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 主管单位: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2-979X
  • 国内刊号:37-1438/R
  • 影响因子:0.53
  • 创刊:1991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
  • 医药卫生综合
食品与药品杂志   2011年6期文献
  • 黄原胶注射液对兔膝骨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关节腔注射黄原胶对免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 E2)和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木瓜蛋白酶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将兔随机分3组,分别于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玻璃酸钠和黄原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关节滑液中IL-Lβ、TNF-α和PG E2的含量,采用硝酸酶还原法检测NO的含量.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黄原胶组兔造模膝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PG E2和NO的含量均下降(P<0 01);黄原胶组和玻璃酸钠组中TNF-α、PGE2和NO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 05),但黄原胶组的IL-1β含量略高于玻璃酸钠组的含量(P<0.05).结论 关节腔注射黄原胶有可能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新方法.

    作者:韩冠英;凌沛学;王凤山;王桂兰;邵华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山东栽培丹参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 建立山东栽培丹参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梯度洗脱,分别测定山东栽培丹参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供试品溶液,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计算处理测定图谱.结果 脂溶性成分选择8个共有峰,水溶性成分选择10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分别建立了丹参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其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为栽培丹参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黄敏;丁晓彦;赵渤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山东鬼针草属植物挥发油GC-MS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鬼针草属五种植物的挥发油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鬼针草属植物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山东鬼针草属的5种植物挥发油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挥发油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 金盏银盘、婆婆针、狼杷草、小花鬼针草、鬼针草(商品药材)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160%,0.083%,0.023%,0.090%,0.093%.确认的化合物数目分别为20,45,10,61,9,占挥发油总量的比例分别是100%、93.11%、100%、89.37%、99.59%.结论 5个种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差异较大.

    作者:李洪芹;刘红燕;蒋海强;彭慧敏;马昌豪;彭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厚朴与远志配伍对胃肠组织NO和胃窦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目的 考察远志与厚朴配伍对胃肠组织一氧化氮(NO)、胃窦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探讨厚朴缓解远志胃排空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考察了远志、厚朴、远志与厚朴1∶1、1∶2、1∶3组对大鼠胃肠组织NO含量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考察了给药组对大鼠胃窦肌层VIP的影响.结果 远志能显著增加大鼠胃窦组织NO含量;与单味远志组比较,远志与厚朴配伍各组均能显著降低的胃窭红织NO含量,但对十二指肠组织NO含量无显著影响.单味远志能明显增强大鼠胃窦肌层的VIP免疫阳性产物表达;远志与厚朴配伍1:1组的VIP表达量明显低于单味远志.结论 单味生远志导致胃排空障碍可能与其增强胃窦组织NO含量、增强该区域肌层VIP高表达有关:厚朴可能通过降低胃窦NO含量、下调胃窦区VIP表达发挥缓解其胃排空抑制作用的.

    作者:傅勇;肖武;王建;刘莉娜;王丹丹;王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葛根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效果,确定佳表面活性剂并优化葛根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葛根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结果 聚山梨酯20辅助提取葛根总黄酮效果好,葛根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30,聚山梨酯20 0.075%,提取时间30 min.结论 本实验佳工艺提取率可达39.80 mg/g,且节能、省时.

    作者:付信宝;周长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三七总皂苷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 以正常大鼠为研究对象,连续灌胃13周,以其体重、血液生化学、血液学、脏器相对重量、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指标,全面评价其毒性作用.结果 三七总皂苷1.6 g/kg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延缓,肝肾功能指标(BUN、CR、AST、A LT)明显增加,心脏、肝脏、肾脏、肾上腺、睾丸、卵巢、脑等脏器系数明显增加,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肝脏和肾脏发生病变.结论 口服三七总皂苷1.6 g/kg对大鼠有明显的心、肝、肾、脑、肾上腺及生殖系统毒性.

