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对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并发肺栓塞的8例患者的诊断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分别于术后4~35 h内发生不同程度的肺栓塞,表现为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痊愈出院,无死亡发生.结论 提高对布-加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肺栓塞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治愈率.
作者:李乃选;于腊梅;王文明;盛玉国;王保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脐血及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化(CD)抗原百分含量的异同,以及两者淋巴细胞内分泌细胞因子的差异.分析在进行脐血(CB)与成人外周血(PB)造血干细胞移植(SCT)时的利弊,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强弱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双色、单色荧光素标记单克隆抗体检测CB、PB中淋巴细胞分化抗原,通过分离脐血、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经十二豆蔻佛波醇乙酯(PMA)、离子霉素(ionomycin)刺激后进行培养,与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它们胞内分泌细胞因子(CK)的表达能力. 结果 ①代表初始T细胞重要表型CD4+CD45RA+淋巴细胞的含量脐血明显多于成人外周血(P<0.01),而CD8+CD45RA+淋巴细胞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代表记忆性T细胞重要表型CD45RO+淋巴细胞的含量成人外周血明显多于脐血(P<0.01).②经刺激培养后淋巴细胞内分泌部分细胞因子的含量脐血均明显低于成人外周血,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 脐血淋巴细胞各亚群分化抗原及所检测的细胞因子的表达能力与成人外周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脐血干细胞移植优于成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作者:彭新国;李占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皮瓣修复2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皮瓣血运、质地良好.结论 桡神经浅支伴行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满意,是临床上较理想的选择皮瓣之一.
作者:陈仲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癌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cyclin D1表达对肺癌诊断的意义及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cyclin D1表达两者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 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33例肺癌及10例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 D1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分别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分型的关系及与肿瘤分化间的相关性,同时对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cyclin D1表达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33例肺癌中有18例(54.5%)显示RASSF1A基因已被甲基化,16例(48.5%)肺癌组织显示为cyclin D1表达阳性;而10例癌旁组织RASSF1A基因未甲基化且cyclin D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为阴性.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型、分化及cyclin D1表达均无关;而 cyclin D1表达与肿瘤的分化具有相关性(r=0.418,P<0.05),但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型无关(P>0.05).结论 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cyclin D1表达在肺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且cyclin D1表达与肿瘤分化有关,检测cyclin D1表达有助于对肺癌恶性程度作出判断.
作者:胡金霞;刘在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离、培养和鉴定胎鼠脊髓神经干细胞,为建立稳定的脊髓神经干细胞系提供基础.方法 应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脊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的神经干细胞.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表达神经巢蛋白,并能经过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 分离到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为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疗提供了基础.
作者:燕景锋;樊立华;杨照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经胸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CFR)功能.方法 25例高血压左室肥厚组(LVH),23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no-LVH)和25例正常对照组(所有病例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经静脉注射潘生丁,测量用药前、后心尖部心外膜冠状动脉的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血流速度时间积分,计算其比值,作为冠脉血流储备指标.结果 高血压患者无论有无LVH,CFR峰值速度比、CFR速度时间积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显著(P<0.05,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存在冠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
作者:谷磊;周燕;高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病因及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及健康查体中的受检对象进行CT或MRI检查,以发现确认陈旧性梗死灶,并询问病史以排除以往有症状性脑卒中,同时进行影像学分类及病因追查.结果 影像学改变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占90.05%;另一类是无症状性小梗死,占9.5%.前者梗死部位多在基底节、内囊、脑干,后者多在脑叶,其病因主要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糖尿病及冠心病伴房颤等.结论 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以腔隙性梗死为多,认为CT及MRI是确认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唯一检查方法;对高危因素的老年人进行普查和积极对因治疗对预防无症状性脑梗死或症状性脑梗死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苏长海;陈金波;刘庆新;葛汝丽;杨忠;郑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现场评价NP30/抗体检测试剂盒在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筛查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云南省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3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现场,随机抽取10~70岁的村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血吸虫病病史个案调查;收集粪便标本作病原学检查;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分别采用NP30/抗体检测试剂盒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SEA/ELUSA法)进行血吸虫病免疫学诊断.