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
目的:考略历代医家对积聚病机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于积聚的病机的认识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积聚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中每见虚实夹杂,如脾虚兼湿热者有之,血瘀兼气血亏虚者亦有之等,故从肝郁气滞、食滞痰阻、瘀血内结、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阴虚内热六证进行总结.结论:对于积聚病机的认识,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都丰富了积聚的辨证论治,也为后世把握中肠道肿瘤的证治法则等方面,提供了颇为深刻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谦峰;曾楚华;魏丹丹;袁德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方法:对10 a来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细胞免疫、气道炎症、相关炎症介质及炎性细胞、神经受体机制、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了解中药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了解研究现状.结果:中医药在防治哮喘方面疗效显著、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小、善于预防,长于治本.但目前国内在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①对中医药的作用靶点研究不足,对气道高反应及气道重塑机制的研究较少;②热衰于自制方及经验方的研究,而冷落了经方的研究;③动物实验研究向临床研究的延伸不足.结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较多,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喜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和西药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作者:张春燕;江娟;滕善梅;田华张;李其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儿均采用针灸(百会、四神聪、天门、肾俞、大椎、风池、足三里、腰俞、合谷)加中药(人参、黄芪、当归、天麻、远志、山茱萸、益智仁、肉苁蓉、五味子、续继、白术、山药)治疗,治疗后测定患儿的智力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来判断疗效.结果:基本治愈9例,占13.2%;显效28例,占41.2%;有效26例,占38.2%;无效5例,占7.4%.有效率为92.6%.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友军;张虹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片临床新用的特点及规律,提示新的应用,并探讨中药及复方新用的特点.方法:归纳复方丹参片新的临床应用,分析作用规律,推导复方丹参片可能的临床新用.结果:复方丹参片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临床新用具有可行性.结论:复方丹参片的临床新用揭示很多功能障碍性疾病都可以用复方丹参片来治愈.同时揭示,传统中药及复方有很大的开发空间.通过发现中药及复方新的应用,开拓中药及复方的适用范围,从而推动中医药理论发展.
作者:魏珍珍;苗明三;王升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督灸改善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僵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西乐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督灸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间脊柱僵硬症状及疼痛积分、4字试验、指地距、扰墙距、胸廓活动度、实验室指标等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督灸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西乐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僵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子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2009年2月-2012年10月的92例宫腔粘连患者轻度粘连行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中重度粘连者放置宫内单环节育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例,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补佳乐(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生产,每片1 mg),每天2 mg,共计21 d,后5d加用安宫黄体酮(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片2 mg)每天10 mg,序贯治疗.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下1个疗程治疗,无月经者停药7d后开始下1个疗程药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非经期方药选用归芍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15 g,赤白芍各10 g,枸杞子20 g,山茱萸12 g,熟地黄20 g,山药20 g,菟丝子20 g,杜仲15 g,茯苓15 g,川芎10 g,桃仁10g,红花10 g,丹参15 g,甘草6 g)治疗.水煎取汁200 mL,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3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月经的期、量、色、质等情况,并复查宫腔镜,了解宫腔情况,同时取出宫内节育器.结果:治疗组中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6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疗效显著.
作者:冯秋霞;王庆;韩献琴;李永乐;张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联合双途径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明确病理诊断的60例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第1天、第8天采用CPT-11 100 mg · (m2·d)-1静脉滴注+第1天DDP 40 mg·(m2·d)-1腹腔注入,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方(黄芪30 g,半夏12g,陈皮12 g,炒白术30 g,太子参15 g,红藤30 g,败酱草30 g)治疗.每日1剂,浓煎200 mL.化疗及化疗期间继续服用,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分别从不良反应、近期有效率、PFS、mOS、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候改善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3%和8.6%;近期有效率(ORR)分别为33.3%和26.7%,受益率(DRR)分别为76.7%和73.3%;PFS分为6.2个月和4.1个月,mOS分别为14.5个月和8.2个月.治疗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评分上改善率为63.3%和53.3%,治疗组在上腹痛、腰骶疼痛、消瘦乏力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联合双途径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疗效显著,且能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洁;谢国群;贺天临;张微微;郭晓冬;张学民;韩克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盐巴戟天与生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on Cl8柱(250.0 mm×4.6 mm,5μm);甲醇-0.4%磷酸水溶液(5∶95~28.8∶71.2,15 min)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7 nm;柱温30℃.结果:巴戟天盐制后水晶兰苷含量与生品比较降低15%.结论:盐制对巴戟天中的水晶兰苷含量有一定影响.
