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428X
  • 国内刊号:10-1070/R
  • 影响因子:1.50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36-102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儿科学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年19期文献
  • 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关键——疫苗接种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呼吸道传染病,近百年来数次暴发流行,已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中国作为流感高发国家和世界流感中心,每年因流感造成大量的经济和社会损失.2013年3月,中国在全球首次发现了人感染H7 N9禽流感病例,而高达30%的病死率,为针对流感制定的防治措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儿童由于其特殊的机体免疫状态,更易感染流感病毒成为“高发人群”和“高危人群”,因此,加大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力度将成为保护儿童免受流感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现就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流感疫苗的研发及应用、流感疫苗的使用相关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赵晓东;丁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疫苗可预防性儿科感染性疾病:疫苗的免疫基础及贡献

    疫苗的发明是人类对抗病原微生物高效的手段,是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现就疫苗的分类、疫苗免疫应答及儿童免疫系统的特点介绍疫苗的免疫基础.疫苗应用200多年来在传染病的预防中做出了极大贡献,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目前已降至历史低水平.天花在30多年前已被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或麻疹有望是下一个根除的疾病.但新发传染病及疟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寄生虫的疫苗研制和应用遇到很大问题,同时原有传染病的复燃或小范围流行的威胁依然存在.

    作者:张文双;沈叙庄;邓江红;杨永弘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疫苗可预防性儿科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腮腺炎

    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曾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并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自20世纪60年代,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相继研制成功,并推广使用,使得此3种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下降.然而,尽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能够预防这些疾病,但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这些疾病造成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仍很高.目前我国这些疾病的防控形势仍很严峻,使用合适的疫苗和科学的免疫程序有助于实现消除疾病的目标.

    作者:马香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预防

    随着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世界各国在免疫预防乙肝病毒(HBV)感染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仍需强调HBV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至今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母婴传播是导致人类HBV慢性感染的主要途径,孕期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筛查,高危婴儿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被动联合免疫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但仍有10%左右的婴儿免疫阻断失败感染HBV(突破感染),其主要原因为孕母产前体内高HBV载量、胎儿宫内感染、HBV变异、免疫预防延迟等.如何提高HBV母婴传播的免疫阻断效果,如孕晚期用拉米夫定等抗病毒治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剖宫产等提高母婴传播免疫阻断效果的措施的有效性或安全性仍存在一定争议.为防控乙肝必须接种乙肝疫苗,对高危新生儿母婴传播的阻断措施尚需深入研究各措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朱启镕;谢新宝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CD40siRN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与白细胞介素-23的作用

    目的 探讨CD40小分子干扰RNA(CD40siRN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的心肌病理改变、心肌组织中Th17细胞及外周血中IL-17、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健康雄性6~8周龄Lewis大鼠,体质量185 ~210 g,随机分为对照组、EAM组、CD40siRNA组及小分子干扰RNA (siRNA)组,每组10只.EAM组、CD40siRNA组及siRNA组以猪心肌球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0.2 mL大鼠足垫区皮下注射,对照组大鼠足垫区皮下注射PBS 0.2 mL.CD40siRNA组与siRNA组免疫后第8天分别尾静脉注射CD40siRNA表达载体、siRNA表达载体.免疫后21 d处死所有大鼠,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并计算心肌组织病理积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Th17细胞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基因RORC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7、IL-23水平.结果 1.CD40siRNA组心肌组织病理积分较EAM组明显下降(2.34±0.60比3.40 ±0.35,P<0,05);2.CD40siRNA组RORC mRNA较EAM组明显下降(2.13 ±0.28比2.93 ±0.36,P<O,05);3.CD40siRNA组IL-17水平较EAM组明显下降(114.38 ±8.29比148.70±5.04,P<0,05);4.CD40siRNA组IL-23水平较EAM组明显下降(107.00±7.69比136.98 ±23.16,P<0,05).结论 CD40siRNA可减轻EAM大鼠心肌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AM大鼠Th17细胞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基因RORC mRNA的表达、减少IL-17及IL-23的分泌有关.

