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丹红还五汤治疗青年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青年脑梗死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还五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观察组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有效率为77.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还五汤治疗青年脑梗死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熊勋波;成祥林;向明清;汪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督脉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督脉灸方法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两组1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的患者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躯体职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和心理健康8个维度进行评价等指标的变化,随访观察0.5~1.0a并统计其复发率.结果:①两组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为82.50%,治疗组为95.00%,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Z=-4.116,P=0.000.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健康调查量显示:治疗组躯体疼痛、躯体职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和心理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躯体疼痛、生命活力和心理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SDS、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⑤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⑥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口干、口渴、头隐疼不适,治疗组有1例出现大便稀,1例恶心不适,1例口干、口渴等.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督脉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魏晏;魏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悸宁丸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心悸宁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等疗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观察,两组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异常,不良事件发现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悸宁丸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痰瘀互结证对于心律改善优于倍他乐克,且对心电图PR间期及QT间期无影响,说明其不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对中医证候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倍他乐克且安全性良好,运用心悸宁丸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痰瘀互结证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宋巍巍;刁邵敏;谢秋利;李庆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调肝运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调肝运脾汤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5-羟色胺水平、结肠组织P物质水平、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乙酰胆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有效率为6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84,P<0.01);5-羟色胺、结肠组织P物质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活性肠肽、乙酰胆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肝运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郎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汤加减联合川百止痒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阴虚血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脂溢性皮炎阴虚血燥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服知柏地黄汤加减,外用川百止瘁洗剂;对照组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外洗2%酮康唑洗剂.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有效率91.91%;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有效率72.7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柏地黄汤加减联合川百止痒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阴虚血燥证疗效显著.
作者:江丽莹;顾民华;陈惠娟;洪文;刘静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参照《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临床路径工作试点实施方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大部分患儿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控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儿童抽动障碍中医临床路径的开展有助于医务人员特别是年轻医生迅速掌握该病的中医基本诊疗思路,规范诊断和治疗,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避免过度用药,过度检查.临床路径作为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同时解决“看病难”的社会问题.以其诸多的优势及显著的疗效,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前景.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重视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对于临证运用临床路径,必须与个人临床经验相结合,根据患儿就诊时的病证辨证用药,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陈浩杰;朱先康;魏肖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对1984年12月-2014年12月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所有包括中医诊断治疗肝纤维化文献的方药、证候,按照术语规范标准进行收录整理,按照频次进行统计,确定常见的方剂、药物和证候,同时对其证候要素进行分析.统计出肝纤维化中医证候文献142篇,其中证候11种,频次520次,常见证候有瘀血互结、肝郁脾虚、湿热瘀阻、肝肾阴虚、肝气郁结等;运用方剂86首,频次1 683次,其中常用的有血府逐瘀汤、四逆散、鳖甲散、柴胡疏肝散、桃核承气汤、小柴胡汤、茵陈蒿汤、补阳还五汤、四君子汤、阳和汤;使用中药频率高于0.5%的有62种中药,频次4 172次,按功用终归为13类,其中常用的有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归经多的是肝经、脾经、胃经.通过对近30年期刊发表的中医治疗肝纤维化文献中的中药、方剂等相关因素进行挖掘整理,并对中医辨证论治肝纤维化的规律进行收集整理,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罗小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肝消郁饮联合帕罗西丁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勃龙联合帕罗西丁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舒肝消郁饮联合帕罗西丁治疗,连续治疗8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抑郁评分、围绝经期症状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临床痊愈率及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出现阴道流血、乳房胀痛、体质量增加、恶心及焦虑的患者较治疗组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消郁饮联合帕罗西丁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郭满红;陈建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湿热痹阻证中药规律.方法:检索1990-2014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万方中医药知识系统、万方医学网、万方医学网临床诊疗知识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内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使用频数统计法来统计使用中药类别的频次、每味中药的使用频次、高频药物的性味归经及高频药对使用情况.结果:检索出基本方有57首,其中49首是自拟方,使用的中药总数共有158味,中药使用频次达612次;常用的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化湿药及理气药.温性药、凉性药及寒性药较多,平性药、热性药其次;辛、苦、甘药物使用频次较多;大多数药物归肝经、脾经、肾经,兼顾胆经、心经、肺经及胃经等;药对使用总频次为313次,其中苍术和黄柏、知母和石膏、知母和黄柏等出现频次较高.结论: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湿热痹阻证药物使用有规律可循,为中医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作者:宋青坡;潘富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痰瘀清方治疗高血压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60例患者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瘀清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变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明显影响,治疗组则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痰瘀清方能够更有效的改善痰瘀互结证高血压病患者症状,且能控制血压.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状态,从而降低外周阻力,达到降低血压及改善血压变异性的目的.
