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臭椿椿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柱层析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椿皮中分离出9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20-R-hydroxydammara-24-en-3一one(Ⅱ),piscidionl A(Ⅲ),12β,20(s)-dihydroxydammar-24-en-3-one(Ⅳ),ocotillone(Ⅴ),hispidol B(Ⅵ),胡萝卜苷(Ⅶ),东莨菪内酯(Ⅷ),山奈酚(Ⅸ).结论 化合物Ⅵ系首次从该属中分得,化合物Ⅱ~Ⅳ、Ⅷ、Ⅸ系首次从椿皮中分得.
作者:王乐飞;王晓静;唐文照;杨成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pET-28a-EGFP-Arg7重组子,观察表达的融合蛋EGFP-Arg7在细胞内的转导活性.方法 构建EGFP-Arg7(阴性对照为EGFP)序列,与pET-28a连接后,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并经Ni2+.NTA纯化.纯化产物作用于HeLa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导活性.结果 重组pET-28a-EGFP-Arg7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明构建正确.转化E.coil BL21(DE3)后,重组蛋白获得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纯度达90%以上.重组蛋白EGFP-Arg7作用于HeLa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强绿色荧光.结论 Arg7具有很好的转导活性,能携带与其连接的蛋白质穿过HeLa细胞膜.
作者:肖伟;华迪;汪雅雯;单含文;吕稼锋;赵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岩藻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优化法,以海带为原料,佳组合为料液比(1 g:20mL),温度80℃,提取3次,提取时间10 h.结果 岩藻多糖得率25%,经柱层析纯化,纯度达93%.结论 此工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作者:侯庆爱;张燕;祝晓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临床使用奥沙利铂脂质微球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 肌肉刺激性实验:主要观察家兔注射奥沙利铂脂质微球后48 h和2周的组织病理变化;溶血性实验:观察本品在3 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全身过敏性实验:豚鼠隔日3次腹腔注射奥沙利铂脂质微球或牛血清白蛋白V,于末次给药后第10天静脉注射本品,观察3 h内动物的变化.结果 奥沙利铂脂质微球注射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家兔红细胞无溶血现象,豚鼠未见过敏反应.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奥沙利铂脂质微球注射液安全可靠.
作者:王三龙;孙立;张颖丽;沈连忠;齐卫红;李欣;王秀文;李保文;李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改进扎托布洛芬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邻氯苯乙酮和苯硫酚为原料,经Ullmann缩合、Willgerodt重排、闭环、Friedel.craRs反应和1,2-芳香基重排等8步反应制得扎托布洛芬.结果 总收率9.9%.结论 本工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刘文涛;郑德强;毋立华;王长斌;孙利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获取工业生产上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碱性淀粉酶产生菌.方法 土壤中筛选出5株产淀粉酶的菌株;经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的优组成;通过摇瓶发酵初步确定了发酵条件.结果 产淀粉酶活性高的为来源于草地土壤的菌株SⅡ-6,它在发酵8 h时产酶能力强:优化后的培养基为玉米粉3%,蛋白胨0.8%,磷酸氢二钠0.6%,硫酸铵0.2%,氯化铵0.15%,pH 9.0.于40℃,180r/min条件下培养,菌株SⅡ-6酶活性可达到2 114U/mI,.结论 筛选出5株产淀粉酶的菌株,其中菌株SⅡ-6是1株耐碱性α-淀粉酶产生菌.
作者:宋燕;李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酶解法制备猪脾脏多肽的佳条件,检测所得产物的生物活性.方法 用胰酶酶解法、正交试验、甲醛滴定法考察佳酶解条件,用乙醇沉淀法收集多肽,并分别用Fe2+诱发卵黄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体系和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和溶栓活性,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佳酶解条件F的脾多肽,利用SDS-PAGE电泳确定具备促凝活性的多肽分子片段相对分子质量.结果 佳酶解条件为60℃,pH 7.0,加酶量6.0%,时间5.5 h;检测到脾多肽具备抗氧化活性和促凝活性,经纯化后的脾多肽促凝时间比正常对照提前20 s.结论 可初步判断猪脾脏多肽在抗氧化和凝血方面有一定作用,且首次证实猪脾多肽具有凝血功能.
作者:刘庆涛;余蓉;崔瑜霞;马宇峰;吴诚光;杨继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ODS柱层析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结合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种化合物:鸢尾苷(tectorigenin)(1),苏木酮A(sappanone A)(2),3-去氧苏木酮B(3-deoxysappanoneB)(3),苏木查尔酮(sappanehalcone)(4),3-去氧苏木查尔酮(3-deoxysappanchalcone)(5),原苏木素B(protosappanin B)(6),(-)-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7),表苏木醇(episappanol)(8).结论 化合物1系首次从苏木中分离所得.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4对H2O2所致内皮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焕新;白虹;李巍;李军;王元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介绍了各种膜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及其在抗生素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
作者:崔丽娟;徐德;隋华芹;臧恒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溶致液晶的流变性质与其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密切相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在许多方面优于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毒性和溶血作用小,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等,因而,制药工业中它的应用突出.现结合自身研究工作,系统介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所形成的层状、六角状和立方状3种主要溶致液晶流变性质研究的新成果.