    作者:杨文巍;韩波;王介忠;刘奉琴;高聆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与造影指引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造影指引经皮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选择行PDA介入封堵术的单纯漏斗型PDA共58例,分为造影组21例和超声组37例.造影组应用传统的PDA介入封堵技术,超声组采用TTE指引下的PDA介入封堵术.术后观察手术效果,比较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及曝光量、住院天数及总医疗费用.结果 2组病例PDA均一次封堵成功,超声及造影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左肺动脉、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超声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明显短于造影组(P<0.05)、曝光量均明显低于造影组(P<0.05);其住院时间及总医疗费用少于造影组(P<0.05).结论 TTE指引下单纯漏斗型PDA行PDA封堵术是一种良好的简化封堵方法,较造影指引下的传统PDA封堵术更具临床优越性.

    作者:朱玲;李轩狄;林约瑟;李运泉;李淑娟;覃有振;王慧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1、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4的变化及免疫球蛋白对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IL-21、IL-23和IL-4在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IVIG治疗GBS患儿对IL-21、IL-23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的GBS患儿41例根据发病后开始应用IVIG治疗的时间及Hughe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进行分组,根据发病后开始应用IVIG治疗的时间分为2组:A组:发病7d内给予IVIG;B组:发病8~12 d给予IVIG,另外根据Hughe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分为轻症组、重症组,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IL-21、IL-23和IL-4水平变化.结果 A组、B组治疗前患儿血清IL-21、IL-23和IL-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21和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IL-4水平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A组、B组血清IL-21、IL-23及IL-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前后重症组IL-21、IL-23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组(P均<0.05),IL-4水平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轻、重症2组IL-21、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IL-4水平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BS患儿血清IL-21、IL-23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GBS发生,静脉注射IVIG后IL-21和IL-23水平明显降低,说明IVIG可通过抑制IL-21、IL-23的分泌减轻细胞炎性反应,阻止GBS的发展,IL-4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IVIG未明显影响IL-4的分泌,IL-4可能在GBS恢复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慧;刘海螺;高玉兴;李淑兰;马爱华;席家水;张新颖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内源性一氧化碳对反复热性惊厥脑损伤大鼠内质网应激P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目的 观察内源性血红素加氧酶1(HO-1)/一氧化碳(CO)系统对反复热性惊厥(FS)脑损伤大鼠内质网应激P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21日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FS组、FS+锌原卟啉(ZnPP-Ⅸ)组和FS+血红素(Hemin)组,每组12只;采用反复热水浴法诱导大鼠惊厥,隔日1次,共诱导10次;记录各组大鼠惊厥潜伏期、惊厥强度及惊厥持续时间;双分光光度计法间接测定皮质CO水平;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皮质中HO-1、GRP78、p-PERK、p-eIF2α及CHOP蛋白表达.结果 FS组、FS+ ZnPP-Ⅸ组和FS+ Hemin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强度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S组大鼠大脑皮质C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FS+ ZnPP-Ⅸ组较FS组皮质CO水平明显降低,FS+ Hemin组较FS组皮质C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S组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FS+ ZnPP-Ⅸ组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较FS组进一步增多,FS+ Hemin组神经元凋亡较FS组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各组均有HO-1、GRP78、p-PERK、p-eIF2α及CHOP蛋白表达,与FS组比较,FS+ ZnPP-Ⅸ组HO-1、GRP78蛋白表达减少,p-PERK、p-eIF2α及CHOP蛋白表达增高,而FS+ Hemin组HO-1、GRP78表达增高,p-PERK、p-eIF2α及CHOP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低浓度增加HO-1/CO的表达够减轻反复FS导致的脑损伤;HO-1/CO可能通过内质网GRP78-PERK-eIF2α-CHOP/GADD153通路发挥对反复FS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伊文霞;韩颖;赵阳;张静;秦炯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并原发性闭经1例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免疫相关的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儿童少见[1],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儿童AIH并原发性闭经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张爱青;甘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现状

    维生素D(Vit 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有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儿童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相互关联的、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聚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Vit D缺乏与儿童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年龄阶段代谢指标处于动态变化中,导致其相关程度在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中备受争议,其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深入研究Vit D缺乏与儿童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关系为通过提高Vit D水平早期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降低儿童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作者:冯海霞;万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的特点与治疗

    血脂异常是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除遗传基因所导致的原发性血脂异常外,继发于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的血脂异常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膳食干预、增加体力活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善是儿童青少年时期血脂异常的首选治疗措施,无效时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但要严格掌握年龄、疾病类型等适应证.

