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685
  • 国内刊号:41-1192/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9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36-45
  • 全年订价:10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年7期文献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IL-2及IL-6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对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后血清IL-2及IL-6含量检测,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急性白血病初治组及短期完全缓解(CR)组IL-2水平分别为(18.69±9.41)ng/L,(29.36 ±6.30)ng/L,明显低于长期CR组(46.71 ±8.23)ng/L及正常对照组(53.62 ±8.86)ng/L;初治组及短期CR组IL-6水平分别为(125.86 ±15.78)ng/L,(82.27 ±10.21)ng/L,明显高于长期CR组(30.29±7.63)ng/L及正常对照组(23.46±6.32)ng/L.初治组IL-2和IL-6水平与长期CR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初治及短期CB急性白血病患者IL-2水平低、IL-6水平高,造成免疫抑制状态,白血病易复发.随着CR时间的延长,免疫状态逐渐恢复.

    作者:张雄;肖玉梅;刘传勇;古茂群;廖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清CEA、CA199、CA242联检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血清CEA、CA199、CA242单项或多项联检对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蛋白芯片法检测75例大肠癌患者和36例健康人血清中的CEA、CA199、CA242含量.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EA+CA242+CA19-9与CA242组,CA242+CA19-9组CA242+CE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EA+CA242+CA19-9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及2项联合检测(P<0.05),而特异性无显著差异,CA242+CA19-9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也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CEA、CA199、CA242可用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联检可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王影;梁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狼疮样抗凝物质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狼疮样抗凝物质(LA)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ITP)的关系.方法:采用血浆蝰蛇毒时间(RVVT)测定55例ITP患者及35例正常对照组的LA比值,同时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蛋白C活性(PC:A),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结果:ITP组LA比值、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PC: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LA可导致ITP患者PC:A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升高,ITP血栓的发生可能与LA比值的增高有关.

    作者:孙灵芬;王明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HIV滤纸型质控品洗脱液的选择与应用

    目的:制备容易保存的以滤纸为载体的HIV抗体质控品,研究不同洗脱液的洗脱效果及稳定性.方法:取相同的质控品原液制备10μl体系的液态型质控品和滤纸型质控品.液态型质控品使用时加入490μl正常人血清,滤纸型质控品分别用生理盐水组、血清组、PBS组、PBS-TW20组和样品稀释液组等不同稀释液进行溶解,对其质控测定值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5组不同稀释液溶解的滤纸型质控品检测结果与传统的液态质控品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生理盐水组和PBS组所得数值与液体型符合,并且在l周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均一性.结论:滤纸型质控品可替代液态质控品用于HIV初筛实验室的室内或室间质控.采用容易获得的生理盐水作为滤纸型质控品的洗脱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作者:杨晓莉;鲍作义;张丽萍;王贝晗;郝钦芳;王海燕;李敬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微量板培养法对不同血清型霍乱弧菌检测效果观察

    目的:选用不同血清型霍乱弧菌流行株,观察其在不同批次及保存时间的微量培养板上生长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该方法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霍乱弧菌微量板培养法与霍乱弧菌常规培养法平行实验,测试不同批次、不同保存时间及同一批次的微量培养板对不同血清型霍乱弧菌的小检出浓度.结果:4株霍乱弧菌作为测试菌,对两个批次的培养板每月1次各做了6批实验,微量板长保存时间200余天.与常规法平行实验比较结果得知,同一血清型霍乱弧菌的小检出浓度,两法之间差别不大,结果较为一致.保存长达200余天的微量板未发现有培养基干裂、杂菌污染及颜色改变,并且也未影响检测结果.在同一时间使用不同血清型霍乱弧菌,对6个批次的微量板进行两次实验,与常规法相比较,同样取得较为理想的检测效果.有的微量培养板长保存时间长达300余天,基本上未影响检测结果.结论:微量培养板可以用于不同血清型的霍乱弧菌病原检测,结果证实不同批次或不同保存时间的微量培养板,对霍乱弧菌病原检测结果影响不大,微量板可在冰箱保存6个月以内使用不影响检测结果.

    作者:吴以华;徐景野;李岳良;王汀;石优章;刘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样采集后放置不同时间对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目的:了解HIV/AIDS感染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时随着血样采集后放置时间的延长,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方法:用FACSCount流式细胞仪对我市HIV/AIDS病人送检的30份血样采集后分别放置8、24、48、72、96 h进行荧光染色,染色后放置30 min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将结果进行平均值(Mean)、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的统计计算.结果:同一样本放置8~96 h检测的数据差异<20%,为可接受范围.其中同一样本采集后放置不同时间检测的30份血液中有20份5次重复测定值的CV值<5%,占66.7%.相关性分析显示:五个时间点上的检测结果相互之间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0.001),且相关系数(r值)均≥0.99.结论:在实验室其它条件(温度、试剂等)不变的情况下,用FACSCount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血样采集后放置时间可延长至96 h.

    作者:卢秀杰;郭晓黎;杨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01例肺癌患者血清肿瘤相关抗原Scc-Ag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相关抗原Scc-Ag的水平测定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检测101例肺癌、65例肺良性疾病、3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cc-Ag的水平.结果:肺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肺鳞癌临床分期越晚.其Scc-Ag水平与阳性率越高.结论:血清Scc-Ag的检测可提高对肺鳞癌的诊断,对肺鳞癌病情判断及预后有较大帮助,但对肺鳞癌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作者:戎奇吉;戴金华;马建波;张更荣;赵锐;应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温州地区部分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致动脉硬化指数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部分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血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水平情况,为防治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体检30448例人员资料,并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出non-HDL-C、AIP;并按性别及不同年龄段、LDL-C不同水平进行分组,将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non-HDL-C、AIP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高而逐渐升高;男性在41岁~60岁时non-HDL-C、AIP水平呈高,而后呈下降趋势;女性在老年组时non-HDL-C、AlP水平呈高;AIP与TG、non-HDL-C、LDL-C成正相关,non-HDL-C与TG、TC、LDL-C、AIP成正相关,两者与HDL-C均成负相关.结论:温州地区该部分人群non-HDL-C、AIP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增高而均呈升高趋势,故应引起关注.

    作者:王瑜敏;陈洁;陈筱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正常人肠道乳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研究

    目的:研究正常人肠道的乳杆菌对常用10种抗生素的耐受情况,为临床选药提供有效的依据,为耐药机制和耐药性传递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测定43株正常人肠道乳杆菌对10种抗生素的耐受性.结果:受试菌对万古霉素的耐受性强(100%),其次是对环丙沙星和左氟沙星的耐受性(99.7%);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呋辛和头孢唑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对利福平较敏感,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非常敏感(100%);所有菌株均耐受2类及以上的抗生素.结论:在试验所用抗生素中,正常人肠道乳杆菌对万古霉素的耐受性强,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利福平较敏感,受试乳杆菌对同类抗生素的耐受差异小.

    作者:许烈英;余倩;陈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荧光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cccDNA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特异、灵敏的荧光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的方法.方法:首先用煮沸法提取血清中的HBVDNA,然后用绿豆核酸酶(Mung Bean Nuclease)消化松弛环状HBV DNA(rcDNA),保留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设计一条嵌合引物,该引物分为两部分序列,近5'部分为人为设定的序列,近3'部分是与正链缺口下游互补序列.先用该嵌合引物以正链为模板,自HBV cccDNA1590nt开始向上游延伸,然后以嵌合引物中人为设定的序列为下游引物、与负链互补的上游引物以及一条在两引物之间与正链互补的Taqman探针,扩增检测嵌合引物延伸的产物.由于带有缺口的HBV rcDNA无法被嵌合引物延伸,因此终只能扩增检测到cccDNA.结果:用含有相应HBV DNA片端的PUC19质粒模拟HBV cccDNA,该检测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103拷贝/ml;以模拟松弛环状DNA(rcDNA)与模拟HBV cccDNA按不同比例混合,在rcDNA与cccDNA的比为1×109拷贝/ml:1×103拷贝/ml时,该方法仍可检测到模拟cccDNA;单独检测模拟rcDNA浓度为1 × 109拷贝/ml时,该方法检测未出现假阳性.结论: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cccDNA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特异.适用于检测血清中HBV cccDNA.

