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影响因子:1.26
  • 创刊:1976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 中医学
中医学报杂志   2016年6期文献
  • 中医药对肾纤维化JAK/STAT途径的干预作用

    肾纤维化的发生与多种细胞因子刺激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密切关系,其中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s)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节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医学从“脾胃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先天后天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着手,采用健脾益肾法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如果从中医药对肾纤维化JAK/STAT途径的干预作用找准切入点作深步研究,将为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治疗以及开发安全有效的靶向药物提供新思路.

    作者:陈文军;张琳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癃清片治疗上、下尿路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癃清片不同剂量治疗上、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95例患者中下尿路感染者190例,上尿路感染者105例,上、下尿路感染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下尿路感染者分为A组96例和B组94例,上尿路感染者分为C组56例和D组59例.A、C两组给予癃清片低剂量口服,一次6片,每日2次;B、D两组给予高剂量口服,一次8片,每日3次.结果:癃清片不同剂量治疗下尿路感染有效率为A组80.2%,B组85.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癃清片不同剂量治疗上尿路感染有效率为C组55.4%,D组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小.结论:下尿路感染治疗中,低剂量组与高剂量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上尿路感染治疗中,高剂量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低剂量,癃清片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陈潇雨;屈颖伟;王锁刚;王光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更年舒片联合替勃龙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更年舒片联合替勃龙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代谢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除去脱落和失访,治疗组50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替勃龙片治疗,每次2.5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更年舒片治疗,每次5片,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失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肾虚证和Kup-perman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成熟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9,P<0.05);治疗后治疗组Kupperman量表、PSQI、肾虚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FSH和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舒片联合替勃龙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证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能调节激素平和调节血脂代谢,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曲慧;孙小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治疗,感寒发热证:采用荆芥10 g,防风10 g,苏叶10 g,当归10 g,白芍10 g,川芎5 g,生地黄10 g治疗.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加入杏仁、党参等;邪毒炙热证:采用红藤15 g,败酱草15 g,黄连5 g,黄芩10 g,黄柏10 g,连翘10 g,金银花10 g,紫花地丁10 g,赤芍10 g,牡丹皮10 g,薏苡仁20 g,生甘草5 g.症状得不到缓解加大黄、蒲黄、五灵脂等;血瘀发热证:采用当归10 g,川芎8 g,桃仁5 g,红花6 g,柴胡6 g,丹参8 g,地骨皮10 g,炙甘草5 g.若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则加服延胡索、麻子仁等;阴虚发热证:采用青蒿10 g,黄芩10 g,地骨皮10 g,牡丹皮10 g,当归10 g,白芍10 g,川芎5 g,生地黄15 g,白薇10 g,银柴胡10 g,糯稻根30 g,五味子10 g治疗.症状得不到缓解则加黄芪、麦冬、北沙参等.若服用后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有效率为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更接近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作者:邓彩云;张龙月;陈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五藤祛湿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肝肾阴虚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五藤祛湿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口服五藤祛湿汤治疗,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判定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每2月后均进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关节CT检查,并记录患者关节压痛个数(swollen joint count,SJC),关节肿胀个数(tender joint count,TJC),对疾病的全面评分,疾病活动度评估.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有效率为71.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ES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SJC、TJC、全面评分、DAS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藤祛湿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阴虚证疗效显著.

    作者:贾淑丽;薛愧玲;赵新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胃消积汤联合捏脊治疗小儿食积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胃消积汤联合捏脊治疗小儿食积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健胃消食口服液,每次10 mL,每天2~3次,连续服用2周.治疗组口服健胃消积汤治疗,每天1剂,连续使用2周;同时配合捏脊疗法治疗,每天1次,共10 d.治疗后记录主要症状、体征,进行安全性评价,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 d,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治疗组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胃消积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食积疗效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等胃肠激素有关.

