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霞;韩新民
中药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卵子质量,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减少早期妊娠流产率,预防及治疗卵巢过度刺激征等不良反应。卫爱武教授围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肾虚血瘀的病因病机,在治疗中分三步走:进周前补肾活血,调补冲任,起到护卵养泡的作用,为进周后启动卵泡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进周后从肾论治,兼顾养血活血,佐以健脾益气,为卵泡快速发育提供有力保障;移植后及时助膜长养,补肾活血安胎,为胚胎的着床、发育保驾护航。
作者:郭燕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前采用子午流注疗法治疗痹证的相关报道很多,其中涉及的取穴方法主要集中在纳甲法和纳子法。采用纳甲法治疗更多的是注重时间的选择,再结合疾病辨证取穴治疗,纳子法治疗更多的是注重对疾病的认识,结合时间进行取穴。两种方法都是治疗痹证疾病的确切方法,其中纳甲法针刺对关节肿胀情况和病理方面有明显改善,可能与调节血清皮质醇含量有关,其针刺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生物节律等时间因素有关。但是由于条件局限性,目前的临床研究大部分科研设计、方法欠严密,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子午流注理论在痹证治疗中的疗效有待商榷,而且缺少更加科学严谨的前瞻、随机、对照、大样本研究,这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作者:葛冉;孙志岭;周丹萍;徐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调查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的症状分布规律,探讨该类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接受HAART治疗3个月以上的HIV/AIDS患者1718例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和现代生物学信息,对这些患者进行症状、体征、证候出现频率(次)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常见症状依次为:乏力、纳呆、咳嗽、头痛、月经失常(女性)、关节痛、皮肤瘙痒、腰痛、肌肉痛、发热;舌色以红、绛红、淡白及紫色为主,舌形以薄舌、胖大舌、齿痕舌为主,舌苔则以薄白苔和黄腻、厚腻苔多见;脉象以复合脉象为主,分解后脉象以细脉、滑脉、弦脉为多见。共出现中医证型24种,气血两亏、气阴两虚是常见的证型,其次为痰热内扰证、肝郁气滞火旺证、脾肾亏虚及湿邪阻滞证。多为复合证型,分解后出现的单证达32种。单证以虚证为主,其次为实证,虚实夹杂少。脏腑的发病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脾、肺、肾、肝、心,其中脾系发病率高,且常与肺、肝、肾合而为病。发病脏腑数目由高至低依次为:三脏同病、二脏同病、四脏同病、一脏发病、五脏同病。结论: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多样,病情复杂,证候多见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涉及脏腑主要为脾、肺、肾,常见多脏腑同病。
作者:段呈玉;方路;葛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疏肝汤,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B超检查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杨跃青;张燕;何瑾瑜;寇少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张琳琪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必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灵活遣方用药。该病病机复杂,病位广泛,寒热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互见,临床辨治一方面要固本扶正,以免攻伐太过,时时勿忘健脾补肾,力倡扶正为先;另一方面对于外邪、水湿、痰浊、瘀血、毒邪等标实之象,既要祛邪,又不可伤正,巧用活血化瘀、祛湿降浊之品每获良效。
作者:王娇;张琳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心肾同治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制备为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平均分为心肾同治方低剂量组、中剂量、高剂量组,曲美他嗪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造模2周后对除假手术对照组之外的大鼠进行药物灌胃8周。分析两种ATP酶活性及浓度、琥珀酸脱氢酶(succinodehydrogenase,SDH)值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心肌左室内压上升大速率及左室收缩压值均有所上升,同时心肌左室内压下降大速率及左室舒张压表现为显著下降。心肾同治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压、心肌左室内压上升大速率、心肌左室内压下降大速率相关指标均接近于曲美他嗪组和假手术组,其中以高剂量组的改善尤为明显。对大鼠中药干预治疗后,实验数据显示其心肌Na+-K+ATP酶及Ca2+-Mg2+ATP酶和SDH的活力指标低于假手术组相关指标,但较模型组大鼠的指标有明显的提升。随着中药心肾同治方剂量的增加,心肌Na+-K+ATP酶、Ca2+-Mg2+ATP酶、SDH活力也逐渐增强;心肾同治方高剂量与曲美他嗪干预大鼠后的指标数据基本趋同。结论:心肾同治方在改善大鼠心力衰竭及提高其心功能的过程中,主要机制为:增加心肌Na+-K+ATP酶及Ca2+-Mg2+ATP酶分泌,提升SDH活力,改善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
作者:封舟;瞿惠燕;戎靖枫;刘茜;单艳梅;周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5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苓桂薏滑汤加减,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治疗组有效率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方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不良反应低;患者治疗时间可明显缩短且疗效确切。
作者:韦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7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及对照组28例,两组均在术后1个月内开始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予以加味半夏泻心汤口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生存质量、体质量变化情况、血红蛋白含量及化疗周期完成情况。结果:治疗组胃脘痞满、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胸骨后灼痛、口苦等中医证候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贫血及体质量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化疗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不仅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顾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联合超声引导脓腔冲洗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盆腔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超声引导脓腔冲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使用超声引导脓腔冲洗治疗盆腔脓肿疗效可靠,能够缩短患者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齐卫;段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鳖甲丹红化纤方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对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护肝降酶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自拟鳖甲丹红化纤方。对照组在基础常规治疗上加重组干扰素α-2α50×106 U,肌肉注射,每两日1次。8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IV型胶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脏回声、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有减轻,但治疗组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鳖甲丹红化纤方能抑制肝炎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对肝炎肝纤维化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蔡庆春;王红玲;蒋士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颤压“腰三线”配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颤压“腰三线”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颤压“腰三线”配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周运峰;王建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数值的修约执行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如12.149修约为12.1,12.169修约为12.2,12.150修约为12.2,12.250修约为12.2。