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428X
  • 国内刊号:10-1070/R
  • 影响因子:1.50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36-102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儿科学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年5期文献
  • 中国儿童流感疾病负担和疫苗应用现状

    全球每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数达29万~65万,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儿童在各人群中流感的发病率高,可导致过量的就诊负担,住院风险也显著增加,这不仅导致就诊、住院等直接医疗费用,还导致其家人缺勤、儿童缺课等间接负担.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有效的手段,但目前我国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也尚未将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现主要对国内儿童流感疾病负担及疫苗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童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慕丽;彭质斌;郑建东;谭亚运;王璇;秦颖;冯录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护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获益与相关问题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有效的措施.医护人员是流感暴露的高风险人群,自身患病率高且易导致流感在院内的传播,增加患者患病及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提高医护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不仅能降低医护人员流感的患病率、保障流行时期诊疗服务的正常运转,还能减少患者及高危人群重症和死亡的发生,提高全人群的接种率.目前医护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普遍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对疫苗存在一定的顾虑及误解,应实施多种策略大力提高医护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

    作者:胡兢晶;谭琪琪;苏海浩;王林凎;伍苑宾;王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北京市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的经验分析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发生和流行有效的措施.北京市自2007年起为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免费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为更有效地实施干预措施、充分发挥疫苗的人群免疫作用,相继开展了北京市流感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受种者接种免费流感疫苗的障碍和驱动因素研究.现旨在介绍前期项目成果,综述影响免费流感疫苗接种的社会学因素,总结北京市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的经验.

    作者:于盂轲;谢铮;严述瑞;吕敏;吴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研究进展

    流感病毒主要以气溶胶传播,传染性高,具有较高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流感病毒变异快,临床现有药物不断出现耐药,发展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迫在眉睫.现从病毒靶标和宿主靶标2个方面出发,介绍不同作用靶点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并重点介绍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洪彩华;钟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流感是人类呼吸道感染中常见且流行范围广的疾病之一.流感不仅对易感和高危人群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对公共卫生造成重要影响.流感病毒感染的快速、准确诊断对于及时给予特异的抗病毒治疗、有效控制疫情、降低季节性流行和大流行期间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现对目前可用于人类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包括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核酸扩增等)及为了克服一些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而正在研发的新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朱汝南;钱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流感疫苗的合理应用

    近20余年来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我国儿童哮喘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在冬季,流感病毒感染是哮喘患儿哮喘恶化和住院的潜在原因,而且哮喘患儿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也明显增加.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但目前哮喘患儿流感疫苗接种率普遍较低,主要因为患儿及家长担心哮喘恶化或对疫苗中残留鸡蛋白的过敏反应.因此,哮喘患儿流感疫苗如何合理应用备受大家关注.基于以上情况,作者通过在PubMed、万方数据库检索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鸡蛋过敏、流感、疫苗,查阅了近20年的国内外关于流感疫苗在哮喘患儿中应用的综述、指南,介绍流感疫苗的概况,阐述哮喘和/或鸡蛋过敏患者接种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张奕;曹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儿童重症流感发病机制

    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以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现从儿童重症流感的评估方法、免疫系统发育、能量代谢、基因背景及流感病毒株等方面阐述重症流感的发病机制,为将来重症流感的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作者:奏强;申昆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深圳市19例重症流感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流感死亡病例的特点及死亡原因,旨在引起广大儿科医师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8年1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9例流感死亡病例资料.结果 男11例,女8例,年龄4个月~12岁,其中5岁以上5例.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死亡5例,之后分别于2014年死亡1例,2016年死亡6例,2017年死亡3例,2018年死亡4例.19例死亡病例中有基础疾病4例.从发病到死亡时间为0.5~36.0 d,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及呼吸困难.其中11例死于甲型流感相关性脑病,4例死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呼吸衰竭,3例死于继发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脓毒症,l例死于继发性真菌性脓胸及真菌性脑膜炎.结论 5岁以下儿童,即使既往体健,仍有可能为流感死亡的高危人群.神经系统并发症较高,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流感相关性脑病、重症肺炎、ARDS和继发严重的细菌感染.

