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影响因子:1.26
  • 创刊:1976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 中医学
中医学报杂志   2015年5期文献
  • 中西医结合联合超声引导脓腔冲洗治疗盆腔脓肿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联合超声引导脓腔冲洗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盆腔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超声引导脓腔冲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使用超声引导脓腔冲洗治疗盆腔脓肿疗效可靠,能够缩短患者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齐卫;段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5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苓桂薏滑汤加减,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治疗组有效率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不良反应低;患者治疗时间可明显缩短且疗效确切。

    作者:韦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疏肝汤,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B超检查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杨跃青;张燕;何瑾瑜;寇少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洁淋通丸治疗泌尿系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洁淋通丸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制中药洁淋通丸,对照组给予银花泌炎灵。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95.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种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洁淋通丸治疗泌尿系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李瑞娟;张钧凯;张桂兰;耿新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鳖甲丹红化纤方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鳖甲丹红化纤方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护肝降酶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自拟鳖甲丹红化纤方。对照组在基础常规治疗上加重组干扰素α-2α50×106 U,肌肉注射,每两日1次。8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IV型胶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脏回声、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有减轻,但治疗组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鳖甲丹红化纤方能抑制肝炎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对肝炎肝纤维化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蔡庆春;王红玲;蒋士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0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每次1.5~2.0 g,每日3次;观察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5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浓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结合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种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4.31%,观察组有效率为9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显著抑制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建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三联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穴位敷贴三种疗法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日4 g,分4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腹痛、腹泻及脓血便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复查肠镜,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为9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穴位敷贴三联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陆登辉;江涛;徐大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醒脑开窍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汤,1剂·d-1,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肢体麻木、眩晕、乏力、语言障碍、口舌歪斜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9.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麻木、眩晕、乏力语言障碍、口舌歪斜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以治疗组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经治疗后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所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明显,治疗组患者的变化幅度尤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升高,以治疗组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汤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利于患者双侧大脑的动脉血液循环。

    作者:孔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推拿、针灸、方剂药浴、康复锻炼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用仙灵骨葆胶囊,4周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膝关节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疼痛的缓解时间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程良礼;桂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品种金银花对牙龈炎症及口腔溃疡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金银花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牙龈炎症及口腔溃疡的患者7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即正品组(25例)、山银花组(25例)和安慰组(25例)。给予正品组患者河南产道地药材金银花治疗,给予山银花组患者四川产药材金银花治疗,让安慰组患者直接饮用白开水,然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品组中牙龈炎症患者有效率92.9%(13/14)显著高于山银花组和安慰组73.3%(11/15)、46.2%(6/13)(P<0.05);正品组中口腔溃疡患者有效率90.9%(10/11)显著高于山银花组和安慰组80.0%(8/10)、58.3%(7/12)(P<0.05)。结论:河南产道地药材金银花较四川产药材金银花治疗牙龈炎症及口腔溃疡效果显著。

    作者:李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前癃通对前列腺间质细胞Fibronectin和Collagen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前癃通对体外培养前列腺间质细胞Fibronectin与Collagen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中药复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门诊就诊号从中随机选取5位患者,给药前静脉采血、抗凝、离心,提取血浆作为空白组。再按门诊就诊号将所选15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前癃通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口服前癃通每次6粒,中剂量组每次3粒,低剂量组每次1.5粒,均为3次·d-1,连续服药7 d。末次服药2 h后,静脉采血、抗凝、离心提取含药血浆。免疫荧光检测鉴定间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组间质细胞Fibronectin和Collagen Ⅳ基因表达。结果:前列腺间质细胞Fibronectin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药物剂量增加依次减少(高剂量组:0.446±0.029;中剂量组:0.713±0.045;低剂量组:1.027±0.044;空白组:1.043±0.051),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间质细胞Collagen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药物剂量增加依次减少(高剂量组:0.247±0.005;中剂量组:0.258±0.008;低剂量组:0.484±0.040;空白组:0.518±0.052),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癃通可抑制体外培养前列腺间质细胞Fibronectin与CollagenⅣ基因表达。

    作者:陈其华;刘慧;凌智;杨赛;杨晶;贺菊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黄精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特点分析

    黄精含有多糖、甾体皂苷、蒽醌、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食疗常用于阴虚肺燥证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黄精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应积极开发黄精的综合利用。