作者:魏娟;王仲妮;赵静;吴同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海鞘是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近年已从海鞘中分离得到多种结构新颖、抗肿瘤作用显著的新化合物,其中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显示了良好的研究开发前景.现对海鞘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结构与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研究概况作一综述,并对海鞘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作者:王广建;刘均洪;刘明;林秀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泥鳅营养价值高,活性成分多.本文对泥鳅的营养成分、食用情况、活性成分研究进展及食品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泥鳅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锐昌;蒋秋燕;张应龙;潘海勇;张家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蛋白质组是一种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运用蛋白质分离、鉴定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蛋白质组,可以分析细胞内蛋白质组成、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的动态变化,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作为2l世纪的核心学科之一,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体系.
作者:杨国堂;李艳艳;张伟;孟令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细菌胞外多糖是当今进入工业化发酵生产的一类重要的多糖.由于多糖种类的不同,其分离纯化工艺不尽相同.本文综述细菌胞外多糖发酵生产中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各种分离技术,介绍了针对极具商业价值的微生物多糖的几种新型提取分离技术,展望了微生物多糖研究的发展趋势.
作者:王桂兰;凌沛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L-精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是蛋白质和肌酸的重要组成成分.作为一种条件必需性氨基酸,L-精氨酸在营养生理、医药工业和饲料工业方面有重要作用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精氨酸的代谢机制及精氨酸产生菌的选育研究进展.
作者:伊廷存;袁建国;李峰;高艳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膝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次25~50 mg,每周1次,3~5周为1个疗程.结果 按照疼痛、日常动作、步行能力受限程度评估,有效率97%,优良率83%.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实用、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且疗效良好的治疗.
作者:聂浩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用HPLC测定茴三硫片中茴三硫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 用Agilent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351 nm,柱温35℃,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茴三硫有关物质与主药有效分离,检测限0.12 ng(S/N≥3).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耐用性良好,可用于茴三硫片中茴三硫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李晓强;韩保萍;朱启登;邢贞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方法 收集山东省立医院2007~2008年1 124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24例ADR中,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主要途径(82.39%),ADR发生率多的是抗感染药(49.2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32.45%),其次是消化系统.结论 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徐济萍;刘文兰;闫根全;孔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丹参提取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探讨其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杯碟法检测丹参不同提取方式、不同灭菌方式以及改变提取液pH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 丹参醇提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短小芽胞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95%醇提液对上述菌的MIC分别为20,20,40,80,80 mg/mL,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丹参醇提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较强;不同灭菌方式及改变提取液pH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无差异.结论 丹参提取液具有一定抑菌作用.
作者:王庆银;姚庆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虽已过去90多年,但现仍不时地滋扰着人类.甲型H3N2流感病毒是流行循环中季节性流感主要的类型[1].2009年3~4月美国和墨西哥发现了流感病毒变异的新型流感,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甲型H1N1流感[2],6月中旬WHO将流感警戒从5级升至高级6级,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入冬以来,全球甲型H1N1流感暴发第2波,防控流感形势严峻.
作者:陈执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微量元素有可能为预防、治疗及终攻克类风湿关节炎(RA)提供新思路.现将文献中有关微量元素与RA的关系及在RA诊断、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亚兵;王海刚;雍德卿;刘新春;米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Zuckerkandl和flMessiner-Klebermass报道了一种用于测定葡糖胺的比色法[1].按其操作,被检液应含盐酸葡糖胺1~4mg,蒸发至干并用新鲜配制的甲氧基钠溶液处理,然后用醋酸酐将游离葡糖胺碱乙酰化以生成Ⅳ_单乙酰化衍生物.N-单乙酰化衍生物经稀碱预处理后加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酸溶液(Ehrlich试剂)可以显现强的紫红色.我们发现此法是不完善的.在Zuckerkandl和Messiner-Klebermass所述条件下,产生的葡糖胺Ⅳ-单乙酰化衍牛物不能定量且加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后生成颜色的迅速衰褪增加了比色估测的难度.从他们对反应的叙述来看,意识到采用此方法进行定量的困难,并指出估计量的误差多可达6%.
作者:ElsonL A;Morgan W T J;陈祥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硫酸软骨素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中,其复杂的结构赋予其多种生物活性.本文比较了近年来硫酸软骨素的结构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学参考.
作者:于广利;赵峡;张天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娄红祥,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山东临沂苍山人,中共党员,博士,天然药物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担任中国药学会理事,山东省药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作者:于德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Web 2.0应用程序如blogs、Faeebook、YouTube等正迅速覆盖寻求社交和互动的人们,这些技术也具备应用到高等教育中的价值,方便人们交流和分享知识.许多Web 2.0应用程序纳入教育环境的门槛低,大部分申请免费提供,可随时通过互联网访问,并且不需要过多技术技能.本文为教育工作者介绍各种Web 2.0应用程序及其在药学教育中的潜在用途.
作者:Cain J;Fox B I;边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邹立家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