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影响因子:1.26
  • 创刊:1976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 中医学
中医学报杂志   2017年4期文献
  • 天癸一号防治利培酮所致闭经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方剂天癸一号对利培酮所致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利培酮的同时配合服用自拟方剂天癸一号,对照组服用利培酮同时配合服用安慰剂,共观察6个月,分别采用PAN-SS量表、TESS量表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闭经、泌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方剂天癸一号对预防及治疗服用利培酮所致闭经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服药依从性,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乔云栓;张士巧;赵幸福;崔卫东;乔翠;程崇;李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太极推拿联合独活寄生汤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太极推拿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持续牵引2周,并采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太极推拿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不同时点VAS评分、简式疼痛问卷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自我评分均持续下降,观察组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的VAS自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简式疼痛问卷表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腰腿疼痛、麻木、向下肢放射和椎旁压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1β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太极推拿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治疗LDH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腰椎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丁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冰黄止痒搽剂治疗湿疹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冰黄止痒搽剂对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洗剂适量外洗,治疗组予以冰黄止痒搽剂外洗,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程度、皮损面积及皮损程度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瘙痒程度和皮损面积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红斑、丘疹、丘疱疹及渗出结痂情况均较治疗前好转,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黄止瘁搽剂具有治疗湿疹、改善瘙痒程度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孔连委;王景辉;芦然;潘学东;舒晓光;原凡惠;马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清胰通腑汤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胰通腑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补液、抑制胰腺外分泌、抑制胰酶分泌、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清胰通腑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缓解、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通腑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严晓红;张学林;周焕荣;李晓波;杨立改;耿现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痛经与兼夹体质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甘肃中医药大学女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探讨女大学生痛经与兼夹体质的相关性,研究痛经的好发体质.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对611名调查对象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痛经女大学生中两种兼夹体质出现的频次,前四位者依次为气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三种兼夹体质出现的频次,前四位者依次为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结论:高校女大学生痛经情况普遍存在,尤以兼夹体质出现较多.探讨女大学生痛经与体质状况的相关性,有助于指导临床辨体施养,为预防女生痛经提供依据.

    作者:范翠萍;高彩霞;柳春;梁永林;韩琦;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大秦艽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大秦艽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大秦艽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秦艽汤口服.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等.结果:治疗后大秦艽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秦艽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影响显著.

    作者:晁利芹;聂志玲;韩倩倩;冯黎;石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白芸豆组合物对体质量管理的功效探究

    目的:观察白芸豆组合物对体质量管理的功效.方法:选取32例志愿者为受试对象,按照体质量分为偏重女子组、偏重男子组及中等体质量塑身组.经2周空档期后,3组开始进行试验.受试者每餐饭前摄取白芸豆组合物,温水冲服,3次·d-1.试验共进行12周,每月纪录1次体质量、体脂肪、腰围、臀围等指标.比较服用白芸豆组合物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第12周,白芸豆组合物在3组受试者的体质量、脂肪率、腰围及臀围的统计结果中,有效率达到90%以上,白芸豆组合物可显著降低偏重女子组体质量、脂肪率及腰围(P<0.01),明显降低臀围(P<0.05);显著降低偏重男子组腰围及臀围(P<0.01),明显降低体质量及脂肪率(P<0.05);显著降低中等体质量塑身组体质量、脂肪率、腰围及臀围(P<0.01).结论:白芸豆组合物对体质量的控制效果明显.

    作者:刘蕊莉;刘娟;余孝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刀联合益胃健骨汤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益胃健骨汤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均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刀治疗,每周1次,连续3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胃健骨汤,每日1剂,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医证候评分和膝关节屈伸功能评分.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metalloproteinase-3,MMP-3),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y评分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膝关节屈伸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液IL-1β、TNF-α和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针刀联合益胃健骨汤内服可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并调节MMP-3、IL-1β、TNF-α等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留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温肾益脾法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温肾益脾法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脾气亏虚型遗尿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脾气亏虚型遗尿症患儿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盐酸甲氯芬酯胶囊口服,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温肾益脾法配合推拿治疗,15 d为1个疗程,测定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管升压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水平,记录临床症状,对比临床疗效、睡眠觉醒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浆ADH3降低,血浆ADH1升高,尿床、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便溏、自汗等中医证候积分降低,遗尿次数、残余尿量降低,膀胱容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睡眠觉醒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0.27%,研究组有效率为9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肾益脾法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脾气亏虚型遗尿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夜间ADH水平,安全性好.