    作者:王婷;苗明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凌霄花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凌霄花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在262 nm处测定凌霄花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槲皮素质量浓度在4.88~39.04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1.1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凌霄花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代丽萍;高爱社;方晓艳;杨萌萌;苗明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山楂的现代研究特点分析

    山楂含有有机酸、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菌、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常以山楂作为助消化的食疗产品。山楂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应积极开发其在临床以及保健类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加大对山楂叶的开发利用。

    作者:王坦;苗明三;苗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消炎镇痛膏中5种组分含量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消炎镇痛膏中樟脑、薄荷脑、冰片、水杨酸甲酯和麝香草酚5种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DM-WAX毛细管色谱(30 m ×0.25μm,0.25μm);柱温13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化室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230℃。结果:樟脑、薄荷脑、冰片、水杨酸甲酯、麝香草酚的峰面积与浓度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采用萘为内标物,可以准确测定样品中的5种有效成分。樟脑、薄荷脑、冰片、水杨酸甲酯、麝香草酚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6%、99.82%、99.23%、99.87%、100.14%。阴性样品不干扰测定。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率高,耐用范围好,可以作为产品质控方法。

    作者:聂红梅;熊维政;武惠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药物炮制对参苓白术散健脾止泻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党参、甘草等药物不同炮制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的药效作用。方法:①7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思密达组,参苓白术散1组、2组、3组、4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作为脾虚泄泻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按照0.02 mL·g-1剂量灌胃自来水1次,连续7d。其余各组均给予相同量的相应药物。观察各组胃排空和肠推进功能。②分组及给药方法同①,观察各组腹泻指数。③分组及给药方法同①,观察各组小鼠脾虚指数、小鼠尿D-木糖含量、淀粉酶活性。④分组同①,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用0.02 mL·g-1自来水灌胃外,其余各组每鼠灌胃100%不同炮制品组成的参苓白术散1组、2组、3组、4组药液0.02 mL·g-1,1次·d-1,连续给药12 d。第7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100 mg·kg-1,1次·d-1,观察各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由党参、甘草的蜜炙品与白术、山药的土炒品、薏苡仁麸炒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有明显的止泻作用,能抑制小鼠的碳末推进率和胃排空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由党参、甘草的蜜炙品与白术、山药、薏苡仁麸炒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能显著提高脾虚小鼠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党参、甘草的蜜制品与白术、山药、薏苡仁生品组方的参苓白术散组可明显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思密达虽有止泻作用,但没有提高脾虚小鼠免疫机能的作用。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上用于脾虚泄泻引起的腹泻便溏、纳呆,组方时党参、甘草应用蜜炙品,白术、山药应用土炒品、薏苡仁应用麸炒品;用于健脾消食时,组方时党参、甘草应用蜜炙品,白术、山药、薏苡仁应用麸炒品;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时,党参、甘草应用蜜制品,白术、山药、薏苡仁应用生品。

    作者:李卫先;李福元;李达;王议忆;管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养血消风饮对小鼠皮炎-湿疹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养血消风饮对小鼠急、慢性皮炎-湿疹模型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二硝基氯苯分别建立小鼠耳廓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及背部急性皮炎-湿疹模型。取60只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在耳部造成耳廓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分为模型组、养血消风饮低剂量组、养血消风饮中剂量组、养血消风饮高剂量组、氯雷他定组,每组10只;另取40只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0只在背部造成急性皮炎-湿疹模型,分为模型组、养血消风饮高剂量组、氯雷他定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给药的方法,养血消风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按每天成人等效剂量1倍、2倍、4倍给药(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28.6 g·kg-1、57.2 g· kg-1、114.4 g · kg-1),氯雷他定组选用氯雷他定,按成人 4倍等效剂量给药(给药剂量为0.0052 g·kg-1),均调整灌胃给药量为0.4 mL。空白组、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0.4 mL灌胃。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动物模型耳肿胀度、脏器指数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慢性皮炎-湿疹模型组小鼠的耳质量差值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养血消风饮各剂量组和氯雷他定组的耳质量差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1或P<0.05);慢性皮炎-湿疹模型组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养血消风饮各剂量组和氯雷他定组均可显著下调急性、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小鼠的脾指数及胸腺指数(P<0.01);养血消风饮可减轻二硝基氯苯造成急性皮炎-湿疹模型的表皮坏死、细胞内和细胞间水肿、真皮内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减轻其对皮肤组织结构的破坏程度。结论:养血消风饮能减轻皮炎-湿疹模型小鼠耳廓的肿胀度,并能够抑制病变过程中免疫器官的肿大反应,下调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从而减轻急性皮炎-湿疹小鼠病变局部组织损伤的程度。文献引用:芦源,关洪全.养血消风饮对小鼠皮炎-湿疹模型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5,30(5):700-702.

