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内服中药颈眩灵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81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林春;闵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一种常见病[1],运用手法治疗具有独特之处[2,3],但是,操作个上导致医源性损伤也时有发生.以往的研究多以椎动脉第二、三段为主,许多方向仍存在争议[4].本文通过对31具成年尸体椎动脉第一段的观察及测量,使用2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进行椎动脉液体流速变化的流体力学实验研究,为旋转手法治疗CSA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及流体力学实验现象.
作者:刘兵;戴玉景 刊期: 2002年第06期
Pilon骨折是由于轴向压力所致的波及踝关节的胫骨下1/3骨折.作者自1991~1997年运用用牵引配合早期间断活动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军;彭朝安;曹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属于血清阴性的、全身性的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及关节部位,髋关节的受累超过60%,且多数为双侧.本院采用滑膜切除术及中药对髋关节病变治疗,明显改善了髋关节的功能,减轻关节的疼痛.
作者:伍中庆;苏培基;王海彬;吴宇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近年来有年青化的趋势,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甚清楚,一般认为是颈椎间盘退变或颈椎力学过载的结果.临床通过妥善治疗,近期疗效尚好,却难于根治,病情反复,影响工作与生活.
作者:许巩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能量复杂创伤日渐增多,多发伤、复合伤的病例越来越多,其中多发伤骨折病情危重,时间紧迫,除骨折外往往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的严重损伤,直接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志军;邵先舫;刘惠军;李南璋;张宏波;陈绍军;段建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不断增加,社会逐渐趋向于老龄化,但年龄的增长必然伴随着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增加.由于骨的脆性增加,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股骨粗隆间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为力学的薄弱点,因而股骨粗隆间骨折便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作者:原超;陈映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造血系统中恶性肿瘤.因其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现将1988年以来,笔者诊治过的13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脊髓损伤恢复好坏的程度与受伤程度、手术时间、护理及恢复期中的各种治疗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针灸治疗是各种治疗中的手段之一.针刺不同的穴位对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瘫痪肢体的恢复有着不同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芸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硬脊膜损伤是脊柱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其发生率为1~17%[1].如处理不当往往形成脑脊液漏,进而可形成脑脊膜假性囊肿、神经根损伤,严重者导致感染,引起蛛网膜炎或脑膜炎.一直以来,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都是一个复杂棘手的问题.
作者:钟俊;张学农;明江华;彭昊;李家元;刘世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腰椎失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对其进行预防是获得较好术后疗效的关键.通过对40例病例进行系统的功能康复,设22例对照,观察并分析腰椎外源稳定装置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康复中的生物力学意义.
作者:眭承志;肖红;程火生;池开宇;戴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临床已不多见,若治疗不当,则会导致肩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自1986年3月~1999年10月以手法整复为主治疗18例陈旧性肩关节脱位,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赤峰;李青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病,我们对1989年~2000年入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治疗的患者628例进行统计分析,从性别、年龄、职业、突出部位、误诊情况及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杨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理气补血汤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钳夹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再依观察时间的不同,两组再分为2、4、6周三个时间组,每日分别给予理气补血汤水煎剂和生理盐水灌胃.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实验组大鼠一般情况优于对照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恢复率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织形态学观察:有髓神经轴突计数、再生轴突直径、髓鞘厚度的恢复率,实验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实验组再生轴突中细胞器丰富,髓鞘结构成熟,神经再生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理气补血汤可以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早期的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
作者:汪宝军;王和鸣;王竹凤;吴翊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槐甙胶囊防治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22名腰椎(L1、L2、L3、L4)骨密度低于一个标准差以下的绝经后妇女入选,每日口服槐甙胶囊60mg,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检查腰椎和前臂骨密度;血清E2、T、FSH、OC、PICP,尿Dpyr;观察治疗前后腰背静息痛和运动通.结果:槐甙胶囊有显著提高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作用,P<0.05,对前臂的骨密度无明显影响;性激素中E2有轻度下降,但无统计意义,T和FSH均有显著下降P<0.05;骨吸收指标尿Dpyr显著下降P<0.05,骨形成指标OC、PICP均有提高,但无统计意义;治疗后患者的腰背静息痛和运动通有显著减轻,P<0.001.结论:槐甙胶囊有改善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腰背疼痛.
