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吸入型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是治疗这种炎症并控制哮喘发作十分有效的一线首选药物.其疗效不仅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有关,而且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有关.因此我们既要了解激素受体,又要了解激素的有关特点,还要掌握好使用方法,才能使治疗发挥大效能.
作者:董宗祈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由于糖皮质激素(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改善全身中毒症状及解热作用,临床应用较广泛,但由于滥用的结果,由其所诱发的继发感染及并发症也因而增加,故合理应用激素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为儿科的重要课题.
作者:胡皓夫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儿童哮喘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大呼气流速(PEF)水平及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急性发作组、治疗组及缓解组哮喘患儿各30例和30例对照组,用瑞典PhamaciaCAP试剂盒检测血清ECP;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峰流速仪测定PEF,并计算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结果急性发作组血清ECP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1),其中重症发作者比轻、中症发作者高(P<0.05);急性发作组血清TNF-α高于缓解组、对照组(P<0.01);PEF%在发作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重症发作明显低于轻、中症发作(P<0.01).PEF%与ECP、TNF-α与ECP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64P<0.01及r=-0.41P<0.05);PEF%与TNF-α间无明显相关(r=0.046P>0.05).结论血清ECP、TNF-α均参与了哮喘发病,在评价气道炎症状态中,以ECP更敏感,PEF测定更方便、更经济,可作为监测病情和指导治疗的有效指标.
作者:陈强;朱绿绮;刘建梅;徐瑛;郭德华;余定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炎症细胞因子(PIC)及IgG亚类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SA方法检测哮喘不同病期(发作期35例,稳定期18例)和2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IL-6、IL-8、TNF-α水平和血清IgG亚类浓度.结果哮喘发作期血清IL-6、IL-8、TNF-α显著升高,随病情缓解渐降低.发作期哮喘IgG亚类缺陷检出率为28.57%(10/35),以IgG2缺陷为主(占61.53%);而IgG亚类增高检出率为97.14%(34/35),且以IgG4增高居多(占94.29%);稳定期IgG亚类增高和(或)缺陷的程度及类别均下降.结论儿童哮喘存在IL-6、IL-8、TNF-α等PIC失调和IgG亚类失衡.此可能是哮喘发病的分子免疫学基础.
作者:冯学斌;刘凤;杨士华;牛新华;吴福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小儿病毒性肺炎流行特点.方法采用桥联酶标法,对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毒抗原检测.结果1735例中病毒抗原阳性者1225例,阳性率为70.61%.其中腺病毒占20.27%,副流感病毒1,3占16.59%,合胞病毒占16.09%,副流感病毒2占1536%,流感病毒A占1042%.阳性患儿男女之比为1.37:1,<1a占42.37%,1~3a占31.42%.每年3、9月份平均占13%和10%.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检测阳性率78.4%.结论病毒感染是上海地区婴幼儿肺炎主要病因.冬春是好发季节,秋季有短暂高峰,主要是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合胞病毒好发于冬春季.上海地区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1~3月份.
作者:陆敏;陈培丽;张慧燕;夏绍源;顾兰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呼吸道感染儿童嗜血杆菌的致病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分布情况,提高嗜血杆菌分离的方法.方法对302例患儿、35例正常对照者的咽喉部痰液,用嗜血杆菌专用培养基分离、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302例中分离出嗜血杆菌119株(39.40%),其中流感嗜血杆菌15株、副流感嗜血杆菌96株、嗜沫嗜血杆菌8株,分别占阳性分离菌的12.61%、80.67%、6.72%,正常对照组检出流感嗜血杆菌1株,副流感嗜血杆菌2株.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类抗生素有较好的敏感性,对氨基糖甙类及大环内酯类中的某些抗生素敏感性较差.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嗜血杆菌的感染率较高,本地区主要为副流感嗜血杆菌.
作者:沈一曼;吕火祥;刘建栋;周馥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CHI)时一氧化氮(NO)和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探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大鼠CHI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选6dSprague-Dawley新生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HI组和GM1治疗组.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并吸入低氧的混合气体制作的新生大鼠CHI动物模型,用镀铜镉还原法测定血清NO水平、NADPH-d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和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并作定量分析.结果假手术对照组、CHI组和GM1治疗组新生大鼠血浆NO2-/NO3-含量分别为(43.8±9.2)、(61.4±15.2)和(48.9±11.6)μmol/L;NOS神经元数密度分别为(30.3±4.8)、(71.3±8.7)和(34.7±5.9)个/mm3;平均灰度分别为161.0±10.0、121.0±8.0和156.0±9.0;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15.1%±3.6%、39.6%±4.1%和17.6%±5.6%.CHI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GM1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CH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大鼠CHI后NO增加,它可能参与新生大鼠CHI的病理过程,与CHI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神经节苷脂GM1可抑制CHI后NO的生成和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在CHI的防治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范海虹;汪华侨;刘存领;梁绮明;赵淑敏;洪衍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呼吸力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7例机械通气下NRDS儿进行了呼吸力学指标、X线胸片及血气分析检测.结果呼吸系统顺应性(Crs)与N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Crs<0.3ml/(cmH2O@kg)示病情严重,Crs<0.2ml/(cmH2O@kg)病死率高;Crs与氧合指数(OI)呈负相关关系(r=-0.948),有直线回归关系:OI=64.73~82.70Crs.X线分级与Crs呈负相关关系(r=-0.768),Crs为0.68±0.11ml/(cmH2O@kg)时脱机成功率为90.9%.结论对RDS患儿Crs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可以判断RDS患儿病情,指导呼吸机治疗,掌握脱机时机及评估预后与转归.
