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698/R
  • 国内刊号:11-5698/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9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614
  • 全年订价:17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5年1期文献
  • 四联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治疗(四联疗法),对照组用常规疗法.观察两组腹水消长情况.结果治疗组腹水完全消退时间、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见效快、疗效稳定可靠.

    作者:张汉平;胡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清脂康对老年慢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清脂康对老年慢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30例老年慢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清脂康2次/d,每次3粒.持续时间3个月.分别于服药前后检测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ox-LDL、NO、ET、IL-1、TNF水平、血脂谱及肝肾功能.结果 (1)服用后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ox-LDL、NO、IL-1水平下降;(2)服用后TC及LDL-C降低,同时HDL-C水平升高;(3)服用前后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1)清脂康能够改善血栓前状态;(2)清脂康通过降低ox-LDL、NO、超敏C-反应蛋白、IL-1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减少慢性炎症的发生,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3)清脂康具有一定的调脂作用;(4)长期服用清脂康是安全的.

    作者:朱冰坡;张波;段留法;范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硝苯地平长效与短效制剂联合其它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长效与短效制剂联合其它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13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配伍治疗,对照组用硝苯地平片配伍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早晚波动幅度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 0.001).结论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物配伍时尽量考虑使用长效制剂.

    作者:喻伟;陶年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活动平板心电图负荷试验评价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用冠状动脉造影(冠造)对比活动平板心电图负荷试验(平板运动)评价平板运动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可疑冠心病,符合平板运动适应证98例,行18导联平静心电图、平板运动及冠造对比分析.结果 (1)平板运动与冠造对比:98例平板运动属阳性者35例(35.7%),其中冠造有改变者25例(71.4%),其中有狭窄≥50%符合冠心病诊断的为18例(51.4%),属阴性者63例(64.3%),其中冠造有改变者21例(33.3%),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1).(2)平静心电图可疑心肌缺血78例(79.6%),其中冠造有改变者39例(50.0%),平静心电图正常者20例,其中冠造有改变者7例(35.0%).(3)35例阳性者平板运动终止后心电图异常出现时间与冠造对比:运动结束后即刻~2min出现阳性者18例(51.4%),冠造有狭窄者13例(72.2%),其中双支及3支病变12例(92.3%),包括全闭2例;>2min~4min阳性者9例(25.7%),冠造有改变者6例(66.7%);>4min~6min阳性者6例(17.1%),冠造有改变者4例;>6min~8min阳性者2例(5.70%),均为单支病变.各组病变程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1)平板运动与冠造对比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分别为28.6%和33.3%,不能只凭平板运动肯定与否定冠心病.(2)平板运动结束后其阳性出现时间愈早,冠脉病变愈重而且双支及3支病变较多.

    作者:佟铭;韩雅玲;邹竞;胡惠民;伊宪华;王晓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窦性心律震荡和QT离散度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猝死的预测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猝死的预测价值及与QTd的比较.方法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2例,LVEF>0.45组35例,LVEF 0.35~0.45组38例,LVEF 0.25~0.34组9例.存活50例,死亡32例,其中猝死16例.全部进行TO、TS、QTd测量并比较.结果存活组与猝死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8.96,P<0.01);LVEF>0.45组与LVEF 0.35~0.45组比较差异不显著(χ2=3.05,P>0.05),LVEF 0.35~0.45组与LVEF 0.25~0.34组比较差异显著(χ2=6.13,P<0.01),LVEF>0.45组与LVEF 0.25~0.34比较差异显著(χ2=12.84,P<0.01);在各组中TO/TS异常比QTd异常例数略多,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窦性HRT和QTd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危险程度评估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窦性HRT需要在有室早时才能检测,故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二者可以互相补充.

    作者:姜凤久;刘剑立;刘雪虹;佟翠艳;潘淑敏;刘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内分泌失衡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钙代谢激素、胰岛素代谢及肾素系统障碍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了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及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测定尿钙/尿肌酐及单光子吸收法测定骨密度.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尿钙排泄增加,骨密度下降,心肌重量增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且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血胰岛素水平升高且与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及早期血流峰值速度比(Av/Ev)正相关,与血钙显著负相关.Av/Ev显著升高.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存在钙代谢、胰岛素代谢和肾素系统功能异常,且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这可能是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受损的另一机制.

