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主管单位: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668/R
  • 国内刊号:11-5668/R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95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90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3年1期文献
  • 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型并细菌感染类型研究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临床病理型并细菌感染类型、部位和预后. 方法调查了380例病毒性肝炎各型并细菌感染的情况. 结果合并细菌感染以慢性重型肝炎及失代偿期肝硬化为多,感染率分别为36.9%、27.1%,合并感染后病死率分别为60.4%、24.6%,高于非感染组(33.1%、7.1%)(p<0.001).感染以自发性腹膜炎多见(39.7%),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43.1%).结论病毒性肝炎合并细菌感染较常见(17.5%).感染后的预后差,积极防治细菌感染,可减少病死率.

    作者:邹敏超;陈一萍;俞云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病人焦虑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评估支气管哮喘病人焦虑与生命质量的水平;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焦虑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方法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FORM Y)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分别对支气管哮喘门诊病人和健康对照人群的焦虑和生命质量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哮喘组状态焦虑为45.1±9.7,特质焦虑为46.5±9.7,生命质量为87.3±13.2;健康组的状态焦虑为37.7±7.4,特质焦虑为38.4±8.1,生命质量为95.4±11.7.哮喘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生命质量均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和-0.79.结论①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生命质量水平低于健康人群;②支气管喘病人的焦虑与生命质量负相关.因此,在护理实践中应对哮喘病人进行焦虑的心理护理,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蓝宇涛;单纪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甙预处理亲缘皮修复小儿深度烧伤创面的观察

    目的寻找对亲缘皮预防处理的方法. 方法切取父或母亲中厚皮肤,用20%雷公藤多甙浸泡15~30min后,移植到小儿切、消痂或肉芽创面创面上,观察亲缘皮成活、排斥情况. 结果亲缘皮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移植到创面后排斥反应明显减轻,皮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时间为48±2d.为救治小儿大面积深度烧伤,赢得了时间,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结论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的亲缘皮可用于修复小儿深度烧伤创高效果较好.

    作者:游贵方;梁履华;郑琅生;罗新中;利金彩;阳纯兵;邱均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HBsAg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HBsAg真核表达质粒.方法用PCR的方法从质粒pEcob6中扩增出HBsAg基因,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成重组质粒pcDNA3.1-S;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DNA序列测定鉴定.结果经酶切和DNA序列测定鉴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结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构建成功.

    作者:杜志强;梁增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广西眼镜王蛇毒酸性磷脂酶A2-1的表达

    将广西眼镜王蛇毒酸性磷脂酶A2-1(APLA2-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经过诱导,SDS-PAGE检测,重组质粒pET28a-APLA2-1在18KD有一明显的表达条带,表达产物APLA2-1约占细菌总量30%,并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将产物变复性后用Sephadex G-75 纯化,产物经过SDS-PAGE检测只有单一条带,通过Western-blot检测,证实纯化产物是酸性磷脂酶A2.对表达的APLA2进行酶活性和药理活性的测定.至此我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广西眼镜王蛇毒APLA2,这将为以后对PLA2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舒雨雁;林文珍;庄茂辛;林政炯;吴祥甫;周元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隆胸术及其并发症的X线特征

    目的探讨隆胸术及其并发症的X线表现. 方法对90例隆胸术后女性作乳腺X线检查(轴位及60度斜位照片),观察不同充填剂的X线表现,有无并发症及其X线表现. 结果硅胶充填31例(34.4%),盐水袋14例(15.6%),聚丙烯酰胺凝胶(下面简称凝胶)35例(38.9%),脂肪颗粒移植6例(6.7%),充填物不详4例(4.4%).发生并发症36例(40.0%),其中纤维囊挛缩(BakerⅢ-Ⅳ级)21例(58.3%),外漏3例(8.3%),散在结块9例(25.0%),感染3例(8.3%),脂肪液化3例(8.3%). 结论乳腺X线照片可用于充填物定位,观察充填效果,可监测隆胸术后的变化、随访价值很大.

    作者:万芸;姚文青;张璘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中的α1-抗糜蛋白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AD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48例AD患者及89例对照者的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进行分型,进而进行AD与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析.结果①AD病人α1-抗糜蛋白酶基因中,基因型A/T占2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7%(p<0.01,RR=0.355),T/T占6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1%(p<0.01,RR=2.576),A/A占12.5%,与对照组11.2%无明显差异(p>0.05,RR=1.086).②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26.0%、相对危险率(RR)为0.594,T的频率为74.0%、RR为1.683与对照组的A为37.1%、T为62.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AD病人中α1-抗糜蛋白酶信号肽基因基因型T/T(AACT*T/T)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与AD存在正相关;而AACT*A/T频率则明显低于正常人,与AD存在负相关.