    作者:罗进;郭晏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大学生供精志愿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大学生供精志愿者这一特定群体尿道分泌物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用培养鉴定的方法对77例精液初筛正常的大学生供精志愿者进行尿道分泌物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分析.结果:12例供精志愿者的解脲支原体阳性,占15.6%,4例供精志愿者的沙眼衣原体阳性,占5.2%.结论:大学生供精志愿者尿道分泌物感染情况提示:在校男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高校应加强学生的公共卫生教育,增强在校学生的生殖健康意识.

    作者:李玉山;王全先;高学敏;杨险峰;胡耀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Bcl-xL的研究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Bcl-xL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Bcl-xL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反转录PCR和免疫印迹的方法分别检测60例临床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bcl-xL基因表达和Bcl-xL蛋白的水平,并与肺良性病变组织比较.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bcl-xLm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1),mRNA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其他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而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bcl-xL mRNA水平之间没有差别(P>0.05).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与mRNA水平高度一致.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xL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以考虑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和评价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马路;周厚清;李成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移植肾功能恢复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移植肾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情况.方法:在BNP100特定蛋白分析仪上分别测定病人术前、术后1周、4周尿蛋白,在AEROSET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病人术前、术后1周、4周血肌酐.结果:与术前相比,尿蛋白、血肌酐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术后1周和4周相比,尿蛋白有显著性差异,血肌酐则无明显差别.结论: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比传统的血肌酐更能反应移植肾的功能恢复及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情况.

    作者:马雪平;王海燕;王贝晗;杨晓莉;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与脂蛋白(a)及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变化的关系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血中脂蛋白(a)[Lp(a)]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9例OSAHS患者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min)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Lp(a)、心肌cTnI水平进行比较.结果:OSAHS中、重度组患者血清Lp(a)水平分别为26.3±9.5 mg/L、29.5±10.6 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cTnI水平分别为6.1±1.9μg/L、6.7±2.3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中、重度患者治疗后AHI及Lp(a)及心肌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OSAHS患者可出现脂质代谢紊乱,出现心肌受损,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施前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Pre-S1、HBsAg、ALT相关性与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中Pre-S1、HBsAg、ALT 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28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HBV-M、Pre-S1检测,同时检测血清中ALT.结果:158例HBsAg(+)组,60例Pre-S1,阳性率38%,122例HBsAg(-)组,11例Pre-S1,阳性率9%,HBsAg(+)组与HBsAg(-)组,Pre-s1检测存在明显差异(P<0.01).11例Pre-S1(+),6例ALT异常,阳性率55%.98例HBsAg(+),26例ALT异常,阳率性27%.Pre-S1(+)组与HBsAg(+)组,ALT异常存在明显差异(P<0.01),反映Pre-S1具有强的免疫原性,导致肝脏损害.结论:Pre-S1能够真实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的情况,特别是HBsAg(-)、HBeAg(-)条件下的乙型肝炎病毒情况,乙肝病毒损害肝细胞ALT升高,与HBsAg、Pre-s1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关.

    作者:邱志伟;柯振符;蔡维雄;肖玉梅;邱小琼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1~2007.12间在我科住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使用抗生素的423例患者有26例发生AAD,发病率为6.1%,AAD的发生与患者高龄、基础疾病严重情况、抗生素使用种类、联合用药数量及疗程等危险因素相关.所有AAD患者,经停用、换用抗生素,服用微生态制剂,加强支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保护机体正常的微生态环境,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作者:王亚丽;林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流式细胞术在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的意义.方法:用荧光标记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中的CD55、CD59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1名正常人、25例PNH患者外周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膜抗原的表达.结果:PNH患者中性粒细胞CD55、CD59,红细胞CD59表达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表型是目前诊断PNH的较直接而又特异、敏感的方法.

    作者:王宇军;郭晓君;杨清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沙门菌和志贺菌二联实时荧光定量PCR的临床检测应用研究

    目的:进行沙门菌和志贺菌二联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研究,并探讨在CDC体检中临床检测的应用.方法:在沙门菌、志贺菌的fimY基因和缸ipaH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引物、探针、Mg2+浓度、Taq酶的用量、反应条件等进行优化,并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该方法从细菌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 h左右,对两种菌的检测灵敏度均达到100 cfu/ml,检测自2007年11月以来CDC临床肛拭子样本5896份,实验结果与权威检验机构的结果符合率达100%.结论:二联实时荧光定量PCR可同时定量的检测出沙门菌和志贺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周期短.适用于CDC体检等同时对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快速临床检测.

    作者:王晨;吴晖;肖性龙;余以刚;张经纬;程邦照;杨晓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儿童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特异性抗体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观察组为本院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82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儿童46例.采集患儿血清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MP-IgG、MP-IgA和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CP-IgM、CP-IgG,同时采集患儿咽拭子标本做MP培养和CP培养.结果:282例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例检测,MP特异性抗体ELISA法和MP培养法以及CP特异性抗体ELISA法和CP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54.26%和36.88%、59.22%和37.94%.MP、cP特异性抗体ELISA法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MP、CP培养法(P<0.01).MP和cP特异性抗体ELISA法灵敏度、特异性均显著高于MP、CP培养法(P<0.01).MP、CP感染初期(1~16 d)出现的抗体以MPI~I和CPIgM为主;感染早期(13-25)出现的是MPIgA,MPIgG和CPIgG在此期也有;感染后期和恢复期(21 d之后)以MPIgG和CPIgG为主.MPIgG和CPIgG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单纯性支原体肺炎、单纯性衣原体肺炎与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性肺炎在肺部的临床表现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为主.混合感染者肺外表现显著高于单纯性感染者(P<0.01).肺外表现主要是消化道和血液系统表现,其次是泌尿系统、皮肤眼部症状、关节运动系统的表现.在0~1岁、1~3岁、3~6岁、6~14岁各年龄组之间MP、CP单纯感染及MP+CP混合感染病例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岁以后的感染病例较3岁之前的感染病例显著增多(P<0.01).结论:MP、CP特异性抗体检测ELISA法优于咽拭子培养法用于病原体诊断.多种特异性抗体同时检测可以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

    作者:陈建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TP-ELISA法筛查受血者梅毒的适用性分析

    目的:采用ELISA和TRUST法测定梅毒患者血清中磷脂类抗体,探讨其在梅毒诊断中的不同作用.方法:采用TP-ELISA TRUST和TPPA法对2572受血者进行检测.结果:TP-ELISA阳性36例,TRUST阳性25例,TPPA确诊33例.结论:TP-ELISA法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TRUST.

    作者:张亚;吴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方法.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再经石墨化炭黑柱(Envi-Carb柱)及PrelC-Ag和PrelC-Na联合柱净化处理后,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一磷酸缓冲溶液(pH=3.20)为流动相,经Capcell PAK C18色谱柱分离,于210 nm处检测.结果:NO-2和NO3-在0.02~20 mg/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均为0.8 mg/kg,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6%~101.3%和96.6%~104.8%,相对标准偏差≤5%.结论:此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作者:张秋菊;崔世勇;姜丽华;张国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中的铊

    目的:建立准确可靠的尿中铊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用1%硝酸酸化尿样,以PdCl2为基体改进剂消除干扰,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尿铊.结果:铊在0~100μg/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方法检出限0.54μg/L,低检出浓度1.1μg/L,高中低铊含量尿样日内精密度分别为4.0%、1.4%、3.0%,回收率98.8%~101.5%.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和稳定性很好,可以满足尿中铊的测定.

    作者:张聪;罗晓芳;秦文华;韩华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7种有机酸溶液中河豚毒素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比较7种常用有机酸溶液中河豚毒素的稳定性.方法:将河豚毒素溶解在7种有机酸溶液中,进行高温加速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河豚毒素含量分析.结果:河豚毒素溶液经10 d的高温加速实验后,含量下降13.05%~17.79%.主要转化产物为脱水河豚毒素.结论:河豚毒素具有热不稳定性,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溶液酸度密切相关.