结果 3个村共筛查村民506人,粪便孵化法检测阳性164例,阳性率为32.41%;NP30和SEA/ELIS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8.3%和75.0%;在164例粪检阳性血清样本中,NP30和SEA/ELIS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7.88%和84.71%.在342例粪孵阴性血清样本中,NP30和SEA/ELISA的检出率分别为44.15%和70.47%.结论 NP30/抗体检测试剂盒在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大规模筛查病人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吴玉龙;程梅;李红星;孟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丹酚酸B抗前列腺肿瘤的作用.方法 采用光镜观察形态变化、台盼蓝计数死细胞数、MTT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评价丹酚酸B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丹酚酸B 500 μg/ml具有抗前列腺肿瘤作用,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经丹酚酸B作用后的BPH1-C5细胞发生凋亡,丹酚酸B具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宋晓冬;杨玥;杨军厚;谭秀华;郭银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人4-1BBL胞外区蛋白与4-1BB表达阳性细胞的结合与激活活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人4-1BBL胞外区蛋白与A549细胞的结合活性,并进一步采用免疫组化分析人4-1BBL胞外区蛋白与4-1BB阳性细胞的结合活性,然后研究人4-1BBL胞外区蛋白对Jurkat细胞IL-2释放的影响.结果 4-1BBL胞外区蛋白能与4-1BB表达阳性的A549细胞系以及激活的Jurkat细胞特异性结合,并能维持激活的Jurkat细胞释放IL-2.结论 所获得的人4-1BBL胞外区蛋白具有结合与激活双重活性,在肿瘤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作者:姜文国;李欣;张树平;熊冬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拟老年痴呆(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 大鼠海马背侧微量注射甲基软海绵酸(大田酸),胰岛素侧脑室注射;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脑内GFAP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GFAP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胰岛素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GFAP表达减少.结论 胰岛素提高拟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生长发育,抑制GSK-3β和OA对tau蛋白的磷酸化作用,以及改善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有关.
作者:李清春;李宝玉;赵冬梅;崔存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组合异种骨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①通过观察240例四肢长骨骨不连病例行自体骨及重组合异种骨(RBX)植骨术后的伤口渗液情况,对比不同植骨材料对伤口愈合的影响;②通过比较49例RBX植骨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2周、4周不同时间的外周血相关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观察RBX体内植骨的免疫学反应.结果 自体骨与RBX植骨术后的伤口渗液情况无明显差异;RBX植骨术前与术后1周、2周、4周不同时间的外周血相关免疫学指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合异种骨无明显免疫原性,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王志刚;刘建;胡蕴玉;孟国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拇指再造提供拇指与移植体各结构的断层相关资料.方法 在三个断层上对拇指与移植体相同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拇趾比较适合,但影响下肢功能;第二趾与拇指虽有某种程度的差异,不会影响下肢功能.结论 应以第二趾作为移植体替代拇指较好.
作者:李滨;张洪杰;张辉;刘洪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腹部外科手术后出现腹腔内感染,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受抑制,除了感染本身对机体的损害外,还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为腹腔感染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细胞因子在腹腔感染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炎症介质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静脉血中的细胞因子TNF、IL-6和IL-8进行动态检测,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腹部术后的变化和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庆华;陈强谱;王连文;郭丽芳;栾顺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无法维持满意位置,而切开复位内固定,因骨折端粉碎严重,无法穿针或行钢板螺钉固定.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8月应用三维单边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胜江;付丽娟;杨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死率极高,其临床特点为: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多变,再加上影像科和临床医生认识的不足,常致误诊误治.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的应用,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提供了新的无创检查手段.本文报道4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结合临床特点,探讨MRI、MRV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克文;宋荣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婴儿抚触作为现代医学中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已受到国内外医学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家长的欢迎.它是通过医护人员或母亲的手,有技巧地对婴儿全身皮肤进行按摩,让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使婴儿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安慰,产生良好地生理反应,促进婴儿身心健康,提高婴儿的身体素质.我科自2003年建立婴儿抚触中心,开展婴儿抚触工作,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国花;陈英祥;陈秀华;刘长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以损伤小,无痛苦,恢复快等优势而在全国各医院广泛开展.近年我院开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80例,现将腹腔镜的一些手术技巧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勇;于利伟;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虽然近年来有关腹腔实质脏器及空腔脏器的诊断已有全面研究,但胃肠道和肠系膜损伤的病例诊断困难,报道较少.现在CT已成为这些病例的首选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病人发病率和致死率是关键[1].现将10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和肠系膜损伤患者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腹部外伤的诊断水平.
作者:张红梅;高廷军;张延霞;张玉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国内外的临床试验业已证实他汀类药在调整血脂的同时有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发展,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本研究旨在采用血脂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评价国产他汀类药血脂康对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影响.