    作者:李怡芳;康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润燥灵汤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润燥灵汤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唾液流率和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7例,观察组给予润燥灵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羟基氯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唾液流率以及唾液中相关电解质浓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唾液流率均显著增高,Na+、K+浓度、Na+/K+比值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唾液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Na+、K+浓度、Na+/K+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润燥灵汤能够有效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增加唾液流率,降低唾液中电解质浓度,疗效确切.

    作者:曾维贵;邓梅;范贤东;郭洪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苓桂术甘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κB,NF-κ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有效率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IL-6、NF-κB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苓桂术甘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减轻免疫炎症损伤.

    作者:苏明霞;刘宁;李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54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毒清颗粒和结肠透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5.1±0.5) mg·L-1、白细胞介素-6(67.9±20.4) pg· L-1、肿瘤坏死因子-α(49.5±12.5) pg· L-1、血肌酐(342.5±90.4) μmol·L-1、内生肌酐清除率(25.9±6.0) mL· min-1、血尿素氮(18.2±4.4)mmol·L-1、24小时尿蛋白定量(2 430.2±1 055.3)mg、血红蛋白(105.2±12.2) g·L-1、尿酸(397.3±80.4) μmol·L-、尿钙(2.6±1.1) mmol·L-1、尿磷(1.3±0.1) mmol·L-1,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同时优于对照组同期治疗后(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各项炎性指标,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保护肾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范丽;吴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补肾化浊汤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化浊汤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化浊汤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24 h动态血压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24h平均收缩压和24h平均脉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24h平均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 (P <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内皮素-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化浊汤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肾虚血瘀证疗效明显,改善患者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张士良;梁宝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甲硝唑、头孢西丁钠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敷消癥散、灌肠解毒化癥汤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66.7%,观察组有效率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发挥较好的抗炎、改善组织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郝焕妮;蒋海玲;胡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鬼针草总黄酮药效学研究进展

    鬼针草是一味具有广泛药效学作用的临床常用中药,除具有较好的降血压、免疫调节、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等作用外,也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作用,然而现阶段对其抗癌活性成分的筛选还不够全面,其复方制剂中鬼针草的具体药理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鬼针草主要活性组分为黄酮类成分,组分中各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致使组分的代谢组学研究相对滞后.随着中药化学成分分析技术的发展,药物代谢酶、代谢基因多态性等细胞分子学研究更为深入,该研究过程既是促进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也促进了中药发展现代化、国际化,相信鬼针草的药效学研究可以作为一个长远的中医药药效探索发展方向,以便使其多方面的药用价值得以开发.

    作者:徐俊;潘开瑞;刘方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参花药用价值研究探讨

    丹参花的化学成分为丹参素、丹参酮等,与丹参的化学成分相似,对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清心除烦的作用也很突出.丹参花资源丰富,价廉易得,药效确切,温和无毒,其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作用经长期验证己得到充分肯定,具有预防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但市场上还没有丹参花的产品,导致丹参花虽有良好的作用而得不到广泛的应用.为推动丹参花产业的发展,引导相关行业生产及使用丹参花制品,可采用有效的方法开发利用丹参花日用品、化妆品以及保健品.

    作者:曹利华;苗明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体外抑制大肠杆菌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选用五倍子、白芷、金钗石斛、丁香、川芎、当归6种中药,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并使用平板打孔法和二倍比稀释法测定中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五倍子和丁香的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都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390 625 g·L-1、0.781 25g·L-1,金叉石斛的醇提取物也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其低抑菌浓度为6.25 g·L-1,而其他3种药物抑菌作用相对较弱.结论:6味中药对大肠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的作用强,其次是丁香和金叉石斛,其他3种抑菌效果弱.

