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 主管单位: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2-979X
  • 国内刊号:37-1438/R
  • 影响因子:0.53
  • 创刊:1991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9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
  • 医药卫生综合
食品与药品杂志   2018年03期文献
  • 海带褐藻糖胶的复合酶法与热水法提取比较研究

    目的 对复合酶法与热水法提取海带褐藻糖胶的效率和提取物结构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采用复合酶法与热水法提取海带褐藻糖胶;环境扫描电镜(ESEM)比较两种方法对海带细胞壁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两种方法提取物的单糖组成.结果 复合酶能温和高效地破碎海带的胞壁组织结构,使褐藻糖胶快速溶出,复合酶法与传统热水法比较有更高的褐藻糖胶得率和一次提取率,分别达2.36 %±0.15 %(以海带干重计)和84.89 %.结论 复合酶法提取海带褐藻糖胶效率较高,所制备的褐藻糖胶甘露糖和硫酸根含量较高.

    作者:董学前;张永刚;王伟;张艳敏;刘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注射用卡非佐米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注射用卡非佐米安全性.方法 将注射用卡非佐米配成适当浓度,进行体外溶血、新西兰兔血管刺激、豚鼠全身过敏试验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观察注射用卡非佐米是否有溶血、血管刺激和过敏反应. 结果 注射用卡非佐米0.75 mg/ml对兔红细胞无体外溶血及致凝聚作用;0.75 mg/kg静脉注射无血管刺激;0.5,0.25 mg/只剂量下,豚鼠无主动全身过敏作用;1,0.5 mg/只剂量下,大鼠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结论 注射用卡非佐米无溶血、血管刺激作用,不引起过敏反应,可用于静脉给药.

    作者:黄传海;薛云;戴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PLC测定多烯紫杉醇纳米粒包封率

    目的 制备多烯紫杉醇纳米粒溶液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包封率.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多烯紫杉醇纳米粒溶液,采用HPLC测定包封率.结果 多烯紫杉醇在0.2000~3.2000 mg/ml(r=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符合要求.平均回收率为98.52 %,RSD值为3.67 %(n=5).平均包封率85.15 %,RSD值为3.79 %.结论 HPLC可用于测定该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包封率.

    作者:毛丽燕;邬文珠;路文娟;赵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硫酸二乙酯与紫外线复合诱变选育糖化酶高产菌株的研究

    目的 通过诱变育种,提高糖化酶生产菌株黑曲霉WT(Aspergillus niger WT)的产酶能力.方法 用硫酸二乙酯(DES)和紫外线(UV)进行复合诱变,通过淀粉透明圈法筛选优势菌株,并通过摇瓶发酵对优势菌株的产酶能力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DES诱变,得到一株产酶能力为11 737 U/ml的突变株DES3,较原始菌株黑曲霉WT产酶能力提高30 %;将DES3进行紫外诱变,得到一株产酶能力为13 858 U/ml的突变株DUV1,产酶能力较DES3提高18 %,较原始菌株黑曲霉WT提高53 %.结论 本论文采用DES和UV复合诱变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糖化酶生产菌株黑曲霉WT的产酶能力,对糖化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超;袁丹丹;赵建刚;张金华;刘飞;朱希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深加工阿胶制品DNA提取方法对比探究

    目的 针对深加工阿胶制品,选择一种优DNA提取方法,为动物源性真伪鉴定奠定基础.方法 对5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获取一种适合阿胶的高质量DNA提取方法.结果 超高速离心法提取的DNA纯度高,质量好,完全能满足下游实验要求.结论 超高速离心法适合深加工阿胶制品DNA提取分离.

    作者:王一村;李娜;高静静;周莉莉;许士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艾塞那肽缓释微球体外释放度研究及其方法学验证

    目的 建立艾塞那肽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研究,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及耐用性.方法 使用菲罗门Jupiter XB-C18柱(25 cm×4.6 mm,5 μm,300 ?),以0.5 %磷酸水/乙腈溶液(80/20)为流动相A,以0.5 %磷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50 ℃;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20 μl.采用释放度测定法,通过检测球内剩余药物的量间接测定体外累积释放度.结果 计算累积释放度及其相关性表明,释放曲线拟合符合波尔兹曼方程;37和45 ℃释放度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结论为了缩短样品周期,质量标准中选取45 ℃释放方法,并通过方法学研究,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科学性及耐用性.

