经受体机制、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了解中药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了解研究现状.结果:中医药在防治哮喘方面疗效显著、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小、善于预防,长于治本.但目前国内在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①对中医药的作用靶点研究不足,对气道高反应及气道重塑机制的研究较少;②热衰于自制方及经验方的研究,而冷落了经方的研究;③动物实验研究向临床研究的延伸不足.结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较多,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喜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和西药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作者:张春燕;江娟;滕善梅;田华张;李其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指导及运动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益肾健脾散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记录FT3、FT4、TSH、FBG、PBG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3.7%,有效率10.5%,无效率15.8%,有效率84.2%,对照组显效率52.6%,有效率26.3%,无效率21.1%,有效率7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懒言、手足畏寒、面色无华、大便频多的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健脾法可以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赵娟;吴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黑地黄丸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黑地黄丸,对照组口服肾康宁片.两组均连续用药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治疗组为74.07%,对照组为71.4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0.56%,优于对照组63.3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黑地黄丸能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董彬;黄秀贞;张法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