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2-7606
  • 国内刊号:41-1361/R
  • 影响因子:0.49
  • 创刊:193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36-214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1995年获河南省高校研究会优秀学报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01年2期文献
  • 46例酒精性心脏病的早期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1,2]凡有长期过量摄取酒精饮料史(日饮纯酒精量125ml,持续5a以上),临床确诊心律失常,心腔扩张和(或)心功能不全,且能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者,即可诊断为酒精性心脏病.

    作者:董方书;王冉;尹学亮;勒艳;王书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治疗分析

    我科自1997年~2000年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双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42例输卵管妊娠宫旁化疗临床分析

    我们对1998~2000年42例确诊为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进行氨甲喋呤(MTX)宫旁注射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彩霞;申玉红;霍文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免疫球蛋白(IVIG)作为主要的免疫治疗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据报道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明显,并能使患儿IgG及其亚类和RSV特异抗体水平提高,为此,近来我们对部分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试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惠丽;王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莨菪药膜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至今国内外尚无一种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有关这方面的报告也极少.1985年我国杨国栋提出不同病有共同的发病规律,即全身平滑肌痉挛,微循环障碍的发病学说,并对莨菪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合报道.

    作者:邱霞;牛凯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45例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45例冠心病患者男119例,年龄28岁~78岁,平均52.3岁;女26例,年龄47岁~74岁,平均60.4岁.心绞痛69例,心肌梗死7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1例,陈旧心肌梗死65例.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诊断参照1979年WHO诊断标准.

    作者:张纪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与美满霉素治疗沙眼衣原体宫颈炎的比较

    我们于1998年3月至2001年2月分别用阿奇霉素和美满霉素治疗沙眼衣原体宫颈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月英;杨建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双J管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附129例报告)

    目的:研究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置管方法、时间、适应症及并发症..方法:对129例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者在上尿路手术中应用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置管时间4周~6周(一般小于5周).结果:手术后无伤口感染、尿漏、再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及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并减少了病人住院时间.

    作者:朱朝阳;张帆;李铁强;杜信毅;姜鸿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临床分析

    出血性疾病中的迟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是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营养性疾病,日益受到国内外儿科界关注,是我国婴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是指新生儿后期和婴儿早期出现的与新生儿出血症相似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其预后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密切关系,临床常被误诊,导致死亡或留下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了进一步认识此病,笔者对医院多年来收治的出血性疾病的患儿病历163例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作者:乔惠民;付惠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急性硬膜外血肿合并颞叶钩回疝31例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硬膜外血肿合并颞叶钩回疝治疗的方法.方法:术前术后加强降颅压药物应用及相关处理,争取早期手术彻底清除血肿.结果:本组31例病人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术前术后均能发生脑水肿,把握每个环节,有效的手术方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富启;贾作;程永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和CT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受到儿科学术界的重视.本文选择49例经临床及CT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住院患儿进行分析.

    作者:李玉萍;贺新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并脑疝的治疗

    颅脑损伤死亡率很高,其中脑疝是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笔者在临床中遇到的17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郭卫东;松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自1989年3月至1999年12月,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胃嗜酸性肉芽肿32例,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以腹痛为常见病史,术前仅有2例诊断为胃嗜酸性肉芽肿,误诊率93.7%.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27例接受随访,均健在.结论:该病诊断不易,对可疑病例进行术中快速切片检查是避免本病误诊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是好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作者:宋展;赵玉亭;王耿泽;马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

    阻塞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的可由多种疾病所致的一种征象.其正确的影像学诊断有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并能揭示病人的预后.本文收集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率,为手术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和平;冯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15例脑血栓

    脑血栓是常见的闭塞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治愈率较低且常遗留后遗症.我院高压氧自1999年开诊以来,共治疗脑血栓患者1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纳络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价值,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获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况琦;时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急性顽固性动脉鼻出血的临床应用

    急性顽固性鼻出血的病人治疗起来非常棘手,经过多次后鼻道填塞仍不能达到有效止血,病人出血比较凶险,往往需要结扎颈外动脉,若遇到两侧颌内动脉均出血的病人,又不能同时结扎两侧颈外动脉,因此,用多种方法均达不到彻底止血的目的,DSA检查可清晰的看到出血动脉的部位和范围,了解其与周围血管的交通情况,通过导管技术可用多种栓塞材料做靶血管栓塞,并且可以随时复查栓塞效果,此方法创伤小,疗效肯定,可大力推广之.

