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霞;余小庆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58例均采用辨证论治,治疗总则为润肺养胃、补脾益肾.对于下消者,则补肺滋肾;对于中消者,则滋肾补脾;对于上消者,则清胃润肺.结果:显效200例,占77.52%;有效53例,占20.54%;无效5例,占1.94%;有效率为98.06%.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从根本上控制血糖.
作者:雷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于以连翘酯苷(forsythiaside,FTS)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连翘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连翘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文献支持.方法:查阅、收集连翘酯苷为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连翘药理作用相关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以FTS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连翘具有对认知障碍及短暂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改善学习记忆障碍、舒张血管、抗氧化、抗菌、抗感染、解热、抗DNA损伤、防护耳毒性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结论:连翘药理作用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作者:吴国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指导及运动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益肾健脾散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记录FT3、FT4、TSH、FBG、PBG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3.7%,有效率10.5%,无效率15.8%,有效率84.2%,对照组显效率52.6%,有效率26.3%,无效率21.1%,有效率7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懒言、手足畏寒、面色无华、大便频多的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健脾法可以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赵娟;吴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2009年2月-2012年10月的92例宫腔粘连患者轻度粘连行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中重度粘连者放置宫内单环节育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例,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补佳乐(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生产,每片1 mg),每天2 mg,共计21 d,后5d加用安宫黄体酮(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片2 mg)每天10 mg,序贯治疗.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下1个疗程治疗,无月经者停药7d后开始下1个疗程药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非经期方药选用归芍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15 g,赤白芍各10 g,枸杞子20 g,山茱萸12 g,熟地黄20 g,山药20 g,菟丝子20 g,杜仲15 g,茯苓15 g,川芎10 g,桃仁10g,红花10 g,丹参15 g,甘草6 g)治疗.水煎取汁200 mL,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3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月经的期、量、色、质等情况,并复查宫腔镜,了解宫腔情况,同时取出宫内节育器.结果:治疗组中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6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疗效显著.
作者:冯秋霞;王庆;韩献琴;李永乐;张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得宁口服液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及减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方法:取体质量18~21 g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芪苈强心胶囊组、心得宁口服液大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中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小剂量组5组.生理盐水组灌服生理盐水;芪苈强心胶囊组灌服芪苈强心胶囊混悬液(为临床用量的15倍,0.9 g· kg-1,30g·L-1);心得宁口服液大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中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小剂量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心得宁口服液(分别为临床用量的30倍、15倍、7.5倍,即30 mL·kg-1、15 mL·kg-1、7.5 mL·kg-1).灌胃量均为3mL·g-1;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d.于第7天灌胃给药1h(禁食12 h),将小鼠放入盛有10 g钠石灰的125 mL磨口广口瓶中(每瓶1只),瓶口涂凡士林密封,用秒表记录每只小鼠从瓶口密封到死亡的时间,以呼吸停止为小鼠死亡指标,观察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结果:心得宁口服液组和芪苈强心胶囊组均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P<0.05).均可显著延长小鼠减压耐缺氧时间(P<0.01).结论:心得宁口服液对心肌有好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赵京生;易伟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建立降黏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降黏胶囊中的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和水蛭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法对降黏胶囊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黄芪、水蛭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0.064~0.304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为2.038%(n=6).结论:建立的降黏胶囊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可行,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刘金环;杨玉琴;张强;龚新全;赵成元;赵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玉米须现代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通过对玉米须现代研究的系统回顾,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对玉米须的临床应用及食疗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玉米须的应用特点及优势.结果:玉米须及其各有效部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降血糖作用突出,临床应用也具有较好疗效.结论:玉米须具有降血糖、利尿等作用,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琳;王培智;苗明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考略历代医家对积聚病机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于积聚的病机的认识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积聚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中每见虚实夹杂,如脾虚兼湿热者有之,血瘀兼气血亏虚者亦有之等,故从肝郁气滞、食滞痰阻、瘀血内结、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阴虚内热六证进行总结.结论:对于积聚病机的认识,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都丰富了积聚的辨证论治,也为后世把握中肠道肿瘤的证治法则等方面,提供了颇为深刻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谦峰;曾楚华;魏丹丹;袁德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探寻该病病因提供可靠依据.应用补肾疏肝法的多囊饮治疗肾虚肝郁证患者,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PCOS患者60例,同时选取因急性病、早孕、阴道炎就诊的非PCOS患者30例,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②对PCOS组中30例肾虚肝郁证患者采用多囊饮(菟丝子、白芍、淫羊藿、柴胡等)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①发现患者母亲异常月经史、家族早秃病史及发病前情绪影响为该病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②经多囊饮治疗的30例患者中,有效率为86.7%,妊娠率为62.5%,月经改善有效率为83.3%,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六项指标中LH、LH/FSH、基础体温、体质量指数及卵巢多囊样形态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患者母亲异常月经史、家族早秃病史及发病前情绪影响为该病的相关因素.②运用多囊饮治疗肾虚肝郁证PCOS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京红;韩冉;张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消疬膏配合抗痨药物治疗儿童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儿童淋巴结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抗结核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疬膏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疬膏配合抗痨药物治疗儿童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薛倩一;钮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联合双途径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明确病理诊断的60例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第1天、第8天采用CPT-11 100 mg · (m2·d)-1静脉滴注+第1天DDP 40 mg·(m2·d)-1腹腔注入,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方(黄芪30 g,半夏12g,陈皮12 g,炒白术30 g,太子参15 g,红藤30 g,败酱草30 g)治疗.每日1剂,浓煎200 mL.化疗及化疗期间继续服用,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分别从不良反应、近期有效率、PFS、mOS、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候改善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3%和8.6%;近期有效率(ORR)分别为33.3%和26.7%,受益率(DRR)分别为76.7%和73.3%;PFS分为6.2个月和4.1个月,mOS分别为14.5个月和8.2个月.治疗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评分上改善率为63.3%和53.3%,治疗组在上腹痛、腰骶疼痛、消瘦乏力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联合双途径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疗效显著,且能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洁;谢国群;贺天临;张微微;郭晓冬;张学民;韩克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从脾胃论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中医理论如五行学说、宗气及卫气的生成和功能,以及COPD稳定期患者营养状态特点等方面,论述健脾、顾护中焦在本阶段治疗中的必要性.结果:COPD在稳定期中医病机特点以本虚为主,常兼有痰、瘀,以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等证候为常见.在稳定期标实表现不明显,针对本虚的特点,以“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指导,从脾胃论治.结论:从脾胃论治稳定期COPD疗效确切.
