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82
  • 全年订价:31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
  • 中医学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3年5期文献
  • 绷带加压包扎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143例

    急性踝关节损伤(Acute sprain to the ankle joint)是外科临床上常见疾患,也是关节损伤中发病率高的一种.在大学生中更多见,上体育课时或者课余时打篮球等运动容易崴伤踝关节,引起踝关节的剧烈疼痛,局部明显肿胀,甚至不能着地、活动受限.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加绷带包扎软固定,治疗踝关节损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皮克氏针邻近掌骨支架式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是临床手外伤常见的一种骨折,可分为关节外骨折、部分关节内骨折(Bennett骨折)和完全关节内骨折(Rolando骨折)[1].诊断及复位容易,主要困难是复位后不易保持.处理不当易造成拇指对掌、外展功能受限.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们应用经皮克氏针利用邻近的第二掌骨作为支架固定治疗16例,效果满意.

    作者:范广峰;孟庆国;陈大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痛点封闭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门诊的常见的病种之一.虽然非手术治疗是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首选治疗,但由于非手术治疗存在取效慢,治疗周期长等不足,影响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如何简单有效地对其进行治疗仍是目前探讨的热点.笔者自2010年2月-2012年2月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痛点封闭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汉武;孙丽;黄承军;徐敏;娄宇明;唐福宇;刘保新;梁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五更腰痛104例CT表现

    在临床上对一种夜间腰痛报道甚少,即五更腰痛,它于午夜之后发作,以五更(3到5点)为甚,常因腰痛惊醒,需起床活动后才能缓解疼痛,白天症状反而减轻或消失,除腰痛外无其他临床症状.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5月-2012年3月五更腰痛患者10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5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病例资料104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5例;年龄28~66岁,平均39.7岁;病程7d~24个月,平均4.5个月.

    作者:钱浩明;青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盘龙七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关节,并可累及外周关节的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机制不详,目前尚缺乏确切的治疗方法.如果能及早确诊,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及预后.盘龙七片是一种复方中成药,实验室证实它具有抗风湿、镇痛、消炎、消肿的作用.目前临床运用盘龙七片治疗AS的资料缺乏,本研究通过12周的对照观察,以期评价盘龙七片治疗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莉;董军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循序垫枕配合功能锻炼及中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随着现代化高速交通运输及机械化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脊柱损伤,特别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对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同时也对患者的生活和生产能力带来了极大不便,怎样更有效的恢复患者的生产和生活能力给临床医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需手术治疗已有共识,手术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在重建脊柱稳定性同时应恢复脊柱的承重和体态功能,防止继发病的出现.而对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尚有不同意见.本院自2002年2月-2010年2月对86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采取循序垫枕配合功能锻炼及中药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金华;鲍自立;周国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臭氧+射频热凝消融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使用臭氧+射频热凝消融突出椎间盘髓核并联合小针刀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012年7月底进行末次随访,随访率100%.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安全.

    作者:余海;吕阳;谢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髋臼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后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将48例髋臼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B组采用尿激酶和丹参联合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给药途径为手背静脉滴注;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并采用了患肢远端静脉直接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和刚满1年的3个时间点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3个时间点,A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丹参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及采用患肢远端静脉直接给药的方式并加用中药治疗髋臼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可推广应用.

    作者:聂玮;吴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外固定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及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患者按AO/ASIF分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外固定架及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其中外固定架组(EF组)26例,锁定加压钢板组(LCP组)P32例.结果:58例患者全部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3.5个月.总优良率:EF组为61.54%,LCP组为81.25%.其中C3组中,EF组为57.14%,LCP组为62.5%.结论:LCP组对比EF组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而言,有很多的优势,但对于C3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则优势不明显.

