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影响因子:1.26
  • 创刊:1976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 中医学
中医学报杂志   2012年7期文献
  • 消咳止嗽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咳止嗽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顽固性咳嗽患者予以消咳止嗽汤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中治愈3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2%.结论:消咳止嗽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王向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32倒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及灌肠冶疗(大黄10 g,制附子16 g,煅牡蛎30 g,龙骨30 g,蒲公英36 g,丹参30 g).结果: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81.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较好.

    作者:尹广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共收集胸痹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126例为治疗组,治疗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加上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60倒,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有效率为97.6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胸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梅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伴心脏神经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伴有心脏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帕罗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治疗,观察6个月,观察治疗6个月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及有效率.结果:中药加帕罗西汀组HAMD减分的幅度明显较帕罗西汀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伴心脏神经症疗效较好.

    作者:刘璇;刘红敏;虢周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热毒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100倒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6 mL·(kg·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天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利巴韦林10 mg·(kg- d)-1,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21%和88.6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退热、减轻咳嗽闷喘症状、减少肺部啰音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友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神经干刺激疗法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神经干刺激疗法的发展、刺激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搜集近年来临床应用神经干刺激疗法的相关文献.结果:神经千刺激疗法临床应用较广泛,主要刺激方法有弹拨法、针刺法、电针法、注药法等,发展现在较活跃.结论:神经干刺激疗法疗效好,收效快,适用范围广.

    作者:高怀云;胡卡明;熊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胃管注入及灌肠治疗,3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有效率为73.6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良好.

    作者:高明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异位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型加用中药治疗.胎热型(婴儿期)治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方用疏风导赤散化裁(薏苡仁12 g,山药、茯苓、黄芪、五灵脂、牡丹皮各9 g,玄参、生地黄、车前子、木通、甘草梢各6 g,连翘、栀子各3 g).脾湿型(儿童期)治以健脾除湿止痒,方用除湿胃苓汤化裁(苍术、茯苓、炒白术、黄芪、泽泻各10 g,炒薏苡仁、炒麦芽各15 g,白鲜皮、蛇床子各15 g,陈皮、木通各6 g).阴虚血燥型(成人型)治以滋阴养血、润燥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2g,赤芍12 g,生地黄20 g,紫丹参15 g,何首乌12g,僵蚕12 g,白蒺藜12 g,乌蛇12 g,生黄芪12 g,防风12 g,荆芥12g,生甘草6g).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活血养心汤治疗胸痹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活血养心汤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胸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活血养心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3.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养心汤可显著改善胸痹的病情.

    作者:刘静;李创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三焦辨证在耳鼻喉科的运用

    目的:说明三焦辨证在耳鼻喉科疾病的临床辨证施治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学习《温病条辨》,深入理解三焦辨证理论,结合具体耳鼻喉科疾病分别从上、中二焦讨探临床辨证及用药体会.结果:在治疗上焦疾病时,用药宜轻清、量小,煎药时间短,选用六味汤、三仁汤等轻宣肺气之方剂;治疗中焦疾病时,用药权衡祛湿与清热,选药质地中等,升降平衡,用黄芩滑石汤、橘皮竹茹汤、旋覆代赭汤之燥清、升降相济之方剂.结论:三焦辨证理论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李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益妊汤治疗妊娠剧吐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益妊汤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28倒.治疗组给予益妊汤(党参20 g,苏梗15 g,砂仁6 g,姜竹茹12 g,陈皮15 g,白术10 g,黄芩12 g,生地黄20 g,玉竹20 g,知母15g,茯苓15 g,炙甘草15 g,生姜5片).对照组给予禁食、补液等治疗.7d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6%,治疗组有效率为94.2%,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剧吐的发生与机体脾胃虚弱有关,益妊汤通过补益脾胃、和中降逆能够促进胃蠕动,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

    作者:宋晓婕;宋夕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平肝潜阳活血汤治疗中风风阳上扰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活血汤治疗中风风阳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风阳上扰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平肝潜阳活血汤;对照组50例,给予川芎嗪、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采取低盐、低脂或低糖饮食,并根据情况使用脱水、降压、降脂、降糖等基础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潜阳活血汤治疗中风风阳上扰证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龟龄集治疗席汉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龟龄集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使用激素、甲状腺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龟龄集口服.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疗程后激素、甲状腺素减半数治疗组23例,对照组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有效患者进行随访,0.5a内,两组均无复发;随访1a,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3例.结论:龟龄集治疗席汉综合征疗效显著,可减低激素、甲状腺素用量,复发率低.