    作者:刘学军;黄韶宽;陈盛强;王延平;柳息洪;陈柏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运动-组胺激发试验(EHIA)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CVA患者、10例慢性支气管炎(气道高反应性,AHR)患者进行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并与单纯运动激发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对两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似乎表明EHIA可区别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对组胺的AHR.结论运动-组胺激发试验对提高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肖伟民;曾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及其受体研究现状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属于胰液素家族.广泛分布于中枢及肠神经系统,本文主要论述了PACAP及其受体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包括命名、机理、分类及基因定位,临床价值等.

    作者:乔六平;李晓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T、PET、SPECT及MRI在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溶栓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缺血半暗带在决定采取溶栓治疗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从能否超早期诊断、影像诊断征象与溶栓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等方面对CT、PET、SPECT及MRI在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认为随着影像技术对缺血半暗带识别能力的增强,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将会更加准确与灵活.

    作者:周伟生;莫伟;林培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支气管扩张与非结核分支杆菌

    随着非结核分支杆菌(NTM)感染发病率的明显上升,尤其发达国家,其与支气管扩张的关系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旨对NTM的一般特点,及与支气管扩张之间的认识进行综述,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樊萍;陈升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医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人工神经网络(ANN)是模拟人脑工作机制的一种计算模型.由于它具有自适应性、并行处理能力和非线性处理的优点,所以在医学领域的信号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对神经网络技术在这些方面的新应用作了综述,并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作者:曹显庆;牟永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合并胸、腹膜炎及严重脱肛的护理体会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副作用主要是感染、出血、骨髓抑制. 本例是ALL合并结核性胸.腹膜炎及严重脱肛患儿经抗结核、支持疗法及精心护理并功能锻炼,后并发症治愈,ALL得到控制.

    作者:袁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治疗方法与疗效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西药内科保守治疗糖尿病足的较佳方法.方法糖尿病足88例分为3组:A组(中医治疗组20例用中医外用药+中医辨证治疗);B组(西医治疗组20例,用西医清创+创面外用表皮生长因子+内科治疗;C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8例中药配合西药).结果各组治疗后足背动脉血流明显增加,创面愈合明显.C组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或B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以中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审因论治,西医控制血糖、感染、改善血液循环,局部伤口彻底清创引流,可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穗航;胡骁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套管穿刺针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8月,共收治肝脓肿42例,其中采用套管穿刺针穿刺置管引流治疗34例,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静脉滴注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急症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高血压急症对30例用静脉滴注卡托普利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及观察肾功能指标.结果降压显效25例(83.4%),有效4例(13.3%),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6.7%,HR无变化(p>0.05).血尿素氮、肌酐浓度治疗后下降,肌酐清除率升高(p<0.01)血钾无变化(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没有一例出现脑低灌注、心肌缺血综合征的表现.结论静脉滴注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急症降压效果好,安全平稳,且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

    作者:许松青;李燕屏;孙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性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测量与个性评定研究

    目的了解性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情绪反应以及观察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用自我评定量表(MMPI.SDS.SAS.SCL-90)对患者进行测量.结果量表一致提示患者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情绪障碍和人格缺陷,以抑郁、强迫、焦虑、偏执、癔病、精神衰弱和病态人格为主;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进一步加强儿童期的性别角色教育;青少年期的性知识教育以及全民的性道德教育是预防性心理障碍的重要环节.而综合治疗(心理、行为加药物治疗)有效可行.

    作者:左小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水平.方法总结20例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剖腹探查要点.结果合并其他脏器损伤60%(12/20),单纯十二指肠损伤40%(8/20),术前确认率30%(6/2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5%(5/20);病死率为10%(2/20).结论对于十二肠损伤应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强术中探查,根据伤情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黄淑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了33例PNH临床资料,分为骨髓增生活跃(Ⅰ组)和增生减低(Ⅱ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69.7%患者在20~40岁,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伴有出血、感染;两组PNH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无差异(p>0.05),白细胞、血小板Ⅰ组高于Ⅱ组(p<0.05). 结论 PNH其贫血程度与骨髓增生程度无明显关系,而出血、感染与骨髓增生程度有明显关系,PNH是一种溶血性贫血,并总是与骨髓衰竭共存.