    作者:杨德俊;李亚平;向登科;黄奇;文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附子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研究附子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收集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美洛昔康口服,治疗组予美洛昔康加中药口服治疗,疗程均为2周,用JOA评分评价疗效.所有患者随访2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缓解(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朱心玮;李宇卫;俞鹏飞;汤晓晨;马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Triton牵引器结合颈椎手法治疗下颈椎不稳症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Triton牵引器卧位变角间歇性牵引结合颈椎手法与传统颈椎牵引器坐位垂直连续牵引结合颈椎手法在下颈椎不稳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根据我院住院病人中下颈椎不稳症患者收治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Triton牵引器结合颈椎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椎牵引器结合颈椎手法治疗.每日1次,治疗时间以5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d再进行下一疗程,3个疗程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治疗3个疗程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riton牵引器结合颈椎手法治疗下颈椎不稳症疗效显著.

    作者:孙岩;张莹莹;施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有限固定结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伴小腿皮肤撕脱伤

    目的:探讨有限内/外固定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伴皮肤撕脱伤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35例胫腓骨骨折伴皮肤撕脱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有限内/外固定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负压引流组)19例,传统敷料加压包扎(敷料加压组)16例.观察两组术后皮片成活率、创面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负压引流组中各指标均优于敷料加压组(P<0.05).结论:有限内/外固定结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伴皮肤撕脱伤能在Ⅰ期关闭创面的同时更好地引流创面,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撕脱伤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惠金;张学全;谢延华;林潮炫;赖冬青;黄少泉;叶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消肿止痛合剂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软组织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a)、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IL-6)的影响,探讨其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产生的机制.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2组患者入院后治疗组内服消肿止痛合剂,每次50mL,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2片/次,2次/d.2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入院第2、7、14天运用免疫度量法测定促炎症细胞因子TNF-a、IL-6于血清中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入院第2天,2组患者血清TNF-a、IL-6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天2组血清TNF-a、IL-6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14天与入院第2天血清TNF-a、IL-6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肿止痛合剂能抑制创伤后致炎症因子释放.

    作者:李玉吉;赵振文;吴锦秋;柴喜平;李盛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美洛昔康痛点注射配合肌筋膜牵拉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目的:观察美洛昔康痛点注射配合肌筋膜牵拉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6个门诊病例应用随机分为美洛昔康+肌筋膜牵拉手法组(A组)、肌筋膜牵拉手法组(B组)和常规推拿手法组(C组),3组均进行手法治疗和自主康复训练,C组进行常规推拿手法,A、B组进行肌筋膜牵拉手法,A在手法结束后进行痛点注射;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间休息2d,痛点注射每周1次,共4个疗程.根据Constant-Murley score来评价疗效,根据并发症来评价安全性.结果:疗效比较,A组(l00%)和B组(93.7%)高于C组(7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前者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美洛昔康痛点注射配合肌筋膜牵拉手法对肩周炎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松解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粘,明确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肩功能,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汉锋;罗海燕;魏秋实;曾伟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的疗效,探索中医中药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将60例桡神经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术后当天开始服药,治疗组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只用甲钴胺片.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后第3、6、9月各随访1次,观察神经支配区肌电生理学变化、感觉和运动恢复情况;并分别于术后6个月采取患者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和术前对比,评价该药对周围神经损伤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3个月,患肢的感觉、运动恢复情况和肌电生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9个月,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患肢感觉、运动恢复,以及电生理学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比较,均无异常变化;治疗过程中无胃肠道、过敏及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周围神经损伤有良好疗效,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与西药甲钴胺片合用,可达到降低西药用量,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程真真;唐洪涛;田涛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预防新鲜颈中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新鲜颈中型股骨颈骨折,预防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新鲜颈中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采用牢固内固定AO技术,对照组43例单纯采用AO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两组进行观察复查MRI影像学检查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12、24月后预防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预防组分别为67.21±10.82,86.43±11.52;对照组分别为54.72±12.23,74.32±14.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予MRI检测,预防组股骨头坏死3例,对照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月后MRI股骨头坏死预防组5例,对照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颈中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采用牢固内固定AO技术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对新鲜颈中型股骨颈骨折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改善关节功能,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新鲜颈中型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新径.

