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肿瘤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神经营养因子-4(NT4)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诊的肿瘤抑郁症患者36例,设健康对照组20例.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并应用免疫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BDNF、NGF及NT4的表达水平.结果 肿瘤抑郁症患者BDNF、NGF及NT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肿瘤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这为针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史有奇;李雨峰;李国栋;张大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状况及血糖控制因素,以期更好地为社区医生进行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对辖区内老年糖尿病患者共361例进行健康查体,查体项目包括饮食、运动、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降糖药物治疗、胰岛素、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和并发症等,对查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无高血压者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有高血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76,P<0.05);BMI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66,P<0.05);运动对血糖的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22,P<0.05);通过健康饮食对血糖的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82,P<0.05);不同性别的BMI对老年糖尿病健康体检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224,P<0.01);女性血脂异常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127,P<0.05);女性服用降糖药依从性好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044,P<0.05).结论 高血压、运动、BMI、健康饮食等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直接关系.
作者:吴维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ive,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诊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所有患儿均接受BiPAP治疗,观察患儿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气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明显较对照组(74.1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63.04±12.19)h、机械通气时间(52.53±12.34)h、住院时间(17.32±5.46)h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pH值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2、pH较高,PaCO2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68%)较对照组(32.26%)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BiPAP治疗NRD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亚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患者下肢运动阻滞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于本院就诊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52例,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30 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术后两组患者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麻醉后30 min,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omage评分中0~2分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100% vs9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能有效提高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术中麻醉效果,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姜蕴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建立RhD阴性供者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惠州市中心血站72558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RhD阴性供者,建立RhD阴性供者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评价-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建立的价值.结果 经检测,0d、21d、0.5年、1.5年不同深低温冻存时间下红细胞中2,3-DPG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D阴性低温保存制备量、临床应用量、临床应用率逐年上升,不同年份之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D阴性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不会对红细胞血红蛋白功能造成影响,建立RhD阴性供者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能够有效缓解RhD阴性血缺少的弊端,制备量、临床应用量、应用率明显逐渐增高,为RhD阴性血患者提供相匹配的血液,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文晅;湛玉武;陈栋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联合围术期综合处理治疗复发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8例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治疗组行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手术,两组均在围术期进行综合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9.63% (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联合围术期综合处理治疗复发慢性鼻-鼻窦炎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风险.
作者:张炜;郭洁;张杨;魏珍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诊治的8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孕周不同分成三组:A组(孕28~29周),B组(孕30~31周),C组(孕32~33周),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评估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孕妇年龄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明显下降,A组下降较明显,B组次之,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尿量增多,3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多,B组次之;3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减少,3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减少较明显,B组次之.3组患者PT、APTT、血小板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分娩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对抗孕妇早发型子痫前期机体的高凝状态,经过治疗,不同孕周的孕妇孕周不同程度地延长,较小孕周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效果可能比较大孕周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效果好.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与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方案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诊的148例HIV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74例,其中A组接受TDF+3TC+ EFV治疗,B组接受AZT十3TC+EFV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A、B组的HIV RNA载量及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CD4+T细胞计数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但A、B组干预3、6个月后,CD4+T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IV感染的治疗中,TDF+ 3TC+ EFV与AZT+3TC+EFV方案均具有较好疗效,但前者的不良反应耐受性更好,更适于应用.
作者:游长胜;周清霞;莫华添;黄坚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日间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于本院行日间手术的2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6例进行探讨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日间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上开展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模式,患者在血压升高、切口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心理状态与满意度比较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行日间手术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满意度,促进了护患的和谐关系,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液晶静脉定位仪引导下对儿科门诊输液患儿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需要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手感盲法穿刺,观察组辅用液晶静脉定位仪引导下穿刺.分析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成功次数、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人数、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回针人数、投诉人数、输液等待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晶静脉定位仪引导下穿刺成功率高,患儿疼痛轻,值得推广.