作者:陈红;裴占柱;程再兴;林月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应用于痔疮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传统治疗;试验组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35例(87.5%),有效:4例(10.0%),无效:1例(2.5%),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显效:15例(37.5%),有效:10例(25.0%),无效:15例(37.5%),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术后配合中药外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丁忻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于增瑞教授自拟解郁滋肾散瘀汤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症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详尽记录于教授辨治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症的典型验案,并对其辨治理论、遣方用药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总结其在临床上强调整体论治,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西医检测的辅助作用等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结果: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证明于教授所运用的解郁疏肝、平补脾肾、理气和血、调经种子;注重月经各期特点,分期施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结论:于教授在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症的辨治经验成效明显,对临床治疗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作者:王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杨志旭教授的临证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临床分析杨志旭教授的临床用药经验.结果:杨志旭教授对清疏相结合,渗敛相结合,温通相结合及生黄芪的妙用,临床效果显著.结论:杨志旭教授对中药的运用独具匠心,可为同道知而能习.
作者:宋元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5 a来国内采用辨证论治、专法专方、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方面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沈铭轩;苏克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温病血分证辨证规律.方法:对温病大师叶天士首创卫气营血理论进行学习,分析温病血分证的辨证规律.结果:温病血分证症状繁多,变证峰起,临床辨证时有一定难度,但也有规律可循.即把握先兆症状,首辨邪热入血;次辨血瘀程度,详审病理机制;再辨出血部位,慎察神志变化;后还要关注正气盛衰,判明预后转归.结论:对温病血分证的辨证规律的研究,为临床治疗血分证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张晓艳;郭选贤;金培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冬凌草的生态特征进行比较,探讨冬凌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其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冬凌草进行观察描述,比较不同产地冬凌草的叶片形状、叶缘形状、叶面特征、叶背、叶脉、叶毛、茎色、茎绒毛、叶片大小、分枝数等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不同产地冬凌草的生物学性状呈现明显差异.结论:不同产地冬凌草的生物学性状呈现不同差异,证明冬凌草种质资源较为丰富.
作者:娄玉霞;董诚明;乔毅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徐景藩教授治疗难治性嗳气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典型病案归纳、总结徐景藩教授对难治性嗳气的治疗经验.结果:徐景藩教授认为难治性嗳气病理性质虚实夹杂,脾气虚弱为本,湿热气滞血瘀为标,病机属气滞血瘀,病理因素以气滞为主,久病及血,其次肝胆湿热,肝气失于疏泄,木不疏土,以致胃气受损影响纳谷、腐熟功能,故治当清利肝胆、疏和肝胃.结论:徐景藩教授治疗难治性嗳气疗效显著.
作者:曹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红参20 g,黄芪3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射干12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白果10 g,沉香15 g,海浮石30 g,桑白皮15 g,细辛10g,川贝母12 g,炙甘草10 g,瓜蒌15 g,知母15 g,鱼腥草20 g,蛤蚧2个)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4%,对照组有效率为65.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级慢性组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胡瑞霞;胡瑞华;秦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黑地黄丸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黑地黄丸,对照组口服肾康宁片.两组均连续用药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治疗组为74.07%,对照组为71.4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0.56%,优于对照组63.3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黑地黄丸能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候,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董彬;黄秀贞;张法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治疗妇科病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整理班秀文教授从情志论治妇科病的经验.结果:班秀文教授从情志论治妇科病主要归纳为五个方面:重视情志致病,提倡防治结合;调气和血,兼顾心、肝、脾三脏;选方用药平和为佳;情志久郁勿忘痰瘀;身心并治,综合调理.结论:班秀文教授从情志治疗妇科病辨证准确,疗效显著.
作者:刘玉筠;戴铭;董岚;张淑贤;员晓云;张璐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犀角地黄汤中医辨证治疗.两组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血肌酐、血沉、尿素氮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思瓯;尹昌浩;张忠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