    作者:唐刚健;靳嘉昌;杨斌;伍业雄;周运勇;吕青;柴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体质与甘肃地区膝骨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膝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膝骨性关节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2011年4月-2012年1月,对我院就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统一病例报告表问卷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整理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平和质21例(女12例,男9例);偏颇体质141例(女120例,男21例);体质无法判断者1例.女性患者偏颇体质构成比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前三位的体质是阳虚质(69次)、气虚质(50次)、气郁质(39次);男性患者前三位的体质是阳虚质(13次)、平和质(9次)、痰湿质(5次).患者前三位的体质是阳虚质(82次)、气虚质(53次)、气郁质(42次);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高发体质是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也是男性患者的高发体质;女性患者偏颇体质构成比高于男性,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作者:周明旺;梁雄勇;李盛华;孙凤岐;郭铁峰;穆欢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概述

    因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微创特性和优越的临床疗效,此手术已经被医务工作者广泛应用.总体来说,PVP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但是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就是致命的.自1987年以来,PVP在医学界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关注[1],一开始PVP被用于治疗脊柱血管瘤,而后它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展到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转移瘤和骨髓瘤的范畴.而在脊柱肿瘤中,骨转移瘤是常见的[2],而且骨转移瘤比非骨转移瘤行PVP术患者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3].临床上PVP并发症可以分为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关于PVP术的并发症的研究,早已成为备受关注的临床研究主题[4,5].本文对PVP并发症进行综述,为缺乏此方面操作经验的医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李国洪;原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椎间盘退变相关基因研究候选策略

    传统观点认为椎间盘退变的病因首先由年龄、职业、性别、吸烟史以及是否暴露于机械振动等引起.其他一些比如身高、体重、基因遗传等较少提及.在近年来由于对基因遗传方面的研究,使我们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遗传因素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讨论一些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易感基因.以便为进一步研究相关基因在疾病中的发生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孙甫;张银刚;屈继宁;汪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1 儿童股骨近端的应用解剖和骨折特点及分型儿童与成人不同,1~3岁时股骨颈干角度约为145°,以后骨骼发育成熟时逐渐减小通常约为130°.人在出生时股骨颈前倾角较大约为30°,至发育成熟时减少到约10°~15°.儿童的股骨颈于角及前倾角较成人要大,又位于生长转变期,较大的角度会使股骨头及股骨颈部位受力分解,从而减小了致股骨头骺滑脱和股骨颈中段骨折的剪切力.儿童股骨颈较短,受到重力时容易传导,只有较高能量的暴力与损伤直接打击向股骨颈才会导致股骨颈的骨折,股骨近端处有多个骨骺,骨骺损伤后可导致发育障碍出现下肢缩短及髋内翻畸形.