作者:杜宁;陈伟珍;许勇;刘涛;叶剑璆;范蕴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验证骨愈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通过手术造成家兔双侧桡骨中段3mm完全缺损的骨折模型,分设骨愈组、金葡组、空白组,分别予以骨愈注射液、金葡液、生理盐水骨折端注射.从骨痂X线评分、骨密度测定、生物力学测试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16天时,骨愈组骨愈合尚无明显优势;29天时,骨愈组和金葡组骨愈合情况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骨愈注射液在骨折中后期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特点是改善骨折局部血循环;增加细胞数量,促进细胞分化、成熟;加速胶原形成和钙盐沉积,提高骨痂质量,增强骨的强度.
作者:吴从俊;袁本祥;熊敦善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适应性、安全性和使用注意事项.方法:按中药新药审批办法,对4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为血瘀气滞,脉络闭阻者,用腰痹通胶囊与腰痛宁胶囊进行临床比较.结果:腰痹通胶囊治疗组疗效优于腰痛宁对照组,在疼痛、压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分析,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讨论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腰痛宁胶囊.结论:腰痹通胶囊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药物.
作者:张军;孙树椿;石关桐;郝东明;方建国;葛继荣;闻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前路颈椎钢板与WDFC联合应用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及失稳的疗效.方法:对8例颈椎失稳伴有神经根症状,6例颈椎外伤性脱位,2例颈椎WDFC术后松动的患者进行了颈椎前路减压,钢板与WDFC联合固定融合术.结果:进行了6~8个月的观察随访,术前有神经症状的10例病人中,症状完全消失的8例,大部分消失的2例,术后4个月全部达到了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无钢板、螺钉、WDFC松动及断裂.结论:颈前路减压,钢板与WDFC联合固定融合治疗颈椎脱位及失稳,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固定可靠,骨性融合率高.有明显的神经根管间节扩大作用,解除了神经根受压.
作者:谭远超;张恩忠;邵诗泽;王建华;徐卫国;杨永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鼠L5神经根受压后,益气化瘀方对神经肌肉接合部施旺细胞的作用和表现.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使用S-100多克隆抗体标记施旺细胞,α-bungarotoxin (α-BTX)萤光结合剂显示运动终板.大鼠L5神经根受压后,给予益气化瘀方治疗,于术后10、20和30天取比目鱼肌,观察神经肌肉接合部施旺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表现.结果:肌肉失神经支配后,益气化瘀组的末梢施旺细胞在神经肌肉接合部的聚集,出芽数量及突起的延伸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再生期间,末梢施旺细胞与运动终板的接触面及肌肉接合部的再构筑,益气化瘀组亦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结论:益气化瘀方能促进施旺细胞的增生及提高其再生功能,加快神经肌肉接合部的重建,缩短神经再生修复进程.
作者:周重建;施杞;王拥军;候宝兴;沈培芝;刘梅;徐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运用中医药治疗措施,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记分评价方法,以及三期分治的临床特征和时间概念.方法: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功能分级评分法(FRS)、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分析了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2周、4周后临床症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综合治疗2周后,病人疼痛缓解明显,VAS平均下降3.78分,FRS功能评分提高12.1分,改良JOA评分平均下降5.92分;综合治疗4周后,病人疼痛基本改善,VAS平均下降达5.82分,FRS功能评分提高39.37分,改良JOA评分平均下降14.78分;4周时的平均改善率为62.45%,按分级疗效评定,优7例,良28例,可6例,差0,有效率为100%,优良率为85.37%.结论:中医药措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首要措施之一.(2)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有不同的表现特征.3)我们采用的量化评价方法,易于运用和判断疗效.
作者:彭宗泽;孙波;李麟平;陈建华;胡卫平;吴云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方治疗摘除卵巢所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12月龄雌性SD大鼠摘除双侧卵巢,造成骨质疏松,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壮骨方大、中、小剂量组、乙烯雌酚组.检测血钙、血磷、尿钙、骨钙素含量、骨密度、骨小梁计数及性激素等.结果:补肾壮骨方可明显提高E2水平,降低FSH、LH水平;大剂量组使尿钙排出量降低,血清骨钙素增加.股骨X光片图象分析表明,补肾壮骨方可提高股骨远端骨骺端骨密度骨干皮质厚度、皮质密度、骨干髓质密度及骨密度,改善骨组织形态使骨小梁个数增多.结论:本研究证明补肾壮骨方可改善摘除卵巢大鼠所致的骨质疏松,其作用机理为提高E2水平,具有性激素样作用.
作者:夏振信;李秋华;陈友香;万琨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