作者:殷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随访下牙周干预对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炎性因子及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牙周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微信平台随访下牙周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及脂联素水平进行观察.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随访下牙周干预能降低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脂联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伟;黄舜敏;杨华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局麻技术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17例.对照组给予腰麻方式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应用次数、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应用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局部浸润麻醉技术应用于开放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显著减少手术及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恢复,临床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戴炜炜;邱建;汤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牙周病的影响因素,评估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牙周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的比较进行牙周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根据成功标准,结合牙周袋深度及咀嚼效能吸光度值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牙周病影响因素主要为吸烟、缺乏牙周病知识、营养不良、糖尿病;口腔正畸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移位牙齿得到复位,口腔美观情况良好;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及咀嚼效能有效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加强卫生宣教、控制血糖、调整营养、戒烟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积极实施正畸治疗,改善牙周袋深度,提高咀嚼效能,恢复美观情况,能够进一步提升牙周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纪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宫颈炎术后应用宫炎平片联合聚甲酚磺醛液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已经行物理治疗手术的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25例.A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B组术后给予口服宫炎平片治疗,C组术后给予聚甲酚磺醛液治疗,D组术后给予宫炎平片联合聚甲酚磺醛液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后2月定期随访,比较4组患者的术后流血时间、术后流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 B、C、D三组术后流血时间、术后流血量及术后疗效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术后疗效显著优于B、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炎平片联合聚甲酚磺醛液能有效降低宫颈炎术后的术后流血时间、术后流血量,加快创伤的恢复速度,疗效显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芳芳;曹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双钢板固定植骨术结合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在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科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5例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视患者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分别进行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和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膝关节功能评分、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5例患者均完成随访,Rasmussen评分优良率达92%,5例出现张力水疱,1例出现浅表感染,1例出现排斥反应,1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导致恢复较差,采取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患者均愈合良好,无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创口溃烂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双钢板固定植骨术结合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在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能够减少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对膝关节起到生物学固定的作用,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思景;黎建义;曾远;郭柱能;黄志全;谭仁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6个月龄内肺炎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分布和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6个月龄内社区获得性肺炎婴儿689例,入院行胸片/CT检查,采用凝集法进行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 IgM抗体检测;检测外周血实验室指标;吸取痰标本做细菌培养,用PCR法对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6月龄内肺炎婴儿MP/CP/CT/UU阳性检出213例(30.9%),阳性确诊116例(16.8%),MP、CP、CT、U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2%、10.3%、4.9%、6.5%,确诊率分别为7.8%、3.2%、4.9%、6.5%,阳性检出率整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3.818,P=0.003).1~3个月龄肺炎患儿MP/CP/CT/UU阳性检出和确诊率较高(61.5%,60.4%),女婴阳性检出和确诊率明显大于男婴(x2=5.840,5.760;P=0.012,0.016).61.2%的阳性确诊婴儿的胸片/CT表现为斑片状阴影,67.2%出现肺部湿性哕音,69.8%出现血小板异常升高.结论 MP、CP、CT、UU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早期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
作者:栗新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康复电治疗仪对产后子宫复旧以及对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53名作为观察组,应用低频脉冲康复电治疗仪对相应部位每隔12h进行一次20min电刺激并持续治疗6次.选择同期56名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不做相应处理.观察两组子宫复旧以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产后24h、48h、72h的子宫复旧有效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第三天乳房疼痛(P=0.013)及肿胀分级(P=0.017)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应用低频脉冲电治疗仪有助子宫复旧,并能够预防、缓解乳房胀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小东;李伟仕;张捷;李茵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LKB1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取患者癌肿原发灶组织与距癌肿边缘5cm以上的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KB1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LKB1蛋白在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比肺癌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KB1蛋白在鳞癌与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肿瘤组织中LKB1蛋白的阳性率比中-低分化肿瘤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肿瘤组织中LKB1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KB1蛋白在Ⅰ~Ⅱ期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比在ⅢA~B期肺癌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KB1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LKB1蛋白的表达程度随肿瘤分化程度的下降、淋巴结转移阳性率的升高、疾病分期的进展而降低,LKB1蛋白表达的下调可能减弱了对肿瘤发展的抑制作用,其低表达可能是疾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万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输液方式的不同分为留置针组与普通钢针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首次穿刺时间、接瓶时间、夜间给药时间、抢救成功率、治疗依从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纠纷发生率.