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82
  • 全年订价:31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
  • 中医学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5年4期文献
  • AO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社会活动增加,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复杂性粗隆间骨折病例逐年升高,而且复杂类型及合并症多,治疗较困难.随着内固走和围手术治疗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学者更主张手术治疗.我院在1998年11月~2003年10月期间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 DHS)内固定术治疗55岁以上患者86例,结合术后患肢功能训练,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孙云保;张云飞;刘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应用的临床观察

    现代关节支具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关节伤及其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我院在开展关节外伤与重建手术后康复计划的临床研究中,成功地应用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为膝关节损伤和手术后康复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膝关节手术后的康复要求损伤或手术部位相对固定,而关节的正常部位保持运动功能,加强肌力,以促进滑液循环代谢,保证关节软骨的营养供应,并增强动、静力稳定结构的功能,防止并发症,可调式膝关节支具的设计与应用满足了这一要求.

    作者:李兆青;苏培基;伍中庆;高大伟;王康振;邓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34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是指椎间盘小关节钩椎关节肌肉,筋膜等发生退行性病变,而使椎动脉供血不足,颅脑缺血所致.采用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并配合手法治疗本病334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曹阳;刘武军;肖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非手术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大多数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如何科学有效治疗是关键.自2002年10月~2004年8月,作者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胸腰椎骨折32例,并对其进行6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苏青;何发胜;陈海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推拿结合中药电热肩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报告

    肩关节周围炎(Periartllritis Humeroscapularis)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疾病,多好发于五十岁左右的人群,病情严重时可引发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在2001年2月至2003年10月期间,我们采用推拿和中药电热肩围疗法治疗了9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晖明;张申;肖艳;谢施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对于骨质肌腱外露的复杂创面的治疗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我们将中药肤疾骨宁膏(原名仙葫骨炎膏)结合西药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治疗这类复杂创面,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弩;李秉辉;皱新华;皱荣华;杨孝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胫骨平台骨折60例治疗体会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多系高能量损伤所致.治疗方法的选择极为关键,此类骨折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病人患肢的功能及其生活质量.我科自2000年10月以来共收治此类病人60例,随访8~36月,平均随访18个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合文献,现介绍治疗体会如下.

    作者:陶永飞;江宁;谢林;黄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也谈伤科的辨证用药

    伤科的辨证用药是中医伤科的一大特色,内容极其丰富.目前临床辨证常以脏腑、气血辨证为基础,用药多取补益肝肾、活血祛瘀为主.笔者不揣浅陋,认为以下几方面在伤科临床上也是值得注意的.

    作者:王善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牵引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疼痛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是指由颈枕部或/及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致的以同侧头疼为主的一综合征.CEH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药物疗效很不理想,我们自1996年7月~2005年4月对42例CEH行推拿、牵引治疗,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作者:夏数数;徐金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外固定器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32例临床应用分析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骨折,自1995年-2004年我科共收治肱骨干骨折132例,采用骨外固定器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金乌骨通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56例临床观察

    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肢体困重麻木、行走困难活动障碍等症状.

    作者:吴征;李曙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胫骨骨折

    目的:评价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Ⅲ型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法的操作要点.方法:对我院以单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胫骨骨12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23例跟骨牵引患者治疗结果相比较.结果: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组:6例皮肤软组织坏死,2例假关节形成,4例并发慢性骨髓炎,2例截肢.余病例均愈合,功能恢复满意;跟骨牵引对照组:3例皮肤软组织坏死,1例假关节形成,3例并发慢性骨髓炎,2例截肢,余病例均愈合.结论: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胫骨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也有利于软组织修复.正确的操作是本治疗方法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庆;徐峰;刘曦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呼吸对胸椎掌按压法施力的影响

    目的:明确呼吸运动对胸椎掌按压法施术时术者施力变化的影响,为推拿手法的量化和标准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压力检测系统来实时显示并记录术者在使用胸椎双掌按压法作用于受试者胸背部时,存在于术者手掌与其胸背皮肤之间的压力变化情况,按压手法分别于受试者的吸气末和呼气末进行.结果:以咔哒声响作为胸椎掌按压法成功的标志,此刻,于呼气末作用于胸椎的按压力为265.900±9.7331,吸气末的按压力为245.120±6.895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于呼气末进行按压时的按压力明显大于吸气末.

    作者:刘小红;叶淦湖;李义凯;张晓刚;彭昌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1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80例)采用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后外侧植骨术;B组(33例)单纯行后路减压术;术后两组均给予药物等治疗.分别行X片测量两组术前、术后的伤椎椎管中矢径、椎体高度并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113例患者平均随访19个月,A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椎管中矢径恢复率分别达(90.6±9.31)%、(90.3±13.52)%、(90.4±8.27)%,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分别为P<0.01、P<0.05、P<0.01),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1).B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骨折复位良好,植骨均融合,有2例断钉,5例螺帽或螺钉松脱;按ASIA损害分级标准7例神经功能未恢复,其余均有1~3级恢复.B组术后伤椎骨折复位不佳,10例神经功能无改善.结论: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后外侧植骨操作简便,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增大椎管容积,恢复脊柱生理弧度,重建脊柱稳定性,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缓解患者疼痛及减少并发症;结合药物等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刘曦明;陈庄洪;蔡贤华;黄继锋;邢光龙;王华松;汪国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研究进展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指由于颈椎小关节及椎间盘退变为基本病理基础,继发形成椎体缘骨赘,并以此压迫脊髓或支配脊髓的血管,导致的颈脊髓受压或(和)脊髓血供障碍并引起与之相关的脊髓功能障碍的脊髓病.1952年Brain报道的大样本脊椎病并将其区分为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脊椎病[1].