    作者:王战先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西药配合中药内服,外用保留灌肠的方法,7d为1疗程.中药自拟方为双黄溃疡汤,外用健脾润肠汤.结果:25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有效率为9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吴芳;刘明;王红梅;冯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透邪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透邪法对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按补肾活血透邪法,用补肾活血透邪方、双氯芬酸钠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SZ)、双氯芬酸钠治疗;两组治疗12周后达到ASAS20改善的患者,停用双氯芬酸钠,治疗组继续使用补肾活血透邪方,对照组继续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每2周定期随访,直至病情复发或至28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复发时间、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Bath A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S functional index,BASFI)、脊柱痛、患者的总体评价积分,观察患者血沉(erythrosedi mentation,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2周后共51例患者达到了ASAS20改善标准并进入随访研究,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24倒.至研究结束时,治疗组复发率为51.8%,复发时间中位数为14周;对照组复发率为79.1%,复发时间中位数为10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ESR、CRP,改善BASDAI、BASFI等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患者停用双氯芬酸钠后维持原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病情会复发,早期联合使用补肾活血透邪方能够有效维持疗效,延缓复发,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温伟强;黄胜光;谭宁;朱辉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呃逆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呃逆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文献,总结目前中医及西医对呃逆病因病机的认识,并了解各种方法治疗的疗效.结果:对呃逆病因病机阐述较为少见,但治疗方法种类繁多,疗效不一.结论:呃逆的大样本流行病学治疗缺乏,各种治疗方法皆有利弊,临床应根据具体临床情况选择.

    作者:唐国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归脾汤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的:探讨归脾汤治疗气不摄血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归脾汤治疗气不摄血型ITP,并举一病案加以证实.结果:归脾汤加味对气不摄血型ITP整体疗效令人满意,可以显著缓解症状,还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结论:归脾汤治疗气不摄血型ITP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并且可以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

    作者:邵素菊;于小普;蔡汉丞;孔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的疗效.方法:在维持原降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加用安神中药治疗23例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3例患者22例有效,有效率为95.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效果良好.

    作者:宋汴京;吴利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缺血性脑卒中269例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目的:探讨广东韶关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型特点,为缺血性脑卒中中医针灸辨证取穴提供依据.方法:将269例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中医四诊收集患者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分析各型所占比例.结果:韶关地区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特点有一定规律.急性期以中经络为主,其中痰热腑实证多: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中经络为主,且均以气虚血瘀证多见.结论:韶关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以痰热腑实证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证为主.针灸治疗应根据其证型,辨证取定.

    作者:植昌嘉;黄大红;张念希;陈浦;蔡灵波;陈钦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疮疡阳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疮疡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疮疡阳证患者3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6例,采用内服自制清热解毒合剂,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对照组128例,采用青霉素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8%,对照组有效率78.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服清热解毒合剂,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疮疡阳证临床有效率较高,无不良反应.

    作者:高飞;周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内皮素-1水平变化对脉压差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与脉压差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按标准方法测定脉压差,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中hs-CRP、放射免疫法测定ET-1的含量,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在校正了平均血压及其他相关因素后,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脉压差与hs-CRP、ET-1均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与hs-CRP、ET-1密切相关,推测炎症可能是增加血压变异性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镇;古春花;曾纪斌;宋银枝;彭智勇;钟慧红;叶仁群;郭玉花;李映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大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对照组给予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观察惠儿退热时间、疱疹消散及溃疡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退热时间,治疗组为(2.0±1.5)d,对照组为(3.0±1.2)d;疱疹消散及溃疡愈合时间,治疗组为(5.0±1.3)d,对照组为(7.0±1.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较好.