作者:刁邵敏;宋巍巍;崔媛媛;周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湿疹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方法,以11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178例符合湿疹诊断的患者为病例组,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体质类型调查,分析其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偏颇体质明显增多(P<0.01),两组体质构成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湿热质、阴虚质、特禀质、气郁质较对照组转化分明显增加(P<0.01);从年龄、性别分析,青中年男性患者湿热质增多,中老年患者阴虚质增多,中年女性患者气郁质增多,特禀质无明显年龄、性别倾向.结论:湿疹的发病与某些体质类型的偏颇有关,其体质类型分布与年龄、性别有一定关系.
作者:窦海忠;周桂林;李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参归芪合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血浆N末端心房利纳肽(NT-proA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力衰竭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血瘀痰阻证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参归芪合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浆NT-proAN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64.4%,治疗组有效率为9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心功能改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血浆NT-proANP水平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差异(P<0.05).结论:三参归芪合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能改善血浆NT-proANP水平.
作者:钱晋;杨宇平;陈洁;晋玉梅;方芳;郭华伟;吴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孤独症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孤独症心脾两虚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特殊教育训练康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选用中药、针刺、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69.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孤独症心脾两虚证疗效显著.
作者:樵成;党举;宋虎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石膏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此外还含有铝、铜、锌、镍、镁、铁、铅、钴等20多种微量元素.石膏退热作用的物质基础应该主要与其所含钙盐和微量元素锌、镉、钴、铅等有直接联系.此外与铁、铜、硒等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从而控制感染起到间接退热作用也有很大关系.总之石膏的退热作用应该是其所含的多种微量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周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采用比色法建立水蔓菁有效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氢氧化钠、亚硝酸钠和硝酸铝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 nm波长下测定水蔓菁有效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012~0.072 g·L-1,r =0.999 6.水蔓菁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91.07%,RSD=0.98%,n=6.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适用于测定水蔓菁有效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且提取率较高.
作者:吴宿慧;王琳琳;李瑞琴;曹珊;左艇;史晶晶;苗明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小茴香含脂肪油、挥发油、甾醇及糖苷、生物碱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菌,增加胃肠蠕动等作用.现代临床小茴香常用于理气和胃以及散寒止痛等.食疗则对于寒疝腹痛,痛经等具有良好的疗效.小茴香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应积极开发小茴香的综合利用.
作者:王婷;苗明三;苗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的地黄药材及土壤中多种元素的相关性.方法:对采集于河南、山西、山东三省32个主产区的生地黄药材及土壤中的8种元素锰(Mn)、钾(K)、铁(Fe)、铬(Cr)、镁(Mg)、锌(Zn)、氮(N)、磷(P)进行测定,采用富集系数计算各产区地黄药材及土壤中8种元素的富集性,并用Average Linkage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各产区中地黄药材及土壤中元素锰(Mn)、钾(K)、铁(Fe)、铬(Cr)、镁(Mg)、锌(Zn)、氮(N)、磷(P)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其中药材中钾(K)、镁(Mg)、磷(P)、氮(N)含量高,而道地产区土壤中锌(Zn)、锰(Mn)、铁(Fe)、镁(Mg)、磷(P)元素含量显著高于非道地产区土壤中的含量.富集系数显示地黄药材对钾(K)、铬(Cr)、锌(Zn)3种元素有较强的富集作用,道地产区地黄药材和产地土壤铬(Cr)元素含量明显低于非道地产区.结论:通过不同产区地黄药材和土壤中多元素及其富集性的相关性分析,为地黄适宜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王楠斐;陈随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姜黄提取物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L)柱(4.6 mm×250.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45∶55);柱温:2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25 nm.结果: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8 ~ 4.08 μg(r=0.999 7)、0.06~1.23μg(r =0.999 9)、0.06 ~ 1.30 μg(r =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7%、100.1%、100.6%,RSD分别为2.29%、2.26%、2.4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姜黄的质量控制.
