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医干预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按照1985年WHO的诊断标准对48例诊断为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进行医疗干预,以末接受治疗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表明,差异有显著性,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医疗干预有助于恢复糖耐量正常.
作者:徐传利;段志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进行粘连松解术中,将医用玻璃酸钠(施沛特)10ml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中,留置于肠管之间,然后将3~5ml施沛特涂抹于粘连松解部位、浆膜粗糙部位及腹膜切口处(肠腹膜损伤处).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为36.8 h,术后无肠梗阻症状,平均随访525 d,1例于手术后156 d再次行粘连松解术,2例于术后121、68 d再次入院行保守治疗,症状消失后出院.2例随访期间内偶发脐周疼痛,但无梗阻征象,未行治疗.其它患者随访期内均无肠梗阻症候群.结论玻璃酸钠在对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能够有效地减少再梗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石刚;许永庆;关新林;曾艳;吴硕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制通过口服既能止泻又能补液、补电解质的配方.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10月治疗小儿腹泻1 086例,随机分为A组(止泻口服补液盐)500例、B组(口服补液盐)312例、C组(米粉口服补液盐)274例.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口服补液标准方案治疗.于24h、48 h、72h观察脱水、腹泻纠正的例数.结果A组与B组、A组与C组24h、48h比较脱水纠正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腹泻纠正的例数A组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泻口服补液盐的止泻作用明显优于口服补液盐和米粉口服补液盐,补液、补电解质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徐海波;路苓;宫德鸿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银条是具有多种活性物质的药食两用特种蔬菜.为解决银条的保鲜问题,以羧甲基壳聚糖为主要成分,添加其他助剂配制了复合涂膜剂,研究了该涂膜剂用于银条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涂膜剂(含2%羧甲基壳聚糖)用于银条的保鲜,能够延长银条的贮藏期.
作者:易军鹏;李欣;周卫利;朱文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测定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中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醋酸盐缓冲液-甲醇(6:36);检测波长295 nm.结果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检测限0.068 ng.结论此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马来酸噻吗洛尔制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作者:税庆华;李志明;于盏茂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滴通鼻炎凝胶的抗炎作用.方法观察滴通鼻炎凝胶及对照药滴通鼻炎水对小鼠耳肿胀及大鼠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并用二甲苯小鼠滴注鼻腔形成鼻炎模型,比较两药的治疗作用.结果滴通鼻炎凝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滴通鼻炎凝胶是治疗鼻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冷萍;董爱梅;张雅慧;郭秀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采用硫酸铈为催化剂合成丙酸异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废液排放量少等优点.适宜反应条件下收率为93.3%.
作者:陈丹云;冯俊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综述葛根素的各种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和进展.方法查阅国内近年来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降血脂、保护心肌及抗氧化、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多种活性,且不良反应少.结论葛根素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作者:潘燕;张岫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介绍了结冷胶的理化特性、发酵生产、生物合成途径及对代谢途径进行遗传改造的研究进展,并对结冷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李海军;颜震;朱希强;郭学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阐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r)玻璃酸钠(HA)的不同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分析、整理.结果与结论不同MrHA由于作用机制不同,表现不同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具有明显的Mr依赖性.
作者:杨桂兰;郭学平;栾贻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对基因药物的研究及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基因毒素、反义药物等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郭仕华;娄红祥;贺艳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综述十字花科蔬菜与相关癌症的关系.方法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文献加以总结、归纳.结果与结论十字花科蔬菜的异硫氰酸盐等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防癌作用.
作者:王景梓;蔺新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对抗生素残留的来源途径和抗生素残留对人体的危害进行了综述,并对解决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提出了对策.
作者:张远;陈庆富;王永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街头食品营养、卫生和安全方面的研究情况,包括街头食品研究的内容、方法,并为我国的街头食品管理的借鉴提出了建议.
作者:陈爱华;杨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主要介绍了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食品安全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学科与食品科学、食品卫生学、食品营养学等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我国食品安全教育发展现状,提出构建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即由公众食品安全普及教育、行业食品安全教育培训、食品安全本科教育和创新型、研究型高级食品安全人才培养等构成的金字塔型食品安全教育体系.
作者:李书国;李雪梅;陈辉;陈学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简要介绍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并从4个方面阐述了产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
作者:曹朝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简要介绍了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并从分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村召回制的现状人手,对我国农村构建食品安全体系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冯国忠;陈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查阅相关文献,将近年来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之间的配伍稳定性资料综述,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张素波;李晓军;袁素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安全、合理有效地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抽查本院门诊部2004年1~12月处方4999张,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6.31%,其中前3位为希刻劳干混悬剂、利迈先片、希舒美干混悬剂.结论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符合国家卫生部标准,但个别科室严重超标,存在不合理用药.
作者:李少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综述预防和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外科感染的基本原则,以及外科感染病原菌特点和细菌耐药状况.
作者:郭慧萍;罗国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以干香菇、蜂蜜、食用酒精为原料,采用浸泡工艺生产、开发营养型香菇酒.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此产品是适合人们保健需要和社会需求的新型饮品.
作者:王同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简要介绍了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在焙烤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作者:周家春;彭亚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对目前我院应用的1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复方制剂注射剂进行疗效、经济学及相关性评价.方法查阅2004年11月、12月住院处方及门诊急诊科处方,统计抗生素复方制剂及相应单方制剂使用情况,进行抗生素级别与病情相关性评价、疗效评价、不良反应评价、耐药率评价及经济学评价.结果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复方制剂疗效、耐药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显著性;1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复方制剂,康力舒、欣妥治、卓力佳、青霉素、哌拉西林有较好的经济学意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与单方制剂在大部分科室与该科病情呈正相关(0<r<1),部分科室与病情无关(r=0).结论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合制剂注射剂对严重感染科室耐药患者疗效显著,应用合理;个别科室患者的病情与抗生素级别无相关性,有滥用现象.
作者:王秀琴;陈亚军;季通新;徐延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简述紫外线防护的重要性和防晒效果评价,讨论常用防晒剂的种类及防晒化妆品配方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董建军;阚洪玲;孙洪涛;赵文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技术是利用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的流体具有特异增加的溶解能力而发展起来的化工分离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第一次提出用超临界流体脱除咖啡豆中的咖啡因以来,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引起世人关注,80年代引入中国,90年代发展起来,历经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对超临界萃取研究和应用已取得显著成绩.
作者:苏德民;徐波;姚发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冷冻干燥技术与冻干机>一书,由许敦复、郑效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本书主要介绍冷冻干燥理论和技术,以及冻干机的操作、维修等方面知识.
作者:张天民;边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