    作者:高红伟;冯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有毒中药的现代研究思路

    目的:阐释有毒中药的现代研究思路.方法:结合科研实际,分析、归纳和总结有关有毒中药现代研究的文献.结果:当前有毒中药普遍缺乏严谨的现代科学研究,毒性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毒效相关性、祛除毒性成分保留活性成分的工艺、配伍减毒或(和)增效、安全有效剂量范围的制定等均是亟待研究的重要环节.结论:应加强有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毒效相关性、祛除毒性成分保留活性成分的工艺、配伍减毒或(和)增效、安全有效剂量范围的制定等研究,终为有毒中药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本文将为有毒中药的现代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王君明;崔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柴胡的药理分析及应用

    目的:探讨柴胡的药理功用与临床配伍应用.方法:结合科研及临床对柴胡的药理功用及配伍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柴胡的主要功效为疏散退热,疏肝解郁,解郁调经,和解少阳,升阳举陷.结论:柴胡临床多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月经不调,胸胁胀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症.

    作者:罗峰;孟肖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银黄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C18柱(250.0mm ×4.6 mm,5μm)色谱柱,黄芩苷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0:5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223 -1.36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40×104X +3.132 × 106(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为0.89%,重现性RSD为0.30%.结论:HPLC法测定银黄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张小谦;刘冀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消炎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消炎丸中黄芩苷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C18柱,流相为甲醇-0.1%磷酸水(47:53);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流速:1 mL·min-1;进样量:10 μL.结果:黄芩苷在0.01648~0.08240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95%,RSD=0.8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清热消炎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英英;刘伟;崔永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补骨脂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补骨脂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利用HPLC法,以Altima C18色谱柱作为分离柱;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308 nm作为检测波长.结果:各个色谱峰相对于标准品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相对峰面积及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5%.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指纹图谱稳定性、可重复性佳,可以用于补骨脂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俊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显微定量法的研究概况

    目的:通过对显微定量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中药显微定量法的发展.方法:在对中药显微定量法的简史、特点和原理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再对近几十年来显微定量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类介绍.结果:中药显微定量法在中成药的含量测定、中药炭药的质量判别、易混淆中药的鉴别及单味药材显微特征常数与指标成分的相关关系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结论:显微定量法在中药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并具有不同于化学方法定量的特点,将对中药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李精云;刘延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皇甫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目的:调查皇甫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并对其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实地调查、与药农交谈、标本鉴定等方法,调查皇甫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结果:皇甫山共有药用植物621种,分属于138科,其中真菌类5种、蕨类植物23种、裸子植物14种、被子植物579种.依据中药功效可将皇甫山药用植物分为16个类型,清热类药用植物种类多;依据入药部位可分为8个类型,以全草类药物居多.结论:皇甫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部分资源种类因过度开发而蕴藏量下降,应制定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方案.

    作者:叶胜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化瘀通闭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化疼通闭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结合科研及实际,对化瘀通用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化瘀通闭丸具有抗炎消炎、抑菌杀菌、镇痛、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炎症.结论:化瘀通闭丸治疗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炎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郭国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快速测定不同市售补骨脂药材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检测补骨脂药材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市售补骨脂药材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含量.方法:采用C180DS色谱柱(1.8μm,4.6mm×50.0 m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0.5mL·min -,检测波长246nm.结果:5min内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分离良好.在相应浓度范围内2种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精密度RSD≤2.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结论:该方法节省了分析时间和溶剂,为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新手段.

    作者:李凯;张太行;周宁;贾利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熟地黄炮制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熟地黄炮制的佳蒸制次数.方法:对熟地黄按传统黄酒蒸制法进行九蒸九晒,对每次蒸制后的多糖、氨基酸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熟地黄佳蒸制次数.结果:蒸制次数为1~3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在逐渐升高;第3次和第4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为高峰;蒸制次教为5~9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黄酒蒸制熟地黄以蒸制3~4次为宜,九蒸九晒反而为不科学之举.

    作者:高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黄连素降低2型糖尿病血糖机制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黄连素降低血糖的机制,为黄连素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整理、总结、归纳近年来关于黄连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机制的相关文献.结果:黄连素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糖异生、促进糖酵解、非胰岛素依赖途径的激活等途径降血糖.结论:黄连素降血糖作用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性.