    作者:卢志威;郑跃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流感病毒感染患儿19例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死亡原因,以期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确诊流感危重症中的死亡病例,根据不同病毒类型分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死亡原因.结果 共纳入19例,其中<5岁15例(78.95%),<2岁9例(47.37%).入院时二代小儿死亡指数评分中位数为72.7%.确诊H1N1流感11例,乙型流感8例.6例存在基础病.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昏迷13例.17例出现肺炎,11例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并气漏综合征;8例并流感相关性脑病(IAE).10例(52.63%)死于重度ARDS,7例(36.84%)死于IAE,1例(5.26%)死于多脏器障碍,1例(5.26%)死于重症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比较ARDS和IAE患儿自发病到死亡时间[15(4,22)d比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3,P=0.039).在因重度ARDS死亡的患儿中,H1N1流感组以<2岁为主,乙型流感组均≥2岁.死于IAE的患儿均≥1岁.6例(31.58%)存在细菌共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患儿均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发病至首次用药平均时间为5d.结论 流感病毒感染死亡患儿主要死亡原因为重度ARDS及IAE.相对于ARDS,IAE病情进展更加急骤.

    作者:刘珺;王荃;钱素云;高恒妙;曾健生;贾鑫磊;李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流感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收集2009年1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及感染科收治住院的70例社区获得性流感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患儿中,61例(89.7%)好转出院,中位年龄3.5岁,0~5岁50例(71.4%);重症肺炎29例,轻症41例;3例死亡;19例(27.1%)有基础疾病.64例(91.4%)冬春季住院.首发症状主要为发热[64例(91.4%)]和咳嗽[65例(92.9%)],体温多在39.1~41.0℃.肺部听诊以湿啰罗音(30例,58.8%)和喘鸣音(8例,15.7%)为主.流感病毒肺炎肺外并发症多见,心肌损害19例,肝功能损害11例,中毒性脑病4例,电解质紊乱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噬血细胞综合征各2例,感染性休克1例.肺部影像学双侧病变40例(57.1%),以下叶病变为主(39例),主要表现为斑片影、间实质病变、磨玻璃影和胸腔积液.单一甲型流感病毒肺炎47例(67.1%),混合感染23例(32.9%).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发生重症肺炎的比例(68.4%)显著高于无基础疾病的患儿(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30,P=0.005);重症病例C反应蛋白(CRP)增高的比例(54.3%)显著高于轻症病例(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9,P=0.029).结论 儿童社区获得性流感病毒肺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咳嗽,以高热为主,肺外并发症多见;大部分患儿肺部可闻及湿啰罗音;胸部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阴影或间实质浸润,以双肺、下叶病变为主;存在基础疾病的儿童更易患重症流感病毒肺炎;CRP升高与重症流感病毒肺炎具有相关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仍有死亡病例.

    作者:吴喜蓉;刘钢;钱素云;殷菊;秦强;刘军;冯雪莉;贺建新;郭琰;谢正德;徐保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MECP2重复综合征1例

    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16年11月收治的1例MECP2重复综合征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并文献复习,患儿,男,1岁8月龄,其临床特点是特殊面容、反复呼吸道感染、智力障碍、喂养困难、发育迟缓、肌张力低下、语言缺失;染色体微阵列检测示chrXq28区域发生682 kb片段重复,包括MECP2等重要功能基因,为临床致病性拷贝数改变,确诊为MECP2重复综合征,此病是X连锁遗传性疾病,临床较罕见,治疗仅为对症处理.本研究通过分析1例MECP2重复综合征病例并复习文献,总结MECP2重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提高对该症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及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供遗传咨询.

