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小叶榕叶(Folium Fici Microcarpae)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方法分离和纯化小叶榕叶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综合运用质谱,红外光谱、氢谱、碳谱技术,对从小叶榕叶水提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小叶榕叶水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苯甲酸(Ⅰ),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乙酮(Ⅱ),2-羟基苯甲酸(Ⅲ),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Ⅳ),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Ⅴ),4-羟基苯甲酸[Ⅵ),红花菜豆(Ⅶ),4-甲氧基-3,5-二羟基苯甲酸(Ⅷ).结论 首次证明小叶榕叶含有上述成分.
作者:赖毅勤;周宏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来自鸡贫血病毒(CAV,chicken anaemia virus) VP3基因编码的凋亡蛋白质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研究凋亡蛋白质的纯化和稳定性.方法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获得正确编码VP3基因片断,构建表达质粒pET-28a-VP3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用Ni-NTA柱纯化可溶性目标蛋白质,并研究不同条件下凋亡蛋白质的稳定性.结果 目标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纯化后蛋白质纯度高于90%,卡拉胶可明显提高重组蛋白质可溶状态下的稳定性.结论 成功获得高纯度VP3可溶性蛋白质,增加了目标产物的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质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傅文彬;石璇;赵健;范立强;李素霞;王富军;宋聿文;袁勤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桑叶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预试验考察上柱方法,提取方法,粉碎度对结果的影响.用L.(34)正交表优选提取条件.结果 预试验中各因素对结果均有影响,好的方法为:80目细粉,回流,大孔树脂柱层析.佳工艺条件为:16倍于原料的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结论 此实验确定的佳工艺稳定性好且简便易行.
作者:陈月红;王建平;蒋海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硫酸皮肤素(DS)衍生物对炎性肠病(IBD)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及活性蛋白C(APC)的影响.方法 用氯磺酸磺化制备多硫酸化Ds(PSDS).测定其1H-NMR和13 C-NMR光谱确定主要双糖单位.用过氧化氢降解DS和PSDS,所得片段用凝胶过滤色谱分离.用ELISA法测定DS衍生物对血小板表面P-选择索的影响,用底物显色法测定其对APC活性的影响.结果 组成DS和PSDS链的主要双糖单位分别为IdoA-1→3-GalNAc-4-SO3和IdoA.2SO3-1→3-GalNAc4,6-diSO3.与二磷酸腺苷(ADP)组和IBD组相比,DS及其衍生物都具有抑制P-选择索表达的作用(P<0.01),但DS寡糖(DSOSs)和PSDS寡糖(PSDSOSs)没有差别.APC活性实验表明,DS及其衍生物均能提高APC活性.活性强的DSPS是相对分子质量(Mr)为4 825的寡糖,APC活性由106.5%±11.5%升高到181.8%±22.3%(P<0.01).随着M,降低,DSOSS活性逐渐降低.PSDS提高APC活性的作用显著强于DS,使APC活性提高到205.2%±22.1%(P<0.01).所有的PSDSOSs的活性都强于具有相当Mr的DSOSs活性.随着M,降低PSDSOSs活性逐渐增强,活性强的是Mr为2 749的PSDSOS3,APC活性提高到331.2%±27.8%(P<0.01),然后其活性逐渐降低.结论 所有DS及其衍生物都有显著抑制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表达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与DSMr分子量和硫酸化程度无关.DS及其衍生物对APC的作用在分子水平上具有复杂的机制,与DS的Mr,硫酸化程度以及非均一性成分有关.Mr相同时,DS硫酸化程度越高,APC活性提高作用越强.
作者:姬胜利;张云峰;杜海燕;迟延青;崔慧斐;曹吉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聚合度6~8的壳寡糖的制备工艺.方法 选用合适的酶降解壳聚糖,超滤、干燥;用TLC、HPLC、MALDI-TOF-MS检测产品.结果 产品为白色,主要为聚合度6~8的壳寡糖.结论 此工艺能用于制备聚合度主要为6~8的壳寡糖.