    作者:齐可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维生素A(Vit A)缺乏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儿童和其他易感人群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生存率的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营养素补充是目前公认的改善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有效途径,但Vit A是脂溶性维生素,剂量过大易发生中毒,因此安全、有效的预防及治疗Vit A缺乏具有重要意义.现以WHO和国际Vit A顾问组(IVACG)制定的Vit A补充干预方案为基础,结合本课题组近20年的专项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提出常规与年龄相适宜的治疗与预防性VitA补充方案以供参考.

    作者:李廷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LYRM1基因过表达对骨骼肌细胞活性氧的影响

    目的 探讨LYRM1基因过表达对骨骼肌细胞活性氧簇(ROS)生成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株(L6),分别以pcDNA3.1及LYRM1-pcDNA3.1转染L6,构建空载对照细胞株(空载对照组)及过表达LYRM1基因细胞株(LYRM1基因过表达组),筛选、验证细胞株LYRM1的表达.诱导L6分化成熟后以H2-DCFDA探针孵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OS的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ROS的生成变化.结果 LYRM1基因过表达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空载对照组;LYRM1基因过表达组荧光值为24.8933±4.4574,空载对照组荧光值为13.1512 ±0.73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2,P=0.00).结论 LYRM1基因在骨骼肌细胞中过表达可显著增加其ROS的产生,提示LYRM1基因过表达可影响细胞线粒体功能,造成线粒体损伤.

    作者:张敏;寇春兆;张春梅;朱冠中;季晨博;郭锡熔;曹新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本腙对成熟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耦联剂——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本腙(FCCP)对成熟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3T3-L1前体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给予7.5 μmol/L FCCP干预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12 h后,采用3H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检测成熟脂肪细胞基础状态下及胰岛素刺激下葡萄糖摄取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表达及转位,同时检测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信号分子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Akt的总蛋白水平及磷酸化水平;采用透视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改变;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线粒体DNA拷贝数;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ATP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活性氧簇(ROS)的变化.结果 (1)FCCP干预成熟脂肪细胞后降低了胰岛素刺激下的葡萄糖摄取率(t=5.87,P<0.01),但基础葡萄糖摄取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2)FCCP干预抑制成熟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下的IRS-1、Akt磷酸化活性,减少GLUT4由胞质向胞膜的转位;(3)FCCP干预成熟脂肪细胞后,线粒体出现嵴断裂、减少、消失,部分线粒体肿胀,甚至呈空泡状等形态学变化;(4)FCCP显著下调成熟脂肪细胞中线粒体DNA拷贝数(t=-1.73,P<0.001);(5)FCCP显著下调成熟脂肪细胞中ATP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t=6.08、4.83,P<0.0001、0.01),但增加成熟脂肪细胞中ROS水平(t=-6.82,P<0.01).结论 FCCP导致脂肪细胞线粒体形态异常、功能损伤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提示FCCP损害成熟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与FCCP引起的ROS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史春梅;季晨博;王玉美;陈玲;杨蕾;徐广峰;郭锡熔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母乳对幼鼠Ghrelin及酪酪肽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母乳对断乳期和童年期SD大鼠胃肠道Ghrelin及酪酪肽(PYY)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母乳组和配方奶组,母乳组予正常母乳喂养;配方奶组予人工管饲配方奶喂养,仔鼠从第7天开始喂养直至满3周为止,断乳期后2组大鼠采取同种饲料定时喂养.分别于日龄21 d、50 d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底组织和结肠组织中Ghrelin mRNA和PYYmRNA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hrelin及PYY蛋白表达.结果 2组大鼠不同时期体质量及胃肠道黏膜发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组21 d及50 d胃肠道Ghrelin、PYY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高于配方奶组(P均<0.05).结论 母乳喂养大鼠断乳期胃肠道Ghrelin、PYY分泌高于配方奶喂养大鼠,并且可持续至童年期.母乳可能通过影响子代胃肠道激素分泌途径参与其摄食调节与能量平衡.

    作者:陈夏芳;朱若尘;步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肥胖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3~4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2种高脂饲料(脂肪水平为34.9%,供能比为60%):n-6 PUFAs(来源于葵花籽油)饲料(n-6 PUFAs饲料组)和n-3 PUFAs(来源于鱼油)饲料(n-3 PUFAs饲料组)喂养20周;以正常脂饲料(脂肪水平为4.3%,来源于葵花籽油,供能比为10%)为对照组,喂养20周.喂养周期结束后,小鼠禁食12 h,麻醉状态下心脏采血和取肝脏.采用生化方法对血浆胰岛素、葡萄糖、血脂、ALT及AST等指标和肝脏脂质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肝脏脂代谢、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纤维化等相关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n-6 PUFAs饲料组肥胖小鼠血浆葡萄糖、胰岛素、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LT水平及肝脏三酰甘油(TG)水平较对照组小鼠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肝脏中促使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及纤维化的关键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n-6 PUFAs饲料组肥胖小鼠相比,n-3 PUFAs饲料组肥胖小鼠血浆TCH、LDL-C水平、肝脏TG水平及肝脏中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 n-3 PUFAs可通过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影响肥胖状态下肝脏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等过程,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中起积极作用.