作者:王少华;匡凤梧;吴仕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测定脐血瘦素(leptin)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探讨瘦素在胎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0例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其中早产儿16例,足月儿64例.足月儿又分为小于胎龄儿11例,适于胎龄儿31例,大于胎龄儿22例.结果早产儿瘦素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4.25±3.19ng/mlvs9.86±5.50ng/ml,P<0.001),足月儿中适于胎龄儿瘦素水平(8.91±5.20ng/ml)显著高于小于胎龄儿(5.17±2.46ng/ml)而低于大于胎龄儿(13.56±4.67ng/ml);脐血瘦素与胎龄、出生体重、身长、Kaup指数、头围、胎盘重量、脐血胰岛素、血脂等呈正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性别、胎龄是脐血瘦素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各组新生儿瘦素水平有显著差异,体重、性别、胎龄是其主要相关因素,故瘦素对胎儿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是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
作者:韩树萍;郭锡熔;陈荣华;石丽娥;王卫光;胡晓玲;吴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大呼气流速(PEF)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哮喘患儿发作期30例,缓解期25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抽取静脉血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TNF-α和IFN-γ,微型峰流速仪测PEF,结果用SAS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清NO和TNF-α分别显著高于缓解期(P均<0.05)和对照组(P均<0.01),而IFN-γ发作期低于缓解期(P<0.05)和对照组(P<0.01),PEF发作期显著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激素治疗后各指标渐恢复.发作期哮喘患儿NO与TNF-α呈正相关,TNF-α与IFN-γ呈负相关,PEF分别与NO和TNF-α呈负相关.结论提示NO、TNF-α和IFN-γ均参与哮喘发作期气道炎症的形成,皮质激素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达到防治哮喘之目的.
作者:孙中厚;冯益真;孙中夫;王金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1988~1992年我国先天性脑积水发生率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网资料,分析我国先天性脑积水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结果1988~1992年城市、农村及全国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下降幅度分别为26.8%、34.9%、31.5%,年下降速率分别为7.5%、10.2%、9.0%:全国六大地区先天性脑积水发生率均有下降,其中华北、西南地区下降明显,下降幅度分别为40.7%,44.8%;省、市地州、县级医院分娩围生儿的先天性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下降了16.4%、34.8%、29.9%;多发畸形下降幅度(44.4%)较单发畸形(26.8%)明显.结论1988~1992年城市、农村及全国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农村先天性脑积水发生率较城市下降明显.
作者:王艳萍;梁娟;朱军;吴艳乔;缪蕾;周光萱;代礼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神经肽Y(NPY)主要分布在大脑边缘系统,又以海马内浓度为高.有研究表明,海马特别是腹侧海马是癫痫的敏感脑区,因此NPY与癫痫的关系受到关注.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未见临床报道,尚需临床验证.本文检测了38例癫痫及1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在惊厥发作后24 h内血浆NPY的水平变化,以探讨NPY在癫痫患儿惊厥发生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琰;罗克娴;庞保东;曹丽华;吴家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3例儿童癫痫发作间期进行了99mTC-ECDSPECT、EEG及CT扫描检查.结果SPECT异常阳性率72.1%,明显高于CT阳性率13.7%(P<0.01)和EEG的阳性率60.5%(P>0.05).癫痫病灶的分布以颞叶多,SPECT定位诊断优于EEG(P<0.01).有产伤及脑外伤儿童的SPECT异常率高于其他病因的患者(P<0.05).结论SPECT对儿童癫痫病灶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
作者:魏丽玲;陈菁华;奚宝珊;郑俊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立克菌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疗效,药物敏感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45例新生儿感染,应用立克菌星6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30~50ml中,每日静点一次,持续2~3h,疗程10.9±2.3d,对分离培养出的25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并观察患儿耳、肾功能.结果应用立克菌星抗炎的总有效率为93.3%,细菌清除率及细菌对药物敏感率均为88%,其中对革兰阳性菌清除率为80%,对革兰阴性菌清除率为100%.4例(8.8%)尿β2-mG轻度升高,2例(4.4%)脑干诱发电位异常.结论立克菌星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好,细菌敏感度高,耐药性小,安全性好.特别对革兰阴性菌疗效较显著,是一种强效安全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对耳、肾功能严密监测下适用于新生儿抗感染治疗.