    作者:马玉奎;戴晓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索氏提取法提取远志中远志酸的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索氏提取法提取远志中远志酸的佳工艺.方法 粉碎远志,用索氏提取法选择无水乙醇提取远志酸;考察了提取时间、浸泡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远志酸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远志酸的佳工艺参数.结果 远志酸的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1:30,浸泡30 min,提取时间6h,远志酸提取得率1.68%.结论 此工艺稳定、可行、节能,生产周期短,提取效率高,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侯林;王莹;孙于杰;田景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组人SOD2/3杂合酶原核表达及纯化方法的研究

    目的 摸索工程菌的表达条件并分离纯化,获得高活性的重组人SOD2/3杂合酶(rhSOD2/3).方法 利用含有质粒pET-28a-SOD2/3的工程菌诱导表达rhSOD2/3,考察诱导温度、诱导剂浓度、Mn2+浓度与加入时机对重组酶表达量与活性的影响;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rhSOD2/3.结果 重组酶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40%~50%.佳表达温度15℃、诱导剂浓度0.5 mmol/L,Mn2+浓度2.5 mmol/L,表达时间16h,亲和层析能较好的纯化rhSOD2/3,比活从粗酶液220 U/mgpr提高到930 U/mgpr以上.结论 成功获得了rh SOD2/3适的表达条件及纯化方法.

    作者:周大海;范立强;赵健;程安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

    目的 将脂溶性叶黄素制成水溶性固体分散体,考察其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方法 以聚乙二醇6000和泊洛沙姆188混合物(4∶5,w/w)为载体,以溶剂法、溶剂熔融法和减压熔融法制备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应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鉴别叶黄素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研究其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结果 推测叶黄素在载体中以低共融混合物形式存在.终选择以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测得其溶解度为4.6%,45 min时溶出量为99.47%.结论 制备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可有效地增加叶黄素的体外溶出.

    作者:李森;郭小然;项文娟;孙建;韩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Deferiprone对染铝小鼠肾脏ATP酶、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FP)对AlCl3染毒小鼠肾脏三磷酸腺苷酶(ATPase)、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的影响.方法 5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铝染毒组、DF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经三氯化铝水溶液[200 mg/(kg·d)]灌胃4周染毒后,DF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DFP水溶液[17.58,35.15,70.30mg/(kg·d)]1周.测定小鼠肾脏铝含量和ATP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结果 三氯化铝染毒后小鼠肾脏铝含量,铝染毒组,低、中、高剂量组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P<005):低、中、高剂量组比铝染毒组有所降低(P<0.01).肾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比较,铝染毒组高于阴性对照组 (P<0.01),DFP各组均低于铝染毒组(P<0.01).比较各组小鼠肾脏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铝染毒组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低、中、高剂量组均高于铝染毒组(P<0.01).结论 口服DFP 1周可以促进肾脏铝排出,并能恢复ATP酶活性,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作者:赵慧娟;李宁;刘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山香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山香圆具有抗菌、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现对山香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的研究进展做-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孙敬勇;刘秀荣;武海艳;刘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焦虑大鼠模型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研究焦虑症的机制及研发治疗药物都有赖于有效的动物模型的建立.虽然目前常用的焦虑症大鼠模型已为科研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尚存有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尝试通过探讨现阶段多种焦虑症大鼠模型制备方法,总结分析常用的焦虑症动物模型,为焦虑症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孙君辉;凌沛学;蒋秋燕;孟秀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片药理与临床研究的近年进展

    目的 介绍近年来复方丹参片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为复方丹参片的进一步开发及应用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 综述近年来复方丹参片的药理和临床研究新方法、新技术、新动向和新进展.结果和结论 复方丹参片药理作用广泛、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前景乐观.

    作者:刘春娟;石俊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地龙的药理与临床研究概况

    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地龙,本文对地龙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孙姹;张长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林蛙油蛋白水解营养液的研究

    目的 研究林蛙油蛋白水解营养液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步水解林蛙油,酶解液中添加β-环状糊精、柠檬酸、蜂蜜调配.然后均质、装罐、杀菌.结果 林蛙油蛋白水解营养液配方为β-环状糊精添加量2.0%,柠檬酸添加量0.15%,蜂蜜添加量8%.杀菌条件105℃,20 min.结论 林蛙油蛋白水解营养液营养丰富,口感、风味均佳.

