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生;莫伟;林培政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医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人工神经网络(ANN)是模拟人脑工作机制的一种计算模型.由于它具有自适应性、并行处理能力和非线性处理的优点,所以在医学领域的信号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对神经网络技术在这些方面的新应用作了综述,并指出了它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作者:曹显庆;牟永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和不同时间溶栓对它的影响.方法 55例AMI用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按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6小时内A组34例及6~12小时B组21例,对比两组再通率、4周死亡率及溶栓副作用.结果 A组再通27例(79.4%),B组再通11例(52.4%),A组再通率高于B组(p<0.05);4周死亡率和出血A组比B组低(p>0.05).结论静脉溶栓是有效、安全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再灌注疗法.
作者:林俊敏;梁子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了33例PNH临床资料,分为骨髓增生活跃(Ⅰ组)和增生减低(Ⅱ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69.7%患者在20~40岁,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伴有出血、感染;两组PNH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无差异(p>0.05),白细胞、血小板Ⅰ组高于Ⅱ组(p<0.05). 结论 PNH其贫血程度与骨髓增生程度无明显关系,而出血、感染与骨髓增生程度有明显关系,PNH是一种溶血性贫血,并总是与骨髓衰竭共存.
作者:彭玉娜;方平;何鹏程;孙国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西药内科保守治疗糖尿病足的较佳方法.方法糖尿病足88例分为3组:A组(中医治疗组20例用中医外用药+中医辨证治疗);B组(西医治疗组20例,用西医清创+创面外用表皮生长因子+内科治疗;C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8例中药配合西药).结果各组治疗后足背动脉血流明显增加,创面愈合明显.C组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或B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以中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审因论治,西医控制血糖、感染、改善血液循环,局部伤口彻底清创引流,可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穗航;胡骁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隆胸术及其并发症的X线表现. 方法对90例隆胸术后女性作乳腺X线检查(轴位及60度斜位照片),观察不同充填剂的X线表现,有无并发症及其X线表现. 结果硅胶充填31例(34.4%),盐水袋14例(15.6%),聚丙烯酰胺凝胶(下面简称凝胶)35例(38.9%),脂肪颗粒移植6例(6.7%),充填物不详4例(4.4%).发生并发症36例(40.0%),其中纤维囊挛缩(BakerⅢ-Ⅳ级)21例(58.3%),外漏3例(8.3%),散在结块9例(25.0%),感染3例(8.3%),脂肪液化3例(8.3%). 结论乳腺X线照片可用于充填物定位,观察充填效果,可监测隆胸术后的变化、随访价值很大.
作者:万芸;姚文青;张璘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通过分析信息处理的内容和方式,结合国外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针对目前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现状,提出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的几个策略:思想上主动认识、主动学习;电脑技术人员深入临床、协作开发,用友好的人机界面,简化操作;采用现实的标准化和适宜的选择;以临床为中心,试行双轨法和设立新的岗位;重视临床信息系统的充分应用、发挥医院信息系统的效益.
作者:文辉清;刘衍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非结核分支杆菌(NTM)感染发病率的明显上升,尤其发达国家,其与支气管扩张的关系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旨对NTM的一般特点,及与支气管扩张之间的认识进行综述,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樊萍;陈升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水平.方法总结20例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剖腹探查要点.结果合并其他脏器损伤60%(12/20),单纯十二指肠损伤40%(8/20),术前确认率30%(6/2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5%(5/20);病死率为10%(2/20).结论对于十二肠损伤应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强术中探查,根据伤情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黄淑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急慢性上颌窦炎及咽炎患者肺炎链球菌带菌及耐药情况. 方法用E-test法及纸片扩散法测定耐药情况. 结果 86株肺炎链球菌中,对青霉素敏感64株(74.4%),低度耐药18株(20.9%),高度耐药4株(4.7%),青霉素耐药菌株对红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四环素的耐药率比青霉素敏感株高,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 结论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是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作者:叶伟雄;叶兆熊;彭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构建HBsAg真核表达质粒.方法用PCR的方法从质粒pEcob6中扩增出HBsAg基因,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成重组质粒pcDNA3.1-S;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DNA序列测定鉴定.结果经酶切和DNA序列测定鉴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结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构建成功.
作者:杜志强;梁增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与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之间的关系. 方法用黄嘌呤氧化法测定40例COPD患者红细胞内SOD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COPD患者红细胞内SOD含量为(817.74±262.17 U/gHb),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540.81±413.14U/gHb)(p<0.01);COPD伴呼衰组(14例)SOD含量为(657.74±241.56U/gHb),显著低于COPD不伴呼衰组(26例)(903.90±234.15U/gHb). 结论提示COPD患者红细胞内SOD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降低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
作者:王慧;卢文菊;陈柏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高血压病患者颅内脑底动脉检测的价值.方法对194例高血压病患者经TCD检测.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TCD具有较高的异常率,且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年龄及高血压分期有关.结论 TCD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脑底动脉病变程度,可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陈冬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评估支气管哮喘病人焦虑与生命质量的水平;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焦虑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方法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FORM Y)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分别对支气管哮喘门诊病人和健康对照人群的焦虑和生命质量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哮喘组状态焦虑为45.1±9.7,特质焦虑为46.5±9.7,生命质量为87.3±13.2;健康组的状态焦虑为37.7±7.4,特质焦虑为38.4±8.1,生命质量为95.4±11.7.哮喘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生命质量均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和-0.79.结论①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生命质量水平低于健康人群;②支气管喘病人的焦虑与生命质量负相关.因此,在护理实践中应对哮喘病人进行焦虑的心理护理,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蓝宇涛;单纪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溶栓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缺血半暗带在决定采取溶栓治疗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从能否超早期诊断、影像诊断征象与溶栓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等方面对CT、PET、SPECT及MRI在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认为随着影像技术对缺血半暗带识别能力的增强,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将会更加准确与灵活.
作者:周伟生;莫伟;林培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8月,共收治肝脓肿42例,其中采用套管穿刺针穿刺置管引流治疗34例,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