作者:史晶晶;冯素香;郝蕊;苗艳艳;刘琦;王辉;苗明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四逆散对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从“肝主疏泄”角度,选择经方四逆散,并利用旷场行为学实验与自动观察分析系统相结合,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环境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四逆散高剂量组、四逆散中剂量组、四逆散低剂量组等7组,以评价四逆散对“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大鼠模型心理行为异常的动态调节作用.结果:大鼠穿格次数、站立次数、修饰次数比较,模型组均与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大鼠站立次数、修饰次数比较,四逆散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有差异(P<0.05).其中,四逆散高剂量组模型低于模型组(P<0.05),但在垂直活动(站立、修饰)中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环境小平台站立法大鼠模型存在着“劳倦”的异常改变;中医经典方剂四逆散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基础方,对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马捷;刘晶;刘燕;李峰;宋月晗;韩晨霞;郭思媛;杨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针刺干预对不同性别单纯性肥胖大鼠ee's指数和血、脑瘦素(Leptin)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塑形效果与性别的差异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法制造下丘脑性肥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雌组、雄组,治疗雌组、雄组,另设正常雌组、雄组,每组8只大鼠.治疗组毫针刺曲池、中脘、关元、后三里、丰隆、三阴交穴,每日1次,连续治疗28 d.观察治疗前后雌、雄两组大鼠Lee's指数和血清、下丘脑Leptin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模型雌组、雄组比较,治疗雌组、雄组的Lee's指数和血清、下丘脑Leptin的含量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雄组优于治疗雌组(P<0.05).结论:针刺对雌雄两性单纯性肥胖大鼠均可起到减肥作用,但在减肥塑形方面,对雄性的疗效优于雌性.
作者:董乃相;张书义;梁玉磊;许晓康;肖红玲;孙永辉;孙立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程朱理学是明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尤其在朱熹的故里古徽州,其影响更加深远.新安医家以古徽州为发源地,该地儒医相通,朱熹理学忠孝礼仪、义利观等儒家思想,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观点都是新安医家著书立论及从事医业的行为准则规范.程朱理学提倡的读书穷理、格物致知、克己复礼的思想,促使新安医家研究和阐发医理、推动学术交流并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作者:张倩;牛淑平;姚实林;曹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以性命双修为核心的中医传统养生康复法不仅是重要的治未病方法,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当首选的康复方法之一.其大特点就是通过充分发挥心为君主的主导作用,利用天人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从而培补肾命元气、疏通经络,促成机体生命系统的整体有序,进而发挥康复和养生的作用,其实质是对中医命门学说复杂性科学原理的自觉应用.
作者:张敬文;王凤;章文春;侯少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顽固性失眠主要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属本虚标实之证,脏腑气血亏虚为其本,痰毒、火毒、瘀毒、郁毒等邪为其标,毒聚络损、神机不宁为其病理过程.治疗应标本兼治,根据主次缓急不同或以攻毒为主,或以扶正为主,铲剔浊毒,使邪祛神自安.
作者:马云枝;王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医学对传染病有急性、慢性之分,中医古籍中慢性传染病总的特点是变化多端,古人将这些临床多样性表现总归为“毒与虫并行”“虫蚀五脏”.虫致病有3个特点:传染性、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这3点也正是慢性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针对“虫蚀五脏”这一病机,中医古籍中对慢性传染病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治疗:一是治虫;一是治五脏.治虫是杀虫,即针对病因治疗,治五脏则是调养五脏.
作者:胡研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医学对老年医学的认识肇始自《黄帝内经》,发展于隋唐,宋以后日渐成熟.期间,隋唐医家对老年医学理论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秉承《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系统论述老年养生,强调老年病以防为主;另一方面,对老年病的病机及论治均有所发挥,开后世老年专科论治之先河.
作者:张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天竺国按摩法”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就其所采用的操作方法来看,基本属于个体的行为学动作或姿势的操作方法或套路,可以说属于导引的成分为著.调身是对身体姿势或动作的调节与控制,属导引的主要内容之一,“天竺国按摩法”调身机理的研究以原文为基础,通过对其身体部位名词及导引术中有关操作动词加以解析,将其中18式的独立导引动作,以放松至加强、局部至整体的套路编排技术,形成整套的导引术,用以加强其“治已病”和“治未病”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周正坤;胡庆川;魏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抑郁之病,关键在于多思,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思虑过度伤及脾运,致脾虚不能化生气血,形成五脏失其滋养,出现一系列抑郁躯体症状;思虑过度致气机郁结,致五脏气机紊乱,也是发生抑郁症的关键.因此治疗上从调畅脾胃气机升降着手,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牛学恩;任璐璐;闫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医药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中医治法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增强免疫功能、防止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但目前仍存在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不统一、抗癌及预防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抗癌效应不够强、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缺乏针对性以及缺少随机化、多中心、大样本、双盲的临床研究等瓶颈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作者:马梦雨;韩克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肿瘤的发病多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气滞、血瘀、毒邪、湿聚、痰凝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络病学说为虫类药治疗肿瘤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虫类药为血肉之品、有情之物,性喜攻逐走窜、通经达络、搜剔疏利、无处不至,其效或破或消,直达病所,可攻解肿瘤之顽邪.但虫类药在治疗肿瘤疾病中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正确把握扶正与祛邪的尺度与平衡;②治疗肿瘤宜缓宜曲;③应用虫类药物应时时顾护脾胃;④根据病情灵活配伍各种治法;⑤参考现代虫类药药理研究,拓展虫类药的应用.