    作者:符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加味泽泻钩藤方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泽泻钩藤方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方法:将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泽泻钩藤方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治疗后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及动态舒张压、收缩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有效率为8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控制程度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加味泽泻钩藤方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降血压效果明显,对患者血压控制力强,可行性高.

    作者:杨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三妙丸加减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妙丸加减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三妙丸加减治疗.方药组成:黄柏10 g,麸炒苍术10 g,牛膝10 g,薏苡仁30 g,麸炒白术10 g,土茯苓10 g,党参10 g,陈皮6 g,板蓝根10 g,白花蛇舌草30 g,大青叶10 g,重楼10 g,盐车前子(包煎)10 g.每日1剂,早晚分两次口服,经前期口服10 d,经期停服.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每晚睡前2粒,置于阴道深部,每日1次,经前期使用10 d,经期停用.两组患者均以1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妙丸加减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朱方培;任青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豁痰化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豁痰化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豁痰化瘀方治疗,两组患者均以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心电图、心绞痛临床疗效,并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72.2%,治疗组有效率为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3.9%,治疗组有效率为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化瘀方可显著减轻治疗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绞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玉晓;朱平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肝益肾通络汤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肝益肾通络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坐骨神经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肝益肾通络汤治疗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宋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肾益髓方对老年性痴呆肾虚髓亏证患者ADAS-cog积分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方对老年性痴呆肾虚髓亏证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Alzher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ADAS)-cog积分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及补肾益髓方免煎颗粒剂模拟剂口服.治疗组给予补肾益髓方(淫羊藿、补骨脂、制首乌、女贞子、黄芪、川芎、石菖蒲)免煎颗粒剂及盐酸多奈哌齐模拟剂口服.服药方法:补肾益髓方免煎颗粒剂及其模拟剂温开水冲服,每日1次.盐酸多奈哌齐及其模拟剂睡前口服5 mg,每日1次.24周后观察两组ADAS-cog的总积分和各分项积分的分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各分项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头语言能力方面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DAS-cog有效率29.41%,对照组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髓方能降低ADAS-cog总积分及部分分项积分,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显著.

    作者:韩素静;顾耘;黄凯;孙国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香砂养胃丸(大蜜丸)质量标准改进研究

    目的:改进香砂养胃丸(大蜜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针对原标准存在的部分检测方法专属性不强,重复性差,缺少主要药味的鉴别或含量测定项目,部分含量测定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基于2个厂家提供的4批样品,改进其质量控制标准.结果:增加了陈皮、枳实、豆蔻及砂仁的显微鉴别项目.修订了木香、姜厚朴、醋香附的薄层色谱法鉴别项目.删除了陈皮、枳实的薄层色谱鉴别项目.增加了甘草的薄层色谱法鉴别项目.增加了陈皮、枳实中橙皮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项目.修订了厚朴酚、和厚朴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项目.结论:改进后的方法简便、准确度高,能更有效控制香砂养胃丸(大蜜丸)的质量.

    作者:王青晓;高晓洁;桂新景;刘瑞新;刘亚楠;王海波;宋汉敏;李振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柴胡的药性及功用考证

