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刘昌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丹红注射液, 参桂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和参桂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每次5 mg,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每次1包,每日2次,冲服.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朝霞;余小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温病血分证辨证规律初探

    目的:探讨温病血分证辨证规律.方法:对温病大师叶天士首创卫气营血理论进行学习,分析温病血分证的辨证规律.结果:温病血分证症状繁多,变证峰起,临床辨证时有一定难度,但也有规律可循.即把握先兆症状,首辨邪热入血;次辨血瘀程度,详审病理机制;再辨出血部位,慎察神志变化;后还要关注正气盛衰,判明预后转归.结论:对温病血分证的辨证规律的研究,为临床治疗血分证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张晓艳;郭选贤;金培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百合固金汤治疗阴虚证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百合固金汤治疗阴虚证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阴虚型便秘患者均采用百合固金汤(方药组成:桔梗12g,玄参10 g,生甘草6 g,贝母9 g,生地12 g,白芍10 g,当归10 g,熟地黄12 g,麦冬10 g,百合12 g)治疗,患者在服药期间,严禁使用其他泻下药.10 d为1个疗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治疗2~6个疗程.结果:痊愈14例,占37.84%;显效17例,占45.95%;有效4例,占10.81%;无效2例,占5.41%,有效率94.59%.结论:百合固金汤治疗阴虚证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董银平;刘志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和对策.方法:对近10 a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文献研究及临床经验进行整理.结果:分析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并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外治法及中医药联合化疗、放疗、介入等综合治疗方面,总结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为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广阔思路.并提出中药联合肝动脉栓塞术的中医序贯治疗方案,为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储真真;陈立宏;冯久桓;徐灵敏;黄祝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片临床新用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片临床新用的特点及规律,提示新的应用,并探讨中药及复方新用的特点.方法:归纳复方丹参片新的临床应用,分析作用规律,推导复方丹参片可能的临床新用.结果:复方丹参片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临床新用具有可行性.结论:复方丹参片的临床新用揭示很多功能障碍性疾病都可以用复方丹参片来治愈.同时揭示,传统中药及复方有很大的开发空间.通过发现中药及复方新的应用,开拓中药及复方的适用范围,从而推动中医药理论发展.

    作者:魏珍珍;苗明三;王升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郑枣片对小鼠耐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郑枣片对小鼠耐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给小鼠连续7d灌服新郑枣片大、中、小剂量(6.68 g·L-1、3.34 g·L-1、1.67 g·L-1)、红景天维生素软胶囊(0.3 g·L-1)、同体积的蒸馏水.通过小鼠负荷游泳实验、小鼠爬杆实验、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小鼠减压耐缺氧实验观察新郑枣片对小鼠耐力的影响.结果:新郑枣片使小鼠负荷游泳能力明显提高,使小鼠爬杆能力显著提高,使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及减压耐缺氧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新郑枣片可明显提高小鼠耐力.

    作者:王新才;徐娟;吴晓锋;魏珍珍;苗明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急性期小儿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急性期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炎抗过敏解痉平喘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麻杏甘石汤加味(儿童用药应注意比例:新生儿用成人的1/6,乳婴儿为成人的1/3~1/2,幼儿为2/3,学龄儿童与成人等量)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用7d.观察指标包括:平均病程、症状、体征、血氧、长远疗效、复发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在平均病程、症状、体征、血氧、长远疗效、复发率,临床疗效等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起效快、病程短、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作者:廉淑敏;厉艳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医药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目的:分析高等院校现行师资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与管理机制.方法:在分析、总结经验及调研学习基础上,采用分类管理、定性与量化指标结合的方式,逐步构建适合中医药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结果:建立了涵盖评价目标、评价分类、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操作于一体的科学实用的新型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结论: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培育优秀教学团队等方面凸显成效,对增强新时期教学型高校的竞争能力并促使中医药院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江雁;孙建中;史晶晶;翟剑波;徐华明;张婷婷;张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脾解毒方联合双途径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联合双途径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明确病理诊断的60例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第1天、第8天采用CPT-11 100 mg · (m2·d)-1静脉滴注+第1天DDP 40 mg·(m2·d)-1腹腔注入,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方(黄芪30 g,半夏12g,陈皮12 g,炒白术30 g,太子参15 g,红藤30 g,败酱草30 g)治疗.每日1剂,浓煎200 mL.化疗及化疗期间继续服用,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分别从不良反应、近期有效率、PFS、mOS、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候改善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3%和8.6%;近期有效率(ORR)分别为33.3%和26.7%,受益率(DRR)分别为76.7%和73.3%;PFS分为6.2个月和4.1个月,mOS分别为14.5个月和8.2个月.治疗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评分上改善率为63.3%和53.3%,治疗组在上腹痛、腰骶疼痛、消瘦乏力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联合双途径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疗效显著,且能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洁;谢国群;贺天临;张微微;郭晓冬;张学民;韩克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处方中成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通过检索常用于呼吸系统的非处方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安全使用此类非处方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和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收集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非处方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经上述数据库报道,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4种中成药分别是复方甘草片、西瓜霜润喉片、蛇胆川贝液、复方草珊瑚含片.结论:虽然非处方药的特点是药效确定、相对安全、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但药物安全性不容忽视,也需要考虑其不良反应并合理使用.