    作者:洪专;陈伟珠;陈晖;张怡评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多组份混合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铅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全血中铅的多组份混合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方法.方法:全血样用5%硝酸脱去蛋白,经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优化进样程序直接进样,使用多组份混合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连续3个月的小牛血铅样国际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均为优秀,方法的精密度为2.74%~5.20%,回收率为98.7%~102%.结论:该法具有测定结果可靠、成本节省、操作简便、不需消化等优点,可用于全血中铅的测定,尤其适合大批量样品测定.

    作者:王立;于笑宇;施家威;金米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织纹螺毒素的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织纹螺中毒素的方法.方法:取织纹螺肉20 g,用60 ml含1%醋酸的甲醇溶液分3次抽提,离心分离合并上清液,在40℃真空旋转蒸发器中浓缩至近干,加蒸馏水溶解,三氯甲烷脱脂,水层经过活性炭柱吸附,用1%醋酸乙醇洗脱,再经过Bio-Gal P-2(2×98 cm)柱中精制,精制液用Bio-Rex 70(1×100 cm)酸性凝胶柱控制流量在0.5 ml/min下采用线性为0~0.03 mol/L甲酸进行分割,收集的分割液经冷冻干燥,用1%醋酸定容,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反相色谱柱RP-18分离,荧光检测器定量检测.结果:本方法测定TTX的RSD为8.75%,平均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2.5%,低检出限2.1 μg;anh-TTX的RSD为5.25%,平均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1%,低检出限12.5 μg;GTX的RSD为7.23%,平均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3.0%.低检出限1.7 μg;STX的RSD为5.93%,平均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1.3%,低检出限4.2μg.结论:(1)采用活性炭吸附,经Bio-Gal P-2(2×98 cm)柱和Bio-Rex70(1×100 cm)柱处理的样品.在液相色谱检测时,可以有效消除来自样品基体背景的严重干扰,使样品待测组分分析图谱与加标方法制备的标准分析图谱具有同样的抗干扰性.(2)分别采用两种流动相可以准确分析TTX、anh-TTX、GTX和STX毒素.(3)使用改制的柱后衍生系统能够方便、价廉的满足检测工作需要.解决了样品前处理中有效排除样品基体干扰物质的问题,使净化的待测定毒素成分能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反相色谱柱定量检测.

    作者:叶鹿鸣;张立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ICP-MS直接测定酱油中Pb和As的研究

    目的:建立ICP-MS直接测定酱油中Pb和As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稀释后用ICP-MS直接进行分析,用耐高盐接口、基体匹配和内标法降低非质谱干扰,用干扰方程校正质谱干扰.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As小于0.01 mg/L,Pb小于0.002 mg/L,精密度优于2.7%,回收率为97.0%~103%,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和国标法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可以采用ICP-MS直接测定酱油中Pb和As,整个方法检出限低、简单、快速和准确,适用于实验室日常分析.

    作者:彭荣飞;侯建荣;黄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双硫腙四氯化碳法直接测定尿锌

    目的:建立一种不需消化快速、准确测定尿锌的方法.方法:双硫腙四氯化碳法直接测定尿中锌.结果:线性范围0.04-2.0μg/ml,回归曲线Y=1.26X-0.0075,相关系数r=0.9998,变异系数小于5%.结论:双硫腙四氯化碳法直接测定尿中锌方法简便、灵敏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刘汉方;周淑敏;徐列兵;屈尔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异丁基甲酮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异丁基甲酮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本方法在0~1600 μg/ml范围呈线性关系;方法的重现性好,不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0%~1.33%;方法的低检出限为1.2 μg/ml.空气中可能与二异丁基甲酮共存的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异佛尔酮等在本方法条件下不干扰测定.结论:此方法各项指标均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异丁基甲酮的现场监测.

    作者:林凯;陈卫;刘桂华;陈春晓;陈裕华;李瑞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调味品中7种防腐剂

    目的:建立用CP-Sil 8 CB毛细管柱同时测定调味品中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方法.方法:以盐酸酸化,石油醚+乙醚(3+1)为提取溶剂,采用CP-Sil 8 CB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本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4.5%,回收率在82.8%~105.0%.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调味品中防腐剂的检测.

    作者:陈柯星;郑申西;刘巧;柯华;林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改良二乙酰一肟-安替比林法测定游泳水中尿素

    目的:建立实用、快捷的游泳水中尿素的测定方法.方法:在国标法的基础上提高酸用量,增大显色剂浓度.结果:本方法在0.20~10 mg/L范围呈线性关系,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加热时间缩短一半,样品反应后2 h内基本不褪色.结论:此方法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比较无显著差异,在实际应用中更准确、操作更方便.

    作者:施伟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双缩脲-分光光度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乳制品脂肪的前处理过程中剩余的蛋白质残液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双缩脲反应,测定其蛋白质含量.结果:工作曲线在0~0.20 g/100 ml蛋白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10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g/100 ml.结论:该方法污染少、操作简便、灵敏、结果可靠.

    作者:吴文卫;雷金宝;张光明;王青霞;朱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铝

    目的:建立用次灵敏线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饮用水中铝,对测定条件各项指标进行优化,增大直接测定饮用水中铝的检测范围.方法:通过比较选择,以重铬酸钾为基体改进剂,在适宜的干燥、灰化、原子化温度下,直接进样测定.结果:饮用水铝浓度为0~500μg/L,标准曲线回归方式采用新合理拟合方式.相关系数r=1.000.检出限为4.2μg/L,加标回收率为96%~104%,相对标准偏差为4.7%~8.4%.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度较高,检测浓度范围广,适宜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铝.

    作者:张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溴酸钾-甲基紫-钒催化体系的研究及在测定抗坏血酸方面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测定抗坏血酸的动力学光度法.方法:在酸性介质中.抗坏血酸对溴酸钾、甲基紫、钒催化体系具有显著的活化作用,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结果:该方法测定抗坏血酸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5-85μg/25 ml,方法检出限为2.4×10-6μg/L.结论:该方法用于药品、尿液、饮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丁素芳;陈银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中的汞

    目的:探讨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中汞的含量.方法:样品被酸中和后.在一定酸度下,用溴将汞转化为二价汞,在佳的实验条件下,直接用AFS2201原子荧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该法在0-5.0μg/L线性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98.87X-3.29,相关系数为r=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15 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7%~100.4%,RSD为1.88%~3.31%.结论:本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适合大批样品的分析检测.

    作者:张小红;王琦;赵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酱油中总砷

    目的:建立测定酱油中总砷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方法:以硝酸为消化剂进行微波消解后,原子荧光法测定.结果:线性范围为0~50 μg/L.方法检出限为0.016 mg/L,加标回收率为97.2%~101.1%,RSD为2.42%~4.28%.结论: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批量检测,适合酱油中总砷含量的检测分析.

    作者:王炫征;朱国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的赤霉素、苯甲酸、糖精钠和胭脂红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赤霉素、苯甲酸、糖精钠和胭脂红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对样品进行提取,以CH3OH/H2O(NH4Ac-HAc)为流动相,优化流动相配比、流速,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λ=210 nm),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水果中赤霉素、苯甲酸、糖精钠和胭脂红.结果:该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相对标准偏差<5.0%,加标回收率80%~95%.结论:本方法简单可靠、快速,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水果中赤霉素、苯甲酸、糖精钠和胭脂红.

    作者:湛社霞;孙世宏;臧李纳;朱琳;吕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13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法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解吸一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方法.方法:工作场所空气中的VOCs经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注入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丙酮、四氯化碳、二氯甲烷:苯、三氯甲烷、甲苯、1,2二氯乙烷、乙苯、对、间、邻二甲苯、氯苯、苯乙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9~608.000、0.449~2298.400、0.090~836.000、0.019~81.600、0.252~1287.000、0.018~91.200、0.076~390.000、0.012~63.200、0.018~88.800、0.018-56.800、0.011~92.000、0.021~120.800、0.018~93.200 ms/m3,回收率为88.4%~98.6%,相对标准偏差为1.2%~6.3%.结论: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和准确测定空气中13种VOCs,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适合较复杂工作场所中空气毒物的测定.