    作者:唐偲;张嬿;涂翔;谢春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SAMR1和C57BL/6品系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行为学比较

    目的:比较SAMR1和C57BL/6两种品系小鼠,双侧海马注射β淀粉样肽段(beta-amyloid,Aβ)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后行为学差异,为建立中药复方药效评价体系提供证据.方法:选用SAMR1和C57BL/6小鼠,双侧海马注射Aβ1-40(每只400 pmol),通过Morris水迷宫、跳台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结果:行为学显示,两种品系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两种品系比较,C57BL/6小鼠空间记忆能力优于SAMR1小鼠,但对电刺激的敏感性不如SAMR1小鼠.结论:SAMR1和C57BL/6小鼠神经行为学表现有差异,可根据不同品系小鼠特点选用相应功效中药复方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狄波;李澎涛;常诚;都文渊;贾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脂汰清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降血脂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脂汰清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降血脂的作用.方法:选择普通级新西兰家兔60只,雌雄不限,随机挑选7只作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饲养;其余家兔制作高脂血症模型,高脂饲粒饲养1个月后,将总胆固醇(TC)水平过高和过低的家兔11只除外,剩余42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脂汰清高、中、低剂量组,辛伐他汀组,山楂精降脂组,每组7只,改喂普通饲料.正常组和模型组动物以成人药量脂汰清胶囊溶于10 mL蒸馏水注射;辛伐他汀组以3倍成人药量的辛伐他汀+阿拉伯树胶溶于10 mL蒸馏水中注射;山楂精降脂组以3倍成人药量山楂精降脂片+阿拉伯树胶溶于10 mL蒸馏水中注射;脂汰清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成人量6倍(0.72 g·kg-1)、3倍(0.36 g · kg-1)、1倍(0.12 g·kg-1)+阿拉伯树胶溶于10 mL蒸馏水注射.用酶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严格按试剂盒工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给药组TC、TG、HDL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辛伐他汀组、山楂精降脂组相比,脂汰清各组各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LDL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汰清对高脂血症兔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作者:彭智勇;叶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脂汰清对高脂血症兔血清微量元素锌、铜、镁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脂汰清对高脂血症兔血清微量元素锌、铜、镁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普通级新西兰雄性兔为实验对象,体质量1.5~2.0 kg,随机选择普通级新西兰雄性兔10只作为空白组,予以普通饲料进行喂养;其余均按照高脂饲料配方1进行喂养,6用后,将其制成高脂血症模型,再将其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脂汰清治疗组、洛伐他汀对照组和山楂精降脂片对照组.从第7周开始,正常组开始使用全价营养的饲料进行喂养,其余各组改采用高脂饲料进行喂养.同时,脂汰清治疗组、洛伐他汀对照组和山楂精降脂片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溶化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1周后,取各组兔耳中央动脉血进行检测其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铜、镁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和空白组兔子血清中的锌、铜、镁均呈降低的趋势;脂汰清治疗组兔子血清中锌、铜、镁的含量略比模型组高,且铜和镁的含量均超过了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楂精降脂片对照组兔子血清中镁的含量较其他各组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汰清颗粒对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铜、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作者:许文东;叶世龙;彭智勇;梁永清;林国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加味丹寿汤对双酚A染毒孕鼠妊娠丢失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加味丹寿汤对双酚A染毒孕鼠模型妊娠丢失的影响.方法:10周龄SD受孕大鼠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补肾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孕鼠组,每组各10只.自孕0d起,补肾活血组、补肾组分别予加味丹寿汤、补肾方浓煎液灌胃,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孕鼠组均予生理盐水灌胃作对照.期间补肾活血组、补肾组、模型组于孕第7-11天分别腹腔注射双酚A 50 mg ·( kg·d)-1,阴性对照组于孕第7-11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芝麻油,各组均于孕第18天处死取材,计算胚胎吸收率、胚胎质量、活胎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血组、补肾组均能明显降低胚胎吸收率,增加胚胎质量,提高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含量(P<0.05),明显改善胎盘病理现象,但均以补肾活血组效果明显(P<0.05).结论:加味丹寿汤能提高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含量,改善胎盘病理现象,从而抵制双酚A染毒孕鼠胚胎吸收、增加胚胎质量,提高妊娠成功率.

    作者:卫爱武;王润之;何东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鱼腥草注射液致豚鼠全身主动性过敏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对豚鼠全身主动性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合格的豚鼠,体质量250 ~350 g,隔日分别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不同批次的鱼腥草注射液、不同批次的聚山梨酯-80、不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然后分别于第14天、第21天和第21天、第28天激发,观察各组动物过敏症状及血清组胺和总IgE含量的影响.结果:血清组胺和总IgE的测定结果显示牛血清白蛋白组的组胺和总IgE的含量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三批鱼腥草注射液组、聚山梨酯-80组和不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合格的含聚山梨酯-80、不含聚山梨酯-80的鱼腥草注射液对豚鼠全身主动性过敏反应均无影响.

