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5-9431
  • 国内刊号:36-1192/R
  • 影响因子:0.57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7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中医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7年2期文献
  • 韭菜子醇提物对去势小鼠性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目的:初步探讨韭菜子醇提物对去势小鼠性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建立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雄性小鼠模型,观察韭菜子醇提物对肾阳虚小鼠肾上腺、免疫器官、性器官及附性器官重量的影响.观察韭菜子醇提物对幼年雄性小鼠性腺器官重量及去势小鼠附性器官重量的影响.结果:韭菜子醇提物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幼年雄性小鼠体重,增加幼年雄性小鼠睾丸(附睾)、精囊腺、包皮腺的重量.韭菜子醇提物高剂量组可增加去势小鼠包皮的重量,高剂量组可增加去势小鼠精液囊的重量.结论:韭菜子对去势小鼠的性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何娟;李上球;刘戈;谢金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冬灵口服液对小鼠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和成纤维细胞数目的影响

    1 材料1.1 药品 冬灵口服液,自备,主要由冬虫夏草、人参、枸杞子、灵芝等组成,每20 mL含生药10 g;D-半乳糖,江西南华医药集团公司购买,批号001207;羟脯氨酸,上海康达氨基酸厂,批号020504;VitE,青岛鱼肝油厂,批号001163;其他试剂为市售分析纯.

    作者:刘永忠;杨春宝;魏学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川花膏抗急性软组织损伤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川花膏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以重物坠落法造成大鼠足背部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以川花膏涂抹大鼠足背部,以其基质和扶他林涂抹作为对照,观察对足背部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影响.结果:川花膏加以按摩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比单纯川花膏外用治疗效果好,P<0.05;川花膏按摩组和川花膏组与扶他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物实验证明川花膏有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孟宪军;谢忠礼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前列消汤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前列消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丙酸睾酮致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进行随机对照分组研究,观察给药前后大鼠前列腺体积、前列腺指数、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性激素变化.结果:前列消汤可以明显抑制模型大鼠的前列腺增生,减小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降低大鼠的睾酮(T)水平,提高大鼠的雌二醇(E2)、E2/T水平,降低大鼠血清PSA的表达.结论:前列消汤对丙酸睾酮所致前列腺增生有明显的抑制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体内性激素水平和比例,抑制前列腺细胞增殖;同时减低前列腺组织淤血,减少腺腔分泌物来实现的.

    作者:葛平玉;蒋维晟;许灌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丹参对SD大鼠闭合骨折早期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了解丹参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右胫骨中段骨折、小夹板外固定模型,造模168只,分为丹参组和空白组,分别于给药后1、2、3、5、7、14、21天七个时相点处置动物,抽血用RT-PCR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EF)mRNA的表达.结果:丹参组给药后VGEFmRNA表达较对照组高.结论:丹参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可能与其促进骨折区组织VGEFmRNA表达有关.

    作者:吴春华;彭太平;邹来勇;刘胜才;张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杏香兔耳风对大鼠宫颈粘膜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杏香兔耳风治疗宫颈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大鼠宫颈炎动物模型,分别于给药4天、10天后观察杏香兔耳风不同剂量组对大鼠宫颈粘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杏香兔耳风高、中剂量组对苯酚胶浆造成的实验性大鼠宫颈炎模型,给药4天后,可明显升高宫颈粘膜EGF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高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P<0.05);给药10天后,各组宫颈粘膜EGF表达无明显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也表明,杏香兔耳风高、中剂量组对大鼠宫颈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以高剂量组为明显.结论:杏香兔耳风对大鼠宫颈炎治疗作用与其促进大鼠宫颈粘膜EGF的早期表达有一定关系.

    作者:易剑峰;熊印华;贾红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土牛膝新鲜品和陈品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药效比较

    土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的根、根茎,具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祛湿利尿的功效.民间常用其新鲜的根煎水服,治疗感染、淋症等,或直接捣烂外敷治疗局部红肿热痛等,每获良效,一般不用土牛膝的干燥陈品.

    作者:袁精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补骨脂汤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观测补骨脂汤改善血管性痴呆病症的机理.方法:采用双侧结扎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分别用补骨脂汤、健脾醒脑汤灌胃,用水迷宫实验观测其学习记忆行为学的变化.结果:补骨脂汤、健脾醒脑汤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补骨脂汤优于健脾醒脑汤(P<0.05).结论:补骨脂汤和健脾醒脑汤均能改善血管性痴呆的大鼠的学习记忆,且补骨脂汤优于健脾醒脑汤.

    作者:郑里翔;汪敏;辛增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青叶抗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青叶抗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作用.方法:体外实验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体内实验按热原检查法进行.结果:体外试验发现大青叶氯仿提取物的1%溶液稀释64倍后仍有破坏内毒素作用,体内试验发现经药物作用后的内毒素按家兔每公斤体重注入40EU剂量,不能产生典型的致热反应.结论:大青叶氯仿提取物有抗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作用.