    作者:孙仕萍;陈建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汞和锡

    目的:建立一种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汞和锡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食品样品,优化测定条件,以铁氰化钾-酒石酸溶液为掩蔽剂,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汞和锡.结果:汞和锡的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回收率分别为:0.09μg/L和0.45μg/L;3.0%~6.5%和2.0%~5.3%;90.5%~108.0%和92.5%~103.0%.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快捷,能同时测定食品中汞和锡,省时,省力.

    作者:刘裕婷;朱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保健食品中辅酶Q10含量的测定及其提取条件的研究

    目的:本文建立了测定保健食品中辅酶Q10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不同溶剂对辅酶Q10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样品在40℃下,乙酸乙脂超声提取15 min,采用Symmetry C18 4.6×250 mm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乙醇(30+70),样品盘和色谱柱温度均为35℃,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275 nm.结果:在10~60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RSD为0.6%,低检出限0.8 ng.样品中辅酶Q10的提取率>96%,RSD为2.8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提取效率高,适用于保健食品中辅酶Q10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辛;乔海鸥;穆敏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微波消解-原子光谱法分析银杏中多种金属元素

    目的:建立测定银杏中铁、锰、铜、锌等13种金属元素的方法.方法:微波消解溶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和镉,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铁、锰、铜、锌、钙、镁、锶和镍,火焰发射法测定锂、钾和钠.结果: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佳工作条件,并做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银杏中的Fe,Mn,Cu,Zn,K,Na,ca,Mg,Li,Sr,Ni,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22,6.20,1.47,6.91,7124,6.23,112,569,<0.15,0.83.<2,<0.5,<0.03 mg/kg.经茶叶标样GBW07605(GSV-4)对照测定,其检测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n=6)为1.52%~4.88%.结论:本法用微波溶样,原子光谱法同时测定银杏中多种金属元素,具有快速、简便、节省试剂、消解完全、污染少等特点,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杨凤华;陈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离子交换分离-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六价铬及三价铬

    目的:建立测定保健食品中Cr(Ⅲ)和Cr(Ⅵ)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装填的色谱柱,使Cr(Ⅲ)和Cr(Ⅵ)得以分离,洗脱液引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仪进行测定.结果:选定了佳分离和测量条件,该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均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回收率在74%~t07%之间.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一般保健食品中Cr(Ⅲ)和Cr(Ⅵ)含量的测定.

    作者:汤鋆;应英;于村;俞莎;张念华;马冰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10种微量元素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水中10种元素的分析方法,了解广州市水质概况.方法:样品直接用ICP-MS进行分析,用混和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整个方法的检出限介于0.014~1.043μg/L,精密度优于5.8%.回收率介于93.0%~110.0%.对标准参考物质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和准确,能适用于水中10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作者:侯建荣;卓召模;彭荣飞;潘心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肉及肉制品中的4种添加剂

    目的:采用水提取,甲醇低温沉淀蛋白,水定容离心过滤的前处理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结果:其精密度分别为2.9%、3.1%、2.6%、2.8%,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5、0.005、0.005、0.0025 g/kg,方法线性r>0.9995,回收率均在90%~98%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作者:米尔芳;王彩云;邓俊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鱼肉组织中的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起同时测定鱼肉中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和恩诺沙星(ENR)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改进前处理方法和优化色谱条件,确定了以丙酮-0.1 mol/L氢氧化钠(10+1)为提取液,以MeCN-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含12 mmol/L溴化四丁铵)(20+80),pH=3.0-为流动相,用Waters XTerra(R) Phenyl色谱柱分析,荧光检测器测定的佳条件.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和重复性良好,样品回收率在84.20%~101.55%之间,变异系数在10%以内,低检出限为0.005 ms/kg.结论:该法提取效果好,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满足鱼肉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量检测的技术要求.

    作者:刘丽贞;周婉苹;薛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香波中的二硫化硒

    目的: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香波中二硫化硒的方法.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结果:二硫化硒转化率为97.8%~99.7%;硒在0~10μg/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0.0102μg/L,加标回收率为86.3%~105.5%.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香波中二硫化硒的测定,满足<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的要求.

    作者:任韧;孙华;王菁;王小芳;杨忠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淋洗液在线发生离子色谱法检测饮用水中痕量溴酸盐和溴化物研究

    目的:建立饮用水中痕量溴酸盐和溴化物的淋洗液在线发生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水样在IonPac AS23型阴离子柱(250 mm×2.0 mm i.d.,5μm)上,采用ASRS-ULTRAII 4 mm阴离子抑制器,利用20 mmol/L氢氧化钾溶液等度洗脱和DS6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溴酸盐和溴化物在0.8~200.0μg/L范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检出限分别为0.5和0.8μg/L,回收率分别在90.2%-99.4%和86.6%~94.4%范围,RSD均小于5.0%.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饮用水中溴酸盐和溴化物残留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龚文杰;马建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化妆品中的甲硝唑

    目的:建立化妆品中甲硝唑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乙腈提取化妆品中的甲硝唑,以Diamonsil C18色谱柱分离,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结果:化妆品中甲硝唑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000 ng/ml,定量检测限为1 ng/ml.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96%~10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0%以下.结论:本法快速、灵敏、准确,可快速检测化妆品中添加的甲硝唑.

    作者:杨楠;张玉黔;赵晶;权伍英;谷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现况,探讨不同年龄组、不同月份病毒检出情况,为预防策略制定、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重RT-PCR法,对365份咽拭子样本同时检测腺病毒,偏肺病毒,冠状病毒229E,1、2、3型副流感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甲、乙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鼻病毒,冠状病毒OC43共12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365份样本中有阳性检出结果的有246份,阳性率为63.08%,其中有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65份,占17.80%;6个月以下患儿以甲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阳性率高;6个月以上至14岁患儿中以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高;2006年10月及2007年4月腺病毒检出率高,11月份与2月份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高,12月与1月份以流感病毒检出率高;在阳性检出样本中流感病毒占52.85%、呼吸道合胞病毒占26.42%、腺病毒占18.70%.结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为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致病原.随年龄不同、流行季节中月份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作者:石伟先;彭晓旻;韩莉莉;梁慧洁;王晓梅;丁立新;杨鹏;吕敏;段玮;孙强;初艳慧;张震;黄芳;王全意;吴淑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水痘纯化疫苗候选毒株在Vero细胞上的适应传代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证实VZV1毒株粗制纯化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将VZV1毒株在Veto细胞上进行适应传代,收集感染细胞后.经洗涤、破碎细胞、过柱纯化、粗制疫苗免疫家兔、采集血清测定中和抗体.结果:家兔免疫二针后血清中和抗体达1:5~1:10.结论:以VZV1为毒株粗制疫苗免疫家兔能获得保护性抗体.

    作者:郑官增;朱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3-氨基苯硼酸改良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目的:克服经典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易受AmpCβ-内酰胺酶影响引起阳性率降低问题.方法:利用3-氨基苯硼酸能够可逆抑制AmpCβ-内酰胺酶的原理,使用苯硼酸改良方法与经典方法同时对119例菌株检测ES-BLs,并进行对比.结果:无AmpCβ-内酰胺酶存在时,改良方法与经典方法阳性检出率均为100%;有AmpCβ-内酰胺酶存在时,经典方法阳性率为60%,改良方法阳性检出率100%.结论:苯硼酸法与经典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检测ESBLs的一个优秀方法.

    作者:史跃杰;杨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组ASP-1蛋白的表达与佐剂活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ASP-1重组蛋白,并对其作剂活性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密码子优化合成技术获得大肠杆菌偏性的ASP-1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PQE30载体,转化表达宿主菌进行诱导表达.用纯化的重组表达的ASP-1蛋白作为佐剂,用模式抗原OVA和HIV肽抗原进行进行小鼠免疫试验,分析重组ASP-1蛋白的佐剂活性.结果:通过重叠PCR方法成功合成ASP-1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用纯化的重组蛋白为佐剂与模式抗原一起免疫小鼠,同时与用铝佐剂组进行对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重组ASP-1蛋白可诱导模式抗原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其佐剂活性高于铝佐剂.结论:重组表达的ASP-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佐剂活性.