    作者:彭玉娜;方平;何鹏程;孙国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ICU重症病人血中总钙与离子钙的检测

    目的了解ICU重症病人血总钙与离子钙的浓度变化,并比较输血和未输血病人的差异.方法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方法测定100例ICU重症病人血中离子钙,同时测定总钙,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重症病人总钙与离子钙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输血病人较未输血的病人低(p<0.001).结论 ICU 重症病人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钙,曾输血病人较未输血病人更明显.

    作者:周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强化治疗高血压疗效及随访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规和强化治疗的3年远期预后. 方法高血压病100例分至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各50例.强化组Ⅰ组19例和Ⅱ组31例. 结果强化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等数值在治疗后3年间降低(p<0.05);强化组和对照组之间血压、心率、血肌酐等数值低于对照组(p<0.01);终点事件发生率强化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各种降压药物在控制血压及减轻对靶器官远期损害方面均有一定益处,但强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赵敏;周沅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上颌窦炎及咽炎患者肺炎链球菌带菌及耐药性调查

    目的调查急慢性上颌窦炎及咽炎患者肺炎链球菌带菌及耐药情况. 方法用E-test法及纸片扩散法测定耐药情况. 结果 86株肺炎链球菌中,对青霉素敏感64株(74.4%),低度耐药18株(20.9%),高度耐药4株(4.7%),青霉素耐药菌株对红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四环素的耐药率比青霉素敏感株高,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 结论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是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作者:叶伟雄;叶兆熊;彭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病患者颅内脑底动脉检测的分析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高血压病患者颅内脑底动脉检测的价值.方法对194例高血压病患者经TCD检测.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TCD具有较高的异常率,且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年龄及高血压分期有关.结论 TCD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脑底动脉病变程度,可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陈冬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与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之间的关系. 方法用黄嘌呤氧化法测定40例COPD患者红细胞内SOD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COPD患者红细胞内SOD含量为(817.74±262.17 U/gHb),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540.81±413.14U/gHb)(p<0.01);COPD伴呼衰组(14例)SOD含量为(657.74±241.56U/gHb),显著低于COPD不伴呼衰组(26例)(903.90±234.15U/gHb). 结论提示COPD患者红细胞内SOD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降低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

    作者:王慧;卢文菊;陈柏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间静脉溶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和不同时间溶栓对它的影响.方法 55例AMI用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按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6小时内A组34例及6~12小时B组21例,对比两组再通率、4周死亡率及溶栓副作用.结果 A组再通27例(79.4%),B组再通11例(52.4%),A组再通率高于B组(p<0.05);4周死亡率和出血A组比B组低(p>0.05).结论静脉溶栓是有效、安全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再灌注疗法.

    作者:林俊敏;梁子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119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nongonoccal urethritis,NGU) 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评价对其诊断及治疗的效果.结果①NGU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近3年达到72~84.8%;②临床表现以白带异常多见,占82.35%.③宫颈糜烂在合并霉菌、滴虫感染发生率高,p值<0.05;④阿奇霉素配以氧氟沙星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率达100%.结论 NGU的发病率近3年有上升趋势,居性传播疾病(STD)的首位.临床以MPC症状为主,不同组合的感染临床表现基本相似;药物疗效理想.

    作者:张翎;陈爱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针刺对脑梗死昏迷催醒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梗死昏迷的催醒作用.方法采用针刺加常规治疗28例为治疗组,常规治疗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昏迷的天数.结果治疗组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针刺能加快脑梗死昏迷患者的清醒时间.

    作者:陈建雄;黄少惠;姚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乳酸菌可抵制基因与染色体变异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国多基因疾病的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科学家用频谱法寻找基因变异获得成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免疫系统超突变反应可能引发癌症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经心肌激光血管再通术后健康状况的评估:关键的但并非后的结论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的策略

    通过分析信息处理的内容和方式,结合国外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针对目前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现状,提出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的几个策略:思想上主动认识、主动学习;电脑技术人员深入临床、协作开发,用友好的人机界面,简化操作;采用现实的标准化和适宜的选择;以临床为中心,试行双轨法和设立新的岗位;重视临床信息系统的充分应用、发挥医院信息系统的效益.

    作者:文辉清;刘衍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和RNA干预(RNAi)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类基因组多样性(HGD)与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HGDP)(2)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国际单倍型图谱计划--国际遗传变异图谱计划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