作者:刘捷;曾超美;郭静竹;王卫刚;王更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第3届国际多发性抽动症研讨会于1999年6月4~6日在美国纽约召开,来自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北京安定医院张世吉教授和武汉市儿童医院刘智胜副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大会期间共有学术报告33篇,壁报交流51篇,圆桌会议9个.
作者:刘智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四肢骨折后由于儿童畏惧伤肢功能锻炼时带来的疼痛或术后长时间的伤肢固定、关节制动,使不少病儿出现了制动肢体的关节僵硬.我科应用中药薰洗治疗骨折后康复期关节僵硬病人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斌;郭蕴琦;徐海斌;王学明;王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肱骨上端手术入路较多,因其局部解剖特点,容易损伤血管和神经,我院自1992年1月~1998年1月应用Martini切口即三角肌下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上端包括干骺端及肱骨外科颈处疾患33例,效果满意.
作者:张世清;王晓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儿童缩窄性心包炎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均经手术证实,占同期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的15.1%(48/319).术后死亡2例,余治愈或好转出院.病理检查证实结核病变者17例(35.4%),余为非特异性改变.39例术后随访6个月~25a,治愈32例,明显改善4例,3例出院时症状明显改善,术后6a、7a及12a因再次复发二次行心包切除术.结论本病一经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施行心包部分切除术.
作者:陈立波;张连仲;张秀和;宋翔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儿,男,28 d,因皮肤黄染25 d入院.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新法接生,无窒息史.母乳喂养.生后3 d发现皮肤黄染,且渐加重,尿黄,无陶土样大便,吃奶量较少,日渐消瘦,睡眠多.体检:体温37.4℃,体重2.5 kg.
作者:张淑霞;延永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静脉克拉仙(克拉霉素)是我国近期注册的新药.它在儿科应用的资料很少见.1998年3~12月我们使用静脉克拉仙治疗支原体肺炎30例,报告如下.
作者:潘宇琛;马松春;幺远;欧芳兰;蒋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9年10~12月我们对本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早期口服思密达预防早发性母乳性黄疸[1],取得了较好效果.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320例中男168例,女152例,胎龄37~40周236例,~41周84例,出生体重2.5~4.0kg 242例,>4 kg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为160例.均在生后30 min内开奶,按需喂哺,纯母乳喂养.
作者:石建华;吴爱红;杨建萍;翟桂荣;张家洁;陈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自1992年10月~1999年12月采用新生儿平卧头部正中前倾位气管内插管法[1]气管导管做导引行气管内吸引,成功抢救新生儿吸入窒息3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黎明;贾丽宏;刘桂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85~1999年我们收治126例急性中毒患儿(不包括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冬梅;张浩;付蕴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我科于1997年11月~1999年5月应用口服阿齐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52例,并与口服红霉素52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素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婴幼儿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的慢性气管炎症性疾病,我院应用止喘合剂辅治婴幼儿哮喘8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设;何宏蕴;石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对25例小儿偏头痛进行了经颅彩色多普勒(TCD)的超声检查,结合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敬梅;班晓梅;李新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雷尼替丁为组胺H2受体阻滞剂,有阻断和减轻炎症水肿的作用[1].我们用雷尼替丁和中药白头翁煎剂加渗透剂氮酮制成软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2例,并与12例常规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儿童作对照.
作者:吴子钊;马贵州;司予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呼吸道异物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也是6 a内儿童意外死亡的常见原因.多发生于6个月~3 a.误诊率16%[1].现将我科收治的18例呼吸道异物分析如下.
作者:焦兰萍;贺志莉;张志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采用肠复康联合复方地芬诺酯片治疗医源性腹泻,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侯梅荣;徐清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5年5月~2000年4月我院眼科在就诊新生儿中发现患沙眼衣原体感染者5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曹慧琴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对146例新生儿窒息分别用气管插管及吸痰,结果气管插管组较吸痰组死亡率明显降低,报告如下.
作者:李鸿雁;刘展;徐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接受某厂子弟小学发生的一起因注射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导致集团性癔症的爆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惠;尚利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婴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重症者治疗比较棘手.我们应用丙种球蛋白辅治毛细支气管炎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安琪;黄慧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用地奥心血康治疗小儿脑血管闭塞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6~14 a,治疗前病程4 h~4 d.均有偏瘫,其中左侧瘫9例,右侧瘫7例,完全性偏瘫6例,不全瘫10例,抽搐2例,失语或语言不清8例;吞咽困难3例;锥体束征阳性11例.