    作者:芦源;关洪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愈疡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黏膜屏障的影响

    目的:观察改良愈疡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共14 d。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的改变,疾病活动指数;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血清中异硫氢酸荧光素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中异硫氢酸荧光素葡聚糖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愈疡方有助于维持溃疡性结肠炎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从而降低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改善炎症造成的组织损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屏障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亚华;朱叶珊;雷淼娜;张亚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肾同治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肾同治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制备为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平均分为心肾同治方低剂量组、中剂量、高剂量组,曲美他嗪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造模2周后对除假手术对照组之外的大鼠进行药物灌胃8周。分析两种ATP酶活性及浓度、琥珀酸脱氢酶(succinodehydrogenase,SDH)值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心肌左室内压上升大速率及左室收缩压值均有所上升,同时心肌左室内压下降大速率及左室舒张压表现为显著下降。心肾同治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压、心肌左室内压上升大速率、心肌左室内压下降大速率相关指标均接近于曲美他嗪组和假手术组,其中以高剂量组的改善尤为明显。对大鼠中药干预治疗后,实验数据显示其心肌Na+-K+ATP酶及Ca2+-Mg2+ATP酶和SDH的活力指标低于假手术组相关指标,但较模型组大鼠的指标有明显的提升。随着中药心肾同治方剂量的增加,心肌Na+-K+ATP酶、Ca2+-Mg2+ATP酶、SDH活力也逐渐增强;心肾同治方高剂量与曲美他嗪干预大鼠后的指标数据基本趋同。结论:心肾同治方在改善大鼠心力衰竭及提高其心功能的过程中,主要机制为:增加心肌Na+-K+ATP酶及Ca2+-Mg2+ATP酶分泌,提升SDH活力,改善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

    作者:封舟;瞿惠燕;戎靖枫;刘茜;单艳梅;周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骨碎补总黄酮与淫羊藿苷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与淫羊藿苷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单独培养,按照干预药物浓度(mmol·L-1)分为:骨碎补总黄酮10-4 mmol·L-1组、10-6 mmol·L-1组、10-8 mmol·L-1组和淫羊藿苷10-4 mmol·L-1组、10-6 mmol·L-1组、10-8 mmol·L-1组。运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分别在实验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时观察其增殖情况。同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in-cell western blot)分别测定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状态下细胞增殖能力和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结果:药物作用第5天,骨碎补总黄酮10-6 mmol·L-1、10-8 mmol·L-1组和淫羊藿苷10-4 mmol·L-1、10-6 mmol·L-1、10-8 mmol·L-1组增殖能力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作用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第9天时,骨碎补总黄酮10-6 mmol·L-1组、淫羊藿苷10-6 mmol·L-1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表达量是优于对照组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可以促进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10-6 mmol·L-1的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对BALP表达无显著影响。

    作者:史晓治;赵咏芳;郭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肾藏象理论研究述要

    肾藏象理论是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其他藏象理论,肾藏象理论学说显得更为复杂与繁琐,其中部分内容还存在某些争议,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且对于肾在志、在液、在华的研究较少。今后应该将深入研究《黄帝内经》和《难经》关于肾藏象的理论作为研究的重点。

    作者:王水金;王建巍;陈绩锐;黄家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滑药理论探析

    药物理论的产生发展,与饮食和传统农业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明代《本草纲目》在菜部首列柔滑类如甜菜、落葵叶、蕨、菠菜等,此类菜是滑药的代表,其气滑利,能通肠胃,通心膈,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下气滑中,利大小肠,利水道,并治气壅经络筋骨间。滑既是视觉感受又是味觉体验,故以滑养窍、以滑去着、以滑通闭开塞,是四气五味之外不可割舍的重要药物理论。文献引用:步瑞兰.滑药理论探析[J].中医学报,2015,30(5):676-678.