    作者:张和平;贺祥;张杰;靳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的动态血压观察

    1对象与方法1.1选择门诊或新住院高血压病人52例,(诊断标准及分期按WHO/ISH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龄31岁~71岁,平均50岁±3.2岁;其中一级有24例,二级有27例,三级有1例.

    作者:魏娜;杨秀玲;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生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超声诊断分析

    缺血和缺氧性脑损伤易引起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病(Periventricular Leukmalailia.PVL),本病超声波检查有其特征性影像改变.本文回顾性分析14例PVL患儿的超声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曹海玮;郭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氧酸化电位水在冠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1材料与方法选我院口腔科门诊急性智齿冠周炎轻型患者64例,年龄17岁~43岁,男38人,女26人,全身症状不明显,有轻度咀嚼痛及吞咽痛,检查无明显开口困难,均有较深盲袋,有少量渗出物,龈瓣局限性红肿、疼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

    作者:慕娟;乔永明;皇甫胜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rHuEpo在改善肾性贫血的同时,又会引起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因此我们观察了48例患者在应用rHuEpo期间,贫血、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肖爱华;张华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肺部并发症的防治

    重型颅脑损伤的死因除脑损伤过重外,其中肺部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笔者在临床中遇到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并发症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宋勇;刘绍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0例桥小脑角(PCA)肿瘤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分析

    目的:探讨ABR技术在PCA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例PCA肿瘤患者作常规ABR检查.结果:10例PCA肿瘤病人ABR异常率100%,以Ⅰ~Ⅴ间期或Ⅰ~Ⅲ间期、Ⅲ~Ⅴ间期延长多见.结论:ABR技术对PCA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烧伤性医疗技术治疗慢性体表溃疡93例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各类慢性体表溃疡的疗效.方法:应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各类慢性体表溃疡93例.结果:93例病人愈合71例,治愈率76.3%;显效15例,显效率16.1%;好转5例,好转率5.4%;无效2例,无效率2.2%.结论: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各类慢性体表溃疡效果显著

    作者:惠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脑活素合用路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同、病死率高的疾病.目前尚未找到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活素和路路通,并设立了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1材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观察自1998年2月至2000年10月住院的心力衰竭病人,扩张性心肌病12例,冠心病23例,高血压心脏病10例,年龄24岁~63岁,平均年龄48.8岁±1.8岁MYHA分级心功能Ⅲ级者29例,Ⅳ级者10例.其中洋地黄中毒心衰加重3例.有效为NYHA分级Ⅰ级以上者,或NYH分级改善Ⅱ级以下者.

    作者:方华民;赵建华;李卫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浆MDA含量与子宫肌瘤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脂质过氧化物降解产物中丙二醛(MDA)与子宫肌瘤的关系.方法:采用硫化巴比妥酸比色法对子宫肌瘤组40例及正常人组42例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子宫肌瘤患者血浆中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患子宫肌瘤时体内MDA防御系统受到破坏,由氧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与临床肿瘤发展过程一致,当机体患肿瘤时MDA清除受到破坏,血浆中MDA含量增高.结论:检测MDA反映了机体的防御能力,间接反映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丽霞;汪先春;宋菊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肝硬变患者检测血清HA、LN、CⅣ、PCⅢ的价值

    近年来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发展迅速,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肝硬变的必经阶段,及时诊断肝纤维化是防治肝硬变的关键.有研究表明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CTV)及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这些肝纤维指标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价值.

    作者:杜正光;赵文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预后价值

    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对心肌代谢,心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动态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与心肌酶谱之间的代谢变化,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严重度和预后有着实际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俊敏;张敬宇;王国申;程冠昌;朱剑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维生素B2含量测定中修饰电极技术应用的研究

    目的:寻找一种测定溶液中维生素B2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由Nafion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的三电极体系,用镇相交流溶出伏安法进行测定.结果:峰电流(ip)与维生素B2的浓度(C)在2.8×10-7g·ml-1~2.2×10-6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10-8g·ml-1.结论: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简便、快捷、易于进行,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松林;汪现先;丁彦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环丙沙星阴道泡腾片的刺激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环丙沙星阴道泡腾片(简称环丙沙星)不同给药途径的局部刺激作用.方法:环丙沙星5mg/kg、10mg/kg于家兔背部左侧给药和左侧股四头肌处给药,右侧作对照组,同剂量阴道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7d,于末次给药24h后,取出给药组织,观察局部变化.结果:各途径给药的局部组织均无充血肿胀、分泌物等变化.结论:环丙沙星无明显的刺激性.