    作者:夏露露;颜克松;樊超男;申文雯;董华;王翠;战大伟;齐可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游离脂肪酸对人成熟脂肪细胞中miR-335表达的调控

    目的 观察游离脂肪酸(FFA)对人成熟脂肪细胞中miR-335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前体脂肪细胞,待生长融合后,采用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MIX)、胰岛素、地塞米松、罗格列酮方案诱导人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使用含1 mmol/L混合FFA的前脂肪细胞培养基(PAM)进行干预,分别培养4、8、24h后收集细胞,同时设未干预的人成熟脂肪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成熟脂肪细胞中miR-335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对照组细胞中4、8、24 h miR-335的相对表达量与0h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使用snRU6作为内参时,FFA干预人成熟脂肪细胞4、8、24 h后miR-335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03 ±0.31、9.85 ±2.41和11.23 ±0.62,与对照组0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使用miR-103作为内参时,同等时间点miR-335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73 ±0.60、5.38±1.25和4.57±0.52,与对照组0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FFA可明显上调人成熟脂肪细胞中miR-335的表达,为进一步探索miR-335在脂肪细胞中的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朱璐;崔焱;倪毓辉;徐广峰;史春梅;郭锡熔;季晨博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儿科与疫苗

    1985年由江载芳教授介绍前往美国卫生研究院,笔者随著名疫苗专家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John Robbins教授进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研究.1988年回国后在北京儿童医院建立微生物免疫实验室,开展疫苗可预防疾病,尤其是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因此,涉足疫苗与免疫这一领域,通过我们团队的研究及与国际儿科界的交流,越来越认识到儿科与疫苗关系密切.

    作者:杨永弘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各期危险因素差异分析

    目的 探讨在Bell分期下Ⅰ期与Ⅱ/Ⅲ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高危因素差异,为更有针对性地防治各期NEC及改善NEC患儿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收入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87例NEC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围生因素、起病前喂养情况、起病前合并疾病情况、起病前1周内是否输入红细胞等共24个项目,根据Bell分期分为Ⅰ期组(67例)和Ⅱ/Ⅲ期组(20例),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可能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 2组患儿胎龄和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期组的病死率高于Ⅰ期组(P<0.05).24个观察项目中有7个在2组差异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妊娠期糖尿病、羊水异常、呼吸衰竭、甲状腺功能减低、贫血、脓毒症、起病前1周内输注红细胞,提示上述因素与NEC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羊水异常、呼吸衰竭、甲状腺功能减低、贫血、脓毒症、起病前l周内输注红细胞等危险因素可能影响NEC的严重程度.

    作者:许笑南;何少茹;郑曼利;李琳;刘玉梅;孙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胆酸减轻鹅膏毒肽攻击人肝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不同胆酸减轻受鹅膏毒肽攻击人肝细胞(L-O2)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根据鹅膏毒肽的质量浓度将实验分为0.00 g/L、0.26 g/L、0.40 g/L、1.40 g/L、2.80 g/L共5个剂量组,将培养至指数生长期的L-O2铺于96孔板,每孔1×103细胞,24 h加入上述浓度的鹅膏毒肽,每组设3个复孔,分别与药物作用24、48、72 h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肝细胞活性,确定肝细胞生存的小鹅膏菌毒素攻击剂量.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组和胆酸组,每个组均设3个时间点:攻击24、48、72 h,在攻击24h后使用牛磺胆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和牛磺鹅脱氧胆酸分别保护损伤肝细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进行活细胞计数,生化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AST和ALT.结果 肝细胞生存的鹅膏毒肽体外小攻击剂量为1.40 g/L.空白对照组、损伤组、牛磺胆酸组、鹅脱氧胆酸组、甘氨胆酸组、甘氨鹅脱氧胆酸组及牛磺鹅脱氧胆酸组在鹅膏毒肽攻击肝细胞72 h时吸光度分别为0.812 ±0.035、0.345 ±0.021、0.363±0.018、0.387±0.027、0.431 ±0.018、0.465 ±0.015及0.452±0.030.胆酸各组较损伤组攻击72 h时吸光度逐渐升高,其中鹅脱氧胆酸组、甘氨胆酸组、甘氨鹅脱氧胆酸组、牛磺鹅脱氧胆酸组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酸各组AST和ALT活性下降,其中甘氨鹅脱氧胆酸组AST和ALT活性低,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胆酸对鹅膏毒肽攻击L-O2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鹅膏毒肽和胆酸同为钠离子-牛磺酸共同转运多肽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底物有关.

