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补脾益气汤对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寻求对糖尿病性腹泻患者副反应少,临床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补脾益气汤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西药易蒙停治疗;观察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下降,治疗组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补脾益气汤能促进植物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延青;卢明程;李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促排卵中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的相关因素,探讨改善内膜发育不良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6年5月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育技术促排卵中子宫内膜发育不良6例患者分别补充激素与中药治疗,观察子宫内膜变化.结果:中药辨证施治较补充激素法对子宫内膜发育改善作用显著.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对改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是一有效方法.
作者:许娟;冯玉华;汤丽莎;温道清;蒋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手法加养血生髓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采用创新手法加养血生髓汤治疗2001~2005年收治的CSM病人187例.结果:187例CSM患者的近期治疗显效率56.1%,总有效率92.5%.对其中的172例进行1~4年的随访(平均随访3年2个月),在随访患者中有68例治疗前后颈椎MRI对比,显示36例患者颈椎间盘达到部分还纳,其余3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证明创新手法加中药养血生髓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玮;万强;彭太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蛋白尿是常见的临床疑难病症,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芪萸茅黄汤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兹报告如下.
作者:颜永潮;李志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99年6月~2002年6月笔者治疗骨质增生症40例,其中23例用酒醋药泥敷合周林频谱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惠珍;陈静;廖兰欢;郑秋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粪质干燥坚硬,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尤其对中老年人危害较大,因中老年人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用力排便时可导致冠状动脉、脑血管血流改变,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脑血管病意外,甚至猝死.故便秘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常见诱因.因此,对便秘的处理,关系到这些人的健康与预后.我们多年来,运用归黄蓉乌饮加味治疗此病,效果良好且提高了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立新;王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花草清毒汤对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生殖器疱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花草清毒汤,对照组服用阿昔洛韦片.治疗20天后观察18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1.67%,两组比较,P<O.01.结论:花草清毒汤是治疗生殖器疱疹的有效方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晏勇;刘长山;陈希琳;余霞萍;林应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输卵管积水为慢性盆腔炎中病理形态的一种.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妇女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笔者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本病129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红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具有解表清里作用的双解颗粒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双解颗粒,对照组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和恶寒、发热、头昏头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咽痛等主要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相当,但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也优于时照组.结论:口服具有解表清里作用的双解颗粒是治疗外感高热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泽恩;战晓侬;赵学军;陈群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作者:吕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冷冻干燥生物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NPTS)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冷冻干燥生物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6例(18只眼),术后随访平均9个月,记录术后视力、滤过泡、前房深度、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随访期间眼压由术前平均41.56 mmHg降至术后14.57 mmHg,比术前降低64.9%,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术后均不用降眼压药.手术总成功率为100%,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为13眼(72.2%).结论:冷冻干燥生物羊膜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减少滤过道疤痕的形成,使用方便安全,使用冷冻干燥生物羊膜减少了制作和储备羊膜的质量不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涛;王作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单纯性肛瘘包括单纯性低位肛瘘和单纯性高位肛瘘.2005年4月~2006年4月我们采用主管托线用药及对其内外口的处理来治疗单纯肛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茂;胡金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消渴病总属津液代谢异常之疾,津亏、津停均可为之.对于消渴病的病因,历代医家比较一致的认识有饮食不节,积热伤津;情志失调,郁热伤阴;禀赋不足,五脏柔弱;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过服温燥,耗液伤阴等.对于病机大都认为是阴津亏损,燥热内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作者:张海燕;高中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阳痿黄氏[5]用兴阳膏贴敷神阙等穴治疗阳痿42例,疗效较好,其药物组成有石菖蒲、川芎、肉桂、巴戟天、麻黄、白芷、细辛、冰片等.认为膏中药物具有芳香走窜、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和补肾的作用,据中医经络及针灸学说理论,刺激神阙等穴位,具有补肾、兴阳的功效,故以此膏贴敷,既可通过刺激穴位起到治疗作用,又可使药物通过穴位吸收而发挥疗效.