    作者:梁超;肖文珺;管洁;吴明健;寇志华;周育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车间空气中多种有机混合物的GC/MS法快速测定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醇、酮、酯、酚和有机酸类混合物共29种混合物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硅胶管、活性碳管采集空气中多种混合物毒物,用1:1丙酮-二硫化碳解吸后以HP-INNOWAX为分离柱、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分析测定.结果:所有组分彼此完全分离,能同时予以定性确认;29种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低检出限远低于职业化学中毒现场剂量水平.29种混合物解吸效率为81%~95%.结论:本方法具有高选择性、灵敏度和准确度.完全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29种混合物中毒的快速定性定量测定.

    作者:谭爱军;陈剑刚;张彩虹;黄辉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全血中痕量雷公藤红素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了一种灵敏、准确的全血中痕量雷公藤红素的液相色i普/质谱联用测定方法.方法:全血样品经醋酸乙酯提取后,在XDB C18反相色谱柱(150 mm×4.6 mm i.d.,5 pμm)上,以0.05%醋酸一醋酸铵(5 mmol/L)溶液/甲醇(25:75,v/v)为流动相,以氢化可的松为内标,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进行检测,定量离子为m/z[M-H]-449.4.结果:雷公藤红素在1.0~200.0ng/m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1.0 ng/ml,其日内和日间RSD分别小于9.1%和10.5%.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全血中痕量雷公藤红素的测定.

    作者:金米聪;马建明;姚浔平;陈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二极管阵列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NO2-、Br-、NO3-

    目的:建立直接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NO2-、Br-、NO-3的方法,并用于水中NO2-、Br-、NO3-的检测.方法:采用IonPae ASl4-2mm型阴离子分离柱,以3.5 mmol/L Na2CO3+1.0 mmol/L NaHCO3为淋洗液,二极管阵列检测法,NO2-、Br-、NO3-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10、199、205 nm.结果:直接紫外检测法不受多种共存离子的干扰,可选择每一种组分的佳吸收波长进行分析.于分离柱与检测池之间添加抑制器可降低背景吸收,消除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负峰.各阴离子的线性好(r>0.9990),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n=7),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在97.7%~101.5%之间,NO2-、Br-、NO3-的检出限分别为0.20、0.26、0.21μg/L.结论:本文所用方法灵敏、快速,适用于所有的饮用水分析.

    作者:李月欢;黄丽;杨敏;尹艳梅;刘志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偿献血者ALT异常与肝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ALT异常与HBV和HC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2005.1~2007.6我站无偿献血者所捐献全血血液样本ALT与HBsAg、抗-HCV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ALT与HBsAg或/和抗-HCV、HBsAg、抗-HC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LT与HBsAg、抗-HCV检测结果的关联性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偿献血者ALT异常的主要原因并非是HBV和HCV感染,而是其他非病理性的因素、献血者ALT合格范围的制定及ELISA技术本身的假阳性导致结果异常.

    作者:林云明;关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三联金标试纸条的制备及其应用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梅毒螺旋体(TP)血清抗体、淋病奈瑟菌(NG)PIA-PIB及人乳头瘤病毒(HPV)L1抗原的三联金标试纸条并进行临床标本检测.方法:梅毒螺旋体tpN15-17-47和淋病奈瑟菌pIA-pIB融合基因、人乳头瘤病毒L1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在IFFG诱导下表达目的重组蛋白抗原rTpN15-17-47、rPIA-PIB和rL1.采用SDS-PAGE观察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目的重组蛋白.参照文献用常规方法制备能同时检测TP血清抗体、PIA-PIB及HPV L1抗原的三联金标试纸条.分别建立TpN15-17-47-IgG-ELISA、PIA-PIB-ELISA和L1-ELISA作为对照.采用三联金标试纸条和上述ELISAs检测120例梅毒病人血清、65例淋病病人脓性分泌物、45例尖锐湿疣组织标本.结果:三联金标试纸条与TpN15-17-47-IgG-ELISA检测梅毒血清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91.7%和96.6%.三联金标试纸条与PIA-PIB-ELISA检测淋病脓性分泌物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75.4%和86.2%.三联金标试纸条与LI-ELISA检测尖锐湿疣组织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71.1%和82.2%.所有ELISAS检测抗体或抗原的阳性率虽均高于三联金标试纸条.但无显著性差异(χ21=1.55-2.73,P>0.05).三联金标试纸条与三种ELISAs对健康人血清、非淋病脓性分泌物和包皮组织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快速、敏感和特异的能同时检测TP血清抗体、NG PIA-PIB和HPV L1抗原的三联金标试纸条.

    作者:孙爱华;范兴丽;孙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鸡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研究

    目的:建立鸡肉中培氟沙星、单诺沙星、双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沙拉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司帕沙星等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后,用Waters Oasis (R) MAX小柱进行净化、提取,Cloversil-C18柱(150mm×4.6 mm i.d,5μm)分离;柱温:30℃;流动相:甲醇/乙腈/0.2%甲酸(15/15/70,v/v/v);通过电喷雾电离离子化在多离子监测(MRM)模式下测定.结果:各氟喹诺酮在0.05~50.0 μg/kg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8,回收率在89.0%~1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8%~9.1%之间,检出限均为0.05 μg/ks.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干扰少、特异性强,是鸡肉中9种氟喹喏酮残留检测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晓红;姚浔平;李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水、化妆品及生物材料样品中的锡和汞

    目的:建立原子荧光光谱同时测定食品、水质、化妆品及生物材料样品中锡和汞的方法.方法:在硫脲-抗坏血酸-硼氢化钠体系中,在佳仪器条件和佳挥发性物质发生条件下同时测定样品中的锡和汞.结果:检出限:Sn0.40 ng/ml、Hg 0.018 ng/ml;线性范围:Sn 0~100 ng/ml,相关系数为0.9999,Hg 0~4 ng/ml,相关系数为0.9997;50 ng/ml Sn得到的测量精密度(RSD)为1.7%、2.0 ng/ml Hg得到的测量精密度(RSD)为1.6%;样品加标回收率:Sn89.9%~98.5%、Hg92.5%~105%.结论: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优点,适合于食品、水质、化妆品及生物材料等样品中锡和汞的同时测定.

    作者:王健;杜洪凤;高志强;李沭;罗小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性食品中4种β2-兴奋剂

    目的:建立动物性食品中4种β2-兴奋剂:奥西那林、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和非诺特罗的高效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的方法.方法:动物组织样品用缓冲溶液匀浆后,酶水解,高氯酸沉淀蛋白后,滤液调至碱性,用乙酸乙酯:异丙醇(6:4)提取后,旋转蒸发去除溶剂.缓冲液溶解后,过C18-SCX串联固相萃取小柱,甲醇淋洗后分析,对于含蛋白、脂肪少的动物食品样品,酶解并沉淀蛋白,滤液调至pH3后过C18-SCX串联固相萃取小柱,洗脱液用于分析.结果:对含蛋白、脂肪少的样品,样品加标回收率在60.6%~88.0%,精密度在2.72%~7.86%;含蛋白、脂肪多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在60.1%~84.9%,精密度在1.26%~6.20%,方法在0.2~50.0μg/ml有良好线性.样品的低检出浓度:奥西那林为0.07 ms/kg;沙丁胺醇为0.10 mg/kg;非诺特罗为0.08 mg/kg;克伦特罗为0.04 ms/k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分析成本较低.