    作者:王亚萍;陈锴;李宝莉;郭姝彤;刘永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淫羊藿的化学、药理与临床应用分析

    淫羊藿中含有淫羊藿总黄酮、多糖、挥发油、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增强人体性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糖、抗抑郁等多种药理作用.淫羊藿是常用的补肾阳中药,主要用于男科疾病的治疗,而很少用于妇科疾病,现已有将淫羊藿等加入复方应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因此在妇科疾病方面应充分开发淫羊藿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艳;于涛;苗明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茯苓水溶性粗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为参察指标,以水为溶剂,选取粉碎力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醇沉浓度、浓缩倍数、醇沉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在综合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水提和醇沉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茯苓水溶性多糖佳的水提醇沉工艺为:过60目筛、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100 min,提取1次,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12,醇沉浓度为80%,静置12 h,过滤,滤饼用体积分数80%乙醇洗涤,60℃减压干燥.结论:此工艺成本低、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茯苓药材及饮片粗多糖的提取.

    作者:方毅;赵园园;刘永好;许凤清;金传山;吴德玲;刘梦迪;王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麦芽的现代研究

    麦芽合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酶类、生物碱类及维生素等,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等症.目前,有关麦芽作用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助消化、回乳及抗结肠炎等方面.近年来广大学者开始关注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发现麦芽在体外具有很好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此外,经常食用低血糖指数的食品如麦芽等,可以降低抗胰岛素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辛卫云;白明;苗明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NPY、VIP表达以及结肠组织病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血清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法+束缚应激+饮食失节方法造模,然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痛泻要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肉眼观察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并进行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NPY和VIP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肉眼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层可见炎症和溃疡形成,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病理、蔗糖水测试实验等证实模型成功.模型组大鼠血清组织中VIP水平低于空白组,NPY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治疗后,痛泻要方组VIP含量较模型组均增加,NPY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结论:痛泻要方对UC模型大鼠脑肠轴的异常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中VIP、NPY的含量有关.

    作者:李婷;朱向东;翟艳会;杨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利胆排毒口服液抗内毒素血症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利胆排毒口服液抗内毒素血症作用.方法:以大鼠胆汁流量的变化为指标,研究利胆排毒口服液的利胆作用;采用显色基质法测定小鼠胆汁及尿液中内毒素含量;采用在体肠管运动实验法观察利胆排毒口服液对小鼠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用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法,分析利胆排毒口服液的抗炎作用;灌胃利胆排毒口服液,观察其对内毒素病理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大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利胆排毒口服液能促进大鼠胆汁分泌,给药后20~ 40 min时间段胆汁分泌较用药前增加(4.5±1.5)滴(P<0.05),给药后40~60 min时间段较用药前增加(5.5±2.5)滴(P<0.05);能减少小鼠胆汁及尿液中内毒素含量,对照组和口服液组胆汁含量分别为(84.3±12.1) EU· mL-1,(51.7±14.4) EU·mL-1(P <0.01);对照组和口服液组尿液中内毒素分别为(17.2±2.1)EU·mL-1,(12.5±1.6) EU·mL-1(P<0.01).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利胆排毒口服液能对抗二甲苯引起的炎症反应,对照组和口服液组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0%,59.02%(P<0.01);能促进小鼠肠推进功能,对照组和口服液组碳末推进率分别为(55.08±0.39)%,(99.12±0.87)%(P<0.01);能保护小鼠免受致死量内毒素的损害,模型组、口服液组存活率分别为0%,100% (P<0.01).结论:利胆排毒口服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作者:吴梅梅;陈科力;常明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中西医临床特征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分析