    作者:周慧;甄诚;田凤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流感后继发细菌性感染1例

    对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流行性感冒继发细菌性肺炎并脑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1岁3个月,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气喘、气促.之后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发气漏,查流感病毒B抗体阳性,胸部CT提示双肺广泛渗出、实变及气肿样改变.给予亚胺培南、奥司他韦颗粒、甲泼尼龙、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等治疗,同时呼吸支持.治疗2周病情逐步缓解.但在恢复期患儿出现惊厥,脑脊液常规及培养均阴性,头颅磁共振提示2处脑脓肿的形成.给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后脓肿逐渐吸收,肺部感染逐渐恢复.提示流感病毒感染后容易继发细菌性感染,需注意评估各个系统的合并症,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赵秀侠;韩玉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儿童流感并病毒性脑膜脑炎1例

    对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例流感并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13岁,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精神差、全身型惊厥持续状态;查体:心肺腹检查无特殊,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反射阳性.咽拭子反转录-PCR检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2.84×108 copies/L,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右侧海马异常信号,双侧枕部软脑膜强化增多.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机械通气、止惊、脱水降颅压、激素冲击、人免疫球蛋白、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同时予4次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2周后病情逐步缓解,意识逐渐恢复.提示病毒性脑膜脑炎是儿童流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血液净化治疗对改善预后可能有效.

    作者:王志远;刘炜青;钱丽娟;李树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流感并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3例

    对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例流感并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例1为10个月男童,以咳嗽4d、反应差伴呻吟ld入院,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血培养为肺炎链球菌;例2为1岁5个月女童,以发热4d、咳嗽、精神差2d入院,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血培养为肺炎链球菌;例3为l岁5个月男童,以发热3d、精神差ld入院,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尿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3例患儿均有重症肺炎、肺出血和严重脓毒症表现,例2和例3出现脑水肿和脑疝;3例均接受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使用了奥司他韦、头孢曲松或万古霉素、扩容等支持治疗,但终均死亡.提示流感并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是导致其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应高度关注.

    作者:卢志威;郑跃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重症流感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

    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重症流感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儿,女,9岁,其临床特点是起初表现为发热、咳嗽、惊厥,2d内发展为MODS(累及神经系统、肾脏、肺脏、心脏、肝脏),咽拭子抗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阳性;予奥司他韦、7d机械通气、3d连续血液净化、止惊、脱水降颅压、甲泼尼龙冲击、人免疫球蛋白、肠内外营养支持、护心、护肝、护脑细胞,间断输注新鲜冷冻血浆等治疗,4周后病情好转,器官功能逐渐恢复.提示重症流感病情凶险,可迅速发展为MODS,早期服用奥司他韦,同时连续血液净化、免疫调节治疗、积极的营养支持及保护内脏功能对改善预后可能有效.

    作者:邓雅婷;姜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重症流感后肺炎1例

    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儿重症流感后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4岁6个月,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Ⅱ型呼吸衰竭,经呼吸支持及抗感染治疗病情反复,肺泡灌洗液PCR检测A型流感病毒PCR 3.64×105拷贝/L,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机械通气、抗感染、人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治疗后患儿病情改善.提示流感后肺炎是儿童流感常见的并发症,大于48 h的重症流感后肺炎,积极抗病毒治疗,仍可临床获益.考虑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抗菌药物的治疗应涵盖常见的混合感染病原体.丙种球蛋白使用、机械通气支持、气管镜技术应用等的综合治疗可以临床获益.