    作者:石峰;蔡贤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伤科熏洗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伤科熏洗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调节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完全弗氏佐剂构建佐荆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治疗组采用伤科熏洗方外用熏洗治疗.观察AA大鼠足趾肿胀、关节炎指数、病理改变以及血清TNF-α和IL-1β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A大鼠足趾明显肿胀,炎症指数增高,病理改变明显,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经伤科熏洗方治疗后,足趾肿胀明显消退,炎症指数降低,病理改变减轻,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伤科熏洗方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达到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熊鹏程;沈霖;卢芙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补肾阳中药对成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归丸、淫羊藿、淫羊藿苷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及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获取新生SD乳鼠的成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3代细胞,分对照组、右归丸组、淫羊藿组、淫羊藿苷组共4组,分别在含药血清培养后1、3、5、7、9d时用WST法测细胞增殖情况;培养48h后,以In-cell 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各组成骨细胞wnt3a、wnt7b、β-catenin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右归丸组在5d、7d、9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淫羊藿组在7d、9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淫羊藿苷组在9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归丸组能显著提高成骨细胞Wnt3a、Wnt7b、β-catenin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组及淫羊藿苷组虽能提高Wnt7b的蛋白表达,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淫羊藿组、淫羊藿苷与右归丸组比较,在对Wnt3a、Wnt7b、β-catenin蛋白表达的作用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归丸、淫羊藿、淫羊藿苷三者均能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以右归丸作用显著;右归丸可显著促进wnt3a、wnt7b、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作者:秦梦;陈元川;郭海玲;段铁骊;丁道芳;赵咏芳;沈雪勇;詹红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骨活血丸对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液和血清中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骨活血丸对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液和血清中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ulth造模法建立OA模型,造模后肌注青霉素1周,预防感染,4周后灌胃,6周后取关节液和血清,测定TNF-α水平.结果:中药组关节液和血清中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健骨活血丸对骨性关节炎兔关节液和血清中TNF-α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方策;宋德为;刘元禄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补肾益肝活血方”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成软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从基因水平探索中药补肾益肝活血方影响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软骨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取45只昆明大鼠随机分为3组,补肾益肝活血方高、低剂量组分别以含14.67×4g生药/kg、14.67g生药/kg的水溶液2mL灌胃,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2mL灌胃,2次/d,连续给药3d后,腹主动脉采血制备血清.另从4只昆明小鼠骨髓中分离出BMSCs,贴壁法培养传代,取第3代BMSCs分为4组:对照组、阳性组及高、低剂量中药血清诱导组,依次以空白血清、成软骨诱导阳性药及高、低剂量中药血清诱导BMSCs成软骨细胞分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软骨分化情况,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成软骨分化基因表达差异谱,并用Real time PCR验证.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阳性组及高、低剂量中药血清诱导组均能促进BMSCs成软骨细胞分化.阳性组及高、低剂量中药血清诱导组中软骨细胞相关的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含纤蛋白样表皮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1(EFEMPI)均为下调基因(下调倍数>2).Real time PCR示阳性组及高、低剂量中药血清诱导组中Ⅱ型胶原(CollagenⅡ)、SOX9基因及糖胺聚糖(Aggrecan)的表达均增高,表明三组均有软骨生成,且MMP3、EFEMP1的表达下降,进一步验证了基因芯片结果.结论:补肾益肝活血方含药血清能有效诱导BMSCs成软骨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很可能与MMP3、EFEMP1介导的通路有关.

    作者:谢林;徐文强;王庚启;席志鹏;卢悟广;蔡雪婷;胡春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改良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问卷表在中国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改良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RS)问卷表的信度和效度,使之更准确为中国青少年脊柱患者服务.方法:组成专项组对简体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会22项患者量表(SRS-22)进行调适和修改,形成改良版SRS量表,将改良版SRS量表及相对公认的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寄给84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对寄回的63例(75%)患者再寄第二份调查表,54例(86%)患者寄回第二份调查表.用Cronbach's α评价量表信度,组内相关系数评价重测信度,通过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同期效度通过与SRS-22各维度比较获得,评价指标为pearson's相关系数(r).结果:改良版在5个维度(功能活动度、疼痛、自我形象、精神健康、治疗满意度)的Cronbach's α系数都大于或等于0.8,5个维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0、0.85、0.75、0.84,显示了良好的重测信度.因子分析产生5个公共因素,与源量表的5个维度相对应,改良版与SRS-22在5个维度间相关性极高.结论:改良版SRS患者量表拥有同英语国家一样好的信度和效度,对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作必要的符合国情调适和修改,更符合Asher等初编制英文版SRS-22量表的设计意图.

    作者:周惠清;张建新;林思舜;柳明忠;林松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国杭州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杭州市50岁以上人群(2010年杭州人口870.04万人)2000年~2005年间和2006年~2010年间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病率及其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比较不同阶段、不同性别发病率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杭州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病案室收集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部骨折)病例记录,排除了非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及非本市户口的病例等因素,对5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00年~2005年间和2006-2010年间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病率依为119.1和137.73(1/10万,下同);5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总发病率为58.7,国际标化后发病率为61.7,女性国际标化后发病率为80.62,男性的国际标化后发病率为45.4,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的发病率(P<0.05).结论:杭州市2000年~2010年间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10年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骨折类型有性别差异(P<0.005),手术治疗方式远高于保守治疗(P<0.005).男性骨质疏松性髋部两类型骨折的平均年龄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是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一年四季中发病人数高的季节.

    作者:王伟;李春雯;史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