    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造模方法主要有5种:雄激素造模法、雌激素造模法、芳香酶抑制剂造模法、孕激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造模法、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胰岛素造模法.各种模型的造模机制和相关指标的选择具备了临床PCOS患者基本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但现有造模方法只是从单一方面模拟PCOS的临床特征,且有些模型建立的机制与PCOS的发病有较大区别.所以,未来选择佳动物造模方法时,可利用现代高科技设计模型相关的数据库,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PCOS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因此,PCOS动物模型的复制虽近于临床病症特点,但完善指标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针对临床症型增加造模种类和改进参考资料查阅系统,将是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作者:闫晓丽;张志强;苗明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退白汤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小鼠灌胃退白汤后的急性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经口给药测定小鼠口服退白汤的急性毒性反应,以1 360 g(生药)·(kg·d)-1剂量的退白汤(相当于成人临床每日用量的480倍)给小鼠灌胃,给药后观察14d,详细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除用药前2d部分小鼠食欲减退、粪便颜色棕褐色外,其他一般情况均正常,未出现小鼠死亡,解剖检查内脏器官无异常;给药前正常组摄食量、体质量、体温分别为(3.2±0.3) g·d-1、(23.1±1.4)g、(37.2 ±0.5)℃,退白汤组分别为(3.3±0.4) g· d-1、(22.9±1.2)g、(37.4±0.4)℃,两组摄食量、体质量、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正常组摄食量、体质量、体温分别为(5.5±0.8)g·d-1、(33.8±3.7)g、(37.1 ±0.5)℃,退白汤组分别为(5.4±0.6)g·d-1、(34.2±3.9)g、(37.2±0.4)℃,两组摄食量、体质量、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白汤毒性较低,安全性好,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李亚梅;严霞;盛国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疏肝健脾活血方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体外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方药物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T6)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大鼠血清组,疏肝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疏肝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疏肝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以疏肝健脾活血方给大鼠灌胃,腹主动脉采血并制备血清.采用TGFβ1诱导HSC-T6作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研究模型,以不同浓度的疏肝健脾活血方药物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SC-T6,分别作用24h、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疏肝健脾活血方药物血清对HSC-T6增殖的影响.结果:疏肝健脾活血方药物血清作用于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各组作用48 h后,空白对照组OD值为(0.617±0.061),疏肝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OD值分别为(0.446±0.091)、0.417±0.103)、(0.376±0.065),疏肝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大鼠含药血清组OD值为(0.506±0.01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方药物血清对TGFβ1诱导的HSC-T6细胞活化作用增殖有抑制作用.

    作者:杨欣;周凝;徐明英;葛鑫;夏雪皎;张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方剂配以音乐疗法对肝郁证大鼠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配以音乐疗法对肝郁证大鼠的作用.方法:取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音乐组、中药方剂组和中药方剂+音乐组.除空白组外,各组接受21 d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刺激,造模结束后,中药方剂组和中药方剂+音乐组给予5.0g·(kg·d)-1药物,其余各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与此同时,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其余各组在安静环境下播放α脑波音乐1h,3次·d-1.末次给药1h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体积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和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值,同时称取主要脏器质量并分析主要脏器系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方剂组和中药方剂+音乐组大鼠血清体积比、肝脏系数、脾脏系数、血浆ACTH值和血清CORT值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音乐组大鼠肝脏、肾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体积比、血浆ACTH值和血清CORT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药方剂配以音乐疗法对肝郁证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赵献敏;李南;杜彩霞;王权;宋艳丽;朱艳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程朱理学对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的影响

    程朱理学对新安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代表人物汪机、孙一奎援引理学原理阐释医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营卫一气说”和“命门动气说”,同时临床治疗承袭理学传统,推崇《周易》天尊阳贵之理,善用温补药物(如人参、黄芪等)扶助阳气,达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作者:张倩;牛淑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肺气虚证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肺气虚证本质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研究思路:将西医的研究方法全部“拿来主义”用于中医证候研究,忽略了中西医历史渊源和哲学观的不同.②研究方法:单纯运用直观、线性的还原分析方法探讨中医证候,导致构建肺气虚证理论的方法论与研究肺气虚证理论的方法论相背离.③证候特点:忽视证候综合性、动态性的特点,以及证与证之间的动态联系,给肺气虚证本质的研究带来了困难.④证候的规范化:各证候的证名及诊断规范等没有统一标准,权威性成果之间证候分类、命名不统一,给使用者带来许多困惑.因此,建立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式和科研思路至关重要.基于中医“气一元论”和“生物电磁辐射是生命运动本质现象”的理论,通过比较气与机体电磁辐射的特征,笔者认为,机体电磁辐射可表征中医之气,中医证的本质是机体电磁辐射形成的量子叠加状态.