    作者:王炼;黎源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电离辐射对人肺非小细胞癌细胞株H446 nm23-H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人肺非小细胞癌细胞株H446 nm23-H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446细胞置60Co放射治疗机上单次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1、2、3、4和5Gy,继续培养至0、6、24和48 h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m23-H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照射后各剂量组mn23-H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剂量之间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r分别≥0.785和≥0.66;mRNA的表达水平在0~24 h内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48 h时有所降低.蛋白表达在0~6 h内没有明显变化,24 h达到高点,48 h有所降低.结论:电离辐射对H446细胞nm23-H1基因表达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该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并且在所有观察时间点均显示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赵阳辉;吕玉民;王平;韩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有机砷氢化物发生行为研究

    目的:研究有机砷的氢化物发生行为.方法:有机砷标准溶液用盐酸酸化后,加氢化物发生试剂硫脲-碘化钾溶液,用原子荧光仪检测所产生的氢化物的量.结果:在稀盐酸介质中氢化物发生试剂(如碘化钾-硫脲)可直接将25.9%的二甲基砷酸以氢化物形式被原子荧光仪检测.而砷甜菜碱在盐酸介质中于60℃处理18 h后有33.7%以氢化物的形式被原子荧光所检测.结论:二甲基砷酸有直接氢化物发生行为,盐酸介质下的预处理或许能够使砷甜菜碱转化为利于氢化物发生的形态.

    作者:王全林;张少华;周子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中有机磷混配农药的检测及灌流清除效率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血中有机磷混配农药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及血液灌流对毒物的定量清除效率.方法:模拟临床血液灌流装置,对含有机磷混配农药的血样进行灌流吸附,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混配农药各单体的残留量.结果:灌流前敌敌畏浓度为9.84 μg/ml,甲基对硫磷为9.96 μg/ml,在灌流3.0 h后,血中残留敌敌畏浓度和清除速率分别是0.68~1.59μg/ml、13.7~15.2 μg/min;甲基对硫磷分别为0.20~0.59μg/ml、15.6~16.μg/min.结论:包膜活性炭血液灌流能清除血液中大部分农药,迅速降低血中混配农药各单体的浓度.但是要根据中毒程度选择合适的灌流时间和包膜活性炭用量.

    作者:金永久;陈雁君;张建萍;张雪梅;闫慧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水中硫酸盐方法研究

    目的:水质中硫酸盐的测定方法较多,但操作繁琐,不环保.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建立水中硫酸盐的测定方法,克服现有方法缺陷.方法:本文采用ICP-AES技术,建立的分析方法可直接测定水中硫酸盐,样品前处理简单,通过加盐酸加热即可去除硫化物干扰.结果:建立的方法测定结果与离子色谱法一致,标准物质测定结果在标示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方法检出限为0.10 ms/L.结论:建立的方法分析快速、灵敏、准确,对于水样中微量和常量硫酸盐的测定均可适用.

    作者:高玲;杨元;谯斌宗;王坤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aac(6')-Ib-cr基因的检测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大肠埃希菌I临床株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6')-Ib-cr的分布、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环丙沙星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临床株60株,应用PCR方法检测其aac(6')-Ib基因,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的耐药情况,DNA测序aac(6')-Ib-cr基因变异体,用接合传递试验方法验证细菌质粒介导的耐药性的可转移性.结果:6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株检出10株aac(6')-Ib,其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表明4株菌在第223位(T→C或T→A)发生变异,均携带aac(6')-Ib-cr基因;这4株菌接合传递试验成功,临床株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传递给了受体株.结论:温州地区aac(6')-Ib-cr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较普遍存在.

    作者:张雪青;陈增强;陈俐丽;余方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快速测定动物源食品中6种β受体兴奋剂残留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同时测定动物源食品中6种β受体兴奋剂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确证检测方法.方法:1.00 g样品用10 ml含0.1%乙酸的乙腈液一次提取、经5 g无水硫酸钠和10 ml正己烷同时脱水脱脂后,5.0 ml乙腈提取液氮气吹于,残渣溶于1.0 ml 10%甲醇水液,再经2 ml正己烷萃取脱脂,UPLC HSS T3柱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检测,采用正离子方式多反应监测,基体标准定量.结果:加标水平为1.0、5.0和10.0 μg/kg时,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妥洛特罗的回收率在79.4%~124.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2%~13.5%(n=5),莱克多巴胺和丙卡特罗回收率在59.2%~124.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7%~20%(n=5).方法的定量限和确证限分别在0.02~1.0 μg/kg和0.10~1.0μg/kg之间.结论:本法快速、准确,操作简单,两位检测人员可在3 h内处理20份已绞碎均质的样品,特别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作者:蔡欣欣;张秀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全血中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可靠的全血中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后,用Waters Oasis(R) MAX小柱进行净化,甲醇/乙腈/0.2%甲酸(15/15/70,v/v/v)为流动相,采用Cloversil-C18柱(150 mm ×4.6 mm i.d.,5μm)分离,荧光检测波长λex 275 nm和λem 445 nm.结果: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在100.0~25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方法回收率在93.6%~96.2%之间,RSD<7.5%,其检出限为50.0μg/L.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干扰少、特异性好,能满足血液中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检测要求.

    作者:何云亚;陈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杭白菊重金属、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目的:对杭白菊药材中铅、镉、铜含量、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与分析,以了解杭白菊药材的卫生学品质.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铅、镉、铜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结果:杭白菊药材中检出铅、镉、铜,含量分别为1.3365,0.2831和3.7067 mg/kg;检出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含量分别为5.434和1.030 ng/g.结论:杭白菊检出一定量的有害重金属、滴滴涕和五氯硝基苯,但含量均较低,未超出国家限量标准,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作者:梅盛华;唐红芳;金锋;黄卫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广西南宁市上尧码头首次发现莱姆病疫源地

    目的:调查广西省南宁市上尧码头是否存在莱姆病疫源地.方法:用BSK-Ⅱ培养基培养的方法从捕获鼠的膀胱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用PCR扩增分离菌株的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将PCR扩增产物纯化回收后测序,通过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莱姆病螺旋体菌株的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从而鉴定分离株的基因型.结果:先后从上尧码头捕获的鼠的膀胱分离到了3株疏螺旋体,分别命名为GXSH4、GXSH7及GXSH9.GXSH7株经鉴定为B.valaisiana基因型莱姆病螺旋体.结论:南宁市上尧码头存在莱姆病疫源地.

    作者:李永学;曾霞;廖国厚;廖安然;王树声;陆新;邓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常山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调查与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掌握农村改灶降氟后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以便制定防治措施与对策.方法:按<常山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监测方案>要求,对常山县芳村、洁湖村进行病情、外环境氟含量调查,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居民饮用水氟含量缸水为(0.254±0.106)mg/L,源(井)水氟含量为(0.236 ±0.086)mg/L,T=-0.294,P=0.772.居民户室内空气氟含量为(0.002 ±0.0008)mg/m3,燃煤型户儿童尿氟含量为(1.016±0.728)mg/L,非燃煤型户儿童尿氟含量为(0.617 ±0.344)mg/L,T=1.718,P=0.102.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88%.结论:常山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得到控制,已不构成当地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徐青华;寿申岚;姜友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54例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桐乡市2007年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血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加速控制麻疹风疹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桐乡市2007年的麻疹风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RFIs发病以春夏季为主,以3~6月份为高峰,主要在年龄0~4岁组,在254例RFIs病人的血清中,麻疹IsM阳性检出率为24.80%,以3月份多;风疹为20.08%,以3、4月份为高峰,大部分RFIs病例无或不详疫苗接种史.结论:保持疫苗的高质量的常规免疫,适时的开展强化免疫,加大强化免疫的力度,加强实验室监测,是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

    作者:吕蓓;张英英;姚建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007年长兴县9621名中学新生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长兴县2007年9621名中学新生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为以后长兴县学生的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胶体金试纸条法对2007年9621名初、高中新生血液进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HBsAg阳性147人,携带率为1.53%;HBsAb阳性2961人,阳性率为30.78%;HBsAg、HBeAg、HBcAb均阳性45人.阳性率为0.47%;HBsAg、HBeAb、HBcAb均阳性45人.阳性率为0.47%.结论:建议学生加强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和强化免疫,同时不可忽视健康教育的主动预防作用.