    作者:王冠杰;杜世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芪皂苷类成分在人源肠道菌群中生物转化特征研究

    目的 阐释黄芪皂苷类成分(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在人源肠道菌群中的生物转化特征,及共性代谢产物环黄芪醇的生成过程.方法 将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分别与人源肠道菌液在厌氧条件下共孵育,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0,4,8,12,24,48 h代谢产物,并以峰面积标示环黄芪醇生物转化率.结果 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主要的代谢途径包括脱糖基、脱乙酰基和脱氢;共性代谢产物为环黄芪醇,生物转化率可达50 %以上;相较于黄芪皂苷Ⅱ和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和黄芪皂苷Ⅲ转化速率更快.结论 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可经人源肠道菌群逐步脱糖,转化成易吸收入血的环黄芪醇,并成为黄芪皂苷类成分在体内发挥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相对于黄芪甲苷,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Ⅰ~Ⅲ含量更高,其潜在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孟欣桐;乐世俊;杨智睿;刘娟;冯五文;苏晶;张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UPLC一测多评法测定西洋参及其保健食品中人参皂苷的含量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西洋参药材及其保健食品中皂苷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QAMS),对人参皂苷的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并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实测值的差异,进而判断一测多评法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UPLC,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 mm×2.1 mm,1.7 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性B为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03 nm;以人参皂苷Rb1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人参皂苷Re、Rg1、Rb2、Rb3、Rc、Rd的相对校正因子,进而测定样品中各人参皂苷的含量.结果 以Rb1为内参物,人参皂苷Rg1、Re、Rc、Rb2、Rb3、Rd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84, 0.869,0.972,1.044,1.010,1.261.在测定范围内各成分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位于87.6 %~99.7 %之间, RSD均小于3.0 %,并在不同的耐用性条件下方法适用性良好.对21批西洋参药材、饮片及5批西洋参类保健食品同时采用QAMS和外标法测定皂苷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文建立的基于UPLC的一测多评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分析时间短,耐用性较强,适用于西洋参药材及其保健食品中7种人参皂苷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鲁辉;吴杨;闵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化合物M-286对AGE诱导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化合物M-286对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AGE)诱导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MEC)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RMEC,以不同浓度的化合物M-286培养液作用于AGE处理的RMEC,MTT法检测RMEC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比例及细胞内ROS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的化合物M-286可在不同程度上保护AGE处理后的RMEC,与AGE组比较,能够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GE处理24 h后RMEC凋亡比例明显升高;不同浓度的化合物M-286处理后细胞凋亡比例均有所下降,与AGE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GE处理24 h后,ROS水平明显升高,化合物M-286可降低AGE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与AGE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合物M-286可通过抑制AGE诱导RMEC中ROS的产生,减少RMEC凋亡.

    作者:林桂明;孙捷;刘晶晶;刘晓飞;李太娟;牟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铁皮石斛不同部位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测定铁皮石斛茎、叶、花中多糖含量,并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为更充分地开发利用铁皮石斛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不同部位多糖含量,分别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和超氧阴离子清除法测定铁皮石斛不同部位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铁皮石斛茎、叶、花中多糖含量分别为34.61 %,23.51 %,13.47 %.茎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87.41 %;叶中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85.39 %;茎、叶、花中多糖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均不高.结论 铁皮石斛茎、叶、花多糖含量丰富,其多糖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作者:曹雪原;唐雅楠;姜秀梅;邵尉;高德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耐热耐碱木聚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分泌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目的 研究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木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BL2l中的高效分泌表达并对其产木聚糖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方法 全基因合成枯草芽孢杆菌木聚糖酶基因序列并进行密码子优化,经大肠杆菌BL2l表达后获得基因工程菌株,通过SDS-PAGE电泳检测、硫酸铵分级沉淀和AKTA系统分离纯化,分析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结果 重组木聚糖酶为胞外分泌性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43×103;酶促反应适温度为65 ℃,适pH为10.0,适条件下酶活高可达1201.5 IU/ml.结论 成功获得高效分泌表达重组木聚糖酶的基因工程菌株,该木聚糖酶具较好的耐热性和耐碱性.

    作者:郝荣华;张晓元;王羽;刘飞;陈勉;朱希强;凌沛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木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建立可靠的黑木耳多糖高温蒸汽浸提工艺,并测定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高温蒸汽浸提黑木耳多糖料液比、浸提温度与浸提时间.此外,利用超氧自由基(O-2·)清除实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与总还原力实验检测粗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 高温蒸汽浸提木耳多糖的佳条件为:料液比1:50(g/mL),提取温度120 ℃,提取时间85 min.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48.38 %±1.64 %.此外,木耳多糖对O-2·、ABTS+·及DPPH·的IC50分别为0.65,0.78,1.47 mg/ml,且对铁离子有良好还原力.结论 高温浸提法能快速高效提取粗黑木耳多糖,其具有良好的天然抗氧化活性.