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养血消风饮对小鼠急、慢性皮炎-湿疹模型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二硝基氯苯分别建立小鼠耳廓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及背部急性皮炎-湿疹模型。取60只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在耳部造成耳廓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分为模型组、养血消风饮低剂量组、养血消风饮中剂量组、养血消风饮高剂量组、氯雷他定组,每组10只;另取40只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0只在背部造成急性皮炎-湿疹模型,分为模型组、养血消风饮高剂量组、氯雷他定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给药的方法,养血消风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按每天成人等效剂量1倍、2倍、4倍给药(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28.6 g·kg-1、57.2 g· kg-1、114.4 g · kg-1),氯雷他定组选用氯雷他定,按成人 4倍等效剂量给药(给药剂量为0.0052 g·kg-1),均调整灌胃给药量为0.4 mL。空白组、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0.4 mL灌胃。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动物模型耳肿胀度、脏器指数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慢性皮炎-湿疹模型组小鼠的耳质量差值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养血消风饮各剂量组和氯雷他定组的耳质量差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1或P<0.05);慢性皮炎-湿疹模型组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养血消风饮各剂量组和氯雷他定组均可显著下调急性、慢性皮炎-湿疹模型小鼠的脾指数及胸腺指数(P<0.01);养血消风饮可减轻二硝基氯苯造成急性皮炎-湿疹模型的表皮坏死、细胞内和细胞间水肿、真皮内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减轻其对皮肤组织结构的破坏程度。结论:养血消风饮能减轻皮炎-湿疹模型小鼠耳廓的肿胀度,并能够抑制病变过程中免疫器官的肿大反应,下调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从而减轻急性皮炎-湿疹小鼠病变局部组织损伤的程度。文献引用:芦源,关洪全.养血消风饮对小鼠皮炎-湿疹模型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5,30(5):700-702.
作者:芦源;关洪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药物理论的产生发展,与饮食和传统农业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明代《本草纲目》在菜部首列柔滑类如甜菜、落葵叶、蕨、菠菜等,此类菜是滑药的代表,其气滑利,能通肠胃,通心膈,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下气滑中,利大小肠,利水道,并治气壅经络筋骨间。滑既是视觉感受又是味觉体验,故以滑养窍、以滑去着、以滑通闭开塞,是四气五味之外不可割舍的重要药物理论。文献引用:步瑞兰.滑药理论探析[J].中医学报,2015,30(5):676-678.
作者:步瑞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验证了中医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对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为中医药治疗哮喘提供了临床实验依据;②一些文献证明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控制气道炎症的作用优于单独使用激素治疗或其他西医常规治疗,中医药调节机体动态平衡的作用是其潜在优势;③中医药在哮喘缓解期仍有控制气道炎症的作用,其注重扶正固本的治则可有效缓解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助于解除对激素的依赖性。但中医药在此类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中医药对气道炎症的临床作用机制研究仍处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验证阶段,即对若干指标的影响,缺少基于循证医学的理论创新;②由于临床标本采取受限,中医药对气道炎症的临床作用机制研究尚未进行纵向深入探索,不能充分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③绝大多数文献没有考虑中医的证和症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不能完全体现中医药在防治气道炎症方面的辨证施治精神;④部分临床能快速抑制气道炎症的复方缺少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尚无法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限制了中成药的研发与推广;⑤尚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研究,部分文献分组及统计方法不尽科学,影响研究质量。
作者:袁海霞;韩新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消炎镇痛膏中樟脑、薄荷脑、冰片、水杨酸甲酯和麝香草酚5种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DM-WAX毛细管色谱(30 m ×0.25μm,0.25μm);柱温13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化室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230℃。结果:樟脑、薄荷脑、冰片、水杨酸甲酯、麝香草酚的峰面积与浓度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采用萘为内标物,可以准确测定样品中的5种有效成分。樟脑、薄荷脑、冰片、水杨酸甲酯、麝香草酚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6%、99.82%、99.23%、99.87%、100.14%。阴性样品不干扰测定。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率高,耐用范围好,可以作为产品质控方法。
作者:聂红梅;熊维政;武惠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病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小儿肺炎喘嗽病痰热壅肺证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推拿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胸片复常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有效率为9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片复常率为48.00%,对照组胸片复常率为1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喘持续时间、痰壅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4.96±1.10)d、(5.30±1.11)d、(6.10± 1.17)d,对照组分别为(7.81±1.33)d、(8.93±1.51)d、(12.03±1.6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病(痰热壅肺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生存质量,且症状缓解快。
作者:佘曼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腰痛穴配合动气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取平衡针刺腰痛穴(位于印堂上1.5寸),腰部双侧或腰部中间疼痛者针尖向下平刺;腰部右侧疼痛者针尖向左平刺;腰部左侧疼痛者针尖向右平刺;腰骶部疼痛者针尖向上平刺。进针约1.5寸,采用动气疗法。对照组使用手法推拿治疗,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结论:采用平衡针灸法配合动气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显著,安全、简单、方便、见效快。
作者:时高波;白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文中各种量和单位除在无数值的叙述性文字和科普期刊中可使用中文符号外,均应使用量和单位的国际符号。非物理量的单位,例如个、次、件、人、年、周等用汉字表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改良愈疡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共14 d。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的改变,疾病活动指数;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血清中异硫氢酸荧光素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中异硫氢酸荧光素葡聚糖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愈疡方有助于维持溃疡性结肠炎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从而降低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改善炎症造成的组织损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屏障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亚华;朱叶珊;雷淼娜;张亚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