    作者:步瑞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试验注册号

    为了增加临床试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的质量及公众信任度,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开始积极倡导并大力推行临床试验注册制度。中医药期刊鼓励优先发表经注册的临床试验报告。临床试验注册号应是从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以“临床试验注册”为标志,标明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从三焦气化失司论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

    在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施治过程中,无论从心论治、从脾胃治、从肾论治、从瘀论治、从痰论治、从气论治、从火毒论治等诸多观点,都只是对三焦整体气化失常中某一发病环节的个别侧重。只有三焦气化功能正常,气血津液通道通畅,五脏安和,才能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所以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应考虑到三焦气化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扩宽辨证思路。

    作者:姜婷;迟伟峰;于广宇;王阔;纪文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国际化的策略选择

    中医药国际化迎合了人类健康的需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面临东西方文化差异、中医药标准化、中医药贸易壁垒和中医药知识产权等问题,是中医药国际化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有:①加快中医药立法;②建立中医药标准;③传播中医药文化;④推进中医药现代化;⑤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⑥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等。

    作者:司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命门学说复杂性科学机理探析之二--命门学说与混沌学

    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对于自然界来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当人的意识状态与自然之道的无极化统一场势性质相接近、相同一的时候,亦即达到“天人合一”状态时,人的生命自组织状态会处于一种佳的状态,实现生命活动的自组织、自调整、自修复、自稳态,使生命系统与大自然逐步达到大的统一与和谐,而这种意识状态就是恬淡虚无、知而不辨、混混沌沌、无思无虑的状态。《庄子》把这一修道以养生的过程称之为“修混沌术”。中医命门学说是传统修道养生理论与中医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与混沌学原理相通相契。对命门学说与混沌学内在关系的深刻揭示,不仅对现代人养生康复、延年益寿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

    作者:张敬文;章文春;江乐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7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及对照组28例,两组均在术后1个月内开始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予以加味半夏泻心汤口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生存质量、体质量变化情况、血红蛋白含量及化疗周期完成情况。结果:治疗组胃脘痞满、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胸骨后灼痛、口苦等中医证候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贫血及体质量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化疗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不仅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顾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应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中疲乏症状领域量表及Piper疲乏量表观察两组患者疲乏症状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疲乏症状领域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69.9%,对照组为29.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对轻、中度癌性疲乏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文献引用:李潇,贾玫,侯丽,等.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微波热疗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5):631-632,.635

    作者:李潇;贾玫;侯丽;董青;陈信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甘麦大枣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妇科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鲨肝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甘麦大枣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麦大枣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明显。

    作者:佟玉涛;李庆芬;李丽艳;侯亚梅;刘茜;李美;陈文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蒋士卿教授运用虫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经验

    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关键因素,也是恶性肿瘤区别于其他疾病的主要特征,恶性肿瘤的治疗当以毒攻毒、祛瘀通络、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为大法,祛除有形之实邪。虫类药物为血肉有情之品,具蠕动之性以松动病根,药性峻猛,能逐瘀血、破坚痞,搜剔疏拔,通利血脉及九窍,起效迅速,切合病情,堪当大用。常用的虫类药物有:蜈蚣、全蝎、僵蚕、露蜂房、壁虎、土鳖虫、蟾蜍、炮山甲、白花蛇、乌梢蛇等。在运用虫类药物的同时要注意:①顾护胃气,强调脾升胃降;②分期论治,重视带瘤生存;③动静结合,重视相反相成。

    作者:崔红海;蒋士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运用经穴治疗脏腑疾病概况

    影响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疗效的因素主要有穴位配伍、取穴时辰、刺激方法、针刺补泄、留针时间。基于此,配合子午流注,即经气运行旺盛时取穴,选用适当刺激方法,再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并掌握合适的留针时间,对针刺疗效影响很大。关于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机制研究中,关于脏腑开窍器官影响的报道较少;在临床研究中,有些文献报道中所纳入的病例过少,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对于同种脏腑疾病针灸治疗的诊疗标准不一,缺乏统一性,容易导致各说其词。对于影响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疗效的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穴位配伍、取穴时辰、刺激方法、针刺补泻及留针时间方面,而对其作用原理、优穴组、实施标准、疗效确定等方面还有待商榷,且对针刺得气与否对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疗效的影响研究报道比较少。