作者:陈勉;朱希强;李志明;郭学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红枣多糖的沉淀特性以及脱蛋白质工艺.方法 采用无水乙醇沉淀法沉淀红枣多糖,Sevag法,三氯乙酸法,以及酶法与Sevag法联用脱蛋白质.结果 乙醇浓度达80%时,可沉淀出绝大多数红枣多糖,以60%和70%醇浓度沉淀出的多糖在多糖总量中所占比例高,酶法与Sevag法联用可脱去91.7%的蛋白质,且多糖损失少.结论 红枣多糖中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比例较高;脱蛋白质的佳方法是酶法与Sevag法联用.
作者:吴海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从面包酵母中提取海藻糖.方法 在不同的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不同酵母质量浓度下提取海藻糖,测定提取率.用活性炭脱色,阴阳离子交换除杂质和脱色,经浓缩,结晶,干燥,制成海藻糖成品.结果 在乙醇体积分数55%,提取温度(80 ±1)℃,提取时间90 min.酵母质量浓度50 g/L条件下,海藻糖的提取率可达92.51%,制得的海藻糖成品纯度为97.23%.结论 确定了从面包酵母中提取海藻糖的工艺条件.
作者:李静;谭海刚;宫春波;李凤梅;陈勇;于翠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开环膦酸核苷类化合物(ANPs)是近年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其膦酸基团带有负电荷,细胞通透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因此,多将其开发为前药以掩饰其负电荷.ANPs药物前药是以ANPs为母体,通过引入亲脂或亲水性载体基团进行结构修饰而得到的一类前体药物.现对ANPs药物前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杨康辉;王举涛;李乾斌;徐文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核受体是一种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在外源性物质和内源性物质的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核受体的基本结构,特性、二聚化以及参与核受体转录活化的辅助因子,参与药物代谢的Ⅰ、Ⅱ、Ⅲ相酶做简要介绍,重点综述了核受体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尤其是PXR和CAR两种核受体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和机制.
作者:刘彦锋;李红星;赵长琦;翟永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对现代光度分析法,主要是普通光度法,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固相光度法、催化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荧光光度法等测定食品中痕量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文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西地那非(Sil)1998年问世以来,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成果丰硕.循证医学资料表明,Sil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对不同病因和多种伴发疾病以及并用除硝酸酯类外药物的ED患者均有显著疗效;还认为Sil长期服用防治ED是可行的.Sil提高cGMP水平,在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因此,Sil治疗非ED疾病的信息受到关注,本文作了重点论述.
作者:黄寿吾;崔以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此病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传统中药黄连所含的小檗碱降血糖效果明显,但对小檗碱的降糖机制尚有不同见解.本文综述了小檗碱的降血糖机制,为进一步开发研究小檗碱类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陈洪源;明智强;谢佳乐;牛小花;杨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安哥诺李的佳榨汁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安哥诺李的榨汁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确定佳热烫时间为4 min、维生素C添加量0.06%;佳酶处理条件:酶用量0.10%,酶作用时间4 h,50℃,pH4.0,加2倍水榨汁,出汁率80.3%.结论 可为安哥诺李果汁饮料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作者:孟宇竹;雷昌贵;陈锦屏;梁锦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在角膜穿孔伤Ⅰ期清创缝合术中玻璃酸钠的作用.方法 将玻璃酸钠用于50例、50眼角膜穿孔伤行Ⅰ期缝合手术中,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角膜穿孔伤50例,术后前房形成良好,瞳孔基本保持圆形,无1例发生前粘连.角膜伤口对合平整,无严重眼内炎症反应.结论 在角膜穿孔伤Ⅰ期缝合术中应用玻璃酸钠有利于保持前房的深度,保护眼内组织,安全有效地处理并发症.