    作者:黄继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越鞠丸对抑郁症模型小鼠行为学、5-羟色胺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

    目的:观察越鞠丸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CUMS)小鼠模型的影响,揭示该方对抑郁症的药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实验分组: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越鞠丸组,每组12只.越鞠丸组小鼠给予该方水煎液灌胃;对照组予阿米替林等容积混悬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均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8天.记录5分钟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并记录5分钟内小鼠的激惹次数及检测5-HT的含量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越鞠丸组小鼠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高抑郁症模型小鼠脑组织中的5-HT含量,降低血浆皮质醇含量是越鞠丸作用的部分机理.

    作者:闫东升;周小琳;石和元;丁凤敏;王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咖啡酸锗抗肝癌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咖啡酸锗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H22肝癌小鼠模型观察咖啡酸锗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咖啡酸锗对小鼠H22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高、中浓度组抑瘤率分别为57.0%、40.4%(P<0.01),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咖啡酸锗处理后肿瘤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bcl-2表达降低(P<0.05).结论:咖啡酸锗对H22肝癌小鼠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同时能够促进肿瘤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黄越燕;隋燕霞;肖纯;黄桂林;刘春花;周志愉;杨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升清降浊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

    清升与浊降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体现,在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清气不能升,浊气不能降,清浊相干,则出现各种疾病,因此,升清降浊法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治法.现将升清降浊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阐述如下.

    作者:李际强;王河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清代名医郑钦安眼科辨治心法探析

    探讨郑钦安眼科辨治心法,其六法分症为纲的具体内容及其实质,以及六法为纲之下的脏腑部位辨证方法.总结出郑氏眼科以阴阳、虚实、外感内伤六法为纲,回阳收纳为治疗大法的特色.并对比郑氏眼科与其他眼科医家的区别,分析郑氏用温热心法、伤寒经方辨治目病的特点,指出郑氏眼科于眼科临床的重要意义.

    作者:汪剑;和中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免煎祛萎宁颗粒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免煎祛萎宁颗粒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将145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免煎祛萎宁颗粒剂治疗组(84例)和胃乃安胶囊对照组(61例)进行临床和病理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1.67%,病理总有效率69.05%,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症状积分、腺体萎缩比较P<0.01,肠化生比较P<0.05);治疗组清除HP总有效率59.32%,优于对照组55%,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免煎祛萎宁颗粒剂对CAG具有改善、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逆转病理变化的作用.

    作者:曹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从中医药治疗肾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探讨肾炎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

    目的:利用中医药治疗肾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探讨肾炎中医四诊信息的规律性.方法: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肾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文献中四诊信息的规律性.结果: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肾炎四诊信息可以分为四类: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疾病诊断相关症状或体征的中医特征性描述、疾病诊断不太相关的全身症状或体征、疾病诊断无关的舌脉象.症状出现频率高的是疾病诊断相关症状.运用聚类分析将这28项症状和舌脉象聚类为2类,能分别代表中医气阴两虚、外感风邪和气阴两虚、外感风寒证候类型.若将这28项症状和舌脉象聚为10类,则分别代表中医治疗慢性胃炎辨证过程中证候分类的常见症状或舌脉象的组合.结论:从统计学角度出发,肾炎现代文献中的中医四诊信息具有规律性,同时该规律性与中医学辨证理论一致.

    作者:查青林;喻建平;罗翀;于烨;刘学文;吕爱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银杏叶制剂对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候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叶口服液和片剂对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候、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以银杏叶片为对照,采用按中心分层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对242例受试者进行研究,观察血瘀证、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结果:两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血瘀证候总有效率银杏叶口服液组95%,银杏叶片组96.1%,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粘度(低切)、全血比粘度(高切)、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都有改善(P<0.05、0.01),血脂指标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银杏叶制剂有改善血瘀证候、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调脂作用,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裘维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情志障碍性疾病.根据WHO的研究报告和中国卫生部的有关资料:有20%的人有抑郁症状,有7%的人患有重性抑郁症;抑郁症已占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位.

    作者:肖爱娇;庄剑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维生素B1的分析方法概述

    维生素B1(硫胺素),其化学名称为氯化4-甲基-3-[(2-甲基-4-氨基-5-嘧啶基)甲基]-5-(2-羟基乙基)噻唑(鎓)盐酸盐,具有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消化系统功能,用于防治缺乏维生素B1所致的脚气病,也用于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症的辅助治疗.

    作者:郭敏;卢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管窥肝郁证的现代研究

    通过搜集有关微观指标与肝郁证相关性研究文献,探讨其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的关系,总结中医肝郁证的现代研究概况.