    作者:李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006年~2007年舟山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舟山市公共场所集中式中央空调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4)对舟山市15家(2006年)和22家(2007年)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和中央空调集中通风系统微生物指标进行监测.结果:2006年~2007年各项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空气细菌总数97.92%、送风中细菌总数25.00%、送风中真菌总数52.08%、风管积尘量70.02%(两年有明显差异P<0.005)、风管细菌总数97.62%、风管真菌总数63.64%(2007年)、嗜肺军团菌39.21%(血清型以LPI型为主).结论:我市公共场所的中央空调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应加强对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和监测.

    作者:王虹玲;金永富;刘洁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结核病发病率回升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病发病率回升因素;为结核病防治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和意见;总结和探索我市结核病发展趋势.方法:利用全市2003年至2007年传染病报告和传染病院年住院病人数观察我市结核病流行趋势.结果:五年中全市结核病报告升高了35.26%,住院病人数增加了48.02%.结论:引起结核病升高的因素主要有:报告率、及时率上升,漏报率下降;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加速了结核病的传播;气候变化更利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结核耐药使得治愈率下降,使得现有传染源净增长,相应加大了传播几率.

    作者:郭凌;范立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用GOD-POD方法结合两点法测定血清葡萄糖

    血清葡萄糖测定是临床生物化学的常规检测方法.目前,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是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酶法测定方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法(GOD-POD)、已糖激酶法(HK)、葡萄糖脱氢酶法,以前两种检测方法较为常见.

    作者:陈敬银;何兰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气相色谱测定医疗器械中环氧乙烷残留的不确定度评定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发展,各行业对产品质量的检测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不确定度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气相色谱对医疗器械中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测定一例,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李刚;钱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一起样品消化发生意外爆炸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办法

    2007年5月22日,笔者所在实验室发生了一起由于样品消化不慎所引起的意外爆炸事故,幸无造成较大的损失,现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分析如下,供各位同行警示,以杜绝同类事情的发生,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检测工作.

    作者:练翠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水体中肝吸虫污染状况的调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生鱼、生虾等生猛海鲜渐渐走上市民的餐桌,然而人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为健康埋下了隐患.去年全国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明显上升,辽宁成为寄生虫病高发省份,为此我们对鞍山市的河流中野生淡水鱼类、螺类及当地市售的地产小型水产品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晓丽;许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Excel在尿碘检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人群尿碘水平的检测及个体尿碘水平的检测是碘缺乏病防治监测的重要工作之一,这些工作样品量大.尿碘计算非常复杂而繁琐,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费时、费力,还易出错.

    作者:陈素军;王玉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检验科人员的职业危害与对策

    职业安全是医护人员也是检验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对我院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损害情况作了调查后,发现存在诸多缺陷,并积极采取了整改措施,现总结如下:

    作者:姚秋鸿;陶晓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浅谈以检验报告为切入点开展实验室内审的现场审核工作

    质量体系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在实验室质量体系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只有定期开展内审工作才能使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能确保持续改进[1].

    作者:陈柳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娱乐场所噪声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的量值范围,它是对测量结果受测量误差影响不确定程度的科学描述[1].噪声测量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娱乐场所噪声测量中,以不确定度作为评定其测量水平及测量质量的指标,通过对噪声测量过程中各环节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计算测定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作者:傅小彩;温焕平;黎健萍;麦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基于动物血液中铅、镉含量的原子吸收法测定研究

    人类生产铅和使用铅已有几千年历史,直到现在铅仍被广泛应用.随着工业和交通事业日益发展,铅对环境的污染危害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现代医学科学证明,铅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威胁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儿童大脑的损伤[1].

    作者:易春林;李文典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宝鸡市自备水源水质分析

    目的:了解宝鸡市自备饮用水源的卫生质量状况.为安全饮水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各项检验及评价方法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版)进行.结果:2005~2007年水源水质平均合格率71.07%,农村饮用水各项指标均合格者仅为35.37%,各类水源水质检测总合格率和各指标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深井水源、二次供水、浅层或大口井水源、泉水,各类水源水质问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农村饮用水源污染较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同时要坚持实施集中供水.

    作者:梁文革;杨海峰;贾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从学校桶装饮用水中检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报告

    目的:对饮用水,除了按照国标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外,还必须对其他可疑的致病菌做进一步检验,为防病治病及时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信息.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18652-2002和其他文献报道的相关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学校桶装饮用水中检出一株有毒力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结论:饮用水污染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应引起各部门高度重视.同时希望尽快修订完善国标,加强监测.

    作者:胡薇薇;赵雪琴;付月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睢宁县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5年观察

    目的:了解近年来本县学校食堂餐具消毒状况,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依据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采样、检测、评价.结果:38所寄宿学校共采样5314份,合格3863份,合格率为72.69%,合格率逐年上升(χ2=61.43,P<0.01).城区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情况好于农村学校(χ2=18.98,P<0.01),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差别不显著(χ2=0.26,P>0.05).结论: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完善学校食堂卫生设施,以保障师生的饮食卫生安全.

    作者:李德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005~2007年台州市艾滋病高危人群HIV感染情况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台州市艾滋病高危人群,为推动和提高我市艾滋病疫情的发现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台州市艾滋病监测资料应用Epi-Info 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台州市HIV感染者报告例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共报告HIV/AIDS病例183例,HIV感染者子女、配偶、临床可疑人群及男男同性恋人群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05%、13.39%、8.07%、4.76%.结论:HIV感染者配偶或子女、同性恋人群及临床可疑人群为高危人群,应对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艾滋病疫情.

    作者:裘丹红;沈伟伟;徐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002~2007年吉林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并采用显色培养基,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空肠弯曲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猪肉、生牛肉、生羊肉、生鸡肉、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生食蔬菜、乳及乳制品、速冻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10类样品共2625件,检出致病菌592株,总检出率22.55%.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275株,检出率高10.48%;其次为沙门菌检出260株.检出率9.9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2株,检出率2.45%;副溶血弧菌检出8株,检出率2.16%;EHEC O157:H7检出27株,检出率1.03%;未检出空肠弯曲菌.10类样品中致病菌阳性率高的为生猪肉,占48.80%;其次为生鸡肉,占46.65%;速冻面米食品,占24.15%;生牛肉,占23.72%;生羊肉,占21.98%;动物性水产品,占14.32%;生食蔬菜,占12.42%;非发酵豆制品,占12.06%;熟肉制品,占11.91%;乳及乳制品,占1.18%.结论:吉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猪肉、生鸡肉、速冻面米食品是主要受污染的食品品种.建议政府加大对动物宰杀行业及食品销售渠道的严格管理,尽量减少食源性致病菌的交叉污染,同时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杨修军;刘桂华;孔祥云;黄鑫;杨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同源性研究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由副溶血性弧菌O3:K6型引起食物中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食物中毒事件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并从7宗相同血清型O3:K6的溶血性弧菌菌株中,每宗取1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7株副溶血性弧菌,它们的血清型均为O3:K6,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显示,有2株副溶血性弧菌图谱一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5株副溶血性弧菌为紧密相关.结论:通过PFGE分子分型的方法了解到该血清型O3:K6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之间具有紧密相关和高度的同源性,表明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O3:K6是该地区引起腹泻的主要菌型.

    作者:甘莉萍;陈应坚;杨慧;兰全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结晶紫沙门菌培养基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结晶紫沙门菌培养基应用于健康人群粪便中志贺菌和沙门菌检测效果.方法:采用结晶紫沙门菌培养基和SS培养基配对,同时对同一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对已知志贺菌和沙门菌的检出率为100%;对12048份样本检验,沙门菌的检出率前者为0.42%,后者为0.27%(χ2=6.564,P<0.025).结论:沙门菌培养基检测志贺菌和沙门菌的效果明显优于SS培养基.

