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是指多种原因引起血清中泌乳素增高的一种下丘脑垂体疾病,临床可见月经过少、闭经、溢乳、不孕等症.本人自拟抑乳汤治疗高泌乳素血症35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奚社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近5年来,笔者应用自拟益气健脾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48例,并与西药治疗42例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良献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外伤性脑萎缩是一种由颅脑外伤引起的神经系统多个部位相继退行性病变.临床症状取决于发病的部位,以站立、行走不稳,头晕,视物模糊等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者多为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以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为主要表现者多为中枢植物神经系统病变;以全身无力、颤抖、握物不稳、语言不利、喝水呛咳等帕金森氏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者多为纹状体黑质变性.如发展到后期,3种病变临床症状相互重叠,表现复杂.
作者:曾士林;胡建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不断深入,颈椎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而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中为常见,此类疾病多采用保守治疗[1,2].我们采用高位硬膜外封闭结合间断牵引治疗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作者:卢巍;褚小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耳源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旋转感,患侧听力减退及耳鸣,恶心呕吐;检查可见双眼聚合试验阳性:水平或水平兼旋转性眼震.笔者应用β-七叶皂苷钠静脉点滴治疗该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祝红明;曹晓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医学心悟>中的止嗽散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方宏图;沈德莲;乔丽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睑缘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我科1998年起采用自拟中药煎水熏、敷、洗治疗睑缘炎6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增昌;古献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自2001年6月以来,笔者采用经皮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罗冬生;曾启龙;谢明玉;胡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从2001年至今,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运用自拟中药熏洗方,结合术后早期无痛状态下积极功能锻炼,治疗18例近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明;黄炳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三色膏外敷治疗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阳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们自2001年以来,采用自拟中药活血祛斑汤内服,配合面膜倒膜治疗黄褐斑,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瑞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急腹症,是现代医学对腹部急性病症的总称,有腹痛的共同表现,并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笔者对非手术范围内的急腹症运用仲景泻下方,常获佳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韩建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翼状胬肉为眼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西医多采用手术治疗.我们用水蛭蜜滴眼治疗进行性充血性翼状胬肉[1],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渊;江华;王明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铅中毒又称铅损害,是一种发病缓慢,对人体,尤其对儿童有着多系统、多部位、多脏器不可逆的损伤.现已被世界医学列入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笔者用黄芪健脾汤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占金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尺桡骨多段骨折如一期手术固定不牢、骨膜剥离过多、严重的组织创伤等因素极易造成中段游离骨硬化、坏死,继而造成骨缺损、骨不连,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近几年来我院采用中段骨开槽,复位后自体松质骨槽式植骨钢板钢丝联合内固定,治疗此病1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德平;丁志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0~54岁;病程短1年,长12年.2 治疗方法盆腔散(本院制剂)由红花、独活、羌活、丹参、川椒、当归、赤芍、蒲公英、艾叶等组成.制法:将上药研成细粉,过筛,混匀,每布袋装250 g.
作者:魏筱华;易诚予;何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近几年来患病率逐渐增高.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用自拟方黄芪桂枝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6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鸾;郭文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临床行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常出现盆腔深部疼痛、腹胀、腰酸及大便不畅等症状.1996年1月~2001年12月笔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红藤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预防性用药25例,并与单纯使用抗生素2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菊仙;徐卓莺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肢伤洗剂是我省中医伤科专家王昌荣老医生所创的外洗经验方,自1980年起在我院沿用至今,对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尤其是对骨折中后期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财;王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博抗静滴疗效良好,但胃肠道反应较重,一般输液前嘱患者服用苏打片或苏打饼干,以缓解腹痛、呕吐症状.对效果不佳,仍出现腹痛难忍、呕吐频繁等症状者,采用中药敷脐后,以上症状出现明显减少,患儿感觉良好,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侵袭转移行为是恶性肿瘤本质的特征,其巨大危害是使局部病变扩散成全身多灶性、弥漫性分布的疾病,而且转移通常早期发生,在临床诊断出原发病时,约有60%的患者已发生远处转移.因此,转移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控制转移是决定癌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基于癌毒扩散与正气耗散是肿瘤转移的根本病因和主要病机的认识,提出固涩药可收敛癌毒、固摄正气,从而在肿瘤转移中达到解毒扶正、标本同治的功效.
作者:刘复兴;王旺胜;胡志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风湿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的结缔组织疾病.目前公认与A族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密切相关.病变过程中表现为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和结缔组织破坏的两个特征.既有的生物化学知识表明,免疫球蛋白和结缔组织基质的合成,与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均有直接的关系,某些事实提示,硫代谢和风湿病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的联系.