结果 留置针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抢救成功率、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普通钢针组,并发症发生率、纠纷发生率低于普通钢针组,留置针组患儿接瓶时间、夜间给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钢针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能有效减少再输液穿刺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液体外渗、静脉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还可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苏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门静脉植入支架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癌合并PVTT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单纯接受经导管TACE治疗,治疗组先行门静脉支架植入术,然而再行TACE治疗.记录两组术后1周内出现的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治疗结束后3个月,检测患者静脉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E钙黏连蛋白(E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每月定期电话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ALT、AST、TBIL、AFP-L3、VEGF、ICAM-1、EC和MM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ALT、AST、TBIL、AFP-L3、VEGF、ICAM-1、EC和MM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症状生存时间、平均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1周内均未出现与手术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门静脉植入支架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高镨月;王展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区监控跟踪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收治23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观察组(实施监控跟踪管理),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社区收治的23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组(未实施监控跟踪管理),比较两组生活方式及血压变化.结果 观察组合理饮食、禁忌烟酒、坚持运动、规律服药等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监控和跟踪管理后,观察组血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监控跟踪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对于改善患者血压值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建明;胡小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为老年住院患者实施鼻饲标准流程化管理预防误吸事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需要进行鼻饲的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鼻饲操作流程,观察组则实施鼻饲标准流程管理,对两组患者鼻饲后发生的误吸事件、其他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以及对鼻饲管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误吸发生率(5.44%),其他并发症发生率(6.90%),对鼻饲管理满意度(96.55%),对照组误吸发生率(11.66%),其他并发症发生率(27.59%),对鼻饲管理满意度(68.97%),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误吸鼻饲标准流程管理的效果优于常规鼻饲管理,可于临床中针对标准管理流程进行推广.
作者:梁慧;周加明;宋玲玲;曾苑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积水的高危因素、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科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发生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SAH术后脑积水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占76.7%,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和后交通动脉瘤占78.3%,Hunt-Hess分级Ⅲ-Ⅳ级患者占80%,SAH发生2次患者脑积水发生率为68.3%,高血压患者占80%,手术后,恢复良好者45例,轻度残疾者8例,重度残疾者3例,植物死亡者2例,死亡者2例.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并发脑积水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Hunt-Hess高分级、多次发生SAH、高血压病史,CT在诊断SAH后脑积水中应用价值较高,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秦建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辨治联合TP方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本院治疗的8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TP方案化疗,观察组则加以健脾益胃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CD4+、CD8+、CD4+/CD8+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CD8+、CD4+、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健脾益胃汤与TP方案化疗联合用于治疗中晚期胃癌效果确切,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与临床症状,抑制病症进展,进而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其生存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董玉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产后身痛的产妇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法,对照组口服中药,比较两组患者的NP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NP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产后身痛,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经颅多普勒(TCD)联合脑电图(EEG)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5月本院疑似CCCI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TCD、EEG检查,并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将其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对比TCD、EEG单独及联合检查特异度、阳性率、准确性.结果 TCD、EEG联合诊断阳性率94.95%(94/99)及准确性91.27%(115/126)分别高于TCD单独诊断[80.81%(80/99)、75.40%(95/126)]、EEG[75.76%(75/99)、73.02%(92/126)]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EEG联合诊断特异度77.78%(21/27)与TCD单独诊断55.56%(15/27)、EEG单独诊断62.96%(17/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TCD、EEG检查CCCI,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出率,且临床诊断准确性较高,有助于患者及时获得对症治疗,保障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健康人常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值情况,探索其发展趋势并分析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方法 选择895例健康医疗工作人员(A组)和1013例社会非医疗工作单位健康员工(B组)为采集血液的样本对象,应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样本血细胞进行分析,详细记录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分类结果.结果 A组895人中,淋巴细胞比值大于40%正常参考范围上限人数245例,异常率27.37%(μ=21.97),高于正常水平;中性粒细胞比值小于50%下限水平192例,异常率21.45%(μ=17.03),低于正常水平.B组1013中,淋巴细胞比值大于40%正常参考范围上限人数297例,异常率29.32%(μ=20.56),高于正常水平;中性粒细胞比值小于50%下限水平241例,异常率23.79%(μ=19.15),低于正常水平.淋巴细胞比值参考范围为20%~40%,中性粒细胞比值参考范围为50%~70%.结论 两组人员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值相差很小,淋巴细胞比值都有整体增高的趋势,中性粒细胞比值则有整体下降的趋势.
作者:田秋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