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林氏咽宁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以琼脂平皿法、液体试管法观察其抗菌作用.结果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琼脂平皿法低抑菌浓度为0.1 g/mL;液体试管法低抑菌浓度和低杀菌浓度均为0.025 g/mL.结论 林氏咽宁散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作者:仇翼;张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制备葛根素壳聚糖纳米粒,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 利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葛根素壳聚糖纳米粒,以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超滤法分离游离药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微观形态,光散射测定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结果 成功制备了稳定的含药纳米粒混悬液,包封率为50.8%.结论 离子交联法适用于葛根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作者:王娜娜;秦成芬;王海刚;翟光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制富含褐藻酸寡聚糖的酸奶.方法 用黑曲霉制得的含褐藻酸酶复合酶酶解海带汁,将其中的褐藻胶降解成褐藻酸寡糖,再将其应用于酸奶的发酵过程.结果 将粗海带汁用褐藻酸降解酶降解的实验条件是:100 g干海带加入粗酶的量为1.50 g,作用温度为30℃,作用时间1 h.酸奶中加入的酶解后海带汁为6%.结论 将富含褐藻酸寡糖的海带汁应用于酸奶发酵中,能改善酸奶的口味,赋予酸奶新的保健功能.
作者:陈利梅;戴桂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豆腐柴叶果胶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咔唑硫酸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果胶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测定结果再用校正因子校正.结果 校正因子为0.855 1,本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精密度、灵敏度较高.结论 此法可快速测定豆腐柴叶提取液中的果胶含量,缩短了分析时间,有利于生产过程的控制.
作者:徐汶;王存文;王为国;张俊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用HPLC法对东北红豆杉枝叶中的紫杉醇和10-脱乙酰巴卡亭(10-DAB)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提取的办法从红豆杉枝叶中粗提紫杉醇和10-DAB;用硅胶色谱柱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重结晶;用HPLC法对纯化物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了HPLC法,对紫杉醇和10-DAB进行分离、纯化及检测.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王小刚;惠俊峰;雷闫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脑康宁含药血清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低糖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分析脑康宁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皮层神经细胞,建立低糖低氧损伤模型,通过MTT比色,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N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观察脑康宁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均不同程度提高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能显著降低低糖低氧损伤所致的神经细胞培养液中LDH、NO和升高GSH-Px的含量.结论 脑康宁对LDH、NO及GSH-Px的作用可能是其具有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韩秀珍;杨春广;王宏伟;张世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硫酸氢钾在合成己酸己酯工艺中的催化性能.方法 考察了硫酸氢钾用量、醇酸物质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带水剂用量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 硫酸氢钾具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重复使用性良好等优势.佳反应条件下收率为99.4%.结论 硫酸氢钾是合成己酸己酯的良好催化剂.
作者:陈丹云;李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复方黄芩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用TLC法对复方黄芩口服液中的金银花、连翘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 TLC色谱中清晰检出金银花和连翘;HPLC法测定,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2.67%.结论 定性及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曹秀虹;赵民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单甲氧聚乙二醇(mPEG)与蓖麻毒蛋白A链(RA)偶联后RA免疫原性和毒性的改变.方法 从天然蓖麻籽中提取纯化的RA,经与含活性马来酰亚胺基团的mPEG反应偶联,得到纯化的mPEG偶联RA.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比较RA修饰前后的免疫原性,通过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比较RA修饰前后的毒性.结果 mPEG偶联RA后免疫原性和毒性均明显下降.偶联前RA链的LD50为2.37 mg.kg-1,经mPEG修饰后RA的LD50为6.15 mg·kg-1.结论 聚乙二醇能遮蔽RA,降低其免疫原性和毒性.
作者:赵燕彪;侯黎伟;丁敏敏;张慧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透明质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度黏弹性、可塑性和渗透性,广泛应用在眼科、关节疾病、妇产科、外科手术、软组织修复和美容整形等.现对透明质酸在临床上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正平;汪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玻璃酸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酸性黏多糖,具有独特的黏弹性、生物相容性及非免疫原性,在眼科、骨科、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玻璃酸近年来在其它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万秀玉;凌沛学;张天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细胞内游离钙离子与信号转导以及细胞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密切相关,因此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测定方法随着近年来仪器与技术的进步而有了长足的发展,包括电极法、同位素示踪法、核磁共振法、高流通量测定法、离子指示剂法等,本文主要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作者:郭琼杰;孙淑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综述近年国内外有关硫酸软骨素的研究,主要涉及其药理作用、临床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等.
作者:林洪;姬胜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三叶鬼针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 分析和综述.结果 三叶鬼针草中含黄酮类、多炔类、酚酸类等成分,具有抗疟、抑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保肝等药理作用.结论 应加强对三叶鬼针草的作用机制、体内代谢和各成分活性的研究.
作者:曹春泉;孙隆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综述了近十年桔梗在栽培、采收加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的新内容、新成果,为桔梗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颖;石俊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综述了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功能及提取工艺研究现状.
作者:刘丽萍;赵祥颖;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乳铁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一种分布广、功能多的铁结合性糖蛋白,其分子组成、结构及理化特性相当复杂,使其在食品、营养、抗菌、抗病毒、增强人体免疫力、肿瘤抑制以及影响体内自由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多年来乳铁蛋白的研究成果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期促进乳铁蛋白的开发利用.
作者:李林;刘思国;成国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近5年来金银花种质资源、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方法 综述近5年国内外的金银花研究资料.结果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金银花的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1.5%,木犀草苷的含量不得少于0.10%.已发现黄酮类亦是金银花抑菌有效成分之一.以单一化学成分为指标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结论 应该增加多指标的液相指纹图谱来综合评价金银花药材质量,还要对木犀草苷的含量进行控制,以保证中药的内在质量.
作者:张会敏;石俊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推广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作为医保制度的关键一环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全面列述了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案.
作者:史强;凌沛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本文阐述了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比较了分子蒸馏和传统精馏的特点.介绍了近年来分子蒸馏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西药成品绩及中间体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作者:应安国;叶伟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从菌丝体中提取壳聚糖的工艺.方法 通过酸/碱预处理不同原料得甲壳素,碱法脱乙酰基制壳聚糖,稀酸溶出和碱沉淀纯化.结果制得白色略透明薄片状产品,收率1.09%.结论 本次从菌丝体提取壳聚糖的工艺收率低,成本高,污染大,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陈勉;邓长江;朱希强;郭学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儿童营养状况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营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微量元素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微量元素在人体中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认识到微量元素对生命、活动、疾病与健康有重要作用,对少年儿童的营养健康尤为重要.现就几种微量元素对儿童成长期的营养与健康关系的影响作一简介.
作者:赵燕;赵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蜂胶是蜜蜂从长寿胶源植物的树芽树皮等部位采集树脂,再混以蜜蜂舌腺、蜡腺等腺体分泌物,经蜜蜂反复代谢合成的一种胶状物质[1].
作者:王亚群;任永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尽管我国药品市场已部分启动了信用提供与管理体系,但这种缺乏法律支撑的信用体系相当脆弱.同时由于我国法律规则之间存在不和谐之处,更加剧了药品市场的信用缺失现象.本文主要分析我国药品市场信用监管的法律缺失现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药品市场信用监管法律的策略.
作者:崔佳;邵蓉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