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0411-9584
  • 国内刊号:36-1095/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51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5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中医学
江西中医药杂志   2004年1期文献
  • 重肝方配合肠道水疗为主治疗慢性重症肝炎36例

    慢性重症肝炎治疗难度大,易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较高,如何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困惑.近年来笔者运用清热利湿、通腑排毒法,自拟重肝方配合肠道水疗,治疗36例,取得较好疗效,兹报告如下:

    作者:谢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尺骨冠状突骨折26例治疗分析

    我们近10年来收治尺骨冠状突骨折病人2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992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冠状突骨折病人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小12岁,大42岁,平均24.5岁;左10例,右16例;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7例,合并有其他损伤19例(其中桡骨小头骨折7例、肘关节脱位6例、肱骨内髁骨折1例、肱骨外髁骨折1例、上尺桡关节分离1例、尺骨鹰嘴骨折1例、肱骨髁上骨折1例、1例同时合并桡骨小头骨折及肘关节后脱位).

    作者:吴志红;胡立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二妙散加味治疗扁平疣95例临床观察

    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故又称青年扁平疣,影响美观.由于西医无特效药物,疗效不理想,所以大多数病人转入中医治疗.近年来笔者使用二妙散加味治疗扁平疣,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30例

    阳和汤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其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9例,女21例;年龄23~65岁;病程长者14年,短者1年;临床表现鼻塞,流清涕或脓涕,量或多或少,常有头痛,痛时不愿睁眼.经医院检查排除眼源性头痛及脑部疾病,排除鼻息肉及肿瘤.

    作者:郭玉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枣味安神汤治疗神经衰弱55例

    神经衰弱系临床常见疾病,病患之苦,疗效之差,常为医者、患者所难堪.为提高该病治疗之效果,笔者自2001年以来,用枣味安神汤治疗神经衰弱,共5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绍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姜桂六君子汤治疗100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笔者在2000年2月~2003年2月期间,对100例慢性胃炎患者用姜桂六君子汤加减进行系统观察治疗,疗效较为满意,供同道参考.

    作者:沈开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咽鼓管注药治疗渗出性中耳炎33例

    我们自1995年10月至2003年4月采用经咽鼓管注药配合中药通气散为主方,治疗渗出性中耳炎33例(46耳),并于同期随机选取32例(45耳)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进行对照,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志荣;刘理进;刘选良;彭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耳鸣耳聋30例疗效观察

    自1998年6月至2002年3月,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耳鸣、耳聋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铁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跟内、外侧皮神经支局部封闭治疗足跟痛

    足跟部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顽固性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易复发,疗效欠满意,近年来有报道足跟部细小神经支的卡压是导致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局部封闭皮神经是临床上治疗足跟痛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应用局部封闭跟内、外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3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余璋;李海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癌症疼痛从肝论治探讨

    从中医理论肝的生理病理出发,探讨癌症疼痛的机理,认为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和肝之阴阳气血不足是导致癌症疼痛的主要原因,并对其临床常见证型进行从肝论治.

    作者:黎壮伟;陈锐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输卵管阻塞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所有不孕症人群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据报道,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占不孕患者总数的30%以上[1],且随着近年来性传播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以及宫腔操作次数的增加、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因素,本病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其多由于炎症期大量炎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引起输卵管内膜成纤维细胞增生,导致管腔粘连而阻塞不通,或受周围瘢痕组织的牵引而完全闭塞,使得精子和卵子不得相遇而致不孕.

    作者:伏荣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炎净喷雾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急慢性鼻(窦)炎以及感冒引发的鼻部症状是临床常见的疾患.鼻炎净喷雾剂是我院经严格筛选配制的中药制剂,经临床应用具有吸收好、疗效好、方便使用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成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覆盆子的研究进展

    覆盆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果实,因叶裂如掌也称掌叶覆盆子,具有补肾固精、助阳遗尿的功效,除用于阳痿早泄、遗精、肾虚遗尿等症的治疗外,尚用于食疗和保健.本文就有关覆盆子研究情况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作者:苗菊茹;谢一辉;刘红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溃疡病中、西药治疗对照观察

    目的:探讨愈疡汤治疗溃疡病的疗效.方法:收集106例溃疡病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56和西药对照组50例,分别以中药愈疡汤为主方,西药四联疗法进行1个疗程治疗观察,分别于停药3个月、6个月复查,对比观察中、西药疗效.结果:愈疡汤治疗溃疡病,与西药四联疗法比较,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HP转阴率相近,停药6个月后复查,愈疡汤明显优于四联疗法.结论:中药愈疡汤治疗溃疡病,杀灭HP,疗效理想,能有效预防溃疡病复发.

    作者:吴建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宫宁煎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临床研究

    采用抗早孕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终止早孕,具有使用方便、成功率高、痛苦小的优点,但药流后的不良反应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从2000年3月~2003年2月,我们用宫宁煎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68例,与未服中药组临床比较,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琴;李承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变法病例4则

    笔者认为,对中医临床诸症、疑难杂症的治疗,需辨病辨症相结合,通过全面分析,辨明疾病的本质,遣方用药才有特色.现将运用变法治疗4则案例介绍如下:

    作者:章关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验案4则

    1发热患者陈某某,男,65岁,肺癌术后.症见:烦热汗出,上半身烧灼感,下半身恶寒,以膈以上烦热甚,汗出量多而不恶寒,失眠,少气,乏力,纳差,舌淡、苔黄厚而干,脉右大于左.中医辨证:虚劳(阴虚湿热).治以滋阴清利湿热.拟当归六黄汤加减.处方:当归、生地、熟地、黄芩、牡蛎、桑叶各30 g,黄芪50 g,黄连10 g,黄柏15 g,山萸肉15 g,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寒热症状明显缓解,10剂后诸恙皆缓.继以调治1月,诸症均除.