    作者:郑丰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从脾论治糖尿病探析

    目的:从中焦脾胃理论探讨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方法:从糖尿病现代医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诱发因素、脾胃生理功能探讨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谱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较突出,脾虚成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结论:脾虚是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脾化失司、脾胃升降失调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益气健脾、升清降浊是糖尿病的治疗大法.

    作者:杨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对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CHOP方案化疗,21 d为1周期.治疗组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15d为1疗程,2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升高稳定率分别为83.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两组CD4+细胞、CD4+/CD8+比值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8+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恶性淋巴瘤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杨晓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茶多酚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荼多酚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化疗+茶多酚片,31例)和对照组(单纯化疗,26例).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治疗后的KPS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有效率(29.0%)较对照组(23.1%)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在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茶多酚片辅助化疗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中医临床症状,但在近期疗效方面 无明显优势.

    作者:祁烁;董青;侯丽;李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和贵章教授治疗脂肪肉瘤验案

    目的:观察回阳玉龙膏治疗脂肪肉瘤的疗效.方法:内服回阳玉龙膏加味并配外敷药治疗.结果:腿及牙龈肿瘤消失,未见复发.结论:中医药疗法较放疗、化疗、手术疗法有痛苦小且不易复发的优点.

    作者:和瑞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宫瘤平急性毒性实验

    目的:研究宫瘤平药物的毒性反应,为宫瘤平药方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大鼠、小鼠一次大剂量给予宫瘤平药液后,观察短时间内对大鼠、小鼠所产成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或大耐受剂量.结果:实验观察期,无一动物死亡,动物亦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故未能测出本药的LD50.测得小鼠一日大耐受>520 g(生药)·kg-1,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335倍.大鼠一日剂大耐受量>195 g(生药)·kg-1,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剂量的126倍.结论:本实验提示宫瘤平药方毒性低,使用安全.

    作者:曾令菊;罗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名老中医张梦依辨治直肠癌经验

    目的:探讨名老中医张梦依治疗直肠癌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张老临床对直肠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专方论治方法.结果:张老认为直肠癌多为湿热蕴结,邪毒滞留,气滞不畅所致,治疗上以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为法,辅以凉血清肠.以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夏枯草、仙鹤草四味药为主药,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结论:张老治疗直肠癌用药精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萍;蒋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精元康胶囊对化疗致骨髓抑制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运用精元康胶囊配合化疗,观察中医药对防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以临床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100例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非小细胞肺癌标准化疗方案(N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提前1周给予精元康胶囊服用至化疗结束,化疗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在骨髓抑制程度、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50例化疗患者白细胞等基本维持在安全指标范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方面评价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元康胶囊临床应用安全,可以减轻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程度,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蒋士卿;崔军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化疗致血细胞减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化疗致血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方法:250例患者均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枸杞子30 g,当归30 g,白术30 g,酸枣仁15 g,黄芪25 g,党参15g,炒山药30 g,白芍15 g,淫羊藿15 g)治疗.结果:白细胞恢复正常情况、红细胞恢复正常情况、血小板恢复正常情况等所需时间均较短.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化疗致血细胞减少的疗效较好.

    作者:郝新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肺癌合并肺部感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以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抗生素.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体温恢复时间较短,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肺癌合并肺部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可在较短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穗晖;黎玉辉;吴建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金荞麦、金水宝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全荞麦、金水宝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影响的临床疗效,FEV1%、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及1 a内复发次数的影响.方法:54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氨溴索片每次60mg,每日3次.治疗组予口服金荞麦片每次5片,每日3次,金水宝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均服药4周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9.3%,治疗组有效率88.9%,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FEV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A单位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l a内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金荞麦、金水宝对COPD稳定期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程万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经验

    目的:总结程万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经验.方法:搜集程师临证治疗冠心病的验案,分析并总结其规律.结果:程师依此法在临证中化裁治疗冠心病疗效可靠.即益气活血以畅血脉;温通心阳以化寒凝;阴阳同补以求和谐;先后天兼顾以固本.结论:程师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

    作者:井庆彦;曹力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孙玉信教授运用逍遥散辨治腰痛经验

    目的:探讨孙玉信教授临床运用逍遥散论治腰痛的经验.方法:通过对孙玉信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腰痛有效病例的分析,归纳其对与肝脾相关之腰痛的理论认识及临床运用规律.结果:临床辨证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肝脾两虚、肝郁脾虚、肝郁脾湿之腰痛,收效颇佳.结论:逍遥散是临床经典有效方,临证辨证论治腰痛,效果明显.