    作者:李明涛;陈百泉;包翠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糖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P-糖蛋白(P-gp)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肾细胞癌术前未进行化疗和15例正常肾组织中的P-gp表达.结果:P-gp在15例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在49例肾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69.5%.P-gp蛋白的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检测P-gp对肾细胞癌病人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杞英;闫文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脑栓通的抗脑水肿及脑缺氧作用

    目的:研究脑栓通的抗脑水肿及脑缺氧作用.方法:①取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及给药组,制备脑水肿模型,后断头取脑、取血.右侧大脑按干-温重法测脑含水量;左侧大脑制匀浆(10%),离心测脑组织中SOD,分离血清,测定一氧化氮量.②把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及给药组,各组10只小鼠断头后观察张口喘气停止时间,两组剩余各10只小鼠装入盛有5g钠石灰的广口瓶中,密封,观察小瓶内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脑栓通能改善脑水肿,与缺血组对比P<0.05;能提高脑组织SOD含量,与缺血组对比P<0.01;能降低血清中NO量,P<0.001.结论:以上数据说明脑栓通能改善脑水肿,增加脑神经细胞的耐缺氧能力.

    作者:卞玉霞;张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帕罗西汀与阿密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阿密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4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及阿密替林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帕罗西汀组与阿密替林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间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03,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副作用无论从频度还是严重程度方面都明显低于阿密替林组.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阿密替林相当,但前者副作用更小.

    作者:李志榕;马玉萍;魏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参芍颗粒对小白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目的:对参芍颗粒抗小白鼠心肌缺血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建立小白鼠参芍颗粒大、中、小药物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并由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观察对小白鼠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果:参芍颗粒能明显纠正心肌缺血后的心电图异常并能延长心肌缺血后的耐缺氧时间,和空白对照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芍颗粒能明显对抗小白鼠心肌缺血.

    作者:李佰成;李明善;马开明;闫素云;于东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与血清唾液酸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唾液酸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探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80例正常人和12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采用快速比色法,在国产722型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唾液酸的检测分析.结果:正常组与各类恶性肿瘤组有显著差异.正常人阳性率为0%肺癌组阳性率92.5%、肝癌组阳率88.5%、胃癌组阳性率90%、食道癌组阳性率89.4%、乳腺癌组阳性率75%、卵巢癌组织阳性率7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升高.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有诊断价值.

    作者:王玉兰;赵卫军;谷静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鼠前脑缺血神经元损伤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纹状体、皮层细胞损伤情况.方法:夹闭wiste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应用TUNEL染色.结果:短暂性脑缺血不同时间脑细胞发生坏死及凋亡,海马明显,神经元坏死从第二天后不再增加.结论:脑缺血可致神经元坏死和凋亡,不同神经元耐受缺氧能力差异很大.

    作者:孙玉生;芦秀香;皇甫超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消化道肿瘤诊断及其预后的研究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7例食管癌、41例胃癌、3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Ⅰ,sTNFR-Ⅱ)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三组肿瘤患者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食管癌、胃癌、大肠癌三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血清sTNFR-Ⅰ增高的百分率分别为75.7%(28/37)、78.0%(32/41)、73.3%(22/30),sTNFR-Ⅱ增高的百分率分别为67.6%(12/37)、75.6%(31/41)、63.3%(19/30),且随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增加而增高,有转移者显著高于无转移者,手术切除肿瘤后sTNFR-Ⅰ、sTNFR-Ⅱ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后6mon,5例病人的血清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肿瘤复发时水平再次上升.结论: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检测取材容易,且可多次重复,联合、动态检测手术前后及随访病人有助于对消化道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治疗效果、预后的临床评价和指导治疗.

    作者:王瑞华;杨荐葆;陈书恩;刘志强;许培仁;杜盛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肠癌组织P21WAF1/CIP1的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P21WAF1/CIP1的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RT-PCR、RCR-SSCP方法对42例新鲜大肠癌组织中上述两种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p5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突变率为47.6%(20/42),且在中、低分化大肠癌组织中的突变北显著高于高分化者(P<0.05);P21WAF1/CIP1在中、低分化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高分化癌组织(P<0.01).20例p53基因突变组中,P21WAF1/CIP1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22例p53基因未突变组(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P21WAF1/CIP1的低表达可能与p53基因突变有关.