作者:谭兆峰;齐元富;李秀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减轻西医治疗的各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肿瘤复发风险,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另外,原发性肝癌分期越早,治疗效果也越好,因此加强原发性肝癌的普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斐斐;崔书欣;段晓芳;蒋士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乳腺癌术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逍遥散加减.3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AMD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乳腺癌术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张丽红;庄志江;王继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防治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1个月内服用益气养阴解毒方,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放疗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主要临床症状中头痛、鼻塞、鼻出血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吞咽受阻、颈部肿块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可减少鼻咽癌患者放疗并发症、改善主要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杜怀棠教授治疗乳腺癌相关性抑郁症十分重视内源性因素,特别强调七情内伤,认为本病辨证多为肝郁脾虚证,治疗以“平调”为主,重视气血调畅、脏腑平衡,在治疗标症的同时,不忘加强对乳腺癌病情的控制,常于疏肝健脾的基础上配合抗癌药物,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贾玫;赵玮璿;李慧君;李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治疗急性中风病的时机,探寻针刺治疗中风病有效方法.方法:60例急性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采用病灶侧百会透刺太阳穴,连续接力式针刺4针;西药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28 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体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有效率为74.55%,针刺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透刺与针刺介入时机正相关,针刺介入时机越早,临床疗效越好.
作者:刘建浩;东红升;鲍春玲;东贵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电磁波治疗仪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镇痛药(布洛芬缓释胶囊+扶他林软膏)对症治疗,治疗组则予穴位针刺结合电磁波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评估疼痛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4.64%,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用药后出现5例不良反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复发率达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电磁波治疗仅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腰背部肌肉疼痛、僵硬等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桂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汤治疗脾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脾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益肺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血气、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气相关指标中PaO2(68.39±12.47) mm Hg(1 mm Hg =0.133kPa),PaCO2 (48.13±12.04)mm Hg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功能相关指标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49.46±6.78)%,大吸气压为(30.14±4.51)cm H2O,大呼气压为(20.08±3.58)cm H2O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中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43.49±5.17)%,大吸气压(25.17±3.76) cm H2O,大呼气压(15.31±3.29) crm H2O(P <0.05).结论:健脾益肺汤治疗脾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肺功能情况.
作者:陈振平;刘学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五禽戏防治社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健康宣教和药物治疗,进行同期观察.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3个月五禽戏锻炼,每周3次,每次40 min.观察项目为肺通气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Borg指数、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3个月后,试验组与治疗前比较,第一秒钟大用力呼气容量(the 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dume,FEV1)、FEV1与呼气总量的百分比(FEV1%)、FEV1/预计值(%)均有所提升(P<0.05);6分钟步行试验、Borg指数、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及中医证候改善较明显(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肺通气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Borg指数、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试验组6分钟步行试验、Borg指数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五禽戏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症状、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
作者:赵桥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新疆克州地区不同民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证候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和症状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肺功能的检测来看,汉族患者Ⅲ级和Ⅳ级的人数较多,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和柯尔克孜族(简称柯族)患者Ⅰ级和Ⅱ级的人数较多.风寒袭肺证的患者,汉族和维族,汉族与柯族,维族与柯族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热犯肺证、风燥伤肺证、痰热郁肺证、痰湿蕴肺证、肝火犯肺证、痰瘀阻肺证、外寒内饮证的患者,汉族与维族、柯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柯族与维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患者之间西北燥证兼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族、柯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候环境和不同的生活习惯对西北燥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景玉霞;姜德;张凯;李娜;金钟晔;陈家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三伏天灸治疗哮喘是传统中医的特色疗法,临床上既可单纯选择天灸疗法,亦可配合针刺、艾灸、中草药口服、穴位注射以及西医疗法治疗,治疗方法的多样化,显示出三伏天灸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优势,也为顽症之一的支气管哮喘提供了一种有益治疗手段.但目前对三伏天灸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仍属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仅限于验案总结或个案报道,尚缺乏严谨科学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因此,遵循随机对照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原则,寻找既能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又能够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的可靠治疗方法与药物将是今后临床研究的关键.