    作者:朱瑞芳;王艳杰;郑禹;曲姗姗;张继苹;唐纯志;黄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补肾强督方联合隔物温和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作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方联合隔物温和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86例急性发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补肾强督方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等。结果:对照组痊愈率21.43%,有效率80.95%;观察组痊愈率34.09%,有效率94.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枕墙距、指地距、领柄距、胸廓活动度、腰椎活动度、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血沉、C反应蛋白、VAS评分、KPS评分等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督方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急性发作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齐峰;何鹏宇;刘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数字的使用

    数值的修约执行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如12.149修约为12.1,12.169修约为12.2,12.150修约为12.2,12.250修约为12.2。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邵氏五针法”配合加味过敏煎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加味过敏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配合加味过敏煎对91例变应性鼻炎瑞士患者治疗6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变应性鼻炎总体症状进行VAS评分,并对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数比较。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指标n>66%。结论:针灸配合加味过敏煎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田开宇;陈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颤压“腰三线”配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颤压“腰三线”配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颤压“腰三线”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颤压“腰三线”配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周运峰;王建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子午流注理论治疗痹证研究述评

    目前采用子午流注疗法治疗痹证的相关报道很多,其中涉及的取穴方法主要集中在纳甲法和纳子法。采用纳甲法治疗更多的是注重时间的选择,再结合疾病辨证取穴治疗,纳子法治疗更多的是注重对疾病的认识,结合时间进行取穴。两种方法都是治疗痹证疾病的确切方法,其中纳甲法针刺对关节肿胀情况和病理方面有明显改善,可能与调节血清皮质醇含量有关,其针刺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生物节律等时间因素有关。但是由于条件局限性,目前的临床研究大部分科研设计、方法欠严密,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子午流注理论在痹证治疗中的疗效有待商榷,而且缺少更加科学严谨的前瞻、随机、对照、大样本研究,这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作者:葛冉;孙志岭;周丹萍;徐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平衡针配以动气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腰痛穴配合动气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取平衡针刺腰痛穴(位于印堂上1.5寸),腰部双侧或腰部中间疼痛者针尖向下平刺;腰部右侧疼痛者针尖向左平刺;腰部左侧疼痛者针尖向右平刺;腰骶部疼痛者针尖向上平刺。进针约1.5寸,采用动气疗法。对照组使用手法推拿治疗,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结论:采用平衡针灸法配合动气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显著,安全、简单、方便、见效快。

    作者:时高波;白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穴位经皮给药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经皮给药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17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经皮给药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显效54例(93.10%),对照组47例(79.66%),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8.28%)与对照组(9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经皮给药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

    作者:张维;张福荣;胡东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病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小儿肺炎喘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推拿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胸片复常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有效率为9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片复常率为48.00%,对照组胸片复常率为1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喘持续时间、痰壅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4.96±1.10)d、(5.30±1.11)d、(6.10± 1.17)d,对照组分别为(7.81±1.33)d、(8.93±1.51)d、(12.03±1.6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病(痰热壅肺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且症状缓解快。

    作者:佘曼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益气清肺化痰通络方联合呼衰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清肺化痰通络方联合呼衰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4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呼衰合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清肺化痰通络方,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清学水平、肺功能、临床体征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咳嗽和音明显恢复(P<0.05),同时肺功能检查中第一秒呼气容积、第一秒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肺活量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肺化痰通络方联合呼衰合剂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改善肺功能。

    作者:陈巧英;贾建武;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气道炎症机制研究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验证了中医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对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为中医药治疗哮喘提供了临床实验依据;②一些文献证明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控制气道炎症的作用优于单独使用激素治疗或其他西医常规治疗,中医药调节机体动态平衡的作用是其潜在优势;③中医药在哮喘缓解期仍有控制气道炎症的作用,其注重扶正固本的治则可有效缓解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助于解除对激素的依赖性。但中医药在此类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中医药对气道炎症的临床作用机制研究仍处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验证阶段,即对若干指标的影响,缺少基于循证医学的理论创新;②由于临床标本采取受限,中医药对气道炎症的临床作用机制研究尚未进行纵向深入探索,不能充分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③绝大多数文献没有考虑中医的证和症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不能完全体现中医药在防治气道炎症方面的辨证施治精神;④部分临床能快速抑制气道炎症的复方缺少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尚无法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限制了中成药的研发与推广;⑤尚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研究,部分文献分组及统计方法不尽科学,影响研究质量。

