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桂麻泡腾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王芳

关键词:复方桂麻泡腾片, 盐酸麻黄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摘要:复方桂麻泡腾片系桂枝汤方加葛根、麻黄组成,方中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葛根生津舒络且助解表,临床上用于表实无汗证感冒.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木枸消疣汤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及对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介素2水平的影响

    扁平疣是感染人类乳头瘤空泡病毒(HPV)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米粒至黄豆大扁平隆起表面光滑的丘疹,质硬,多发于颜面、手背等处,病程慢性.因好发于青少年,又称青年扁平疣,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其消长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在HPV感染的各个阶段都有免疫功能的异常,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

    作者:喻国华;龚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消渴病从痰湿论治

    消渴病总属津液代谢异常之疾,津亏、津停均可为之.对于消渴病的病因,历代医家比较一致的认识有饮食不节,积热伤津;情志失调,郁热伤阴;禀赋不足,五脏柔弱;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过服温燥,耗液伤阴等.对于病机大都认为是阴津亏损,燥热内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作者:张海燕;高中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制度与保障

    客观地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中医是关心、支持的,他们或题词,或发指示,给中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医的生存营造了较好的政治、社会环境.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胃粘膜变薄,固有腺体萎缩或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现代医学公认其为癌前状态,因此阻断、逆转其癌变成为目前临床上研究的重点,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学对CAG积极探索,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近年状况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高建华;傅志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症验案三则

    1发热陈某某,男,27岁,2001年3月12日初诊.自诉发热20余日,体温波动于38.5℃左右,午后热甚.伴周身骨节酸痛,精神困倦,乏力,食欲不振,口腔溃烂,口苦且干,不欲多饮,咽红咽痛,无汗,不咳,二便自调.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滑数.查血、尿常规无异常,摄胸片未见异常.先后用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药滴注,治疗不效.

    作者:钟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舌象与月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本文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将舌象与妇科月经病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临床研究1.1 月经病机与舌象变化的关系1.1.1 不同的月经病,当病因病机相同时,可出现类似的舌象 根据中医的辨证思想,不同的月经病在某些病情阶段,其证相同,则舌象亦呈现出了一定的相似表现规律.

    作者:方华珍;方芳;丁成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与西医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的中西医和西医两种不同非手术疗法疗效.方法:经严格筛选病例118例,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甲组56例,常规西医疗法;乙组62例,联合承气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甲组56例有效率57.14%(32/56),乙组62例有效率85.48%(53/62),乙组有效率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承气汤治疗本病,疗效肯定,临床值得采纳.

    作者:杨先玉;徐芸;廖成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慢性咳喘病的中医免疫治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存质量,不断加强提高自身免疫能力的意识.而且,现代西医学中也在日趋强调整体观念,重视人体的生态平衡,使其免疫力增强,减少发病率.但有些疾病反而越来越难治,而且伴着人们工作的繁忙、环境的污染、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抵抗力也越来越低下,在呼吸系统疾病中体现尤为突出.

    作者:崔淑芬;郑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往事历历忆大师

    知道万友生先生大名是在1966年,我从一位老中医那里借到1957年的《中医杂志》,读到万先生文章《关于伤寒论的初步研究》,留有深刻的印象.那时我正初读《伤寒论》,一片茫然,有关《伤寒论》的研究文章,对我来说不啻是指路之明灯,苦海之慈航,也就分外注意.而《中医杂志》在我心目中是大雅之堂,能登一次大雅之堂都不容易,何况它却以4期篇幅连载万先生的文章,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作者:朱炳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补脾益气汤对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血清胃泌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脾益气汤对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寻求对糖尿病性腹泻患者副反应少,临床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补脾益气汤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西药易蒙停治疗;观察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下降,治疗组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补脾益气汤能促进植物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延青;卢明程;李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桂麻泡腾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复方桂麻泡腾片系桂枝汤方加葛根、麻黄组成,方中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葛根生津舒络且助解表,临床上用于表实无汗证感冒.

    作者: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肾康宝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肾康宝胶囊由淫羊藿、补骨脂、蛇床子、何首乌等二十多味中药组成.具有调和阴阳,温阳补肾,安神固精,扶正固本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月经过多,白带清稀诸症.肾康宝胶囊系我院使用多年的制剂,疗效确切.为制订肾康宝胶囊的质量标准,对其主药中的淫羊藿、补骨脂、蛇床子、何首乌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试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淫羊藿苷进行了含量测定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栋梁;黄慧成;熊国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酒醋药泥敷合周林频谱仪治疗骨质增生症23例

    1999年6月~2002年6月笔者治疗骨质增生症40例,其中23例用酒醋药泥敷合周林频谱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惠珍;陈静;廖兰欢;郑秋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论《伤寒论》之针灸应用特色

    针灸在《伤寒论》的治疗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中有关论述针灸的条文36条,涉及辨证、预防、治疗、误治、救逆、预后等方面,有许多卓越的见解,是仲景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爱民;曹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严明论治肝病

    江苏省中医院严明老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对肝病的治疗有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对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明显,尤其是对乙型肝炎的疗效更为显著.既擅用经方治疗各种肝病,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创制了系列有效方剂.这些宝贵的辨证和组方用药经验为我们治疗肝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现将其治疗肝病的辨证和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季建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75例

    1999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不孕不育科运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7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彬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敷脐疗法治疗男性病

    1阳痿黄氏[5]用兴阳膏贴敷神阙等穴治疗阳痿42例,疗效较好,其药物组成有石菖蒲、川芎、肉桂、巴戟天、麻黄、白芷、细辛、冰片等.认为膏中药物具有芳香走窜、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和补肾的作用,据中医经络及针灸学说理论,刺激神阙等穴位,具有补肾、兴阳的功效,故以此膏贴敷,既可通过刺激穴位起到治疗作用,又可使药物通过穴位吸收而发挥疗效.

    作者:邹飞;蒋祥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普乐安片中槲皮素的含量

    普乐安片是卫生部药品部颁收载品种,为油菜花花粉经加工制成的片剂.它具有补肾固本之功效,用于肾气不固、腰膝酸软、尿后余沥或失禁等病症.现有的普乐安片质量是应用显微鉴别和部分化学组分的理化学性质来进行控制[1],缺乏定量的指标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本实验通过建立普乐安片中槲皮素HPLC的测定方法,完善普乐安片质量的控制标准.

    作者:申俊芳;黎可喜;邱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补肾活血方对促排卵中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的影响

    目的:分析促排卵中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的相关因素,探讨改善内膜发育不良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6年5月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育技术促排卵中子宫内膜发育不良6例患者分别补充激素与中药治疗,观察子宫内膜变化.结果:中药辨证施治较补充激素法对子宫内膜发育改善作用显著.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对改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是一有效方法.

    作者:许娟;冯玉华;汤丽莎;温道清;蒋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法加养血生髓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87例

    目的:探索手法加养血生髓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采用创新手法加养血生髓汤治疗2001~2005年收治的CSM病人187例.结果:187例CSM患者的近期治疗显效率56.1%,总有效率92.5%.对其中的172例进行1~4年的随访(平均随访3年2个月),在随访患者中有68例治疗前后颈椎MRI对比,显示36例患者颈椎间盘达到部分还纳,其余3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证明创新手法加中药养血生髓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玮;万强;彭太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