作者:朱丽冰;罗桂青;张伟;李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庞国明教授辨治疾病的特色有:①熟谙经典,活用经方,善于创新;②临证细探,中西合参,辨证论治;③严司病机,详调药量,动静结合;④博览群书,开拓思路,精于总结;⑤医如做人,非仁难精,勤奋谦和.
作者:龙新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傅友丰教授辨治癥瘕类疾经验主要体现在:病因上主张女子瘕瘕属瘀血,病程日久虚实夹杂;立法上“祛瘀”是关键,辨清良、恶性;治疗上“专药消之”“消补结合”,以中药鬼箭羽、木馒头、海藻、昆布、生贯众、皂角刺组成活血化瘀消癥基本方,促进瘢瘕的消退.采取“久服”配合“调周”之策略,以达到“徐徐消之”之目的.
作者:范欢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何焕荣教授治疗咳嗽的常用对药有:外感风寒咳嗽常用炙麻黄、杏仁,荆芥、防风等;风热咳嗽常用桑叶、野菊花,金银花、连翘,前胡、牛蒡子等;内伤痰湿咳嗽常用细辛、干姜,苍术、白术等;痰热咳嗽常用桑白皮、黄芩,鱼腥草、金荞麦等;阴虚咳嗽常用知母、贝母,银柴胡、地骨皮,生地黄、玄参等;气虚咳嗽常用黄芪、党参等.
作者:吴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60例DPN患者随平均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维生素B1 10 mg,3次·d-1,疏血通6 mL+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针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共治疗90 d.结果:针灸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DPN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吴名;张蒙;王瑞珉;王定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泻痢康胶囊是中药复方制剂,以大蒜中的有效部位为君药,对艾滋病腹泻具有特异性和较强的功效性,但泻痢康胶囊的原制备工艺未能解决解决以下3个问题:①提高大蒜素的稳定性;②掩盖大蒜的臭味;③减少对胃的刺激性.现代研究发现,倍他环糊精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能较好地解决挥发油在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等问题,矫臭矫味,提高生物利用度,若再结合肠溶包衣技术将原剂型改为肠溶胶囊,则可有效地解决制备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康冰亚;李学林;高晓洁;马秀霞;徐立然;段晓颖;刘瑞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徐教授认为男性不育主要病因在于精液异常和性功能障碍两方面.治疗上根据“血盛则精长,气聚则精盈”之原则,对于精子稀少、精液不化、性功能障碍,中医辨证为肾精不足兼有脾虚者,用五子衍宗丸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女性不孕亦须遵“肾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用二仙汤加减治疗.徐教授学术上主张师古而不拘泥于古,古为今用,衷中参西,博采众家之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辨“病”基础上,综合分析其“症”,寻求疾病之“本”.擅取中西医所长,融会贯通,并发挥中医之所长.临床用药注重整体观念、循证求因,治病求本;常曰:“找准病,辨准证,才能治住病”.辨证用药时注意“三因制宜”配伍变化和用量大小之变化;注重药方的随症加减.
作者:张永强;贺秀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枢机”是指气机交接转枢之地,其功能为枢转气机,使气机出入正常,升降自如,开阖有度,则气血化生有余,阴阳转化如常,胞宫血海充盈,精卵得滋胎孕自成.若枢机旋转失乖,则变生他病.不孕症辨治之难在于病因病机纷繁复杂,举凡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功能紊乱,六淫、七情、瘀血、痰湿等因素皆可影响胞宫,致胞宫阴阳失调,寒温失调,不能摄精成孕.临证辨治不孕症若能抓住“枢机”则可执简驭繁,收到良效.