    作者:范华;韩金祥;仉元斌;赵肖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以取象比类法研究经络的生长规律

    取象比类是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先人们通过这种类似哲学的方法从自然的角度理解人体,则经络理论应运而生.经络调节气血运行的规律与洋流的规律运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由主干及细枝、由主及次是经络的生长规律.

    作者:王璇;徐天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寒”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寒邪病机的论述来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均对其有阐述及完善,而寒邪的病理实质是寒性收引、凝滞的病理状态,而并非单纯气候因素所致的病邪.因此,结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证候、中医“阴阳观”及对寒邪的认识,可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病机归纳为:脾肾阳虚为本,寒主收引、凝滞证候为标,热毒壅盛证候为其变.

    作者:王振强;乔凯明;于亚娜;郝琳;王四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由阴阳量化推演太极图

    太极图高度概括了阴阳变化的规律,是宇宙生命的佳理论模型.日晷是反映周年变化的正午日影长度,不同的节气日影的长度不同,体现了二十四节气的阴阳变化情况.通过量化晷影,可进一步推演太极图,使阴阳与太极图间的关系更易明了.

    作者:许志宇;谢世满;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阴虚体质研究进展

    目前,对于阴虚体质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调查问卷与体质分析方面,阴虚体质形成的内在机制、实验研究、标准化研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空白.同时,许多研究成果又存在研究对象重复,结果不统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①完善中医体质学说理论,规范中医阴虚体质的诊断标准和实验标准.②各方面研究应该平衡发展,包括体质特征标准化建立、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等.③将中医体质学与多学科进行融合,共同发展.

    作者:钟鸣书;章莹;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葛根素抑制人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人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分别用不同剂量的葛根素处理(0 μmol,12.5 μmol,25 μmol,50 μmol).细胞培养48 h后,利用MTT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RT-PCR法检测Bax mRNA和Bcl-2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Wnt、β-catenin、Bax、Bcl-2、p53和p21表达水平.结果:葛根素成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La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促进BaxmRNA表达,减少Wnt、β-catenin、Bcl-2 mRNA、p53和p21表达.结论:葛根素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减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相关.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藤龙补中汤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藤龙补中汤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0例,治疗组22例.对照组给予Xelox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治疗组在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加服藤龙补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卡氏评分情况、CEA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和新辅助化疗后的保肛率.结果:治疗组新辅助化疗后卡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CEA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保肛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龙补中汤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低位直肠癌能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肿瘤标记物水平,保护肝脏功能.

    作者:董红兵;石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蛇床子素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体外培养,将对数生长期的A375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处理,MTT法检测A375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A375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A375细胞Bcl-2 mRNA和Bax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A375细胞IκB-α、p-NF-κB、NF-κB、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蛇床子素可降低A375细胞增殖率以及Bcl-2 mRNA、p-NF-κB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同时增加A375细胞凋亡率以及Bax mRNA、IκB-α、Bax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但对NF-κB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蛇床子素能诱导A375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呈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作者:卢娟;陈赵慧;杨今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大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大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贞芪扶正颗粒,每次10 g,开水冲服,每天3次,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iper疲乏量表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疲乏程度,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评价临床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iper疲乏量表评分各维度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疲乏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自然杀伤细胞、CD3+、CD4+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大肠癌术后CRF患者,能显著降低Piper疲乏量表评分,改善CRF症状和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程度.

    作者:张殿宝;郭艳珍;张宪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冯利教授治疗癌性疼痛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总结冯利教授辨证论治癌性疼痛的用药规律及经验,为癌性疼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临床借鉴.方法:对90例患者临床信息进行采集,运用SPSS软件对常用药物和药对进行频数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冯利教授治疗癌性疼痛常用的药物为甘草、党参、白芍等,以扶正药物为主,不同证型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和药对基本以四君子汤为基础.结论:冯利教授治疗癌性疼痛以四君子汤为基础,辨证分型论治,疗效显著.