    作者:周江;吴宗贵;方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缓释维拉帕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随着疾病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生活质量作为评估指标也日显重要.本文旨在评价钙拮抗剂缓释维拉帕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雷莹辉;王沙南;白庭详;李薇;张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滋阴清热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8例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为临床常见病.溃疡以反复发作、疼痛时轻时重、影响进食与睡眠、久治不愈为特点.从1990年2月~2003年5月,采用自拟滋阴清热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68例.每例服药5~30剂不等.结果全部临床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绍德;张禹;武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的心理评估

    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CIC)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迄今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尚不明确,认为与结、直肠的动力障碍、饮食、胃肠激素有关,而精神心理因素在老年特发性便秘的发病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老年特发性便秘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初步评估.

    作者:伍早安;喻伟;缪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74名离休干部院外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为了解老年人院外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本文对某部干休所74名离休干部院外用药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冰清;郭亮;梁国新;张赵峰;高玉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对现役军人人际关系过于敏感者心理咨询分析

    为了解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我院心理门诊2004年3月对191名现役军人进行心理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开展了目的性的心理工作,现将其中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者心理咨询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脑梗死致偏瘫62例的康复治疗

    脑梗死是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常见类型,其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偏瘫是其主要症状和后遗症.我部自1999年11月~2002年11月收治脑梗死偏瘫患者62例,应用药物及康复训练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峰;张玉顺;徐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T在小脑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我院确诊小脑出血的32例患者临床和CT扫描的不同表现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治与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戴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人麻痹性肠梗阻1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因心慌、胸闷、上腹部胀闷3h于2003年6月11日17:00急诊入院.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30年,近10年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于2001年改用诺和灵(44U/d),血糖维持在5~7mmol/L,有脑动脉、眼底动脉硬化;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多年.查体:体温正常,脉博:1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96mmHg.意识清,颈软,颈静脉无怒张.

    作者:赵鸿雁;姜凤久;刘雪虹;张晓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龄左下肢静脉血栓治愈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2岁,因左下肢小腿肿胀半年,加重2d入院.患者自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小腿肿胀,无疼痛,行走后略感左小腿不适,未到医院检查.

    作者:欧敏;徐武夷;赵向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息斯敏致心肌供血不足1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2003年3月因受凉出现全身皮肤风团样改变,甚痒,诊断急性荨麻疹.自行购买息斯敏并以10mg,1/d的剂量口服,用药第3d皮肤风团样体征明显好转,痒减轻.为巩固疗效继续口服该药,剂量同前.用药第5d夜间睡眠时突发心前区憋闷、惊醒,未在意,也未作进一步检查.随后在服药的第7、8d夜间睡眠时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心电图示急性心肌供血不足.(Ⅱ、胸前导联广泛性ST-T下移0.05mm以上)疑息斯敏所致,即停口服息斯敏,改服复方丹参片后,再未出现上述症状.多次跟踪检查心电图未发现异常.

    作者:岳吉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便秘的病因机制及治疗进展

    1 老年慢性便秘的概念指老年人在无明显原因的状况下,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d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但这里还要考虑到健康人排便习惯的问题,有人曾对健康人排便习惯作调查发现:每天排便1次约占60%,1天几次者30%,几天1次者10%.因此对有无便秘必须根据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判断[1].

    作者:丁晓平;刘国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B型钠尿肽─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治疗在过去20年中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这主要是依据我们所理解的CHF的病理生理的主要进展而取得的.特别是由于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病理生理作用的深入理解,从而建立了里程碑式的试验,确立了ACEI作为基础治疗,联合螺内酯、β-阻滞剂等药物,使CHF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下降,症状改善,生命延长.然而尽管如此,CHF仍是主要的临床挑战.尤其是在诊断、预后及危险分层方面仍然存在困难,患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问题在于如何证明一种疗法如ACEI被充分地使用,什么剂量适当,是否利尿剂应尽可能小,以防低血压及肾损害或尽可能高,以减少心脏负担等,都尚不清楚,在上述几方面,都缺少一个实验室的指标来说明问题.