作者:陈匡时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加减补肺汤是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方.TNF-α与IL-8共同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结构的重塑,是构成COPD气道炎症的细胞因子网络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反映COPD气道炎症的改变程度,在COP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1].为了进一步探讨加减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血清中TNF-α与IL-8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原青;李逊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左金丸抗应激性胃溃疡,保护胃粘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束缚浸水方法,观察左金丸高、中、低剂量组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的影响,检测胃液pH值、溃疡指数、血浆皮质醇(CORT)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与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西药对照组(雷尼替丁)进行比较.结果:左金丸组可降低应激性胃溃疡溃疡指数,提高胃液pH值,降低血浆CORT与ACTH含量.结论:通过内分泌调节胃粘膜防御因子与攻击因子失衡,是左金丸对应激性胃溃疡粘膜损伤保护作用之一.
作者:刘晓伟;张红梅;曲宏达;谢子英;戚振红;廖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肾功能可呈进行性损害.糖尿病肾病除糖尿病外,另表现以蛋白尿、肾功能损害为特征.笔者近年来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改勤;姚丽;张寒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作者自2001年1月~2003年4月应用六味安消胶囊(仕乐生,江西省博士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中风后大便秘结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用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史仁杰副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学术继承人,师从朱秉宜.史教授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善用寒热并用的方法来治疗本病,往往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华兵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笔者自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采用复方丹参针加地塞米松双下鼻甲粘膜下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病人60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为肝炎后肝硬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0~72岁;轻度腹水10例,中度腹水15例,重度腹水5例.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22~70岁;其中轻度腹水11例,中度腹水15例,重度腹水4例.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高生;芦冬兰;廖维政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以补肾养阴活血法为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糖尿病教育、常规降血糖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以补肾养阴活血法为主的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改善症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治疗、延缓和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是有益的.
作者:赖延青;卢明程;胡利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科自1995年起使用药物灌肠配合口服中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51例,获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
作者:李勇;林兆翔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本人自1993年至今运用大黄结合电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娄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笔者1994年以来,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用火针点刺加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面肌痉挛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鹏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对16~20岁女生痛经的发病率和发病的主要原因做了调查,并以艾条灸为主要疗法对169名有痛经症状的女生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筠;刘仨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对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选取185例小儿脑瘫,用针刺及穴位注射四神聪、颅息、脑户、脑室、神庭、本神等穴综合治疗.结果:显效64例,有效88例,总有效率为82.16%.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对脑的发育和机能活动有塑造和调节作用.
作者:于海波;皮敏;曹雪梅;彭君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结合少阳三焦病机理论,对经方小柴胡汤的后世化裁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比较,展示了本方作为和法之祖,妙在疏气转枢而能兼备八法之变的化裁规律及证治基础,为发掘古典经方中所蕴藏的深厚的学术意义及广泛的运用价值,作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刘英锋;刘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1月采用参朴汤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云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伤寒论>伤寒郁阳化热理论对寒邪伤阳的外感热病极具指导价值,结合老中医经验,正确应用麻黄汤,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和白虎汤,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黄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清代名医谢映庐,约为清嘉庆初年~咸丰七年间人,祖居江西南城,三世为医,熟读医书300余家,临证40余年,声誉卓著,其宝贵的学术经验主要反映在<得心集医案>(又称<谢映庐医案>)中.谢氏深谙岐黄之道,处方不离仲景左右,尊古而不泥古,医案中论病议病,切中肯綮,处方立法,匠心独运,颇具喻嘉言<寓意草>之遗风.笔者反复研读,仅将谢氏临证学术思想及其医案特色归纳为以下几点,不妥之处,敬请高明斧正:
作者:张志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陈瑞春教授从医50余年,崇尚仲景,矢志岐黄,临证经验颇丰,尤精经方,善用小柴胡汤化裁,应对疑难杂病.今有幸从师,受益颇多,兹就先生近五年来门诊337份小柴胡汤证病例,给予简要归类和分析,借以展示经方柴胡之剂的丰富内涵.
作者:胡正刚;唐利龙;刘英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总结邵梦扬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认为病因病机多以虚为本,瘀、毒、痰为标;治疗思路以疏肝健脾益气和胃解毒为主;遣方用药多以证守方,因期变通.
作者:刘书静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 人才中医人才是中医工作的主体.但很久以来,中医人才定义泛化,在把握标准上存在两大误区:一是以文凭和职称论英雄,凡具中医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具中医高等学历和高级职称者即中医人才,那么能力、业绩、效应等量化指标就可以缺如或伪造;二是中医人才大器晚成,起码在50岁以后.这两个误区业已造成中医队伍成份芜杂、盲动无为,诸多深层次矛盾积重难返.
作者:汤铁城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