    作者:杨柳;李杰;殷玉琨;冯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扶正消瘤汤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汤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化疗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消瘤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及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瘤汤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免疫能力,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顾春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传统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传统疗法主要有耳穴压籽、穴位敷贴、中药熏洗、中药肛滴等,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消化道反应、癌性疼痛、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手足综合征及不完全性肠梗阻,具有方法灵活、效果确切、简单安全的特点.但深入严谨的机制和不良反应研究、技术操作流程的改进和规范仍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

    作者:卢艳琳;薛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药物导入培元抗癌方对癌因性疲乏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超声药物导入培元抗癌方对癌因性疲乏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1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选用化疗周期为21 d的化疗方案,空白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采用超声药物导入培元抗癌方治疗,对照组在化疗同时采用超声药物导入治疗,观察周期为42 d.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症状评分、生存质量、中医症状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评分、生存质量及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空白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药物导入培元抗癌方可以改善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生存质量,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王文雯;李仝;宗嘉宝;柯应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温经通督药熥法配合艾灸治疗寒湿闭阻型腰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包外熥配合艾灸委中穴治疗寒湿闭阻型腰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效应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6例确诊为寒湿闭阻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包循经外熥配合艾灸委中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及腰椎推拿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分别于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腰痛相关症状、体征等改善情况,通过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腰椎骨科协会下腰痛(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变化情况对其效应进行分析与评估,于1个月后采用患者自填健康调查表(MOS 36-l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生存质量,并分析各组临床疗效,3个月后随访分析各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有所减少,较对照组,治疗组减少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和日常活动受限度比较,其评分均有增加,较对照组,治疗组JOA评分增加更为明显(P<0.05),两组膀胱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增高,较对照组,治疗组增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效率为93.75%,治愈率68.75%,3个月后复发率4.1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通督药熥法配合艾灸委中穴治疗寒湿闭阻型腰痛,疗效显著.

    作者:李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灸医家承淡安与朱琏的比较研究

    承淡安与朱琏是我国近现代为针灸事业发展不懈努力的两位医家代表,承淡安祖传中医世家,其父又是传统的针灸医生,同时受无锡江南一带中医前辈的学术影响较多,促使其学术根底有着深厚的传统中医学基础,在经络认识上能够回归古论.朱琏初为西医妇科医生,接受过系统的西医教育,以西医学为基础,先入为主,用西医神经理论解释经络.但纵观之,两位医家学术思想大同小异,均以西医解剖、神经、生物等理论描述腧穴及针刺效应机制,均提倡针灸科学化发展,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当时的针灸理论研究朝着中西医结合方向发展,为整个针灸学科的发展指引新方向.

    作者:刘冬;夏有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试论子午流注针刺法中的针向迎随补泻法

    在针灸学中,针向迎随补泻手法是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顺逆而定.针尖与经脉循行方向相同则为补法;针尖与经脉循行方向相反则为泻法,并且与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次序有关.手三阳经补法的针尖指向心脏,泻法反之;足三阳经补法的针尖应指向四肢末端,泻法反之;手三阴经脉补法的针尖应指向四肢末端,泻法反之;足三阴经补法的针尖应指向心脏,泻法反之.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子午流注针刺法分为纳甲法、养子时刻取穴法和纳子法三种,前两种属于阳,是根据卫气的运行情况而产生的,在治疗时应取卫气来治疗,针刺宜浅不宜深,在针向迎随补泻时,补法的针尖是指向心脏,泻法的针尖则指向四肢末端,故与上述方法迥异.后一种属于阴,是根据营气的运行情况而产生的,即在治疗时应该取营气来治疗,除针刺时宜深不宜浅外,其余与传统方法大致相同.