    从历代本草记载及临床应用可见柴胡具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等特点,能够解表退热、截疟、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适用于肝郁气滞证、中气下陷证、少阳证、外感发热等,常与黄芩、黄芪、升麻、香附等药物配伍以增效.现代研究多认为柴胡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等功效,适用于外感发热,病邪在少阳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所致胁痛、乳胀、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作者:史晶晶;时博;李青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钩藤治疗小鼠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钩藤治疗小鼠急性脑缺血后组织中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MMP),并分析其对脑缺血的抑制作用和机理.方法:建立急性脑缺血小鼠模型,分为钩藤组、西药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其断头时给予钩藤、常规西药和生理盐水,记录其呼吸次数和时间.结果:钩藤对MMP-16活性抑制作用明显,质量浓度为52 mg·L“左右;钩藤组、西药组、对照组小鼠呼吸次数分别为(18.37±3.56)次、(16.84 ±2.94)次、(14.62±3.18)次;钩藤组、西药组、对照组小鼠呼吸时间分别为(28.64±4.35) min、(25.91±5.49) min、(23.24±4.16) min;钩藤组、西药组、对照组小鼠在密闭瓶子中存活时间分别为(27.69±2.15) min、(26.94±3.48) min、(24.16±4.23) min;钩藤组小鼠未出现中毒和器官异常现象,且其呼吸次数、时间以及耐压缺氧能力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钩藤对脑血管的治疗作用机制为抑制MMP活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程率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三藤复方对骨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藤复方对骨性关节炎大鼠血常规水平及血清中白介素1B(interleukin-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体积分数4%木瓜蛋白酶溶液与0.3 mol·L-1半胱氨酸溶液(1:1)的混合液,分别于第1天、第3天、第7天注入SD大鼠右膝关节造模,每次20 μL.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模型组,雷公藤组,三藤复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另取10只为正常组.对应药物灌胃4周后,检测血常规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模型组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IL-1β、TNF-α、COX2分别为(15.32±0.67)×109 L-1、(6.56±0.45)×109 L-1、(7.54±0.52) ×109 L-1、(70.29±2.86) ng·L-1、(1.22±0.12)μg·L-1、(156.84±3.51) U·L-1,三藤复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白细胞分别为(9.12±0.32)×109 L-、(9.72±0.26×)109 L-1、(10.34±0.31)×109 L-1,中性粒细胞数分别为(2.47±0.38)×109 L-1、(3.45±0.37)×109 L-1、(5.00±0.49)×109 L-1,淋巴细胞分别为(5.45±0.27)×109 L-1、(5.94±0.36)×109 L-1、(6.12±0.27)×109 L-1,IL-1β分别为(48.78±2.73) ng·L-1、(57.42:3.24) ng·L-1、(60.64±2.98)ng·L-1,TNF-α分别为(0.86±0.01)μg·L-1、(0.91±0.02) μg·L-1、(0.92±0.03) μg·L-1,COX2分别为(132.21±3.80)U·L-1、(136.33±3.80)U·L-1、(142.72±3.56) U·L-1.三藤复方各组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IL-1β、TNF-α、COX2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三藤复方的抗炎镇痛机制之一可能与通过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抑制血清IL-1β、TNF-α、COX2表达有关.

    作者:龚明;龚建平;满益旺;贺青娇;李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益气健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颗粒素及LTP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及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成年Wistar大鼠,每日灌服他巴唑混悬液2.7 mg·kg-1,持续45 d.第46天,将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左旋甲状腺素片组、益气健脾方小剂量组、益气健脾方大剂量组、益气健脾方合甲状腺片组,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10 mL·kg-1去离子水,其余各组灌胃不同药物,1次·d-1,共15d.观察大鼠海马CA1区Ng及LTP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可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海马CA1区Ng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左甲状腺素片组、益气健脾大剂量组、益气健脾方加左甲状腺素组等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甲状腺素片组、益气健脾大剂量组、益气健脾方加左甲状腺素组与益气健脾小剂量组比较,优于益气健脾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经过左旋甲状腺素及益气健脾方的治疗后的LTP幅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但是甲状腺素片组、益气健脾大剂量组、益气健脾方加左甲状腺素组与益气健脾小剂量组的LTP幅度仍低于正常对照组的LTP幅度(P<0.05).结论益气健脾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修复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海马CA1区的LTP的损伤,能显著提高大鼠脑C1区Ng水平.

    作者:郭建中;韩颖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JNK信号转导通路在丹参酮ⅡA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un N-terminal kinase,JNK)通路在丹参酮ⅡA抗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模型大鼠中的作用.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模型组(n=20).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组和处理组(n=10).模型组在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在大鼠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和丹参酮ⅡA 20 mg·kg-1,连续注射14 d.检测各组大鼠在手术前及术后14 d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第14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p-JNK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p-JNK的表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处理组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升高,脊髓背角内p-JNK的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内p-JNK的表达有关.

