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筛选产漆酶真菌,优化固态发酵培养基组成,研究粗酶的酶学性质.方法平板筛选获得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性优化培养基的组成.结果获得了固态发酵条件下产漆酶活性较高的菌株.优化后培养基的组成:豆粕和木屑比例1:1,木糖0.5%,酒石酸铵2.0%,培养基含水量65%.漆酶适温度60℃,低于50℃时漆酶较稳定,适pH 3.5,pH 6.5~9.0之间漆酶稳定性较好.结论得到了产漆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培养基优化后漆酶活性提高7倍.
作者:施晓燕;蔡宇杰;王志新;廖祥儒;张大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筛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的中药及活性部位.方法采用体外模型比较8味中药提取物对ACE的抑制作用,并提取纯化抑制ACE作用大的中药提取物的活性部位.结果 8味中药提取物均能抑制ACE活性.金银花提取物70%甲醇洗脱部位对ACE抑制率为87.3%,主要成分为绿原酸,重结晶纯度80.4%.结论金银花提取物对ACE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活性部位主要成分为绿原酸.
作者:曹晓钢;于刚;叶小利;王立军;李学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制备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并观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HPLC法测定血浆中紫杉醇的药物浓度;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脂质体粒径为(106.5±1.7)nm,包封率为(87.5士2.5)%,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和紫杉醇注射液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药动参数t1/2β分别为(7.32±1.24)h和(0.32±0.06)h,AUC分别为(23.85±1.20)μg·h·mL-1和(5.08±0.45)μg·h·mL-1.结论与紫杉醇注射液相比,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显著延长了紫杉醇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驻留时间,具有长效作用.
作者:张子豫;贾丽君;龚建刚;李广宙;康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云南产蓝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产蓝桉叶挥发油,经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其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确定了云南产蓝桉叶挥发油中47个化合物,所鉴定成分占总馏出峰面积的99.17%,其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72.71%),α-蒎烯(9.22%),α-松油醇醋酸酯(3.11%),(-)-蓝桉醇(2.77%),α-松油醇(2.54%),别香橙烯(2.47%).结论确定了云南产蓝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综合利用云南产蓝桉叶挥发油奠定了基础.
作者:宋爱华;王颖;刘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制备较为稳定的α-亚麻酸多重乳液.方法以多重乳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分别探讨第一相中复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以及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对α-亚麻酸W/O/W多重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α-亚麻酸在多重乳液中的稳定性.结果第一相复合乳化剂HLB值为6.6,M(复合乳化剂):M(EL35)=5.6,乳化剂在多重乳液中的质量分数为9.9%时,多重乳液相对体积大,α-亚麻酸在多重乳液中的稳定性好.结论制备了较稳定的α-亚麻酸多重乳液.
作者:张世仙;钟瑞强;刘峰;王正武;王仲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制备复方天麻滴丸的佳工艺.方法选用U9(94)进行均匀设计优选滴丸的制备工艺.以硬度、拖尾、粘连及综合结果为指标,考察基质与药物之比、PEG 4000与PEG 6000之比、料温(溶解药物基质的温度)及滴距(滴管口与冷却液面之间的距离)对制备滴丸的影响.结果佳的工艺条件为:基质与药物的比例为7:1,PEG 4000与PEG 6000之比为1:5,料温96℃,滴距5 cm.结论均匀设计法是优化复方天麻滴丸制备工艺的有利工具.
作者:程冀;季宇彬;李文兰;扈正婷;徐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考察敲入及阻断zwf2基因对6-磷酸葡糖脱氢酶(G6PDH)活性、细胞生长、土霉素合成的影响.方法构建敲入转化子M4018-(zwf2)和阻断转化子M4018-Δzwf2后,以原始菌株为对照,比较敲入转化子菌株M4018-(zwf2)和阻断转化子菌株M4018-ΔAzwf2摇瓶发酵后G6PDH活性,细胞生长、土霉素合成等生物性质的变化.结果阻断转化子菌株M4018-Δzwf2的G6PDH活性是原始菌的50%左右,敲入转化子菌株M4018-(zwf2)的G6PDH活性则略高于原始菌;阻断转化子菌株M4018-Δzwf2土霉素生物合成水平比原始菌提高27%,比敲入转化子菌株M4018-(zwf2)高约40%;发酵结束时敲入转化子菌株M4018-(zwf2)的细胞干重高于其他2株菌,其它2株菌的细胞干重差异不大.结论 zwf2阻断有利于土霉素的生物合成,zwf2增强则对细胞生长有利.