    作者:王璞;王聿成;董燕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积聚病机考略

    目的:考略历代医家对积聚病机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于积聚的病机的认识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积聚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中每见虚实夹杂,如脾虚兼湿热者有之,血瘀兼气血亏虚者亦有之等,故从肝郁气滞、食滞痰阻、瘀血内结、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阴虚内热六证进行总结.结论:对于积聚病机的认识,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都丰富了积聚的辨证论治,也为后世把握中肠道肿瘤的证治法则等方面,提供了颇为深刻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谦峰;曾楚华;魏丹丹;袁德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病机与证候探赜

    目的:对病机与证候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从教材、辞典等对病机与证候的解读出发,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结果:认为病机是对一种独立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特有本质的总结.证候是对患者患病过程中,某一阶段当下所有病变本质及所处状态的综括.病机与证候的内涵虽有差异,客观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临床应用上有互补性,基础病证则具有同一性.结论:病机是辨病论治的依据,证候是辨证论治的依据.厘清其间之症结而不混用,对中医临床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少群;马冠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金匮要略》三丸方治疗肿瘤探讨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三丸剂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试就《金匮要略》对肿瘤的认识、肿瘤与瘀血的关系、以及三首丸方治疗肿瘤的中医机理和药理学研究做一阐述,期拓展仲景三首丸方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结果:《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大黄磨虫丸三首丸方,尤其鳖甲煎丸、大黄(庶)虫丸是仲景所创方中为数不多的大方,能够针对肿瘤正虚邪实,寒热错杂,痰瘀毒结等纷繁复杂的病机起作用,并且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中药复方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多环节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结论:《金匮要略》对于肿瘤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有着深刻的认识,其创制的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大黄(庶)虫丸三首丸剂是临床治疗肿瘤的有效方剂..

    作者:王兵;侯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特点及机制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机制,明确中西药合理配伍的原则和对策.方法:归纳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的优势和特点,并对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的共性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的原则,以提高中西药配伍的合理性.结果:中西药合理配伍应严格遵循各自的基本理论,遵循中西药合用的作用机制和配伍变化规律,避免中西药重复和交替使用.结论:重视中西药配伍应用的作用机制及变化规律,做好临床用药指导和监测工作,对保证中西药的合理配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瑞奇;王培智;苗明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得宁口服液对小鼠常压及减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得宁口服液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及减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方法:取体质量18~21 g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芪苈强心胶囊组、心得宁口服液大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中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小剂量组5组.生理盐水组灌服生理盐水;芪苈强心胶囊组灌服芪苈强心胶囊混悬液(为临床用量的15倍,0.9 g· kg-1,30g·L-1);心得宁口服液大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中剂量组、心得宁口服液小剂量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心得宁口服液(分别为临床用量的30倍、15倍、7.5倍,即30 mL·kg-1、15 mL·kg-1、7.5 mL·kg-1).灌胃量均为3mL·g-1;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d.于第7天灌胃给药1h(禁食12 h),将小鼠放入盛有10 g钠石灰的125 mL磨口广口瓶中(每瓶1只),瓶口涂凡士林密封,用秒表记录每只小鼠从瓶口密封到死亡的时间,以呼吸停止为小鼠死亡指标,观察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结果:心得宁口服液组和芪苈强心胶囊组均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P<0.05).均可显著延长小鼠减压耐缺氧时间(P<0.01).结论:心得宁口服液对心肌有好的耐缺氧作用.

    作者:赵京生;易伟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利水燥湿熄风法治疗周围性眩晕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利水燥湿熄风法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30例,在相同支持、对症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自拟利水燥湿熄风汤治疗,水煎服,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水煎服,每日2次.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随访观察1个月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水燥湿熄风法治疗周围性眩晕疗效显著.

    作者:付立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单侧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强筋胶囊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单侧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强筋胶囊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共三组.对照一组18例,采用基础治疗(常规抗骨质疏松和抗炎治疗)和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一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给予补肾强筋胶囊(杜仲、血竭、三七、骨碎补等),术后第2天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并戴腰围保护开始下地行走;对照二组14例,采用基础治疗及卧床垫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同时通过侧位X线片测量病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变化及12个月内腰背痛复发次数.结果:VAS评分观察组、对照一组,治疗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二组治疗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不明显(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三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恢复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后Cobb角比治疗前减少;观察组、对照一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后1周比较,未见Cobb角明显丢失;再发腰背痛人次观察组、对照一组明显减少,对照二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强筋胶囊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缓解疼痛,维持病椎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再发腰背痛发生人次.

    作者:刘文刚;许学猛;赵传喜;谢国平;吴淮;魏凌峰;鲁海;刘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和西药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西药.

    作者:张春燕;江娟;滕善梅;田华张;李其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清胰汤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胰汤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ANPLJ)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胰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为28.6%,病死率为9.5%,对照组ARDS发生率为66.7%,病死率为23.8%,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可显著降低ANPLI患者ARDS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冰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7例和对照组73例.所有患者均口服辛伐他汀20 mg·d-1,睡前服用,连续服用12周.试验组在该治疗外另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日3次,每次10粒,12周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患者各血脂指标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提高辛伐他汀的降血脂疗效.对高脂血脂患者在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同时辅以复方丹参滴丸口服,能获得更优疗效.

    作者:龚兴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