    作者:唐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康复组、针灸组和针灸康复组.康复组给予基础的康复治疗,针灸组进行针灸治疗干预,针灸康复组联合运用中医针灸和康复疗法治疗,连续治疗1周,对3组患者治疗前期、治疗中期及治疗结束时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McGill疼痛评分、炎性因子含量及腰屈曲范围(range of lumbar flexion,LFR)的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在JOA评分、McGill疼痛评分、炎性因子含量及LFR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针灸组优于康复组,且针灸康复组的改善程度好(P<0.05).结论:针灸康复联合疗法具有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高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搜风消暗瘀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搜风消暗瘀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临床疗效及其对TH2细胞向TH1细胞漂移的影响.方法:60例小儿CVA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搜风消暗瘀方;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及干预TH2细胞向TH1细胞漂移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愈显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上调TH2细胞(白细胞介素-10)、下调TH1细胞(干扰素-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搜风消暗瘀方组治疗小儿CVA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搜风消暗瘀方可有效干预TH2细胞向TH1细胞漂移,可能为本方治疗CVA的重要机制.

    作者:闫永彬;丁樱;刘洁;李艳艳;孙晓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牛贝消核验方治疗结核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牛贝消核验方治疗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结核病患者均给予牛贝消核复方进行治疗,其中83例服用汤剂,7例服用散剂,3~4个月后复查胸片和痰菌.结果:治疗3~8个月后,汤剂组83例患者中治愈46例(55.42%),显效29例(34.94%),有效6例(7.23%),无效2例(2.41%),有效率97.59%;散剂组7例患者中,治愈5例(71.43%),显效2例(28.57%),有效率100.00%.结论:牛贝消核复方汤剂和散剂治疗结核病疗效均显著.

    作者:李改梅;凌彦博;梁艳;陈实兵;刘光陵;吴雪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治病求本”的原则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显示出了其他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①IPF的对应中医病名行业内仍未能达成共识,缺少权威的指南规范.②目前,研究中的地域和研究中心较为单一,缺乏多中心联合的观察性研究,从而忽视由地域差异而造成IPF在病因病机、证候分布上的区别,且目前文献纳入的病例数偏少,结果易受干扰,可重复性差.③研究所采用的评价工具多为欧美国家直接翻译的问卷或经过国内专家翻译改进的普通性量表,由于存在地域差异性,其研究结果难以令人信服.中医在IPF的科研方面,缺乏具有中医自身特色的疗效评估量表,导致大多临床研究在疗效评价时缺乏对“证”改善的判定,而以“候”作为唯一评价,将中医的“证候”一分为二,缺乏了对患者整个人体状态的把握.④多数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的复方均为自拟方,缺乏针对同证型的古代经方作为对照,因此,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较低.另外,传统中药复方剂型除了汤剂外,还包含了丸、散、膏、丹等,而这些剂型有的能在IPF稳定期治疗时发挥无法替代的优势,目前相关临床研究中的中药复方剂型均为汤剂,未见其他剂型的研究报道.⑤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临床疗效评估停留在对短期症状改善的观察水平上,缺乏终点指标(如再住院率、生存率等)的统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今后研究方向:①明确IPF疾病诊断及分期分型标准,加强疾病分期分型与中医主证的研究,对古代文献关于IPF类似疾病的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并经过临床验证,规范IPF的中医病名.②对于证候研究有必要加强不同地区医家经验交流,开展不同地区大规模、多中心的联合观察研究,按患者生活的地域进行划分统计,深入研究地理、环境因素对IPF的影响.③参照国际生活质量量表研究规范中的步骤,研制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医内涵、符合患者报告结局特点的IPF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完善疗效评价体系,用以满足中医对IPF的临床和科研需求,并在临床研究中推广应用.④加强古代经方对IPF的疗效研究,可以经方作对照,拓宽中医药治疗IPF的应用.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尤其是加强远期疗效观察、卫生经济学评价及再住院率、生存率等终点事件的随访.

    作者:符竣杰;马祥雪;辛大永;王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张念志教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经验

    张念志教授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本在于肺气阴两虚,其标在于瘀血阻络.张念志教授治疗本病强调分期论治,分急性期和稳定期,稳定期又分早中晚三期,全程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要,并创参七虫草胶囊.此外,张念志教授还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患者的自身调护,强调消除诱因.