作者:邹飞;蒋祥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变特征对临床各种症状及体征进行辨证论治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五脏病证其病机关键,一方面在于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另一方面在于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因此,临床五脏辨证用药,不仅要考虑各脏生理特性不同,也要考虑纠其偏,同时还要分析五脏之间的疾病传变.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出发,分别总结归纳了五脏各自病证的方剂配伍规律,以飨同仁.
作者:赵海梅;刘端勇;许错;辛增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成书于西汉中晚期的《黄帝内经》,不仅创立了系统的中医医疗理论,而且创立了系统的食养、食疗理论,是后世食疗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理论渊薮.
作者:刘春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存质量,不断加强提高自身免疫能力的意识.而且,现代西医学中也在日趋强调整体观念,重视人体的生态平衡,使其免疫力增强,减少发病率.但有些疾病反而越来越难治,而且伴着人们工作的繁忙、环境的污染、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抵抗力也越来越低下,在呼吸系统疾病中体现尤为突出.
作者:崔淑芬;郑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将舌象与妇科月经病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临床研究1.1 月经病机与舌象变化的关系1.1.1 不同的月经病,当病因病机相同时,可出现类似的舌象 根据中医的辨证思想,不同的月经病在某些病情阶段,其证相同,则舌象亦呈现出了一定的相似表现规律.
作者:方华珍;方芳;丁成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胃粘膜变薄,固有腺体萎缩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现代医学公认其为癌前状态,因此阻断、逆转其癌变成为目前临床上研究的重点,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学对CAG积极探索,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近年状况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高建华;傅志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88年,Reaven[1]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存在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以后不断有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糖耐量异常、脂质代谢紊乱、肥胖和凝血机制异常等共有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已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中医药在这一领域有美好前景,现就对近年来关于高血压伴发胰岛素抵抗的中医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明;张钟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老年黄斑变性(AMD)是老年性致盲眼病之一,典型病例多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无性别差异,双眼常同时发病或先后发病.近年AM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因此对AMD的各项研究应予以重视.本文仅就AMD病因病机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申国彦;梁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肾康宝胶囊由淫羊藿、补骨脂、蛇床子、何首乌等二十多味中药组成.具有调和阴阳,温阳补肾,安神固精,扶正固本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月经过多,白带清稀诸症.肾康宝胶囊系我院使用多年的制剂,疗效确切.为制订肾康宝胶囊的质量标准,对其主药中的淫羊藿、补骨脂、蛇床子、何首乌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试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淫羊藿苷进行了含量测定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栋梁;黄慧成;熊国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普乐安片是卫生部药品部颁收载品种,为油菜花花粉经加工制成的片剂.它具有补肾固本之功效,用于肾气不固、腰膝酸软、尿后余沥或失禁等病症.现有的普乐安片质量是应用显微鉴别和部分化学组分的理化学性质来进行控制[1],缺乏定量的指标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本实验通过建立普乐安片中槲皮素HPLC的测定方法,完善普乐安片质量的控制标准.
作者:申俊芳;黎可喜;邱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复方桂麻泡腾片系桂枝汤方加葛根、麻黄组成,方中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葛根生津舒络且助解表,临床上用于表实无汗证感冒.
作者: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糖尿乐浓缩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糖尿乐浓缩丸中的红参、葛根、黄芪、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中葛根素在0.080 68~1.613 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2.72%.结论: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青;廖斌;刘月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小青龙颗粒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功能为疏风散寒,解表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喘咳痰稀等.由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甘草、法半夏、五味子组成.麻黄功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且为方中君药.麻黄质量的优劣,能直接影响制剂的临床疗效.因此,拟对制剂中麻黄碱的含量进行测定,以保证制剂的疗效.经文献查阅,也未发现有小青龙颗粒中麻黄碱含量测定的报道.