    作者:杨燕;白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流感病毒感染致支气管哮喘急性重度发作并气胸1例

    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流感病毒感染致支气管哮喘急性重度发作并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5岁,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哮喘持续状态.查体:精神差,口唇微绀,呼吸促、费力,两肺听诊从广泛呼气相哮鸣音转为呼吸音减弱,哮鸣音几乎未及,颈部、腋部、前胸壁皮下捻发感.痰液免疫荧光法检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鼻咽拭子反转录PCR检测乙型流感病毒RNA阳性,胸片提示左、右侧气胸,双侧颈部、腋部及胸壁广泛气肿.人院后予以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炎平喘、双侧胸腔闭式引流、呼吸支持、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喘息逐步缓解,0.5个月后气胸、皮下气肿基本吸收.提示哮喘急性发作是儿童流感呼吸系统较为常见并发症;哮喘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可出现严重呼吸道症状;对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的哮喘急性发作息儿,必须考虑排除气胸、纵隔气肿的可能,早诊断、早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林立;章曼曼;张乐乐;张海邻;李昌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新生儿双侧先天性膈疝1例

    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胸外科收治的1例新生儿双侧先天性膈疝(CDH)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8d,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出生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查体:面色、口唇苍灰,肢端发绀,呼吸微弱,反应极差.胸廓饱满,双肺呼吸音低,心音低钝.四肢肌张力低,原始反射未引出.胸腹片符合CDH改变.人院后给予呼吸机支持、抗感染等治疗,病情稍稳定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对症处理,患儿恢复好,治愈出院.提示一旦确诊为双侧CDH,手术仍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围术期积极改善呼吸循环功能,选择适当手术时机也相当重要.

    作者:毛武;洪淳;唐晶;刘千里;夏波;余慧雯;刘翠芬;俞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2018年至2019年美国儿科学会流感指南解读

    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建议6个月及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年进行季节性流感的免疫接种.推荐儿童接种三价或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nactivated influenza vaccine,IIV).目前我国接种的流感疫苗均是灭活疫苗.2018年至2019年季节性流感疫苗和去年疫苗相似,均含有甲型流感病毒(H1N1)抗原成分,但今年三、四价流感疫苗中包含的甲型流感病毒(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抗原成分与去年不同.对鸡蛋有任何严重过敏的儿童均可接受流感疫苗的接种,而不需要采取任何超出疫苗建议的额外措施;孕妇可以在怀孕期间的任何时候接受IIV,能够保护自身和婴儿,婴儿能从母体获得保护性抗体.母乳喂养期间接种流感疫苗对母亲和婴儿是安全的.医护人员经常护理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高危患者,所以医护人员的疫苗接种是减少流感病毒感染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亚军;曹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美国感染病协会关于季节性流感诊断、治疗、药物预防和机构内流感暴发应对措施2018指南更新儿童相关内容解读

    流感病毒是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中主要的病毒病原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流感发病率为20%~50%,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在2015年制定了《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1],为儿童流感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了指导性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秦强;谢正德;申昆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流感百年:推进流感防控和研究全球合作,中国在行动

    过去100年间,流感大流行出现过5次,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中国香港流感”、1977年“俄罗斯流感”(这次规模相对较小,所以有时讲历史上4次大流感时不包括)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早期被称为“猪流感”或“墨西哥流感”),累计数亿人感染和数千万人死亡.尤其是“西班牙流感”,1918年3月,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开始暴发,一年之内横扫全球,夺走当时地球上1/20人类的性命,成为有史以来为致命的一次流感疫情.文献表明5次大流行均波及我国多个地区,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影响,其中1957年、1968年和1977年流感大流行被认为是从我国开始暴发[1].尤其自2013年开始,我国每年都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这也是国际社会当前为关注的具有流感大流行潜力的病毒[2-3].

    作者:高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儿童心源性晕厥的评估和诊断

    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脏器质性病变或节律紊乱等为主要因素引起的晕厥,是儿童晕厥第2位的病因,相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晕厥,心源性晕厥具有猝死的风险,病死率高,预后相对较差.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及常规心电图做出初步评估,其中常规心电图是基本的检查,对提示心源性晕厥的患儿进行长程心电图、心脏彩超、电生理等专科检查.在临床工作中应进一步提高对晕厥的认识,早期识别心源性晕厥,完善风险评估,明确病因诊断.早期诊断及规范化管理将改善心源性晕厥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其猝死风险.

    作者:卢慧玲;何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