    作者:李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治疗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难彻底治愈的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分型辨治时,主要抓住祛邪、补虚两个关键环节.发作时,其治主要在肺,治予祛邪利气为主;缓解期,治疗重在肺脾肾,以培补摄纳为主.要提高其临床疗效,应注意掌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作者:张明德;饶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逆挽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应用体会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顽固性直肠和结肠溃疡性炎症.临床以慢性腹痛(左下腹或小腹痛为主),腹泻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

    作者:王春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疑难杂证治验举隅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疑难杂证抓住主证,确定病位,重视整体,辨证施治,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1肢体冷痛赵某,男,50岁,农民,2001年4月28日初诊.自诉两侧腰部至大腿有冰水流动之感,冷痛1个月.

    作者:黄育冬;刘开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25例

    自1998年7月~2002年10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25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建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50例疗效观察

    不孕症的原因很多,但无排卵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中医辨证多由肾虚所致.为寻找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我们从2000年9月至2002年10月,应用自拟补肾促孕汤合克罗米芬(CC)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邦萍;郭瑛;尹丽;刘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头穴滞提法治疗脑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本组4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住院病人,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2~78岁,平均67岁;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中风,病情基本稳定,神志清楚,其中脑梗死27例,脑出血13例.均表现排尿完全不能控制,尿常规、尿培养无明显异常,排除泌尿系器质性疾病及中风之前有尿失禁症状者.

    作者:李小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火针治疗部队腕踝训练伤治验

    近年来笔者以火针治疗腕踝伤筋疾患,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共55例,均为男性,年龄为18~35岁;平均年龄23岁;发病在1周以内的38例,1周以上3个月以内10例,3月以上7例;一侧腕关节25例,一侧踝关节23例,双侧踝关节5例,一侧腕关节伴一侧踝关节2例.诊断标准:有训练外伤史,关节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经X线检查均无骨折.

    作者:林道庞;刘延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85例

    针灸疗法是中风病康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我们从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人85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霞;黄晓涛;蒋素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2例

    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肾气衰弱、五脏亏损、阴阳失调所致,应用针灸治疗可振奋阳气,达阳生阴,调补五脏,平衡阴阳,调理五脏之志,使精神情志活动趋于正常而痊愈.

    作者:汪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针灸大成》处方特点

    中医治病,要求理、法、方、药完整正确.所谓理,即通过辨证分析,揭示疾病的本质,阐明发病的机理;所谓法,即根据发病机理,确定对证的治疗法则,然后依法选方,据方用药.故法从理出,方从法立,药因方选,彼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针灸作为中医学的组成部分,其理法自然同于中医各科.

    作者:何书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方治疗急症临床点滴

    医圣张仲景穷毕生之精力,著成<伤寒杂病论>,其论精辟,其理详明,所载诸方,配伍严谨.笔者临证用之多有效验,尤其是对急症患者,若辨证准确,大胆投之,其效立见.兹举数例,以示同道:

    作者:管荣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四妙丸加味治疗多发性神经病32例

    多发性神经病是由多种全身性病因引起,以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或)自主神经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发于任何年龄.笔者从1994年2002年采用四妙丸加味治疗32例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张孟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温胆汤临床妙用

    温胆汤出自唐朝孙思邈<千金方>,临床应用广泛,是治疗心气不足、胆虚不宁的良方.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以温胆汤加减治疗肝厥、不寐、宿食获效显著.兹介绍病例3则如下:

    作者:程喜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青龙汤新用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太阳病寒饮咳喘之症.笔者临床守其方义,用以治疗寒饮内停之多种病症,每获良效,兹撮取数案,简介如下.

    作者:方爱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达郁汤加味治疗功能性阳痿49例

    笔者近年来运用清·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达郁汤加味治疗功能性阳痿49例,取得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

    作者:许锐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1例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常见疾患.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支炎急性发作3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尹朝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我的学医之路--姚荷生自传节选

    我家世业中医,良师益友不乏其人,按说我学习祖国医学应该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的事;但是,我因立志不早,用心不专,以致学习过程中,虽然有过一些收获,还是走了不少弯路!据实写来,或许对有志于斯道的青年会有一些帮助!

    作者:姚荷生;姚梅龄;刘英锋;姚芷龄;刁军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谢广茹从脾胃论治肿瘤经验举要

    认为肿瘤多由脾胃虚弱,邪毒趁虚而入所致,脾胃虚弱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故应从脾胃论治.临证时重视脾胃整体功能的调整,善于临证化裁,提倡机圆活法,不拘于一方一法.

    作者:张霆;刘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刘爱民治疗甲状腺瘤经验

    刘爱民主任医师是湖北省武汉地区中医外科知名专家,从事中医外科临床与教学工作近四十年,学验颇丰.现就我跟随刘爱民导师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经验举例于下:

    作者:陈培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慧眼识珠--范行准与《育宁堂颐世方书》

    近日,因参与一项有关古医籍整理研究的课题,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翻阅<育宁堂颐世方书>.在该书扉页,见到该书捐赠者著名医史学家、藏书家范行准先生的亲笔题记,不禁感慨系之.题记笔锋劲峭,行文流畅,正是范先生中年意气风发时的手笔.近年来,我在多方留心收集范先生的遗文佚札,见到这篇题记,真是惊喜莫名.题记不长,但很有意思,对于了解一代藏书家的收藏心迹,我相信是很有帮助的.不敢自秘,现照录如下,俾便大家了解.

    作者:伊广谦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