    作者:游言文;徐玉英;任秀花;张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野蔷薇根醇提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脂代谢、血钙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野蔷薇根醇提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大鼠脂代谢、钙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野蔷薇根醇提物(YT)组低剂量组(4.15 g·kg-1)、高剂量组(8.30 g·kg-1),阿托伐他汀钙片(AL)组(2.0 mg·kg-1);空白对照组喂标准饲料,其余组高脂饮食联合注射维生素D3并加免疫损伤;灌胃给药90 d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CHO)、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钙(blood calcium,Ca)、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并计算肝脏指数,心脏指数和动脉硬化指数(arteriosclerosis index,AI).结果:空白对照组肝脏指数为2.40 ±0.19,AI为0.75±0.17,血清CHO为(1.39±0.23) mmol·L-1,LDL-C为(0.49±0.17) mmol·L-1,HDL-C为(0.82 ±0.14) mmol·L-1、钙为(2.10±0.07) mmol· L-,ET为(39.85±7.99) ng·L-1;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为0.88 ±0.45,AI为6.89±1.36,血清CHO为(18.13 ±4.45) mmol·L-1,LDL-C为(16.15±4.44) mmol·L-1,HDL-C为(2.73±0.52) mmol·L-1,钙为(4.44±0.28) mmol·L-1,ET为(53.91 ±9.83) ng·L-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干预组大鼠肝脏指数:YT低剂量组为4.38±0.38,YT高剂量组为4.23 ±0.43,AL组为4.41 ±0.45,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肝脏体积肉眼观察明显小于模型组.AL组大鼠AI为4.93±1.19,CHO为(11.36±3.95) mmol· L-1,LDL-C为(9.78±3.92) mmol·L-,ET为(39.07 ±8.98) ng·L-1,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YT高剂量组大鼠AI为4.35 ±1.40、LDL-C为(8.68±2.22) mmol·L-1,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NOS为(51.55±5.83)U·L-1,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YT低剂量组大鼠钙为(3.19±0.32) mmol·L-1,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野蔷薇根醇提物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钙和内皮功能紊乱来改善AS.

    作者:李开言;黄霞;孙为;王晓丽;周红艳;张薇;张雪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焦虑模型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焦虑模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影响,以此研究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氟西汀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通过连续14天慢性束缚应激建立肝郁脾虚证焦虑模型,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于每天上午束缚前分别灌服逍遥散混悬液(0.0061 g·g-1)以及氟西汀(0.002mg·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去离子水.第15天,观察各组大鼠的宏观表征、体质量变化、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第16天,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血清的IL-1β、IL-6、TNF-α的变化.结果:实验第15天模型组的行为学均明显变化.体质量: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分别为(353.14±5.80)g、(334.17 ±5.18)g、(353.95±8.00)g、(355.65±4.92)g,模型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分别为(1.151 ±0.50) min、(3.48±0.53) min、(1.29±0.25) min、(1.85±0.25) min,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开放臂进入次数的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分别为(3.86±0.67)次、(1.28±0.68)次、(4.28±0.94)次、(3.86±0.85)次,开放臂停留时间的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分别为(15.46±6.72)s、(0.17±0.11)s、(12.38±4.27)s、(11.33±2.01)s,与正常组比较,开放臂进入次数与开放臂停留时间的逍遥散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除氟西汀组开放臂停留时间以外,其余3组大鼠的开放臂进入次数与开放臂停留时间均高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28.20±7.53)ng·L-1、(26.70±8.86) ng·L-1、(67.65±6.73) ng·L-1,模型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91.50±28.70) ng·L-1、(112.21±33.30) ng·L-1、(97.62±10.23) ng·L-1,逍遥散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41.30±6.12) ng·L-1、(50.98±9.02) ng·L-1、(73.00±9.44) ng·L-1,氟西汀组IL-1β、IL-6、TNF-α分别为(37.91±8.76) ng·L-1、(41.03±6.20) ng·L-1、(63.10±5.25) ng· L-1,与正常组相比,逍遥散组及氟西汀组3个血清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的3个血清指标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逍遥散可降低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焦虑模型大鼠IL-1β、IL-6、TNF-α,对焦虑有一定作用.