作者:李克清;唐兴华;王磊;魏雅萍;黄树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腹股沟疝的修补术式较多,传统的术式均是张力缝合.近年来无张力疝修补术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流术式,包括Lichtenstein术式、Rutkow术式等,尤其是被称为腹股沟疝微创手术的Kugel手术 [1],是指将补片置入腹横筋膜深面的腹膜前间隙内,封闭整个耻骨肌孔.本院自2004年12月-2006年3月施行Kugel手术28例,近期随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百明;李淑娟;赵汝红;房玉河;田金国;王金海;周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环枕筋膜挛缩综合征是指由于劳累等因素导致环枕筋膜中的环枕后膜紧张、挛缩,从而压迫、刺激临近的血管、神经,出现的以经常性头痛、头晕、后枕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1].此病征临床多发,但由于症状无特异性,极易与颈椎病等相混淆,故临床报道较少,临床误诊误治率较高.经笔者文献检索CNKI等数据库,自1996以来相关文章仅3篇.笔者2年来采用水针刀疗法治疗36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孟华;刘志学;孟祥辉;魏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喘憋性肺炎也叫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大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我院自2004年11月至2006年2月联保应用万托林、普米克令舒、沐舒坦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三者联用比单用沐舒坦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福玲;高俊芳;胡燕;付洪杰;于振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青年冠心病(CHD)患者在临床逐渐增多,大多无先兆、起病急、来势凶险,多数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就诊,有的甚至猝死,目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回顾性总结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王秀花;张瑞军;唐淑华;张玉玲;段福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而防治肿瘤的好办法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因此,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肿瘤防治的重点和热点.笔者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原则,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洪泽;曲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乳糜胸是胸导管或其分支破损,乳糜液溢漏,积聚于胸膜腔而形成.自发性乳糜胸是临床少见疾病,约占胸腔积液的2%.病因复杂,多数由肿瘤、炎症、寄生虫或免疫系统疾病引起.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3月共收治6例自发性乳糜胸患者,采用胸膜腔内注射红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强;王德江;吴铭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预后较差,且术后复发率高.研究资料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及受体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白细胞介素-2(IL-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一氧化氮(NO)等,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笑岩;白咸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静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等方法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对于恢复心肌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或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 )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马国强;李跃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间质性疾病,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以往的研究多认为其病因与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炎症和纤维化的过程有关[1].
作者:刘金苹;翟乃亮;李淑翠;张树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得到测定,基因序列数据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基因芯片技术的问世及迅猛发展,使得研究如此众多基因的生物信息及其功能成为可能.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刘秀珍;张如意;栾海云;李淑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前,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修复皮肤粘膜缺损和进行软组织充填的有效性已经被动物实验和初期临床应用实验所证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真皮替代物.ADM是由动物或人类供者所供皮肤制成的无细胞组织薄片.
作者:宋冰;杨佑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征1948年Buerker发现小鼠肉瘤Sl80细胞有神经营养作用后,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的研究日渐增多,其结构、功能也已基本阐明.NGF是发现早、典型、研究多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是从小鼠颌下腺中分离的分子量为140 000的糖蛋白,由α、β、γ三种肽链按α2βγ2的比例构成,肽链间以共价键结合;人的NGF受体基因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为单拷贝基因,有6个外显子,第一个外显子编码信号肽,第二、三个外显子编码膜外区,第四个外显子编码跨膜区,第五、六个外显子编码胞内区.
作者:徐清;赵冬梅;黄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抗心律失常药物家族中新兴的成员,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这主要是由于CAST等一系列临床试验显示了Ⅰ类药物的弊端,Ⅰ类药物虽能抑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律失常,但增高了死亡率;而Ⅲ类药物以胺碘酮为代表,对心功能无抑制作用,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胺碘酮,在抑制心律失常的同时不增高死亡率.因此Ⅲ类药物取代了Ⅰ类药物的地位,成为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的中流砥柱.
作者:张文博;展瑞;张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7岁,因胸痛伴呼吸困难2 h入院.有冠心病史20余年.查体:呼吸急促、紫绀,右肺可闻及哮鸣音和细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心电图示:V1~V4的T波倒置,出现SⅠQⅢTⅢ征.磁共振显示肺栓塞.
作者:侯家梅;李玲;孙作永;张海萍;王浩;方涛;张秀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8 kg,因发热25 d入院,心脏彩超示三尖瓣占位.入院后白细胞14.77×109/L,红细胞3.77×1012/L,血小板286×109/L,纤维蛋白原含量6.63 g/L,凝血酶原时间(PT)13.5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0.7 s.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余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三尖瓣占位切除术.
作者:闫玉荣;王耀岐;齐美;贾树山;刘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圈套器是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重要工具,当圈套器的挤榨压为零时,便失去了对息肉的切割能力而报废.但对胃巨大结石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工具,还能做到废物利用.本文将此法介绍如下.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结石后,将圈套器从活检口进入,将结石套住用机械力量用力进行切割,将巨大结石切成小块,即用网篮或圈套器取出.
作者:刘建华;崔书华;牟爱芹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