作者:刘言;徐红日;王成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金银花药效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对金银花的药理作用、药效特点、临床应用进行研究.结果:金银花的主要作用是抗菌消炎.结论:分析金银花药效特点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丹丹;王培智;苗明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机制,明确中西药合理配伍的原则和对策.方法:归纳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的优势和特点,并对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的共性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的原则,以提高中西药配伍的合理性.结果:中西药合理配伍应严格遵循各自的基本理论,遵循中西药合用的作用机制和配伍变化规律,避免中西药重复和交替使用.结论:重视中西药配伍应用的作用机制及变化规律,做好临床用药指导和监测工作,对保证中西药的合理配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瑞奇;王培智;苗明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透灸法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腰阳关、命门、肾俞、夹脊穴使得气,将艾灸箱放在针刺部位施灸,以患者局部皮肤均匀潮红、汗出为度.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7%;结论:透灸法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腰部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腿部疼痛、麻木、放射痛,从而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作者:高希言;薛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百合固金汤治疗阴虚证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阴虚型便秘患者均采用百合固金汤(方药组成:桔梗12g,玄参10 g,生甘草6 g,贝母9 g,生地12 g,白芍10 g,当归10 g,熟地黄12 g,麦冬10 g,百合12 g)治疗,患者在服药期间,严禁使用其他泻下药.10 d为1个疗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治疗2~6个疗程.结果:痊愈14例,占37.84%;显效17例,占45.95%;有效4例,占10.81%;无效2例,占5.41%,有效率94.59%.结论:百合固金汤治疗阴虚证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董银平;刘志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方法:对10 a来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细胞免疫、气道炎症、相关炎症介质及炎性细胞、神经受体机制、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了解中药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了解研究现状.结果:中医药在防治哮喘方面疗效显著、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小、善于预防,长于治本.但目前国内在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①对中医药的作用靶点研究不足,对气道高反应及气道重塑机制的研究较少;②热衰于自制方及经验方的研究,而冷落了经方的研究;③动物实验研究向临床研究的延伸不足.结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较多,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喜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侧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强筋胶囊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共三组.对照一组18例,采用基础治疗(常规抗骨质疏松和抗炎治疗)和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一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给予补肾强筋胶囊(杜仲、血竭、三七、骨碎补等),术后第2天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并戴腰围保护开始下地行走;对照二组14例,采用基础治疗及卧床垫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同时通过侧位X线片测量病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变化及12个月内腰背痛复发次数.结果:VAS评分观察组、对照一组,治疗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二组治疗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不明显(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三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恢复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后Cobb角比治疗前减少;观察组、对照一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后1周比较,未见Cobb角明显丢失;再发腰背痛人次观察组、对照一组明显减少,对照二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强筋胶囊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缓解疼痛,维持病椎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再发腰背痛发生人次.
作者:刘文刚;许学猛;赵传喜;谢国平;吴淮;魏凌峰;鲁海;刘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苦参注射液在食管癌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Ⅲ期食管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健择联合顺铂方案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3 a生存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化疗后不良反应显著减轻、临床疗效高(P<0.05);试验组化疗后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a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苦参注射液联合健择+顺铂术后化疗方案疗效确切,能够通过降低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抑制瘤株生长等作用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苗景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治疗痛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急性痛风发作时予以对症治疗(包括秋水仙碱0.5 mg,每日3次,口服,连用3 d[4];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每日3次,口服;别嘌醇在急性疼痛缓解后给予,0.1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赤芍、延胡索、乳香、没药、薏苡仁、黄柏、苍术、虎杖)及中药口服(熟附子、细辛、肉桂、干姜、麻黄、三棱、莪术、昆布、海藻、乌梢蛇、黄芪、葛根、当归、茯苓、白芍、白术、续断、鹿含草;兼有湿热征象者,加用黄连、败酱草、黄柏、知母等)治疗.15 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4.1%,对照组痊愈率为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有效率为92.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血尿酸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病较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更好,且降低血尿酸水平更快.
作者:薛川松;崔小红;吴宇;张潇潇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