作者:廖瑜玲;刘志勇;唐振宇;郭美锦;庄英萍;张嗣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离到的黏细菌So ce shu-1及其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用烘干法和DNS法测定So ce shu-1利用纤维素的能力,用滤纸片法和溴化四唑蓝(MTT)法测定So ce shu-1利用纤维素次级代谢物抑制细菌和肿瘤细胞的效果.结果 So ce shu-1能利用玉米秸秆和滤纸等纤维素,纤维素酶活性为12.30 UFPA/mL,其次级代谢物有广谱抗菌活性,对K562等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结论 So ce shu-1在能源利用方面,其次级代谢物在药物和食品保鲜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李艳利;张荫雷;刘迎;马中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藏紫菀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等进行分离纯化,用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6种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α-菠菜甾醇(Ⅱ)、18,19-二羟基-5α,10 β-新克罗烷-二烯-丁烯羟酸内酯(Ⅲ),胡萝卜苷(Ⅳ)、水杨酸(Ⅴ)、芹菜素(Ⅵ).结论化合物Ⅱ、Ⅴ系首次从此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程战立;时岩鹏;种小桃;姚庆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丹参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神经功能学评分、苏木素和伊红(HE)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丹参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行为学、缺血侧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丹参素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减轻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结论丹参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杨莹;薛霞;刘兆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谷胱甘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低分子活性巯基化合物之一,还原型谷胱甘肽临床用于治疗肝脏疾病、肿瘤、氧中毒、衰老和内分泌疾病等.本文对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结构,生理功能、应用和生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圣尧;聂志妍;袁勤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大多数有关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的报道都是关注它们在免疫细胞的表达和功能.近来研究表明,TLRs能结合机体自身产生的一些内源性分子并对此产生反应,而且多种肿瘤细胞也表达具有多种功能活性的TLRs.现对近年TLRs及其内源性配体,TLRs信号通路,TLRs在肿瘤细胞的表达及其促进肿瘤发展进程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芳;肖宁;刘连亮;耿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鉴定药材产地、真伪,可以测定有效成分含量,与传统的中药鉴定方法相比,具有快速、操作简单、准确、无损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鉴定方法.本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 定量分析和在线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云;臧恒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缺血导致的心肌梗死发病过程中伴随着心肌细胞凋亡.研究表明,抑制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能阻止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存在于心肌梗死的依据、相关的凋亡调控因子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以及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治疗和联合治疗.
作者:郝言杰;王元书;解砚英;牟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透明质酸是一种在体内广泛分布的黏多糖,已成功用于骨科、眼科、整形美容、保健食品等领域,但仍有许多新的应用领域不断被发现,并研制了新的衍生物.本文综述了近两年透明质酸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思玲;郭学平;杨桂兰;王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RNA干扰(RNAi)是控制正常基因表达的一种机制,近来作为一种潜在的技术用于肿瘤,传染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本文仅就RNA干扰的发现、作用机制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所面临的问题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鞠吉雨;李在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许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尤其表现为多药耐药性,影响了抗感染的疗效.其中由细菌排出泵介导的阻止药物在体内积累是产生抗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对近年研究的临床相关细菌及其排出泵、泵的调控机制和可能的生理功能做一综述.
作者:王秋艳;石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软胶囊、维胺酯、安体舒通胶囊联用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300例寻常痤疮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50例,口服清热解毒软胶囊、维胺酯和安体舒通.对照组50例,口服阿奇霉素、维胺酯.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软胶囊,维胺脂,安体舒通联用治疗面部寻常座疮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改善快.
作者:姚先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E1(PGE1)冻干隐形脂质体的质量,测定PGE1冻干隐形脂质体的包封率.方法用超滤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pH 4.9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3: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超滤法能很好的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PGE1在1~5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包封率为93.02%.结论超滤-HPLC法测定PGE1冻干隐形脂质体包封率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时念秋;张大同;王东凯;关世侠;陈宇洲;陈修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建市摩罗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玄参、麦冬、延胡索;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21.14~107.2 μg/mL,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96.19%,RSD 0.4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摩罗胶囊质量控制的标准.
作者:李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分析北虫草中多糖和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比分析北虫草子座和培养基中的成分.方法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北虫草中多糖含量;用RP-HPLC法同时测定北虫草中尿苷、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结果北虫草子座中多糖含量分别为4.67%和4.34%,培养基中为3.42%.北虫草2006年样品与2007年样品比较,尿苷(0.267%vs 0.063%)、腺苷(0.247%vs0.082%)和虫草素(0.054%vs0.166%)含量均有显著差异,2007年样品子座与培养基相比,尿苷(0.063%vs0.052%)和腺营(0.082%vs0.117%)含量无显著差异,培养基中虫草素含量(0.318%)显著高于子座(0.166%).结论建立了北虫草多糖和核苷类成分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可准确测定北虫草中多糖和3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作者:史敏;赵宇;温学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也是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21世纪以来,基因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基因营养学(gene nutriology)的提出和国际基因营养大会的召开,翻开了人类健康新的一页.
作者:陈蓉;陈执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硫酸软骨素是结缔组织中蛋白聚糖的重要组成成分,已被广泛用来防治骨关节炎.本文简要综述了硫酸软骨素作为营养保健品的研究进展和澳大利亚市场上的相关产品.
作者:沈渤江;窦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研究美国百年来逐渐构建和丰富的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特点,比较分析我国现行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的特点,探索并提出我国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体系需要完善的方面.
作者:杨志敏;杜晓曦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