    作者:金钟晔;李娜;赵宏波;李晓娟;刘玥芸;陈家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中医情志理论探讨“治未病”

    情志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瑰宝之一,以其指导临床,与“治未病”紧密结合,在“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各个阶段都能体现出其效力,能够指导治未病理论更好地为健康服务.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以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对个体健康状态全面系统管理,它要求人们在健康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上预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复发,全方位、全过程维护人的心身健康.概言之,“治未病”就是追求机体趋向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这种健康状态不止是机体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

    作者:白娟;禄保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之我见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在人体脏腑经络之生克关系协调及阴阳升降、气机调畅之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君火以明的异常状态就是君火不明,包括心火不足而出现精神萎靡、神识不清等症;相火失位,或因元阳不足,水寒不养龙;或因元精亏损,水浅不养龙,致坎水失其蛰藏,相火浮游在上而出现阴虚火旺;或由心君失其镇纳,致相火失去主宰致肝胆疏泄不利;或熏蒸三焦致气机调达失畅;或由脾胃虚弱,中焦土不伏火,致“阴火”乘位.总之,君火不明,相火不位则心肾不交、相火妄动.

    作者:金杰;黎鹤蕾;陈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少阳为枢”图解小阴旦汤、小阳旦汤

    小阴旦汤证是外感阳邪致“精化为气”太过,则少阳生气大过,少阳为枢功能偏向于助东方升气,使六经升的力量表现太过,总体上表现“天气下降”不及,则取芍药“酸收”以抑太阳之开(少阳升气),取黄芩“苦降”以助阳明之合(少阳天气),更取姜草枣正补脾胃“地气”,用药之性味补入下降的力量,矫正少阳为枢偏于升太过的病证;而小阳旦汤证是外感阴邪致“精化为气”受阻(不及),则少阳生气不及,少阳为枢功能难以使地气上升,使六经升的力量表现不及,总体上表现“地气上升”不及,则取桂枝“辛开”以助太阳之开(少阳升气),取赤芍“酸收”以助降南方火气和西方天气,再取姜草枣正补脾胃“地气”,用药之性味补入上升的力量,矫正少阳为枢偏于升不及的病证.至于赤白芍之活用,则根据二者对阴的力量赤泄白补,小阴旦汤用白芍助阴以增加降的力量,小阳旦汤改用赤芍药则恰为防止白芍助阴而更加阻碍“地气上升”,且能泻南方火气太过.

    作者:梁永林;李金田;史光伟;李应存;韩琦;贾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肝主疏泄与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初探

    “肝主疏泄”标志着情绪加工的性质、症状的轻重、机体的状态、体现着机体内相关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系统联动的动态变化过程.“肝失疏泄”作为情绪加工中存在的病机,有其独特的“有诸外必有诸内”的客观化反应.研究工作需要从中医理论形成的自身规律、疾病变化特征等寻找切入点,探讨“肝主疏泄”证候表征的研究思路.同时“肝主疏泄”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体五脏络脉系统为基础的调节网络病变的概括,其蕴藏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不仅能够阐明许多过去未曾解释情志疾病的生理病理现象,而且还可能为未来进一步防治多种情志疾病提供新手段、新思路.