作者:程丽华;田卫华;王丽平;曹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儿科于1996~1998年对25例重度有机氟中毒儿童血钠、钾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鲜丽;苏俊;李建国;陈建政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颅骨生长性骨折多发于婴幼儿,是线性骨折不断扩大所致[1],较少见.我院自1978年10月~1998年共收治此类患儿11例,报告如下.
作者:汪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主要指各种围生期因素导致的脑损伤,脑电图(EEG)检查对HIE的病情估价及对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我们对32例HIE进行EEG检测,以评价EEG对HIE的诊断价值.
作者:钱蔚珍;赖永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检测了22例急性发作期过敏性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自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莹;姜毅;陈孝萍;徐俊;雷其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指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MV)48 h以上并发的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用呼吸机48 h后又发生了新的肺部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者[1].本文对1998年1月~1998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41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娟;黄绮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婴幼儿肠炎与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检测了46例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患者血清、大便IFN-γ水平,为临床免疫调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长江;刘建军;周建华;高铁铮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当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并呼吸道感染时,易导致心肺功能受损,且病情复杂,不易发现,治疗后病程恢复较慢.现将近年来临床未经治疗的甲减并呼吸道感染17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石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国外研究报道婴幼儿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0.15%~0 6%[1,2],在听力障碍高危儿中,发生率上升到2%~5%[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是属于听力障碍高危儿.因此对NICU小儿进行听力筛选是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的途径之一.Kemp[4]在1978年首次报道耳声发射以来,国外学者认为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是一种快速、简单、客观、无创、有效评估新生儿听力的技术,是新生儿听力筛选的工具之一[5].本文目的是应用TEOAE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儿进行听力测试.
作者:史保轩;王琳;刘泽平;马崧;谢伟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探讨血清和脑脊液胆红素浓度的关系,现将我院1999年7月~2000年3月收治的1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建慧;杨华姿;黄东明;陈新权;杨冰岩;伍淑雯;张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小儿时期肺外结核的一种严重类型,常在结核初染6个月~1 a之内发生[1],且多见于婴幼儿[1],我院1988~2000年6月收治的小儿结脑中,18例以眼肌麻痹为首发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腾;余涵;张向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进一步探讨免疫分子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液中细胞粘附分子-1(ICAM-1)、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了检测.
作者:李琳;季海生;任兴斌;吴佳学;周严恒;刘善萍;诸葛宝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部分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炎)可反复发作发展为婴幼儿哮喘.本实验室观察Th1/Th2失衡与毛支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1],毛支炎发作期Th1/Th2紊乱的程度是否与其后发展为哮喘有关[2,3].本研究前瞻性选择56例毛支炎患儿,随访观察1 a,比较发展为婴幼儿哮喘症患儿(简称哮喘组),在初发毛支炎阶段与无哮喘发生的单纯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组)免疫指标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武红;李成荣;杨锡强;王莉佳;刘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肺炎链球菌(SP)是小儿肺炎常见的病原菌[1,2].但SP感染的证据难以获得[3].为此我们在应用血清学方法进行小儿肺炎的病原学研究时,从循环免疫复合物(IC)中检测SP抗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亭;杨永弘;胡允文;王亚娟;潘道香;陈家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来源于神经嵴的错构瘤紊乱[1].根据受累下颌骨放射学的表现证实了NF来源于中胚层[2],1882年由Von Reckinghamsence首先报道.它是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
作者:周路;吴沪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PET)是当前先进的核医学显像技术.PET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在小儿癫痫、脑先天性疾病、儿童脑肿瘤、舞蹈病及精神疾病中进行诊断、鉴别及疗效判断,还可显示脑功能的改变.
作者:樊洁;马云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全国首届预防儿童虐待、忽视(PCAN)研讨会于1999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古都西安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西、河南、浙江、吉林、西藏、宁夏、云南、山西、陕西等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及9个国家的200多位代表(包括儿科医生、幼托机构保教人员、公安干警、社会工作者、非政府救助儿童组织代表、律师、记者等)参加了会议.世界卫生组织(WHO)临时顾问、国际预防儿童虐待、忽视协会(ISPCAN)代表Tilman Fumiss教授到会并作了学术报告.我国国家民政部、陕西省民政厅、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儿科学会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作者:潘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全国第6届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暨国际交流会于2000年9月3日~7日在上海召开,会议代表150余名,大会邀请了日本、英国、美国、荷兰专家11人,会议收到论文86篇,其中国外专家讲学11篇,国内专题讲座2篇,国内论文73篇.
作者:张玉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