    作者:袁海霞;韩新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冯宪章辨证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

    冯宪章将银屑病分为风热血热证、血瘀血燥证、血虚风燥证、风湿袭表证、冲任失调证、湿热郁遏证、血虚肝旺证。分别采用疏风清热、凉血活血法,活血化瘀、通络散结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法,散风除湿法,调补冲任法,清热利湿法,养血柔肝法以治之。冯宪章诊治银屑病注重整体调节,不提倡针对皮损的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治其内而愈其外,达到“治其人”而“愈其病”的目的。临证注重调肝与调和气血,同时注重科普教育与心理疏导。

    作者:郑志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张琳琪教授立足补肾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初探

    张琳琪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必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灵活遣方用药。该病病机复杂,病位广泛,寒热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互见,临床辨治一方面要固本扶正,以免攻伐太过,时时勿忘健脾补肾,力倡扶正为先;另一方面对于外邪、水湿、痰浊、瘀血、毒邪等标实之象,既要祛邪,又不可伤正,巧用活血化瘀、祛湿降浊之品每获良效。

    作者:王娇;张琳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量和单位

    文中各种量和单位除在无数值的叙述性文字和科普期刊中可使用中文符号外,均应使用量和单位的国际符号。非物理量的单位,例如个、次、件、人、年、周等用汉字表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和胃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肠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和胃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糖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104例2型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皮下注射胰岛素、自我监测等西医常规治疗,并给予西沙比利每次10 mg,3次·d-1,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和胃汤,1剂·d-1, 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与胃肠功能相关的早饱、餐后不适、恶心、厌食、便秘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治疗组有效率为92.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早饱、餐后不适、恶心、厌食、便秘等症状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益气养阴和胃汤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胃肠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段享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诊疗糖尿病足概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日久进行性发展的慢性并发症,重点在于预防病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延缓恶化。对于糖尿病病史较久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应积极明确诊断,早期干预,在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的基础治疗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辅助介入治疗、高压氧治疗、胰岛素外敷、中药熏洗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疗效,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曾庆明;刘春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黄连解毒汤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肥胖型T2DM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黄连解毒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减肥效果、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结果:两组患者在降糖、减肥方面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治疗肥胖型T2DM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涂春联;李红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丹参注射液眼部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眼部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DR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眼部离子导入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视力情况。结果:43例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5.4%。结论:丹参注射液眼部离子导入治疗DR疗效显著。

    作者:何柳;刘振杰;蓝柳贵;罗露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接受HAART治疗的1718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的症状分布规律,探讨该类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接受HAART治疗3个月以上的HIV/AIDS患者1718例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和现代生物学信息,对这些患者进行症状、体征、证候出现频率(次)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常见症状依次为:乏力、纳呆、咳嗽、头痛、月经失常(女性)、关节痛、皮肤瘙痒、腰痛、肌肉痛、发热;舌色以红、绛红、淡白及紫色为主,舌形以薄舌、胖大舌、齿痕舌为主,舌苔则以薄白苔和黄腻、厚腻苔多见;脉象以复合脉象为主,分解后脉象以细脉、滑脉、弦脉为多见。共出现中医证型24种,气血两亏、气阴两虚是常见的证型,其次为痰热内扰证、肝郁气滞火旺证、脾肾亏虚及湿邪阻滞证。多为复合证型,分解后出现的单证达32种。单证以虚证为主,其次为实证,虚实夹杂少。脏腑的发病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脾、肺、肾、肝、心,其中脾系发病率高,且常与肺、肝、肾合而为病。发病脏腑数目由高至低依次为:三脏同病、二脏同病、四脏同病、一脏发病、五脏同病。结论: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多样,病情复杂,证候多见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涉及脏腑主要为脾、肺、肾,常见多脏腑同病。

    作者:段呈玉;方路;葛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烧烫伤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Ⅱ度和Ⅲ度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法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烧伤2号酊做内敷料,外用棉垫包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平均显效病程为4.1 d;对照组有效率为60%,平均显效病程为7.8 d,两组有效率及平均显效病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烧烫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文献引用:唐政.中西医结合治疗烧烫伤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5):668-669.