    作者:王共强;韩咏竹;胡纪源;马心锋;杨任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金叶败毒颗粒防治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后口腔干燥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金叶败毒颗粒防治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接受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放疗期间,对照组(50例)给予薄荷水,观察组(50例)给予金叶败毒颗粒.比较两组患者口干主观评分和动态唾液分泌量.结果:用药后观察组口干主观评分(2.24士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23±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时,观察组10 min动态唾液分泌量(5.23±1.35)mL,明显高于对照组(2.56±1.24)mL,放疗后1个月;观察组10 min动态唾液分泌量(7.13±2.93)mL,明显高于对照组(2.46±1.8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10.57±0.87) ng·L-1、IL-6(13.36±0.95) ng·L-1、IL-8(2.02±0.58) ng·L-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口腔干燥发生时间(17.5±5.3)d、愈合时间(10.1±4.2)d、咽喉疼痛评分(3.5±0.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叶败毒颗粒防治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唾液分泌量的增加,减轻其口干症状.

    作者:郭蓓;袁琨;崔前波;陈伟;左文静;谭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经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cal embolization,TACE),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后,分别行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和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30.0%,对照组有效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Ⅲ级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腹泻的几率分别为10.0%、23.33%、10.0%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组,EORTCQLQ-C30评分和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爨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汤对妇科肿瘤放化疗后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妇科肿瘤放化疗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妇科肿瘤放化疗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汤.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卵巢功能、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在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巢体积、动脉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FSH、LH、E2、卵巢体积、PSV、PI、RI改善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提高,CD8+则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能保护妇科肿瘤放化疗后卵巢功能,且能提高免疫力.

    作者:黄敏敏;陈迎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火针联合NMES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火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NMES疗法,对照组采用NMES疗法.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基础治疗.所有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指标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city Index,CSI)、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Fugl-Meyer(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结果:两组治疗后CSI、FMA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NMES疗法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和运动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该疗法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小磊;冯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灸足三里治疗中老年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足三里治疗中老年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出血合并院内感染的中老年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足三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40 4,P=0.000 38).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32.35±11.53)分,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62.42±16.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08 7,P=1.724 7×10-16).试验组治疗后患者的GCS评分(6.74±0.67)分,对照组GCS评分(5.97±0.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00 5,P=1.018 8×10-).结论:针灸足三里治疗中老年脑出血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作者:方丽萍;肖展翅;甘小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点穴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点穴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点穴组40例予穴位按压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40例予常规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FMA)评分、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FMA、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治疗后,点穴组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点穴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常规康复治疗.

    作者:杨巧菊;王莉莉;程淑贤;吴秋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理筋通督组、传统手法组及安慰剂组.理筋通督组采用理筋通督手法;传统手法组采用传统手法;安慰剂组口服维生素C.结果:理筋通督手法可显著减缓患者基底动脉舒张期低血流速度(P<0.05).理筋通督组有效率为93.67%,传统手法组有效率为67.5%,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筋通督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红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颤压“颈三线”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颤压“颈三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头痛伴颈枕部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颤压“颈三线”推拿治疗(A组)和小针刀治疗(B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sual analogue scale,VAS)、头痛指数评分.结果:A组VAS评分为(1.35±0.94)分,头痛指数评分为(87.50±12.48)分,有效率为83.33%;B组VAS评分为(1.28±0.87)分,头痛指数评分为(90.45±15.24)分,有效率为82.14%.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颤压“颈三线”与小针刀均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可依患者的接受情况分别施治.

    作者:周运峰;闫洁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百忧汤联合针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百忧汤联合针刺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抑郁状态的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予百忧汤联合针刺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D)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变化,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及HAMD评分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忧汤联合针刺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明显降低HAMD及SDS评分,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安全可靠.