作者:仲洁;张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EDTA的新体系.方法 在硫酸介质中,以α,α'-双吡啶为活化剂,Fe(Ⅲ)催化碘酸钾氧化二溴对甲基偶氮羧的反应可被微量EDTA有效阻抑,被过量EDTA有效终止.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EDTA的动力学光度法,用固定时间法在550 nm波长处监测阻抑反应.结果 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每50mL0~45.0 μg,检出限为1.7×10-6mg/mL,标准加样回收率为97%~98%.结论 该方法用于测定罐头等食品中的EDTA,结果满意.
作者:宫维娜;于惠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氯化钠注射液中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的含量.方法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高氯酸水溶液(0.82 mL高氯酸稀释至1 000 mL,加三乙胺2 mL,磷酸调pH 3.0).乙腈(97∶3).检测波长215 nm,流速1.0 mL/min.结果 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在0.48~1.1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37%.结论 此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蕊;苏乐群;黄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优选吴茱萸中挥发油等非极性物质的超临界CO2流体提取(SFE-CO2)方法及工艺参数.方法 以总提取物、吴茱萸次碱为指标,用正交设计L.(34)优选吴茱萸的SFE-CO2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1)吴茱萸SFE-CO,提取,各因素(压力A,温度B,夹带剂C,时间D)对吴茱萸提取指标的影响顺序为C>A>D>B,且以A2B2C3D1为佳,因素C(即夹带剂乙醇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2)用SFE-CO,法,吴茱萸次碱的提取率为68.38%.结论 吴茱萸用SFE-CO2提取挥发油等非极性物质的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26 MPa,温度40℃,夹带剂95%乙醇,提取时间1.5 h.
作者:张颖;张兆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6月治疗6 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3 559例,女性2 44l例,年龄17~62岁,平均42.7岁.将一定量局麻药、激素和神经营养类药物等经骶管裂孔缓缓滴注入骶管,4次为1疗程,每次治疗间隔10~14 d.结果 随访1.5年,治愈67.2%,显效27.8%.好转3.5%,无效1.5%.总显效率95%.结论 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易推广.
作者:谢建梅;黄洪;周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从蜂王浆中提取蜂王酸(10-HAD)的工艺.方法 二次有机溶剂提取,二次调p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0-HDA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蜂王浆中10-HDA的佳提取条件为:蜂王浆水溶液pH 10,加入乙醚提取杂质,再调PH 2加入乙醚提取10-HDA.结论 此法可从蜂王浆中高效提取10-HDA.
作者:王文风;徐玲;王腾飞;梅英杰;王瑞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胰激肽原酶的纯度.方法 通过监测不同时间点洗脱液中胰激肽原酶的比活,确定洗脱液的收集范围.用冷冻干燥方法代替传统的丙酮沉淀、真空干燥法.结果 胰激肽原酶比活达到每lmg蛋白质300 U以上(供I:1服用)和每1mg蛋白质600 U以上(供注射用).结论 新工艺简便易行.
作者:王丽娥;马春华;殷馨;姜玉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改善以单烷基磷酸酯(MAP)为主表面活性剂的洁面乳体系的铺展性和流变性.方法 研究不同的碱中和量、辅助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增稠剂等因素对产品黏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 MAP体系中和后pH 6.2~6.6之间性能良好;辅助表面活性剂羟磺甜菜碱和咪唑啉椰油两性醋酸钠两者复配有很好的稳泡、增稠性能;聚合物中Greenthix ACS(丙烯酸酯共聚物)有较好的增稠和分散性能,并能赋予产品良好的剪切变稀性能,耐热再恢复至室温后产品流变性基本不变,具有耐热剪切变稀的良好性能.结论 MAP洁面乳基础配方中表面活性剂选用羟磺甜菜碱和咪唑啉椰油两性醋酸钠,流变添加剂选用Greenthix ACS.
作者:陈贵锐;杨素珍;王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