作者:安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发病因素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并就初潮年龄、身高、体质量、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为150名月经规律的年轻女性,以同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OR=6.897,P<0.001)、青春期体型(OR=1.406,P=0.049)、糖尿病家族史(OR =2.190,P=0.028)、与家人相处的心情(OR=3.813,P=0.048);②发病因素与中医证候的关系:肾虚证危险因素有:教育程度((OR=1.523,P=0.023)、睡眠状况(OR=1.345,P=0.036)、月经失调家族史(OR=1.316,P=0.009);痰湿证危险因素有:BMI(OR =6.447,P<.001)、腰臀比WHR(OR=2.961,P=0.044)、青春期体型(OR=1.524,P-0.007)、糖尿病家族史(OR=1.598,P=0.034);肝经郁火证危险因素有:睡眠状况(OR=1.253,P=0.029)、月经失调家族史(OR=1.316,P=0.006)、与家人相处心情(OR=4.813,P=0.040).结论:BMI较高、糖尿病家族史、与家人相处心情较差等是引起PCOS发病的危险因素;教育程度较高、睡眠状况较差、月经失调家族史是肾虚证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BMI较高、WHR较大、青春期体型较大、糖尿病家族史是痰湿证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睡眠状况较差、月经失调家族史、与家人相处心情较差是肝经郁火证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尹晓丹;何军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伴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以解痉、降血压为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一贯煎加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控制有效率等.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压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率、胎心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伴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可提高有效率,减轻症状,减少恶变,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作者:李丛珊;曹保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导引术属于体育学和中医学的范畴,在2 000多年前的先秦两汉时期,集健身、疗病和延年作用为一体的导引术就已具有较为完备的技术理论体系.导引术来源于古人的生活和劳动,其中自然环境、劳动、气、生殖对其产生有本源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在当今社会,具有实效性的导引术有很强的生命力,故大力挖掘并用适应当代的方式进行说明和推广是首要任务.
作者:夏秀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扁鹊故里(长清)人对扁鹊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程度及其存在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典型问题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扁鹊中医药文化认知状况进行专题调研.结果:扁鹊中医药文化在扁鹊故里(长清)的继承和发扬情况不容乐观,且青年人对扁鹊中医药文化认知程度较低.结论:进一步提高扁鹊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普及度势在必行.
作者:王立涛;周建国;赵怡程;薛静;赵立建;张麟;杨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①四逆散证的四逆,是由于少阴气机不利,枢转不力,不能发挥其枢转阴阳的功能,而致阴阳之气敷布异常,阳气不能达于四肢;由于气机的不畅,水道亦因之失常,肺气不降则咳,心气不布则悸,水道不畅则小便不利,气滞不通则腹痛、泄利下重.②第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本证既非“热结旁流”,更非阳明腑实.是由于少阴心与手太阳小肠互为表里,心火亢盛,下移小肠,小肠不能泌别清浊,致使正常走入肠道的胆汁也随之而下,所以自利清水色纯青;由于泌别清浊失职,水分不能化生津液,自利清水同时而见口干燥;热伤气滞,气机窒塞而心下疼痛.其总的病机是热邪亢盛,火移小肠,泌别失职,气机窒塞.③少阴三急下证,则是邪从少阴本而热化的实热证,邪热鸱张,火势愈旺,伤津损气的结果会越来越严重,故用大承气汤急除邪热,釜底抽薪.其病机重在热,是热极而津伤.“急下之”就是要及早、快速地泻下热邪,与病情的性质有关,与燥屎有无无关,所以不能因为用大承气汤,就非和阳明拉上关系,这里的“急下之”正是后世温病学家“温病下不厌早”的理论渊源,“少阴三急下证”是与伤寒、中风截然不同的温病.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医药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标准西化明显,中医特色不够;标准体系仍很不完善,标准实用性不强;从业人员标准意识淡薄,标准基本成摆设;标准与教材衔接不够.走好标准化道路的对策与建议:四诊信息客观化;辨证论治标准化;高举中医特色旗帜,构建道地中医标准;紧贴实际,加强标准制定方法研究;紧贴实际,加强标准制定方法研究;提高认识,加强推广,增强标准权威;既坚持标准化,又注重个性化与创新性.
作者:潘万旗;邓素玲;杨英豪;谢世平;马素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支气管哮喘常见证候分类及诊断标准.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对支气管哮喘进行临床调查研究与专家咨询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法及德尔菲法分析数据,并经相关专家讨论制定证候诊断标准.结果:支气管哮喘常见证候有外寒内饮证、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风痰阻肺证、血瘀证、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阳虚证、阳气暴脱证,确立了证候主症、次症,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证候诊断标准.结论:支气管哮喘常见证候10种,包括实证类4种、虚证类5种、兼证(血瘀证)1种.支气管哮喘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为开展哮喘疗效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张钊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