    作者:殷智榕;张云汉;姜国忠;高冬玲;宋一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食管贲门癌行胃浆肌瓣覆盖式食管胃吻合的围术期护理

    食管胃吻合术常见并发症有吻合口痿、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1].为了减少消化道重建术后并发症,我科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吻合方法,即胃浆肌瓣覆盖式食管胃吻合术.该吻合术的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我科于1990年~1999年间采用新的吻合术,治疗食管贲门癌186例,疗效满意,再将这十年来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程秀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架桥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

    冠状动脉架桥术可有效地缓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使狭窄、闭塞的冠状动脉通畅,改善心肌供血不足,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好的方法之一.但冠心病患者大多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大多心功能较差.

    作者:何红艳;何瑞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剖宫产后母乳喂养障碍分析

    1原因1.1麻醉的影响一般剖官产大都采用连续硬外麻醉,由于麻醉药的影响,产妇需去枕平卧6h,有些甚至未清醒,无法进行早吸吮,失去早吸吮增加乳汁的机会,早吸吮不能进行而使用其他哺乳方法,结果造成口感不同而使婴儿拒绝母乳,另外产妇不能早进食会影响乳汁分泌.

    作者:李静;时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儿童全麻醉斜视矫正术后的护理

    斜视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力功能的常见病,它不但有碍美观,还直接影响双眼视力.我们从1995年6月~2000年12月对36例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方式的斜视矫正术患儿的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时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现将1999年8月以来收治的63例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观察及护理

    肝硬化门脉高压致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当腹内压突然增高或进食粗糙性食物,使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由于食管静脉曲张增粗,门静脉压力高,故出血量较大,不易止血,严重者可迅速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

    作者:马燕霞;史爱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40例脑梗死病人的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及护理

    我院对240例脑梗死者采用ILIB治疗和精心护理,总有效率95.4%,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新明;孙志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护理

    自1999年以来,我们用光动力学疗法治疗鲜红斑痣15例,除治疗因素外治疗前的准备和治疗后的局部护理也对疗效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该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同时,护理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白岚;陈春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呼吸道护理的体会

    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由于其肺本身的病理改变或因长时间体外循环所致的肺部病理改变以及心功能不全等原因,术后护理困难较大,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作者:高婷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运用FQ-PCR法检测性传播疾病

    目的:检测性传播疾病(STD)中的淋球菌(NGH)、解脉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技术.结果:156份标本中,114份呈阳性结果,占总标本量73%.结论: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可实现自动化等特点.

    作者:韩文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54岁,因间断心慌、胸闷一年余,加重3d入院.既往有磺胺药过敏史.

    作者:揣莘桂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先天性左侧髌骨脱位1例

    1病例简介患者:陈某,性别:女,年龄:6岁.以发现左膝关节畸形伴行走不稳9月余为主诉入院.9个月前发现左膝关节畸形,屈曲时明显,伴行走不稳,常跌倒,现行走跌倒次数明显增多.患儿无下肢外伤史,手术史;足月顺产,无产伤史及胎儿期感染史;父母亲均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及其遗传病史.查体:左下肢伸直时髌骨位于外前方,屈曲时髌骨偏至外侧,左股骨内侧髁较对侧隆起,左下肢无明显缩短、外翻及外旋,下肢诸肌群无紧张.入院后行左髌骨复位矫正术,术后石膏外固定,复查左髌骨复位良好,行走正常.

    作者:李俊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医学信息服务的新形式--病人图书馆

    早在20世纪初,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相继设立了医院病人图书馆.从近年的资料查阅中发现,这种方法确实对病人的康复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效果.近年我国大城市医院图书馆也提出了在社区、病区开展这种新的服务形式--病人图书馆.

    作者:苑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000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

    目的: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SCL-90量表对2000级1187名医学生进行测试.结果:2000级医学生的各因子均分和总均分都高于全国常模,单项因子分≥3检出率累计为35.3%;女生抑郁、恐怖因子均分高于男生,而男生敌对因子均分高于女生;并轨生总均分高于新高职.结论: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张运生;杜富广;高留战;王国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