    作者:纪娟;王浩;刘丹丽;许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聂莉芳教授注重守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聂莉芳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注重守方治疗慢性肾脏病,认为守方主要把握几个关键点:医患配合、辨体质、重视纳眠便、用药平和,聂莉芳教授认为治疗慢性肾脏病病,只有在辨证论治准确的基础上,擅于守方,才能取得疗效.

    作者:徐建龙;李爱峰;孙红颖;余仁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益肾导邪解毒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肾导邪解毒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1例.予对照给组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肾导邪解毒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 hUPRO)、胱抑素C、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Scr、24 hUPRO、胱抑素C、血浆黏度、全血黏度、BUN、TNF-α、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cr、24 hUPRO、胱抑素C、血浆黏度、全血黏度、BUN、TNF-α、hs-CRP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cr、24 hUPRO、胱抑素C、血浆黏度、全血黏度、BUN、TNF-α、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导邪解毒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兼痰瘀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挟痰瘀证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挟痰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片口服,观察组给予针药综合疗法,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8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肾功能各指标水平变化,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5.9%(x2=5.09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其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AGE、AOPP、MDA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肯定,利于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提高肾功能,其机制与增强SOD活性、清除AGE、AOPP、MDA以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作者:薛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每日3次,每次50 mg,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李亚美;丁春晖;周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mellitus peripheral neu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DPN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滋阴活血柔肝汤口服配合针刺干预,共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 (P <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阴活血柔肝汤联合针刺治疗阴虚血瘀型DPN,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梅世明;刘承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泄浊方治疗中晚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Ⅲ~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中药组(常规治疗+益气活血泄浊方)、肾衰宁组(常规治疗+肾衰宁颗粒),每组15例,2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并随访2个月.结果:中药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显著升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AE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 A1c,HbA1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rine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血浆流量(renal plasma flow,RPF)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显著升高,中药组以上指标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m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泄浊方治疗中晚期DN疗效显著,能够延缓病情,提高肾脏功能.

    作者:胡静;郁东海;毛晓东;路建饶;曹蓓莉;杨国彬;金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消麻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消麻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符合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麻汤口服,连续服用4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0%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传导速度以及感觉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肢体疼痛、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麻汤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刘祎琳;王辉;赵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建立艾滋病病证结合模式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的问题与对策

    艾滋病病证结合模式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前期探索、初步构架、完善成熟等环节,在这一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完全套用西医标准导致中医特色及优势弱化流失;中医特色性疗效指标的设立不够科学规范;专家组中医化,不能充分捕捉到中西医的共性认识;研究方法受中医思维影响,缺乏科学性严谨性.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对形成更加科学、合理、完善、规范并凸显中医特色及优势的艾滋病病证结合模式疗效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作者:韩迎东;徐立然;马秀霞;宋夕元;李亮平;杨超华;邱荃;王豪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养精种玉汤辅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养精种玉汤辅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降调节时加服养精种玉汤,每日1剂,至HCG日停药.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治疗不加用中药.观察两组患者肾阴虚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HCG日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受精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肾阴虚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内膜厚度大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CG日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以及受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精种玉汤可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作者:刘丽琴;于婷儿;陈莉;袁春芳;司马琴;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圣济总录》心悸证治规律探析

    目的:分析《圣济总录》心悸方用药规律.方法:使用方剂配伍信息综合挖掘系统(V1.0)统计药物频次及药类频次,并使用病药关联规则及病证药关联规则分析心悸方证与药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根据用药规律分析得出,心悸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主要表现为心气虚,治疗以补气安神为原则,常用药物有人参、茯苓、远志、炙甘草、防风、天竺黄等,同时病证不同,选择的药物不同.高频药物配伍主要为茯苓-炙甘草,麦冬-炙甘草,人参-炙甘草等.结论:通过对《圣济总录》心悸方的系统分析研究,可了解治疗心悸病的基本思路,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尹进;孙媛;年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