    作者:李志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熊大经教授治疗耳眩晕医案举隅

    目的:探讨熊大经教授治疗耳眩晕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列举熊老治疗耳眩晕的验案并进行分析,从中探析其辨证论治特色.结果:熊大经教授在临床中强调辨证,灵活运用方药,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杞菊地黄丸、二至丸、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结论:熊大经教授用中医药治疗耳眩晕疗效较好.

    作者: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刘学勤教授从肝论治头痛经验总结

    目的:探讨刘学勤教授治疗头痛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长期跟师侍诊,整理资料,结合典型病案分析刘学勤教授临证思路.结果: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刘老从肝论治头痛的宝贵经验,用自拟平肝祛风汤(全当归12g,生白芍15 g,明天麻9 g,炒苍耳子8 g,白蒺藜12 g,辽细辛2 g,香白芷10 g,姜半夏10 g,夏枯草12 g)治疗头痛,尤其是顽固性头痛取得了显著效果.结论:刘学勤教授治疗头痛疗效较好.

    作者:刘明照;刘静生;庞国明;刘静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症针灸学大师吴旭

    目的:探讨江苏省名中医吴旭教授治疗急症经验.方法:从吴老的学术成就、急症针灸的目的和处理原则、针灸治疗急症十大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吴老身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在针灸治疗急症方面有深厚的造诣.结论:吴旭教授运用针灸治疗急症的经验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艾炳蔚;陆斌;鲍超;刘兰英;孙建华;吴文忠;李建兵;李彦彩;裴丽霞;秦珊;吴文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定喘汤治疗艾滋病患者咳嗽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定喘汤加味治疗艾滋患者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急支糖浆治疗;治疗组服用中药汤剂定喘汤加味治疗,两组均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定喘汤加味治疗艾滋患者咳嗽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周超杰;姜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伤寒论》三阳病理论在艾滋病表证期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伤寒论》三阳病理论在艾滋病表证期的应用.方法:参考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伤寒论》三阳病理论的基本内容,从艾滋病表证期的概念提出和内涵的界定出发,探讨《伤寒论》太阳病、少阳病和阳明病治法理论和相关方药在艾滋病表证期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结果:艾滋病表证期是艾滋病人临床常见的表现之一,其临床表现与《伤寒论》三阳病的基本表现有相似之处.结论:艾滋病表证期的提出,有助于临床对艾滋病的诊疗,《伤寒论》三阳病治法理论用于临床艾滋病表证期患者的治疗,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谢忠礼;杨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带光源枪式肛肠套扎器治疗内痔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带光源枪式肛肠套扎器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诊治的100例门诊内痔患者,其中Ⅰ ~Ⅱ期内痔73例,Ⅲ期内痔15例,混合痔10例,环状痔2倒,均使用带光源枪式肛肠套扎器进行治疗,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内痔患者,经过套扎治疗后,40例患者有轻微肛门不适,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坠胀感,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上述症状在术后3d内,自行消失,其余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套扎术后5d左右痔核由于缺血坏死而脱落,术后8d左右创面呈现轻度糜烂,术后12 d左右创面基本愈合.随访3个月,发现100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0%,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带光源枪式肛肠套扎器治疗方式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作者:胡桂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符合髓内钉固定的长管状骨骨折的各自优缺点.方法:采用闭合复住或开放复位治疗包括股骨、胫骨、肱骨等长管状骨骨折共64例,对术后进针点疼痛、轻度成角(<5°)、轻度短缩( <1cm)、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锁钉或髓内钉断裂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这两组在术后进针点疼痛、轻度成角(<5°)、轻度短缩(<1cm)、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锁钉或髓内钉断裂等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势,自锁髓内钉属动力性固定,对骨折端有纵向加压作用,能促进骨折愈合,术中无需远端锁钉,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感染风险,也更加微创.交锁髓内钉属静力性固定,固定确实、可靠,但应注意可能发生的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并及时处理.