作者:胡仁胜;席仲洪;帅银花;帅金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栀子为常用中药之一,其性寒、味苦,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用于热病烦闷、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等症.栀子的炮制方法历代本草记载有多种,现代主要沿用生品、炒黄、炒焦、炒炭、姜汁炙等,其临床疗效不一.本文以文献报道栀子中降温、镇静有效成分熊果酸含量为指标,对栀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进行了测定比较,旨在探讨栀子的炮制意义,寻求较合理的炮制工艺,为栀子的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黄继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扁平疣是感染人类乳头瘤空泡病毒(HPV)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米粒至黄豆大扁平隆起表面光滑的丘疹,质硬,多发于颜面、手背等处,病程慢性.因好发于青少年,又称青年扁平疣,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其消长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在HPV感染的各个阶段都有免疫功能的异常,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
作者:喻国华;龚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对文献及现代中医诊断学整理的基础上,对中医体征进行分类整理,制定了血管性痴呆中医体征调查表;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通过对264例血管性痴呆病人临床病例的调查,填写体征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与血管性痴呆肝阳上亢证诊断关联性较大的几个临床体征.
作者:王新新;齐向华;彭伟;马永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发热陈某某,男,27岁,2001年3月12日初诊.自诉发热20余日,体温波动于38.5℃左右,午后热甚.伴周身骨节酸痛,精神困倦,乏力,食欲不振,口腔溃烂,口苦且干,不欲多饮,咽红咽痛,无汗,不咳,二便自调.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滑数.查血、尿常规无异常,摄胸片未见异常.先后用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药滴注,治疗不效.
作者:钟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比较的中西医和西医两种不同非手术疗法疗效.方法:经严格筛选病例118例,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甲组56例,常规西医疗法;乙组62例,联合承气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甲组56例有效率57.14%(32/56),乙组62例有效率85.48%(53/62),乙组有效率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承气汤治疗本病,疗效肯定,临床值得采纳.
作者:杨先玉;徐芸;廖成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临床病例病例1.患者,女性,49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憋气、左胸不适,于2004年4月在附近医院发现左侧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抽水约1 500mL后考虑胸腔占位,转至市胸科医院住院.经胸部CT、支气管镜等检察确诊左肺中心型肺癌(腺癌),行全身化疗一次(具体方案不详),症状缓解而出院.但因喘憋逐渐加重,胸片显示左侧胸水、并逐渐增多,于6月中旬再次于胸科医院住院,诊为肺癌左侧胸膜转移.
作者:张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99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不孕不育科运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7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彬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一针多穴与一穴多针是古人常用的两种针刺手法,两者都有其各自独立的理论基础及适应证,兹介绍如下:
作者:眭明红;康明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针灸在《伤寒论》的治疗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中有关论述针灸的条文36条,涉及辨证、预防、治疗、误治、救逆、预后等方面,有许多卓越的见解,是仲景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爱民;曹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电针配合针灸选穴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尤冉;周蜜娟;章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饶旺福主任医师在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理论和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黄春华;赵丽群;胡连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吾师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麻金木教授在辨治膜增生性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撷取麻师辨治膜增生性肾病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作者:朱美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师范玉义,勤求古训,博览群书,治学严谨,敢于创新,从事医、教、研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独具特色,遣方用药撷古采今.笔者有幸忝列门墙,现就侍诊师侧所得之一鳞半爪,整理如下.
作者:于长虹;薛允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江苏省中医院严明老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对肝病的治疗有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对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明显,尤其是对乙型肝炎的疗效更为显著.既擅用经方治疗各种肝病,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创制了系列有效方剂.这些宝贵的辨证和组方用药经验为我们治疗肝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现将其治疗肝病的辨证和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季建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知道万友生先生大名是在1966年,我从一位老中医那里借到1957年的《中医杂志》,读到万先生文章《关于伤寒论的初步研究》,留有深刻的印象.那时我正初读《伤寒论》,一片茫然,有关《伤寒论》的研究文章,对我来说不啻是指路之明灯,苦海之慈航,也就分外注意.而《中医杂志》在我心目中是大雅之堂,能登一次大雅之堂都不容易,何况它却以4期篇幅连载万先生的文章,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作者:朱炳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客观地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中医是关心、支持的,他们或题词,或发指示,给中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医的生存营造了较好的政治、社会环境.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