    作者:徐元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栀子及其近缘类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目的:探索栀子与其变种雀舌栀子、重瓣栀子及变型水栀子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从5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引物对栀子及其近缘类群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应用SPSS10.0分析软件中的Jaccard方法计算任意两样品间的相似系数,用组内聚类方法计算得出聚类树状图.结果:共得到251个有效位点.聚类分析显示,栀子与重瓣栀子先聚类,然后与水栀子聚类,后与雀舌栀子聚类.结论:重瓣栀子与栀子亲缘关系近,雀舌栀子与栀子的亲缘关系远.

    作者:葛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正交设计优选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工艺

    目的:观察正交设计对黄连中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的优化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以总生物碱量、小檗碱量、干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醇浓度、醇用量、回流时间、提取次数对其影响.结果:佳工艺条件为药材加6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该结果在验证试验中得到验证.结论:正交设计优化的提取工艺可充分提取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及生物碱类化合物.

    作者:齐宁利;朱卫丰;廖正根;颜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均匀设计对藁本药材中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藁本药材中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对藁本颗粒大小、提取溶剂的量、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考察,得出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藁本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以药材粉末过药典6号筛,水浴回流提取2小时的方法为佳.结论:改进后得到的佳提取方式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藁本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

    作者:张凌;许怀远;张道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折光法快速判断中药柱层析过程中的始终点及其在树脂精制丹参有效部位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运用折光原理快速判断中药柱层析过程中始终点的方法及其在大孔树脂精制丹参有效部位的应用.方法:通过丹参提取物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有效部位,水-30%乙醇-80%乙醇梯度洗脱,间隔取样,在线监测洗脱液折光率并分析变化规律,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丹酚酸B、丹参萜类成分含量作参比,判断洗脱过程的始点和终点.结果:丹参有效部位精制过程中洗脱的始终点为:水洗终点第4BV(折光率0),即30%乙醇洗脱始点,30%乙醇洗脱终点第8BV(折光率10.5),即80%乙醇洗脱始点,80%乙醇洗脱终点第10.75BV(折光率19.5).结论:折光法准确可靠,便捷快速,在中药柱层析处理过程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作者:王跃生;王金钱;陈银芳;孙艳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内经》经络诊察体系及临床应用

    系统总结<内经>的经络诊察体系.认为<内经>经络诊察体系的基础是十二经脉病证、奇经八脉病证以及特定穴理论等.经络诊察的方法有问、审、切、循、按等,经络的病理改变主要有络脉颜色的改变、经脉循行部位形态的改变、经络循行路线的寒热变化以及经络循行通路的感觉反应的改变,并以此确定了刺络放血、巨刺、缪刺等治疗方法,后世依此形成了经络电阻测量、知热感度等检测方法及热敏灸等治疗方法,并将形成经穴药理学等新学科.

    作者:徐振华;符文彬;刘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针灸临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针灸学是祖国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优异的临床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正在得到世界上一个又一个国家的立法认可,有可能成为世界主流医学之一.

    作者:陈日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郭思与《千金要方》

    宋代君臣多留心方书,为一时之风尚,郭思亦为热心于普及医药知识的官吏之一.他有感于<千金要方>篇卷浩大,一州一县,也未有几家能拥有此书,即便是有,也难以日日示人,贫苦之人无法看到.为普及与传播<千金要方>的内容,郭思作<千金宝要>,并刻于巨石之上,其撰集特色为:临床各科均有涉及,但重点撰集了<备急千金要方>中各科的急症,重视妇人、小儿的健康护理,用药简、便、廉,目的是使老百姓遇急病、常见病,仓卒之下,翻检此书,便于施行.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试论《本草纲目》的医药卫生民俗

    <本草纲目>汇集了民间的单方、验方、各地的医药饮食文化、民间治病疗疾的奇技异术、各类防疫保健习俗和民间涉医熟语.上述内容使<纲目>具有民俗学与本草学双重价值,且李氏对上述资料博取慎观的态度值得后人借鉴.

    作者:罗宝珍;林端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本草纲目》的养生思想研究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所附方一万多首,集明以前医药学之大成.该书有许多条文记载了养生内容,本文拟从食疗养生思想,药物养生思想两方面研讨<本草纲目>的养生思想.

    作者:邓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对中医药发展现状的思考

    中医曾在我国人民的保健和治疗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却处于青黄不接、阵地不断萎缩和衰退的局面,中医的科学性受到无端的质疑和责难,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作者:王治英;孟长海;宰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

    以问卷的形式对全国100名老中医成才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从性别、籍贯、学历、学医年龄、独立行医年龄、成名年龄、启蒙方式、学医动机、学医形式、主研医籍、学习中医医籍的关键、学好中医的关键、关注的诊疗模式、成才后的启示、推崇的古代和现代医家、对中西医关系的看法、对四大经典的重视程度以及人文修养、生活嗜好、业余爱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作者:黄利兴;刘英锋;查青林;鲁纯纵;张慧;张光荣;蒋力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