    作者:曾海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TST)与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TST)和对照组(外剥内扎),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指数、尿潴留、肛门肿胀及便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治疗脱垂性痔病较传统外剥内扎术式有显著优点.

    作者:杨杰;郭修田;曹永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李中梓用药心得探讨

    目的:探讨李中梓在其著作中的用药心得.方法:通过研究李中梓著作中重点论药的四部著作《删补颐生微论》《雷公炮制药性解》《医宗必读》和《本草通玄》,分析其用药.结果:李中梓用药主张药性合四时,择时用药,服药重方法,注重药物的剂型及炮制方法等.结论:李中梓临床经验丰富,其临床用药也颇有心得,在现今临床应用中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王蓓蓓;王兴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伤寒论评话:第7章 太阳中风有异同,原证变证需分清——太阳中风证的治疗

    目的:探计《伤寒论》六经中各经中风证的生理情况、表现及治疗异同.方法:从《伤寒论》第12条、第13条、第42条、第45条、第95条、第15条、第24条,入手将中风证的论证分为三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太阳中风证脉象并不是全是浮缓,尚有浮弱、浮数的不同,浮弱重于浮缓,无论缓、弱均应兼浮教;(②太阳中风证的治疗分为原始证、误治后症状不变证和误治后症状改变证三类;③“营弱卫强”的实质是营卫两者都虚,病机以开泄太过为主,即卫气浮散,偏行于表,而见发热、汗出,即“阳浮而阴弱”;④下之后气上冲实际是太阳中风证气机开泄太过病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不是正气向上冲;⑤表证用桂枝汤后反而增加烦症,是邪在经里不能外出所致,刺风池、风府使经里邪气透于经表,然后随汗外出.结论:《伤寒论》各经中风证从生理情况和临床表现有异有同,要注意分清原证变证.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学术特点初探

    目的:探讨桂林古木《伤寒杂病论》的内涵,充实方证内容,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分别与其他古本《伤寒杂病论》、宋本《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进行比较.结果:桂林古本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内容丰富,理、法、方、药连贯紧凑.结论:桂林古本对进一步完善仲景理论体系,起到了很大作用.

    作者:吴雪梅;田新刚;刘建新;徐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张仲景除湿热方法浅谈

    目的:探讨张仲景中医思维方法对中医学习研究的启发.方法:分析《伤寒论》原文,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对张仲景除湿熟方法进行探索求证.结果:张仲景在治疗湿热方面独具特色,辨证论治思想突出,临床效果明确.结论:张仲景中医思维方法对现代中医学习研究仍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挖掘.

    作者:彭伟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药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

    目的:探究中医药文化的医疗属性、文化属性、产业属性和保健属性.方法:与高校的培育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四种职能相结合,从文化学习、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文化自觉等方面探讨.结果:从文化学习中提升认知能力,铸造“四有”基础;从文化认同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化传承中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从文化自觉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栋梁.结论:中医药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用人道、医道和文道共筑高校育人大道.

    作者:徐玉芳;张云芳;郭小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学的人文属性

    目的:探讨中医学的人文属性,正确看待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关系.方法:从学科性质、理论基础、思维方式、文化底蕴等多方面对中医学的人文属性进行探讨.结果:中医学具有不同于西医学的明显的人文属性.结论:中医学的人文属性需要独特的研究方法与评价标准.