    作者:赵万增;郝玉杰;李海侠;董燕飞;殷小文;鲁志红;田力铭;王运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逐瘀活络针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逐瘀活络针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瘀阻脑络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1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瘀阻脑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逐瘀活络针刺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并进行3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者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8%(x2=5.315,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AMA、HAMD和PSQL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高于观察组的2%(x2=14.513,P<0.01).结论:逐瘀活络针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瘀阻脑络证),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VAS评分,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卡马西平,且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肖峰;徐淑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穴位贴敷中药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穴位贴敷中药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穴位贴敷中药方.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分析中医证候总积分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有效率为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的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及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气促、胸闷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中医证候总积分与COPD患者的FVC及FEV1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与MVV、RV及PE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自拟穴位贴敷中药方对稳定期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还可有效稳定及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发作期热哮型儿童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定喘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发作期热哮型儿童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发作期热哮型儿童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均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氨茶碱注射雾化、氨溴索化痰等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定喘汤加味保留灌肠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变化;治疗前后症状(喘息、咳嗽、胸膈满闷、咳痰、哮鸣)积分变化,由同一医师进行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s-CRP、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喘息、咳嗽、胸膈满闷、咳痰、哮鸣音主要症状积分及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87.3%,观察组有效率为98.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3,P=0.028<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发作期热哮型儿童哮喘患者临床使用安全,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患,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hs-CRP、IL-1β、TNF-α水平相关.

    作者:张惠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李英杰活血化瘀法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经验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瘀血证关系密切,多从气、热、痰几个方面治疗.因气致瘀者,治疗旨在求“和”,即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因热致瘀者,当首辨虚实;阴亏血少、中焦阳虚发热致瘀者治以补泻兼施;五志化火致瘀,热瘀胶结,难解难清者以清热凉血法伍以活血散瘀法,邪祛而瘀散;痰瘀交阻者,以荡痰汤及抵当汤化裁治疗,祛邪扶正.

    作者:田红军;闫茹玉;刘屹;曹清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邓素玲教授运用温肾通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为肾阳虚弱、督阳不运,在温肾通督法的基础上,注意整体与局部在病变发展中的对应关系,采取内外兼治的综合疗法.内治方药可调整正气,扶正祛邪,外治法对病变局部效果快速,内外兼治可防止脊柱、关节为病邪侵袭,形成僵直、骨化等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

    作者:韩小飞;邓素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降糖通络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降糖通络汤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90例T2 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片及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以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通络汤,1剂·d-1.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日内血糖极差(Largest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absolute means of daily differences,MODD)及餐后血糖波动均值(mean of postprandial glucose excursion,MPPGE),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our,2h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及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 beta cell function index,HOMA-β)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DBG、MAGE、LAGE、MODD及MPPGE水平分别为(1.07 ±0.53) mmol·L-1、(1.13±0.47) mmol·L-1、(4.69±0.75)mmol·L-1、(1.51±0.23) mmol·L-1及(3.05±0.63) mmol·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0.55) mmol·L-1、(2.15±0.43)mmol·L-1、(5.53±0.81) mmol·L-1、(1.83±0.21) mmol·L-1及(3.87±0.75) mmol·L-1 (P <0.01);治疗后观察组2hPG、HbAlc及FINS水平分别为(8.59±1.28) mmol·L-、(6.83±0.76)%及(7.06±0.88) mU·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6 ±1.77) mmol·L-1、(7.68±0.79)%及(9.75±0.93) mU·L-1(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HOMA-IR水平下降,治疗后观察组HOMA-IR水平为(1.67±0.45)低于对照组的(2.18±0.53)(P<0.01);治疗后两组HOMA-β和ISI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HOMA-β和ISI水平为(67.5±7.17)和(-2.75±0.31),均高于对照组的(60.6±6.93)和(-3.31±0.24)(P<0.01).结论:降糖通络汤能降低T2DM患者2hPG和HbAlc水平,调节日内血糖波动、稳定血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β细胞分泌功能,从而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刘莉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艾滋病的“四维论治”

    建立审因、辨病、辨证与对症四维论治的诊疗思路与研究方向,应对艾滋病的复杂性,构成艾滋病完整的诊疗体系.具体包括:以病机为靶点开展辨病论治;以病因为靶点开展审因论治;以主症、相关病症为靶点开展对症治疗;以证候为靶点开展辨证论治.四维论治不是将四者混为一谈,而是从病因、病机、证候、并发症等不同角度进行的全面认知,追求理论和临床上的系统化、一体化,也就是追求综合性诊疗.四维论治并不是否定四者的独立性,而是从病因、病机、证候、并发症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具体认知,追求理论与临床的规范化、具体化,也就是要进行精准诊疗.走出“证候”“辨证论治”作为艾滋病唯一研究方向的误区,是学术进步之必须.