    作者:张淳;王立恒;于栋;李普光;张军;孙树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白细胞介素类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痛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痛风性关节炎是常见的,它的急性发作是尿酸钠(MSU)微晶体在关节周围组织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在此过程中MSU晶体作用于中性粒细胞、C5a、滑膜细胞、T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炎性细胞因子、组织胺、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微血管增渗酶等.

    作者:余斌;张亦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者,其英文名称为Cervical spondy[1].1948年Brain首先提出并确立颈椎病为一独立疾病[2].

    作者:武震;于栋;张淳;张军;孙树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跟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2%,占跗骨骨折的60%,致残率高达30%[1].多见于年轻的工作人群,多因从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撞击所致[2].由于其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多年来对其治疗一直争论很大.笔者复习了相关文献,对跟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分型、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作者:武玉锦;方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松解疗法对实验性骨性关节炎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松解疗法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杂种家兔造成骨性关节炎模型并分组治疗,观察各组动物膝关节被动活动度及局部组织学变化.结果:模型治疗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度与模型空白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示模型组胫骨侧软骨坏死脱落,骨质裸露,经松解针局部治疗后,可见蓝色胶原保留达一半以上.结论:局部松解除可改善实验性膝关节退行性变模型的被动活动度外,还能有效对抗关节炎软骨的退变.

    作者:章瑛;李家邦;李霞玲;周江南;周中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雌激素受体基因Xba Ⅰ多态性对筛选女性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作用

    目的:分析女性骨质疏松人群不同雌激素受体基因XbaⅠ基因型的年龄、绝经年限、体重及体重指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福州地区女性骨质疏松症759例的腰椎和股骨上端骨密度,同时检测211例雌激素受体基因Xba Ⅰ基因型,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X型中,年龄、绝经年限与腰椎和股骨上端的骨密度有显著负相关,体重与大转子、体重指数与大转子及Ward's区的骨密度有显著正相关.在Xx型中,年龄、绝经年限与腰椎、股骨颈,Ward's区的骨密度有显著负相关,体重、体重指数与骨密度无显著相关.在xx型中,年龄、绝经年限、体重、体重指数均与骨密度无显著相关.说明在不同雌激素受体基因XbaⅠ基因型的患者中,年龄、绝经年限、体重、体重指数与骨密度的关系是不同的.结论:雌激素受体基因XbaⅠ多态性对临床筛选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和建立正确的防治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葛继荣;王和鸣;陈可;朱小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丹鹿通督片治疗瘀阻督脉型腰椎管狭窄症Ⅲ期临床试验总结

    目的:评价丹鹿通督片治疗瘀阻督脉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丹鹿通督片试验组301例,骨仙片对照组101例.结果:①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3.7%,显效率57.8%,对照组总有效率75.3%,显效率3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②两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均有效,但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③两组治疗患者症状疗效均显著,试验组在改善患者间歇性跛行、腰部疼痛、腰椎过伸试验、跟腱反射、皮肤感觉减退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④试验组治疗患者跛行、腰痛症状起效比对照组快.⑤丹鹿通督片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鹿通督片治疗瘀阻督脉型腰椎管狭窄症效果确切,起效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药物.

    作者:王和鸣;葛继荣;沈冯君;石关桐;熊昌源;白书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固本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固本壮骨胶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们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7月按照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审批办法,通过与骨松宝颗粒剂(无糖型)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的临床观察.对22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治疗后两组都有明确疗效,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在改善腰膝酸软和步履艰难这二个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骨密度的变化,各部位3个月和6个月的骨密度改变,两组无明显差异,而试验组在提高腰椎骨密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另外,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和心电图均无改变.结论:固本壮骨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

    作者:石瑛;石关桐;石印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代谢的变化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大鼠的骨代谢变化特征,分析其在糖尿病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内1次注射60mg/kg体重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速发型STZ-DM模型,进行相关骨代谢指标的测定.结果:实验组大鼠股骨头软骨下骨小梁稀疏、断裂,空缺骨陷窝显著增多;股骨头压缩强度明显降低;骨Ca、HOP含量及Ca/HOP比值均有显著降低;血清BGP、血Ca及钙磷乘积显著下降;尿Ca、P、HOP排泄量均有显著增多;结论:糖尿病存在骨代谢紊乱,引发骨质疏松,股骨头因应力作用引起软骨下骨压缩塌陷,压迫骨内微血管而继发缺血坏死.

    作者:齐振熙;喻灿明;王明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曲安奈德与好及施联合应用治疗跟痛症的疗效分析

    跟痛症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与足跟脂肪垫炎、足底部筋膜炎及跟骨骨刺有关[1].治疗方法较多,治疗效果尚存争议,我科自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应用曲安奈德与好及施联合应用治疗跟痛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顽固性跟痛症的综合治疗

    顽固性跟痛症,往往有几种致病因素同时存在,用传统的、单一的治疗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消除病因病理因素,疗效多不满意.综合治疗就是运用A、B法分期治疗病因病理因素,运用C、D法恢复其组织结构功能,远期疗效满意.

    作者:鲁仲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施杞教授辨治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Syndrome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SLSS)是指腰椎管内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根或血管而产生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据病因可有先天性和继发性之分,前者多由于椎管各构件发育不良所致,后者则多因退变、外伤、脊柱畸形、炎症、肿瘤等导致.SLSS是慢性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占椎管内疾病第二位[2],属骨伤科疑难病证.

    作者:石继祥;谢兴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