    作者:段晓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古籍整理与出版的策略与思考

    目的:探讨中医古籍整理与出版的策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实现的途径与方式.方法:认识中医古籍整理与出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了解在政策支持及资金资助诸方面的有利条件,通过实施精品战略,建立长远规划和过硬的作者及编校队伍,实现中医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结果:中医古籍整理与出版可以通过数字化建设、多种出版形式,以及与国家和地方文化战略高度契合,实现多维整合.结论:对中医古籍负责、认真地整理与出版,有利于对中医古籍的保护,提升出版社影响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者:马艳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目的:探索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报告.方法:对河南省中医药产业中的中医药农业、中医药工业、中药养生保健产业、中医药商业、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分析,借鉴国内外省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进展和发展得失.结果:形成河南省中医药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良好机遇为河南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河南省产业的良好发展需要中医药产业的参与和支持,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许东升;尹丽;张顺超;左艇;赵海阳;司建;纪宝玉;曹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加心理疏导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加心理疏导治疗都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倒.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疏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结果:对照组58例患者中治愈10例,好转18例,未愈30例,有效率48.28%.治疗组58例患者中痊愈20例,好转32例,未愈6倒,有效率89.6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心理疏导治疗郁证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蔡姝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站桩导引整脊功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站桩导引整脊功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210倒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5例,治疗组采用站桩导引整脊功(有站桩、仙女抚琴、双手托天、一柱擎天、顶天立地、升清降浊等动作)配合推拿点穴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推拿点穴治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1 a后进行复发率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1%,复发率为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1%,复发率为30.5%.结论:站桩导引整脊功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张志高;赵涛;吴淑萍;杨雪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吸氧、脱水降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神经,积极防治感染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配方: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语言障碍者加金津、玉液、上廉泉;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高血压者加人迎、合谷、太冲;便秘者加丰隆、水道、归来、支沟).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87%,治疗组有效率为90.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疗效良好.

    作者:王光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4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主穴:风池、供血;辅穴:天柱、完骨、大椎等,针刺后接针灸治疗仪,疏密波,1次d-1,每次2组穴位,通电25 min,7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坐位或仰卧布兜颌枕颈椎牵引,牵引质量4~5kg,牵引时间30~40 min,1次·d-1,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00%,对照组有效率85.1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法疗程短,见效快,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作者:姜学霞;王健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配合冰棒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冰棒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倒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倒.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选用药物和鼻饲饮食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针刺阿呛穴,使用自制小冰棒对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等与吞咽有关的黏膜肌肉进行冷刺激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23.3%,治疗组有效率9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冰棒刺激治疗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有显著疗效.

    作者:郭利娟;杨国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及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及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用针刺(主穴:翳风、阳白、地仓、颊车、牵正、合谷.配穴:鱼腰、太阳、四白、颧髎、下关、迎香、风池、水沟、承浆、足三里)配合穴位注射(用2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甲钴胺注射液1mL,选取患侧翳风、颧醪、阳白、地仓和迎香5个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后各注入0.2mL,隔日1次)及游走火罐(针后,在患侧面部用闪火法走罐)治疗周围性面瘫53例,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针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率72.9%,治疗组显效率92.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及游走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组.

    作者:刘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刺络拔罐加温针灸组(治疗组)33例,用梅花针叩刺,以痛处为叩刺部位;中药治疗组(对照组)19例,辨证治疗,肝经郁热证:拟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拟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拟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3.6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加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常雪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毛刺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38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毛刺法针刺痉挛剧烈的部位并配合辨证取穴(眼周痉挛者主要取攒竹、阳白、童子髎、鱼腰、太阳;口角周围肌群痉挛者主要取地仓、颊车、承浆.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加用辨证取穴,实证加风池、翳风、太冲三穴;虚证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三穴),采用1寸毫针,针刺深度为0.8~1.0寸,不施手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2d为1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对照组行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4.2%,治疗组有效率为94.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毛刺针法方法治疗面肌痉挛具有显著疗效,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贾翠霞;丁庆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87例惠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倒.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配合耳穴贴压.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有效率为78.57%,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遗尿症疗效显著.

    作者:韩雪;金玉晶;焦凡;李书纳;姚静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第二掌骨全息律穴治疗急性腓肠肌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针刺第二掌骨全息律穴对急性腓肠肌损伤的止痛效果.方法:对32例急性腓肠肌损伤患者行第二掌骨全息律穴针刺治疗,患者身心尽量放松,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的对面,左手托患者右手尺部,左手大拇指或右手大拇指循按第二掌骨外侧,找到明显的压痛点,双侧取穴.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使针刺入皮肤,局部会有较强的麻、胀、重、酸感,有时可放射至患肢.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弹震刮搓增强针感,留针10 min,即可出针.出针时以左手拇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治疗前后分别用VAS疼痛程度模拟量尺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针刺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第二掌骨全息律穴对急性腓肠肌损伤的止痛效果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蕾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