    作者:唐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卫爱武教授将中药运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经验

    中药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卵子质量,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减少早期妊娠流产率,预防及治疗卵巢过度刺激征等不良反应。卫爱武教授围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肾虚血瘀的病因病机,在治疗中分三步走:进周前补肾活血,调补冲任,起到护卵养泡的作用,为进周后启动卵泡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进周后从肾论治,兼顾养血活血,佐以健脾益气,为卵泡快速发育提供有力保障;移植后及时助膜长养,补肾活血安胎,为胚胎的着床、发育保驾护航。

    作者:郭燕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明代地方医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吕坤《振举医学》为中心

    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方医学的弊端逐渐显现,主要有:地方医官地位较低,被地方官员随意差遣;医药经费管理混乱,地方官员挪用药材银两,医官与药商串通骗价问题严重;医生治病不专业,医疗事故频频发生;医学场所荒废不修或变价不存的问题普遍存在。吕坤在《振举医学》中对医政管理、医学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着力提高医官地位,要求精通医学的人担任医官;严格管理药材银两,保证药材经费的稳定性;强调医术的专与精,鼓励医生熟读医书;对医生的监督和管理更加严格,并将医疗事故纳入司法程序;借助民间社会力量进行医疗救助,使民间力量成为官办地方医学的重要补充。

    作者:许二平;李永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思路及作用机理分析

    小青龙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治喘”的经典方剂,后世及现代医家根据《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小青龙汤的相关论述,拓宽了本方的主治范围,使本方广泛应用于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等内科疾病,以及外科、五官科等疾病。咳嗽、痰多、喘促、痰稀色白、口吐清稀涎沫、流泪清稀量多、小便不利、水肿、身痒、舌苔白滑、脉弦紧等症状是小青龙汤所治病症的关键特征,也是应用小青龙汤的重要线索。

    作者:张贝;赵鸣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第41章少阴寒化有虚实,经方加减道理深--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论治

    ①实寒证是以寒盛为主,寒盛伤阳而致阳虚,寒盛阳虚是主要矛盾,而寒盛则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甚则寒盛逼阳外越上浮而形成格阳戴阳证。虚寒证是体质素虚,因阳虚而生寒,阳虚有寒是主要矛盾,而阳虚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且因阳虚而派生诸多例如寒湿弥漫、水饮停留、滑脱便脓血等相关病机。②戴阳证是阴寒内盛,逼阳上越,阳气外越较少,仅限于头面上部,故仅见面红如妆;格阳证是阴寒盛极,逼阳外越,阳气大量外浮,体表头面均有,故见发热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戴阳也是阴寒与阳气格拒,所以戴阳实质上也是格阳;格阳证阳气也上浮头面,所以格阳证也包含了戴阳。③《伤寒论》方剂加减用药有其规律、方式和模式。其规律为随症加减,即不论其证候病机如何,只针对症状加减用药;辨证加减是根据主证病机,结合症状,加减与病机相应的药物。其方式为固定方式,即将主方进行加减后形成固定方剂;灵活方式是在主方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加减不同药物。模式分为平行模式,即在原方基础上加减药物或用量;递进模式即在原方加用药物,其后依次去掉前面加入的药物再另加其他药物。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Me 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优势。方法:以“小青龙汤”“小青龙颗粒”等类似方药名;以“变应性鼻炎”“鼻鼽”等类似病名为主题词,通过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文献共9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试验组582例,对照组373例。Meta分析显示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P<0.0002),合并效应量RR为1.18,95%CI为(1.08,1.29)。结论:小青龙汤治可作为鼻鼽诊疗指南的重要方药,经方在鼻鼽诊疗指南具有重要地位,但仍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作者:王秉权;申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甘姜苓术汤治疗肾着病浅见

    肾着病用甘姜苓术汤之目的在于散寒除湿以通痹,而非温中健脾,其依据有5:①从该条原文“饮食如故”分析无需温中健脾;②张仲景治疗湿病的几首方剂用白术除肌表之湿邪;③《神农本草经》谓白术、干姜有“主风寒湿痹”之功;④从古今医家对药物的论述来看,说明白术、干姜不专治里;⑤从现代临床应用甘姜苓术汤治肾着的验案反证。

    作者:赵天才;杨景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严正声明

    作者:《中医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