    作者:马艳梅;陈晓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38例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2月上报的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138例,并对相关内容分类及分析.结果 阿奇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此外,有过敏性休克、心血管系统损害等.结论 应进步合理使用阿奇霉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梅;王倩;张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应用中和剂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微生物学检查方法的影响

    目的 考察应用中和剂0.1 mol/L MnSO4溶液是否影响氟喹诺酮类药物无菌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按无菌检查法验证实验的要求,在100 mL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分别以不加和加入MnSO4溶液3 mL,再加入等量试验菌,观察规定时间内各试验菌生长是否良好.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实验的要求,在培养基中分别以小加和加入MnSO4溶液1 mL,冲洗液中加入等量试验菌,测定试验菌的回收率.结果 无菌检查法中,试验组加MnSO4溶液的试验菌生长良好,而不加MnSO4溶液的试验菌未生长.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试验组不加MnSO4溶液的试验菌回收率均大于70%,而加MnSO4溶液的试验菌回收率均低于70%.结论 应用中和剂影响氟喹诺酮类药物无菌及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胡文红;程春雷;王德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品种玫瑰花多糖含量测定

    目的 测定不同品种玫瑰花多糖的含量,观察不同品种玫瑰花多糖含量的差异,为玫瑰花的临床用药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玫瑰花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 不同品种玫瑰花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精的含量差异显著,结论 测定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结果 准确,可用于玫瑰花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马昌豪;刘红燕;彭慧敏;李洪芹;丁风伟;彭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PLC测定金蓝胶囊中异秦皮啶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金蓝胶囊中异秦皮啶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HPLC法测定异秦皮啶含量.结果 异秦皮啶在2.02~20.20 μg/mL范围内呈较好线性关系,r=0.999 9;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平均回收率99.82%,RSD 2.25%.结论 此法准确可靠,适用于测定异秦皮啶的含量.

    作者:盛华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双黄胶囊真空带式干燥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确定双黄胶囊真空带式干燥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以双黄胶囊内容物干燥后的小檗碱含量、水分和干燥速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影响双黄胶囊内容物真空带式干燥过程的主要因素.结果 双黄胶囊浸膏相对密度120 (20℃)时,真空带式干燥的佳工艺条件:履带速度15 cm/min,进料速度25 L/h,干燥温度的3个加热区温度分别为85,95,85℃.结论 采用真空带式干燥工艺生产的双黄胶囊,水分符合胶囊剂含水量的标准,且干燥速率和指标性成分的保留率均较好.

    作者:张淹;田守生;郝向慧;王树仁;史兆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比色法测定葡糖胺

    Elson和Morgan 于1933年采用比色法[5]立了第一个实用的葡糖胺测定方法.之后,发展了多种比色法的改进技术,这些改进[3,8,9,11,12]与其他比色法[1,4,7,13]相比,具有更好的灵敏性,且操作简便.

    作者:Benjamin Schloss;陈祥娥;林秀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致力于研究酶与核酸相互作用的科学家——王恩多院士

    王恩多院士,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1944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原籍山东诸城.1969、1981年两次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1984~1987年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ogarty国际奖研金并访问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1992、1994、1998年3次赴法国国立科研中心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合作研究.1996~1997年在香港科技大学生化系研究工作.2000、2003、2006年在加拿大Laval大学生化系合作研究.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作者:周小龙;薛美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生物技术》本科生课程教学研究初探

    本文主要从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方面阐述了设置本科生课程《中药生物技术》的指导思想、教学体会与心得.

    作者:朱建华;于荣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破译蛋白质的利器——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新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陈执中教授编著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新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已于2011年10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1章,内容涉及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领域,蛋白质组分析中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分析鉴定的有关技术等.

    作者:张天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