    作者:孔沛筠;常雅宁;聂嘉睿;庄伟;屈咪;秦佳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PLC测定心可宁胶囊中人工牛黄(牛黄)胆红素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可宁胶囊中人工牛黄(牛黄)胆红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Phenomenex,4.6 mm×250 mm,5 μm),以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2 %冰醋酸溶液(50:47: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45 nm,柱温 30 ℃.结果 胆红素浓度线性范围为5.05~50.53 μg/mL( r=0.9999, 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 %, RSD为1.36 %.测定4个厂家生产的心可宁胶囊样品,结果3个厂家胆红素含量偏低或未检出.结论 此法准确、简便,可作为心可宁胶囊中人工牛黄(牛黄)胆红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袁继承;张裕民;沙启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PLC-DAD同时测定野菊不同部位8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中药野菊不同部位(花、叶、嫩茎、老茎)中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7-O-β-D-葡糖苷、芹菜素-7-O-β-D-葡糖苷、蒙花苷和木犀草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Hypersil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0.1 %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7-O-β-D-葡糖苷、芹菜素-7-O-β-D-葡糖苷、蒙花苷和木犀草素进样量分别在0.031~0.620 μg、0.009~0.180 μg、0.016~0.320 μg、0.081~1.620 μg、0.021~0.420 μg、0.011~0.220 μg、0.152~3.040 μg、0.017~0.34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 0.9998,0.9997,0.9996,0.9995,0.9996,0.9997,0.9998.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7-O-β-D-葡糖苷、芹菜素-7-O-β-D-葡糖苷、蒙花苷和木犀草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 %,99.09 %,99.03 %,98.88 %,99.22 %,99.02 %,98.38 %,99.02 %,RSD(n=6)分别为1.40 %,1.05 %, 0.98 %,1.18 %,0.98 %,0.91 %,0.89 %,1.26 %.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野菊的质量控制,测定结果显示野菊不同部位有机酸和黄酮类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作者:侯爱荣;陈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PLC测定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中三氯叔丁醇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中三氯叔丁醇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pH 4.0)-乙腈-甲醇(45:40: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三氯叔丁醇在0.1999~0.5998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16 %,RSD为0.34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中三氯叔丁醇的检测.

    作者:李永贵;张锡霞;徐伟娜;王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5-ALA荧光引导在恶性脑胶质瘤手术切除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恶性脑胶质瘤的手术全切能提高患者的生存预后,但由于高级别胶质瘤的浸润生长特性,术中很难分辨肿瘤与正常组织边界.5-氨基乙酰丙酸(5-ALA)是体内血红素合成的前体物质,在血红素代谢过程中各种酶的作用下可生成具有强光敏活性的原卟啉IX(PpIX).PpIX在特定波长激光照射下,在荧光显微镜下激发出红色荧光而被识别,从而提高恶性脑胶质瘤的手术切除率.5-ALA荧光引导结合高场强术中磁共振、术中电生理能进一步提高恶性脑胶质瘤的手术切除率.

    作者:王炜;朱蕾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过山蕨化学成分及其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对过山蕨化学成分及其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活性进行归纳整理,期待能为阐明其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王芳;吕凌岳;梁大连;于亮;郭琪;张岱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枳壳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枳壳为药食两用植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枳壳药理作用,对近年枳壳主要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枳壳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徐云;徐建;白冰;肖俊美;王宝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佛手多糖提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佛手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多糖是其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本文比较了不同产地的佛手性状和营养成分,综述了近年佛手多糖的提取、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佛手多糖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彭宝;文瑶;于荣敏;朱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玛咖酰胺检测方法与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目的 玛咖酰胺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抗癌和提升性能力、增强生育力等生理功能,受到学界和市场的热捧.但关于玛咖酰胺组成、检测、提取和分离纯化的系统报道较少,严重制约着玛咖的研究、生产和相关产品的开发.本研究介绍了玛咖酰胺的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玛咖酰胺的组成、检测、提取分离和纯化;并阐述了不同检测和分离纯化方法的优缺点;后探讨了今后玛咖酰胺的研究方向和未来趋势,为玛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性指导.

    作者:代宏哲;徐伟洲;高续春;戚露露;樊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虾青素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虾青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虾青素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虾青素的相关活性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曹秀明;宋冬雪;李钧;樊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