    作者:马冠军;杨大勇;董少群;孔小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肛瘘的诊断及中医治疗研究

    中医学对肛瘘的认识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古文献中记载了中医学对肛瘘的众多认识及治疗方法,沿用至今.中医在治疗肛瘘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成为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得到了广泛认可.但肛痿自身有着复杂的特性,致使其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使得肛瘘的术前检查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肛瘘的术前检查方法也越来越多元化,由传统的检查方法逐步发展到更为科学的检查方法,尤其是现代影像医学的发展,对肛瘘的术前诊断也更为直观、科学,给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使中医治疗肛瘘手术方案的制定更加合理化,有效地提高了肛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肛瘘术后的复发率,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田力;安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药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色与优势

    在中医药防治PCOS临床实践中,要把体质调理同中医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密切结合起来,针对青春期前PCOS高危体质患者通过体质调理降低该病的发生率,针对育龄期的PCOS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体质调理提高临床疗效.要针对PCOS中医证候病名规范、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诊断标准化研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为更好的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PCOS的特色和优势奠定基础.

    作者:赵少英;许二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促卵泡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促卵泡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治疗组促排卵方案为月经第5天开始应用促卵泡汤,方药组成:当归10 g,白芍10 g,怀山药10 g,菟丝子10 g,女贞子10 g,何首乌10g,覆盆子10 g,枸杞子10 g,墨旱莲10 g,香附6 g.每日l剂,水煎分两次服用,共14 d.当B超监测有1~3个优势卵泡直径达18~ 23 mm时给予促排卵汤1剂,连服14 d:药物组成:赤芍10 g,川芎3 g,枸杞子10 g,熟地黄10 g,桃仁10 g,泽兰10 g,丹参10 g,红花6 g,当归10 g,益母草10 g,香附6 g,并指导同房.第2个月重复此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促排卵方案为月经第5天开始,每日肌肉注射尿促素37.5~ 150 U,当B超监测有1~3个优势卵泡直径达18 ~23 mm时,监测成熟卵泡数目、子宫内膜厚度,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5 000~ 10 000 U,肌肉注射(HCG),并指导同房.注射HCG 36 h后,观察两组卵泡排出情况.对两组已排卵的患者采用黄体支持疗法,给予黄体酮胶囊100 mg,口服,每日2次,共14 d.第2个月重复此疗法,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获卵率、排卵率、子宫内膜厚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9.73%,对照组有效率为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获卵率(HCG日直径18~23 mm卵泡)、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明显降低.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排卵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肾虚血瘀证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PCOS肾虚血瘀证排卵障碍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周期疗法治疗.补肾活血方药物组成:菟丝子10 g,淫羊藿10 g,枸杞子15 g,熟地黄10 g,山药10 g,山茱萸10 g,杜仲10 g,牛膝10 g,当归15 g,川芎10 g,郁金10 g,鸡血藤10g.根据月经周期加减用药:卵泡期,重用熟地,加墨旱莲、女贞子;排卵期,重用菟丝子、淫羊藿,加路路通、威灵仙;黄体期,加五味子、覆盆子.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治疗后排卵及妊娠情况、临床疗效并评估临床用药安全性.结果:经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两组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性激素LH、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激素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排卵人数25例(占35.7%),观察组排卵人数43例(占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妊娠人数6例(占8.6%),观察组妊娠人数15例(占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1.4%,观察组有效率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60,P=0.009 <0.01).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周期治疗PCOS肾虚血瘀证排卵障碍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

    作者:王慧珍;张大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