    作者:李梦妮;付燕红;龚小霞;李运壁;母发光;廖静;朱小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谷氨酰胺对窒息足月新生儿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在轻度窒息情况下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及谷氨酰胺(Gln)对其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和产房进行预期、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将37例轻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和15例健康足月新生儿纳入研究,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窒息组和窒息对照组.窒息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口服Gln 0.3 g/(kg·d),加入奶中,分3次口服.窒息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量的9 g/L盐水口服.并将同期产科出生的15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纳入研究,在产科正常喂养.所有干预持续1周.分别测定出生后第1、3、7天血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来评价胃肠道屏障功能.结果 3组在人口学和临床特点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和窒息对照组在临床表现方面,包括喂养类型和娩出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窒息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围生期情况方面,羊水浑浊、脐带绕颈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在第1、3、7天的DAO和D-乳酸水平均较窒息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对照组与窒息对照组比较,DAO和D-乳酸水平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或治疗不耐受.结论 轻度窒息足月儿肠屏障功能受损;口服Gln能加快窒息新生儿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星;黄宇戈;殷海平;黄秀兰;郑学辉;李珍;梁弘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肝活检病理检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B超介导肝活检病理检查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B超介导肝活检进行肝脏病理检查、肝小叶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及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34例(68%)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6例(12%)为胆管消失综合征,4例(8%)为宫内感染(病原不清),4例(8%)为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2例(4%)为肝内阻塞性胆管炎.50例表现轻度炎症,汇管区炎症(G1-G2级).50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其中汇管区轻度纤维化(S1期)16例,合并纤维间隔形成(S2期)20例,早期肝硬化(S3期)8例,肝硬化,假小叶形成(S4期)6例.病因分析:50例患儿重度弥散性胆汁淤积38例,轻-中度胆汁淤积12例.5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经过2周对因及对症治疗,其中39例治愈,9例好转,2例无效.结论 肝活检病理检查对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龙梅;朱莉;刘文莉;詹泉;庞勤辉;饶燕;全小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2001年至2012年中国18例Abernethy畸形综合报道

    目的 提高对Abernethy畸形的认识.方法 总结2001年至2012年中国报道的18例Abernethy畸形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 在13例Ⅰ型患儿中,Ⅰa型6例,Ⅰb型7例;男5例,女8例;≤18岁患儿11例;便血4例,呕血4例,肝功能异常5例,肝硬化2例,肝性脑病2例,肝脏结节4例,脾大5例,脾功能亢进4例,门静脉高压3例,合并畸形3例.在5例Ⅱ型患儿中,≤18岁患儿2例;肝功能异常4例,便血1例,肝硬化1例,肝性脑病1例,肝脏结节1例.18例患儿均接受腹部影像学检查,其中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16例,腹部血管超声15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7例,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和MRI各1例.门静脉系统血液分流到下腔静脉2例、髂内静脉5例、左肾静脉3例、奇静脉2例、右心房2例和盆静脉丛1例,其余3例不详.2例Ⅰb型肝活检为肝细胞气球样变性、肝细胞结节样增生和脂肪样变,1例Ⅱ型为肝脏局灶结节样增生.4例便血被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痔疮和过敏性紫癜,2例阴蒂肥大被误诊为外阴畸形,1例5月龄婴儿因哭闹被误诊为脓毒症.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脾脏切除、结扎乙状结肠周围血管和栓塞分流道等手术也用于治疗巨脾、便血、呕血或肝性脑病.结论 Abernethy畸形多见于儿童,常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便血和呕血、肝脏结节、肝外门腔分流表现,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少见.MSCTA对本病诊断有较高价值,应根据畸形的类型和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作者:王亚妹;钟琳;陶于洪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