    作者:夏向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龄患者医院内肺炎的诊断治疗

    国内以60岁以上的人群定为老年人,目前我国有1.3亿,占总人口的10.01% 左右,预计到2015年将达2亿,占总人口的14%,人口的老龄化也必将伴随高龄化,80岁以上的高龄人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1 000万人.这样多的老年和高龄人群,对社会和医疗保障是个巨大的挑战.

    作者:张进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不断完善的卫生保健事业,使我国的长寿老人逐年增多,我国也将迈入老龄化社会.然而,由于高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尤其髋部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故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老人的常见损伤.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在80岁以上患者,较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年龄高出10岁左右,而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多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这已为大多数骨科医师及患者所认可.

    作者:梁雨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即使冠心病程度相似或更轻,也更容易表现为症状性心力衰竭(CHF).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AMI) 时,范围趋向于更大,即使范围相似,AMI后的CHF也更严重.在过去发表的15项CHF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入选CHF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率为11%~35%.美国报告的CHF住院患者中大约2/3有冠心病,大约1/3有糖尿病,需接受抗糖尿病治疗者约占38%.我院调查显示,住院CHF患者中,糖尿病为14.8%,冠心病比率为47.7%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比率在高龄患者中为18%.这是CHF治疗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作者:李小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龄冠心病患者各种治疗方法的评估

    21世纪是一个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在快速增长,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2.1%,加拿大大约总人口的2.8%是80岁以上老年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10%.

    作者:郑秋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1 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是近年来发展较快,临床应用较广的一类抗生素.它的特点是抗菌谱广、耐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缺点是对肠球菌作用差,价格较昂贵.根据其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抗菌作用,主要是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活性分为四代:

    作者:俞森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淀粉样变

    淀粉样变是一种少见的易漏诊误治的病变,诊断以活体组织检查或尸检发现的病理为依据,无特效治疗.虽然临床报道资料不少,但临床医师对其仍不够熟悉.

    作者:刘际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人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一种慢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的患病率也增加,在年龄低于50 岁人群中患病率低于2%,而7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则增加到13%.房颤主要并发症栓塞,尤其是脑栓塞是房颤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房颤栓塞并发症的年发生率从0.55%~20%不等,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率增高,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可达20%,Framingham研究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栓塞危险是对照非房颤者的5.6倍,而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的房颤则高达17.6倍.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的现代观(一)

    内容:1.帕金森病的概念2.早期发现和诊断帕金森病3.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4.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简介5.帕金森病患者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帕金森病的概念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由英国一位名叫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的医生于1817年首先描述,后来学者沿用帕金森病这一病名并成为研究的基础.

    作者:孙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的国际临床研究-ACTION研究

    ACTION研究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与安慰剂对照来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大规模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004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公布了此项研究结果.证实了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长期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卓越的安全性以及给患者带来的心血管预后的益处.

    作者:石津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VALUE研究与高血压治疗的现代观点

    缬沙坦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长期评价试验(valsartan antihypertensive long-term use evaluation,VALUE)历时七年之久,于2004年6月1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14届高血压学会年会上公布了试验结果.VALUE试验是迄今为止大规模的抗高血压治疗性研究之一.共15 313例高危高血压患者参与分组,包括333例中国患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验证一种假设,即在高危心血管风险的高血压患者达到同等血压控制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缬沙坦减少心脏事件和病死率的作用优于钙通道阻滞剂(CCBs)氨氯地平.然而,试验没有实现预期的假设.试验结果表明:降压作用氨氯地平更快更强;心脏终点事件发生率两组相似;心肌梗死事件、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氨氯地平比缬沙坦组低;心力衰竭危险趋势氨氯地平比缬沙坦组高.从而使长期以来流行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较钙通道阻滞剂在保护心血管、降低事件率方面作用更强这一观点受到质疑,也使得不同类型降压药物的降压之外心脏保护作用的争论划上了句号.VALUE研究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验,引发了心血管专家的广泛思考.共识的一点是明确的,即早期有效降压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根本.

    作者:亓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