    作者:邵荣标;胡琳;吴巨飞;唐洪;李春华;刘秀兰;王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005~2007年衢州市食品中产单核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掌握衙州市食品中产单核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方法:按GB/T4789.30-2003方法分离单增生李斯特菌.结果:2005~2007年从323份食品中共分离产单核李斯特菌27株,总污染率为8.36%(27/323).生肉类、水产品的污染率分别为14.55%、7.32%;熟肉、生食果蔬类及其制品中未检出.结论:我市存在发生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

    作者:杨瑞军;金莞尔;张建民;于丽莉;陈旭富;叶承华;吕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快速诊断布鲁氏菌病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目的:研发一种布鲁氏菌病快速诊断试剂.方法: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经布鲁氏菌病病人和健康人不同血清用量的测试,选择佳血清用量,建立快速检测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新方法.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布鲁氏菌病佳血清用量为10 μl,检测布鲁氏菌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3.6%和94.9%,youden指数为0.885,检测结果与DIGFA及SAT比较三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快速诊断布鲁氏菌病,不仅具有试剂敏感、特异的优点,且血清用量更少(10μl),操作更为简便,更适合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应用.

    作者:朱明东;杨蓉;洪林娣;钟春梅;赵文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内镜中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对消毒剂抗性研究

    目的:研究内镜中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对常用消毒剂的抵抗性.方法:用高分子滤膜模拟制备生物膜,利用肉汤稀释法分别进行临床内镜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抗性变化的探讨,并与标准菌株进行平行比较.结果:其中培养物对一种含氯消毒剂的小抑菌浓度和小杀菌浓度均为有效氯450 mg/L;其余铜绿假单胞菌株均小于400 mg/L.对含苯扎溴铵消毒剂小抑菌浓度为80 mg/L,小杀菌浓度为156 mg/L;对碘消毒剂的小抑(杀)菌浓度相同.均为1000 mg/L.结论:内镜中产生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消毒剂抗力有相关性影响.

    作者:陆烨;虞晓珍;陆龙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被抑制的阪崎肠杆菌快速复苏的研究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索婴儿配方奶粉中被抑制的阪崎肠杆菌快速复苏的方法,提高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方法:通过冷热处理预知浓度的阪崎肠杆菌,人为造成菌细胞受损,生化反应特性改变,再用修复培养基使菌细胞复原.结果:通过热处理,阪崎肠杆菌死亡率为99.90%,细菌生化反应改变17.2%,细菌名称改变58.3%;通过冷处理,阪崎肠杆菌死亡率18.90%,细菌生化反应改变6.1%,细菌名称改变33%;变异的阪崎肠杆菌经丙酮酸盐修复后,细菌生化反应特性恢复69.7%,阪崎肠杆菌恢复63.6%.结论:推荐使用丙酮酸盐修复培养基作为奶粉预增菌液,能提高婴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梁鹰;王红戟;陆如岳;陈娅;林沛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防腐剂和甜味剂检测技术进展

    防腐剂和甜味剂是食品添加剂中重要的项目,与其他添加剂相比具有使用量大、使用面广且部分项目具有卫生学意义的特点,因此是产品卫生标准中主要的指标.国内外对此均制定了大量的标准,是国际贸易和国内标准中考察的重要项目.

    作者:杨大进;赵凯;方从容;陈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循环游离DNA EGFR突变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反应性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是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据新数据统计,2002年全球接近135万人诊断为肺癌,其中118万死亡[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0%,是目前肿瘤导致死亡的一种主要病因.对这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临床治疗措施有限,早、中期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晚期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可采取放疗或化疗综合治疗.

    作者:秦绪珍;崔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碘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在碘盐监测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碘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IODIN2000)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碘盐监测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运用IODIN2000对碘盐监测的常规工作进行管理.结果:该软件可用于计算碘盐监测的各种相关指标,对碘盐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查询.结论:IODIN2000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提高了碘盐监测工作的效率.

    作者:刘韧;秦景新;唐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RhD阴性男性患者匹配输血后抗-D抗体分析

    近年来,因Rh血型系统不合所导致的输血、溶血反应越来越受临床重视,研究证明,该血型系统中具有临床意义的是D抗原及其对应的抗D抗体.因此,输血前RhD抗原检测以及RhD(-)患者匹配输血成为临床输血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朱美玲;罗伟琼;邹翠贤;饶美琼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肉类、海产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化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之一.该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等.为了解我市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肉类、海产品中的污染情况,为今后食源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排查提供可靠依据,我们于2006-2007年对两大农贸市场中出售的365份肉类、海产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群;张怡明;罗学辉;张一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的剖析

    在食品加工时常用亚硝酸盐作为肉、鱼加工品的发色剂,使加工的肉鱼呈肉红色,但人们往往不知,亚硝酸盐与食品中固有的胺类化合物是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前体物质,因此有必要控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STD门诊644例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梅毒螺旋体(TP)是引起梅毒的病原菌[1],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感染后出现皮疹、溃烂及多器官、脏器的损害,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据报道11P感染可使HIV的感染风险增加4~5倍[2],TP的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治疗,以防止演变成晚期或传染他人[3].

    作者:许武艺;陈燕梅;王东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豆腐干中甲醛监测与分析

    豆腐干以其营养丰富、食用方便而受人们欢迎,已发展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品.但有些豆腐干生产厂家为了豆腐干较久保存,在浸泡黄豆时就加入甲醛.致使豆腐干中的甲醛含量较高.为了解辖区内豆腐干中甲醛的含量.对农贸市场和超市出售的豆腐干进行了调查监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世强;马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一起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分析报告

    2008年1月25日晚11点,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报告有3例食物中毒的病人在该院抢救.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实验检测证实为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

    2007年10月18日15点40分,涿州市第三建筑工地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确认是亚硝酸盐所致.

    作者:李凤云;刘士江;梁鹏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一起植物油桐掺引起的食物中毒

    目的:分析引起某村老人去世聚餐食物中毒的病因.方法: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及样品的检验,结合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分析.结果:从食用油中检出桐掺阳性.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桐掺引起.

    作者:唐准珠;廖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阿胶口服液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胶口服液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探讨和分析阿胶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小鼠血清溶血素滴度测定(血凝法)和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试验.观察2.5、5.0和15.0 ml/kg BW剂量的阿胶口服液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通过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和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观察到2.5、5.0和15.0 ml/kg BW剂量的阿胶口服液能增强小鼠迟发犁变态反应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通过小鼠血清溶血素滴度测定和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试验观察到同等剂量的阿胶口服液能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滴度水平和促进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结论:本研究条件下我们观察到阿胶口服液能够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李志;陈壁锋;黄俊明;黄健康;黄琼;谭剑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一种透射免疫比浊法地高辛检测试剂盒的应用评价

    地高辛是一种用来治疗充血性心衰和室上性快速心率不齐的强心苷.虽应用普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治疗浓度范围狭窄,低中毒浓度个体差异大等.

    作者:马拥军;杜忠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游泳池水中尿素二乙酰一肟检测方法的改进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准确检测游泳池水中尿素的方法.方法:将国标法中二乙酰一肟溶液浓度从0.2%改为2%,定容体积由25 ml 改为10 ml.结果:改进法显色明显,吸光度约为国标法10倍,尿素量为15μg/10 ml时,吸光度约为0.6,且方法线性好.结论: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完全符合实验要求.

    作者:黄丽君;吴富忠;王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继续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几种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比较

    目的:为比较几种以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对其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分别对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新洁尔灭、乙醇、醋酸氯己定与聚六亚甲基双胍复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各复方消毒剂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聚六亚甲基双胍乙醇复方消毒剂、聚六亚甲基双胍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复方消毒剂、聚六亚甲基双胍苯扎溴铵复方消毒剂、聚六亚甲基双胍醋酸氯己定复方消毒剂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为500 mg/L时作用1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结论:各复方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以聚六亚甲基双胍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复方消毒剂和聚六亚甲基双胍醋酸氯己定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较好.

    作者:崔玉杰;张春长;陈素良;韩艳淑;孙克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实践教学探索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是我校医学检验专业一直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是卫生检验专业各专业课基本内容的浓缩和精选,与临床检验各课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教学内容多,涉及范围广,实验项目多且较复杂.

    作者:袁才佳;易艳军;李木兰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